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略显憔悴的王柔站在宫殿之中更显娇小柔弱,赵祯苦笑着走下御阶:“韩国夫人这是亲自做起了说客,朕就知道你会来特意早你一步!”
“陛下是想早妾身一步赶着离开吧?”
赵祯瞪了一眼边上装死的陈彤,定然是这小子为了讨好皇后走漏了消息:“怎会如此?!韩国夫人此言差矣!”
打了个哈哈……女人都是比较记仇的,这么多年没有见王柔她心中定然是记恨自己的,赵祯当年不是不了解王柔对自己的感情,只不过不能接受罢了。
不知为何当年就是对她不感冒,或是因为她太过纯洁,纯洁的如同一张白纸,赵祯不忍心把她搅合到皇宫这个大泥潭之中。
但这一次却是王柔亲自“杀”过来“将军”了。
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卖()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也不是你在这头我在那头中间只是隔着浅浅的海峡,最远的距离就是眼前的人明明在你跟前,你却逃脱不得。
赵祯觉得现在王柔身后的殿门变得好远好远,就像一下冲出去但却完全没有机会。
王柔就站在宫殿之中默默的哭泣,死死的切断赵祯打算离开的方向,这简直就是要挟,一个女子做出这种事情来还真的是胆大妄为。
当然这也是最为有效的,赵祯不好对王柔发火,即便是生气也不是生她本人的气,王家已经有不少人前来谏言开脱了,王柔算是压垮赵祯的最后一个稻草。
他的目的达到了,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把王家彻底消灭,这是不现实的事情,除非是谋反之类的大逆之罪,否则外戚之家一般不会彻底覆灭。
赵祯也不想让王家彻底完蛋,否则王语嫣还不炸了?皇后虽然是不喜王家的作风,甚至有些怨恨王蒙正当年对她生母的所作所为,但最终还是接受了他,毕竟在儒家思想的洗礼下,孝道已经成为至高无上的存在。
连王柔都来求情了,赵祯若是还不打算放过王家便说不过去,毕竟不察之罪和纵容之罪在大宋的律法中并非是主罪过。
于是看着求情的王柔最终赵祯妥协:“朕会治罪王家,尤其是王蒙正和王齐雄父子二人,但章朕不会要他们的命,朝廷的体面和朕与皇后的体面还是要有的,只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家产抄没的同时,王蒙正革除一切官衔品价,送去天工坊做劳役三年!至于王齐雄发配黑水军!”
王柔的哭声戛然而止,赵祯看到她并未有怎么哭,只是眼圈红了而已,说不定是袖口上的姜黄水抹的少了…………
“陛下可否再从轻发落些?王老爷子身体不好又年事已高,此去坐役别说三年,便是三个月也吃不消啊!至于王齐雄,当是活该去黑水军遭罪的!”
悄悄这区别对待,年岁高的人就是有好处,在这个时代年岁大的人甚至能享受当地官员的补助,以及朝廷的补助,当然和后世补助的不同,这个时代更多的是补助钱财和物资,赏赐的都是宫中顶顶好的物件。
对一个寻常老人都有如此照顾,对待即便是罪臣的外戚也不能太过苛责,赵祯竖起一根手指道:“一年,最少一年,若是他挺不过去便是老天的意思!”
王柔知道自己无法说动赵祯,只能露出一双阴谋得逞的眼睛望着他:“陛下天子也!金口玉言,口出成宪!”
赵祯不耐烦的挥了挥手:“那是自然,王家之人朕本来就没想杀,三槐王氏出了不少杰出之辈,即便是王蒙正这个老糊涂,对大宋的财货一道上都有建树,朕并非绝情。”
这话让王柔彻底放心,事实上她所担心的也就是王家人的生死,至于其他倒也是皆可舍去。
向着赵祯微微一礼道:“谢官家!当年爷爷说过这么一句话,王家盛极必衰,财多必败矣!唯舍盈而有余也!”
“舍盈而有余?!”赵祯反复念叨了两遍微微感叹:“魏国公当真料事如神,观一时而知长远。”
王家可不就是这样,早在王蒙正富甲一方的时候便舍弃多出的贪欲和财富,也不会有今天的祸事。
王家归根结底的错误便是太大了,成为了垄断的霸主,这并不是好事,如同赵祯不断说的一样,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瑞丰已经不是王家的瑞丰了,而是所有利益相互纠缠的瑞丰。
其中一个骇人的是,一直在赵祯手中,却被蔡伯和黑手所经营的蔡记居然也在瑞丰商号中投钱了!
可见瑞丰的庞大就是因为利益相关太多而不得不追逐利益,以至于王蒙正控制不了,王齐雄不敢控制的程度。
赵祯的办法很简单,也很粗暴,直接肢解了瑞丰商号,让它分散开成为更多商号或是被别的商号吞并掉。
一个商号成长为庞然大物很难,但被分割开却很简单。
多少人嫉妒瑞丰商号的资源,现在能获得梦寐以求的东西,谁不是摩拳擦掌?
当赵祯在朝会上宣布,瑞丰商号的财物和资源并不会充公,而是由三司统计拍卖之后,朝野震动。
这是多好的机会啊!大宋的所有商号摩拳擦掌,都希望多吞并一些瑞丰商号的东西。
店铺,存货,玻璃的制造技术,以及咖啡的经营之权等等。
大宋再次掀起了一股商业繁荣的潮流。
赵祯再清楚不过这样做的好处,越多的商号成长起来,便有越多的赋税,大宋也愈发的繁荣。
瑞丰商号这个“巨人”的倒下,如同反哺大地一般的“养料”。
可以说现在的大宋最需要的就是蓬勃的经济。
为了刺激消费,赵祯打算亲自主持王家的拍卖!
消息被放出一时间整个大宋震惊了。
为了配合气氛,礼部和三司共同努力,把宣德门布置一新。
高高的宣德门一改之前的朴实大气,显得颇为华丽,而一群三司官员也开始了布置。
王家的存货,地契,经营牌子等等全部被放在了城门之下,堆得高高的令人眼馋。
四周是一群拿到朝廷发放号牌的商贾,这些人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
赵祯不会把这些财富给予太大的商号,以免再次出现一个瑞丰。
人群是激动的,因为赵祯站在了城楼之上,明黄色的衮服显得异常华贵。
不用多说什么,赵祯站在成楼上只说了一句:“开拍!”
三司的官员就开始准备拍卖的物品,每一件最低的叫价并不高,为的就是调动情绪。
果然在听到价格后,所有参加竞拍的商贾疯狂叫号,甚至价格超过了原本的预想。
这些王家的东西不管是财富,更是一个机会。
一个让他们走上富贵之路的机会。
聪明的人又不是一个两个,若是没有手段和tt头脑如何在商场上立足?
于是赵祯便看到了惊讶的一幕,商贾们疯狂叫号状若疯魔。
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风暴过后()
一场旋风刮过大宋,直至半月之后,百姓依旧谈论着宣德门的那场拍卖,这是史无前例的,可以说永载史册也不过分,庞然大物一般的王家瑞丰商号被卖掉了。
一大群商贾在拍卖时的吃相可并不好看,其中甚至有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俨然一出好戏,有些人能看出其中的门道,有些人则出了热闹。
百姓谈论着,商贾们炫耀着自家商号得到的东西立刻便成为神都城中的紧俏货,这场拍卖也如同一场巨大的广告盛会,向百姓们诉说着一切。
谁家得了王家在南门大街的铺面,谁家得了王家的玻璃产业,谁家得了王家在云南的咖啡等等,这无形中就是一场免费宣传。
不光如此,还有面子的问题,商贾在乎的只有钱吗?当然不是还有自家商号的声誉和面子啊!
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宣传,也是一种双赢的事情,达到了赵祯所需要的效果,这非常好,王家倒下了同时也使得许多商号得到了警示,不敢有任何效仿的想法。
瞧瞧王家,如此庞然大物又是皇帝的国丈,当今皇后的娘家,也在帝王的愤怒面前消失的无影无踪,不光折损了现在的产业,便是原本的产业也跟着消失。
这才是最为残忍的惩罚,眼看着自己家中数代人拼搏的产业转手易主,这是多么令人心疼的事情,在商贾们高兴的同时,心中也有警惕。
他们和王家可比不了,王家都有今天,何况是他们?
尤其是出自将门和宗室的商贾,更是小心翼翼,因为他们觉得官家惩治王家的同时,也是在蓄意警告他们,所以这次宣德门拍卖,没有一家来自外戚,将门和宗室的商号。
所有商贾皆是来自民间,这无疑是把机会给了民间商贾,让他们更有竞争力。
赵祯不是没有考量,无论宗室还是将门,都将和民间的商贾进行竞争,商场如战场,真正到了竞争的时候虽然要忌惮家族背景,可也不会太过束手束脚。
毕竟大宋的律法已经相当完善,同时在商业上的律法也更加完善。
若是避无可避的与将门或是宗室商号发生了冲突,民间的商贾们也不会手软,因为忌惮他们的背景而认怂。
这就是赵祯最想要的效果,越是激烈的竞争,越能产生优胜劣汰,越会出现更加先进的技术竞赛和物美价廉的商品,如此一来,百姓受益,大宋也跟着受益了。
赵祯看到了这一幕,所以毅然决然的办了王家,在宣德门开设了拍卖,在民间造成舆论效应,这一波操作简直就是堪称经典。
王家的繁华尽若,仿佛百年大树连根拔起,出了东城的府宅之外,一切用度和所需只能靠朝廷每月给的例钱过日。
王家的人一日从富贵巅峰跌落下来,所剩之人过上了寻常人家的生活,当即便如此,王语嫣依旧贴补王家,每月送去很多东西。
这种事情赵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的王家也算是走到了穷途末路,家大业大之下,人口也不少,再加上因为时罪臣之家,每月的例钱少的可怜,若是王语嫣不资助,还不知会成什么模样。
当最少过的还算不错,比一般的人家可要滋润的多。
这种家族即便是失去产业,也还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加上东城的府宅还在,并未出现“房倒屋塌”的状态。
王家的事情算是彻底落下了帷幕,但发酵却还在继续,最大,最明显的影响便是朝廷发放的经营牌子越来越多,玻璃和咖啡的价格逐渐降低。
寻常的百姓之家也能稍稍攒钱买下一两件玻璃器物,而咖啡已经成为大宋上层阶级的昂贵饮料,神都城中甚至出现了专门的咖啡馆子!
虽然价格不便宜,可城中的百姓却趋之若鹜,即便是朝中的相公们也会偶尔前往,谈论朝事的同时喝上一杯香醇的咖啡。
咖啡馆也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晚上的时候也又不少人前往,那些需要熬夜的人最喜欢光顾,因为咖啡的提神效果十分惊人。
咖啡和玻璃也成为大宋出口商品之中的王牌,犹如两颗桂冠上最为闪耀的宝石。
塞尔柱人,阿巴斯人,罗马人等等无不给出高昂的价格采买回去,提供给身份最尊贵的人享用,赵祯甚至以国礼的方式把咖啡赠与塞尔柱。
为此塞尔柱皇帝图格鲁克甚至亲笔写了感谢信一般的国书前来。
一时间,大宋的咖啡销量甚至比玻璃还好,被誉为提神之饮,醇香至极之饮等等,每人知道,大宋的咖啡产量极大,完全能够满足自用和出口。
但是赵祯给所有咖啡园下达密旨,规定产量,超出部分的咖啡一律磨成粉末,不得出售!
那些咖啡商贾一开始不明白为何要这么做,但随着咖啡的热销,他们很快就明白了,只有如此才能稳定咖啡的价格,同时那些咖啡粉末也可以存放。
这些咖啡粉可以做什么用?当然是供给军队,这样的提神饮品军队是最为需要的。
和咖啡一样,另一种东西开始在大宋的上层流传起来,只不过它们非常少见,只有得到赏赐的人才能获得,当上瘾之后却令人向往。
烟草这种东西最大的魔力就在于习惯性,尼古丁虽然时慢性毒药,当却没有上瘾性,当抽烟的人习惯之后便会习惯性的想要来一根。
大宋的卷烟已经有了,只不过是最为特殊的部门生产制造,皇城司。
赵祯爱吸烟,上行下效之下,也有人想要生产香烟贩卖,但却完全没有机会,皇城司可不是吃素的。
大宋的香烟除了在宫中和部份朝臣之中流传外,只有一个作用,贩卖给别的国家,赵祯自始自终都没有在大宋推广香烟的打算。
它不同于咖啡,危害程度也不在少数,虽然能缓解疲劳,放松心情,可相比之下对人的健康损害也不小,赵祯完全时因为后世养成的习惯而以。
还又一点,赵祯的身体原因,肺寒的人吸烟有着暖肺的作用,当人抑郁了,抽一根烟可以缓解一下,对肺部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因为肺怕寒,在寒邪的侵袭下,抽一根烟就能使肺经经脉相对通畅,调节情智等等。
但赵祯并没有把烟草当作时治病良药,所以不打算再大宋推广,唯一的用途边事出口赚取金银财富。
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贸易与战争()
大宋的烟草在国内几乎绝迹,但在外朝却是除了咖啡之外最为热销的商品。
但在国内却时销声匿迹,除了几个抽烟上瘾的人,比如蔡伯和狄青,蔡伯的烟瘾并不大,只不过贪图吞云吐雾的瞬间快感,看似是上瘾的人,但事实上蔡伯的自制力却是高的吓人。
至于狄青,赵祯相信只要他想要戒,立马就能戒掉。
除此之外便再也没有人吸烟了,苏轼抽过一次,很快掌握了吞云吐雾的法门和乐趣之后…………被赵灵一顿暴打,连带这还杀进宫寻了赵祯的不是……
之后赵祯也取消了香烟在大宋推广的计划,烟草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税收来源,但赵祯发现却不适合现在的大宋,因为有更大的市场。
除了大宋之外,烟草可以销往任何地方,中东,中亚,地中海,欧洲,什么地方都可以,有了咖啡这个前哨站之后,烟草的销路不会差。
于是大宋的朝廷便开始了有史以来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捆绑销售,咖啡和香烟捆绑销售,只要想买大宋的咖啡,就必须把香烟也买下来。
开始的时候香烟并不好卖,可逐渐的香烟开始在咖啡馆中流行起来。
大宋的商贾在很多地方开设了咖啡馆,在他们看来能在神都城中流行起来的东西在别的地方也一定会流行,只不过都开设在了首都或是最繁荣的城市中。
只要是大宋的东西,只要是大宋商品,只要是物价奇高的东西,在咖啡馆中销路绝对会好。
大宋的商人有多聪明?
他们并没有直接去卖,而是以赠送的形势出现,一杯咖啡,送一根香烟,不断的有人尝试,咖啡配香烟,这样的吞云吐雾和香醇简直是天衣无缝,完美的结合。
很快香烟就成了畅销产品,许多人甚至提出要求直接花钱购买大宋的香烟,烟卷多小啊!多么方便携带,简直就是打发时间提高品位和身份的最好象征。
为此大宋的商贾们还推出了黄铜火折子………………
这东西看着真漂亮,黄铜的外包装上还又镂空的雕刻,用的时候轻轻拧开三面的盖子,吹口气立刻就有火苗升起,点燃了一根香烟后再吹灭,如此神奇的东西在大宋太常见了,可在别的地方却时神奇的很。
香烟迅速走红,因为消耗的极快,甚至成为大宋的明星产品,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也大量的解决了大宋百姓的就业问题。
香烟工厂越来越多,需要的工人也越来越多,在这个没有完全工业化的时代,工人就是生产力。
朝廷掌控了烟草的全部,所有经销商都是通过恒逻斯城的专有衙门发放,禁止内销回国,烟草这东西种植条件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要求,只是味道略有不同。
所有的烟草产地都在云南,和咖啡种植园在一起,都由朝廷驻军守卫。
卷烟这东西看似连老农都能制作,可味道却大有不同,从种植、采摘、烘焙、切丝、成品经过了许多道的繁琐程序。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烘焙,因为这个过程的控制决定了整个烟草生产的口味和质量。
在烘焙过程中,需要掌握烟草烘焙的温度、湿度、时间、火候等等,同时烟草的生产过程决定了烟草的药性,烤烟主要可分成青、黑、红、白、黄,其中以黄为主。
所以大宋的烟草酒又叫烤烟,最高级的是黄色,其次是红黄,再次是黑黄,然后是青黄,最后是白黄,其中又以青黄色的烤烟抽起来最容易上火,白黄则无味,红黄带甜味,口感不错,黄色的最好,清香屡屡。
这些香烟做好之后便直接交由驻军护送至恒逻斯城,只有到达恒逻斯之后才能贩卖,断绝了在大宋进行销售的可能。
商贾们到达恒逻斯城采购按照规定的价格采购香烟之后再运往西方销售,形成了一道避开大宋的完整产业链。
当然,复杂的做工,长途的运输,消耗的迅速,也使得香烟的价格居高不下,成为大宋最为赚钱的买卖,谁能从朝廷获得香烟买卖的专营牌子,可比咖啡玻璃之类的要吃香的多。
大宋再获得财富的同时,也通过这些东西控制着西方的贸易,除了香料之外,其他进口的东西也很多,药材,犀角,珠玉等等。
有了主导地位,其他东西好说,价格也好商量,几乎被大宋的商贾垄断了。
除了卖给大宋之外,能有大宗买卖交易的几乎没,这时候大宋便占据了主导地位,以最便宜的价格拿到最好的货物便是大宋的商贾的特权。
赵祯已经在无形之中获得了西方世界的经济贸易控制权,这东西看似没有什么作用,但却能摧毁一个国家的经济贸易,别以为在后世才有贸易战,在这个封建时代贸易上的战争一直存在,甚至会演变成真正的战争!
当一切尘埃落定,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土崩瓦解,这个时候就是大难临头了。
所以赵祯并不惧怕西方世界,因为他已经有了断绝别人财富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