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因为人数的优势,晋军的胜利已经没有任何意外可言了。
“还能继续下去吗?要不然先退回广固?”想到这个问题时,慕容超的脸一下就红了。
他怎么都没想到,大燕国的队伍在晋军面前竟然不堪一击!
仅仅一个多时辰的功夫,左翼和右翼就已被敌人击溃,而最不被他看好的中军,显然不会有翻盘的可能。
慕容超正纠结着要不要抛下公孙五楼,独自率领城内的几万士卒弃城退守广固时,却忽然听到临朐城东门响起了一声如惊雷一般的巨响。
“什么情况?快去探来!”慕容超吓得差点就坐到了地上,此时的他已经完全失去了君王的架子。
一个卫士刚应诺而去,临朐城的西门随之也传来了一声巨响,这回的响声似乎比刚才的还要更大一些。
慕容超仿佛看到两股黑烟分别从东门和西门升了起来,而后他的脑子里就出现了各种神魔妖怪,他总觉得这与晋军有关。
下一刻,东门和西门的士卒很快就在卫兵的引领下走上了城头,他们相继带来了令慕容超措手不及的坏消息,“晋军已从东门攻入!”“晋军已从西门攻入!”
几乎在同一时刻攻入临朐城的两路大军,正是绕路前来的朱龄石和毛德祖的队伍。
他们所领的将士不过两千人而已,但他们带来的炸药包,却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在两声惊天巨响之后,又蓦闻敌人已经杀入城来,这让原本就惊慌失措的慕容超已经彻底崩溃了,他甚至都没仔细垂询入城的敌人有多少,便急忙下达了命令,“传朕的旨意,令将士们边战边退,往广固而去!”
若是只是几十几百的士卒,进攻和撤退大可做到如使臂指,但指挥的数目超过千人时,士卒们的心思却是无法把握的。
因为城外后燕国将士们的崩溃,城内的大军中,便有十之七八开始考虑退路了。
慕容超的命令,与“弃城退守广固”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至少在战士们听来便是如此。
随着慕容超的命令,后燕国的将士们,无论是临朐城内还是城外的人,都已彻底放弃了战斗,向广固方向溃逃了!
看着后燕军的败绩,范二同样发出了“全力追击”的命令。
一直到太阳渐渐西沉,这场持续了将近四个多时辰的大规模国战,才总算是渐渐落下了帷幕。
在这场战斗中,双方的损失都是极为惊人的。
晋国一方,光是在这一场战斗中便直接战死了五千余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员,更是达到了万人,伤亡者又以北府兵居多。
作为战败的一方,后燕国的伤亡就更惨烈了。
单是在这次战斗中,后燕将士就被击杀了一万六千余人,被俘虏者更是达到了四万人,其中还包括公孙五楼、贺赖卢等数十各级将领。
除了收获四万余后燕俘虏外,晋军在此战中的最大收获,便是俘虏的战马和甲装骑具了。
在沼泽地一战中,后燕的重骑兵已经宣告全军覆没,但其中的五千匹战马除了有一千多匹被射杀之外,其余三千多匹都已落入了晋军手中。
倒是因为轻骑兵的机动性,晋军没法在战斗中占到后燕国的一万轻骑什么便宜,仅仅只是消灭了其中的做为中军前锋的一千余人而已。
从轻骑兵手上俘虏的战马,可以忽略不计。
尽管如此,范二也已经心满意足了,现在有了三千多匹战马,又加上几千套骑具,半年内组建一只千人规模的重骑兵,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要是再给这些战马配上合适的马掌,至少可以保证,它们的使用寿命可以延长五年。
依依不舍地离开马棚之后,范二开始给将士们鼓起,并传达了三天之后就进攻广固,要一鼓作气夺下后燕国首都的信息。
将士们虽直面伤亡,但也同样因这场战斗打出了信心,他们毕竟是战胜了燕国最强大的重骑兵,他们还俘虏了燕国的声名显赫的十余将领,以及四万多士卒!
在此之前,晋国对抗燕国何曾有过这种规模的胜利?
不管怎么说,看着将士们的求战欲望空前强烈时,范二同样异常欣喜,“人心可用啊!”
而率领着两万余大军、急急如丧家之犬一般逃回广固的慕容超,此时终于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清醒了过来。
甚至都来不及脱下铠甲,慕容超便将尚书张纲召入了宫中,命他正式前往后秦国,向姚兴求援。
早在数日之前,当慕容超听到晋军来攻的消息时,也的确是派出使者将这个消息传去后秦的,但他并不认为晋军是自己的对手,而信使也仅仅是报信之用。
此次以张纲为使,显然是慕容超意识到后燕鲜卑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所以他才会被迫发出了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
为了号召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慕容超还亲自前往天牢,将此前被他关进去的的桂林王慕容镇释放了出来,并当即任命其为录尚书事兼都督中外诸军事。
他又向众臣当面赔礼道歉,言辞诚恳地说道,“朕自从继承先皇留下的基业以来,没能选贤任能,只顾自己的喜好随心所欲,如今大错铸成,就像是泼出去的水,后悔莫及啊。但国家危难,正是智谋之士报效国家之时、忠义之臣彰显忠节之日,希望诸君能够尽心竭力,集思广益,共济时艰!”
文武百官们多半是官场老狐狸了,他们自然不会被慕容超的几句话糊弄,大多数人也只是赔笑插科打诨而已。
倒是慕容镇似乎并不计较此前慕容超对自己的冤枉,反倒是就他派遣张纲前往后秦求援的做法提出了自己的认知,“百姓的心理依靠都放在君上的这一次亲征上,君上如今大败而归,已经使群臣离心、士民丧气,广固城恐怕是支持不了多久啊!而且我听说刘勃勃如今正在秦国作乱,秦国怕是自顾不睱了,只怕派不出什么人手前来救我大燕!咱们若是将四散逃回的士卒全部收拢,凑出三五万可用之兵应该不是问题。如今之计,不如将国库中所有金银财帛拿出来悬赏以激励士气,而后乘敌人大胜不备,与之决一死战!如果上天还眷顾大燕,我们必可击败晋军;若天命已去,轰轰烈烈地战死,也好过窝窝囊囊地等死。”
听着慕容镇这么激进的言论,乐浪王慕容惠当即反对道,“如今晋军大胜,其士气正是最盛之时,我军则刚刚遭遇惨败,见到敌人都会打抖,怎么能与之一战?秦国虽与刘勃勃交战,但刘勃勃尚不足为秦国大患。而且秦国与我们分据中原,彼此之间唇齿相依,见我们有难,怎能不来救援?只是张纲的名望不够,恐怕请不来重兵。尚书令韩范德高望重,向来为秦人器重,最好是派他出使。”
慕容超刚刚从晋军手下逃回京城,自是不愿意再次面对晋军的,更何况主动与他们一战?倒是慕容惠的建议正中他的下怀。
于是,在范二率领晋军赶到广固前,韩范带着慕容超的求援信,匆匆去了长安。
0390兵围广固()
西晋末年,青州人王弥聚众暴动,曹嶷投身其下,他因屡战有功升为左长史。
永嘉年间,王弥与当时还是前赵大将的刘曜,合兵攻打掌握西晋大权的东海王司马越,但王弥不就后就与刘曜翻脸了,转而投奔赵开国皇帝石勒。
为巩固后方,王弥以曹嶷为镇东将军,命他率五千将士返回青州再行招兵买马。
却因为部将徐邈、高梁等人也各率本部兵马随曹嶷而去,以至于王弥的兵力大为衰弱。
曹嶷离开王弥后,率军从洛阳出兵经略兖州,又攻陷汶阳关,越过鲁中山区,乘势沿淄河进军青州,杀齐郡太守徐浮;西晋的青州刺史苟睎弃城逃走,其部众多投降曹嶷,齐鲁之间郡县望风而投降者,达四十余城。
曹嶷又西下祝阿、平阴等地,兵力扩大到十余万,尽陷齐鲁之地各郡县,自称青州刺史。
青州原本的首府在临淄,也就是春秋战国时代齐国的都城。
但临淄城虽然交通便利、土地肥沃,临淄城池太大,且四周平旷、无险可守,而广县城又太小而不便屯兵,于是决定重新选址新建一座城池。
这座城池就在临淄城东南二十里处,也就是广固城,又将青州、齐郡、临淄县三级政府都迁进城里,广县也并入临淄县。
广固城依山傍水,厄制要冲,西靠绵桓的崇山峻岭,北控广袤的千里沃野,东瞰山水相连的胶东半岛,南制通向淮沂的交通要津,政治上更便于施政行令,经济上更便于交流和开发。
因为从选址到用料都按军用标准,所以建成后的广固城,其方圆不足三里,看起来更像是一座军事要塞。却又因其非常坚固、易守难攻之故,这这座城池的确是乱世中的堡垒,是各方势力的必争之地。
“兵家必争之地”除了表明其重要性之外,还意味着这儿要比其他地方畅饮更多的鲜血、目睹更多的杀戮与苦难,尤其是在这个乱世。
自广固建城以来,这地方已经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攻防战,小冲突更是不计其数。
第一次大战发生在晋太宁元年,这也是曹嶷建立广固城的第十二个年头。
曹嶷先后听命于前赵和后赵的胡人政权,但他素来心怀故国,西晋灭亡后,一直想归顺建都建业城的东晋政权。
为此,他沿济水建立戍所,割据青州,不听前赵的命令。
石勒为了笼络曹嶷,特别晋封他为征东大将军、青州牧,封琅琊公。
直到晋太宁元年,石勒再也不能容忍曹嶷拥兵自重,于是遣大将石虎统率步骑兵四万来讨。
曹嶷根本就不是石虎对手,所以招架不住后赵大军的进攻步伐,青州所属的郡县在短时间内相继失守,他也只好退守广固城中。悲剧的是,曹嶷才退守广固没多久,城内就发生了大规模的瘟疫,随后石虎的大军包围了广固。
此前东莱太守刘巴、长广太守吕披皆已投敌,曹嶷无法,也只好开门投降,随后被送到襄国,石勒下令将其杀死。
攻陷广固之后,一贯以凶残著称的石虎,并不因对手屈膝就高抬贵手,破城后竟下达了屠城的命令,广固城的数万军民就此惨遭杀戮,被屠杀者达三万之众!
刚刚被后赵任命的青州刺史刘征哭着劝阻,“既然派我来当青州刺史,就是要治理这儿的百姓,将军把人都杀光了,我这个刺史该怎么干?”
石虎留下男女七百人不杀,刘征由此做了青州刺史,青州由此被后赵纳入版图。
石虎屠城三十三年后,广固城下再起烽烟。
晋永和十一年十一月,前燕主慕容俊命太原王慕容恪为统帅,进攻割据青州的段龛,第二年正月,燕军大败段龛军于淄水,进围广固。
面对坚城,慕容恪采取了围而不攻的策略,在城外修高墙、挖深堑,断绝了城中的一切补给,对其他郡县则以怀柔手段加招降安抚。
与石虎不同的是,慕容恪向来以仁义素著,但战争仍然是战争,不可能不带来灾难,燕军围城至十一月,城中粮食早已吃尽,以至人相食。
濒临绝境的段龛倾其全力出城一战,又败,最终不得不自缚请降。
慕容恪入城后,没有再多杀一人,只是在安抚救济城中百姓后,将其中的属鲜卑、匈奴、羯等民族的三千余户迁往蓟城,以削弱当地实力,抑制离心倾向。
如今,又是四十八年年过去,广固又迎来了一位新的征服者——范逸之。
他又将如何面对这座坚城呢?
八月初八,范二率领的九万晋军到达广固。
广固城的内城方圆三里,如同一座军事堡垒,但广固城的外城却与健康城的用木栅栏围城的外城,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晋军面对后燕军羸弱的抵抗能力,只用了两个时辰就轻松攻陷了广固外城。
慕容超收缩残部,退保内城。
接下来,范二开始命令将外城的十余万百姓清走,并用当年慕容恪的方式,以五万大军对广固城的内城实施了封锁。
同时,范二亲自前往安抚广固城外城的百姓和俘虏,又派遣毛德祖、檀道济、蒯恩等人各领两千将士,开始招降南燕各地守臣,并依据各自能力,量材录用。
有关范二的传说,南燕其余郡县的各级官员自然是听说过,即便是没有听说过范二以前的战绩,对他在临朐大败慕容超和包围广固之举,总还是知道的。
这些官员对范二的能力自是心悦诚服,他们原本就对后燕国没什么忠诚,如今又见慕容超大势已去,自是纷纷投降。
更有许多南燕国人,他们早就不满慕容超的残暴统治,竟然自带武器和粮食,相约前来投奔范二的大军,这些自干五几天之内就来了数万人。
就连城内的慕容超的两个亲信尚书垣尊和京兆太守垣苗,也翻墙出来投降了范二。
对于会翻墙的智者,范二当然是无限欢迎的,当即将他们任命为参军,以他们作为后来的翻墙者的楷模。
面对已经围得密不透风的广固城,范二显然是稳坐钓鱼台了,他之所以没有急着攻下这座城池,却还是为了一千三百里外的洛阳。
此前范二并没有料到攻打广固会这么顺利,但他将广固包围起来之后,又灵光一闪地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这个主意的精髓便是围点打援,他希望通过广固来夺回洛阳城。
如果看守洛阳的五千后秦军对广固救援的话,留守在南阳的沈田子,就会第一时间收到消息,进而对洛阳出兵,由此切断后秦军的退路。。。。。。
对于后秦的援军,范二与慕容超的心情是一样的,都是希望他们早一点到来。
到了月底时,慕容超派出去的前两拨使者先后返回了青州,但与慕容镇和慕容惠所料一致的是,他们并没有带回来一个援兵。
后燕国尚书张纲等人刚刚进入泰山郡,就让遍布各地的晋军侦查兵逮了个正着。
张纲等七八个使团人员被关入俘虏营后,很快便听说了广固陷入了重围,而投降的垣氏兄弟已经当上了范二参军之事。
他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就带着部众对看管的晋军表达了投降之意。
范二当即命人将张纲召集了起来,详细地询问起他这一次的长安之行,后者既已决定了投降,也没有做任何隐瞒,“刘勃勃在半个月前大破秦军,秦国的援军应该是来不了了。”
听到这样的消息,范二有些失望,但经过与他的一番交谈,倒是有了意外之喜。
这位张纲可不是那种尸位素餐的官僚,而是南燕国首屈一指的的技术型人才,他最擅长的便是制造各种各样的军械。
经过与他一番详谈之后,范二当即任命其为制造局的大匠师,并决定第一时间将他送到寻阳,让他与王绵、祖昌等人一起研发火炮等新势武器。
当然,在他离开以前,让他将出使后秦失败的消息宣告出去,以便让慕容超等还在挣扎的南燕人多一点负能量也是好的。
张纲没有任何扭捏,当即骑着高头大马,用晋军中特制的扩音器朝着广固城大喊,“秦国的叛徒刘勃勃此时正与秦军作战,姚兴再也不可能派救兵来了!”
城上的南燕将士听到张纲之语,无不为之色变。
慕容超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将自己自闭了起来,一连三天都不愿意见人。
当他再次出现在慕容镇和慕容惠等重臣面前时,终于将向范二投降的决定宣布了下去。
听到这样的决定,有的人绝望而哭,有的人却是暗自点头,毕竟形势在晋军包围广固的那一刻,便已经注定了。
南燕的国土,除了广固城之外,其余全都改弦更张。
慕容超还有什么翻盘的机会?
就算是后秦军将晋军赶走,他们难道就会轻易退出吗?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既然燕国已注定灭亡,长痛倒不如短痛,早一日向晋军投降也可少受些惊吓。
再者说了,给谁打工不是打工?
抱着各种各样的心思,广固城内高层的意见很快就达成了一致,——向晋军投降!
0391后秦的援军()
九月初七,在广固城被包围整整一个月之后,慕容超的使者终于拿着降书走入了晋军的大营。
在降书中,慕容超请求范二就此罢兵。
作为求和条件,他则愿意将大岘山以南的领土,全部割让给大晋,另外再送上战马千匹,并对晋称臣。
范二对这一战早已胜券在握,他原本就是为灭南燕而来,怎么可能贪图这样的小便宜?更何况如今南燕国的其余地盘早就改换了旗帜?
对于慕容超提出的条件,他不置可否,但依旧不停地督造攻城武器的动作,似乎已出卖了不破城绝不回头的信念。
慕容超对范二的反应,显然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现在南燕就剩下方圆三里的一个广固城了,还有什么资格与晋国讲条件?
非说还有什么可以让他支撑下来的理由,或许也只有韩范了,只要韩范还没有出现,就有可能带回来秦国的援军。
此时,韩范已经离开了长安城,到达了洛阳。
关于韩范此行的结果,慕容镇与慕容惠算是各自猜对了一半。
慕容惠猜对的一半是,姚兴确实有心救援燕国,他也确实派兵了,特命卫将军姚强率步骑共一万人随韩范前往救燕。
不过,面对气势如虹的将近十万的晋国大军,这点救兵无异于杯水车薪而已,以这支军队前往救燕,其结果大概也只有一个,——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姚强在洛阳汇合姚崇之后,便很有自知之明地不再前进了,但他们还是派出了前往广固的信使。
姚兴之所以只派出一万援兵,原因正好是慕容镇猜对的另一半,——秦国如今确实已经是自顾不瑕了。
去年十月,后秦和北魏之间的柴壁之战结束之后,作为战败国的后秦国主动要求与北魏拓跋氏签署了停战协定。为表示诚意,后秦不但送还给拓跋珪当初向自己女儿求婚的千匹良马,还另外奉送了一千匹作为谢礼。
刘勃勃的家族和拓跋鲜卑是百年世仇,姚兴与北魏交好,这就给了他一个造反的好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