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晋大土豪-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着襄阳百姓的殷切希望,黎民军再次踏上了征程。

    这一次,范二所领的将士,包括四千步卒、五百骑兵以及两千辅兵。

    至于追随范二来襄阳的两千水军,则全部留在襄阳的码头继续训练,他们当然也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化身为防御襄阳的守军。

0349庾楷和王愉的失策() 
就在范二离开襄阳前往南阳的当天,于六月初十便已离开夏口的蔡芝,终于率领大军由南康进入始兴郡。

    始兴是粤北第一古郡,自古著称为“古之福地”。三国吴永安六年春,析南野县南乡地设置始兴县,以“此地兴旺,周而复始”而命名为始兴。

    始兴郡也是荆州最南边的小郡,这个郡的郡城方圆不过三里多地,其中居住的百姓不足万人,几个城门也就四五十人看守,其规模与豫章郡的一个中等县差不多。

    蔡芝率领的将士包括水军、步卒、辅兵各一千,此外还有二百陌刀队将士,这些人想要进入始兴郡郡城自然不费吹灰之力。

    事实上,这儿的郡守甚至都不知道,江州和荆州现在已经处于交战状态了,蔡芝甚至是不费一兵一血就见到了他。

    蔡芝来此的目的,只是为了宣示主权罢了,除了让他换上黎民军的旗帜之外,也并不能做些别的事,毕竟黎民军的军纪与北府军的不一样。

    离开始兴之后,蔡芝率领大军沿耒水逆流而上,回到了江州的桂阳郡;过桂阳而不入,继续逆流往荆州的湘东而去,湘东易旗之后便往长沙郡杀来。

    长沙郡应该算是荆州中除了南郡之外的第二大郡,可就算再大的郡又有多少守军?

    早就在蔡芝进入始兴之时,配合他攻城略地的侦查兵早就先一步进了长沙,他率领数千大军再一次轻而易举地进入长沙,随之分兵前往衡阳、邵陵、零陵、始安、营阳等地。

    只用了五天的时间,荆州的长沙以南七八个郡已经全部易帜,至少在表面上已经被黎民军征服了。

    就在蔡芝率领大军对荆州南部进行着如火如荼的解放战争时,江州内部也发生了一丝混乱,制造这些混乱的始作俑者正是反骨仔庾楷。

    庾楷出身江左四大家族之一的庾氏,庾楷的祖先庾冰、庾翼都曾显赫一时,但在与琅琊王氏的内斗中渐渐失势,由此造成了桓温的崛起。

    到了孝武帝司马曜**时期,庾楷选择依附司马道子,他也因为郡望和祖辈积功,得以出任豫州刺史。

    司马曜去世后,原本忠心与皇权的藩镇,终于与由司马道子控制的朝廷,爆发出了尖锐的矛盾。

    王恭联合起上游的殷仲堪,率领北府军入朝,逼死了司马道子的心腹王国宝。

    司马道子意识到荆州兵和北府兵的强大,遂决定扶持江州,让江州军足以与荆州军抗衡,又因为想补偿太原王氏,最终选择让王国宝之兄王愉为江州刺史。

    在让王愉出任江州刺史的同时,司马道子又做出了,令庾楷让出四个郡归入江州的决定。

    庾楷原本是与司马道子一伙的,可看到自己的老大要将自己碗里的肉往外掏时,便做出了非暴力不合作的举动,——他选择了反抗,并联合王恭殷仲堪发起了第二次入京的计划。

    在这一次行动中,刘牢之背叛王恭,后者因此而死,北府军因此归朝廷所有。

    庾楷的豫州军则被司马尚之击败,他也逃到了桓玄帐下,由此做了桓玄的小弟;直到这次战争结束之后,桓玄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他不但成了江州刺史,还成了荆州、江州、雍州联盟的盟主。

    因为依附桓玄,庾楷被其任命为建昌郡守。

    一如由奢入俭难一样,当过豫州刺史的庾楷,显然是不满足于只当一个小郡的郡守的。

    得知桓玄的野心之后,庾楷是兴奋无比的,他原本以为自己的地位会因为桓玄的扩张而回到从前,所以他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桓玄。

    可惜庾楷下错了注,原本颇有帝王之相的桓玄,竟莫名其妙就被范二给逼死了。

    这不但让庾楷的梦就此破碎,还可能为此遭来杀身之祸,毕竟谁都知道庾楷是桓玄的小弟,这样的身份理所当然是要被清算的。

    尽管一直没有等到范二的清算到来,庾楷却一直是战战兢兢的,他左思右想之下还是决定回到朝廷的怀抱,他也因此送出了自己的投名状。

    可惜建昌的交通还是太过闭塞了,当蔡葵率领水军在湖口轻而易举地击败刘牢之所帅的北府军时,庾楷收到的竟然是五天前的,刘牢之率领先锋军沿江而上的消息。

    庾楷从来就没有想过北府军会败在黎民军手中,所以他理所当然地开始四处活动,甚至不遗余力地游说了豫章郡的郡守王愉,以及还剩下的三大家族族长,打算联手攻下范二发家的源头,——三江源。

    庾楷由建昌攻入寻阳,至少要渡过修水、翻过庐山,最终还要与刘牢之分享功劳,这显然不是他想要的,而攻打更少守军的豫章可就简单多了。

    王愉虽是范宁的外甥,可他的母亲毕竟不是范宁的妹妹范盖,最重要还是受到了庾楷的蛊惑,他同样不认为黎民军在北府军面前有任何的胜算。

    在约定的时间内,王愉开始召集豫章的八百守军。

    豫章郡的兵户多半已经被范宁带到了寻阳,现在的八百守军基本上都是最近才入户的,王愉在建立兵户时。

    当时还在此驻守的周如海和蔡芝,怎么可能没有留一个心眼?

    王愉此时的行动,理所当然被在梅岭驻扎的宗悫得知了,他也迅速做出了反应,第一时间将侦察兵派了出去,得到的结果当然让他全身冒汗。

    细思极恐之余,宗悫做出了最大胆的决定,竟然将王愉控制了起来,并说动豫章的守军一起对付由建昌来的庾楷。

    这些由出身豫章的守军,受到范宁和范二的影响是王愉无法理解的。

    在宗悫的蛊惑下,至少有三百余人变成了自干五。

    这么一来,庾楷率领的由建昌而来的一千余将士,很快就落入了宗悫的圈套中,他们一来是因为没有趁手的武器,二来是因为劳师袭远,最重要的还是没想到豫章的守军早已调转了矛头。

    有心算无心之下,庾楷军大败,他也因此被抓捕。

    被杀死被俘虏的建昌将士,更是高达八百之众!

    将豫章郡郡守和建昌郡郡守控制之后,豫章的三大家族倒是一下子就变得老实了,可宗悫此时已箭在弦上,哪还能容忍他们再次联合?

    来此之前,宗悫便已得到范二“便宜行事”的命令,但他还是一边将这儿的报告让人送去了寻阳,一边对豫章的三大家族实施了杀猪儆猪的计划。

    在宗悫的心目中,豫章郡的这些蠢蠢欲动的家族真的是猪,他正愁没有借口找他们麻烦呢,他们自己就送上门来了!

    难道他们不会因为,自己将胡家和罗家的人控制起来而感到恐惧吗?

    事实上,正是因为宗悫做出的铁血行动,让他们失去了理智,因为兔死狐悲,他们已经意识到,范二最终是不会放任自己这几个家族在豫章待下去的!

    从范宁到达豫章,并在此建立起豫章书院和各县的县学之后,他们与范家的矛盾便是不可调和的,更何况范二当日竟因为粮荒的危机而坑了他们一把?

    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反了他们!

    庾楷送来的合作方案,显然是让他们无比兴奋的,因为这不但能反了范二,还能向朝廷靠拢,这何乐而不为呢?

    至少朝廷允许大族的存在,他们不会因为一人犯事而株连全族!

    但范安彦不一样!

    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王愉和庾楷的战斗力实在是太令人失望了,他们在宗悫面前甚至都没有任何反抗的可能。

    这实在是让三大家族失望透顶,再不敢轻举妄动。

    可有些祸,并不是你想躲就能躲得掉的!

    第二日一早,宗悫开始了他的杀猪儆猪计划,他率领着一千黎民军及新收编的豫章军、建昌军共一千八百人杀向了雷氏的邬堡。

    站在雷氏坞堡下,宗悫暗暗感叹这坞堡的庞大。

    如同小城一般的坞堡,城墙皆用整齐的石块垒成,整个坞堡方圆三里,至少可以容纳一万人在里面生活。

    坞堡的前后各有一个大门,一根根从中一刨两半的巨木,钉在一起组成这两个厚实的大木门。

    除了周围没有护城河之外,雷氏邬堡与一些小县的城堡,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面对这样的小城,宗悫所带的一千身穿板甲的步卒虽是一路赚足了眼球,但用他们冲城显然不是最佳选择。

    值得庆幸的是,宗悫带来了早就准备用做不时之需的炸药包。

    因为炸药包的存在,宗悫利用步卒来冲城也不是不可能,可在对方占尽地势的时候硬冲,需要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权衡之后,宗悫选择了攻城,可惜他并没有带来投石车、床弩等攻城器械,好在这并不能难道他。

    宗悫先是下达了第一个命令,让他最得力的大队长,带着三百最精锐的步卒绕到了后门,并命令他们不可放过一个敌人。

    三百最精锐的步卒领命而去,宗悫又开始将剩下的人开始重新编队,很快就整理出了一个由八百人组成的弓箭部队。

    辅助兵则留在最后,近百突击拿着大盾和铁镐,步步为营地冲向堡门,并开始对石头组成的地板挖撬起来,以便挖出一个能够安装炸药包的所在。

0350豫章雷氏的覆灭() 
雷氏族主雷金喜似乎也自知理亏,甚至有宗悫迟早是会上门找麻烦的觉悟,所以他压根就没有露面,而仅仅只是让家丁部曲早早关闭堡门,占据在制高点随时以静制动。

    雷氏的人不肯对话,倒是正中宗悫下怀,若是雷金喜早早服软,也就打乱他的计划了。

    没有任何的废话,宗悫开始命令摆开阵型,鼓声也随之响了起来。

    随着鼓响,黎民军开始缓缓向前移动。

    此时的雷氏邬堡上面早已站满了数百守卒,他们原本还想着以地利的优势击退来敌的。

    可看到黎民军整齐的装备,以及好整以暇的阵容之后,他们的心中便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跟这样的敌人作对,不是死路一条吗?

    就在邬堡的守卒战战兢兢之时,黎民军后的鼓声却是一变,一小队临时扮演弓箭手角色的士卒已是排众而出,并开始蹲在地上调整射击诸元。

    邬堡上的守卒看着敌人上前,亦是不需要任何命令就开始射出了手中的弓箭,但能够落在黎民军那几十个士卒身前的箭矢,不过寥寥数支罢了。

    此时双方尚未正式开战,但雷金喜的逃避已经决定了这场战斗势在必行,几乎已经是没有任何化干戈为玉帛的可能了。

    宗悫冷笑着看着由邬堡上射下的稀稀拉拉的箭矢,大手顿时一挥,沉声下令道,“听我号令,弓箭手上前二十步,压制射击!”

    尽管在去年的江陵之战中,宗悫一直以率领陌刀队的大队长的面目出现,但他在根据地的时候却同样跟随在范二身边学习各种排兵布阵,他对远程部队的运用同样娴熟无比。

    此时此刻,在重新响起的鼓声中,多数由步卒临时组成的八百人的弓箭手部队,开始缓缓向邬堡逼近了二十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首先受到了来自邬堡的远程打击。

    可惜这样的打击,在他们的精良的装甲面前,竟然没有任何效果。

    到了他们还击之时,便是整整二十轮的弓箭仰射而出。

    尽管雷氏坞堡一方占据着地利优势,可惜他们的弓箭射程并不如黎民军一方,原本以为在对射中会占尽一切优势的雷金喜,此时已经是欲哭无泪了。

    在黎民军的一万多支弓箭的不间断射击中,邬堡上的守卒早就变成了缩头乌龟,逃得慢的近百人则变成了箭下亡魂。

    二十轮弓箭之后,黎民军将士已经前进了十丈,突击队也在此时由两翼直接往堡门突了进去,他们此刻正挥舞着手中的刀斧疯狂地砍击着木门。

    在黎民军的压制射击中,坞堡上早已旗帜乱摇,但外面的弓箭射击结束之后,他们的军旗也很快稳定了下来。

    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失去了制高点的优势,而且面临着城门被破的危险,此时的处境可谓是雪上加霜了。

    若想保住性命,大概也只有拼死一途了吧?

    都不用任何人去催促,邬堡上的家丁和部曲瞬间化作了亡命之徒,使出了浑身解数对付着侵略邬堡的黎民军。

    宗悫举着望远镜看向第一线,发现突击队员的行动实在是太不顺利了,因为邬堡门口的巨大的半截原木实在是不好砍,尽管他们的刀斧号称削铁如泥。

    若是敌人此时冒着生命危险,从城上倾倒热油和推动滚木的话,突击队员的伤亡可就大了。

    难道真要破城吗?

    如同在战斗中还斤斤计较的蔡葵一样,宗悫也细细地计算了一下,一个建好的城池可以省下多少人力物力,而此战花费又是几何?

    “不能再浪费弓箭了,速战速决才是王道!”宗悫想至此,当即对第一线的突击队员传令,——“准备炸门!”

    这个命令也意味着突击队员的攻击重点,由门板部队转移到了大门与地板的接触部位,他们开始在用手中的斧头在青砖与木门之间挖撬起来,一边挖出一个能够安放炸药包的所在。

    二十余个突击队员在后面的拿着大盾的突击队员的掩护下,很快就挖出了四个脸皮大小和深浅的小坑。

    宗悫观察到前线的进度之后,挥手让人将炸药包送了过去。

    下一刻,宗悫开始下令鸣金,已经点燃了炸药包的突击队员顿时撤向堡门两边,列阵于邬堡大门口的弓箭部队也向后撤了十余丈。

    邬堡上的守卒瞬间就懵了。

    敌人这是要干嘛?在这么大的优势下竟然鸣金收兵了?

    守卒们的脑子里正寻找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时,却忽然感觉脚下传来了一股巨大的推力,耳朵也几乎在同时灌进了几声震耳欲聋的巨响。

    邬堡门口的炸药包在一瞬间炸响了!

    事实上,要炸开雷氏的邬堡只需要一个炸药包就足够了,可没有意识到炸药威力的宗悫却一口气命人安放了四个。

    理所当然的,在第一个炸药包炸开之后,其余三个炸药包都被炸得飞起后又在数息之间爆炸开来。

    若非黎民军躲得够远,一定会有人受到己方的炸药的误伤。

    在几个炸药包接二连三地炸响之后,不但邬堡内的人全部呆愣在当地,就算是听宗悫说起过炸药的厉害的黎民军,此时也都楞在了当地。

    炸药包响过之后,战场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中,但这样的形势并没有持续多久。

    首先意识到炸药威力的邬堡内的守卒,或是瑟瑟发抖着想要找个地洞钻进去躲起来,或是转身离开了已经坍塌的城门口,开始四散奔逃起来。

    堡墙上的守卒也都像是劫后余生的样子,欢喜过后的内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恐惧,这样的情绪就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

    面对突如其来的震天巨响,几乎所有守卒都放弃了抵抗,他们绝望地在堡内跑来跑去,拼命寻找着最后的生路。

    黎民军的战鼓再一次敲响,突击队员和弓箭手们虽还在快速聚齐,可他们脸上的表情却像是比打了败仗还难看。

    理所当然的是,炸药包的威力不但震慑住了敌人,也将大部分黎民军将士吓坏了。

    弓箭手们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击,突击队员则在等待着最后的冲锋。

    邬堡内的人却已顾不得迎面而来的弓箭,他们开始翻城而出,堡墙上的守卒也纷纷扔下了手中的兵器,涌身跳下了高达两丈有余堡墙;幸运的没有因此跌断腿的守卒,爬起身后迅速消失在原野上,不幸的人则只能兀自躺在墙下哀号。

    辅助兵头领看着从雷氏邬堡中四散奔逃的人,有些郁闷地一路小跑着到了宗悫近前,行了一个军礼后便指着远处的几个背影问,“营长,我们要不要将这些人抓回来?”

    宗悫看了一眼不断从堡墙上跳下来,随后又迅速消失在视野中的人,心中倒有些不忍起来,这些人也多半是无辜的吧?

    他的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之后,又摇摇头,这些人本来应该是俘虏,用他们到梅岭去挖煤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惜了。

    问题是,这些人是拼了老命从城墙上跳下来四散奔逃的。

    若自己派人去追,己方的人说不定就会被这些亡命之徒所伤,那样就太不划算了。

    “算了,让他们跑罢,你们准备入堡吧!”宗悫摇了摇头,下完这个命令后,又传令让突击队员马上行动。

    另一面,雷金喜在听到震天的巨响后,顿时就失去了抵抗之心,既有“细软跑”的准备又打算向黎民军投降。

    问题是,现在自己还有头像的可能吗?即便宗悫现在暂时接纳了自己,也难免会秋后算账的。

    至于“细软跑”,怎么堵在后门的敌人,看起来比前门的敌人更凶狠呢?

    雷金喜正不知所措时,却听到正门口传来了一阵呐喊之声。

    黎民军最后一击,终于开始了。

    雷氏邬堡的大门并没有完全倒下,可门洞却早已坍塌了下来,这也是因为四个炸药包中只有一个发挥了效力的原因。

    “辅兵开始清理道路,突击队准备冲锋!”随着宗悫的命令,在弓箭手掩护之下的辅助兵开始用铁楸和鹤嘴锄敲打着的堡门废墟,而后三百突击队员迅速冲入了邬堡之中。

    邬堡内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宗悫看着突击队和辅助兵都已进入其内后,又对弓箭手部队下达命令,“分一半弓兵上堡墙,全面接管城守。”

    当邬堡之内的凄惨叫声和求饶之声都停歇下来后,宗悫才在十余名手持陌刀的护卫下,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其中。

    这一战的战报也早早被统计了出来,宗悫以十余个突击队员受到轻伤和两名弓箭手受到轻松的代价,将雷氏邬堡内的二百余守卒击毙,俘虏人数则达到了一千二百之众,这之中当然也包括雷金喜。

    由这份战报中,宗悫也可以初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