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贾人生-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老板全家十三人皆被杀了,文定他们都没料到事情竟会有如此严重,而范捕快却还有更为骇人听闻的后续。


只见他双眼无神,直直的垂望着无人的地方,言语显得苍白无力:“回想起那场面就让人不觉胆寒,十三口人东倒西歪的躺在里面走廊上、客厅里、卧房里,到处都是,最远的一个还逃到大门口,再一步就可以逃出去了。罗府里罗老板及夫人、两个儿子以及儿媳、一个女儿、一个孙子、一个孙女,还有仆人们没一个活口,最小的孙子还不到满岁。这伙歹人鸡犬不留,真是禽兽不如呀!”


虽已过了数日,然而身边的衙役们回想起当日所见,还是不由得浑身颤动。整个罗府就成了一个修罗场,四处都是伏尸,鲜血溅的到处都是。最惨的要数罗守财那两位儿媳,以及那待字闺中的女儿,尸首上不堪入目的惨状,明显说明在她们咽气之前,还遭受了蒙尘之难。


范捕快当差吃粮已经有十来个年头了,经手的大案小案也不下百十起,可如此丧心病狂,灭绝人性的匪徒还是初次遇上。这件灭门惨案不但让成都的百姓惊恐万状,也让成都府的知府林大人盛怒不已,下令在各城门布下重兵,严查进出行人,特别是那些行迹诡异又想潜出成都的,稍有不对便下狱盘查在成都府内更是挨家挨户的来回搜索,以求让凶徒无所遁行。


这么大的局面,仅仅只靠知府衙门里那百十个捕快、衙役肯定不够为此,成都知府还专门向成都守备告急,请他带领着城防官兵协助缉贼。一时之间成都的大贼、小盗倒是拿住了不少,成都的治安可谓是到了夜不闭户的程度,然而就算是如此大的声势,也未曾缉拿住那贼寇,就连是何人所为也是浑然无知。

匪徒竟如此的猖獗,让众人的心中都不由得直冒寒气,这陡然巨变,也让众人之前的一切准备化为泡影。


谭管事又向范捕快求证道:“请问大人,这案子是什么时侯的事呀!这罗老板十日前还曾派人去重庆与我联系,就过么几日,全家就没了,这是怎么说的呀!”心下对这事还是难以置信。

范捕快答道,“就是在四夭前的夜里,这事还要请各位随我回衙门一趟。”

杨括一听还是要去衙门,忙回道:“大人,小人等是刚刚六城,四五夭前只怕还在重庆府呀!不信还可以请城门上的官爷为我们作证。”


范捕快知道他是有所误会,解释道:“不是你想的那样,这几日一直找不到线索,所以林知府下令,请与成兴玉器行有关系的人,都到衙门谈一谈,主要是想看能否从其中找出罪犯行凶的目的,只是大概的请诸位谈谈,一会工夫就行,无需各位多少时间的。”

原来只是协助办案,文定等人心中稍稍安定,城门守卫那边毕竟有他们进出城的记录实在不行,杨括身上还有燕翔号在重庆府上岸时办理的手续,绝没可能在四天前来此的。

民不与官斗,特别是这种时候,如果嫌烦琐不与他们合作,那就是给自己找麻烦。杨括与文定安抚住急躁的紫鹃,随着范捕快往知府衙门行去。

第五章知府大人
成都身为巴蜀一直延续下来的两大名城之一,城内高楼林立,屋舍更是难以数计,这知府衙门自然也是气势不凡从远处便可以清晰的望见那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院落,树立在街当中,四处的商铺民舍,皆自觉的与它保持一段距离。

一对威严的石狮蹲伏在大门口,虽然是伏卧,但却摆出一副蓄势待发的姿势,丝毫不减其威风与煞气。各自还瞪圆了一双石目,俯视着过往的行人,兽王威严的气势,让人不由得对其产生一股敬畏。

不过此时的衙门口却没有往日里那么平静,一队队的官兵、捕快、衙役进进出出的,显得那么的匆忙。而且各人的脸上也是紧绷绷的,没有丝毫的从容。

范捕快让他们在外面稍等了片刻,便引他们进公堂去见知府林大人。

“明镜高悬”的大匾高挂在公堂之上,大匾之下的高案后则坐着一位年纪约三十多岁,身着官服之人。


文定他们自然分辨出,此君便是成都知府林知府堂堂四品官员,举止儒雅,目光如炬,一眼望去便知必是饱学之士。只是此时的他似乎有些焦头烂额,脸上皆是烦躁之色,这也难怪,辖下发生如此重大的案子,任何官吏也轻松不起来。

范捕快向林知府介绍道:“大人,这几位便是今日到罗守财家里,要找他做买卖之人,小的奉命请他们回来协助调查。”


“嗯!”林知府满意的点点头,又向文定他们询问道:“诸位想必也听说罗守财一家所发生的惨案了,请诸位回来也就是想问问,你们是何方人士?来此是和罗某人进行何种交易?”


这种时候,肯定是由惯于应付各种场面的杨括代表众人,道:“禀告大人,在下等人是燕记船行的下人,来自汉口,是应罗守财罗老板的激请,来为我们东家购买一批玉石的。”


“玉石?”林知府喃喃的念叨了一遍,又说道:“罗守财的玉石铺子虽然一直生意不错,但仿佛不是声名远扬的那种,在这成都府里也算不上是顶好的那一、二家,为何贵号东家要派你们不远千里来此购玉呢?”


林知府的疑问确实是让人难以答覆,要想蒙混过去看来是不行了,杨括这商场上的老手,也唯有略微保留的言道:“回禀大人,我们燕记船行是专门来回在长江沿途,做航运营生的,这罗老板与我们在生意上时有来往,这回仿佛是他得到一批年代久远的玉石,碰巧在下又要运货至重庆府,所以鄙人东家才嘱咐我来探探行情的。


从玉石变成了古董玉石,这些个商人就是喜欢与人打埋伏,林知府又饶有兴趣的问道:“既然贵号东家能信任你来购买古董玉石,那足下识别古董的能力一定十分的在行了。”


杨括暗道这知府还未曾全然信任,这便是在试探他们,连忙将文定推出来抵挡:“不瞒知府大人,小人对古董之类也是所知有限,这次正好是赶上了这位源生当铺的柳文定柳大掌柜与我同行,才敢应承下此事的。”


林知府又将注意力转移至一旁的文定,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竟会是当铺的大掌柜。不过以他十几年审案的经历,林知府料想除非对方是地道的蠢贼,但凡有一丝机灵的,谁也不会说出这种一戳即破的谎话。


个人的判断是审案的一个方面,而证据才是最为重要的,林知府更喜欢相信实在的证据。顿了一会后,他做出一副惊奇的模样说道:“哦,看不出来这位年纪轻轻,便当上当铺的大掌柜了,实在是后生可畏呀!”


他故意拿起高案上的一方砚台,说道:“本官近来新购得这方砚台,听那所卖之人是走花溜水,大吹大擂的,也不知其到底如何。正想着等过些日子得闲,去访访行家,竟然碰巧遇上你这当铺的大掌柜,就懒得再跑了,你帮我看看如何?”


文定自然是推辞不得,上前接过知府大人手中的砚台,仔细的查看起来。但见砚台形状恰似蝉形,石色淡青微绿,质细密而润,刷丝纹理如发,纹带青绿色,微露银花,倒也是方古砚。

这时林知府又从旁说道:“这方砚台,听那商人说极是稀有,本不愿出手,还是看在我的面子上忍痛割爱,就这还要去了我五百两的银子,到底怎么样呀?”


文定将矶台交还给林知府,道:“此砚所用之石乃歙州旧坑石,整体以蝉虫为形,蝉背为受墨微凹处,以翅肢成为砚缘,蝉首丰厚,琢为较深砚池,池向前舒展弧状,砚背琢为受墨微凹处,以翅肢成为砚缘,蝉首丰厚,琢为较深砚池,池向前舒展弧状,砚背琢一曲荷茎为足。此物该是北宋时期的‘歙石蝉砚’,算得上是件极好的玩物,不过也不值五百两那么多,顶多也就是二百两足矣。”


什么?竟然被人诓去了三百两这么多,还是在自己管辖的成都府之内,林知府愤然就想起身去找那无良的商人。不过这也证实了,眼前的这伙人确实是行商之人,当然在林知府眼中,这些赚差价、敛钱财的商人也不是什么好人,那个失事的事主罗守财在城内的声誉便不怎么好,这次要不是那些匪徒太过凶残,倘若是只针对罗守财一人,说不定还有许多人会暗下拍掌呢!

眼前的这伙人也不曾对自己说出全部事实,不过林知府暗想那些关于私人买卖上的隐秘资讯,对这件案子也没多大关票,便示意范捕快将人领下去了。

范捕快将他们送至衙门口,好意的提醒道:“这几日所有人都是担惊受怕的,也不知那群匪徒走了没有,诸位要是没事,还是尽快离开为好。”


从一进衙门便拚命压抑住自己的紫鹃,此时也是舒缓过来,一恢复正常就一脸不屑的望着他,轻蔑的说道:“你堂堂一名捕快,又正当壮年,这抓贼缉凶是你的本行,怎么还一副害怕的样子,你都这样了,大家还不是跟着害怕吗?”

这个丫头就是喜欢惹事,才不注意一会,就冒出这么一句来,文定忙拉了拉她责备道:“唉,你这是怎么说话的呀!”

杨括也忙向范捕快赔罪道:“实在是抱歉,这小丫头是首次出门,不大懂规矩,还望大人海涵,不要见怪。”


范捕快笑道:“没什么,没什么。”自己好歹也是堂堂一名捕快,怎会与这小小的女子计较呢!反而他看到紫鹃手提宝剑,一副身怀武功的模样,便问道:“看这位姑娘随身携带着宝剑,想必也是练武之人吧!”

见紫鹃微微的点了点头,范捕快接着说道:“那不知青城山的罗顶、罗峰二人,姑娘可曾听闻?”


“不就是青城四子中的兄弟俩吗?各有一手绝活,两人联手起来听说成力大增,连他们的师父也忌讳三分。”对于过些江湖趣闻,紫鹃的兴趣极大,整天就是崇拜那些传说中的英雄。


范捕快心想知道就好,道:“那姑娘可曾知道这成兴玉器行正是他们兄弟的祖业,而那罗守财罗老板正是他们的父亲,他们俩也死在这次的灭门惨案中。”这事情看来又多了些曲折。

罗顶、罗峰兄弟俩可是青城派年轻一代的其中翘首,在武林上也是颇有威名,竟然连同家人被人一夜绞杀,以青城派掌门那以护短而著称的性情,只怕不会善罢甘休。


这还不算完,范捕快又说道:“不仅仅是他们二人,就是似门二位那一对遭人凌辱的年轻夫人,也双双是峨嵋派的俗家弟子,其中老二罗峰的夫人,还是峨嵋派掌教的俗家侄女我还记得当日他们两对新人同日拜堂之时,青城派的掌门与峨嵋派的掌教,两位大人物还亲自到场主持。当时罗府是客似云来,盛况空前,与此刻生人勿近完全是两般模样。”

紫鹃暗下吃惊不已,这件惨案竟然牵扯到巴蜀正派武林的两大支柱,这件事只怕又要引起一阵江湖风波了。


根据惨案现场的迹象,杀人者起码有十人甚至更多,其手段极其残暴,行事则不留余地。虽然在巴蜀的地面上山头与寨门林立,可如此作风的还是少有所闻这么多的人,竟然一点消息也没有,肯定是有人在暗中协助隐藏他们。


无计之下的林知府,还让人找来了蜀盟在成都的头领,让其带话给盟主范子嗣此事影响太大,如若是他手下,又或是他要包庇杀人罪犯,自己便连同成都守备,向四川的都指挥使申请全境剿匪,看看到底是军队厉害,还是他蜀盟厉害。


虽然这言语中明显有着威胁的意思,可当真计较起来,蜀盟也真是吃不消。碰巧范子嗣也正领着手下,在成都附近追查潜进境内的不明人士,接到“纳锦会”钱总把子的飞鸽传书,他立即便往成都府赶来。


林知府无数次在心底咒骂那伙该死的贼人,一十三口人其中,还有两个只会啼哭的婴儿,这得是多大的仇恨呀!照说商人间的利益纠葛绝不会至此境地,经范捕快等人介绍后,他也将注视的目光投向罗顶、罗峰两对夫妇,也就是江湖上那些你死我活的争斗,才会有如此斩草除根的手段。


宦海十几年,这又是一道艰难的关卡,踏过去了便得保前程,踏不过去则只有回乡种田去了种田还算好的,如若再有旁人向上面诬告自己纵容匪类,致使辖下盗匪横行,那时不但是乌纱难留。只怕脖上这颗头颅也堪忧了。


连着几日,林知府都是食不下睡不着,搜寻了大量的线索,但仔细推敲起来又依旧是踪迹全无,实在是有些不胜其烦。遣走了文定等人后,他走回后堂,手里还捧着那方款石蝉砚,边走还边在心疼自己那三百两银子。


要知道大明朝自洪武帝建朝以来,对待官吏一贯便是十分苛支,这三百两要是靠朝廷发下的俸禄,林知府只怕还要攒上好几年。他咬牙切齿的在心底辱骂那奸商,不过可惜的是那人是个游商,几日前便离开成都了,只有等下次有机会再让他好看了。

后堂乃是林知府及其家眷安身所在,没有前面那么森严的戒备。林知府心情欠佳,一路上丫鬓、老妈子与他打招呼都没回应,迳直向书房走去。

刚步入自己的书房,林知府便陡然发现有一陌生之人正在此间,他厉声问道:“你是何人,是谁引你进来的?”


那人身材威武,相貌不凡,一身儒衫,眉宇间更是透着一股桀鹜之气。面对林知府时,不但毫无畏惧之色,反倒是显得玩味十足,一脸的从容,也来曾向他施礼,只是淡淡的说道:“无人指引,是我自己进来的,你便是成都知府林伯瞻林大人吧!”


自己进来的?后衙重地,纵然是手下的差役也不能擅闯,此人来经通报,公然登堂入室,言语间更是丝毫敬畏也没有,这让林伯瞻是怒不可遏,对他喝道:“大胆,竟敢擅闯本府后衙,如此的肆无忌惮,你等着受牢狱之灾吧!”说着便向外走去,准备映来差役抓拿此人。


而那人则不慌不忙的说道:“林大人,我要是你便不会这么做,既然我能在光天化日之下来到你的书房,就会有把握全身而退。我们这种江湖上晃荡的粗人,也不在乎那点小磕小碰的,可你这金贵的身子万一碰着了,那可就不好了。我劝你暂且先听听我的来意,对你我可是没什么恶意的。”


林伯瞻十几年的官场生涯,也是见过世面之人,听了他暗藏肋迫的话后,暗自度量来也确是实情。为免真如他讲的那般撕破脸面,也唯有先将心情稳定下来,往里面走去去,端坐到自己的书案前,缓和了下脸上的神色,问道:“壮士,这次来所为何事,请坐下来谈吧!”

那人很满意林知府的反应,点点头,面带微笑的坐在客座上,说道,“在下宗不敏,这次说起来也是应您林知府的相邀。”

此人自己尚来曾见过,何来相邀之事呢?林知府还是一脸平静的说道:“哦,壮士只怕有些误会吧!本官记得从前未曾与你有过谋面,何来相邀之事?”

宗不敏脸上的笑容显得有些玩味,道:“不是大人让钱环钱总把子带话与我们盟主,说要谈谈什么罗府的灭门命案的吗?”


“长功善谋”,林知府从心底冒出这么一个名字来,怪不得气势逼人,竟是巴蜀最大的黑道枭雄范子嗣两大臂膀之一的善谋宗不敏。林知府通体透凉,初来巴蜀为官,便听手下人介绍过巴蜀绿林的出色人物,说这两人早年间便曾潜进兵营,刺杀过四川总兵,总兵是朝廷二品大员,又亲手掌握一省兵力,身处兵营重地尚且被他们所杀,自己一个文职官员,如何逃脱得了他的毒手?


不过从小便遵从的孔孟教诲,使林伯瞻无论如何也不能容许自己对此等贼人露出胆怯之色,他表面还是泰然自若的说道:“既然那钱环已经向范盟主禀报了,那你这次来是代表范盟主要做何表示呢?”

“我们盟主的为人,想来大人也一定不会陌生。我们绝不会怕事,只不过也不愿为别人犯下的事而扛罪上身,这次罗府灭门案确实不是我们干的。”


依范子嗣以往的性情,也不会特地为这点事派人跑来说谎,林知府想了想,不能这么简单就让范某人脱离干系,说道:“那就清你再回覆范盟主,此事事前没预兆,事后没线索,必然得是非常熟悉这一带的环境,或是有本地的势力于一旁协助,本官想四川境内有此实力的毕竟不多,有没可能是盟主手下所为,或者参与了窝藏,而范盟主一时失察呢?”


蜀盟本身毕竟只算是个同盟,各方还有自己的势力,宗不敏也知道没有内鬼引不来外贼,微微摇了摇头道:“这点宗某还需要禀明盟主再调人去细查,如有所得,必然使人告之于大人。对了,倒是有一个消息,不知道能否对大人有用?”

“但说无妨。”从他们的渠道获得的消息,往往要比官府来得确切。


宗不敏道:“最近我们四川境内出现了一群飘忽不定的神秘刀客,我蜀盟连着几拨兄弟都被他们击溃了。他们行迹兔崇,武功毒辣,我们耗费了重力,始终还是摸不清他们的底细。”

看来他们也是遇上了麻烦事,林伯瞻略带调侃的语气言道:“在四川活动,还能逃过范盟主的耳目,这群人很是不简单呀!”

宗不敏也觉得很没面子,心有不甘的说道:“盟主调尽精锐也只是查到他们并不是我中土之人,不知这能否对大人有些帮助?”

这显然是条新的线索,林知府欣然答道:日后再有消息,还望范盟主能不吝赐教。”

此时两方的目标一致,就是要将凶手查出来,恢复这一地区的旧貌,这样无需过多的约定,分属两极的二人也隐隐结成短暂的同盟。

宗不敏则适时的向林知府说道:“大人,您也清楚这查线索是最需要人手的,在下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大人能通融通融。”


还有事是要来求自己的,这些个人情债便是林知府熟悉的戏码了,他端坐在书案后,不动声色的说道:“有什么事只管说来听听,只要是不违背‘大明律’,而又在本官职辖范围内的都好商量。”他竟然还打起官腔,端起了架子。


宗不敏身为蜀盟盟主范子嗣的左右手,也很有些气度,为了身陷牢狱的弟兄们,不急不躁的说道:“是这样的,这次大人在成都府追拿疑凶,缉捕歹人,这是大人以及手下官差们为百姓造福之事,在下是衷心的钦佩。不巧的是,纳锦会钱环钱总把子的一些弟兄,也被当成疑送进了衙门。在下是想大人能不能先放了他们,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