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语气提到沈在望的时候,很熟稔。
沈清如觉得有点怪异,点点头,什么也没说。
她其实并不是沈在望的亲生女儿。
这件事,从很小的时候她就知道,沈在望和她的母亲从来没有隐瞒过她。
她的亲生父亲是一名烈士,也是沈在望的战友。
在一次出任务的时候,他为了掩护战友,英勇牺牲。
当时他刚刚新婚三个月,他还不知道他新婚的妻子腹中有了他的骨肉。
是沈在望将他的骨灰亲手交在他新婚妻子的手中。
她很坚强,接过丈夫的骨灰,眼中的泪水始终没有落下来。
就是她的这份坚强,打动了沈在望。
后来,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她。
再后来,她嫁给了他。
第1621章 天才御医()
沈清如的母亲姓孔,单名一个柔字。
可她的性格刚强,和这个名字一点也不相符,和她的名字相符的,是她的身体。
自从生下沈清如之后,她的身体就一直不好。
刘雪梅是她的表姐,生在乡下,嫁过人,生过三个孩子,但是遇人不淑,她的丈夫对她非打即骂,她受不了,就从乡下逃到了城里,来投奔孔柔。
孔柔收留她住在自己家里,还帮她离了婚,脱离了那个野蛮丈夫的魔爪。
刘雪梅也知恩图报,知道孔柔身体不好,就代替她操持家务,照顾年幼的沈清如。
几年后,沈清如小学毕业那年,孔柔生了一场急病,去世了。
就是这个变故,让沈清如决定学习医科,并迅速展露出了她在中医学方面的天才。
十五岁那年,她就考上了国内最有名的军医大中医系,离开了家。
因为成绩突出,她提前三年就毕了业。
十九岁那年,她被军医院破格录用,成为中医系的主治医师。
再后来,她进入了中央专家组,成为国家最年轻的一名御医。
七年来,她很少回家,就连和父亲沈在望见面的次数都不多。
刘雪梅见的就更少了。
她没想到自己醒来,会是刘雪梅在照顾自己,还给自己炖了鸡汤。
看上去,刘雪梅比七年前更显得年轻了,皮肤也白而细腻了,气色非常好,容光焕发的。
刘雪梅扶她躺下,又坐在床边给她削水果,还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喂她她。
沈清如有些不好意思。
“刘阿姨,太麻烦你了。”
“没关系,都是一家人,我照顾你是应该的。”刘雪梅笑着说道。
一家人?
沈清如想了想,她是母亲的表姐,的确算是一家人。
刘雪梅一直照顾她到了晚上,沈在望来了之后,她才拎着保温瓶离开,沈在望送了她出门。
一直出了医院的门,刘雪梅脸上的笑容就不见了。
“你准备什么时候和她说?”
沈在望犹豫了一下:“清如刚刚才恢复了意识,她还不太清醒,等她伤好了之后,我一定告诉她。”
“好吧,随你。”刘雪梅走了。
沈在望回到病房。
沈清如听到脚步声,抬头看他。
她的脸瘦得只有巴掌小,显得一双眼睛出奇的大,眸光还是和以前一样,清纯如水,好像是一面镜子。
他忽然一阵心虚。
女儿不会是知道了吧?
“爸,你能帮我一个忙吗?”沈清如忽然开口。
“什么忙?”
“我想看看我的手。”她静静的道。
“什么?不行!”
沈在望吃了一惊,想都不想就摇头。
“你被烧伤了,手上和身上都敷了药,医生叮嘱了,一定不能动。”他想起医生的话。
“爸,我也是医生,我有数,我只是想看一眼,因为我觉得有些不对劲。”沈清如轻轻皱了下眉。
她今天的神智比昨天清醒多了,因为睡眠充足,脑子也变得灵活了。
下午她闭目养神,想了很多的事情。
刘雪梅以为她睡着了,也没有打扰她。
“怎么不对劲?”沈在望问。
“我觉得敷的药,不对。”她轻声说道。
第1622章 她有耐心()
这里是特殊监护病房,房间里只有她和沈在望两个人。
她也不怕说的话被人听到。
沈在望吓了一跳:“你说什么?”
沈清如声音不大,却很清晰:“爸,我知道我是深二度烧伤,以后皮肤上留下疤痕,严重的还会萎缩、变形、影响功能,我是大夫,这些情况瞒不了我。”
沈在望瞠目结舌。
“爸,你解开我手上的纱布,我要看看敷的是什么药。”
沈在望这次不再犹豫了,他相信女儿。
她以前是给中央领导看病的御医!
他小心翼翼的解开了纱布,尽管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可一看到女儿那双手,他还是眼眶一热,老泪夺眶而出。
沈清如的神色却很冷静。
“爸,把纱布拿近一些,我想看得仔细些。”
她的手上涂了药膏,纱布上也有。
沈在望把纱布放到她面前。
她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然后点了下头。
“这药膏……不对吗?”沈在望看着她的表情。
“没有,这药膏很好。”
沈清如的头靠回枕头上,长长的睫毛垂下来,遮住眼底的寒芒。
果然和她料想的一样。
这烫伤膏里,被掺了一种别的药粉。
没有毒,可是却会让她的伤口更难愈合。
而能做出这件事的人,一定有着丰富的医学知识,而这里又是医院。
也就是说,所有的人都有嫌疑。
她现在还不能打草惊蛇,便索性连沈在望也一起瞒住。
“你这孩子,吓了我一跳。”沈在望一边埋怨,一边重新替她包好了纱布。
沈清如想了想:“爸,我想吃枇杷。”
“好,我这就去给你买。”
虽然天色已晚,沈在望还是马上出门去了医院旁边的大超市,果然买了几斤枇杷回来。
沈清如的胃口很好,一口气都吃光了。
她并不爱吃枇杷,不过枇杷的汁液里含有一种元素,恰好可以中和掉那种药粉的药性。
三天后,她严重烧伤的皮肤居然结了一层薄薄的痂,还有些微微的麻痒。
愈合的速度之快,连她的主治医师都为之惊讶。
每次医生来查房检查她伤势的时候,沈清如都让自己处在清醒的状态。
她观察着,没有错过每个细节,想要找出那个给自己药膏中掺了药粉的人。
有可能是医生,也有可能是护士。
因为药膏放在护士站,很多人都能接触到,就连病人的家属或是护工都有这个可能。
但这有如大海捞针。
她一无所获。
不过沈清如并不着急。
她有得是耐心。
只有最耐心的猎人,才能抓住最狡猾的狐狸。
她的药膏三天一换,这次给她换药的,是医院的护士长。
护士长三十多岁,亲切柔和,对她一直很照顾。
她全身有三分之二的肌肤被烧伤,最严重的就是她的两只手和胳膊。
每次换药的时候,沈在望都避了开去。
沈清如毕竟不是他的亲生女儿,就算是,他也得避开。
护士长细心的给她涂药,她又闻到了那股淡淡的气息。
这次的药膏,仍然掺杂了那种药粉,而且剂量比上次多了一倍。
看来有人看到她痊愈得太快,有些按捺不住了。
第1623章 变化真大()
“这药膏很好,一定很贵吧?”
沈清如趴在床上,状似无意的提起。
护士长微笑:“院长交待过,给你用的都是最好的药,听说墨先生亲自给院长打的电话。”
她按捺不住八卦的心思:“你和墨先生很熟?”
“墨先生?”沈清如一愣,“哪个墨先生?”
“还有哪个墨先生,就是那位墨先生啊。清如,你连我也瞒?”护士长涂完了药膏,又给她伤口包上纱布。
墨先生。
沈清如想了起来。
在她发生意外之前的一场酒宴上,她的确见过一位墨先生。
可没过几天,意外就发生了,她也再没见到过他。
他给院长打电话?
为什么?
她皱眉凝思。
这药膏里的药粉,是那个墨先生吩咐人做的?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她和他只有一面之缘,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
他没有理由害她。
“你的伤势愈合得很快,这位墨先生功不可没,清如,没想到你的口风这么紧,我都不知道你居然认识墨先生,什么时候能让我见见?我只听说过他的大名,听说想见他的人不计其数,可见过他的人少之又少,都说他长得比明星还要好看,真想亲眼见见他。”
护士长虽然已经结婚生子,可还有一颗粉红色的少女心。
沈清如忍不住笑了笑。
她也想见见这位墨先生,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和护士长聊了这几句,她可以断定,这件事和护士长无关,护士长并不知道药膏里被人掺了药粉。
有人想要她伤势难愈,她就偏不能让人如意。
只是,像这种外伤的药她可以防备,但每天注射的点滴里要是被人做了手脚的话,那真是防不胜防。
想来想去,还是回家休养最安全。
那个家,她已经很久没回去了。
她要求出院。
主治医师马上反对,她才刚刚脱离危险期,伤口正在愈合的阶段,要随时观察有没有恶化和反复。
不过沈清如坚持出院。
“我也是医生,我知道自己的情况,让我出院吧,我可以对自己负责。”她神情坚决。
主治医师很为难,不过他请示过院长之后,便同意了沈清如出院的请求。
出院那天,沈在望推了一架新的轮椅来接她。
沈清如虽然可以慢慢走路,但是两条手臂还是行动不便,等伤口完全愈合之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复健和理疗,才有可能慢慢恢复。
她坐上了轮椅,和医院诸人告别。
院长亲自出来送她,还有主治医师,护士长,一众护士,他们都关心的安慰她,让她好好养伤。
每个人的表情都很真诚。
沈清如含笑点头,和众人道别,坐上了沈在望的车。
汽车向家的方向行驶。
这座城市,沈清如已经有许久没回来了,她看向窗外,觉得变化真大。
她没留意到沈在望似乎心事重重,欲言又止。
“清如,有一件事我要告诉你……”
坐在副驾驶座上的沈在望忽然回过头来,鼓足了勇气开口。
第1624章 物是人非()
这时候汽车正驶过一所学校,那是沈清如的母校。
“爸,你快看,那是我的母校吗?变化真大,我都几乎不认得了!”
沈清如看着窗外,神情兴奋。
“是啊,变化很大。”沈在望随口附和,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爸,你刚才想说什么?”沈清如转头看他。
她目光盈盈,有如秋水,仿佛能看穿他一般。
沈在望顿时失去了坦白的勇气。
“没、没什么。”
他避开女儿的眼神,看向窗外,心里叹口气。
算了,就算不说,一会儿也就知道了。
车子停了下来。
下车的时候,沈清如抬头,看着阔别了五年没有回来的家,眼眶微微有些湿润。
这座闹中取静的红色二层小楼,是她外祖父的产业。
她的外祖父孔祥慈,很早就进入了中央专家组,是国内有名的御医。
可惜的是,在她母亲去世后不久,孔祥慈也撒手人寰,留下了这栋房产给她。
“到家了,进来吧。”
沈在望打开大门,亲自推着坐在轮椅的她,进了院子。
“小如回来了?快进来快进来,我这忙着做饭,没顾上去医院接你,你的房间都打扫好了,来,我带你去瞧瞧,喜欢不喜欢?”
出乎沈清如意料之外,刘雪梅系着围裙,满面笑容的迎了出来。
语气熟稔,神情自然。
沈清如忽然有一种错觉。
自己仿佛是来做客,而刘雪梅才是这个家的主人。
“谢谢刘阿姨。”
“谢什么,都是一家人嘛。”刘雪梅笑着说道。
一家人?
沈清如抬眼,看向父亲。
沈在望却避开了她的视线,拎着她的东西先一步进了大门。
五年了,她终于回到了家里。
可一进门,她就愣了下。
好陌生。
家里的所有摆设全都变了。
外祖父留下的一整套红木家具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奢华的欧式家具,皮制的沙发,枝式吊灯,繁复而绚丽。
她在发愣的时候,刘雪梅推着她进了楼下的一间房。
“小如,你现在上下楼不方便,我就把你的东西搬到楼下面来了,你先暂时住在这间,你看看有什么不满意的,只管告诉我,缺什么少什么,也只管说,不用客气。”刘雪梅搓着手,脸露歉意。
家里的卧室都在楼上。
楼下只有两个房间,一间是杂物房,一间是储藏室。
她这间就是原来的杂物房,房间不大。
不过朝南,打扫得还算干净,摆放着一张单人床,被褥都是新换的,整个房间透出一股阳光的味道。
沈清如点点头。
“刘阿姨,你费心了。”
“只要你满意就好。”刘雪梅笑着,却暗中捏了沈在望一把。
动作隐蔽,沈清如却看在眼里,没有作声。
沈在望咳了一声,说道:“清如刚回家,让她休息休息,咱们先出去吧。”
房间里只剩她一人。
全新的欧式家具很华丽,但她还是想念原来的老式家具。
红色的木头,油亮油亮。
她忽然很想上楼,看看母亲的房间。
第1625章 她有家了()
可是她现在行动不便,二层楼梯,对她很难。
她吃力的从轮椅里起身,还没迈步,便摔倒了。
“咚”的发出一声闷响。
房门被打开,一个惊讶的声音响起。
“妈,妈,你快来!姐姐她摔倒了。”
少女的喉音,声音很尖。
姐姐?
沈清如疑惑,母亲只生了自己一个,什么时候多出一个妹妹来了?
一个穿着花裙子的少女走进房间,大惊小怪的惊呼着,伸手去扶她。
她十七八岁,脸不大,杏仁眼,高鼻梁,嘴薄而小巧,长得很漂亮,就是眼角微微上挑,有股刁钻相。
相由心生。
少女一把正握住她手臂的伤处。
沈清如疼得倒抽口冷气。
沈在望和刘雪梅同时出现在房门口,见状,忙把她扶进轮椅。
见沈清如的目光落在那少女脸上,沈在望看了刘雪梅一眼,解释道:“清如,这是你刘阿姨的女儿,今年十九了,在读大一,就……就住在咱们家里,为了那个……上学方便,方便。”
他搓着手。
刘雪梅闻言,不由瞪了他一眼。
沈在望垂下眼。
沈清如心里已经明白了几分。
“爸,刘阿姨,你们有什么话,不妨直说。”她面容平静,眸光如水。
沈在望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他没勇气说。
刘雪梅恨铁不成钢的看他一眼,咳了一声,开口道:“小如,有件事情你爸早就想告诉你了,只是先前你在外地工作没回来,就一直没有通知你,后来,你又发生了意外,现在,也是时候让你知道了。我和你爸爸,已经是一家人了。”
沈清如“哦”了一声,分别看了两人一眼:“你们结婚了?”
她声音平静。
沈在望的脸却微微一红,避开了女儿看向自己的目光。
“是啊,我们结婚了。”刘雪梅落落大方的说道,眼含笑意,亲切温柔地看着沈清如,“以后咱们都是一家人,小如,你是柔妹的女儿,也就是我的女儿。你要是愿意,可以叫我一声妈,我会把你当亲生女儿一样。”
妈?
沈清如低头不语。
她只有一个母亲。
见她不说话,刘雪梅笑容不减:“你要是喜欢,就继续叫我阿姨,本来我也是你的亲阿姨。”
她又拉过那少女,介绍说:“这是我的女儿,现在也跟了你爸姓沈,小名叫彤彤,彤彤,叫姐姐。”
沈彤忽闪着睫毛,嘀咕道:“妈,她是姐姐,姐姐也是姐姐,总要分一个大姐二姐吧?”
刘雪梅拍拍额头,笑道:“瞧我这记性,对了,小如,我还有一个大女儿,比你要大两岁,叫沈芸,以后小芸就是大姐,小如是二姐,彤彤,可别叫错了。”
沈彤立刻甜甜的叫了一声:“二姐。”
沈清如扬起睫毛,微笑道:“刘阿姨,我记得您还有一个儿子。”
她眼神清澈,如一泓潭水。
刘雪梅愣了下,接着笑道:“是啊,他叫沈康,比你大四岁,和你是同行呢。”
沈在望说道:“沈康这孩子很聪明,才二十六岁,已经是神经外科的副主任医师了,他平时工作忙,很少回家,等他回来,你们兄妹可以见见,交流交流。”
话一说完,他脸上就露出后悔之色。
第1626章 全是假笑()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她的主治医师明明告诉过自己,以后女儿的伤就算好了,怕是也不能再拿手术刀,不能行医了。
自己还让她和沈康交流,不是在女儿的伤口上捅刀子吗?
他忙转移话题。
“别光顾着说话,小如,你饿了吧?你阿姨知道你今天出院,特意做了一桌子菜,都是你喜欢吃的,走,咱们开饭了。”
“好。”
沈清如垂下长长的睫毛,声音软软的答应了一声。
她低着头,没有人看到她嘴角浮起的一抹讽刺。
重生回家,她多了好几个“亲”人。
一个哥哥一个姐姐,还有一个妹妹和继母!
人丁兴旺。
这些和她没有半点血缘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