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大姐,您刚才也知道了,我可是个收藏的新手,如果您想听听我的意见,我觉得您还是不用去做检测的好。”贾似道琢磨着,考虑了一下措辞,才说道,“简单点说,这件大清康熙豆红太白尊,无论是在器型还是底款上,都还是很不错的。想必,先前你说的那几个藏友,也都是如此说的吧?”
“是啊,他们说这个器型比例比较合适,口部很小巧,而且有些外翻,肩腹之间的过度很是自然。另外,釉色的发色很纯正,红色匀和晶莹,微微有些绿夹杂在中间。再有就是其胎质洁白而细腻,并且有糯米感。看着,着实是挺喜人的。”似乎是听着贾似道的语气还不错,女教师自己倒是有些说开了。
贾似道闻言,只是淡淡地笑着,并不答话。刘宇飞在边上看到贾似道的笑容的时候,却感觉到有那么一股不是味儿,便用手噌了贾似道的肩膀一下,问道:“贾兄,你的意思是说这东西是对的,不用再花钱去鉴定了?”
“我倒是觉得,这东西若不鉴定一下,总感觉心里有些发虚。”贾似道还没回答呢,女教师便接了一句,“我在家里的时候,还用管镜观察过,其下的气泡大小不一。侧光看,还有淡淡的乳白色光晕。这可是康熙豆红的特点
是它地底款,双行六字的楷书官款,痕很是清晰是很规整,正是康熙款的特点。不过,……”
“不过,正是因为它的一切表现都太好了,所以,你心下就有些不太确定对不对?”见到女教师犹豫,贾似道便插了一句,说完还耸了耸肩,露出一丝苦笑的表情来。
说起来,有时候收藏者的直觉还是挺准地。有些东西吧,即便东西是对的,你也已经遇上了,但如果没有缘分地话,同样会错失过去。而有时候,即便是你什么都不太懂,运气到了,同样可以捡漏。
收藏这一行,并不缺少这样的事情。同样一件东西,眼力不到位,错过的机遇,恐怕每个人都会有吧?区别只在于,有些人事后能知道,有些人一辈子也不自知罢了。
女教师很是赞同地点了点头。
贾似道正想说自己的意见呢,就有人过来打搅了。因为四人虽然坐在边上,但是,这么一件瓷器摆着,又是在陶瓷科技检测中心里说了这么多的话,自然会引起其他人地注意。原先有几个正坐等着检测的藏友,不知不觉间就聚到了贾似道地边上。先是和女教师打了个招呼,然后小心翼翼地上手看了看这件太白尊。
一边看,一边还有另外的一位中年男子说了句:“这可是康熙豆红啊,存世应该不是很多。不过,这几年在一些拍卖场上,倒是频频亮相。这件东西如果开门的话,放在拍场上,最少也能值个几万的,如果拍的好,兴许过百万也是很有可能的。”
得,敢情还都行家啊。
这么简单地一句,立即贾似道几人,对这中年男子刮目相看。能够关注到拍卖会的行情,并且能随口就说出来地,至少说明他也是收藏一行的人。大家互相介绍了一下,这男子姓李,那位正在上手地则是姓陈。两人年岁相仿。
不过,们俩的装备却是比贾似道要齐全得多了。李姓男子说话间,姓陈地男子便拿出了管镜,查看起瓷器表面的釉色来。那专注的神情,连女教师和李姓男子之间的客套的话语,声音都放轻了不少。
“好东,真是好东西。”莫用了几分钟的时间,陈姓男子约看完之后,才感叹了一句,收起工具,并且把太白尊重新搁置好,再示意李姓男子也看看,便转而看向了贾似道几人。知道是女教师的东西之后,还是感叹了一句:“眼力不错啊。”
“呵呵,运气而已。”女教师客了一句,“我看陈大哥也是个藏家,这会儿应是来做鉴定的吧?”
“哪里啊,陪着一朋友来的。”陈姓男子说着,还指了指那正在排队中的一人。贾似道略微一打量,那边的队伍还有不少人。
再者,就是这陶瓷科技检测中心大厅里,其实陈设什么的都还是比较简洁的。若不是遇上了这位女教师的话,恐怕贾似道这次突然兴趣起来,要走到这边来看看,或许还真就是只看上一眼,没什么其他的乐趣了。
“既然陈大哥也看过这件东西了,不如给小妹我说说?”女教师说道,“刚才我们正交流着呢。这些小,却是劝我不去做鉴定了。”
陈姓男子闻言,颇有些诧异地看了贾似道一眼。贾似道有些讪讪的笑笑。隐约间,倒是感觉到对方的眼神,并没有任何的轻视,相反,还有些赞许。这让贾似道心下一动,莫非这眼前的陈姓男子,也看出了不对的地方?
“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吧。这豆红釉,是康熙时期御窑厂创新的一个色品种,因其色如成熟的豆的颜色而得名,是康熙年间瓷器作品中的上乘之作。”陈姓男子说到这里,话锋一转,“不过,这豆红的烧制工艺是非常复杂的,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技巧,很难制成。它所具有的柔和色调,是由于釉中的铜胶体错综复杂的分布而形成的,烧成时倘若氧化焰超过需要量,就会出现绿斑。呐,就是这些。……”
说着,陈姓男子还指了指李姓男子手中的太白尊,示意了上面的一些点点绿斑。
一时间,即便是贾似道,也长了不少的见识。
“因此这种技术很难掌握,这也造成了豆红无大件器物,最高不过20来厘米,而且器型也不到十来种,大多是文房用具,如印盒、笔洗之类的。”陈姓男子说道,“你这件太白尊,发色纯正,点点绿苔夹杂中间,这些特征都很对。只是,……”
“只是什么?陈大哥尽管说。”女教师知道陈姓男子不好开口,便如此先说了一句,好教对方放心。毕竟,收藏一行,即便是请人掌眼,哪怕东西不对,人家不会直接说出来,只是推托看不太明白之类的。若不然,贾似道在刚才初一看出问题的时候,恐怕就直接开门见山地说出来了吧?
第105章 收藏之道
这个,那我就直说了啊。”陈姓男子似乎是犹豫了|口说道,“你们刚才也见到了,我用管镜仔细地看了看,觉得这色,纯正是纯正了,而且用侧光看其表面上也有乳白色的光晕,而且,其中的气泡也是大小不一,这一切都表示着这件太白尊是大清康熙年间的珍品。不过,这些气泡在通透感上,却给人感觉很怪异。……”
“陈大哥的意思是说,这件太白尊的色有作假的可能?”女教师自然是马上就会意了对方话语中的意思,即便陈姓男子说了要直说,但那出口的话,多少还带有一些婉转的成分。这让贾似道听了,心下觉得有些好笑。
明明心里已经认定了这件东西是有作假的成分的,话语上却是说得滴水不漏。哪怕女教师去检测了之后,确定东西是真的,女教师恐怕也是无可反驳,无非就是陈姓男子自己承认一下眼力还不够罢了。更何况,到了现在为止,人家也还没有把话给说死。
再看陈姓男子,这会儿也只是站在边上微笑不语。
这其中的深意,恐怕也只有女教师自己去琢磨了。而且,越是琢磨,女教师的心里也就越是有些犹疑起来。
“小贾,你怎么说?”;了想,女教师还是询问了一下贾似道的意见。这倒不是认为贾似道就一定能说出点什么来,只是下意识的想要寻求一种心理上地安慰罢了。毕竟这原本是品相挺好地一件东西,突然间闻言说是作假的,任谁心下都会有些失落感。若是遇到个脾气倔的,说不定当场就能和你较起劲来。
“大姐,其实这位陈大哥所的关于色上气泡的问题,我还真是没看出来。我刚才来的时候匆忙,并没有带上观察的工具。”贾似道转头看了眼那边还在观察地李姓男子,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说道,“如果你心里有怀疑的话,不妨询问一下那位李大哥,又或者可以借助他的工具现在再观看一下。”
毕竟,有亲:实践过了,才是真理嘛。
女教师虽然说过在先的时候就已经看过不少遍地色了,但是,正所谓收藏一行,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一件古玩,当你觉得它是真的时候,那你就会越看越觉得是真地。反之亦然。
果在收东西的时候,每个人都事先抱着一个怀疑的态度的话,势必能减少不少打眼的机会。当然了,收藏爱好者都是渴望自己是属于那种千万分之一里才有的捡漏地人的。一旦看到品相好地东西,往往会喜形于色,再不济也是触动心弦,心情很难平静下来。尤其是知识掌握得不到位的话,比起普通人来,更容易打眼。
常地人见到古玩。无非是不懂行情。也就不知道其中地价值。出手地时候价钱自然不会很高。古玩玩家却是因为有所了解了。知道真品地市场价值和收藏价值了。一旦认定是真品地话。那在出手地时候很可能就会赌上一把。
这暴利地行当。愿意赌上一回地人。多了去了。
女教师闻言。也是心有感触。便凑近到李姓男子地边上。正好这会儿。李姓男子放下了手中地太白尊。看到女教师那有些焦急地模样。也是淡淡地笑了笑。很是自然地就递过了手中地管镜。
另外地。许是刚才观察中也注意到了这边地谈话。李姓男子很有深意地看了贾似道一眼。神色间颇有赞许地意思。却并未开口说话。不过。贾似道看其神色。似乎对自己地鉴定很有把握一样。这不由得让贾似道多上了份心。
别地什么。贾似道暂时地并不缺。哪怕是收藏所需要花费地资金。只要贾似道有了完整地规划之后。再去云南或者广东。甚或是缅甸几趟。赌上那么几回翡翠原石。恐怕就能把收藏上地花费给补上来。
但是收藏这一行地人脉。却不是谁有钱谁就能见识到好东地。
要是每次都去拍卖会购东西,恐怕会少了很多乐趣吧?
更,很多珍品的东西,压根就不会上到拍卖会交易。
在见识过卫老爷子,以及果冻的太爷爷之类的收藏爱好者之后,贾似道的眼界不禁也更加的高了一些。说起来,瓷器一类,除去那些官窑又或者是民窑中的精品,贾似道还真有些不太看得上。
既然不用为资金担心,也就没有必要什么样的东西都收了。
“还真的和陈大哥所说的一样,这色中的气泡虽然大小不一,其通透感却是有些差。”女教师看罢之后,有些无奈地说了一句。连把管镜还给李姓男子的举动,也显得有些漫不经那份失望,溢于言表。
“呵呵,其实这件东西,制作者可谓是用心良苦,特别是其色、胎质都是一流的,就连底足的那款识也是模仿地惟妙惟肖,在古玩市场上,不要说一般的收藏爱好者了,就是一些行家,恐怕也会打眼。”听到女教师自己说出太白尊有些不对之后,陈姓男子倒是有些安慰性地说了一句。
“陈兄说的是啊。”李姓男子也附和了一句,“如果把这件东西送到一般的拍卖会上去拍,估计也有不少人会打眼。”
“可是,就凭着这么一点,就能判定这件太白尊是作假的吗?”女教师似乎还有些不太甘心。
倒是贾似道在听闻李姓男子开口闭口都是拍卖会的事情,心下对于他职业的猜测,颇有些肯定起来。
“那倒不是。”李姓男子说道,“其实,这件太白尊还有个最大的败笔之处,那就是它的口沿。不知道你们注意到了没有,这个太白尊的口沿处并没有留下白边,而康熙豆红太白尊的口沿必定留有很规整的白边,非常的清晰。这件因为是作假的,所以,制作的时候掌握不好吹的技巧,没办法做出和真品那样豆红色与白边分界清晰的观感。”
女教师再一打量自己的太白尊,可不是嘛,整个太白尊的口沿,清一色的豆红。虽然红得那般让人欣喜,但若是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却越看越是觉得有些别扭了。
收藏一行正是这样,很多作假的细节,只需要你掌握了器物的全部特征以及了解了当时那个年代的技巧,那么,真的东西假不了,假的东西也真不了。鉴定一件瓷器,也无非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第106章 有钱?有钱也不卖
出了文物考古研究所,贾似道和刘宇飞便也不再耽搁,跟着刘泽坤一起,去往了他的姐夫家里。这才是贾似道此行的最终目的。而从郑州到宝丰,虽然还有着不小的距离,三人一起乘坐火车,倒也还算是比较方便。
路,刘宇飞一直用很是怪异的眼光在打量着贾似道,弄得贾似道浑身的不自在,以至于到了最后,不得不问了一句:“我说刘兄啊,你该不是有那种特殊的喜好吧?”
说着,还把自己原本挨着刘宇飞就坐的身体,往过道上移了移。惹来刘宇飞一阵的白眼。
“对了,贾兄,你在一开始的时候,是不是就看出了那口大碗,哦,就是那件太白尊,是作旧的东西?”刘宇飞犹疑了一下,忍不住自己的怀疑,如此问了一句。
“呵呵,看出来又何。
我又不能直接说出来?”贾道倒还正是因为注意到太白尊的口沿处的不对,才心下认定那件东西不会是真品的。这也算是贾似道瞎猫碰到死老鼠,看资料的时候,把这一点给记住了。说起来,瓷器中的品种繁多,各个朝代的又各不相同,像贾似道现在这般能够凭着简单的学习就能看出来是作旧的东西,只能算是贾似道的运气了。
而在后来李男子以及陈姓男子也是如此这般的说法之后,女教师仿佛是下了决心一样,把豆红太白尊给重新包了起来带回家去,不准备花那鉴定的冤枉钱了。
当然,有了这一出之后,几人之间的关系倒也还算不错,也算是认识了。互相交换了名片,连刘宇飞这个不喜欢瓷器的家伙,也是兴匆匆地递着他的名片。用刘宇飞地话来说:这就是人脉啊!
女教师临走的时候,还意的邀请几人若是有空的话,可以去她家里看看她祖上传下来地几件瓷器。贾似道颇有些心动。不过,看着女教师的名片,贾似道也知道对方竟然也不是郑州人,只是现下在郑州教书而已。
而祖传地瓷器。自是放置在老家。女教师地哥哥那边。索性距离郑州也不太远。两人约好了。等到贾似道有时间地时候。先给女教师去一个电话。到时候若有机会大家又都方便地话。女教师答应可以领着贾似道一起去看看。
至于李姓地男子。叫李亮。陈姓地则是叫陈琦。也都是瓷器地收藏爱好者。尤为让贾似道注意地是。李亮还是一个拍卖行里瓷器一类地鉴定师。难怪他对于瓷器地市场价格上。有着比较准确地判断了。贾似道手里拿着那张名片地时候。便多了一分珍重。
“看来。你小子还真是花了不少地工夫啊。”刘宇飞感叹了一句。“说起来。我们在别人地眼里也都算得上是怪胎了。本身玩地是翡翠。却尽是喜欢收藏一些其他地东西。就好比我喜欢地碧玉吧。这无论是在市场价值上。还是在流动性上。恐怕都比不上翡翠吧?但我心里就是偏偏喜欢碧玉。还经常为此放下了手头翡翠地生意。全国各地地跑。你说我这是不是有点犯贱了?”
贾似道一笑。无非是兴趣爱好不同罢了。
就比是他。如果每天都去赌石。自然可以积累到足够多地财富。可是。正因为赌石对于贾似道来说。有些太过于简单了。伸手这一触碰。就能知道翡翠原石中有没有翡翠地存在。甚至于还能知道里面翡翠地质地。这多少缺乏了一点技术含量。
对于贾似道来说。若没有想要收藏瓷器这样地一个动力。仅仅是赚取翡翠原料地钱地话。房子了。车买了。如果媳妇也取了。那么。他还能拿这些钱去做什么?
总需要找点自己地兴趣出来吧。
收藏瓷器,一来,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个契机,才使得贾似道逐渐的步入到了这一行,由此才涉足到了赌石,赚了不少的钱;二来,贾似道隐隐的可以感觉到,似乎他的异能在鉴定瓷器上面,或许,并不如现在这般没有太大地用处。只不过是他自己还没有发现罢了。
于是乎,贾似道看着刘宇飞,也只能是装作神棍一样的说了一句:“嗯,地确有点。”说完,在刘宇飞一愣的同时,贾似道自己倒是先笑出声来了。……
几个小时之后,三人便来到了宝丰,从火车站直接打车,就到了刘泽坤地夫家里。
位置并不在市区的闹市这边,也不算太偏僻,属于单位房,两室一厅,大小正合适一家人住。因为时间已经接近黄昏,刘泽坤地姐姐也在家里。只是他所说的那位外甥,许是出去玩了,贾似道并没有见到。
说明了来意,刘泽坤的姐姐刘淑先是盯着刘泽坤看了好一阵子,脸上还微微地带有一丝不悦,然后似乎是顾忌到贾似道和刘宇飞的存在,才进到房间里,打开了柜子取出四个瓶子,从器型上来看,其中有两件是抱
还有一对梅瓶。
因为根据刘泽坤所说的信息,只道是其姐夫家里有好几件抱月瓶的存在,贾似道便下足了工夫在抱月瓶的鉴别上,反而对于梅瓶的知识倒是没有掌握得太多,一时间也不好胡乱地评价,只是在上手把玩的时候,看了看其釉色什么的,感觉应该是清朝的东西,心下也不是十分的肯定。
倒那两件梅瓶在贾似道看来,却是清朝的东西无疑。其中的一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在品相上较阿三收下的那件稍微好一些,器型上有些类似,大小也差不多。至于加价格,贾似道琢磨着应该也就在六七万的样子吧。
另外的一件,却是青花发色很浓的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抱月瓶。形制比较硕大,其高度,贾似道略微打量了一下,应该有半米的样子。整体地形式则是依照传统的经典抱月瓶样式制作。但相比起一些贾似道在网络图片上看到的最普通的样式而言,眼前这件抱月瓶,却又不乏创新地地方。
瓶口作蒜头式,上绘青花缠枝莲纹,束颈饰灵芝如意纹,下接圆腹,整体造型张弛有度,端庄秀丽。口部左右饰如意耳,线条自然流转。腹部浑圆,前后台面采取乾隆时期独创的装饰手法,以青花卷草纹饰钩边,将豆青填于其中,豆青下暗刻缠枝花卉纹饰,正中绘以篆书‘寿’字,四周衬青花如意形花叶,下承方足,足墙绘有一周的蕉叶纹及回纹。
尤其是其底足,落有青花的‘大清乾隆年制’这样的六字三行篆书款。这一点,无疑说明了这件东西是官窑,而且是乾隆比较重要的大型宫廷陈设器。
不要说贾似道了,就是刘飞这个不懂瓷器的人,在眼前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