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
婚姻
像个过客
由你我身边匆匆而过
结婚 不是错
离婚 不是错
这一切
都是缘分惹的祸
——题记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阵阵冷风吹过,让这个北方的小城又寒冷了许多。爱美的女士们早已经换上了春装,尽管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但依然高傲的从王琪鹤面前悠然走过。
王琪鹤似乎是个石头人,站在“母爱”雕塑面前,一动不动,他全部身心都已经被“母爱”雕塑吸引住了。“母爱”雕塑是这个城市的名片,是这个城市的象征和骄傲。整个雕塑采用白色花岗岩雕刻而成,主题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正在用甘甜的乳汁哺育自己的孩子。雕塑的底座是黑色的大理石,上面雕刻了唐代诗人孟郊的两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落日的余晖徐徐的洒在雕塑上,就像慈祥的母亲的手抚摸着她亲爱的孩子,使得这座雕塑更加的栩栩生辉。柔和的阳光,至美的画面。这一刻,王琪鹤陶醉了,陶醉在这美轮美奂的风景里,陶醉在这至善至美的亲情里。
滨河路上,华灯初上。王琪鹤依旧站在雕塑前,一动不动。任凭身后车水马龙,人潮人海。他已经把自己融入到雕塑里面了,就像自己是“母爱”雕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样。一个母亲,一个父亲,一个孩子,这才是人类最完美、最和谐的家庭。
这时候,王琪鹤的手机响了,是家里打来的电话。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
“爸爸,你在那里,怎么还不回来?”是儿子闹闹的声音。
“哦,哦,我加班。” 王琪鹤搪塞道。
最近妻子的心情不太好,对王琪鹤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看他那里都不舒服,王琪鹤又不敢还嘴,生怕会引起家庭大战,让儿子受委屈,就只好默默地忍受着。实在是忍不下去了,就躲出去到滨河路上走走。眼不见心不烦,对两个人都会好一点。儿子是他心灵最好的抚慰剂,为了儿子,他可以付出一切,包括生命和尊严。
“快回来,爸爸,我一个人在家,我害怕。”
“你妈妈呢?她不是在家吗?”王琪鹤急了。
“妈妈不在家,妈妈去开会了,说一会儿就回来了。”
“你等着,我马上就回来。”王琪鹤匆匆地拦了个出租车,就往家里赶。
王琪鹤一进家门,闹闹就从沙发上跳了起来。“你怎么搞的,这么晚才回来?”
“你妈呢?”
“给你说了,她去开会。你干什么去了?明明是你自己做错了,还赖别人。”闹闹替妈妈辩解道。
儿子是娘身上掉下的肉。所以,当家庭内部出现矛盾时,王琪鹤绝对是孤立的——无论是否是他的错——更何况家里的事情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对错。一个一味追究谁对谁错的男人,无论在家庭上还是在事业上,都绝对是一个失败的男人。王琪鹤并不想去做一个失败的男人,尽管在刘欣萍的眼里,他是一个失败的丈夫,糟糕的父亲。
王琪鹤绝对聪明,并且是出类拔萃的聪明。这从他“北大才子”的称号上就可以窥豹一斑。堂堂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曾经的市高考状元,这一切都说明了王琪鹤过去的辉煌。然而,正是这美好的过去,却成了王琪鹤心中永远的痛。当年,也正因为这个北大才子的噱头,刘欣萍才嫁给了他。本来指望他青云直上,事业有成。谁料想,王琪鹤眼看奔40的人了,还是个小小的科员。和他一起进厂的大学生,有的当科长都三、四年了。用刘欣萍的话说,王琪鹤是 IQ高,EQ低,整个一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王琪鹤私下里问玲子,EQ是什么?玲子牙都笑掉了,说姐夫呀你可真笨。EQ是情商呀!
其实王琪鹤并不觉得自己笨,只不过觉得自己有些文人的清高罢了。他并非不懂得人情世故,只是懒于,或者说不屑于人情世故罢了。他认为,读书人就应该有个读书人的样子,比如说陶渊明,比如说“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
每每于此,刘欣萍往往比他更不屑,说,拉倒吧,“北大菜籽”,别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有本事,多挣点钱,给我买个车,买个房,让我也风光风光。
王琪鹤很愤怒,特别是当“北大才子”变成“北大菜籽”时。他觉得眼前这个女人,不但可恶,而且可恨。她这样说,简直是对文化的一种践踏,是对文明的一种公开挑战。侮辱自己可以,侮辱文化不行。在厚厚的镜片后面,他的眼睛几乎要喷出火来。但理智告诉他,冲动是魔鬼,过后就后悔。更何况,刘欣萍说的并非全错,真要有错,那错误一定是在自己身上。
结婚前,玲子就给他约法三章:“1、家里无论出现任何事情,我姐永远是对的。2、如果我姐不对时,按第一条执行!”
2
两个人认识的时候,王琪鹤已经30岁了。虽然,论学问他是学富五车,可是在感情方面还是个零。归根结底是王琪鹤嘴笨,不善言辞,尤其是一见陌生的女孩,就满头冒汗,连手都知道往那里放。钱钟书老先生说:“上了年纪的人谈对象,就像老房子着了火,简直没药可救了。”王琪鹤不但是没药可救,而且是病入膏肓,只有等死的份了。
有一次,王琪鹤的父亲托人给他介绍了个对象,是他们单位的一个同事。那个姑娘没有别的毛病,就是胖些。在这个以廋为美的年代,这个女孩是悲哀的。然而,女孩却自以为貌美如花。面对王琪鹤点的一桌子菜,嗲声嗲气地说,这些东西都是些“三高食品”,吃了人会胖的。弄得王琪鹤一头冷汗,不知该说些什么,一紧张,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没关系,反正你也再胖不了了。气得那女孩一句话都没有,扭着没有腰的水桶腰扬长而去,只给王琪鹤留下了一个肥硕的背影。
从那以后,在毛纺织厂,无论是谁一听说,给“北大菜籽”介绍对象,就吓得直摇头。都说,那个女孩嫁给王琪鹤,简直就是和木头人结婚,糟蹋了人家黄花大闺女。
刘欣萍说不上漂亮,但很有女人味。是那种秀外慧中的女人,颇有大家闺秀的气质。从小到大,身边从来也不缺乏追求的人。大学毕业后,因为周金宝的关系,她被分配到市财政局工作。周金宝,也就是那个从高中就开始追求她的同班同学。但是,却不知是什么原因,这两个人最后还是分了手。
一个人的刘欣萍,这才体会到了社会的世态炎凉,人间的人情冷暖,相比于以前的人前马后,车水马龙,现在的她就像一只落了架的金凤凰,那些阿谀奉承的人瞬间就转变了对她的态度。一时间,谣言四起,说她清高的有,说他下贱的也有。什么屎盆子都往他头上扣,周围的人躲他都来不及。毕竟,谁也不愿意为了她,而去得罪堂堂的周大公子。到了最后,连单位的领导都出面,说刘欣萍离开周金宝,是一个错误,是不正确的。好像他们两个人的分手会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美好局面,会对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政策产生恶劣的影响,等等。刘欣萍一怒之下,辞职了。
刘欣萍的母亲见王琪鹤老实,又是“北大才子”,在毛纺厂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前程无忧。既然像周金宝那样的蓝筹股没抓住,抓住个绩优股也不错。就替刘欣萍答应了这门亲事。
女人的婚姻,相当于第二次投胎转世,能找个富贵人家,也算是凤凰涅盘,浴火重生,一辈子吃喝不愁了。刘欣萍那段时间,愁眉苦脸的,茶饭不思,一点心情也没有。就随了母亲的心意,先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远嫁高飞了再说。
毛纺厂的人看见王琪鹤娶了这么秀丽端庄的媳妇,都说是天上掉馅饼,刚刚让没牙的人吃上了。有些知道内情的人,就在背后指指点点的,等着看笑话。王琪鹤尽管也听到过些刘欣萍的风言风语,可一则自己条件有限,年龄不饶人。二来刘欣萍实在是太迷人了,自己欲罢不能。于是,娶自己的媳妇,让闲言碎语说去吧。
新婚之夜,笨拙的王琪鹤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害怕刘欣萍疼,却毛手毛脚的弄得刘欣萍疼的大叫起来。最后,还是在刘欣萍手把手的帮助下,才将王琪鹤引入正途。在刺刀见红的一刹那,王琪鹤感动地哭了,原来自己的妻子还是一朵冰清玉洁的雪莲花。
刘欣萍望着身上这个哭泣的男人,她知道自己的少女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些美丽的少女时代的梦想,已成泡影。那个骑着白马来迎娶自己的王子,就是身上这个灰头灰脸的穷秀才。从此后,她将是这个男人的女人。而这个男人就是那个传说中和自己白头偕老,坐着摇椅慢慢摇的另一半。说不上幸福还是悲哀,她禁不住也哭了。
王琪鹤的骨子里其实是一个很传统的男人,而且又深受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熏陶,对女人的贞操那是相当的看重。如今,心愿已了,对刘欣萍更是百依百顺。早上醒来,面对娇妻,禁不住蠢蠢欲动。这次,他轻车熟路,直捣黄泉,把自己精壮童男子的本事全部拿了出来,弄得刘欣萍欲醉欲仙,花容失色。
事后,刘欣萍小鸟依人般地靠在王琪鹤身边,面若桃花,娇滴滴地说,从今后,我就是你的女人了,我一定要让你做一个真正的男人!
这句话,估计王琪鹤到死都不会忘记。。 最好的txt下载网
3
三
其实,刘欣萍比王琪鹤更了解他自己。刘欣萍在结婚前就分析过,王琪鹤身上最大的缺点,是不善言辞。如果王琪鹤的语言有他的文笔一半精彩的话,那么,王琪鹤的人生将会是另外一种模样。正所谓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而刘欣萍恰恰就是王琪鹤的眼睛!
于是,刘欣萍从书店买来了一大摞励志类丛书,什么《方与圆》;什么《人性的弱点》;什么《地球是圆的》等等。性格改变命运,态度决定人生。她将重塑王琪鹤的形象,改变王琪鹤的人生。为此,她还专门请玲子帮忙,玲子建议王琪鹤去做直销,因为只有直销才能教会他如何与人交流,如何与人沟通。让王琪鹤多开口说话,多与陌生人说话,才是打开王琪鹤这个沉睡宝藏的最好的金钥匙。
玲子建议王琪鹤每天早晨起来,对着镜子大声的喊十遍我是最棒的,我是最棒的。出门遇见熟人,勤打招呼,多问好,等等。两年后,王琪鹤的确比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王琪鹤的仕途依然不顺,依然是公司宣传科的一名小科员。因为全科室只有两个人,而胖科长是总经理的亲戚。所以,尽管他一无是处,狗屁不通,但只要总经理在,他就永远是科长。
胖科长爱下棋,尽管棋下的一般,但下棋已经是他身上最大的优点——如果说下棋还是优点的话。每天晚饭后,胖科长总爱摇着扇子,拍着肚皮,在楼底下和别人下棋。因为总是爱悔棋,所以人们又叫他“悔棋科长”。
“悔棋科长”不以悔棋为耻,反以悔棋为荣。他说,下棋的最高境界不在于赢棋,而在于能够悔棋。这就好比人生,看似长路漫漫,可关键处只有几步,走错了,你能悔么?不能!所以说,如果人生如棋,有错能改,善莫大焉!
不过,“悔棋科长”和王琪鹤下棋是从来不用悔棋的,因为王琪鹤的棋下的比“悔棋科长”还臭。“悔棋科长”赢了棋,很高兴地用胖手拍了拍王琪鹤的肩膀说,不错,不错,你的棋不错,很有进步嘛!
王琪鹤就会受宠若惊地说,哪里,哪里,还要请你多多指教。
这句话,胖科长显然很受用,他用胖手摸摸自己的肚皮,声音提高了许多,谁不服?谁不服?谁来?
当然不会有人来和这个无赖下棋,最后倒霉的还是王琪鹤,继续忍受“悔棋科长”的煎熬。
后来,王琪鹤仅仅用了16步,就斩“悔棋科长”于马下。害的“悔棋科长”四面楚歌,八面伏兵,想悔棋都无棋可悔。“悔棋科长”的胖手搓了又搓,无处可去,只能拍了拍自己的秃头。说,不错,不错,你的棋很有进步嘛!
当然,这是后话。因为那时候,王琪鹤已经是科长了。
4
龙生龙,凤生凤,耗子天生会打洞。如果说王琪鹤的父亲是一只耗子的话,那么王琪鹤就只能是一只小耗子,充其量是一只优秀些的小耗子。
毕业后,同学们有的进了市委市政府,去当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了。有的到了报社,去做记者,成为无冕之王,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最差的也分配到学校,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净化人类的灵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王琪鹤一无关系,二无门路,只能是无处可去,在家养老。养了半年,最后还是父亲到处求人,才分配到毛纺公司。王琪鹤那个气呀,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唉,当今社会,关系害死人呀!
王琪鹤爱下棋,只不过是用自己的左手和右手下。他把自己锁在房子里,一个人静静的打谱,什么胡荣华、李来群、吕钦、柳大华等人的棋局,他都有研究。只有在棋盘上,他才是个人物。千军万马在他的指挥下,攻城拔寨,气势如虹。他沉醉在棋盘里,不经意间,就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使得本来就木讷的王琪鹤更加的木讷。
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是急又有什么用呢?他强行把王琪鹤赶出去,到楼下去散散心,活动活动筋骨。但是,王琪鹤一见别人下棋的方式,就没了兴趣。在他的象棋世界里,落子不悔,观棋不语,这是下棋的根本。可是在这里,一切都乱了——一盘棋围了七八个人在那下,有下棋的,有偷棋的,有悔棋的,有赖棋的,有骂娘的,有打架的,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也许这才是真正的下棋,下棋根本就不应该有太多的规矩可言,快乐才是最重要的。王琪鹤的内心世界,被彻底的践踏了。
王琪鹤刚要走,偏偏被胖科长看见了,死拉着他要下两局。王琪鹤再笨,也知道领导的棋是不能赢的。于是,他装傻充愣,陪胖科长胡下了几局。没想到,胖科长来了精神,天天要他陪练。这可苦了王琪鹤,当一次傻子容易,难的是他次次当傻子。不过,有时候,王琪鹤觉得只有傻子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王琪鹤的文笔很好,除了下棋,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爬格子。可寄出去的稿件往往是石沉大海,没有踪迹。于是,慢慢的也就懒于动笔了。也许就像胖科长说他的,文采不错,但用处不大。胖科长说这句话的时候,脸阴的像窗外的天气。那时候,王琪鹤才刚刚进公司不久。他草拟了了总经理的年终报告,自以为写的不错,没想到迎头却是一盆冷水。
事后,他仔细的把总经理的年终报告和自己的草稿进行了对比,发现胖科长地改动其实并不大。无非就是在开头部分加了几句,“在十七大精神的正确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员工的积极努力下……”,在中间部分将“亏损10%左右”改成“实现利润负增长个百分点”、将“只有二车间盈利5%”改成“尤其是二车间盈利高达5%以上”等等吧,像这样的改动,有十几处之多,结尾时,又加了句口号“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广大员工赋予我们的坚强使命,为实现毛纺公司的辉煌明天而努力奋斗!”
玲子听了王琪鹤的这些故事,搂住刘欣萍笑得前仰后合。说,姐夫,你可太有才了。现在,想要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那得靠关系,用人情。市报用晚报记者的稿子,晚报用市报记者的稿子,还有兄弟报纸的、作协的、领导的,等等吧。你也不想想,副刊就那么大的地方,能有你业余作者的份。除非你是李白、杜甫,否则就靠边站吧。更何况,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你还用稿纸投稿,太老土了。那些编辑一个比一个赖,一见手写稿,就扔到垃圾筐了,谁也懒得给你打呀。这么吧,你写个东西,我替你开开张。
果然,有了玲子的帮助,王琪鹤在短短的两年内,就发表了几十篇作品。后来,还弄了个市作家协会会员的本本。老天开眼,“北大菜籽”终于发芽了。
5
婚后五年,是王琪鹤和刘欣萍关系最融洽的五年。五年间,王琪鹤在刘欣萍的调教下,日益进步,成绩斐然,这一切让刘欣萍倍感欣慰。最主要的是他们的孩子——闹闹的出生,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孩子是夫妻关系的纽带,是家庭生活的加油站,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因为孩子,我们多了一份责任,更多了一份爱心。假如上天再多给我们一点爱的权利的话,我们依然会把这份爱加到孩子身上。我们依然会对孩子说——孩子,我爱你,你是我的全部。
坦率的讲,刘欣萍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作为妻子,她温柔贤惠,庄重大方;作为母亲,她任劳任怨,慈爱善良。她为了丈夫的成功,包揽了家里全部的家务。从吃喝拉撒睡到柴米油盐茶,样样都打理的井井有条。每天,她总是家里第一个起床的人,又是最后一个休息的人。她为了这个家可以说是呕心沥血,无怨无悔。同时,她也是这个家里最充实的一个人,因为她的心里充满了梦想,她要靠自己的努力,让儿子和丈夫过上最幸福的生活。
但梦想毕竟是梦想,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有时候看起来是一小步,实际上却是咫尺天涯。当刘欣萍最终从梦想中醒来的时候,才发现这一切原来都只是个美丽的错误。家还是那个破旧的家,王琪鹤还是那个卑微的王琪鹤。五年来,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多了个好儿子——闹闹。匆匆五年,恍如一梦,不觉白了头。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些年,王琪鹤虽然表面上改变了许多,可骨子里依然是那种不求上进,随遇而安的性格。他最崇拜的并不是什么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而是中国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一生的梦境。尽管在妻子的努力下,他曾试着改变自己,可那毕竟只是无奈的选择。每每看着妻子操劳的背影,他总是感到无奈和感动。他暗暗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