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凉粉冈-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了晚饭的孩子们象往日一样爱到冈上来溜达一会。这个时候老师最担心,怕他们跑远了会受凉,或者没头没脑地就走上高峻的地方挨大风吹得摔到山谷里。

    叶珊就在这个时候到冈上来了。一是为了照看学生,二她也需要到冈上去散散心。

    她沿着校门前那条小径一直走上来,路上已经有三三两两的学生转回去了,孩子们都很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叶珊边应答边告诉孩子们:该回去了,都快上自修了,再说冈上都没有大人了、不安全,一旦出了事故谁来帮你们。有几个学生就说,有的,老师,有大人在冈上,你放心好了。叶珊没有理会他们,但心里暗想:都这么晚了,风又大,这个时候谁还会在冈上?于是她快步赶上来要看个究竟。

    远远的果然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站在那几棵大松树下。那人举目远眺,目光向着龙头峰水库那片芭蕉林的方向。

    这个时候冈上还有大人对于叶珊来说也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毕竟这里景色迷人——哪怕是晚景。叶珊依然走过去,看看那边还有没有学生,如果有学生就得催他们回去了。

    她走过那人身边时,他下意识的转过身来。

    她走得太近了。他们一下子便看清楚了对方。然后一齐吃惊起来。

    “你?”他们不约而同的喊起来。

    “贺新!”

    “叶珊!”

    “你来这里做什么?这不是在梦里吧?”他们又是异口同声的喊起来。他们彼此心里都怦怦直跳。

    又一阵冷风吹来,身旁的松树沙沙作响。松树在用低婉的声音告诉他们:你们在冈上邂逅相遇了,你们昔日曾经是一对深情相爱的恋人啊!

    “你怎么会在这里?”她又惊又喜,身子在颤抖,象身旁这棵摇摆的松树。

    他没有回答她的话,但她知道他在认真地看着她,她甚至感觉到他嘴上呼出来的热气。

    她已经感觉到了刚才对他的问话是多余的。他怎么不可以到这里来呢?只是她没想到是现在……

    她想对他说一大堆的话。说当年……说他帮她找回了孩子,特别要说前段时间他去看她、去照顾她,包括他的女朋友黄筱琴,她要送他们一番最好的祝福话语。然而,最终她还是一句没说。

    他们就这样在风中足足站了几分钟。冈上的孩子全跑光了,学校那边传来了悦耳的铃声——该上课了。
第五十三章 他们觉得应该为对方高兴(6)
    风声和铃声让他们清醒了过来。

    他道:“上课了。你回去吧。”

    “这个不用着急,”她道,“有值周老师巡班呢。你呢?今晚也没课吗?”

    “没有。你不知道的,我经常到山里来兜风的,山里空气好嘛。路也好走。”

    “不是的吧。我都进山来快两年了,可都没见过你几回,见到的,你都是来家访。”

    “今天也是来家访的啊。”

    “家访?刚才你说来兜风可而没说家访。”

    他这才知道他说漏了嘴,于是有点慌乱的道:“家访就不能兜风吗?”

    “贫嘴!还是没变。”她自言自语。

    就这样,他们一下子就消除了彼此都紧张的情绪。

    “你没吃饭吧?”她道。

    他没有哼声。

    她便知道他没有吃饭了。她心里有点堵——没吃饭你大老远的跑来你饿不饿啊?然后她想道,他这人做事一贯是我行我素,不计较后果的。他要到一个地方去,才不管吃不吃饭呢!

    想到这些她便在心里叹气,然后她道:“那到我那去吧。”

    “做什么?”他莫名其妙的道。

    “吃饭啊。”

    “吃饭?”他神经质般被动地应着。他没想到会在冈上遇着她,更想不到她会邀他去吃饭。

    他木然地站着,他本不想理会她。但偏偏他的肚子不争气,这时竟“咕咕咕”地叫了几声,这声音比风吹过冈上的声音还要响。

    她上前来从腰部推了他一下:“走吧。”

    他只好本能般的跟她走了。

    校园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老师们或者在班上或者在办公室或者在自己的房间里。没有人知道他悄悄地跟着她来到了她的房间。

    她的房子不大,实际上就是一幢教学楼的一楼教室改装成了教师住房。一楼有两间教室,每间教室间隔为二,连原来的两个隔音间一共有六间房子,叶珊住最西面靠近山坡这一间。

    房子虽不大,但布置得相当雅致。一间小房子用一张大布帘一分为二,外面是办公的地方,里面则是卧室。

    叶珊让贺新先坐着,她到隔壁的小厨房做饭去。

    房子有种淡淡的幽香,像是房子里闻来,又像是窗外飘来的花香,或者二者都有,让人捉摸不透。

    除了香味外,墙上有两样东西很是吸引贺新。一幅是画,一幅书法。两幅字画间隔不到一米,全是直幅。左面那一幅是一幅名画,是毛伟人去安源(这幅画大家都知道的,因涉及敏感词,存到网上会被隐藏,所以这里只能叫“毛伟人”)。画上年轻帅气的毛伟人身着长袍,手上拿着一把纸伞正精神抖擞地走上革命征途。右面那幅则是毛伟人亲自手书的他的《贺新郎》那首词。

    贺新看着看着脑海里就浮现他和她的那些有意思的对话和有趣的事儿——

    “叶珊你的名字起得真好。”

    “我想你的名字才好呢。”

    “别说了,我这名字起得老土,就一个‘新’再普通不过了。你想,我爹给我起名,什么‘勇’、‘马’、‘刚’、‘强’不起,就单要这个‘新’字。你说俗不俗嘛?”

    “照你这么说,你爹给你起个‘贺马’(河马)你才喜欢啊!”她咯咯的笑起来。

    “那你就不叫贺新了,叫‘贺马’吧,‘河马先生’,你好啊——”

    “你耍我?你这小蹄子。看我收拾你。”他挠她的腰肢。她躲闪不过被挠得大笑不止的倒在路边的草地上。

    他们闹得挺有意思,路人都投来了一双双羡慕的目光。
第五十三章 他们觉得应该为对方高兴(7)
    “别闹了,我现在跟你说正经的。”她捉住他的双手。

    她瞪者一双大眼睛看他。她的眼睛真美!——还有那对迷人的酒窝儿。

    “说吧,再贫嘴,绝不饶你。”他松开刚才挠她腰肢的手。

    “你说贺新老土,我给你添一个字儿,你准高兴。”她认真道。

    他以为她又要戏弄他,就又伸开手。她微笑地摆摆手。

    “你猜我添个啥字呢?”

    “谁知道?你那鬼主意,净拿人开玩笑。”

    “你不是常说你爱毛伟人的诗词吗?你现在朗诵几首来,我就给你点个明白。”

    他朗诵起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

    他正儿八经地朗诵一通。只见她不住地摇头。

    “都不用那么罗里罗嗦,不说了,我现在单要你说那些诗词的词牌名和题目。”

    “你咋不早说,”他又认真的道,“沁园春。雪,蝶恋花。答李淑一……”

    “都不对,有一首很好的,没有说上来,亏你还自称毛伟人诗词专家呢。”

    “不说了,你自己说说看。你成心捉弄我。”

    “要我自己说,我说好了,我说了可是要奖赏的喔!”

    “什么什么,还要奖赏?”

    “当然要了。(。pnxs。 ;平南文学网)”

    “好,只要说得好,奖赏没问题。”他扭不过她,只好让步。

    “好好听吧。不是有个词牌名叫‘贺新’什么来着?”她又露出那迷人的小酒窝。

    “有叫‘贺新’的吗?”他莫名其妙。

    “当然有了,‘贺新——’接下去——”

    他茅塞顿开,笑笑道:“是‘贺新郎’。”

    “这就对了,那你就叫‘贺新郎’啊。”

    他乐了:“新郎,好啊,那我是谁的新郎呢?”

    她将脸别到另一边:“谁知道。”

    他不再追问下去,他知道她不好意思了。

    他快乐的道:“我真要奖赏你。到了元宵节我请你到县城看炮龙去。”

    “这也叫奖赏啊?”她不满的把眼睛瞪得大大的。

    “我用单车搭你去呢,你知道这里去县城有四、五十里,一个来回就是上百里呢,小妹妹!”

    “……”

    贺新还在发呆的时候,叶珊已经将电饭锅端了进来。她将电饭锅放在地上,然后又转身出去取来了碗和筷。

    她将电饭锅打开,一股特有的饭菜香就迅速飘了满屋。

    她从锅里端出来一盘菜。他看去,那是一盘子肉。原来她将菜和饭一起蒸了。

    这盆肉很香。

    她说:“那是一盆腊野兔肉呢。是山民几天前刚送来的。”

    她将饭盛好给他端过去。他便不顾三七二十一地夹肉扒饭。

    扒了一会,他看到她没吃,于是觉得自己失态了。

    她看他那不好意思的样子便解释道,她早吃过了。

    他就不再管她了,又继续的扒饭夹菜。突然他问道:“有酒吗?”

    她转身走出厨房,一会儿她端来了半个口盅子酒。

    “只能喝这么多,等下开车不安全。”她的语气中带着关怀。

    他并不理会她,只管自己喝酒。

    好一阵子他吃饱了。这时他才意识到,自从来到她的房间他们还没说上几句话呢。

    他想了一下便道:“我要结婚了。”

    “是该结婚了。”她沉默了良久才回道。

    “我也要离开这里了。”又过了一会后她告诉他。

    “要走了?去哪里啊?”他意想不到的问。

    “过广东去。我那学生罗芳让我到她的公司去打工。”

    她便跟他谈起了罗芳。

    他听后沉吟了半响,这才道:“好啊,什么时候走?”

    “下学期吧。”她顿了一会又补充道,“要干完这学期。”

    ……

    这是十年后他们第一次彼此向对方披露心声。

    他们觉得应该为对方高兴。
第五十四章 石碾的末日到了(1)
    这天山三和老五又轰隆隆的开着他们那辆农用汽车到兴隆村来跟木头二买猪。

    两个山里汉在木头二的猪圈里转了一圈。好家伙,他们仨一拍即合。一下子就成交了十多头猪。木头二高兴极了,猪款计算出来有两万多块。三个汉子边装猪边乐呵呵的。尤其木头二,说自己与猪打了那么多年的交道从来没有今年这么开心过。两位山哥便笑着问为什么今年就特别开心。木头二说,因为今年养猪得到国家补贴啊!

    “养猪得到国家的补贴,这怎能不让人高兴呢!”山三也替木头二高兴起来。

    “要放在以前的年代,养猪价钱低不说,还得实行‘购一留一’呢。”老五则感叹道。

    “‘购一留一’是什么意思啊?”木头二是个年轻人,不知道“购一留一”是怎么回事儿。

    两个山哥便你一言我一语的争相给他解释起来:“就是农民养猪今年先得按国家的牌价卖一头给国家,叫做支援国家建设,等到明年再养大一头才能留作自己宰卖。这就是‘购一留一’政策。那时农民明显吃亏,因为国家收够的价钱低啊!农民很是抱怨。可抱怨也没办法。于是农民卖给国家的猪多是刚好够称斤(120斤)的小猪。”

    “嗯,世道变化得好快。现在反倒过来是国家给农民补贴养猪款了……”山三提高了嗓门。

    “还有种田,种粮的补贴啊!”没等山三说完,老五就不甘示弱的抢过话题,“过去种田得交‘皇粮国税’现在国家则给种田人每亩补贴几十元的种田款、或者补贴肥料啊这类——你说现在国家的钱可真多啊!”

    “何止种田?读书也得到补助。”山三又抢过话儿说,“从前读个小学、初中,每学期要交几百元的学杂费,现在呢国家每学期给困难学生补贴千儿几百元。”

    “读中专、技校,读大学补助的更多。我那小子去年考上桂南大学。通知书领回来那天,俺和老伴都愁死了。因为你知道,三哥。”老五从口袋里摸出一根烟抽起来,他猛吸了几口,然后吐了烟圈儿说,“俺老伴去年的那个大病花掉了五六万,债都生下了不少,这几千元的上学费用哪找去啊!正当咱急得走投无路时,村委会和镇干部却亲自找上门来,帮咱写申请填表。这不?没几天八千元的补助打到银行卡里送来了。让咱一家子那个高兴啊就甭提了!”

    “三哥、五哥,你们最近的生意一定很好做吧!”木头二还没孩子,他对什么孩子上学的事才不感兴趣呢,于是他将话儿岔开。

    “当然了。不好做能一下子买下你这十几头猪?”哥俩齐声应道。

    “那你们每天要宰杀几头猪啊?”

    “有五、六头。”哥俩同时伸出他们的手掌和指头做示意。这些麻利的动作显示他们两个是很精明的生意人。

    “就凉粉冈那地方一天能消掉五六头猪肉啊?”

    “凉粉冈是没消那么多,一两头就够了。我们的猪肉拉到山外来卖呢。”

    “啊,原来你们并不局限在山里,生意都做到山外来了?”

    “当然了。现在巨龙山公路不是在修二级路吗?这条线的民工猪肉的销量可大了,我们就将猪肉拉到各工棚点去。卖得可快呢。”

    “啊,你们的脑子可真活。”

    “不是我们活,是国家活、国家的建设活。国家活起来了,咱的生意就活了。木二你说是不?”

    “是是是。这不?刚才都说了。养猪得补贴,卖得又快,多得你们这些熟客啊……”

    三个汉子就这么你一言我一句的乐呵呵地,一车子猪不知不觉间便装好了。然后,哥俩便要上车将猪拉走。
第五十四章 石碾的末日到了(2)
    木头二则走过去按住车门道:“难得今天咱爷仨高兴,现在时候还早,咱们吃顿饭吧。今儿我请客。这话以前都说了好多遍,总是说到做不到。今天我们真要好好的吃一顿。”

    山三和老五见木头二真诚,两个一合计:与木头二的生意都做好长时间了,是该好好的聚一聚了,再说今天的任务就是进货。现在货取好了,心里踏实又高兴,于是一口应承下来。

    木头二真麻利,他将两个山哥带到家里,然后拿来自己的茶叶,让哥俩喝茶。再然后他呼呼的开着摩托车到镇上买菜去了。

    哥俩还没喝完那壶茶,木头二便从镇上买菜回来了。木头二的菜倒也简易。就是两斤白斩狗肉,半斤炒花生,再加两瓶“角斗士”。

    没说的,酒是好酒——宝盆“铁三角”中的老大。而白斩狗肉和炒花生则是上好的下酒菜。两个山哥急急的摆桌摆凳。木头二还要烧一个青菜汤。不一会儿几个汉子便坐到桌上来了。

    三个频频地举杯夹肉,话说得投机,就更喝得有兴头。大家喝完一瓶后,老五便放下杯子,说他不要喝了,等下开车呢

    木头二哪里肯啊,仍一个劲地要劝老五多喝几杯。

    山三知道木头二能喝酒,且知道他喝酒后话儿多,于是便连连举起酒杯与他碰得叮当响。山三的意思是趁今天高兴一定要灌木头二几杯酒,不让他去缠老五。

    木头二看到山三的酒一杯接一杯的举过来,他也便一杯接一杯的喝下去。因为人家山三喝的痛快啊!

    山三的酒量原来不如木头二,不一会儿他便天南地北地侃起大山来了。

    山三说的是一个跨国笑话。

    他说,美国总统布什不是曾到中国来访问吗?布什到中国来干的什么啊?无非就是两件事。

    一是谈国家大事,二是谈生意场事。

    因为谈生意,所以便认识了生意场上的朋友。

    布什交的这位中国朋友姓张,一来二去,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张先生是一位大富豪,这位富豪有一位影视明星情x李小姐。(“情x”是敏感词,只能这样写,大家懂的。)

    那天美国发生了“9。11事件”——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被炸了。死了好几千人。美国一片混乱,仿佛整个国家的末日就要来临了。布什刚上台不久,国家就发生了这个大事。布什不知所措。他问了白宫好多官员,说这事到底是谁干的。那些官员面面相觑,他们一个个早已吓得魂飞魄散的说不出话来。布什便骂他们是饭桶、废物,只会拿国家高薪俸禄却一点主见都没有。

    万分懊恼之际,布什便打电话给他的新结交的中国朋友张先生,因为人在烦闷之时总想对自己的朋友倾诉。

    由于时差的原因,布什打电话时在美国那是白天但在中国则正好是半夜三更,而此时张先生正好与他的大明星李小姐在酒店里开房住。张先生和李小姐正在翻云覆雨时,听到了急促的电话铃声。

    张先生本来不想理会这个讨厌的电话。人家正在做好事,谁这么不识相啊?但那个电话叫得一声比一声响,它震动的功夫都快超过他们俩共同合作的功夫了。没办法,张先生只得给李小姐稍稍松了点劲。

    黑灯瞎火中张先生抓起话筒,一听,原来是美国朋友布什总统打来。

    电话里布什哭丧着脸说:“老张啊,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