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邂逅意中人
海燕是个贪玩的女孩。贪玩的女孩是快乐的女孩。
学院在年前十多天就放了寒假,好让学生回家过年去。然而放了假的海燕并没有回家。海燕玩去了。不是今天去了百色的张同学家,就是明天去了龙州的李同学家;这天游了隆安的龙虎山庄,那天又到凭祥看边境民族风情去了。
海燕玩得乐不思归!
然而玩得再高兴也得回家去。不回家的孩子算什么孩子。
海燕一直到除夕这天的傍晚才坐大巴回到家乡的西兴镇来。
大巴在镇西那处十字路停下来。海燕走下车。
抬眼望去,巍巍的巨龙山就在眼前了,它像一条长龙盘桓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将它环绕成一张椭圆形的盆子。
看着那高昂的龙头峰海燕知道自己确实到家了。
海燕沿十字路往南这条兴龙路(西兴镇——龙头峰)走一小段路到一个岔路口,然后往西南方向走十多里到巨龙山运河石板桥,再沿着巨龙山脉的边缘走四、五里地才能到达山脚下那个村子。海燕那个村子叫高冈村。你看巨龙山下是星罗棋布的田野和村庄。高冈村就象一首歌里唱的一样:我站在高冈上向下望,那一片绿波海茫茫。。。。。。现在海燕特别想家。
海燕在十字路西面一座房子的山墙边等车。有三马仔进村的。
高大的房子遮不住呼呼的西北风,眼前的相思江象一根干裂的竹壳,自南向北横躺在脚下——那是巨龙山运河的一个支流。但现在西北风刚好从那根“竹壳”里卷到这面山墙来,这股风强劲而凛冽,不一会儿她就浑身都凉透了。
她等了一个多钟,三马仔连个影儿都没有。甚至眼前这条从宝盆县城下来的巨龙山公路汽车也不见跑了。她这才心慌起来。今天是大年夜呢,是农村中最隆重的节日。三马仔们和汽车们都要过年的,谁也不想跑得太晚。她看看表,快六点钟来了,夜幕都降下来了。镇上已是路静人稀,家家户户鸣起了祭祖的鞭炮,炮声很热烈,噼里啪啦的,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让海燕听起来更感自己孤单。都是吃年夜饭的时候了,只有自己仍然露宿街头。
街上空荡了,西北风就肆无忌惮的乱闯。西北风来势汹汹,在呼呼的西北风中海燕俞觉自己弱小,仿佛一群饥饿的狮子向一只小羔羊扑来。
她暗暗后悔,后悔自己不该那么贪玩,竟然玩到今天才回来,还回来得这么晚。要是没有了车子就得步行回去。要是步行啊,这二十里的路程真是够戗。因为她还带着个大旅行包呢。
她心慌得要哭了。
正在急得没办法时,一辆红色摩托车呼呼地从镇东那边开了过来。
她象遇到救星一般急忙跑到十字路中间拦摩托车。她想,不管摩托车往哪个方向去,她都决心让摩托车搭自己一程。虽然她知道西兴镇上的摩托车不搭客,三马仔才搭客。但她顾不上这些了,她决心说服那摩托车,跟他讲道理,让他送自己回去。实在不行就给他钱,哪怕三十、五十的。哪怕死皮赖脸的。不然,你总不能走着回去吧。
她站在路口中间向摩托车挥手,示意摩托车停下来。
摩托车就突突突的停在她的脚下。
她看了看头盔下的脸庞,既而大声惊呼:“啊!贺老师,是你!”
头盔中那张方正的脸怔住了,呆呆地看着眼前的女孩。
她在风中大声叫喊:“你不记得我了?贺老师!”然后她摘下风衣中的帽子。
贺老师的头盔也摘了下来,摘下头盔的脸是张年轻英俊而又刚毅的脸。
贺老师知道眼前的女孩肯定是他的学生,但他一下子却叫不出她的名来。
贺老师显然被眼前这女孩调动起了兴趣,虽然身边凌厉的西北风在怪叫,但他仍然不失诙谐道:“慢,慢,让我想一想。。。。。。你是。。。。。。海燕。对了,是海燕,2000届毕业生,97(1)班那个圆脸蛋女孩,现在是2005年了,到了7月你们可就毕业得整五年了。”
她便拍手叫起来:“你的记性真好,老师。”
风很大,在十字路这风口里说不了很多话,贺老师只简短地说:“我怎么可能不记得你呢!”
她为老师记起她而高兴,便一个劲地说:“谢谢啊,谢谢!”
贺老师把摩托车开到那座房子的山墙,她的旅行包放在那里。她在后面跟了来,兴奋得不住地抓住摩托车的后架。
贺老师叫贺新,是西兴中学的老师。
贺新知道,海燕从这里回家去。他也从这里回家,不过到山脚下那座石板桥,两人可就分手了。沿着山脚那条巨龙山运河走,海燕往西,贺新往东,都要走四五里地才到家。贺新的村子也在山脚,叫“三江村”。三江村有几条江河流过,一条就是巨龙山运河,它从巨龙山脉西麓远处的水库中流出来,然后一直沿着山脚流。巨龙山运河是一条人工河。上个世纪五六十代国家在巨龙山脉一带修筑了大大小小几十座水库,为排灌的需要而挖了这条长长的巨龙山运河。其他就是些小江河了,那是从村子后山里流出来,所以巨龙山下的村子都有山清水秀的特点。
支好了摩托车,贺新问:“你这是怎么搞的,都这么晚了,你这是从哪里来啊?”
“我从学校回来啊!”海燕耸了耸身子,然后将两个手掌放在嘴巴上呵气。大概她觉得很冷。
“学校,哪个学校?”贺新不解地问。
“学院啊,我在西都师范学院读大学呢。”
“读大学?我还以为你打工了呢。”
“怎么,你不相信我能读大学吗?老师。我那时的成绩太让你失望了吧?”
“没有啊!可是大学早就放假了呢!你怎么这个时候才。。。。。。”
“啊,你原来这么想呢,我还以为你认为我上不了大学呢!是早放假了,可我玩去了。我们那几位同学可爱玩呢,玩着玩着,竟玩到了今天。现在可好,车也没有回家了。老师,你就搭我回去吧。”
“那是当然,我们同路呢。”
“可是到了石板桥。。。。。。”
“没关系,我一直把你送到家就是。”
“你回到家,只怕天都黑了。”
“没事儿,摩托车有灯呢。”
“谢谢你,老师!”
“不谢,你是我学生呢,即使是别人我也会这么做的。”
“我知道你会这么做,你真伟大!”
“你该不会叫我雷锋吧。”贺新打趣道,“上车吧,看你冷得脸都红了。”
海燕拾起她的旅行包。
贺新从她手里抓过包子道:“总不能老拎着。”
贺新从后架上解下胶带子,将旅行包麻利的绑在摩托车后架上。
她用感激的目光默默地看。
贺新发动了车子,她便攀了他的肩膀跨上车。
西北风从斜刺里的身后吹来,摩托车跑得飞快,耳边的风象魔鬼吹哨子般怪怪地叫着,但海燕感觉伏在贺新的肩头上比刚才十字路边那座房子的山墙还要暖和得多。
她将嘴巴凑到他的耳根大声喊道:“老师,你怎么也是这个时候才回家,学校里还忙工作吗?”
他的耳朵能感觉到她嘴上呼出来的热气,这热气是能驱走寒冷的。
他大声道:“我到镇上筹备春节篮球赛的事儿,竟搞了一整天。”
“是什么赛了?”她明明听出贺新讲的是春节里镇上的篮球赛,但为了很好地证实,所以又问了一句。
“春节篮球赛啊,明天大年初一上午九时在学校里举行的,咱们西兴中学也参赛呢。你也来看吗?”
她在西兴中学读书时知道他打篮球是很棒的。他高高的个儿常打中锋,很够劲够威的,她那时还是他的球迷呢。但想不到都几年过去了他打篮球的劲儿仍不减。于是大声道:“我会来的,你打篮球我怎么不来呢?你忘了当年我是你的球迷?”
“是吗?我可不知道。”
“你真是说瞎话,当年我可没少给你掌声。”她说话放肆起来。
“你也不错嘛,学习很认真,歌也唱得好。”
“这话不假——学习蛮认真,又爱唱歌,只是感觉唱得不好。”
“还说不好呢,那年元旦文艺晚会,你们那几位女生那首《歌声与微笑》——你都忘了那些掌声?”
“这些你都还记得啊?”听贺新这么说海燕很高兴。想不到自己在老师中的印象还相当深刻呢。那是初二秋学期的元旦文艺晚会,她们几位女生代表班上的小组唱,特别唱到那句——明天明天这歌声,飞遍海角天涯,飞遍海角天涯。。。。。。她们反复的咏唱,感觉正在放飞自己的理想,一个个都唱得很投入,竟然赢得了全校师生的阵阵喝彩,那阵势好象她们都成为歌星了,而下面的观众就是她们的“粉丝”!现在贺老师重提起来,她真有说不出的自豪感。
“当然记得了——”贺新不想继续说下去了,他要适可而止,不然她在后面要飘起来了。
贺新接着刚才打球的事:“你爱看篮球赛吗?我还以为我们打球时你都在教室里学习呢。”
“我可不是读死书的人,每逢学校里有球赛我都去看的,尤其是你打的球,你没看到我们在为你鼓掌?”
“这我可不大知道,那么多人在看球,鼓掌时你又没有站出来让我看到,谁知道你在哪个角落了?”他故意揶揄道。
“你是没听到我掌声,但平时与你讲话时我说喜欢看你打球,难道这样的话你也忘了?”她着急的道。
“你说——过吗?”他故意把声音拉长。
她用手在他的肩膀狠擂道:“不理你了,真辜负了我们!”
“那明天你来看球我就相信了。”
她就装着恼了道:“不去了,去了也是白去。。。。。。”
他把车开得飞快,说话间已到了石板桥头。他将车停下来道:“不去。我也不送你了,自己走回去吧!”
“不送?天都晚了,我要被鬼叨了去,你这个当老师的可得负起责任。”她又狠擂他的肩头。
他摇了摇头,装着很无奈的掉转了车头向高冈村驶去。
他一直将她送到了村口,然后解下了旅行包给她递去。
她道:“到我家坐坐再走吧。”
他已掉了车头,转身对她道:“不了,明天去看球。”说着摩托车又哒哒哒地跑起来。
他怎么可能忘了呢?当年在学校里每当有了球赛,她们那帮女生的掌声最热烈了。而且球赛过后,她们还要围了他一阵子吱吱喳喳的说个不停,言语中净流露出对他打球的赞赏。
几年过去,现在海燕已从一个幼稚的初中生长成大姑娘大学生了。贺新真希望明天还有她的掌声。
第二章西兴镇的魅力
西兴镇是一座小镇,说得确切点它是一个袖珍小镇:几条小街道,几家店铺,镇上人口才四五千。
然而,别小看了它,它的交通真正是四通八达,地理位置优越着呢!就说镇西那处十字路吧,它向东去广东东莞、深圳、广州、珠海等地,是桂南重要的出海通道;向西上县城宝盆城然后转车往西南直达八桂大都南宁市;向南横穿巨龙山后进入广阔的桂南大地可到达钦州市、防城港市、北海市等八桂沿海各市;向北跃过宝盆县西部平原腹地再从北面越过巨龙山可去柳州、桂林等广西名城。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兴起了打工潮以及本世纪初的西部大开发,十字路就像一条经过长时间冬眠的大黄蛇被温暖的春天激活了起来,浑身充满了活力。你看,现在十字路每天车如流人如潮。所以西兴镇是一座热闹的小镇,一座生机勃勃的小镇。
正月开始那几天就更热闹了,每天都有四面八方的人向小镇涌来。
人们到镇上看球赛来了。西兴镇从初一到初四有很激烈很精彩的篮球赛。
西兴镇镇子小,镇上没有什么特别拿手的活动,但这篮球赛却是真正的吸引人。
原来镇政府为了提高本镇的知名度,吸引各方人士到镇上来做生意,搞活经济,同时也为了活跃镇辖区十里八村的群众文体生活,就充分利用镇上有利的地理位置开展拳头活动,这个活动就是篮球赛。镇上的篮球赛一般在一些重大的节日举行,比如春节、清明节、五一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这些节日人们会有足够的时间和很好的心情来看球,其乐融融。
西兴镇的篮球赛叫做“吊奖赛”,就是镇政府拿出丰厚的资金来搞吊奖,以此吸引四方球队来打球,因为每个名次的奖金都有好几千元,所以经常有外地球队来来参赛。
“吊奖赛”的吸引人之处还在于镇球委会有一个规定:各参赛单位的球员资格不限,即打球的不一定都是本镇本单位球员,“请”人来打也行。就象cba和nba允许外籍球员加盟一样。同时,“请”人打球这个规定也没限死,就是每场球都可以重新签名,只要你拉到高手球员了随时都可以参赛的。
因为这个规定灵活,所以每场球都有变数,每个队都象魔术师一般变出个县队、市队或者某某体校某某体工大队的篮球高手来。所以西兴镇的篮球赛是真正的高档次篮球赛。每次比赛比cba甚至nba还要精彩。cba、nba那是在电视里看比赛,而西兴镇球赛是身临其境看实况。
西兴镇的篮球赛在西兴中学里举行。西兴中学在镇东巨龙山公路北侧,从十字路那里往东走二里多地的路程。学校里有一个广阔的操场,操场中有好几个篮球场连在一起,操场外围还有排球场、羽毛球场和跑道,操场东面有一幢面向操场的五层教学楼,这样广阔的操场连同教学楼的走廊可以容纳五、六千人观看球赛。
春节这几天的球赛,场场精彩,场场爆满,看球的人把个操场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个铁桶般严实。
今年春节来报名参赛的一共有八个队。西兴镇有两个队,西兴中学队和西兴企业联盟队,外县也有两个队来参加,就是和宝盆县毗邻的横山县鸿雁家电队和宝南县公鹿电车队,其他四个队则是本县县城或乡镇球队。比如东城酒业,新星皮革等,从这些参赛队的队名来看,除了西兴中学以外,其他队都是企业的名称。由此可以知道西兴中学的篮球实力,更可以看出大家来打球也是为了给本企业本单位做宣传。这也不足为怪,cba和nba不也在为自己的城市和企业做广告吗?
八个队的球赛分三轮进行,第一轮分组打循环赛。八个队按抽签分为a、b两个组,每组四个队均打六场球,共十二场球。按积分每组的一、二名进入第二轮,三、四名则被淘汰出局。第二轮是四分之一决赛,即a组第一名对阵b组第二名,a组第二名对阵b组第一名(这像cba和nba的季后赛第一轮)。第三轮就是半决赛和决赛。即第二轮中的两个负队对阵争三、四名,两个胜队对阵争冠、亚军。第二、第三轮每轮都是两场球,三轮就是十六场球,每天打四场,共打四天,从初一打到初四。到了初四后在县城宝盆城有许多很精彩的春节活动,比如舞狮、舞龙、油彩架和炮龙。尤其是正月十一灯会至正月十五元宵的炮龙节,其主题:“精彩油彩架和百龙舞宝盆”是桂南的名牌活动,那是在广西乃至全国都有名的。所以到了正月初四后宝盆县的春节活动就从乡下转到了县城。有这么一种**,外地人来到宝盆如果没有看到油彩架和炮龙就不算真正到过宝盆。
第一轮战罢两天,人们便知道了进入第二轮的四个队,那就是横山鸿雁家电和宝南公鹿电车,其他两个队则是西兴中学和西兴企业联盟。另外四支本内城乡球队于第一轮便被淘汰而西兴镇两支球队均杀进第二轮。由此可知,西兴镇的篮球具有多强的“综合实力”。当然在这几场球中人们也真正看好打入第二轮的几个队,他们真是要人才有人才,要技术有技术,打得身手利索,精彩纷呈,让观众大饱眼福。对于横山鸿雁家电和宝南公鹿电车观众感叹:真是“牛角不尖不过界,马尾不长不扫街”。而对于西兴中学和西兴企业联盟,观众更是欢呼道:塘浅鱼也大,本地姜——“辣”!
第二轮的四分之一决赛按积分的对阵是西兴中学对宝南公鹿电车,西兴企业联盟对横山鸿雁家电。又经过了两场比赛,结果西兴中学胜宝南公鹿电车,西兴企业联盟则输给了横山鸿雁家电。
第三轮半决赛战罢,宝南公鹿电车和西兴企业联盟分别获得第三、第四名。看到这个结果,观众虽有惋惜但更多的是高兴。惋惜的是西兴镇的西兴企业联盟仅获第四;高兴的是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观众看到横山鸿雁家电那是真正打得好,他们的团队就象一队骄傲的鸿雁,同时西兴中学进入决赛则增强了西兴镇观众的自豪感,再有,外地观众也有很多支持西兴中学——因为东道主进入了决赛。
因而观众期待着决赛。
决赛这场球是在初四日下午进行的。到了午后的时候,凛冽的寒风生起来了,而且还居然下起了纷飞的小雨,寒风夹杂着小雨,天气就更冷了。但观众好象没有感觉到这么寒冷的天气。为了看球赛,观众的热情高涨着呢。观众热烈的情绪都把这个小镇给温暖起来了。你看决赛这场球的观众是最多的,偌大的一个操场每一个地方都塞满了人,人们也不管有没有地方看全都象潮水般向学校涌来,结果是五层教学楼的每一层长长的走廊上都挤满了人,那架势都快把走廊给挤破了,操场旁边的大树上也爬满了人。因为观众多,镇政府不得不从派出所里调来民警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