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流浪的星星-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退去,想要藏起米。那士兵是个德国人。
    然后她看见了停下来的卡车,还有停在阴影里的盖世太保的黑色轿车。拉歇尔一直退到树丛中,飞也似地跑了,她的脚步声回荡在一片寂静之中,好像是只马在奔跑。她的心跳得快极了,她觉得她胸口中央的地方疼得厉害,火辣辣的。她一生当中第一次像这样怕得要命。她想要飞奔着穿越山脉,一直跑到意人利,跑到兵营里,就在今天晚上,她想要听见蒙多罗尼的声音,想要闻到他的气味,想要将她的双臂缠在他的腰上。但是她停在家门前,她知道已经太晚了。她知道德国人就要来了,他们会带走她,还有她的爸爸妈妈,把他们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她等了一会儿,等她的心,她的呼吸平静下来。她找寻著等会儿要和她父母说的那些词句,好让他们放心,好让他们不马上知道这些事情。她爱他们,爱得要命,可他们一直不知道。

    黎明,雨声让他们从睡梦中醒了过来。是那种极为细密的小雨,淅沥沥的,轻柔地沿着松尖滴落下来,和河流的噼啪声混在了一道。水滴滑过他们藏身之处的屋檐,冰凉的雨点打在他们的脸上。伊丽莎白想好好整理一下她们的松枝的,可是这么一来雨反倒落得更厉害了。丁是她们拿过箱子,把自己紧紧地包裹在头巾里,蜷缩在一棵落叶松下,不停地抖着。日光构勒出树的形状。一股白色的轻雾从山谷上方飘下来。天是这么冷,艾斯苔尔和伊丽莎白在落叶松下蜷作一团,动也不敢动。
    接着树林里响起了说话声,呼唤声。这是起身的时候了,得
裹上潮湿的衣服,收抬好箱子,继续出发。
    艾斯苔尔的脚疼极了,她望着走在她前面的母亲的影子,在石子路上蹒跚摇晃着。其他的人影也从森林里进出来,就好像是些鬼魂。但是不再有孩子的说话声了。也不再有笑声。只是重又响起脚踏在石子路上的声音,还有朝另一个方向流去的水的声音。
    森林被笼在一层薄雾之中,看起来仿佛没有尽头。再也看不见树尖,还有山峦。就好像是在漫无目的地行走,身体往前倾,被沉重的箱子压弯了腰,蹒跚着,脚被石尖磨得生疼。艾斯苔尔和伊丽莎白超过了一些逃亡者,那些人在黎明前就已出发,现在已经非常疲惫了。上了年纪的女人停在路边,坐在她们的包袱上,在薄雾之中,她们的脸似乎更加苍白了。她们没有抱怨。只是在路边等着,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
    路一直延伸到河流那里,现在,必须涉过水去。雾已经散去,对面的斜坡已经显现出来,覆着密密的落叶松林,天是淡蓝的。这一切给了伊丽莎白一点勇气,她拉着艾斯苔尔的手,过了河,然后她们开始沿着山坡往上爬去,一刻也没有停。在高处右手的地方,有一座石头的谷仓,以前逃亡者肯定在这里过过夜,因为周围的草都被踩坏了。艾斯苔尔又一次听见了珠鸡的叫声。但这一次,这叫声没有让她感到焦虑不安,而是让她高兴起来,因为它们是在说:“我们在这里,我们和你们在一起!”
    中午前,艾斯苔尔和伊丽莎白赶到了至圣所。出了森林,山谷彼岸宽阔起来,在一块俯临着河流的平地上,她们塑见了军营和教堂。艾斯苔尔想起加斯帕里尼说的关于麦当娜雕像的事情,他说夏天人们就把雕像送到至圣所来,冬天人们再把它拿下去,雕像披着一件大衣,这样它就不冷了。可这一切对她来说已经是那么遥远的事了,甚至她都不明白这一切怎么会发生过。她直以为她将看见雕像被放置在一个岩洞里,藏在树丛中,周围都是鲜花。她不甚明白地望着这些砖石的房子,那么难看,简直就像兵营。
    艾斯苔尔和母亲继续往前走,一直走到平地那里。教堂前的广场上挤满了人。逃亡者已经都聚集在那儿了,所有夜里出发的人。男人,小伙子,女人,孩子,甚全穿着皮里长袍的老人,都在广场上,席地而坐,背靠着墙。还有意大利第四纵队的士兵,他们已经在一座砖石房子里安下身来。他们也在外面,神情疲惫,虽然他们穿着制服,可他们看起来也像是逃亡者。艾斯苔尔用眼睛搜寻着蒙多罗尼队长,可是他不在。他大概是走另一条路的,从西加山口走的,也许他已经到意大利了。拉歇尔也不在其中。
    艾斯苔尔抓住了伊丽莎白的手:“爸爸是不是就到这里来接我们?”但是伊丽莎白没有回答她。她把行李放在屋墙前,叫艾斯苔尔看着。她自己去和塞利曼先生周围的那些人说话了。但是他们也什么都不知道。艾斯苔尔听见他们在说经过贝特蒙,还有帕斯的那条路。他们指着山谷的另一边,指着已经暗下来的那座高山。伊丽莎白回来了。她的声音低哑而疲惫。她只星说“我们在这里一直等到明天早上。我们明天再穿过去。他会米这里找我们的。”可艾斯苔尔明白她自己也不清楚。
    逃亡者安顿下来准备过夜了。意大利士兵打开了一座石屋的门,他们还帮女人提箱子。他们拿来了被子,甚至端来了热咖啡。艾斯苔尔不认识这些士兵。他们当中有些人十分年轻,几乎还是孩子。他们说:“战争结束了。”然后他们笑了。
    在雨中淋了一夜后,这座兵营就显得很豪华丁。床不够,艾斯苔尔和伊丽莎白于是得睡在一张床上。其他的逃亡者也到了,在房子里随便找个地方就安下身来了。等到房子里再也没有一了点安身之处时,人们就涌进小教堂,教堂的门早就已经被捅破了。
    最勇敢的,和塞利曼先生一起,头定在夜晚来临前穿越山口。风驱走了云,山谷深处的那些高山覆满了雪,闪着光。那群人开始沿着至圣所上方的那条路往上去的时候,艾斯苔尔还在广场上。她看着他们离去,她也想跟他们一道走,因为今天晚上他们就可以到意大利了。但是她母亲太累了,再也走不动了,而且也许她真的指望着父亲今天晚上会到这里。
    在山坡下,有一个破牛棚,周围是一块块大草坪,河流的源头就流经这里。艾斯苦尔想她的爸爸也许就是从这一边来。她想像著他正在下山的路上,穿过牧场,穿过拦腰的高草,他从一块岩石跳到另一块岩石上,就这样跳过了激流。
    逃亡的孩子已经忘记了疲惫。他们开始在至圣所前的广场上玩耍,或是奔跑着冲下山坡。笑着,尖叫着。艾斯苔尔望着他们,当她发觉因为他们的原故她竟然忘记了守候她父亲的到来,她的心收紧了。接者孩子们的尖叫又一次回荡起来,而她的目光又一次被他们吸引了。珠鸡停在至圣所的上方。它们也是的,它们在天空中盘旋着,叫着,仿佛它们有什么话要对人们说。
    后来艾斯苔尔的母亲在她身边坐了下来,她的胳膊环过她,紧紧地搂着她。她也是的,整整一个下午都望着山谷的深处,望着山脉那干巴巴,黑乎乎的斜坡。艾斯苔尔问道:“如果爸爸今天晚上不能来,明天我们是不是还继续在这里等?”伊丽莎白立刻回答道:“不,他说过不要等他,必须不停地走。——他或许会在意大利等我们?——是的,我亲爱的,他会来找我们的,他从另一条路来,他知道所有的路。也许他已经从贝特蒙那里走过去了,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德国人在到处追捕犹太人,你懂么?就因为这样必须不停地走。”但是就像刚才那样,艾斯苔尔知道她母亲在撒谎,知道她编造了这一切,为了安慰地。这让她身体中心的那个地方又疼起来,就像那天在破谷仓附近男孩子落在她身上的拳头。“那拉歇尔呢?”艾斯苔尔突然说:“德国人也会追捕她么?”她母亲跳了起来,好像她说了什么亵渎神灵的话一样:“为什么你要说拉歇尔?”艾斯苔尔说:“因为她也是犹太人,她也是。”伊丽莎白耸了耸肩膀:“她放弃了一切,父母,她放弃了所有的人。她和意大利人走了。”艾斯苔尔被激怒了,她几乎是在叫:“不!这不是真的!她没有和意大利人一起走!她和她父母呆在村庄里。”——“很好”,伊丽莎白冷冷地说:“我想她会有办法应付的。”她们沉默了一段时间,眼睛停留在同一点上,那是山各的深处,森林的边缘。但是什么东西已经被打破了,也许她们再也无可等待。
    午后将尽的时候,云朵染黑了山峰。雷声滚滚而来,震颤着大地,那轰鸣声如此干脆,有些难民甚至以为轰炸又开始了,他们发出丁恐惧的失叫。雨开始大滴大滴地落下来。艾斯苔尔跑着躲进小教堂避雨。教堂里暗极了,她几乎什么都分辨不出来,就在人体上蹒跚来去。逃亡者都躺在地上,身上包着被子。其他人站着,背靠着墙。屋顶的左边被炮弹炸了个动,雨便从那个洞口倾泻而下。虽然意大利士兵不允许,人们还是点燃了蜡烛,在右侧的祭台上,借着烛光,艾斯苔尔才大致看出那些难民的体形和脸庞。他们当中人部分人是老人,上了年纪的男人,还有穿着俄国和波兰传统服装的女人,好像就是艾斯苔尔在教堂的撤巴庆典上看到过的那些人。他们的脸上深探印刻着疲惫和恐惧。
    在蜡烛旁,祭台脚下,裹着皮里长袍的老人都转向了老约伯·艾齐克·撤朗台,他正高声地念着一本书,背朝烛光,这样好看得更加清楚一些。艾斯苔尔靠着教堂冰冷的墙,又一次倾听着过些她弄不明白的话,听着过温柔的,断断续续的语言,望着老人被烛光燃亮了的眼睛。念书的声音低低的,喃喃的,拂去了她的疲惫、恐惧和愤怒。她不再去想父亲来时也许会走的黑黑的山坡,她不再把那条路想成一条令人惊惧的致命的沟壑,而是想成一条很长很长,很远很远,尽头仿佛是条秘密的路。所有的一切在这里全变了,那响着惊雷的山脉,那在峡各里蜿蜒的小路,这切仿佛都成了一个传说,传说里的所有细节在旋转着,找寻着新的排列顺序。
    外面,雨和着雷声落下来,从那个巨大的洞口,雨在教堂里也倾泻而下。孩子被自己的母亲紧紧地搂存怀中,母亲轻轻拍着他们的背,应着正在读书的艾卉凫·撒朗台的安静的节奏。
    接着老人将摊开的书放在他的面前,很久很久,然后开始用一种沉沉柔柔的声音唱起敢来,那声音却一点也不抖。于是男人,女人甚至小孩子都和他一起唱起来,他们和着他,没歌词,只是简单地重复着:阿伊,阿伊,阿伊,阿伊……那个波兰小姑娘,就是那个眼睛很淡很淡,把她一直带到她家人面前的,走近了艾斯苔尔,拉着她的手,尽管教堂里光线昏暗,她还是认出了艾斯苔尔。借着闪电的光,艾斯苔尔看见了她的脸,她的脸仿佛是被笼在一种内心的喜悦之中,她和别人一道唱着,慢慢地摇动着身体。艾斯苔尔于是也开始唱起来。
    歌声在教堂内回响,上面是雨声,还有雷声。这在祭台旁烛盘上点燃的蜡烛仿佛散发出和那晚撒巴庆典时的教堂里同样的光辉来。现在,其他人也从兵营里跑来,走进了小教堂里面。艾斯苔尔看见她的母亲,站在门边。她没有松开波兰小姑娘的手,可是她径直走到母亲面前,把她拉到原先她们呆着的那堵墙边。外面,雨黑压压地下着,夹杂着几道闪电。渐渐地,歌声停了。大家都沉留在寂静里,听着雨声,还有渐渐往山谷里远去了的雷声。那烛光相继摇晃,熄灭。没有人知道自己身处何处。过了一会儿,艾斯苔尔在冷风中穿过院于,她爬上了伊丽莎白的床,她们紧紧地抱在一起,免得掉下去。
    黎明时分,意大利士兵重新上了路,难民就跟在后面。白雪皑皑的高山上方,天碧蓝碧蓝的。教堂上面的小石子路更加蜿蜒曲折了。慢慢的,老人和孩了又掉到队伍的最后,人群在石路上铺排开来.一长条小小的黑色的人影。
    艾斯苔尔和伊丽莎白现在正在过一块巨大的岩块。艾斯苔尔从来没有想像过这样的风景。在她的头顶上方,只有一堆岩石,没有棵树,也没有一棵草。石堆嘎然而止的样子,平砌在悬崖的边缘。小路窄极了,脚下的鹅卵石都飞弹了出去,一直滚到谷底。也许足因为害怕,也许是因为冷,没有个人在讲话,甚至小孩子也静静地走在狭窄的小路上,没有说一句话。只听得谷底已看不见的激流的声音,还有石子飞弹出去的声音,风声和呼吸声。
    有一刻,艾斯苔尔想要放下箱子坐一会儿,但是她妈妈立即拽起她,带着一种绝望的坚定,强迫她继续她的旅程。
    现在,难民群已经分散开来了。老人,裹着黑头巾的女人都是最后一批人教堂里出发的,被远远地抛在后面。山脊已经遮住了他们。其他人,带着孩子的女人,慢慢地走着,可是没有人停下。小路沿着悬崖盘旋,只有几棵树还挂在路边。艾斯苔尔看着脚下被雷劈开的棵大落叶松,黑乎乎的,像死人的骨骼。在山谷的另一边,山将天空横切开来,岩尖林立,令人顿生凉意。这里有恐惧,可是也有美,那在太阳下闪光的石头,还有那无法穿透的天空。真正让人感到害怕的,是在山谷尽头所看见的这片场景,这条已经蠕动了两天的人流,那幽蓝幽蓝,闪耀着霜华,被天中央一块巨大的白云吞没了的城墙。这一切都是那么遥远,那么不可碰触,艾斯苔尔都觉得头晕了。怎么才能够到那里呢,是不是真的能到那里呢?或许人们只是被骗了,而所有的人都将在这冰雪白云里迷失了他们的方向,他们将在这裂缝中被吞噬。稍远处,望着小径沿着山壁蜿蜒上去,艾斯苔尔又看见了在天空中盘旋的黑鸟,但这一次是静静的苍鹰。
    沿着小路,在陡坡下,人群停了下来。艾斯苔尔又认出了教堂里的一些女人。她们已经因为疲惫和饥饿而精疲力竭,她们坐在路边的石头上,诅丧得很,目光定定的。孩子们就站在她们身边,一动不动,也没有说话。艾斯苔尔经过他们身旁的时候,女孩子们都在看她。她们的目光中有一种古怪的东西,一种不明确的东西,仿佛是恳求,仿佛她们想通过目光附上她,跟着她走似的。
    艾斯苔尔和伊丽莎白到达高山脚下的湖边时。太阳已经被云遮住了,日光西沉。劫水呈现出冰的颜色,上面闪耀着点点冰晶,好像一面镜子。大部分难民都在湖边停了下来,坐在一堆混乱的岩石之中稍事休息。但是精力最好的男人和女人已经再次出发了,往山口的方向上去,过时疲惫不堪的女人和老人才陆陆续续地到达湖边。
    艾斯苔尔靠着一块避风的岩石坐下,望着到达的人群。有好几次,伊丽莎白都站起身来:“走吧,我们得走了,我们得在夜晚来临之前翻过山口。”但是艾斯苔尔只是守候着这条路,就像前天等她父亲样。但这一回她不是在等他。而老约伯·艾齐克·撒朗台,那个在小教堂里唱歌。念书的人。她不想撇下他一个人走。然而她母亲已经等不及了,她只要对她母亲说:“求求你,就再等一小会儿。”在她们面前的岩璧上,云散开了,那条黑乎平的小路显现出来,和两座尖峰间的沟壑混在一起,可不一会儿,云又合在了一起。
    岩洞深处已经响起了雷声。伊丽莎白的脸变得苍白,紧张起来。她在湖边走着,向后退去。难民陆陆续续都走了。只剩下一些上了年纪的女人,还有几个带着孩子的。艾斯苔尔走近当中的一个,那是个年轻的波兰女人,一头干红的头发包裹在黑头巾里,艾斯苔尔看见她靠着一块岩石,在无声地哭泣。艾斯苔尔拍了拍她的肩膀。她想要和她说点话,鼓励鼓励她,可是她对她的语言一无所知。于是她从食品袋里拿了面包和干酪,递给她。年轻女人看着她,没有一丝笑意,然后她立刻开始吃起来,仍然蜷缩在那块岩石旁。
    终于,一队难民出现在湖边。艾斯苔尔认出了艾齐克·撤朗台和他身边的人。老人拄着拐杖,艰难地在石子路上走着。狂风将他的皮里长袍吹得鼓鼓的,他的灰色的山羊胡子,还有他的头发,都在风中飘荡看到他,艾斯苔尔立刻就明白他已经精疲力竭了,陪着他的那些男男女女帮着他在地上平躺下来。他朝向天空的那张脸是那么苍白,因为恐惧都变了形。艾斯苔尔靠近他,她听见他的残喘的呼吸,呼噜嘈的。正是这个她无法忍受。她走远了,躲避妈妈的怀中。“现在我想走了。”她低声地说。但是现在是伊丽莎白自己的目光无法离开那个躺在地上的老人了。
    霞光轻晃,转成了一种奇怪的红色;雷鸣声近了。暴风雨已经在盘旋,巨大的黑云撕扯着山峦,在远处再度闭合,在雪峰见滑动,仿佛是烟般。伴着老约伯·艾齐克·撒朗台的一个男人突然站起身,转向了艾斯苔尔和伊丽莎白。他甚至没有提高噪音,仿佛只是出于礼貌,说:“拉比(犹太教士的尊称)走不动了,他得在这里休息。你们走吧。”他又用自己的语言对和他在一起的那些女人说了一遍。于是.所有的女人都顺从地拾起包袱和箱子,开始往山口的方向走去。
    在进人蜿蜒山见的沟壑前,在消失在云际前,艾斯苔尔停下来,最后一次望了望在冰湖边的艾齐克和他的同伴,他们依然一动不动。成了岩石中间的两块黑斑。
    路在山巅间曲折盘旋。看不到头。黑色的云夹杂着闪电,径直来到了艾斯苔尔和她母亲的头顶上。这真让人害怕,可是同时又是那么美,艾斯太尔愿意再往上,再往上,到最靠近云的地方才好。一团团雾变红了,滑动着,在石尖上破碎了,然后沿着沟壑滚滚流淌,就像是一条条小溪,只是没有水。在艾斯苔尔和伊丽莎白脚下,一切都消失了。女人,还有其他的难民都没有了踪影。那足在天地见飘荡的感觉,平生第一次,艾斯苔尔能够想像出鸟的感受。但是这里没有鸟,没有任何人。这是一个只有云,那一抹抹的石,只有闪电的世界。
    马里奥曾经说过山田会把树下,或者石屋里的牧羊人打死。他对艾斯苔尔说人进入了死亡区,就在被闪电击中前,会听见一声奇怪的声响,就像是有一群蜜蜂嗡嗡地从四面八方同时飞来,在他们头顶盘旋,让他们发疯。现在,艾斯苔尔的心跳得快极了,她沿着石子路一路爬上击,就是在等这样的声音。
    再往上一点,小雨已经开始落了。在右手的山壁上,有一座碉堡。男男女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