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离宫记-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扭头问良妃:“娘娘今儿既请了我来,便要同我说实话。你若有所隐瞒,我便无法为你化解。”

    良妃早就万念俱灰,听到这话只是不住点头:“大师请问,我一定知无不言。”

    “好,那我就问你一句,这几个人的性命,是你害的吧。”

    良妃没想到她竟这样直接,当场吓得腿软,紧抿双唇一个字也不敢说。她还真没碰过这样的大师,换了旁人即便知道也不会这么大喇喇问出来。

    她不知该不该如实回答。

    “娘娘不必顾虑,我既进宫来为娘娘驱邪,你同我说的话我便不会同他人讲。你若信不过我,那我此刻便走,娘娘另请高明便是。”

    神婆说着抬脚就要走,却被良妃一把拉住:“大师莫走,我说我都说。我与她们的死,确实有直接的关系。”

    ………

    知薇在屋里来回走着,心里有些忐忑。

    她总觉得自己这回是当了恶人了。皇帝要收拾良妃,她掺和个什么劲儿,竟还给他出了主意,想出个神婆进宫的鬼点子来。

    知薇这是参照上一世基督教徒找神父告解这个法子,想叫良妃良心发现,自个儿就把罪孽给说出来了。若她自己说了,也算是自首,皇帝发落时也能给点面子。

    可这会儿想想又觉得这主意挺糟的,怎么看都有算计人的意思。她只盼着良妃并没皇帝想得那么坏,又或者最后皇帝网开一面,至少留她一命。

    宣妃的事情太过惨烈,知薇真怕有人再因此送命。

    雪容却不以为然,觉得她过于心软。先是劝了她半天,后又叫人去探消息。

    皇帝据说在乾清宫,一大早进去后便没出来。这会儿他跟知薇不适合相见,还是暂时分开得好。

    知薇也觉得这样更好,两人面对面总有尴尬感。还是等良妃的事情落幕再说。

    消息来得并不晚,才不过酉时延禧宫那边就有消息传出来。雪容将打听到的消息一一同知薇说,语调平静得吓人。

    “……说是良妃娘娘不大好,这会儿正传太医进去看。”

    “怎么个不好法?”

    “失了心智胡言乱语,还把请进宫的神婆给打伤了。”

    这是发疯的意思吧?知薇瞬间无语。良妃的心理素质未免也太差了,怎么跟安宁公主一个样儿。

    她突然一凛,有些反应过来。这病难道也会遗传?良妃母女全都一个样儿,平时看着挺强悍,可一旦碰上鬼神之事便承受不了。皇帝出主意叫钟嫔去吓良妃,结果居然把她活活吓疯了。

    一时间知薇有些感慨,不知这是谁的错。是皇帝还是钟嫔的?或许还是良妃自己的错吧。她若不做那些恶事不杀那些无辜,今天也不会落到这样的下场。

    只是这样一来,皇帝心里会怎么想,他能接受吗?

    乾清宫那样消息比承乾宫得的还要早。所谓的神婆不过是听命于皇帝的一个浑人罢了,平日里在民间装神弄鬼,今天却是长了回脸,进宫给娘娘驱鬼。

    不料鬼没驱成却被突然发疯的良妃给打伤了。好在伤得不重,简单包扎过后就来向皇帝回话。

    头一回见九五之尊,饶是神婆从前见多识广,这会儿也忍不住打摆子,颤着声儿费了半天劲儿,才算把话回完。

    皇帝情绪平稳,声音听不出半丝波澜。他越这样神婆越紧张,突然又后悔起来。

    当初贪财被良妃骗进宫,进来后又叫皇帝给拉拢了,现在听了一耳朵宫闱秘事,回头还能活着出去吗?

    那可都是皇家的丑事。贵妃娘娘为了自己女儿,杀了大公主身边的贴身宫女,又弄死了三公主手下几个侍候的人。这还不算什么,最要紧的是她竟买通钟嫔底下的太监,趁着地动一杯毒茶毒死了慧妃娘娘。

    这事儿要是传出去,百姓定要议论纷纷。她这哪里是进宫搏富贵,根本就是提着脑袋在办事儿啊。

    还有更恐怖的,贵妃从前竟给皇帝下过药,这里面的内情她连想都不敢想,按部就班说完之后,恨不得挖空脑袋全给忘了才好。

    皇帝之前是答应事成之后无论如何也不会定她的罪,可他若翻脸无情说话不算话,自己也没办法啊。

    这下子神婆可是吓坏了,全身抖个不停,满头满脑的冷汗滴到了面前的青石地面上,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皇帝却一味沉思起来。虽然这些事他大抵知道,但还有是出乎意料的事儿。比如自己中的那个毒,竟是良妃下的?

    她当初是怎么想的,是受制于沈万成无法推脱,还是当真想叫自己死?她杀了他,把这江山拱手让给沈万成,对她自己有什么好处?

    为了入宫时的一点体面,不惜与谋朝篡位的逆党合作,还沾上了邪/教青鸟堂。良妃这一路走来当真是一步错步步错,再也没有回头之路了。

    怪道她会发疯,一个人做下这么多错事,心里压力该有多大,恐怕夜夜难眠辗转反侧,稍有风吹草动便如惊弓之鸟。她这病非一日之功,往常不觉得,时间一久便发作了。

    疯了倒也好了,省了皇帝一桩心事。或许对她也是件好事儿,记不清从前的事儿,心里的恐慌也不会那般大。

    只是安宁那孩子……

    皇帝一时无语。若说良妃做出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他还能理解,可安宁一个小小孩童,竟知道夺人性命,还会使计把罪往别人身上推,不得不说真是厉害,也够狠毒。

    这样的孩子是他的女儿,皇帝自愧不如。

    他抬眼看看底下跪着的神婆,出大殿时留下一句话:“往后你就在宫里安心待着,每月自有俸银给你。”

    这是软禁在宫中不许出去的意思了。神婆既喜且忧。喜的是总算保住一条命,忧的是从此再无出宫日,她一个身份尴尬的人要怎么在宫墙内平安地活下去?

    悔不该走这一遭啊。

    皇帝出了乾清宫没去承乾宫,反倒去找太后。兹事体大,需要同太后商议一番。

    太后一早就在等消息,见着皇帝后迫不及待追问起来,待得听到良妃的所作所为后,心里也有些触动。

    这个良妃倒叫她小瞧了,论智谋不如她,但论心狠手辣绝对比她强。关键是她还敢勾结朝臣与邪党,宫里宫外处处兴风作浪,自己和皇帝却一直没瞧出来,也算有点本事。

    太后是宫里混迹多年的老手,但一想到那些事儿还是后背发凉。万幸有傅玉和,若不然皇帝性命不保,她这太后的位子只怕也要拱手让与他人。

    想到这里太后心一横,劝皇帝道:“既如此,良贵妃便不能再留,皇上还要早做定夺得好。”

    “朕没打算杀她。”

    “为何不杀,这种人留着做什么?”

    “杀了她不过一时痛快,留着她才好叫旁人警醒。宫里有这种心思的人不少,贵妃是他们最好的榜样。朕不想往后依旧家宅不宁,总要叫那些人都消停才是。”

    这些人或许没有良妃的本事和地位,但难保蝼蚁不会成大事儿。皇帝要竖一块活靶子,好叫那些人吓得再不敢把手乱伸乱摸。

    “那安宁呢,皇帝怎么想?”

    “同她母妃一道,迁去落月轩住。那儿清静,派几个人侍候着,往后的事儿看她自己的造化。”

    母女两个皆疯疯颠颠,能活多久都说不好。皇帝想起安宁恬静的脸庞,又想起她做的那些个事儿,当真心情复杂。

    太后也长吁短叹,到底是自家孙女,再不亲近也是疼爱的。

    皇帝也有皇帝的难处。他原本想将安宁弄到太后处养着,但一想大皇子还在这儿,安宁这病随时要发,到时候两个孩子撞一处非闹得鸡飞狗跳。到时候又害了老大也是得不偿失。

    再说太后年纪大了,精力也有限。知薇那里有小二,钟嫔那个还有二丫头,搁谁屋里都不合适。

    本来良妃好好的,将一双儿女养大。纵容和他夫妻情淡,儿女缘总还是有的。现在倒好……

    太后又想起三皇子来:“这孩子怎么半,刚学会走呢,总不能跟着他娘一道过。”

    这也是皇帝需要安排的事之一。他冲太后道:“不如交给太妃养着如何?”

    这倒是个好主意,太后一听就拍巴掌同意。蒋太妃跟她投缘,两人做了一辈子的好姐妹。虽说也曾为点小事闹过别扭,大矛盾是没有了。她一个人孤零零在宫里,除了自己只能跟宫女太监说话。宫外又是一堆面上和气心里只想着从她身上捞好处的亲眷,想想也不省心。

    若将三皇子交与她,还能打发打发时间,将来这孩子大了,定也会孝敬她。

    “这般甚好,就叫小三跟着太妃过吧。太妃心思聪明,这么多年大风大浪过来,她心里明镜似的,你给她这个恩典,她定会感激你将孩子教好,你也不必太过操心。我如今也不盼别的,只盼小三能安安稳稳过日子,待得大了你封他个爵位什么的,叫他出宫去吧。”

    这就算是拍板了,良妃的儿子是不可能跟太子位有什么瓜葛了。事实上如今宫里这三个皇子,大约也只有慧嫔生的二皇子最有希望问鼎储位。其余的两个母妃都曾犯过事儿,虽然对外掩了下去,可皇帝心里再清楚不过。

    一个沈知薇,就像块试金石,将宫里的人心一个个试了出来。

    事情就照皇帝和太后安排得这么办了。只是皇帝最后还是不忍心,将安宁留了下来,一并交给蒋太妃照顾。这蒋太妃在宫里一辈子,收拾起人来很有一套。安宁到了她那儿老老实实吃药睡觉,平日里小心克制,这病倒是渐渐有了起色。

    她初时还曾闹着要见良妃,后来不知怎的太妃同她谈了谈,她便改了主意,绝口不再提这事儿。一心一意只守着弟弟过,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恢复成了原来那个样子。

    只是内里究竟如何,谁也看不透。

    这些事情皇帝没跟知薇细说,他不愿她为别人的事太过操心。知薇也就没多问。宫廷争斗的可怕在这短短不到一年的时光里,她已领教了许多。见得越多越不愿往深了想,她现在就想守着皇帝安心地过小日子,或许哪天再生个孩子便会更加圆满。

    前一阵子为骗良妃上当出手,皇帝曾一连串地召太医来为她诊脉。可诊来诊去也没个所以然。太医都说她的身子没问题,可就是一直不见喜讯儿。

    皇帝并不着急,觉得日子还长,过个一年半载总会怀上。知薇却不那么想,古代人在检测不孕的技术上很落后,光靠望闻问切是查不出所以然来的。要是里头真有毛病,只怕吃再多汤药也没用。

    这会儿她又怀念起现代来,好歹上辈子还有办法治,这一世就真的拼运气了。

    到了五月里刚过完端午,突然听说傅玉和向皇帝辞官,说要去云游四海行医济世。

    皇帝当时没允,转过身跟知薇商量该如何办。知薇便道:“他既想出去,您便成全他吧。强留也留不住,他这样的人才,放到民间更好施展,您说是不是?”

    “朕也想这么做。只是这样一来,往后你的身子要交给谁来看顾?”

    “太医院人才辈出,未必没有比他强的,皇上也该给他们机会锻炼锻炼才是,您总用傅太医,别人该不高兴了。”

    “你这话有几分道理,既如此便叫他出去吧。省得人在曹营心在汉,总是不肯安安份份待宫里。再者说出去了还有别的好处。”

    “什么?”

    “可叫他不再惦记着你。或许哪天出去碰上个有意思的姑娘,一时动了成亲的念头,信国公世子也就放心了。”

    知薇真拿他没办法,堂堂一国之君,怎么这么爱吃醋。这话一出,空气里的酸味儿扑天盖地,掩都掩不住。

    于是傅玉和辞官的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

    准备走人的前几天,他又来了承乾宫,说是最后一次给知薇请平安脉,也算是老友告别此生或许再不相见的意思。

    知薇一想到这个有点难过,虽不爱他总感念他的好。他救过雪容救过锦绣,也曾几次三番帮自己,这样一个好人,若搁在现在没这么多规矩,当个朋友也是好的。

    他来的那天知薇午觉刚起,睡得脸有些肿,人也没什么精神。明明一觉醒来却还是不住地犯困,恨不得卷了被子再睡一觉才痛快。

    傅玉和一见她这神色面容,不由微微蹙眉,神情有些不痛快。知薇觉得奇怪,他这是不高兴的样子?可为什么呢。

    两人寒喧几句,知薇坐下由腊梅挽起袖子,露出一截雪白的手腕搁在几子上。傅玉和轻轻搭上手指,认真摸了足有一盏茶的功夫,又仔细询问了知薇最近的一些情况,最后沉思片刻,眉头又皱了起来。

    他这个样子吓了知薇一跳,心想这是得了重病难以医治吗?

    正打算问呢,傅玉和却站起身来,冲知薇道:“娘娘近些日子小心为好,臣这儿给您开副药,每日吃一帖便好。待过几日我再来与你把脉。”

    “这是怎么了,你不要要出宫去了吗,为何还要再把?”

    “臣恐怕得有大半年离不了京城了。”

    “为什么?”

    “娘娘有孕,皇上定不会放过臣,定要等娘娘平安诞了皇子才是。”

    “那岂不是耽误你了?”

    “无妨,反正臣离京后也没个打算,什么时候走都成。”

    “既如此,便麻烦你了。”

    知薇说着想去端茶喝,手刚碰上茶盅身子一抖,这才回过神来。

    傅玉和刚刚什么意思,是说她怀孕了吗?

    她睁大眼睛望着对方,目光里满是询问。傅玉和也不多说,只冲她点点头,算是回答了她的疑问。

    这消息来得太过突然,知薇有些消化不了。本都做好奋战几年甚至一辈子养二皇子的决定了,想不到孩子不期而至,给了她个意外的惊喜。

    知薇实在太过高兴,待傅玉和走了之后来回在屋里踱步,脸上洋溢着止不住的笑意,还不时摸摸肚子,心里满足不已。

    混到这份上也算圆满了,这一世总算没白活,找了个对她还不错的老男人,还能有个自己的孩子,衣食无忧富贵滔天,放眼这世上她也算是少有的舒心人了。

    那边傅玉和去到乾清宫,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皇帝。皇帝一听之下搁下手里的奏折就往承乾宫赶,进屋之后将所有人赶出去,搂着知薇回房去了。

    两个人凑在一起说了好一会儿子话,皇帝难得急性子一回,已经开始给孩子取名字。知薇就笑他:“连男女都不知道,起什么名字啊。”

    “先取个小名,回头生男生女都能用。”

    “您想取个什么?”

    “跟他几个哥哥辈的,用元字,朕想想,不若就叫元宝如何。这名字男孩女孩都能用。”

    幸亏知薇没喝茶,要不肯定一口喷出来。亏他想得出来,二皇子叫元真,多好听的名字,落自己孩子头上,却只能叫元宝。

    元宝元宝,若他姓金,她孩子岂不是要叫金元宝。

    皇帝却不以为然:“这名字满是福气,朕瞧着挺好。再说只是小名,待得出生朕亲自为他取个名字,定叫你满意。”

    知薇心想还是不要了,取个小名这么随意,若把大名再交给他,天知道会取出什么样的来。不过看他现在兴致高昂的样子,知薇也不忍心打击他,只能先安心养胎,盼着到时候皇帝一时灵光乍现,能取个不错的出来。

    正说着名字的事儿,皇帝又想起另一桩事儿来:“本想趁天气凉快些先将封后大典办了,如今你有了身孕,朕又有点担心。”

    “那就先拖着吧。”

    “朕就没见过你这般不积极的,这是叫你当皇后,不是贬你为奴,你用得着这般三推四推的?既如此还是按原来的打算,待到九十月里挑个良辰吉日,朕便立你为后。”

    “那我这肚子到时候岂不……”

    “朕叫人将吉服做得宽大些,将肚子遮上便是。”皇帝搂着她坐在塌里,轻轻摸着她的肚子笑,“你可给朕争气些,别叫你娘受罪才是。受封那一日老实些,别总在肚子里乱踢。”

    结果也不知是不是皇帝的话起了作用,小皇子在肚子里的时候确实极为老实,哪怕知薇册封皇后那一日他也十分太平,除了时不时动一下外,其余时候安安稳稳,没叫知薇操一点心。

    她的整个孕期都十分太平,没有孕吐也没有浮肿,人都说到了后期缺钙会抽筋,有些人还会耻骨痛,她却一丁点不舒服也没有。除了肚子比旁人略大些外,其余一切都好。

    初时对生产的恐惧因这顺利的怀孕过程,也被打消了许多。

    到了最后三个月,知薇想起上辈子学的那点知识,开始在宫里频繁走动。先是承乾宫里从前院走到后院,后来觉得地方不够大,又开始到处溜达。

    皇帝住养心殿,她就一天三回不停地走,有时候早上在那儿,一转眼的功夫人不见了,到吃午饭的时候才出现,下午又跑出去,到了饭点又会突然冒出来。

    皇帝一开始被她搞得直想笑,后来想通了就随她去了。傅玉和也说了,若想生产顺利就要多走动才是。那是一道坎儿,皇帝平时尽量不去想它,只有等到了那一天才会知道到底该有什么样的反应。

    知薇的预产期在来年的三月里,天气乍暖还寒,过年的时候她顶着硕大的肚皮以皇后的身份操持琐事的时候,太后还曾担心过。

    后来见她身子健壮步履如飞,倒也不多担心了。只还是叮嘱她要小心为妙,定要等到孩子足月生产才是。

    知薇看着日渐巨大的肚子却有些担心,到了临产前几日便忧心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