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臣又聊了会别的事情,赵祯打了个阿欠,每日早朝困顿不堪,上午都要睡个回笼觉,苏锦知趣的告退出宫。

    一出宫门口,一大帮子人呼啦围上前来堵住苏锦,苏锦吓了一跳,一看全是认识的官员,欧阳修、富弼、杨察等等,还有十多位旧日的同僚交好的官员。

    欧阳修揪着苏锦的袖子道:“可逮住你了,没说的,请客请客去。”

    苏锦不解的道:“请什么客?”

    欧阳修指着苏锦鼻子道:“呦呵,装傻是么?平步青云升官发财,如今红的发紫,便看不起咱们这帮子人了是么?这可真叫‘媳妇娶进房,媒人丢过墙’了,当初谁死乞白赖的央求我帮你做媒来着?”

    富弼也跟着起哄道:“就是,今日不能饶了你,苏小弟,你就破费些吧,今日樊楼最好的包厢哥哥我已经帮你定下了,无论如何你是逃不掉这一顿了。”

    众人连声起哄,苏锦本想回家陪陪王夫人晏碧云等人,但脱身不得,再说,这些都是死党,久未相聚也应该在一起乐呵乐呵;于是笑道:“我当什么事儿,本打算今晚宴请各位,但你们这么性急,那咱们便开往樊楼便是。”

    当下命小柱儿回去通知家里一声,被众人簇拥着前往汴梁最豪华的樊楼而去。

    当天下午,汴梁城樊楼里传出了数首好词,据说是今科状元苏锦在西北为官有感而作,汴梁城中的歌肆青楼的歌女们早已将状元郎的诗词奉为圣物,每每压轴大作便是苏状元以前做的数首词作,如今新词既出,且风格迥异,自然纷纷传抄谱曲传唱,一时间风靡无双。

    词曰: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煮酒慰平生!

第八一六章 爱心马车

    由于西北事务繁多,秦凤路又纳入苏锦的辖下管辖,更是有许多的事情容不得苏锦有余暇在京城盘桓,更何况和夏人的谈判约定在半月之后的渭州城中,苏锦更是要抓紧时间返回西北。

    而此次回京时间上也不凑巧,晏碧云腹中的孩儿实际上要到十一月初才能出生,苏锦是绝对等不到那一天了,但苏锦又不想错过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日子,于是相当的纠结。

    几经考虑之后,晏碧云不忍见苏锦一心挂两头,于是主动提出跟随苏锦去西北,但顿时引起了全家上下的极力反对。

    “姐姐,这可使不得,渭州远隔千里,一路上颠簸跋涉风餐露宿的,你又近临产之期,万一路上出个什么茬子,那可了不得。”柔娘第一个出来反对。

    小娴儿也急道:“是啊小姐,你当这是玩笑呢?生孩子可是大事,也是很危险的事情,要是因此有个三长两短,教咱们怎么办?”

    面对众人的一片反对之声,晏碧云表现的极为淡定,微笑摆手道:“你们也莫要紧张,哪有你们说的那么危险的,娴儿你忘了么?咱们晏家后园的罗婶子怀胎**个月照样担水浇花,忙前忙后的,生孩子的前一刻还在锄草,还不一样母子平安么?再说了,夫君一心牵挂两头也不是个事儿,如今他官事繁忙,他又是对家人极为照顾之人,我们难道便忍心看着他留下遗憾么?再说了,家中生意也都上了正轨,我留在京城也没什么事情,总归要跟随他去西北,总不能让他一个人呆在西北,身边连个家人也没有;这次回京,你们没看出来他都有些沉默寡言,黑瘦了不少么?”

    众女心道:沉默寡言到未必,回京这几日每天晚上不知道多么活泼,折腾的人吃不消,诸般花样层出不穷,快被他弄疯了;不过黑瘦了倒是真的,以前白皙的皮肤也变得粗糙,显然是在西北的日子不甚安适,小穗儿一个人也忙不过来,而那个什么夏思菱本来就是娇小姐,又怎么会照顾人。

    “可是,要去也等孩子生下之后才能去啊,我们不答应,便是公子爷回来也必不会答应。”小娴儿下了断言。

    晚上苏锦归家之后,此事被郑重的提上了议题;不出所料,王夫人和苏锦一听同声反对,王夫人道:“媳妇儿,这可是我苏家第一个孙儿,无论是男是女都不能有差错,安心在京城养着,锦儿回不来便回不来罢了,这又有什么?天下为官经商者家中人生老病死不在身边的多了去了,又有何遗憾的。”

    苏锦也将头摇的像拨浪鼓;他不愿错过自己孩儿出生的这一刻,但他也绝不愿意冒险,若是半路上晏碧云出了差错,那可是终身之憾了。

    晏碧云耐心的说服道:“婆婆,夫君,听碧云跟你们说,奴家问了郎中,他们说妇人受孕前三个月最为危险,过了那三个月其实也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脆弱,奴家想好了,路上行的慢一些,再带上接生婆郎中随行,一路就当游山玩水,如今已经入秋,天气也好,闷在家里反倒心情不好;夫君可以先行回去,我们在后面慢慢跟上就是了,东西带的足一些,准备的充分一些绝不会出什么差错。”

    众人还是不放心,百般的劝说,但是晏碧云却坚持己见,最后不欢而散;晚饭后,苏锦在房中问晏碧云为何要这么执拗,这已经不像她的性格了,晏碧云拿出了一封信道:“这是夏小姐私下里写给奴家的一封信,怕是你也不知道吧。”

    苏锦道:“她写信给你作甚?”

    晏碧云叹息道:“你永远不懂女子的心事,虽然你所做的事情都是大事,在你看来是不得不为之事,理由充足之事,但你看看这封信便可知道,当你决定以身涉险之时,你身边人的心情是如何的糟糕和痛苦;这封信便是你一意孤行亲自带人去会州烧夏军粮草的时候,夏小姐写给奴家的,信里边句句泣血字字担忧,可谓是痛入骨髓;你永远不知道,当你做出一个决定的时候,那不仅是你个人的事,也会牵动你周围所有人的心。”

    苏锦歉意道:“我知道,可是我也身不由己。”

    晏碧云伸出纤长的手指抚摸苏锦的脸道:“奴家明白,男儿汉自然要做男儿汉的事情,也许有的时候不惜舍生赴死,奴家不回干涉你的决定,但奴家想要做的便是时时刻刻和你呆在一起,无论你的决定是什么,奴家要珍惜现有的一切;奴家和夏小姐一样,不愿意天天呆在京城苦苦担心翘首而盼,更不能容忍在夫君辛苦操劳之时自己却不能在你身边陪着你,所以这一回无论如何奴家也要跟你去西北,哪怕是死在路上也无怨无悔;你将让奴家脱离了往日的煎熬,难道忍心让奴家再受煎熬么?”

    苏锦这才明白晏碧云的心意,晏碧云本就不像是这个时代传统意义上的女子,只知道一切遵循命运的安排,也不懂去争取什么,晏碧云执掌晏府家业数年,走南闯北历练日久,见识上也高出他人,她所要求的和苏锦厮守,珍惜当下的每一天,倒也并不过分。

    实际上,苏锦也明白,这一切也有自己的责任,自己的性格中实在有太多冒险的成分,这一点带给身边的女子们很大的压力,所以她们并没有多少安全感,相较而言,晏碧云能够理解自己,只是要求能时时刻刻在一起,已经是很不过分的要求了。

    话到此,苏锦也无法拒绝,其实去西北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危险,路上多加小心便是了,如今战事已息,西夏军的滋扰已经不用担心,在大批马军士兵的保护下,路途上的盗跖也不敢露头,唯一要做的便是让晏碧云少受颠簸注意身体便是了。

    苏锦被说服,这让家中众人及其无语,王夫人气的大骂苏锦没心没肺,完全不懂照顾自己的媳妇儿,苏锦默不作声的带着小柱儿在自家最大的马车上捣鼓了两个整天之后,请王夫人上马车试坐,王夫人顿时无语了。

    原来苏锦为了让晏碧云在坑洼难行的官道上少受颠簸之苦不得不开动脑筋搞起了发明,这时代的马车都是木轮,虽然行动的快慢靠的是马儿的速度,但颠簸起来就不是马儿拉车的速度所能决定的了,苏锦也没有别的材料,只得因地制宜缝制了一圈皮囊垫在宽宽的轮子表面,外边再以三四层厚牛皮裹住,钉得严严实实,这样一个简易的防震车轮便做成了,虽然不知道能用多久,但是效果果然很好,坐着马车过沟坎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平稳舒适了许多。

    本来苏锦打算在车轴上想办法安装防震器,但是这年头钢铁都是次品,根本就不可能有弹簧之类的玩意儿,木制的车轴也经不起多大的改造,最后只能在车厢里做文章,除了铺上厚厚的棉毯,四壁以厚棉枕头格挡以防碰撞摔倒等等,还怕车厢内过于气闷将车顶改造成可以掀开的敞篷。

    这样一来,两天时间,一个孕妇专属座驾便告完成,王夫人坐了之后赞不绝口,连她这把老骨头都没感觉不舒服,晏碧云应该不会感到不舒服。

    众人惊讶于苏锦的小聪明,没想到他还有这一手,虽然在这个年头匠工的手艺再巧也不为人所看的起,但苏锦能亲自为晏碧云的出行动手改装车子,这份眷爱之心却是实实在在的。

    当然最为惊讶的还是小柱子,作为苏家马车队的首席马车夫,他惊讶于公子爷的聪慧巧技,作为一个赶了近十年车的车夫,小柱子无时无刻不在为了改变车的颠簸让主人做的更舒服而努力,但却从没有公子爷这般手到擒来,这让小柱子佩服的五体投地。

    “难道公子爷前世跟我是同行?”小柱子私下里想。

第八一七章 了结

    苏锦在京城的生活可谓多姿多彩,作为政坛上的一颗新星,众人的巴结奉承自然必不可少,朝中老牌权贵们也轮番请苏锦赴宴赏光,稍有眼力劲的人都明白,这个苏锦将来必上宰辅之位,只要他不搞歪门邪道,这事儿几乎是板上钉钉之事。

    一个人上位了之后你再去巴结,那便是假模假样的阿谀奉承,在他还是籍籍无名之时你选择坚定的支持他,等他上位之后,自然会百般的回报于你。

    众官惊叹于晏殊的眼光,当苏锦还是个应天府学子的时候,晏殊便从一堆石头中看中了这一颗,现如今,这块石头经过打磨已经呈现出宝石之光,可见晏殊当初的抉择是多么的正确;姜还是老的辣,有些人就是有特殊的敏感,不服都不行。

    当然既然当初自己没眼光没有发现这颗宝石,如今示好也并不太迟,毕竟苏锦还没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时候,退一万步讲,即便是得不到苏锦的回报,只要他不针对自己便已足够;大多数人对未来并不抱太大的希望,他们只是希望能够安安稳稳的当官拿俸禄,过他们衣食无忧的奢华生活,至于谁上谁下他们其实并不太在意,只要这些上去的人不要破坏他们的美好生活,否则他们便会群起攻之。

    苏锦是逢请必去,从不落下一个宴席,在京中十余日,比在京城呆一年认识的人还多,各衙门的官员,皇亲国戚们都几乎照过了面,大名鼎鼎的人物也见识了不少,历史上根本没听说的也见了几打。

    本来苏锦并不打算这样,但他有自己的考虑,因为苏锦逐渐明白在这个时代生存的一个秘诀,那便是融入其中;种种的不适和格格不入带给自己的绝不是成功而是被排斥;朝廷上下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主流的集团,在其中你也许不觉得什么,一旦置身其外,你很快就会发觉自己举步维艰。

    原先的苏锦属于不外不内的之人,换句话说他还没有到进入这个圈子的资格,不是说你中了状元,你取了晏殊的侄女儿,你办成了几件差事便可以理所当然的进入其中;这个圈子里对你的接受度只从两点来考量,第一便是皇上对你的态度如何?第二便是你的官职的大小;这两点都符合他们的预期他们才会尝试着和你接触,将你纳入其中。

    简单的来说,这种隐形的小集团便是朋党,正是朝廷不允许,却又暗中存在的东西;显然这样的朋党不止一个,他们相互之间既有合作又有反目,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酝酿和激化,就像暴风骤雨前天空中翻滚的膨胀的乌云一般。

    离京前一日,苏锦去了自家在汴梁城开设的成衣铺,很久没有去看看白牡丹她们了,自己为了避嫌一直想来却又不能来,但苏锦一直想知道白牡丹她们生活的如何。

    当苏锦穿着青衣小帽走进店里之时,几名青布包头的女子正在给几位女眷解释花色布料,指着墙上的大幅成衣图案讲解衣饰的搭配特色。

    苏锦跨入门内,顿时惹来几名女顾客的窃窃私语,一个圆脸的女伙计走上前来福了一福道:“这位客官,本店只接待女宾,客官若是要为家中人定制衣衫,可请家中女眷前来,多谢了。”

    苏锦一愣道:“只接待女眷?”

    那圆脸女子道:“是的,门口有个牌子呢,客官可能是没注意。”

    苏锦问道:“谁定的规矩?”

    那女子道:“是我家白掌柜定的规矩,我家掌柜的便是女子,女子做生意接待男宾多有不便,还请客官谅解则个。”

    苏锦微笑道:“原来如此,当然谅解,很好!麻烦小娘子带个口信给你家白掌柜,就说有个姓苏的前来拜访她,既然店中不接待男宾,那我也不多留了,明日我便离京,请你家白掌柜多多保重,有缘再见。”

    那少女有些讶异道:“你认识我家白掌柜?”

    苏锦微笑道:“自然认识,你家白掌柜叫做白牡丹是么?”

    那少女道:“早不叫这个名字了,我家掌柜的已经改了名字叫白素贞。”

    苏锦哑然失笑,旋即明白了白牡丹的意思,改了花名便等于向过去告别,素贞之意不用多解释,虽然和传说中的那个白娘子重名,显得有些搞笑,但苏锦却是完全读懂了白牡丹的心思。

    苏锦微笑点头,举步往外走,那少女忙问道:“敢问客官高姓大名,传话的时候若是我家掌柜的问起我该怎么回答?”

    苏锦停步转身道:“你只说我姓苏便可,你家掌柜自然知道我是谁,另外替我送两句话给她。”苏锦想了想快步走到柜台前,柜台上有一笔墨,苏锦提笔写了两行字,快步离去,消失在人群之中。

    ……

    苏家车队启程前往西北,这一回随行的人员浩浩荡荡着实不少,就像是一次大搬家一般,大到桌椅板凳小到茶具香炉一应俱全,听说西北的城市苦的很,商铺都没几座,更是让柔娘浣娘操碎了心,举家采购数日,装了满满五辆马车的物事,外加上苏锦此番顺道带回西北的兵部补充的盔甲兵器物资的车队,又是上千人的大队伍。

    不过此番西行跟上次西行的心情截然不同,若说上一会对未来懵懂无知有些茫然的恐惧感的话,这一回苏锦的心情显然轻松了许多,多了的只是一份更加沉甸甸的责任和希望。

    柔娘和浣娘也随行来西北,苏锦本来也想让王夫人跟着一起去,但王夫人拒绝了,她明白苏锦不想让自己一个人留在京城,但她是个贤良之母,她明白什么时候该放手,什么时候不让自己成为苏锦的累赘,儿子的成就已经足以让苏家列祖列宗泉下安息,她自己也尽到苏家媳妇的责任,对得起死去的夫君了。

    临行之前还有个小插曲,夏竦在头一天的早朝后居然亲自登门拜访苏锦,两人之间的过节心照不宣,但表面上却依旧很和气,夏竦登门的目的可不是讲和,他带来了一箱子衣服和一箱子珠宝交给苏锦。

    任凭夏竦百般的套问苏锦的口风,苏锦咬紧牙关就是不松口,不承认也不否认夏思菱便在自己的身边,最后夏竦无可奈何,留下箱子叹息着离去,苏锦有些可怜他,但他很快便告诫自己绝不可感情用事,对付夏竦这种人,你若以为他会轻易的便被打倒,那便大错特错了,夏竦就像是一条冬眠的蛇,目前尚在收敛状态,一旦你不注意,他会狠狠的咬你一口,将毒液注入你的体内,让你死于非命。

    ……

    苏锦离京的当天上午,京城苏记成衣铺内依旧生意忙碌。

    作为专门接待女客的唯一一家成衣铺,在京城中已经小有名气;苏记的成衣质量并非多好,但胜在花样翻新,妙思不穷,成为京中闺阁女子们茶余饭后的消遣之处。

    这间铺子还有妙龄女子穿着衣服让人能立体的看到衣服的优缺点,而且此间掌柜的善绘丹青之图,在店铺内壁上挂了十多副衣饰仕女图,让人一目了然。

    今日,这家铺子的熟客们突然发现,铺子里多了一条条幅。

    在一大堆仕女图的中间最显眼的位置,有一副装裱一新的条幅,用的是最普通的柜上记账包衣用的大黄纸。

    上面只有两句话: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那是苏锦的临别赠言;改名后的白素贞心里也明白,这也是她和苏锦之间的最后一次交汇,从此之后,苏锦和她之间再无交集。

    遗憾么?其实也有,但更多的是坦然。

    白素贞终身未嫁,数年后苏记将成衣铺送给白素贞,几年后她成为京城最著名的成衣坊《彩蝶轩》的女东家,数十年后她成为大宋成衣界的标杆式的人物,影响遍及大宋及周边属国。

    在她的店铺中,永远都挂着这幅条幅: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第八一八章 议和(上)

    一行人缓缓西行,苏锦不愿独自先行一步,虽然还有一大堆的事务在等着自己,但浮生数日清闲还是需要的,苏锦本就是个不喜欢忙碌的人,这一路上能够真正的休闲下来,带着众人沿途好好的观赏风景,让他倍感惬意。

    途径那座和夏思菱鱼水之欢的小山谷之时,苏锦故伎重演,将浣娘和柔娘两姐妹带去洗了个鸳鸯浴,三人缠绵不尽,更有一番蚀骨**的滋味。

    韩琦比苏锦早几日回归秦州,苏锦一行抵达秦州之时,他已经等的心急如焚了,韩琦此次回秦州除了要和苏锦交接秦州事务之外,还兼任钦差大臣,带来了朝廷给西北诸官和军民的嘉奖令,李重被提升为渭州知府,潘江被任命为泾原路都部署副都指挥使,魏松鹤被任命为渭州通判,原秦凤路陇州知府景泰被任命为秦凤路都部署副指挥使,其余守城有功的军民均有封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