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兄你瞧,那两位必是高中科举的学子回来捧场的,瞧那个小官儿,不过十七八岁年纪,可羡慕死人了。”

    “兄弟啊,不是我说你,羡慕他人富贵作甚?你我二人今年不也要鱼跃龙门么?他们不过早走一步罢了,年纪轻又怎样?神童而泯然众人者多了去了。”

    “对对,年兄说的是,瞧您坐的那个位置,那号牌正是连中三元的号牌,预示着今年的状元非莫属了。”

    “哈哈哈,借你吉言,咱们彼此彼此,我中状元,你中探花,你我兄弟二人披红挂彩打马游街,该是何等的风光。”

    “嘿嘿,最好是哪家富贵小姐待字闺中,咱们兄弟再做个东床快婿,那可就圆满啦。”

    “看不出兄弟你想的还真远,别怪愚兄没提醒你,摊上那够了那好事你也不成,你家中妻室该如何处置呢?”

    “这个……总有办法的,到时候再说。”

    “嘿嘿,你定是打着休妻再娶的鬼主意了,你若那样的话,你陈世美的名字可就要被人唾骂了。”

    “呸呸,说这些作甚?不还没有那好事临头么?倒先弄了一头的晦气。”

    “对对,愚兄多嘴了,来来,吃酒吃酒。”

    “干了,苟富贵莫相忘!”

    两名醉酒的读书人的话一字不落尽入苏锦耳中,苏锦微笑着想:这世道跟后世倒也差不多,读书当官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报效国家,而是为了个人的私利,人性古今相同,倒也不足为奇,只是这学子名叫陈世美,听起来倒是蛮有些耳熟。

    两人步上二楼,二楼隔成一个个的雅间,由于不是用餐时间,只有寥寥几间包间中有人。

    赵德海引着苏锦等人来到靠近南头临街的包间里坐下,打开两侧的窗户,顿时将街上和远处的景物一览无余,微风轻抚之下,苏锦忽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仔细一想,才恍然惊醒,这位置正是自己第一次在庐州和丰楼吃饭时所坐的位置,就是在那次和丰楼吃饭的时候,自己第一次见到了晏碧云,还带回了柔娘和浣娘两个可人儿。

    时光忽忽,眨眼间,自己已经来到这个时代近一年了。

第六零四章 布置(下)

    几人落座,一番敬酒布菜之后,苏锦开口道:“两位指挥大人,我想请你们帮个忙。”

    赵德海忙起身,假意责怪道:“苏大人这是什么话,卑职等本就是跟随您二位办差的,什么叫请咱们帮忙,但吩咐下来便是。”

    方成忠也赶紧表态,表示一切但凭吩咐。

    苏锦也不矫情,笑道:“既如此,咱们公事照公事办,私下里咱们还是弟兄。”

    “该当如此。”赵方二人笑道。

    “两位指挥手下统辖了多少马军兄弟?”

    “我两人虽是副指挥,但实际能动用之人也不过一人三个都,总共六七百人吧。”赵德海老老实实的答道。

    苏锦点头道:“人数倒是不少,你们马军的配置有哪些?可否告知?”

    赵德海道:“一人一马两套盔甲,兵刃么……一柄冲锋长枪,一把短弓,一把短兵刃,或刀或剑不定。”

    苏锦皱眉道:“你们有火器么?”

    赵德海眨巴着眼道:“什么火器?”

    苏锦指手画脚的比划了半天,还是方成忠明白的快,问道:“苏大人说的可是火箭?填药点火发射的那种?”

    苏锦摇头道:“不是火箭,好像是叫火铳;此物有么?”

    赵德海和方成忠头摇的像拨浪鼓道:“火铳?没听说过,兵部有个神水营,倒是有些火蒺藜,突火枪之类的玩意儿,不过都是中看不中用,价格也昂贵,杀伤力都不如弓箭,没人用。”

    苏锦大为惊讶,印象中宋代早已有了火器,怎么直到如今连最精锐的禁军都不知道火器的威力,难怪自己也算是身经数战,连一个火器没见到。

    “大人,您说的火铳是何物?”赵德海好奇的问道。

    苏锦想了想,用手蘸了酒在桌上画了个印象中的火铳的摸样,解释道:“铸管之内填充火药压实,再以铁砂填充,边上有引信,点燃之后火药带着铁砂飞出,五六十步内方圆十步之间中人力透,一般的薄盔甲也挡不住。”

    方成忠皱眉道:“苏大人,不是卑职扫你的兴,我见过神水营也曾做的跟您所说差不多的玩意,耗资不少,却最后连三十步外的普通衣物都穿不透;为此神水营秦指挥还被罚俸一年,枢密院责罚他异想天开呢。”

    苏锦讶异道:“怎么可能?三十步外普通衣物都穿不透?”

    方成忠指天发誓说亲眼所见,现在那一堆竹管子还堆在库房角落无人问津呢。

    苏锦讶异道:“竹管?”

    方成忠道:“是啊,都是用的韧性好的刺竹筒,您所说的不是竹管么?”

    苏锦挠头道:“我说的是铸管,用特铸造的铸铁管。”

    座上众人茫然摇头道:“没有,那得费多少钱银呢,从未见过这东西。”

    苏锦额头冒汗,想了想道:“那神水营填充火药定然只能填少许了,否则竹管哪能经受的住?”

    方成忠道:“是啊,只是数匙便可,就这样还曾爆裂过,伤了几个士兵呢。”

    苏锦喘了口气道:“那便是症结所在了,竹管岂能经受住火药的气力,不爆裂才怪,火药少了,打出去的铁砂自然全无力道,别说三十步外穿物,能打出三十步远便已经很不错了。”

    赵德海道:“那苏大人问此物有何用处呢?难不成是想花巨资铸造铁管不成?那可是要花大价钱的,而且动用铁矿铸造需工部上报三司,皇上恩准方可行事,再说那玩意能不能铸造出来合用,还是未知之数呢。”

    苏锦摆手道:“我可没那闲心思,再说明天就要用,也没时间去准备。”

    众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个个眼巴巴的看着苏锦。

    苏锦笑道:“是这样,明日我打算跟富大人带辽使参观我大宋禁军训练,咱们要拿出些吓人的玩意儿挫挫他们的锐气,所以我想起了火器。”

    赵德海摇头道:“哎,这玩意拿出去不是立威,是丢人现眼罢了,没得叫辽人笑话死。”

    苏锦想了想道:“办法还是有的,不过要辛苦两位去办,你二人去神水营将那一推竹筒借过来,一律涂上黑漆,外部裹以草绳之类的玩意,别让人看出材质来;明日咱们就拿着竹筒立威。”

    赵德海和方成忠大眼瞪小眼道:“那怎么立威?假的就是假的,不过喷些烟雾,没杀伤力怎么能让辽使害怕?”

    苏锦呵呵笑道:“山人自有妙计,附耳过来。”

    赵方两人伸着脖子凑上耳朵,苏锦叽叽咯咯的说了半天,把两位说的眼睛发直嘴巴张的老大,最后看着苏锦的目光说不出是鄙夷还是钦佩。

    “明日下午便要布置好,可有难度?”苏锦微笑道。

    “卑职等这点事办不到还出来混么?只是我等不敢保证这效果如何。”

    “那是我担心的事,你们只管照做便是,时间紧迫,一切靠你们二位了,明日西校场咱们再见。”苏锦毫不客气的下了逐客令。

    赵方两人赶紧将面前的酒灌下肚子里,一人抓了一根鹅腿急匆匆的下楼去了。

    富弼看着两人的背影道:“兄弟,你这一手可真是绝了,就怕被人看出破绽。”

    苏锦笑道:“看不出的,不把他们吓尿裤子,他们还是要拿边境上的大军说事,咱们要想办好差事,只能不断的挫伤他们的锐气,当他们觉得我大宋其实根本不惧作战的时候,那就是咱们差事完成的时候了。”

    “可是,这事迟早要露陷的,到时候岂不是又有一番口舌。”

    “露馅他们也不会说,只能吃哑巴亏,下次在寻机会滋事罢了,我大宋只要喘过这口气来,又怕他们夏辽哪一家?熬到今年夏粮上市,朝廷库房殷实起来,什么都不用在乎了。”

    “说的对!贤弟真是个天生的宰执之才,愚兄自愧不如。”

    “别给我戴高帽子,上午的事还不知怎么跟皇上解释呢,我估计皇上定会责罚我等,还要你老兄上前去挡一挡,你在皇上面前面子比我大。”

    富弼翻翻白眼心道:再大也大不过你,小子不地道,有事便要我去担当,担当便担当吧,谁叫咱们是拴在一起的蚱蜢呢。

    傍晚时分,苏锦和富弼进宫去觐见赵祯,将上午的事情一一禀明;赵祯其实早就知道此事了。

    半天时间整个汴梁城都传的沸反盈天,说宋辽两国使者在馆驿中遣手下武士比武,还压巨资豪赌;最终大宋两位特使棋高一着赢得辽使差点脱了裤子。

    更有穿凿附会之人添油加醋,说什么富弼苏锦两位大人饱读诗书通贯历史,巧用田忌赛马之策,善于调兵布阵,什么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智勇兼备最终战而胜之,令辽人颜面尽失,俯首认输云云。

    百姓们对这事自然是津津乐道,但传到朝廷上却是另一番反应;激进派自然认为是提气之举,但大多是持重之人都不以为然。

    首先两国使者当街对赌这事本身就不是个体面的事,二来臣们都认为来者是客,没有这么对待客人的,把客人输得清洁溜溜这是愚蠢的行为,因为这客人可不是一般的客人,客人的身后带着几十万条虎视眈眈的饿狼;本来谈判是缓和局势,富弼和苏锦这么一闹,使局势更加的恶化了。

    一下午数拨得到消息的臣子们接连进宫见驾,弄得午后小憩之后忽然有了点小情调,正跟宠妃张贵妃弄得不亦乐乎的赵祯郁闷的要死。

    不过赵祯并没有过早的下结论,苏锦早间给自己的承诺还历历在耳,不可能不经过脑子便糊里糊涂的办事,赵祯只想听听苏锦等人自己的解释。

    苏锦禀报之后,解释了这么做的原因。

    “皇上,微臣只是想挫挫他们的锐气罢了,他们气势汹汹而来,咱们要是再给他们的气焰上浇油的话,那这把火便没办法灭掉了;臣所做的只是泼一瓢冷水罢了,要辽人知道,我大宋可不是任由他们为所欲为之所。再说辽人过于嚣张,将我馆驿中的兵卒都打伤了几个,这么做也是稍加惩戒。”

    赵祯想了想道:“理是这么个理,不过你们当街豪赌,影响极坏;你是从哪弄来这么多的银子的?一出手便是十万两,你比朕的内务府还有钱。”

    苏锦指天发誓道:“这都是臣苏记的辛苦钱,这次命人将家底带来京城便是准备作为银庄的筹备本金的,为了大宋颜面,我算是豁出去了。”

    赵祯道:“那朕倒是要褒奖你不成?”

    苏锦笑道:“褒奖倒不必了,辽使给面子,输了两万现银给臣当本钱,另外还欠着臣一万多两,这个人情臣算在皇上身上便是。”

    赵祯忍俊不禁道:“你倒得意,朕跟你明说,这些银子一分不少全部退回去,我大宋可不差这几万两银子;再者说两国交战尚不斩来使,此番弄得辽使下不来台,对谈判便有绝对的好处么?朕看不尽然!谈判之要旨在于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你让人家不痛快,人家岂会跟你好相与?”

    苏锦和富弼只得连连称是,赵祯叹了口气道:“也罢,稍作惩戒也是可以的,但适可而止;银子是要还的,你要当做筹码也由得你们,但不可逼迫过甚;此次谈判,朕只希望不失大节便满意了,也并没有把你们的承诺当回事;你们也不必压力过大,做出些匪夷所思之事来。”

    苏锦暗自郁闷:这难道是在暗示我们可以让步么?堂堂大宋遇事先忍让求全,难怪前面订了那些屈辱的条约,也难怪西夏和辽国不拿咱们当回事了。

    苏锦暗下决心,这一回绝不能按照这条路走,落得骂名千古自己看不见到也罢了,眼前只要忍让,朝中那些特意等着找茬的老家伙们便会群起攻讦,便是为了个人私利,也不能照赵祯的意思办了。

第六零五章 紧锣密鼓

    (感谢我忘书友的月票!)

    两人出宫之后,富弼不无担心的道:“没想到此事居然有人已经上奏到皇上这儿了,贤弟,要不这银子咱们还给辽使得了,免得让人说嘴。”

    苏锦道:“干什么要还?赢来的又不是偷来抢来的,辽人若是赢了,你猜他们会不会还给我呢?”

    “那恐怕不会还的。”

    “那不就得了,凭什么他们不怕得罪我们,我们却处处为他们着想?真是天大的笑话。”

    “但是……圣上的意思很明了,你不还岂非又是抗旨么?将来谈好了倒也罢了,谈不好又多一条罪名。”

    “圣上是说了要还,但是怎么个还法在于我,辽人若是当真不顾一切的要按照那四条的要求行事,我们还有必要还他们银子么?到时候这几万银子我还不如捐给朝廷,多买些战马粮草打造些刀剑对付外敌也是好的。”

    富弼点头默然不语,辽人若是一意孤行,两国都要开战了,还银子也无助于改善两国关系,那还真不如充作军费购置军资更为实在。

    夕阳西沉,奔波了一天的两人都有些疲惫,于是便在汴水街和御道交叉口分了手,富弼也没再去甜水井胡同跟他的老丈人回禀今日之事,而是自顾回家宅歇息。

    苏锦带着王朝等人随便找了一家馆子吃了些酒菜,便趁着月色缓缓而回,路过正在装修门脸的银庄铺子的时候,发现里边居然还亮着灯,苏锦下马走去,推开虚掩的大门,迎面一片忙碌景象,庐州带来的几十个苏记的伙计一个个忙的热火朝天,正敲敲打打的忙的不亦乐乎。

    苏锦心中感动,还是自己的伙计们勤勉,都是自觉的干活,都不要自己这个东家操心的。

    钱鹤年和杨小四也在,看见苏锦推门进来,赶紧上前施礼。

    苏锦皱眉道:“这么晚了你们怎么还把大家弄来干活?咱们苏记可不兴把人当牲口使。”

    钱鹤年忙道:“大东家,大伙儿都是自发的前来,我和小四兄弟拦不住,也没法子。”

    苏锦道:“那也不成,这十几天连轴转,大家吃得消么?你身为掌柜的就要爱惜手下的伙计,累病了一个也是不妥的。”

    钱鹤年点头称是,转头对伙计们道:“大伙儿都停停手,大东家说了,今后晚上不用干活,大伙儿不用这么拼命。”

    众伙计停下手中活计上前给苏锦行礼,苏锦微笑点头,示意大伙随便坐下歇息,道:“咱们来京城是要扎根的,扎根就是要细水长流慢慢的经营,不带这么拼命的。”

    伙计们七嘴八舌的道:“大东家爱惜咱们,咱们心里能感觉到;我们就是想早点把生意开起来,也省的天天看着银子流水介花出去没一个子儿进账。”

    苏锦呵呵笑道:“磨刀不误砍柴工,钱是挣不完的,不要急;现在你们要把我苏记这第一座银庄给装修的漂漂亮亮的,这是个样板,将来各地的分号是要按照这个模子刻出来的;所以要精工细作,慢工出细活,不能这么赶。”

    “大东家,咱们可也没有马虎……”伙计们嘀咕道。

    苏锦挠挠头道:“不是说你们马虎,总之,白天干活,晚上睡觉,要是急的很可去逛逛夜市,但风月之地是不能去的,赌场也不可涉足,你们远离庐州家人,少了些约束,但也需自律,谁要是敢去这些地方,第二天自觉卷铺盖走人。”

    众人连声道:“大东家放心,咱们岂是那样的人。”

    苏锦笑道:“我只是提醒你们而已,你们都是我苏记精挑细选的精明伙计,等银庄一开张,一切上了正轨,我便答应你们可以将妻小接来,就算是在京城落户了,到时候也不需要一心两头挂;不妨跟你们明说,你们只要不出差错,银庄的伙计的工钱将是庐州苏记其他店铺伙计的两倍,足够你们吃喝不愁的。”

    众伙计喜笑颜开,连声道谢,本来有些人还不愿意背井离乡来京城,没想到竟然工钱翻倍,那这一趟可真是来的对了。

    苏锦转头对杨小四道:“明天去小穗儿那里支五十贯钱来给大家发赏钱,你管钱,钱掌柜管人,你们俩要亲密合作;我这段时间很忙,顾不上这里,一切拜托你们两位了。”

    钱鹤年和杨小四忙道:“应该的,大东家放一百个心。”

    苏锦点点头,在店铺里来回查看,伸手摸了摸大理石柜台的面上,光洁如镜,显然是伙计们打磨的用心,满意的点点头,问道:“钱掌柜,我说的铁栅栏可曾派人去订做了?”

    钱鹤年道:“今儿晌午我还去哪家铁匠铺去看了,已经成型了。”

    苏锦道:“记得要让那铁匠师傅每一根铁条都要千锤百炼,这样出来的栅栏才够结实牢固;将来都是跟钱银打交道,不能被人轻易的便弄折了;还有那后院的密室要抓紧挖,四周要用铁栅栏当墙壁,再用夯土打实,外边在砌上青砖,将来要放什么东西,不用我说你也明白。”

    钱鹤年连连点头,表示一定全力督办。

    苏锦走到后门处推了开门往后院看了看,看见靠近后院院墙内外的几棵大树已经被伐的干干净净,满意的道:“对,这才是那么回事,院墙内外的树木矮墙等借力之处都要清理,以防强人进入;虽然汴梁城中盗匪无容身之地,但万事小心为上。”

    钱鹤年道:“大东家说的是,在下准备将院墙加高三尺,墙面抹上滑灰,墙头按照大东家的意思拉上些铁网,弄些尖刺。”

    苏锦道:“对,但这只是第一道防卫,后面我还奥重金请些护院的师父,将来苏记银庄要有一批自己的武师,否则咱们的银庄守卫和来往调运都成麻烦。”

    王朝接口道:“这事交给我们几个兄弟吧,我们各自回师门一趟叫些师兄弟出来便是,反正他们习武之后,将来的出路不是当兵便是替人护院走镖。”

    苏锦点头道:“这我倒忘了,你提醒的对,再过几日你和赵虎张龙你们多带些钱银回师门,能拉来的都拉来,几百人也不嫌多。”

    赵虎道:“要这么多作甚?”

    张龙道:“你傻啊,你当咱们公子爷就开这一家银庄么?公子爷说了将来大宋各大州府都要开遍,你想想,这要多少人手才成。”

    赵虎这才恍然大悟。

    苏锦又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