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愧是小诸葛,老刘一猜即中,近四年时间,人吃马嚼的边境军饷耗粮近千万石,这些粮食从哪来?这几年粮食并不是大丰之年,每年所产粮食自保尚且不足,都是在吃老本啊。更何况,战事的消耗何止是军队耗粮,河东、永兴、秦风三路处于战事之中,虽不至民生涂炭,但早已入不敷出,靠朝廷的救济方能让三路近两百万百姓求的温饱,这些消耗从哪里来?还是国库。诸位想想,现在朝廷还有粮食来平抑物价么?或许明年春天,朝廷都要高价向我等购粮也未可知呢,总之,这一次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众人喜动颜开,唐会长这番分析丝丝入扣,这些都是平时他们根本得不到的信息,也只有唐会长能从闲聊中得知朝廷状况,这也难怪唐家这几年如日中天,在庐州城中一家独大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基本上所有的问题都不成为问题,黄副会长分赴各家收拢钱财连夜南下,商会这边也没闲着,苏记这一次知情不报,甚至有可能散布消息造成抢购之风,让诸商家平白损失十几万石存粮,这口恶气如何咽得下去。
商会准备了很久的针对苏记的攻击终于要发动了,这一次郎少东自告奋勇领衔,郎少东想的很清楚,在商会中多一些功劳,未来便可以多分一杯羹,在这种一边倒的争斗中不积极,岂不是憨大一个。
第五十九章 汴梁叔侄
求收藏红票给力,拜谢。
##
宋都汴梁城,雄踞西北平原之上,大宋开国以来历八十年为都城,从一个规模中等城市渐渐发展成为人口百万之巨的超大规模的城市。
由于人口呈爆炸性增长,整个汴梁城中显得房屋层层叠叠,拥挤不堪;白天晚上各种早市、日市、夜市、定期市、专市花样繁多,或许所卖有所不同,但都有一个统一的特点,那便是人烟浩闹,摩肩擦踵。
在这样的大都市中,除了皇家可以住的宽敞舒坦之外,其他人的住房问题便是他们最头疼的问题,三代居于一院,斗室小阁皆住满了人,以至于诸多富贵大户皆在城外沿汴水置宅,远则远矣,但落得个清静。
久而久之汴水沿岸便成新城。
三司使晏殊的府第便在左二厢丽景门内汴水河边的甜水井胡同内,宅邸四开八进,颇为气派;晏殊好宴饮讲究生活品质,当年家境贫寒是实在没有办法,但当他富贵之后自然不愿再受贫寒之苦,里城的宅邸逼仄不堪只能作为政事繁忙之时的临时歇脚之用,日常家居则阖府上下全在甜水井胡同的大宅中。
细雨纷纷落下,晏殊在院中小亭负手赏雨景,身后轻轻地脚步声将他的思绪从神驰中拉回,回首一看,正是刚从大名府归来的侄女儿晏碧云,晏殊对自己这个侄女儿疼爱有加,同时也怀着一份歉疚。
“伯父,又在酝酿好词么?”晏碧云一袭月白襦裙,笑颜如花,手中捧着一个托盘,一壶一杯置于其中。
“江郎才尽了,哪能有好词,越老心境越苍凉,写出来的句子自己都不能看了。”晏殊叹道。
晏碧云抿嘴一笑,将托盘放在石桌上,素手斟上一杯道:“伯父尝尝碧云从大名府给您带回来的‘玉泉香’这可是您一直喜欢喝的酒,这次我一下子带回来五坛,若不是有限购之制,还想多带几坛呢。”
晏殊感动不已,侄女儿很有心,每次去各地商铺办事回来总不忘带些特产回来,知道自己喜欢喝好酒,吃些稀奇古怪的特产,便时时记在心间上。
“丫头有心了,晏家没有碧云在,我都不知道日子还怎么过了。”晏殊呵呵笑着坐在石凳上。
晏碧云羞涩一笑道:“伯父是家中顶梁,岂能为琐事操心,碧云只是为晏家略尽绵力罢了,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晏殊笑道:“生子不如生女,生女当如我晏家女,不仅心细聪慧,且能纵横商场,这几年来,我晏家产业蒸蒸日上,家中子侄辈无一能有丫头这般手段,我倒省心不少。”
晏碧云娇嗔道:“伯父大人老是这样惯着碧云,这样下去,人家岂不是会自傲自满,教家中兄弟姐妹听去也不好。”
“好好好,不说了,大名府去了几天?这次倒是没在那边呆上一两个月,想是生意顺利的很了。”
“嗯,生意倒还不错,几件紧要之事也处理的差不多了,因为我还想去庐州一趟,所以便先赶回来,隔几日便要动身呢。”
“怎地又要去庐州?上次不是住了一个多月么?那边不是只有一家酒楼么?难道有什么麻烦不成?”晏殊眯着小酒问道。
“也……没什么大事,只是那边生意不错,我想……选个地址再开一家。”晏碧云掩饰着自己的慌张道。
“生意上的事伯父一窍不通,你自己拿主意,只是要注意身体,莫要累坏了身子,上次皇上赏赐的高丽人参可还在吃么?”
“吃着呢,谢谢伯父。”
两人絮絮叨叨的拉了半天的家常,厅外雨越下越大了起来。
晏殊看着雨幕眉头紧锁,身为三司使,每日便是跟钱粮赋税盐铁打交道,都有职业病了,雨一下就担心洪涝,大太阳又担心旱灾,真是没痛快的时候。
晏碧云看出晏殊眉宇间的愁结,她不太清楚晏殊心中所想,忽然灵机一动从袖中掏出一张素笺来道:“伯父,碧云这里有一首词作,想让伯父品鉴品鉴,看看此人才情如何?”
晏殊喜写词,也喜鉴赏词,闻言接过素笺观看,只看了几句,他便蹦了起来,连声道:“好词……好词……”接着大声哦咏道:“更能消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好词,这是何人所作?哪一科的进士?”
晏碧云捂嘴笑道:“什么进士,只是个小商贾罢了。”
“什么?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只是商贾呢?他是谁,叫什么?”晏殊急切的问道。
晏碧云笑了,能让晏殊着急的人定然是才情非同一般了,自己虽对诗词研究不深,苏锦临别增词的情感却是能悟得出,只是除了情感之外,这首词到底是否佳作,此刻才算是见了分晓。
“伯父,侄女儿还记得他的其他两首词作,不妨默写出来让您一起品鉴如何?”
“快快……叫人拿纸笔墨砚来。”晏殊此时根本不像是个朝廷重臣,就像个看到自己喜欢吃的糖果的孩童一般。
仆人沿着长廊匆匆而至,晏碧云拿过笔墨在纸上默下《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和《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两首词作。
晏殊已经被晏碧云一行行清秀的小楷写下的词句看的傻眼了,这是什么人,怎地有如此才情却至今未闻其名,这些词句字字珠玑,句句精致,作词之人手法已臻化境,怎地从未听说过有这么个人物呢?
看着晏殊震惊的表情,晏碧云在旁轻轻道:“此人名叫苏锦,乃是庐州府苏家少东,年方十六岁,侄女儿也是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他的这几首词作,至于为何他名声不显,侄女……侄女与他交涉不深,也不能无礼冒然想问,只是……伯父,他的这几首词真的很好么?”
晏殊叹息道:“怎一个好字能形容,词作讲究的不止是音律,更重要的情感和意境,这几首词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上上之作,便是伯父我恐怕在某些方面也不及也。”
“这么厉害!”晏碧云伸伸舌头,脑海里浮现出苏锦那副有些惫懒的样子来,心头一阵温暖,却又有一种酸楚之感。
“不过……老夫有些不太明白!”晏殊紧皱眉头道。
“怎么?”晏碧云关心的问。
晏殊道:“此人年方十六,怎地会有如此心境,看这此意表达仿佛是经历良多之人所发之慨叹,这倒奇了。”
晏碧云笑道:“侄女儿在庐州府之时,倒是有人当面质疑他,跟伯父的疑问倒是一模一样。”
“哦?他怎么回答的?”晏殊扬眉问道
“那苏锦言道:需知人之情感相通,见叶落而悲秋,见花残而伤春,何需经历万千,有心之人无需经历亦可感同身受。”晏碧云原话转述。
“感同身受么?这倒有点意思,不过还是有疑问,这三首词作风格迥异,第一首更能消几番风雨显得深情款款,第二首杨花词却是深沉苍凉,第三首却是凄婉,很难想象一个人能如此多变,老夫见识虽多,却从未遇到过,若是真的全部由此人所做,这苏锦倒是个杰出的人才。”
晏碧云听晏殊所言第一首深情款款之语,心头狂跳几下,后面的疑问她也解答不出来,只能闭口不语。
“此人怎地不去应举呢?商贾之事岂能跟入仕相比,这等人才怎能在商贾上荒废时光,糊涂啊糊涂。”晏殊叹息道。
晏碧云心道:“这话这趟去庐州定要亲口转告苏锦。”忽然又想: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关心苏锦了,难道真的陷进去了么?可是……这是不可能的啊……
一瞬间心头几起几落,眉间喜忧转变,忽然想起苏锦的词中所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正是此刻心中的写照,顿时心中大恨起来……
远在庐州的苏锦坐在骡车车厢内没来由的来了几个大喷嚏,一时间涕泪横流,惊天动地,待擦干净之后方喃喃自语道:“难道感冒了?这鬼天气……”
第六十一章 风波
收藏红票都不给力啊,拜求诸位给力些;小官人给跪舔了。
##
苏锦坐在清晨凉爽宜人的葡萄架下,面前的小桌子上摆着几盘糕点和碧绿的茶水,最近苏锦很是喜欢清早在院子里坐一会儿,不仅仅是用享用早餐和舒缓早锻炼之后的身体,更重要的是,苏锦想给自己一种正在享受生活的错觉。
听起来有些可怜,但确实是苏锦内心的想法,这段时间睡得比狗晚,起的比鸡早,完全背离了自己享受生活的初衷;当然他也明白,无论在哪里想舒舒服服的与世无争基本上是个梦想,苏锦只是想活的更幸福一些。
此刻他便很幸福,身边陪坐的柔娘和浣娘两姐妹叽叽格格的谈着对某首曲牌的见解,又忽然跳到衣服款式的变化方面,这样的温馨氛围正是苏锦喜欢的,很快苏锦就受到感染,投入到这些话题中去。
院外一阵脚步声,有人慌慌张张的穿过二进的过道小跑着来到院门口叫道:“少东家,少东家,大事不好了。”
苏锦一愣,他听出来是杨小四的声音,这小子近来在成衣铺帮忙,苏锦曾鼓励他好好学,没准以后给个大掌柜当当,所以他没事便跟在赵大掌柜屁股后面瞎转悠,只是他如此慌张,难道是出了什么大事了么?
“慌什么,进来回话。”苏锦斥道,苏锦的院子等闲人等是不许进来的,所以杨小四只敢在院门口探头探脑。
杨小四赶忙小跑着来到苏锦面前,连行礼都忘了,急忙道:“我的少东家,您还有心思吃饭呐,铺子门口都闹翻天了,赵大掌柜和张大掌柜叫小人请您赶紧去呢。”
苏锦翻翻白眼心道:“靠,吃个饭还被这小子数落,难道我还不吃饭巴巴的等着发生什么事儿不成。”
嘴上却没工夫跟他闲扯,忙站起身问道:“说明白点,到底是什么事儿。”
杨小四急的直跺脚道:“铺子门口好几百人来退衣服,说咱苏记的衣服回家一洗就缩水、掉色,一扯就烂了,都吵着要退货还钱,街面上好几百号人都围着看热闹呢。”
苏锦心里咯噔一下,这他妈是群体恶性。事件啊,这事可棘手了。
……
小柱子以最快的速度套上骡车,柔娘和浣娘非要跟着去,说衣服设计她们有份,没准还能帮着解释解释,听到消息的小穗儿也要跟着去,苏锦没时间跟三个小妞啰嗦,车厢是坐不下了,只能跟小柱子和杨小四挤在拥挤不堪的车辕上,猴子般的攀着车厢坐着半个屁股一路颠簸向布庄和成衣铺门口行去。
远远地便看见自家铺子前面人头攒动人山人海,热闹的好像端午赛龙舟的淝水河岸一般,又好像是围观汴梁大型瓦子里的人蛇表演一般。
苏锦眉头紧皱,这事儿看来不小,一大早怎么就招来这么些个人来集体退货,这里边定有蹊跷。
里圈的百十个人,人手拿着一件皱巴巴土兮兮的绸缎衣衫不断叫嚷着道:“退还我们的血汗钱,咱们省吃俭用容易么,想穿件新衣裳风光风光,没想到被你们苏记给骗了……”
“对,对对,快退钱来,苏记就是这么做生意的么?老子这件衣衫洗了一水立马好端端一件蓝衫变他娘的丧服了,有你们这么坑人的吗?咱家爹娘可都健在呐,这是要咒死他们还是怎地?”
吵吵闹闹中,苏锦看到两位老掌柜左右拱手,安慰他们稍安勿躁,一切等少东家来自然会解决,但他们的声音显得那般的弱小,被淹没在人声中几乎听不见。
让苏锦放心的是,两处店铺门口各站着铁塔般的四五名壮汉,浑身肌肉纠结,一副憨大的样子,这些请来的武师倒是敬职敬责,看他们的架势,谁要敢往店内闯一步,砂钵大的拳头恐怕就要劈头盖脸的打下来。
苏锦的车子刚到街口就被认出来了,人们纷纷让开通道,让骡车直达店门口的空地上,众人看着半蹲半坐在车辕上的苏锦,那眼光就好像在看一只可怜的猴子。
两位老掌柜看到苏锦,眼睛都发光了,就好像看到救星一般,迎了上来;苏锦也顾不得什么礼节了,劈头就一句:“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怎么闹出这么大动静。”
赵大掌柜慌得胡子乱抖,急急忙忙的将事情告知苏锦,原来今天早晨,成衣铺刚开门,便有两个人拿着缩水的衣衫上门要求退货,赵大掌柜看那衣衫确实是苏记的样式,连标记也是苏记的,又查了售出登记,确定这两人确实是在五月初七在苏记定的这两件衣服。
既然衣服出了问题,赵大掌柜自然不能怠慢,百般赔不是,将衣服收下,全额退了衣服的款项。
这原本是件正常不过的事情,苏记的仓库里也有次品布料,哪位师傅拿错布料做了两件次品卖了出去,一年中总会有那么几次,不值得大惊小怪。
然而就在这两人出门后,一个时辰之内,一下子聚集了一百多人,个个手里拿着衣服要退货,历数苏记的衣服又是掉丝、缩水、褪色、一扯就烂等等诸多。毛病,啥也不说一个劲的吵着要退。
赵大掌柜跟隔壁的张大掌柜这才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退货事件了,所以才急急忙忙将苏锦请来。
苏锦心念电转,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保持冷静,他已经从两位掌柜的叙述中嗅出了阴谋的味道。
人群看着苏记少东跟两位大掌柜一来便交头接耳的讨论不休,视众人于无物,顿时鼓噪起来。
“苏记这派头可真不小哇,店大欺客么?卖了次品货,连句道歉的话都没有,真威风,真霸气……”
“今后大伙儿都不要在苏记买东西了,人家可不在乎咱们,还好苏记没开药房,要是抓假药弄死了家里人怕也是没处说理去。”
“苏记不就是个商家么?敢这么横?叫爷爷说,大伙儿派人报官去,这事治他们个扰乱市场,欺诈百姓之罪……”
“对对,把这直娘贼送进去拔了裤子敲上两百板子……”
“……这苏家小官人的屁股嫩的很,这不打的稀巴烂么?”
“我呸……烂不烂干你屁事,你又用不着……”
言语从对苏记的攻击渐渐演变成对苏锦的攻击,越来越不堪,杨小四和小柱子可不干了,跳着脚便骂:“去你娘的缺德嘴巴,吃屎了都?没见咱们少东家在了解情况么?谁他娘的再嘴巴不干净,老子揪他出来丢进茅坑,叫他喷一辈子大粪。”
大户人家的小厮自然有一种无形的优越感,两人横眉怒目一顿好骂,倒将那些鼓噪声压了下去;但围观的百姓却个个大摇其头,看看苏记这跋扈作风,卖了假货却不承认,还泼妇般的骂街恐吓,原先对苏记建立的好感顿时消失殆尽。
苏锦心烦意乱的示意杨小四和小柱子退后,强自堆起笑容走向人群,团团拱手道:“诸位父老乡亲,苏锦怠慢了,这里赔礼则个,这大热天的太阳晒得都滴油,何苦在大太阳底下呆着呢?小店太小,也容不下诸位这么多人,不若这样,哪位站累了便进店小坐,喝喝茶歇息一番,如何?”
众人看着店铺门口那几名铁塔般的门神,心道:当老子是傻子么,进了店还不任你手下折腾,还是太阳底下安全点。
胆子大一点当着苏锦的面便叫道:“苏小官人,别扯那些听不得的,咱们受骗上当这事你怎么说?”
苏锦极力想从这些人的脸上看出点什么,但是这些人一脸的激愤之意,实在看不出什么名堂来;苏锦顺手从一名挥舞着衣衫的人手中将衣服拿过来,仔细的端详,款式和自家新设计的改良款式一般无二,更为醒目的的是内衣角上两个白绢丝绣上的‘蘇記’二字更让苏锦哑口无言。
那帮人见了苏锦的神情,一发的骄横起来,大叫大嚷之余,污言秽语也层出不穷,苏锦极力忍耐,手紧紧的攥着,握得指节发白。
众人的眼光中包含着鄙夷、可怜、好奇、幸灾乐祸等各种情绪,都在想,这位苏记的小公子该如何处理这个局面。
苏锦将众人的情绪一一收在眼里,甚至是身后两名老掌柜的失望之情,本以为苏锦计策多端,他的到来会将问题引刃而解,却不料一样的束手无策,看来今日只有退货一途了;损失事小,经此一折腾,苏记在庐州城的名声可就彻底烂了,前番的一切努力都打了水漂,囤积的布料也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倒回成本来,一时间众人心头愁云笼罩,惨淡无比。
苏锦叹了口气,正欲吩咐伙计们让众人退货的话,忽然看见苏家骡车的碎花车帘一掀,一个娇弱的身影迈下车来,径直朝苏锦走来。
正在鸹噪不休的人群悠忽静了下来,直愣愣的看着那娇柔的身影走过,一时不明就里,张着嘴巴发呆。
第六十二章 风波(中)
感谢冰刀十六世、大鹏巨巨、田老湿三位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