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莫可谏止。德明有一子,方十余歳,极谏不已,曰 :“以
战马资邻国,已是失计;今更以货杀边人,则谁肯为我用者?”
玮闻其言 ,私念之曰 :“此子欲用其人矣,是必有异志”闻
其常往来互市中,玮欲一识之,屡使人诱致之,不可得。乃使
善画者图形容,既至,观之,真英物也。此子必须为边患,计
其时节,正在公秉政之日。公其勉之 。’鬷是时殊未以为然。
今知其所画,乃元昊也。皆如其言也。”四人:夏守湥Ⅳi、
陈执中、张观。康定元年二月,守湥咏诙取0瘴显海霍i、
执中、观各守本官罢。
石曼卿喜豪饮,与布衣刘潜为友。尝通判海州,刘潜来访
之,曼卿迎之于石闼堰,与潜剧饮。中夜酒欲竭,顾船中有醋
斗余,乃倾入酒中并饮之。至明日,酒醋俱尽。每与客痛饮,
露发跣足,着械而坐。谓之“囚饮 ”。饮于木杪,谓之“巢饮”。
以束之 ,引首出饮,復就束,谓之“鳖饮 ”。其狂纵大
率如此。廨后为一庵,常卧其间,名之日“扪虱庵 ”。未尝一
日不醉。仁宗爱其才,尝对辅臣言,欲其戒酒,延年闻之。因
不饮,遂成疾而卒。
工部胡侍郎则为邑日,丁晋公为游客,见之。胡待之甚厚,
丁因投诗索米。明日,胡延晋公,常日所用樽罍悉屏去,但陶
器而已,丁失望,以为厌已,遂辞去。胡往见之,出银一箧遗
丁曰 :“家素贫,唯此饮器,愿以赆行。”丁始谕设陶器之因,
甚愧德之。后晋公骤达,极力推挽,卒至显位。庆历中,谏官
李兢坐言事,谪湖南物务。内殿承制范亢为黄、蔡间都监,以
言事官坐谪后多至显官,乃悉倾家物,与兢办行。兢至湖南,
少日遂卒。前辈有言 :“人不可有意,有意即差。”事固不可
前料也。
… 页面 68…
梦溪笔谈 ·65·
朱寿昌,刑部朱侍郎巽之子。其母微,寿昌流落贫家,十
余歳方得归,遂失母所在。寿昌哀慕不已。及长,乃解官访母,
遍走四方,备历艰难。见者莫不怜之。闻佛书有水忏者,其说
谓欲见父母者诵之,当获所愿。寿昌乃昼夜诵持,仍剌血书忏,
摹版印施于人,唯愿见母。历年甚多,忽一日至河中府,遂得
其母。相持恸绝,感动行路。乃迎以归,事母至孝。復出从仕,
今为司农少卿。士人为之传者数人,丞相荆公而下,皆有《朱
孝子诗》数百篇。
朝士刘廷式,本田家。邻舍翁甚贫,有一女,约与廷式为
婚。后契阔数年,廷式读书登科,归乡闾。访邻翁,而翁已死;
女因病双瞽,家极困饿。廷式使人申前好,而女子之家辞以疾,
仍以佣耕,不敢姻士大夫。廷式坚不可 ,“与翁有约,岂可以
翁死子疾而背之?”卒与成婚。闺门极雍睦,其妻相携而后能
行,凡生数子。廷式尝坐小谴,监司欲逐之,嘉其有美行,遂
为之阔略。其后廷式管干江州太平宫而妻死,哭之极哀。苏子
瞻爱其义,为文以美之。
柳开少好任气,大言凌物。应举时,以文章投主司于帘前,
凡千轴,载以独轮车;引试日,衣襴,自拥车以入,欲以此骇
众取名。时张景能文,有名,唯袖一书,帘前献之。主司大称
赏,擢景优等。时人为之语曰 :“柳开千轴,不如张景一书。”
… 页面 69…
梦溪笔谈 ·66·
卷十 人事二
蒋堂侍郎为淮南转运使日,属县例致贺冬至书,皆投书即
还。有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须责回书;左右谕之皆不听,
以至呵逐亦不去,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时苏
子美在坐,颇骇怪,曰 :“皂隶如此野很,其令可知。”蒋曰:
“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 。”乃为一简
答之,方去。子美归吴中月余,得蒋书曰 :“县令果健者。”
遂为之延誉,后卒为名臣。或云乃大章阁待制杜杞也。
国子博士李余庆知常州,强于政事,果于去恶,凶人恶吏,
畏之如神,末年得疾甚困。有州医博士,多过恶,常惧为余庆
所发,因其困,进利药以毒之。服之洞泄不已。势已危,余庆
察其奸;使人扶舁坐厅事,召医博士,杖杀之。然后归卧,未
及席而死。葬于横山,人至今畏之,过墓者皆下。有病虐者,
取墓土着床席间,辄差。其敬惮之如此。
盛文肃为尚书右丞,知扬州,简重少所许可。时夏有章自
建州司户参军授郑州推官,过扬州,文肃骤称其才雅,明日置
酒召之。人有谓有章日 :“盛公未尝燕过客,甚器重者方召一
饭 。”有章荷其意,别日为一诗谢之,至客次,先使人持诗以
入。公得诗不发封,即还之,使人谢有章曰 :“度已衰老,无
用此诗 。”不復得见。有章殊不意,往见通判刁绎,具言所以。
绎亦不谕其由,曰 :“府公性多忤,诗中得无激触否?”有章
曰:“无,未曾发封。”又曰:“无乃笔扎不严?”曰:“有
章自书,极严谨 。”曰:“如此,必是将命者有所忤耳。”乃
… 页面 70…
梦溪笔谈 ·67·
往见文肃而问之 :“夏有章今日献诗何如?”公曰:“不曾
读,已还之 。”绎曰:“公始待有章甚厚,今乃不读其诗,何
也 ?”公日:“始见其气韵清修,谓必远器。今封诗乃自称
‘新圃田从事’,得一幕官,遂尔轻脱。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
志已满矣。切记之,他日可验 。”贾文元时为参政,与有章有
旧,乃荐为馆职。有诏候到任一年召试,明年除馆阁校勘。御
史发其旧事,遂寝夺,改差国子监主簿,仍带郑州推官。未几
卒于京师。文肃阅人物多如此,不復挟他术。
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
之,復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
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
盖尝以鹤飞为验也。逋高逸倨傲,多所学,唯不能棋。常谓人
曰:“逋世间事皆能之,唯不能担粪与着棋。”
庆历中,有近侍犯法,罪不至死,执政以其情重,请杀之;
范希文独无言,退而谓同列曰 :“诸公劝人主法外杀近臣,一
时虽快意,不宜教手滑 。”诸公默然。
景祐中,审刑院断狱,有使臣何次公具狱。主判官方进呈,
上忽问 :“此人名‘次公’者何义?”主判官不能对,是时庞
庄敏为殿中丞审判院详议官,从官长上殿乃越次对曰 :“臣尝
读《前汉书 》,黄霸字次公,盖以‘霸’次‘王’也。,此人必
慕黄霸之为人 。”上颔之。异日復进谳,上顾知院官问曰:
“前时姓庞详议官何故不来?”知院对:“任满,已出外官。”
上遽指挥中书,与在京差遣,除三司检法官,俄擢三司判官,
庆历中,遂入相。
… 页面 71…
梦溪笔谈 ·68·
卷十一 官政一
世称陈恕为三司使,改茶法,歳计几增十倍。余为三司使
时,考其籍,盖自景德中北戎入寇之后,河北籴便之法荡尽,
此后茶利十丧其九。恕在任,值北虏讲解,商人顿復,歳课遂
增,虽云十倍之多,考之尚未盈旧额。至今称道,盖不虞之誉
也。
世传算茶有三说最便。三说者,皆谓见钱为一说,犀牙、
香药为一说,茶为一说,深不然也。此乃三分法,其谓缘边入
纳粮草,其价折为三分,一分支见钱,一分折犀象杂货,一分
折茶尔,后又有并折盐为四分法,更改不一,皆非三说也。余
在三司,求得三说旧案。三说者,乃是三事:博籴为一说,便
籴为一说,直便为一说。其谓之“博籴”者,极边糖草,歳入
必欲足常额,每歳自三司抛数下库务,先封椿见钱、紧便钱、
紧茶钞。“紧便钱”谓水路商旅所便处,“紧茶钞”谓上三山
场榷务。然后召人入中。“便籴”者,次边粮草,商人先入中
粮草,乃诣京师算请慢便钱 、慢茶钞及杂货。“慢便钱”谓道
路货易非便处 ,“慢茶钞 ”谓下三山场榷务。“直便”者,商
人取便,于缘边入纳见钱,于京师请领。三说,先博籴,数足,
然后听便籴及直便。以此商人竞趋争先赴极边博籴,故边粟常
先足,不为诸郡分裂,粮草之价,不能翔踊,诸路税课,亦皆
盈衍,此良法也。余在三司,方欲讲求,会左迁,不果建议。
延州故丰林县城,赫连勃勃所筑,至今谓之赫连城。紧密
如石,劚之皆火出。其城不甚厚,但马面极长且密。予亲使人
… 页面 72…
梦溪笔谈 ·69·
步之,马面皆长四丈,相去六七丈,以其马面密,则城不须太
厚,人力亦难兼也。余曾亲见攻城,若马面长则可反射城下攻
者,兼密则矢石相及,敌人至城下,则四面矢石临之。须使敌
人不能到城下,乃为良法。今边城虽厚,而马面极短且疏,若
敌人可到城下,则城虽厚。终为危道。其间更多其角,谓之团
敌,此尤无益。全藉倚楼角以发矢石,以覆护城脚。但使敌人
备处多,则自不可存立。赫连之城,深可为法也。
刘晏掌南计,数百里外物价高下,即日知之。人有得晏一
事,余在三司时,尝行之于东南,每歳发运司和籴米于郡县,
未知价之高下,须先具价申禀,然后视其贵贱,贵则寡取,贱
则取盈。尽得郡县之价,方能契数行下,比至则粟价已增,所
以常得贵。各得其宜,已无极售。晏法则令多粟通途郡县,以
数十歳籴价与所籴粟数高下,各类五等,具籍于主者。今属发
运司。粟价才定,更不申禀,即时廪收,但第一价则籴五数,
第五价即籴第一数,第二价则籴第四数,第四价即籴第二数,
乃即驰递报发运司。如此,粟贱之地,自籴尽极数:其余节级,
各得其宜,已无极售。发运司仍会诸郡所籴之数计之,若过于
多,则损贵与远者;尚少,则增贱与近者。自此粟价未尝失时;
各当本处丰俭,即日知价。信皆有术。
旧校书官多不恤职事,但取旧书,以墨漫一字,復注旧字
于其侧,以为日课。自置编校局,只得以朱围之,仍于卷末书
校官姓名。
五代方镇割据,多于旧赋之外,重取于民。国初悉皆蠲正,
税额一定。其间有或重轻未均处,随事均之。福、歙州税额太
重,福州则令以钱二贯五百折纳绢一疋,歙州输官之绢止重数
两。太原府输赋全除,乃以减价籴粜补之。后人往往疑福、歙
折绢太贵,太原折米太贱,盖不见当时均赋之意也。
… 页面 73…
梦溪笔谈 ·70·
夏秋沿纳之物,如盐麴钱之类,名件烦碎。庆历中,有司
建议并合,归一名以省帐钞。程文简为三司使,独以谓仍旧为
便,若没其旧名,异日不知。或再敷盐麴,则致重復。此亦善
虑事也。
近歳邢、寿两郡,各断一狱,用法皆误,为刑曹所驳。寿
州有人杀妻之父母昆弟数口,州司以不道,缘坐妻子。刑曹驳
曰:“殴妻之父母,即是义绝,况其谋杀。不当復坐其妻 。”
邢州有盗杀一家,其夫妇即时死,唯一子明日乃死。其家财产
户绝法给出嫁亲女。刑曹驳曰 :“其家父母死时,其子尚生,
财产乃子物;出嫁亲女,乃出嫁姐妹,不合有分 。”此二事略
同,一失于生者,一失于死者。
深州旧治靖安,其地碱滷。不可艺植,井泉悉是恶滷。景
德中,议迁州。时傅潜家在李晏,乃秦请迁州于李晏,今深州
是也。土之不毛,无以异于旧州,盐碱殆与土半,城郭朝补暮
坏;至于薪刍,亦资于他邑。唯胡卢水粗给居民,然原自外来,
亦非边城之利。旧州之北,有安平、饶阳两邑,田野饶沃,人
物繁庶,正当徐村之口,与祁州、永宁犬牙相望。不移州于此,
而恤其私利,亟城李晏者,潜之罪也。
律云 :“免官者,三载之后,降先品二等叙。免所居官及
官当者,期年之后,降先品一等叙 。”“降先品”者,谓免官
二官皆免,则从未降之品降二等叙之 。“免所居官及官当,”
止一官,故降未降之品一等叙之。今叙官乃从见存之官更降一
等者,误晓律意也。
律累降虽多,各不得过四等。此止法者,不徒为之,盖有
所碍,不得不止。据律 ,“更犯有历任官者,仍累降之;所降
虽多,各不得过四等 。”注:“各,谓二官各降,不在通计之
限 。”二官,谓职事官、散官、卫官为一官;勋官为一官。二
… 页面 74…
梦溪笔谈 ·71·
官各四等,不得通计,乃是共降八等而止。余考其义,盖除名
叙法:正四品于正七品下叙,从四品于正八品上叙,即是降先
品九等。免官、官当若降五等,则反重于除名,此不得不止也。
此律今虽不用,然用法者须知立法之意,则于新格无所抵梧。
余检正刑房公事日,曾遍询老法官,无一人晓此意者。
边城守具中有战棚,以长木抗于女墙之上,大体类敌楼,
可以离合,设之顷刻可就,以备仓卒城楼摧坏或无楼处受攻,
则急张战棚以监之。梁侯景攻台城,为高楼以临城,城上亦为
楼以拒之,使壮士交槊,斗于楼上,亦近此类。预备敌人,非
仓卒可致。近歳边臣有议,以谓既有敌楼,则战棚悉可废省,
恐讲之未熟也。
鞠真卿守润州,民有斗殴者,本罪之外,别令先殴者出钱
以与后应者。小人靳财,兼不愤输钱于敌人,终日纷争,相视
无敢先下手者。
曹州人赵谏尝为小官,以罪废,唯以录人阴事控制闾里,
无敢迕其意者。人畏之甚于寇盗,官司亦为其羁绁,俯仰取容
而已。兵部员外郎谢涛知曹州,尽得其凶迹,逮系有司,具前
后巨蟪状秦列,章下御史府按治。奸赃狼籍,遂论弃市,曹人
皆相贺。因此有“告不干已事法”著于敕律。
驿传旧有三等,日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
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
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眩目,过如飞电,望之者
无不避路,日行五百余时。有军前机速处分,则自御前发下,
三省、枢密院莫得与也。
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
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
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
… 页面 75…
梦溪笔谈 ·72·
诸佛寺主首,谕之曰 :“饥歳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
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又新敖仓吏舍 ,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
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
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馀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
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
此为大。是歳,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歳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歳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
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凡师行,因粮于敌,最为急务。运粮不但多费。而势难行
远。余尝计之,人负米六斗,卒自携五日干粮,人饷一卒,一
去可十八日:米六斗,人食日二升。二人食之,十八日尽。若
计復回,只可进九日。二人饷一卒,一去可二十六日;米一石
二斗,三人食,日六升,八日,则一夫所负已尽,给六日粮遣
回。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粮。若计復回,止可进十三
日。前八日,日食六升。后五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三人
饷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米一石八斗,前六日半,四人食,
日八升。减一夫,给四日粮。十七日,三人食,日六升。又减
一夫,给九日粮。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粮。计復回,
止可进十六日。前六日半,日食八升。中七日,日食六升,后
十一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
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
此外难復加矣。放回运人,须有援卒。缘运行死亡疾病,人数
稍减,且以所减之食,準援卒所费。运粮之法,人负六斗,此
以总数率之也。其间队长不负,樵汲减半,所余皆均在众夫。
更有死亡疾病者,所负之米,又以均之。则人所负,常不啻六
斗矣。故军中不容冗食,一夫冗食,二三人饷之。尚或不足。
若以畜乘运之,则驼负三石,马骡一石五斗,驴一石。比之人
… 页面 76…
梦溪笔谈 ·73·
远,虽负多而费寡,然刍牧不时,畜多瘦死。一畜死,则并所
负弃之。较之人负,利害相半。
忠、万间夷人,祥符中尝寇掠,边臣苟务怀来,使人招其
酋长,禄之以券粟。自后有效而为之者,不得已,又以券招之。
其间纷争者,至有自陈 :“若某人,才杀掠若干人,遂得一券;
我凡杀兵民数倍之多,岂得亦以一券见绐?”互相计校,为寇
甚者,则受多券。熙宁中会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