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风-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将军脱困,何愁异日大司马不能再率数十万大军前来踏平北府军。”

    “谈何容易啊,你们去吧,就按照你们说的,你们自去突围。”

    “那将军您呢?”

    “大司马将九万大军托付我手,我怎能只身逃出?我无颜再见大司马,我将和韩暮狗贼决一死战。”

    众将大翻白眼,心道:“你主将不突围,我等突出去还不是落个临阵脱逃军法从事,这不是在害人么?”

    众人还待再劝,桓冲举手示意他们不准再说,策马下了帅旗所在的土坡往阵前驰去,并命亲兵传令鸣金。

    北府军颇有风度,见敌军钲声四起,遂停止攻击,只是团团围住看他们玩些什么花样。

    “韩暮何在?我想和他说几句话。”桓冲立于阵前大声喝道。

    “我们大帅在你军左翼,若是有话说便去南边找他。”刘牢之道

    “不用找了……韩暮在此……”一个高亢清亮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一人一骑腾云驾雾般的从南面疾驰而来,马上一人身穿蓝色盔甲,头束金冠,身披红色披风,宛如一团火焰瞬间来到阵前。

    “桓冲将军,久违了,北府军镇军大将军韩暮在此有礼了。”韩暮一抱拳向桓冲致意。

    “韩将军有礼,你还自称是镇军大将军么?你的军职已经被皇上下旨免除了。”桓冲淡淡的道。

    “哦?真的么?为何皇上没有下旨给本帅?我三月间去京城曾入宫觐见皇上,当着他的面他也没有跟我提及此事啊。”韩暮故作惊讶。

    “韩将军一表人才,人中之杰,为何要做我大晋的逆臣呢?今日虽你北府军大占优势,但是大晋各府各州兵马不下五十万,今日之胜必导致他日之败,将军请三思而行,若将军能够重新考虑,我必请大司马为将军设高位以待,将军意下如何?”桓冲态度诚恳,说到韩暮为逆臣之时,似是极为惋惜唏嘘的样子。

    “哈哈哈!”韩暮发出爆豆一般的大笑,斜着眼睛看着桓冲道:“桓将军这是在劝降我韩暮么?你说的话是我韩暮有生以来听到的最大的笑话,真佩服你到了此时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你们桓家本来我对阁下还稍有好感,但是今日之后,桓家再无我钦佩之人。”

    桓冲急道:“韩将军,难道我说的没有道理么?你虽占据巢湖城,但是这方寸之地何来与我大晋对抗的资本,对我大晋地广物博,人口巨万,今日虽你能小胜,不出一年我们便可调集数十万大军前来剿灭你,你信么?”

    韩暮喝道:“莫再以大晋自居,你桓家自上而下已经全部是篡位谋逆的贼子,枉你还以大晋臣民自居;桓温老贼诛杀忠良数十名,连他们的家人数千口也惨遭灭门,这难道也是为大晋江山着想?你们诛杀张玄、囚禁谢安、王坦之等兢兢业业为大晋操劳的忠良之时,为何不想想天下百姓会怎么想?更有甚者,你们将当今皇上囚禁在皇宫中,连一日三餐都难以为继,那时你们怎么不自称是大晋的忠心臣子呢?”

    “今日我韩暮据守巢湖城建立北府军原本便是为了防北方秦人侵我大晋,却没想前门驱虎,后门进狼,桓温将我北府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便是害怕我坏了他的篡位阴谋,你身为他的弟弟不去规劝与他,反而助纣为虐,所以你死不足惜,今日之战我本不想杀你,因为诸多恶行均是桓温郗超王珣等人策划实施,但是此刻听你言辞,让本帅觉得留着你这助纣为虐之人必然徒留大患;所以断断留你不得。”

    桓冲面如死灰,被韩暮一顿数落的汗颜无地,良久方抬头道:“我桓冲数十年来跟随大司马为大晋效力,鞠躬尽瘁从未敢稍加懈怠;即便是今日我也是这么说;我只是想问问韩将军,晋室皇权到了今日的地步是谁之过?大司马虽有图谋之心,但是我深知他是为大晋江山着想,皇室糜烂若此,大晋不久将亡于秦人之手,难道为了保全万千子民,保全大晋社稷,取而代之有错么?难道非要等秦人灭我大晋之后,万千子民沦为阶下之囚猪狗一般任胡人宰杀,便是忠君么?”

    韩暮悚然心惊,这番话若是出自自己之口,情有可缘;但是出自桓冲之口不得不叫他佩服了,这是一种多么先进的思想,为了百姓和社稷着想废黜君主,有能力者代之,这恐怕要到千年以后才有人敢说出来吧;这个桓冲居然能想到这些当真是让韩暮刮目相看。

    韩暮轻声道:“桓冲将军,就冲你这一番话,我知道您是真心为了黎民百姓着想,只不过你可曾想过,令兄桓温嗜杀好功,根本就不是个好的人选,再说你的这番话在当今世上能说的通么?这完全是逆臣之言,皇室再烂也是皇室,桓温再有本事也是臣子,他若敢称帝,天下必群起而攻之,你明白么?”

    桓冲沉默半晌道:“罢了,人生天地间本就是痛苦之事,我若忠君就有违兄弟之义,若全兄弟之义则有悖皇恩,今日败局已成,我只是不想再造杀孽,这五万条生命不能因我而死,故而我恳请将军留手,罪责我一人担当,饶了这些人。”

    韩暮正色道:“韩暮也不是嗜杀之人,若不是你们倒行逆施步步紧逼,何至于今日之惨状,只要他们放下屠刀,我必将给予宽大。”

    桓冲惨然一笑道:“多谢了。”言罢抽出腰间长剑,横着架上脖子道:“来世不投人,愿为花花草草树树木木。”

    说罢挥剑横切,鲜血迸出,顿时尸身摔落马下。

青云直上 第三六六章 胜利

    桓冲全军见主将自刎,轰然呐喊起来,军中骚动不已,韩暮大声喝道:“桓冲为保全尔等性命自刎身死,我知道尔等均是被迫前来与我北府军为敌,现在只要放下刀剑投降,一律免死,反抗者杀无赦。”

    十几名将领见桓冲已死,怎甘心做阶下之囚,纷纷跳上马,指挥着万余名骑兵往东方突围,东面只有诸葛侃五千骑兵,在他们看来,那里是最容易突破的地方。

    剩余四万步兵犹豫着,不知道是否要跟上骑兵的步伐。

    “你们给我听着,你们的芜湖县聚集的三十万担粮草已经被我军付之一炬,这就是你们的主将桓冲今日要命你们撤退的原因,你们自忖身上的粮食够不够支撑你们跑回健康城,在我大军追杀下,恐怕不用杀你们,你们也要饿死在路上。”韩暮大声喝道,运上功力的声音响彻战场,所有蠢蠢欲动的士兵们都犹豫了,今晨桓冲火急火燎的命他们撤退,众人都议论纷纷,好不容易渡过江来,却一次没有攻城就要撤退,聪明的人都猜测里边必有玄机,此刻韩暮一说出来,众士兵才恍然大悟。

    “谢玄听令,将敌军意欲突围的骑兵队全部击杀,一个活口不留。”韩暮爆喝一声,当先拍马疾驰往东。

    谢玄大声命令八千骑兵迅速出击,沿着突围的敌军左翼切了下去,韩暮带来的一万步兵从右翼展开了合围。

    敌军一万骑兵冲出半里地便和诸葛侃的五千骑兵撞在一起,开始时还占有优势,毕竟数量是诸葛侃的两倍,诸葛侃死命的拖住他们,堵住他们前进的步伐,盏茶之后,谢玄的八千骑兵便赶到了战场。

    骑兵战中,侧翼被敌军冲击那是致命的,更何况是侧后,在侧后骑兵不断施射的弩箭下,堵在后方的突围骑兵约三千人直接被弩箭放倒,距离近了之后,北府骑兵不再射出弩箭,怕误伤前面混战在一起的己方骑兵,全部擎出长枪,直冲过来,直接杀入敌军后方,将他们的阵型完全冲散。

    紧接着韩暮率领的一万步兵赶到,他们并不上前攻击,而是死死扼住右侧出口,每当有敌骑兵想从右翼逃窜都被他们用强弓射了回去。

    韩暮策动乌云左冲右突,专门杀那些指手画脚乱喊的敌军将领,乌云在敌军中穿梭来往,所到之处留下数十道血的通道,普通士兵根本不是他的一合之将,只是青光一闪便连人带马成了四截肉块;来回纵横之间,韩暮已经杀了七八名将领,有的将领很识时务,自觉的将身上标志着将官的身份的东西取下,但是上好的盔甲和身边骑兵鄙夷的目光暴露了他们的身份,顿时又有四五名将官死于韩暮剑下。

    众人看着韩暮在敌军阵中鬼魅般的纵横来去,均胆战心寒,这简直不是一个人,这是尊杀神啊。

    战事进行了小半个时辰,敌军的一万骑兵已经只剩下三千多了,这些家伙们见突围计划告吹,纷纷抛下兵刃两手抱头伏在马上大喊:“投降投降,我们投降了,饶命!”

    韩暮看看前方诸葛侃所率骑兵战死一千多人,气的牙痒痒的,冲口便要下令全部斩杀,但是忽然想起某晚他和张彤云高卧在床时彤云所说的话来。

    ……

    那时韩暮正轻抚她高耸的小腹,感受着里边蓬勃的生命力,张彤云轻声在他耳边道:“韩暮啊,我想请求你一件事。”

    “说吧,小彤彤的事就是我的事。”

    “别打岔,我说的是正经事,前夜我做了个梦,梦见的事情很是吓人,当时你正在忙,所以我只跟韫姐说了。”张彤云幽幽的道。

    韩暮见她情绪有些不对,便道:“什么事,现在说也不迟啊。”

    “你还记得我们出使秦国之时我们在骊山老母庙里游玩的事么?”

    “怎么不记得,还泡了温泉呢。”韩暮微笑道,心里补了一句:“还遇到那位小辣椒苏蕙呢。”

    “你可知我求的什么签?”

    韩暮心道:你和苏红菱求子,当我不知道么?但是嘴上却故作不知道:“那我哪知道;求财?不对不对,你们家够有钱了;求官?也不对,女子如何做官;难道是求姻缘?你不会是对为夫厌倦了,想另找个吧,这可不行。”

    张彤云白了他一眼道:“瞎说什么,我和菱儿求的是子嗣,当时还得了个上上签,说我定有子嗣,没想到真的很灵验,回来之后就有了。”

    韩暮哈哈大笑道:“那是我灵验,要不是我天天在你那沃土里播种浇水,又怎么能长出庄稼来。”

    张彤云羞的满脸通红,拧着他的腰肉。道:“什么播种浇水,难听死了。”

    韩暮嘿嘿笑道:“后来怎样?”

    张彤云白了他一眼道:“你老打岔,我要说的都被你茬走了,不许打岔!”

    韩暮闭上嘴巴点点头,一副乖乖仔的样子,张彤云‘嗤’的一笑忽然脸色一变道:“那夜我梦到了骊山老母,我感谢她赐予子嗣,她跟我说,这是我张家前世积善所应得的,之所以没能和你在一起便怀上子嗣,是因为……是因为……”

    张彤云忽然扭捏不言了。

    韩暮等了半天没有下文,于是问道:“说啊!没你这样的,说一半留一半,你想急死谁啊。”

    张彤云鼓足勇气道:“我说了你不准生气。”

    韩暮奇道:“难道是因为我的原因么?”

    “正是如此,骊山老母说,是因为她知道我家夫君煞气冲天,将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命死于你手,虽然乱世之中,杀人亦是常事,但是滥杀则有损好生之德,对子嗣寿命都会有损,所以她说要我劝解你,莫要多造杀孽,能不杀的便不要杀。”

    韩暮被她说的一愣一愣的,自己将来会大杀四方么?恐怕也是,自从回到北府军之后,四万秦兵已经死于己手,虽非自己亲手所杀,但是身为主帅,这笔账也是要算到自己头上的。

    加上闯京城那么十余天里,自己手下又添了百余条人命,看来自己真的有些嗜杀了。

    当下便答应了张彤云,不为其他什么子嗣福泽寿命等虚无缥缈的东西,只为自己要压制住自己的冲动,不能变成嗜杀的魔鬼;但是韩暮想的是,该杀的一个不留,心软只会酿成大祸,弱肉强食是这个蛮荒社会的生存准则,不能因为无谓的仁慈害了自己和身边的人,这方面是有前车之鉴的。

    ……

    战场上,韩暮强自压抑住杀掉这些人的冲动,大喝道:“统统拉下马来,带回城中,脸上烫上烙印,罚作终身苦工,不得放出;敢于反抗者就要付出代价。”

    投降的骑兵们呆若木鸡,命是保住了,但是这以后的日子真的比死了好么?

    桓冲的四万步兵此时才彻底的心死了,纷纷大叫投降。

    “扔掉兵器,抱头跪地,谁敢抬起头来格杀勿论。”北府军士兵大喝道。

    降兵们将手中武器抛下,全部伏在热气熏蒸的令人作呕的大地上,不一会便有士兵走来将地上的武器和散落的盔甲等物全部拿走,数百名降兵因为好奇侧脸观看,顿时被利剑劈下头颅,有的士兵因为忘记将腰上的长剑拿下来,结果自然也是身首异处,降兵这一下个个服服帖帖了。

    韩暮没有阻止他们这么做,四万多降兵,若不以雷霆手段镇服,若是在城中作起乱来,那可是天大的漏子,所以必须让他们知道,只能乖乖听话;在这件事上,韩暮绝不会像某些人所教导的那样,善待俘虏优待俘虏,俘虏就要有俘虏的觉悟,说白了就是一群任人宰割的羔羊,哪怕你原来是狮子老虎,在未得到宽恕之时要是敢露出獠牙,便拿你开刀。

    打扫完战场,将俘虏压进北城校场全部看管起来之后,北府军这才收兵回城,东门战场原本是一大块田地和山岗树林,此战过后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战场上一堆堆小山般的尸体被浇上火油点火焚烧,这是第一件打扫战场要办的事情,北府军士兵命令四万俘虏在战场上抬了半个时辰才将四万多桓冲兵的尸体堆积城数百个尸山;点火焚烧倒不是因为虐尸,而是因为天气炎热,早间死亡的尸体到了傍晚时都有些腐败了,腐败的尸体极容易引起瘟疫,这是韩暮决不允许的。

    北府军阵亡近一万六千人,尸体一具具被翻检出来运回城内收敛,那么多的棺木看的城中百姓侧目垂泪,韩暮心中也很悲痛,但是他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心理承受力;想想吧,如果城池被破,死的人也许是这些尸体的十倍也不止。

    这些尸体将会被连夜安葬在凤凰山安乐园中。

    傍晚时分,夕阳西垂,巢湖城恢复了平静,除了冒着黑烟滚滚燃烧的东门外尸堆,和成群铺天盖地的在战场上啄食血肉的乌鸦告诉人们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十几万人的大战之外,似乎平静的有些异样。

    人们毫不怀疑,这里几个月后将会被青草田地所覆盖,这些能看出来的大战痕迹也会被时间无情的抹杀,涤荡无踪。

青云直上 第三六七章 游湖(上)

    更晚了些,抱歉。

    ……

    大战过后诸事纷扰,军队的重新休整,物资的清点,俘虏的处置问题,战后的抚恤,战利品的入库盘点……一系列的问题忙的几位高层脚不沾地。

    韩暮看着库房里堆积如山的盔甲、武器以及物资,既高兴又犯愁。

    高兴的是,北府军再不会为装备犯愁,这次大战缴获大晋制式盔甲和武器八万多套,战马七千多批,还有大批的火油、毡步、车驾、器械等等,可以说是发了大财。

    犯愁的是,巢湖城中人满为患,而且多了四万多张嘴巴吃饭;城中军民百姓的总数已经突破十八万,巢湖城不堪重负了。

    新城的建设需赶紧启动,可是即便新城扩建完成也无法容纳这么多的人口,而且陆陆续续还有其它地方的居民来此定居,真是个头疼的问题。

    韩暮想将合淝城重新建起来,将一部分人口迁移至合淝城居住,但是他手头的钱粮实在有限,光支出没有收入,这支军队怎么办?别的不说,现在城中粮食最多支撑一个月,城外大批农田被毁,今年的收成恐怕是指望不大了。

    还有便是战后的局势,不出意外的话,桓温将会马上退兵龟缩至姑孰或者干脆缩回建康城,北府军是乘胜追击还是固守休整,大晋各州的反应如何,会不会如桓冲临死前所说的纠集数十万大军再来一次围剿,这都是韩暮所要担心的问题,再来一次的话,巢湖城无粮无钱,势必会造成崩盘之局。

    这些事困扰着韩暮数日一直不能想出一个好的主意,所以有些郁郁。

    为了排遣韩暮的心头郁闷之情,谢道韫硬是拉着韩暮和众位夫人出去夏游一番,地点当然不会远,就在巢湖中的姥山岛上。

    来到巢湖城之后,韩暮还从没有陪着几位夫人出去玩过,虽然手头事务繁多,但是韩暮还是放下俗事欣然应允。

    六月,虽非盛夏,但是天气也比较热了,韩家众人坐着华丽的敞篷大马车,浩浩荡荡的沿着宽阔的大道驰出巢湖城。

    身后跟着的是一辆叶儿、晴儿、翠儿乘坐的马车,再后面是一辆堆得跟小山似的牛车;沿途巢湖城的百姓们不断和韩暮和夫人们打招呼。

    一贯以来巢湖城里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话题便是围绕着大帅和大帅夫人们展开;韫夫人今天在城里到谁的店里买了衣服;彤夫人拜访了那位产婆;玉夫人跟哪位大娘唠嗑了等等;几位夫人的衣着打扮,爱好品味也都是巢湖城大姑娘小媳妇们的模仿对象,俨然引导着城中的潮流。

    而韩暮这边更为人所称道的便是他在战场上的那些桥段,茶馆里每天都有说书先生不厌其烦说着韩暮的各种轶事,甚至连在吴兴城中生活片段也不知被谁翻了出来,成为街头巷尾的话题。

    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火烧秦兵、凤凰山伏击战、乃至最近的烧粮记都是巢湖城百姓们百听不厌的桥段,说书的添油加醋口沫横飞,将韩暮描绘成一个英明神武、计谋多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神明一般的人物。

    所以大帅一家出游自然会引来一大帮百姓的围观,这让韩暮的小小虚荣心再次得到满足,二十一世纪的李又杰、成虎、张子宜等等的巨星的待遇也不过如此吧。

    早间的阳光温煦宜人,韩暮看着眼前的此情此景不禁唏嘘不已,这场景是何其熟悉,曾几何时他还是吴兴韩家的一名富二代的时候,也曾经带着四个丫鬟和十几个仆役去太湖边野餐,如今四年多过去了,自己已非昨日那个什么都不懂一心只想当个富二代小地主的自己,而当年随自己出游的四个丫头中,雪儿和柳儿已经香消玉殒,韩七等仆役也是死的死散的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