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乡村首富-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蔬菜大棚,但是估计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这头一批菜还没有出棚,原本地里的庄稼有倒是有收成,不过张文林也没打算在这个上面动脑筋,现在也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继续烂帐,明年再说。

    白湖湾是装了话机的,一看座机显示屏上的号码张文林就知道是白湖湾的。

    “卫兵有事吗?”

    “姐夫,我是爱琴!”

    “是爱琴啊,大清早的都打电话到村里来了,是不是白湖湾出了什么事?”

    虽说白湖湾这两天的生意不好,但是张文林还是很纳闷,生意不好但是也不至于会出什么事情吧。

    “姐夫,是这样的--”

    听完刘爱琴的话,张文林沉默了一阵,这事是他考虑得不周到,不过幸好张晨事先有提醒他,装修的时候就在一楼给石卫兵夫妇留下来一个卧房,除此之外还安排了几个员工休息的房间,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用场了。

    “这样吧,爱琴,回头我让根生把钥匙给你送过去,你把一楼那两个房间的东西收拾一下,让她们先住着,一楼除了那个有架子的大厅是打算用来开店,其他的几个房间你让她们自己分配一下找两间住下来,那几个女孩子两间房应该够了。”

    这个事倒不是什么难事,张文林也早有准备,中午的时候他就让谭根生把钥匙送了过去,当天晚上白湖湾头一次营业到八点半,这也算是开了坝头乡的先河了,只是石卫兵夫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下子就像是捅了马蜂窝,都刹不住车了。

    接下来一连好几天,几乎每天上午或者下午都有人来定晚上的单子,少则三五个烤盘,最多的时候甚至定了二三十个还不止,就连张文林也有些意外白湖湾的生意竟然出人意料之外地好,自从元旦开业过了不到四天后,几乎每天都是客满盈门。

    白湖湾的烤鱼味道好是主要的,其次也是刚好选了一个好时候,97年的坝头虽然不是什么有钱的旮沓里,但是能十天半个月就消费得起一顿烤鱼的那也不在少数,毕竟是有好几万人口的乡镇,消费水平参差不齐,一顿烤鱼平常两个人一个烤盘的话也只用花三四十块钱的水平,自然算不得很高。

    再加上由于是冬天,气温较低,烤鱼这种东西也算是火锅类的食物,这时候吃刚好,如果白湖湾的档次恰好又不太低的话,自然能够得到追捧,如果是在乡下生活过的人自然就清楚,其实越是乡镇以及县城这种城乡结合部的地方,作为城镇人越是在心里有那么一点点虚荣心和优越感作祟。

    虚荣和追求伪小资情调,或者说稍微上档次一点的生活似乎是人类在饱暖之后的天性,似乎这种做法能够带给他们极度的优越感和虚荣,以前进城的时候张晨似乎就经常听得到那种带着三分内秀有七分张扬的讨厌口吻:“你们乡下人怎么怎么样--”

    当然,白湖湾赚他们的钱,也正好满足了他们随着经济慢慢好转而愈发膨胀的虚荣心。

    就这样,白湖湾火了,很火!

    。。。

第八十二章 教训() 
坝头乡中的早课铃就被安放在第一教学楼楼顶那层走廊的正中间位置,铃声响起来不说响彻十里,但是把整个校园叫醒还是足够了,整整一个学期张晨已经对这个铃声厌恶到了一种很虐心的地步。

    仅仅是起床铃这一遭,他就受够了,张晨也认为恐怕没有人了解他这种整天用成年人的心面对一个“孩子”的世界的纠结状态,但是他又不得不在愤懑之余,仍旧抹把脸起来老老实实坐在教室里上课。

    初中的课堂老师扮演了大多数角色,张晨显得很安静,极其安静,安静得只剩下微弱的呼吸声和偶尔发出来的很小的嘘声,当然,在课堂上睡觉着也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似乎早就成了约定俗成的惯例,每到晨读后的第一堂课和午后的第二堂课,张晨就会瞌睡。

    “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要期末考试了,希望大家在这段时间里认真复习,多考点分回家也过个好年。

    我们班其中考试的成绩很不错,但是一定不能骄傲,期末考试要再接再厉,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张晨,站起来!”

    于飞凤突然一声厉喝,顿时就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张晨睁开眼摇摇晃晃地站起身子,看到于飞凤脸上没有明显的愠色这才松了口气。

    “好了,坐下吧,以后上课要打瞌睡就主动站起来。”

    坐下来的时候,张晨分明看到前面小胖子高林鹏正捂着嘴偷笑,这死胖子。

    忙起来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于飞凤也不奢望一走进晚自习的教室就看到张晨坐在座位上,这几乎已经成为了101班一道独特的风景,班上的每个人都知道张晨是个什么性子,除了上课,能让他坐在教室里认认真真呆上一个小时的情况几乎没有,如果是以往这种风气恐怕是绝对不会被于飞凤容忍的,不过这种事发生在张晨身上后,似乎也就顺其自然了。

    当然,如果你能稳坐全年级前三名的话,恐怕于飞凤也会给你这样的自由,否则你就老老实实地呆在教室里上晚自习哪里也不能去,当然,这种无异于给自己挖坑的承诺除了张晨这种怪胎也没有人会做的。

    下午一下课张晨就直奔白湖湾,自从白湖湾开业后,这里几乎就成了张晨的临时驻扎地,一天三顿饭,除了早饭是在乡中食堂里解决的,午饭和晚饭就没少过他的影子。

    别看白湖湾是做烤鱼的,但是石卫兵总不可能天天给自己做烤鱼吃,餐厅里电饭锅什么的一应俱全,也少不了准备做饭的家伙。

    “又跑出来不上课,回头你们于老师不跟你爸说才怪,你妈在家忙什么,十天半个月都没来过了。”

    刘爱琴坐在吧台边上的高脚椅上,边核对账本边还看了张晨一眼,自家这外甥除了不是亲生的,刘爱琴跟刘爱红几乎就是视如己出。

    “就我还要上课吗,小姨,我妈是老板娘你又不是不知道,老板娘天天不是忙这里就是忙那里,连做饭的功夫只怕都要抽空,哪里有时间来视察咱家的小店。”

    张晨捧着个白瓷杯,撇了撇嘴,说得半真不假的。

    “你又是皮痒吧,回头我跟你妈说。”

    “服务员,我点两个三斤的鲶鱼,多放点蒜白和辣椒,晚上6点半的单。”

    趁着说话的间隙,又有几个人来点单,那个叫娟子的小姑娘也越来越麻利,写好单子收了钱就让那个叫红霞的女孩子送到后厨,动作很熟练,跟后来张晨见过的那些快餐店的服务员别无二样,少的只是一些职业化的微笑,张晨心里一动,似乎这也是白湖湾下一次员工培训的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

    坝头人似乎也越来越能够接受白湖湾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毕竟这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够享受得到的独一无二的口味,不仅仅如此,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经相继有百崇境内坝头乡以外乡镇的人来就餐,虽然人一开始并不多,但是无一例外,这些人都能够成为回头客,而且还会带来新的客源,这也是刘爱琴心情越发好的缘故。

    眼见着白湖湾的生意越来越好,石卫兵也开始放手让两个学徒开始单独制作烤鱼,除了忙到人手不够的时候他才会亲自下厨以外,他基本上只负责酱汁的调制。

    当然,在张文林跟他们签订一份新的合同之前,石卫兵还不会教他们怎样调制酱汁,毕竟这是白湖湾安身立命的东西,即使是张文林在没有掌握充足的新配方后,也不敢轻易把这些秘方泄露出去。

    生意渐好后,白湖湾已经开始准备招收第二批服务员了,而学徒张文林已经让石卫兵开始物色了,挑选学徒要比招收服务员麻烦得多,服务员的要求相对而言要低许多,学徒既要考虑知识能力又要考虑性格和忠诚度,白湖湾虽然不是什么大企业,但是对老张家而言,白湖湾无疑是一块有待发掘的处女地,或者说实验田,这需要他们极度细心的维护才能够积累足够的经验将它发展壮大。

    “小姨,现在有会员了吗?”

    张晨看了观察了半响那些服务员待人接物和处理账单的动作后,心里还是比较满意的,白湖湾如果要做得更好就必须更严格,只有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用更高的要求来约束,才能在未来走的更远。

    张晨是见识过市场竞争的惨烈,表面上似乎风轻云淡,但是在资本市场上没有哪一个角落里是没有竞争的,见多了市场上各种品牌的起起伏伏,谁都会麻木,只有亲身经历成败的人才知道往往都是这些很小的细节才能决定未来能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汲取对手的力量发展壮大。

    21世纪以前的中国,可以说是世界各国资本眼中的一块大肥肉,人人都想上来咬一口,在快餐行业,在将来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见缝插针挤进来,现在之所以没那么拥挤,更多的原因是这块市场还没被人过多地关注,其次就是资金的限制。

    市场永远都是资源配置的最佳调节器,当然绝不是最后的,在97年的改革开放正热的国内,资本流入的大都是建设行业,各种建设工程争分夺秒地上马,服务业相对而言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一些忽视。

    但是也正是这个时候,才是服务业进行布局的最佳时机,一旦不能把握,那么在将来很短的时间内就会面临中原大地处处烽烟的局面,其竞争的难度可想而知,将会是现在十倍百倍地增长。

    白湖湾开业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按理说积累出普通的一级会员应该是有可能的,但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张晨其实也是个半吊子,就比如白湖湾现在的火爆程度,比他一开始预想的还要好一些。

    原本张晨是打算以坝头乡的白湖湾为基础,先摸索个一年半年的,培养一点管理的经验和人手,然后再进军百崇市场,但是就眼下的情况来看,只怕不用等一年半年了。

    但是年前肯定是已经来不及了,离春节已经只有将近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要在这段时间里物色好店面置办好一应的东西并不困难,有钱就能做得到,但是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培训出足够的熟练人手的话,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现在新的学徒工还没到位,服务员这次也打算一次性招几十个先进行培训,最早县城的分店恐怕也要等到年后才能开业,只是这样一来就错过了春节的黄金时间,张晨心里暗自觉得有些可惜了。

    “会员?没有。”

    “一个都没有?”

    张晨很诧异竟然会一个会员都没有,但是他小姨刘爱琴接下来的回答差点没让张晨跳起来。

    “我觉得那东西有没有都没啥用,是不是会员不一样要花钱,而且还要打折,那还不如不要会员,我还能多挣一些,所以就没问人家办不办。”

    “什么--天-”

    嗡!

    晕了!

    真的要晕了!

    张晨心里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酸甜苦辣不知道什么味道,看了看小姨脸上一脸自得的神情,差点没把他给气死,真是无知害死人,虽然是自家小姨,但是张晨头一次意识到白湖湾的管理绝对不能交给自家人,倘若是别人的话,即使是有这种想法也会出于老板的意思把它执行下去,但是刘爱琴倒好,不光有这想法,更直接按自己的想法办了。

    这--

    这--

    “小姨,这事小姨夫知道吗?”

    张晨有些不死心。

    “我还没告诉他,对了,回头你爸爸来了我再跟他说这个事,这会员就别搞了,浪费钱。”

    张晨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但是心底已经打定主意这事必须马上解决,否则白湖湾这么长时间就真的瞎忙活了。

    会员制度尽管一开始并不为人看好,但是这是长期的发展方向,白湖湾要想走向高端的快餐市场就必须一开始就培育这样的观念,只是没想到自己的一个疏忽差点就让白湖湾折戟沉沙了。

    “多么惨痛的教训和领悟啊--”

    张晨也只得在心里苦笑。

    推荐一本新书:《星空虫潮》首富首页下推荐书目直接点击进入!

    。。。

第八十三章 年前布局() 
“不行?为什么不行?”

    “小姨,会员制度是一开始我和爸爸就已经订好的方案,对白湖湾今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送钱给人家还没有坏处,这是什么道理,我回头问你爸,你吃你的饭,别在这里碍手碍脚的,吃完赶紧回学校。”

    白湖湾二楼,张晨一脸无奈地看着他小姨爱琴,简直连想死的心都有了,当初怎么就没想到这一茬,小姨的性格他又不是不知道,一大家子能喝得住的恐怕也只有外公跟他老娘了。

    三两下扒拉了两口饭一路晃了回去,这事肯定要他老子来才行的通,但是晓得了这么一档子事,比如鲠在喉也舒坦不了多少。

    年前就要在县城开分店!

    张晨猛然在心里生出了一个很急促的想法,刘爱琴毕竟是自家人,还是血亲,不管是从老娘那里算还是从自己这里算都逃避不了这个最重要的事实,只怕是他老子张文林来了也拿这个小姨子没辙。

    肯定是不能闹出矛盾的,要想说服小姨主动改变想法,恐怕几乎不可能,只能马上开分店,会员制度去另外的分店推广开,等看到效益她自然会回心转意,但是这样一来的话,张晨不敢打包票他老子忙得过来。

    已经临近一月末了,白鹤村的大棚蔬菜第一茬好像马上就要出棚了,前一段时间一些周期短的蔬菜已经联系县里的菜贩子拉过两次,反响还不错,这次肯定要比上次忙很多。

    如果要在年前开分店的话,恐怕只能自己出马了,但是他一个半大小子,这个年龄太尴尬,倒不是张晨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反倒是年龄有太大局限,在一个讲究资历,相信黄毛小子不靠谱的社会,这是硬伤。

    这是一个很苦恼的问题。

    果然。

    周五一赶回张湾,张晨就从他老子张文林口里得到了结果,别说是他,就是张文林都没能拿他小姨怎么样,坝头乡白湖湾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不光如此,而且看老张那样子恐怕还不怎么愉快,按照他小姨那性格,不把人顶个火气往外冒恐怕收不了场,这也是自家人,如果是外人,恐怕早就让她卷铺盖走人了。

    “爸爸,你是不是被小姨骂了?”

    啪!

    一巴掌拍在头上,痛倒是不痛,但是无疑张晨这一句话刚好就戳在他老子伤疤上了。

    “你小姨就是个火药桶,谁点谁着,这事我没辙,你回头还要办什么你找你妈去,我反正是不去了,这好人做不得。”

    “什么好人做不得,爱琴的性子你们又不是不知道,知道还惹她,不是自找的嘛,刚才还在电话里跟我讲你们爷儿两不知好歹,她给你们省钱还落了个恶名,嗓门比谁都大。”

    “妈,你不知道不要瞎琢磨,这事真不怪我和爸爸,小姨她在店里乱来,也不能说是乱来,总之就是不是我们当初说好的那样就行了,现在说也说不得,我看不如把店就由着她去算了,家里年前赶紧去县里开分店,要不然就晚了。”

    “又开分店?这来得及吗?”

    自从知道家里一下子多了那么大一笔钱后,刘爱平这心里也敞亮了不少,白湖湾开业的钱前前后后还都是她支付的,成本是多少心里门儿清,开一家分店现在在她看来也不算什么,果断是财大气粗了不少。

    只不过这时间上,即使她不怎么懂这做生意的条条杠杠,也知道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有些紧迫,如今腊月里正是白鹤这边忙得不得了的时候,哪里还抽得出时间管这码子事。

    放下手里的筷子,张晨接过谭根生递过来的汤勺舀了小半碗番茄汤喝了两口,这东西是白鹤村前几天摘的,味道很好,没有水气儿,一股子番茄酸,很地道。

    “应该来得及,还有将近一个月呢,只要人手够了,年前我保准儿能开业,我敢肯定县里的生意肯定要比坝头好几倍。”

    张文林也点了点头,现在别的法子没有,也只有这么个法子,说服张晨他小姨的难度绝对比年前开业的难度大,这就是个马蜂窝捅不得,而且都是血亲,这事也不能强着来,如果想壮大白湖湾,不开新店那就直接等死好了。

    “文林,你忙得过来吗,村里的事情--”

    “没事,回头村里大棚出货的时候各个大队自己负责,我管账就行了,到时候根生你跟晨子去县里找店面,一定要注意安全,晨子有什么事情不方便你就出面,毕竟一个孩子办事人家也不相信。”

    这事张晨也不好说什么,他老子是相信他,但是这不代表外人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绕,有谭根生一起自然好办很多。

    其实按照张文林的意思,让张晨去找店面其实是打着让他去锻炼锻炼的主意,他哪里知道张晨的这些阅历恐怕比他也只多不少。

    谭根生点了点头。

    在老张家这段时间,谭根生日子过得挺滋润,想想当初在溪岭的时候张文林说的那些话,现在一想估计还是当初张文林没往大里夸。

    除了一开始给家里留下的几万块钱,这一连的两个月吃住都跟张家人一起,不分里外,住的房间也是老张家别墅,张晨一个人占了整个三楼,张文林夫妻俩住在二楼,一开始是准备让谭根生住在张晨一起的,不过他倒也不是不晓事的人,看得出来老张家这个小老板独占三楼肯定是有什么想法,所以推脱住在了一楼,有什么事情也比较方便。

    平时除了开车跟着张文林办事,多半时间没什么事情,就躺在别墅里看看书看看电视,要不就是钓钓鱼,日子悠闲的不得了,人自然也阳光了一些。

    “爸,我下个礼拜期末考试完了就去县里看看,你回头给小姨夫打个电话,让他把新来的学徒工抓紧时间培训出来,这样吧,店里的服务员让他们一人带两个新人手把手教一段时间,轮一下班,开业前争取能上岗,到时候实在不行就把老人都抽到县里去。”

    张文林想了想也是这个理,县里虽然是开分店,但是根据他对儿子张晨的了解,这次去百崇县开的分店肯定不简单,极有可能就是白湖湾真正的总店了,坝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