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乡村首富-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爱琴在一边来来回回地看,嘴里念念叨叨地说过不停,石卫兵也不答话,今天开业虽然没预料到到现在为止都没客人进店,但是之前张文林也已经交代过他,开业归开业,今天的主要是任务是做好中午的那一桌烤鱼。

    原来张晨给张文林出了个主意,那就是请坝头乡下面所有村里的支书和村长吃一顿烤鱼,乡里的干部则一个不请,要说这生意赔不赔本还不消说,但是这广告做得好不好还又是另一回事。

    果然,一直到中午快11点的时候,在外人看来,白湖湾开业终究是弄了个不小的笑话,为嘛?你见过开业老半天没有一个生意的店吗?

    看着刘爱琴愁眉苦脸的样子,石卫兵又看了看手腕上的机械表,已经将近11点了,心里一动就迈开步子朝厨房里喊了一嗓子。

    “开火!”

    “石卫兵你发什么疯,抽哪门子筋?是不是又是哪一根筋搭错了,开业大半天没见一个客人进门你开火,开火干什么?”

    急性子一上来,刘爱琴就是头牛都拉不回来,本来这次从县里回来开烤鱼店就是大姐跟大姐夫张文林为了让他们夫妻俩日子过得紧实一点,房子什么的都装修好了,就差开门做生意。

    哪里晓得头一天开业是这个鬼样子,一开始烤鱼是个什么东西别说是做厨师的石卫兵没听说过,就是满县城听过的人都凤毛麟角,更不提吃过了。

    老早的时候刘爱琴是有些迟疑的,大姐和大姐夫也不知道走了哪门子的运气发了财,为了他们也算是好心好意,但是这烤鱼成不成还是个未知数,一直到石卫兵回来做了这烤鱼,她自己尝过了才打定主意铁了心要做下去的。

    但是今天没捞到个开门红就算了,倒还开门就被敲了个闷棍,这事儿放谁身上都不兴欢喜得起来的,这正好在气头上,刘爱琴正好没哪里撒气呢,石卫兵一嗓子就把她给喊急了。

    石卫兵性子好,也不答话,径直就进了厨房间,杀好洗净的鱼都晾在竹萝里,都是约莫三斤多不超过四斤重的草鱼和青鱼,还有少数的鲶鱼、黄鲤和几条黑鱼。

    厨房靠墙的位置有两个半人高的椭圆形烤炉被大墙钉和钢架子固定在墙壁上,这种考虑白湖湾店里目前都只有两个,倒不是成本太高买不起的缘故,而是会做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就是这种炉子都是张晨画出简易的图纸让张文林找乡里的石铁匠打出来的,跟流水线生产的炉子完全不能比,无论是操作的简便性还是容量都逊色不止一筹,唯一让张晨满意的就是祖传的铁匠铺就一个优势,这炉子打得扎实,都是好铁,而且里面还糊着一层特殊的泥巴,烤出来的鱼外焦里嫩,根本就不像后来市面上的那些炉子还有烤黑的情况。

    不过当初那图纸可没少让人操心,就凭张晨连画个茶杯都被人看做是饭碗的美工水平,别说是烤炉了,能画出炉子就不错了,这么个图纸愣是让铁匠铺里琢磨了上个礼拜才琢磨出来是个什么东西,要不是张晨做了文字说明还不知道能做出个啥来。

    不过不得不说,这祖传的手艺真不是盖的,虽然不比工业化的产品,但是质量还是很好地,张晨也不客气,直接在炉子上让人烙上了白湖湾的标志,就连那一套上百个烤盆都是在铁匠铺里打出来的。

    随着市面上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铁器制品越来越多,坝头乡老石家的铁匠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就会跟张晨印象里还记得的是一样的结果,那就是关门,这种私人作坊基本上已经没有人来打东西了,所以在老张家下了这么大一个单子后,铁匠铺基本上也就省了琢磨其他生意的心思,专门给白湖湾琢磨这炉子。

    手打出来的炉子扎实是一回事,这手工打出来的铁炉子烤出来的东西比市面上买的那些个炉子烤出来的东西东西简直就好了不止一个档次,味道保持的原汁原味,成本虽然高了一些,但是这个代价值得。

    打开烤炉的顶盖,石卫兵让两个算作是助手的学徒把鱼肉一块块勾好,涂抹上调制好的酱汁和油料就挂在烤炉的烤箱里,下面都是炭火,这木炭也是一种独有的配方。

    百崇县有一部分地区是位于山里,山里成片的都是很老的那种山林,差不多几百年历史是不止的,里面有一种比较独特的松树,跟其他松树并无二样,可能仅仅只是因为地域的差距吧,这种木头烧制出来的炭火燃烧起来很香。

    张晨在一开始要做烤鱼的时候就跟他老子提起过这事,白湖湾用来烤鱼的木炭用得都是这种直接从山里的烧炭作坊里拉出来的。

    两个烤炉子并不大,但是同时搞定三四十个人吃鱼还是没有问题的,两个学徒一人负责一个烤炉,石卫兵在厨房里调制小烤盘里用得酱汁和配菜,忙得手忙脚乱。

    由于厨房间设计的时候是按照肯德基麦当劳这种快餐店的布局,在点餐台的后面,中间隔着一块巨大的钢化玻璃台,开了好些个口子,烤盘被放在点餐台的储物箱里,那些服务员只要从窗口接过调制好的烤盘,就可以盖上盖子上炉子上烤盘,所以效率还是很高的。

    推荐一本新书:《星空虫潮》首富首页下推荐书目直接点击进入!

    。。。

第七十八章 请客吃烤鱼() 
厨房间里石卫兵忙个不停,戴着口罩喉咙里闷得有些难受,虽然是元旦一月初了,气温比较低,但是由于冬天烤炉子排出的暖气都被引导进了厨房,所以厨房里仍然是热气蒸腾。

    烤炉里虽然没有明火,但是幽蓝色的炭火温度极高,油脂滴落到炭火上发出的滋滋声响个不停,酱汁混合着鱼肉的味道满厨房都是,算得上是未开炉子先闻香。

    刘爱琴见石卫兵懒得搭理他,也不再闹腾,毕竟里外都忙得撒不开手脚,她也不好意思闹不是,这里里外外的员工看在眼里自己脸上也不好看,也就把火气给慢慢消了下去,只是脸色不好看。

    “卫兵,卫兵,都几点了,赶紧开火烤鱼,马上人就来了!”

    人还没到,张文林的声音老远就从楼梯口传上了二楼的餐厅里,刘爱琴拉开点餐台的门出去,隔开门就看到大姐夫张文林夹着个黑色的皮夹子往楼上跑,司机谭根生跟在后面搬着一个箱子。

    “姐夫,你不是回去了吗?”

    原本早上开业的时候张文林的确是来了,毕竟是白湖湾第一家门店开张,他这个老板要是不来的话着实说不过去,不过不到半个小时就离开了,说是还有事。

    刘爱琴以为他是回去处理村里的问题了,好歹也是个村支书,白鹤村这里里外外的事情也不少,小事归小事,但是农村里你能指望出个啥大事,这事越小越好,出大事了也就不是他一个村支书解决得了的了。

    无非就是张家挖了李家的水沟多放了点水,老刘家的牛吃了王家的庄稼在骂架,队上的账缺了几十上百块钱等等,但是也正是这些个小事才让人头疼,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大人物有大人物的困惑,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矛盾。

    “回去了这立马又赶回来了,爱琴,卫兵呢,我让他早点准备中饭,这都11点半了人哪去了。”

    “姐夫,卫兵已经在做了,我还当他是有病呢,一个客人都没有还开什么锅,又不是钱多了没地方扔。”

    张文林顿时就是一阵愕然,老刘家这个小姨家一般人还真镇不住,除了老刘亲自来,估计也只有她大姐爱平喝得住了。

    “开火了就好,爱琴哪,这事怪我没跟你说,一早开门的时候太忙了,我这里也来不及,只跟卫兵打了个招呼,今天白湖湾开业,这生意不管好不好先不提,我还要请几个人吃个饭,这烤鱼好不好吃别人不知道,总要几个来试试味道的,你去厨房里再跟卫兵打个招呼,鱼多烤点,考个四五十条,不怕浪费,抓紧时间啊。”

    说完又急匆匆下了楼,谭根生却抱着那个箱子留了下来。

    “根生,你怎么不跟我姐夫出去?”

    还真是怪事,这怪人自有怪人磨,谭根生跟老刘家人都不太熟悉,但是偏偏跟石卫兵夫妇熟络,一来石卫兵是部队出来的也算是战友,爱屋及乌跟刘爱琴说得上话也是正常,这儿来就完全是性格了,刘爱琴性子急,说话不拐弯,有时候戳的人心疼,但是石卫兵和谭根生都是部队里出来的,一根筋直性子,竟然不觉得哪里不好。

    “嫂子,老板他是下去接客人,我把这箱酒搬上来就没事了。”

    “迎客?根生,姐夫请谁吃饭你知道吗?谁吃饭吃得掉四十条鱼,那不跟猪差不多了。”

    谭根生哪里敢笑话刘爱琴,心里就是在憋得难受嘴上还是要说好听的,虽然刘爱琴不能把他怎么样,但是石卫兵家的这位嫂子真不是好惹的。

    “嫂子,老板请谁吃饭我真不知道,我只晓得应该不是乡里的干部,老板这段时间根本就没去过乡政府,不过下面的几个村里都去了,每回都是我在车上等他,我也不知道老板请了谁。”

    “这样啊!”

    刘爱琴见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也就算了,只是心里已经琢磨开了,姐夫什么时候跟下面的那些人这么熟了可不见得,前段时间回娘家的时候老刘可还说什么来的。

    他大女婿发财是发财了,但是也把下面折腾的够呛,坝头下面的那么多村,当初胡德平赶鸭子上架让张文林上任白鹤的书记,这书记做了还不满月的就搞什么“村村通”。

    路也修了,大棚也搞了,蔬菜也种了,水渠也挖了,树苗也排了,要说打初一开始的时候吧,坝头乡满乡也没几个人觉得他张文林又不是长了两个脑袋,路修成了不见得这村村通就搞得起来。

    说得好听是搞出来脱贫致富的,但是这么多年也没见哪个干部能搞出什么新意来,所以打一开始就是准备看笑话的,结果呢,他张文林不光说服白鹤全村各个大队搞成了,还搞得有声有色,听说现在还在跟省里的农业大学在合作搞什么农业生产实验基地,大棚里那蔬菜长得叫一个好啊。

    犯红眼病的绝对不只是一两个人。

    果真。

    不大一会儿,三三两两地就有不少人上了二楼,大多数人刘爱琴虽然不认识,但是刚才扶肩搭背走上来可不就是刘杨村的书记和村长来着,这两位跟老刘家熟络,也没少去老刘家推一把牌九。

    “哎呦,爱琴是老板娘啊,前几天我还跟你爸一起打牌来着,也没见老刘漏出点风声啊。”

    “别提他,老刘现在涨身价了!哈哈哈!”

    刘爱琴也笑着招呼两人寻了位子坐下来,不到半个小时将近十二点半的时候,白湖湾的二楼已经坐了将近三四十号人,张文林也上了楼,往大厅里扫了一眼,除了几个事先跟他说过有事脱不开身的村干部,坝头乡远近的村干部都到了,估计除了请客吃饭也只有乡里开会能把人凑这么齐了。

    “爱琴,你去催催,叫卫兵快让人上菜,不要再等了,都一点钟了。

    白湖湾二楼装修得虽然不是富丽堂皇,但是在坝头绝对是最好的,简洁而不失清新,色调鲜明又不掉身份,窗明几净,快餐店式的点餐台在坝头乡那绝对是头一次见,光就是这么个场面也该令人眼前一亮了。

    “诶,杨书记,你也来了,哈哈哈,我说呢,老张请客我们不能客气啊!”

    “他张老板是有钱人,咱们蹭顿饭吃也难得,哈哈哈!”

    “这烤鱼头一次吃,今天要是不好吃,回头要张老板请好的。”

    哈哈哈!

    张文林在坝头乡也算是声名在外了,只不过这名声跟他白鹤村村支书的身份沾不上一丝的边,叫张书记还不如张老板来得直接,乡里下面的这些个村干部也都知道张文林这个村支书是咋来的,说是村支书上任不如说是赶鸭子上架来的实在。

    你看他上任村支书都干了啥,修路,除了修路就是种菜种树,全白鹤村的人都跟着他在闹腾,几个月前还有人在骂他冤大头,掏钱盖大棚用菜还账,几百万的款子要还到猴年马月,但是前阵子风向已经在变了。

    为啥?因为白鹤村的大棚菜已经出棚了,一茬茬的辣椒苗,刚打苞的黄瓜西红柿,都涨势喜人,看得都眼馋,这大冬天的蔬菜长得竟然比旺季还好,要是卖得出去亏本才叫怪了,这一时之间又变了个味,前头骂声一片,后面又有人鼓吹了。

    但是这是其他村里学的了得吗?学不了。

    三三两两的人都到的差不多了,厨房里石卫兵也已经把二十几条烤好的鱼都下了炉子准备装烤盆上桌子,一时间忙得手忙脚乱。

    推荐一本新书:《星空虫潮》首富首页下推荐书目直接点击进入!

    。。。

第七十九章 惨淡开业() 
坝头乡,白湖湾。

    当然是在乡中后面老张家新开的白湖湾。

    二楼几十张桌子已经坐满了将近一半还多,三四十来个人都是些大老粗,要说文化水平大都是没个几点墨水在肚子里,大家都是些村里的干部,抬头不见低头见,也说得开,热闹都很。

    “今天是白湖湾开业,这烤鱼我吃过,味道怎么样我先不说,大家都是能人,好不好吃你们自己吃完了心里有个数,卫兵,让他们上菜。”

    张文林也算是主人了,也没什么新词,就吆喝了几句,乡下人也不待见这些客套话,人前话好听人后嚼舌根的大有人在,索性也就不废话了,那十来个小姑娘两人一对,一人端着烤盆,一人用铁钩子勾着小炭炉子,把一盆盆浇过酱汁的鱼端了上来,小炉子点了炭火烧得正旺,烤盆被盖得严实,愣是没跑出点味儿来。

    虽然好奇,但是也没人好意思先动筷子揭开盖子瞧瞧,毕竟都是村里的干部,虽说不是什么大有来头,那也算是各个村里有头有脸的,心里顿时就跟有只毛爪子挠似得。

    为啥,因为那盖子是玻璃做的,一溜儿的透明盖子。虽然有雾气蒸腾起来笼着,但是也看得出来,那脆嫩的红辣椒片青的黄瓜条儿堆在烤得焦黄焦黄的鱼肉上炖了满满一大盆,汤汁翻滚着蒸腾起一团团的白色雾气,光看这菜色不闻这味儿都流口水。

    “我说张老板,你这鱼也该让我们吃了吧!”

    有性子粗的村干部直接就扯开嗓子喊了,张文林这时间也掐得好,按照坝头这边的餐点,一般中午12点左右就吃饭了,农村里稍晚一些那也是不到1点就吃饭,白湖湾这一顿都已经块1点半了,这饿起来别说是卖相诱人的烤鱼了,就是酸萝卜条就着这些个大老爷们也能扒拉下两大海碗白米饭。

    炭火小烤了几分钟,原本就沸腾不止的烤盘开始渐渐发出滋滋的声响,白色的雾气顺着出气孔透出来,不大一会儿,那香味就飘得满餐厅都是,石卫兵带的那两个学徒其中一个跑到张文林身边小声说了句时间可以了,张文林点了点头。

    “服务员,把盖子都打开吧!”

    一听这话,性子急的哪里还要服务员打开,早就自己捋了捋袖子就直接动手了,散发出来的香味老早就把肚子里的馋虫给勾出来了,都恨不得直接掀开锅子就开吃。

    玻璃盖下面有密封条,跟烤盆契合的比较密实的,边缘上有一个原木的夹槽,服务员轻轻按了一下原木那个密封条才翻卷过来,吸附力一消失玻璃盖才打得开。

    这一开吃,满大厅都是刺溜声。

    “张老板,你这鱼是怎么做的,这味道不一般哪!”

    “不一般不一般,辣得够味,鱼肉不腥还香,真是怪事!”

    石卫兵的速度已经算得上是很快了,两个烤炉同时烧起来,足足快三十桌人,两个人吃一个烤盆,按照乡下汉子的饭量,一桌子两个人铁定要上两个盆两条鱼,这头一波吃的都是辣味。

    玻璃盖子一揭开,辣味散开,那肉香混着拌菜的味道立马就出来了,拇指大小的蒜子都被烤熟,香气四溢,就是闻了都流口水。

    用筷子挑开鱼肉上面的蒜子和辣椒片,焦黄肉嫩的鱼肉浸满酱汁,炭火烤沸的酱汁滋滋地在烤盆的底部冒出气泡,味道都渗入鱼肉中,入口鱼肉并不是烂泥一般,反而还略有嚼劲,真是怪异。

    张晨吃过的烤鱼少说也有五六种,如果加上街边摊,那十种做法都不止,口味各种,但是混合着酱汁炖出来的烤鱼一般都有了些松软的味道,没有哪一种他吃过的烤鱼,鱼肉入嘴时竟然还保持着烤出来的那种焦嫩口感,除非压根就没开炖的,那是纯粹的烤感。

    这自然就是老万家那道秘方的作用,花了几万现金买回来的东西自然不是坑货,老万家祖传的秘方并不是如何烤鱼的技巧,而是一套熬制酱汁的配方。

    这种酱汁有烤和炖两种,用来烤鱼的酱汁熬出来跟蜂蜜一样粘稠,紧紧裹在鱼肉的表层,一旦放进烤炉中用炭火烤,酱汁中的辣味、咸味、蒜香、还有各种材料的味道都能融入鱼肉中,那一层油脂则散在鱼肉表层被炭火烤掉,等鱼肉焦熟了,油脂也几乎都蒸发掉了,只剩下焦黄的鱼皮被一层蜜汁一样的东西过着,呈金黄色。

    另外一种用来浇在烤熟的鱼肉上放进烤盘里炖的酱汁在冷却后跟果冻一个样,加热后倒在烤盆的鱼肉上冷却粘稠,再将拌菜都放入烤盆后,一旦炭火加热,酱汁就会变得松软如蜜脂。

    “张老板,你这个用来炖鱼的酱不错啊,哪里买的?”

    张文林笑着摇了摇头,这东西可不好讲。

    “这要问我妹夫,我不做菜哪里晓得这酱是哪里买的,这鱼怎么样,好吃就放开吃,吃完厨房里还在做,今天不管饭,就吃鱼。”

    “张老板发话了就快吃,吃都堵不住你的嘴。”

    哈哈哈!

    张文林也笑了,自然这笑的含义还是有区别的。

    白湖湾做烤鱼到底怎么样,张文林并不清楚,打一开始的时候,张晨跟他说起这事的时候他也没在意,他连建筑公司和白鹤村里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哪里还有时间搞这茬子事,但是等张晨把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一说,他就不得不慎重了。

    白鹤村要想发家致富脱贫,光靠搞大棚蔬菜那显然是不行的,倒不是说这个行业不行,而是利润太低,结合成本一看,张文林几乎可以预测到要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