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摩客·第三辑-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个过程。   

  现在,我每天如常,静静地演着一个人的舞台剧。   

  是否盛大,与我无关。   

  是否好评,与我无关。   

  只要心是安静的,那么,足够了。   

  天灰灰。   

  一切安然。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  

第73节:忘川(1)         

  忘 川   

  文/林培源   

  忘川河,千年舍,人面不识徒奈何。   

  在我的回忆里,祖父陈年是以一个屠宰户的形象出现的。   

  那个时候,我的祖父还是乡村远近闻名的屠宰户。他身强体壮,下刀又快又准,经手的猪没有缺斤少两的。熊腰虎背的祖父手持杀猪刀站在一堆血淋淋的猪的尸体中,夕照琥珀色的光掠过屠宰场的竹窗,照在他刀削斧砍般坚毅的脸上。他赤裸着上身,被猪血溅红的身子闪着金属一样耀眼而诡异的质感。有的血已经凝固了,贴在身上像一幅斑点模糊的抽象画。   

  祖父似乎一生下来就有做屠户的天赋。据我父亲回忆,祖父曾经拿着刀砍下别人的一只耳朵。那是1937年,受害者是我们宝月镇雄霸一方的大地主。地主名叫铁祝,乡里人都在背后喊他铁公鸡。他霸占了远近相邻的土地,是我们镇的首富,镇上的人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铁祝左拥右抱着新娶来的媳妇招摇过市。他手上的纯金戒指在阳光下熠熠发光。那时候,还没有踏进屠宰行的祖父还只是一介农夫,他租用了铁祝的土地耕种,整日扛着锄头在田地里出没,他年轻的背脊被阳光烤成褚赫色,远远望去像一块厚实的猪肝。   

  临近除夕的时候,铁祝来到祖屋收田租。那是一间位于宝月镇西南面的土房子。我们陈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那里,到祖父那一代,老屋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衰老征象……屋顶的瓦片在萧瑟的寒风中发出呜咽的声响。铁祝的丝绸长袍与身体摩擦,发出细微而华丽的声响,与祖父家土灰色的基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铁祝叉着双手环视祖父家一贫如洗的屋子,第一眼就看到了蹲在地上淘洗花生的陈宝月,陈宝月是祖父的妹妹,虽然生在贫农家庭,衣着朴素,但仍然掩盖不了她是一个美人胚子的事实。铁祝作为一个善于发现美挖掘美的有识之士,他的这次造访使得陈宝月在往后的岁月中,一直作为我们宝月镇的一代美女而名扬后世。许多年后,我还经常听到年迈的老人坐在院子里聊起那些遥远的往事而黯然神伤,他们说起我那已经死去的老姑婆,说起她白皙的皮肤如何像豆腐一样吹弹可破,说起她水灵的眼睛如何像一湾秋水波动,说起街坊邻里如何艳羡我的家族拥有这么美丽的女子,末了,仍然少不了补上一句沉重的叹息,可惜哟,死得冤枉……   

  小的时候,我最关心的问题不是陈宝月的死,而是她作为宝月镇的一代美人究竟与宝月镇这个名字有着多大的联系。我不明白宝月镇为什么会叫宝月镇,难道是为了纪念一个过早死去的灵魂,抑或只是一种巧合。   

  人们说,铁祝看到陈宝月玲珑的身材时两眼放光。他的突然出现吓坏了陈宝月,以致她顾不得手上沾满的新鲜泥土,一转身就逃回了屋里。   

  谁也说不清那个时候铁祝是不是玷污了我的老姑婆。人们只记得,那个除夕来临之前的日子,陈宝月的尖叫声像针一样刺穿了宝月镇的宁静,惊醒了鸡埘上那群酣睡的母鸡。它们扑闪着笨重的翅膀从鸡埘上跌落下来,抖落一地的灰尘。   

  我的祖父那时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十几年的相依为命让他对这个善良却又软弱的妹妹时时放不下心。或许是有所预感,祖父在黄昏时从地里赶回家。他一路狂奔一路喘着气,因为跑得太快,鞋子落下了一只。他像一头疯狂的野兽一样赶回了家,院子里散落一地的花生让他萌生了不祥的预感。当他推开那扇摇摇欲坠的家门时,出现在眼前的是妹妹陈宝月凌乱的头发和空洞的眼神,一如多年前他的母亲,那个死于瘟疫的女人临死前混乱的表情。陈宝月把头埋在屈起来的膝盖上,因为冷,她浑身瑟瑟发抖,低低的啜泣声从捂住的嘴里传出,像极了一只受伤的小猫。祖父脱下身上的短棉褂盖在妹妹身上。   

  一滴眼泪从陈宝月的眼里流出来,落在屋里的土地上,很快就被吸干。   

  陈宝月望着窗外灰色的天空嘴巴一张一翕,声音像被捂住一样含糊不清,可是祖父却听得分明,〃铁祝〃两个字在祖父咬牙切齿的叫喊声中成为了一个饱含仇恨的字眼,谁也不知道那一刻祖父的愤怒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他的壮举后来在人们的争相传颂中成了英雄的象征。         

◇欢◇迎◇访◇问◇BOOK。◇  

第74节:忘川(2)         

  当失魂落魄的铁祝从自家的床头跌落下来时,人们听见他家传出了撕心裂肺的叫声。那声凄厉的叫喊穿过窗棂,越过厅堂,最终重重地落在陈宝月悲伤的眼眸里,化作两行清泪,悄然落下。   

  那个除夕之夜,祖父在万家灯火的辉煌中破门而入,直奔铁府的厢房。他手上的尖刀磨得锋利,在除夕之夜闪着幽幽的寒光。我想,铁祝是命中注定要在除夕这一天遭遇血光之灾的,对下人从来吝啬刻薄的铁祝在除夕这一天心情大好,他给宅里老老少少的下人都放了假,准他们回家过年。下人对主人这一反常的行为甚为惊讶,都说铁公鸡这次肯定又走了桃花运。   

  事实证明他们的猜测完全正确。那一晚,铁府的幽深大院里,铁祝的云雨之声惊动了厨房里偷食的老鼠,同时也为手提尖刀的祖父提供了下手的捷径。   

  就在铁祝抱着小妾湘云的胴体一边缠绵一边想象陈宝月泪流满面的表情时,祖父的黑影遮住了他充满幻想的眼睛,他于黑暗中察觉到事态的严重,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他光着身子从床上跌落下来,小妾湘云吓得裹在被窝里一直哆嗦,房间里充满了阴冷的气息。铁祝抱着自己的头蜷缩在地上,他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祖父手里尖刀散发出来的仇恨和愤怒。在他还来不及做出反抗的时候,祖父一把揪起他的耳朵,〃唰〃的一声,手起刀落,一只血淋淋的耳朵就这么脱离了寄生数十年的脑袋。整个过程除了铁祝那声撕心裂肺的叫声之外再无其他声音。祖父提着铁祝的耳朵缓缓步出大门,走上了除夕人来人往的街道。除夕夜的风从四面八方吹来,祖父手里的尖刀还沾着血。他的眼里噙满不可名状的泪水,胸口剧烈起伏,像一面脆弱的牛皮鼓。走过三水街的时候,铁祝的耳朵被祖父顺手抛出,成功地与阴沟里的污秽物同流合污。   

  祖父是在1937年的春节开始他的逃亡生涯的。恼羞成怒的铁祝带着一帮打手来到了我的祖屋。那时候祖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知道自己的举动必定会遭来铁祝的报复。他开始后悔自己的疯狂行为了,他闯了祸可以一个人逃,可是妹妹怎么办?这样的抉择让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后来他决定孤注一掷……背着妹妹来到了村长家里,跪在村长面前求他照顾自己的妹妹,村长平时对他们兄妹很是照顾,可是这次祖父的要求却让他觉得有些为难,毕竟要托付的不是一个小孩子。村长看着祖父满眼的泪水,心里满是悲凉,他看着陈宝月苍白的表情,摆摆手示意祖父赶快离开。祖父知道村长答应了,于是重重地磕了个响头。他说,村长,这次一走不知何时才回,妹妹托付给您我就放心了。然后就背着包袱离开了村落。         

§虹§桥§书§吧§BOOK。  

第75节:忘川(3)         

  祖父就这样在宝月镇消失了。铁祝因为找不到人,满腔怒火地点燃了我的祖屋。人们可以在除夕之夜看到,宝月镇的西南面燃起了熊熊的火焰,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哪里兴起了新鲜的过年仪式,都纷纷从家里赶出来看个究竟。当好奇的人们发现原来是铁祝蓄意纵火之后,纷纷表示出不同程度的鄙夷和咒骂。   

  宝月镇1938年的春节就是在一场熊熊大火中降临的,那场大火还连带烧掉了祖屋附近的龙眼林。成片的龙眼林在干燥阴冷的冬季烧成气势逼人的火海,树枝和枯叶发出哔哔剥剥的声音,火光冲天,照亮了宝月镇大半个天空,同时也映红了铁祝那只幸存的耳朵。   

  这些遥远的往事穿过岁月的尘埃映射在我懵懂的瞳仁里。它们像是一张看不见的网,当我充满好奇地想要探索这座北回归线上的平凡小镇所发生的往事时,抛给我的是错综复杂的表象。据年迈的祖父回忆,他离开后,村长收留了他的妹妹陈宝月。那个除夕夜注定要闹得满镇风雨。铁祝后来带着一帮人来到了村长家,逼他交出陈宝月,不然不会就此罢休。村长说,铁祝,你不要欺人太甚。   

  铁祝看着村长瘦削的身子,捂着自己的左边脑袋狠狠地说,今天如果不把陈宝月交出来我就让贵府鸡犬不宁。村长看着铁祝那个缺了一只耳朵的脑袋陷入了两难之中,孩子躲在他的身后一个劲地哭,哭声与外面嘈杂的烟火声极不相称。村长夫人拉了拉他的袖子,没有出声,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和铁祝较劲。   

  村长叹了一口气。他对铁祝说,铁祝,如果你真要我交出陈宝月,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铁祝知道村长妥协了,于是咧开嘴笑笑说,村长尽管吩咐,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村长说,那好,你娶陈宝月,要热热闹闹的,让全镇都知道陈宝月是你明媒正娶的!   

  村长的话让铁祝脸露难色,宝月镇的人都知道,铁祝家里有只母老虎。只要她在,没有哪个女人敢名正言顺踏进铁府。铁祝那些三妻四妾,都是他金屋藏娇的辉煌成果。因为正妻王氏这些年患了一种罕见的病,只能整天卧病在床,和铁祝成婚到现在整整十年,却没有给他生下一子一嗣。可是,尽管如此,铁祝还是不敢休了王氏,毕竟铁祝是靠王氏的父亲一手扶持上来的,铁祝再怎么猖狂也不敢走到过河拆桥的地步。   

  就这样沉默地对峙了许久,后来铁祝狠下心,咬咬牙说道,好!我答应你!   

  当铁祝背着昏睡的陈宝月走出村长家门口时,村长跪了下来,从来不流泪的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罪过,他对着天喊,陈兄弟,我对不住你啊!   

  时至今日,老人们一旦谈起我的家族,还是不忘将陈宝月出嫁时的光鲜亮丽进行一番添枝加叶的描绘,人们可以在老人们绘声绘色的描绘中身临其境感受那场宝月镇有史以来最为气派的婚礼。那一年铁祝刚过不惑之年,面色红润,他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气宇轩昂地跨过宝月镇的主道。八抬大轿紧随其后,绫罗绸缎光鲜夺目,羡煞旁人,敲锣打鼓的下人们仿佛要把整个宝月镇都给掀翻了,欢快的曲调弥漫了整个街区。路旁站满了看热闹的男女老少,有人欢呼,有人起哄。对于这场婚事的实质,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没有谁会为了一个柔弱女子的悲惨命运落泪,哪怕只是略表同情。在那个物资极为匮乏的年代,人的同情心被油盐酱醋茶和一日三餐消磨殆尽。         

◇BOOK。◇欢◇迎访◇问◇  

第76节:忘川(4)         

  这些都是后来人们转述给我祖父的,再经由祖父的口讲述给我。祖父的苍老伴随故事的进行日益增加。故事中那些模糊不清的画面被岁月的流水反复冲洗,到达我这里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颓唐。你一定无法知道一个十岁的小孩子是如何对上一辈人的恩怨情仇如此着迷,当别的孩子还在玩官兵抓贼的游戏时,他早已不满足于这些简单的娱乐方式,他对故事本身的着迷超乎了人们的想象。所以尽管老眼昏花,祖父还是乐意在日渐淡薄的回忆中拼凑自己的盛年往事,于彼于此,都是一件极为畅快的事,只是,我还是会在祖父的讲述中察觉到一丝悲凉而又仓惶的愁绪,像是老屋逐渐剥落的墙灰,飘零中带着无法挽留的叹息。   

  你是知道的,我的老姑婆死得冤枉。当祖父以一种陌生的口吻向我讲述陈宝月的死时,两行浊泪从他眼里坠落,宛若天边殒落的流星,洇湿了他沟壑纵横的脸庞。   

  尽管陈宝月做了垂死挣扎,可是铁祝的淫威还是压倒了一个弱女子的负隅顽抗。陈宝月的心死了。祖父说,她的心死了,活着也就没有什么盼头了。1938年的正月,当铁祝还在宴请四方宾客觥筹交错,仆人安顺在后院的井里发现了陈宝月的尸体。铁祝脸色苍白地赶到后院时,被打捞上来的陈宝月已经断了气。她浑身水淋淋地躺在后院的水井旁边,水浸湿了铁府的地砖,像一幅诡异的画。铁祝面对这突如其来又意料之中的变故镇定自若。仆人安顺在铁祝的命令下连夜将陈宝月运到镇外的竹林里秘密埋葬。安顺后来回忆说,那一晚竹林的冷风吹得他直打哆嗦,竹林下的宝月湾波光潋滟,陈宝月的眼睛始终没有闭上。   

  安顺走后,铁祝整理了衣冠,继续回到宴会。人们并不知道铁祝的短暂消失又随后出现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依旧一杯接一杯,一醉方休。   

  这是祖父对陈宝月之死的描述。后来,我在翻阅旧乡志的时候,一个和祖父同辈的老人对我说,其实陈宝月是被王氏叫人扔进井里的!老人的话让我震惊。可是,直到祖父病入膏肓垂垂老矣时,我都没有把真相说给他老人家听。我想,我不应该把仇恨的种子栽进一个垂死老人千疮百孔的心上。   

  祖父向我讲述故事时,其实已经得了老年痴呆症。他的话常常带着跳跃性。可是,对于那些真实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他记得清清楚楚,仿佛他的记忆已经在潜意识里学会了选择性遗忘。那是在夏天,祖父坐在藤椅上看着满院晾晒的稻谷神态安祥,母亲赤着双脚在灼热的地上翻晒稻谷,父亲站在烈日下擦汗,随口吐出的烟圈在空气中慢慢扩散,然后,消失不见。我端着把矮凳坐在祖父身边。他干瘦的手掌抚过我稚嫩的脸,皱皱的皮肤很像一张柔软的宣纸。这些场景至今仍在我的记忆里,仿佛昨日。         

BOOK。←虹←桥书←吧←  

第77节:忘川(5)         

  那一年,祖父在逃亡过程中加入了一支国民党军,那时候他还分不清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区别,他一听到参军有饭吃,顾不上黑白是非就加入其中,成为了千千万万个士兵中平凡的一员。他随军队辗转南方诸省,部队的脚步踏遍了无数的山川和乡镇,却始终没有遭遇任何一场实质性的战争。于是祖父开始怀疑他作为一个士兵的身份。在一次行军中,祖父策划了他生命里最为辉煌的逃亡。他借口运粮来到了码头,然后躲在船舱里,凭借自己的匹夫之勇成功地逃离了军队。   

  这是一场怎样的逃亡?时至今日,祖父也难以向我准确表达期间遭遇的种种苦难,仿佛那是一个不可触碰的伤口。一旦揭开,记忆里深藏的苦痛和泪水会因此浸润一个老人日渐苍老的心。   

  父亲告诉我说,你的祖父就是因为这个污点,在〃文革〃中被人揪了出来。   

  他们没有向我描述祖父是怎样被批斗的,我只能依靠自己对过往的模糊想象去复原那一段灰暗的历史。我可以看到祖父被关在牛棚里衣衫褴褛的样子,可以听到他沉重的叹息声掠过暗夜的栅栏,可以闻到他身上因为许久不曾清洗而散发的烟与汗水混合而成的气味。   

  我凭借自己单薄的想象承受一场遥远的灾难,能够想象的是那些真实或者模糊的场景,无法模拟的却是那段历史对一个人心灵的压迫。   

  祖父在离开部队之后搭乘当时潮汕地区的〃红头船〃(一种船头和桅杆都漆成红色的商船)漂洋过海来到暹逻(即今泰国)。暹逻灼热的阳光照得祖父的皮肤呈现出金属一样的质感,栗色成了祖父往后一生的标志。在生活极为艰苦的岁月,祖父作为一个异乡人,品尝了背井离乡的艰辛。父亲说,祖父曾经因为找不到工作整日露宿街头,实在饿得没办法了,就去拣泔水里的剩菜吃。所以在我年幼的时候,父亲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要好好读书,不然将来会喝泔水。我没有喝过泔水,可是我知道那必定很难喝。祖父从来不向我说这些伤心的过往,他喜欢在故事中标榜自己的辉煌。我想,这是每一个男人一生的梦想吧,一个成熟的男人必定像一座山一样恢宏,像山一样可靠。   

  异乡的漂泊无疑铸造了祖父身上大地一样宽广和坚毅的胸怀。所以,在祖父往后的一生中,即使遇到再怎么艰难的情况,祖父都可以撑过去。祖父说,只要生活还没有惨到要喝泔水的地步,他就不会倒下。   

  祖父至今都记得他从暹逻风尘仆仆回到宝月镇的情景,那时候已经是1956年了,全国完成了土改,收回地主土地分给贫下中农。铁祝作为宝月镇第一大地主,已变得非常落魄。   

  在宝月湾那片竹林里,祖父长跪不起。低矮的坟堆荒草丛生,如果不是安顺的指引,谁也不会发现这个坟墓下安睡的魂灵。竹林在风中颤抖,像是祖父无法抑制的呜咽。妹妹在天之灵会原谅自己曾经的鲁莽么?男人的悔恨被草长莺飞的季节里流动的浮云带走,成了生命里时时难以抹去的影像,似乎一抬头就可以看见死去亡灵的苦痛。         

BOOK。←虹←桥书←吧←  

第78节:忘川(6)         

  如今,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给沉睡在宝月湾竹林下那个遥远的亡灵上坟。祖父在世时就曾将坟墓修葺一新,他说,人死了,再穷也不能穷坟墓。我给我死去的老姑婆倒下一杯酒,希望她泉下有知可以安心。风吹动竹林发出哗哗的声响,让我想起了陈宝月的婚礼。   

  1960年,祖父掌管了屠宰场。他袒露着胸膛出没于鲜血之中,一边杀猪一边和几个同人一起谈论女人。同人说,还不结婚呢,是不是那个地方不行?他们的话激怒了祖父,在人群的笑声响起时,祖父割下一只公猪的阳物,一把扔给了那个同人,然后拍拍身子,一言不发离开了屠宰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