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积庞大的千百万条铜线,进行长距离传送容量几近无限的信息,并大胆提出当玻璃纤维损耗率下降到20分贝/公里时,光纤通讯即可成功。当他的这一理论被人们讥笑为“痴人说梦”时,30年后却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造就了今天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高锟也因此而被誉为“光纤之父”。1996年,也正是高锟教授卸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的这一年,他当选为了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也将一颗于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三四六三”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高锟教授取得的成就,正如很多人所说的那样,这不仅仅是全香港人的光荣,更是中大师生的光荣,为整个香港撑足了“门面”。
事实上,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创校使命的香港中文大学,在香港的教育史上创造了众多奇迹。1963年10月17日,香港大学在领舞香港高等教育半个世纪后,作为香港第二所大学的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写为CUHK)成立了。从此,香港的高等教育从港大的独领*,到二龙戏珠,拉开了平分天下的大幕。当时,香港政府根据第一个《富尔敦报告书》的建议,将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和联合书院这3所私立文理书院合并组成香港中文大学,并于1986年成立了第四所书院——逸夫书院。中大尽管是“英式大学”制度下成立的香港唯一一所书院联邦制大学,但自成立以来便推行中英双语教学和反殖民地教育,不屈的抗争精神和“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的创校使命让中大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不仅在亚洲区内享有盛名,而且在国际上也获得广泛认同。比如,中大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已连续多年被《Asia Inc》杂志排名为全亚洲第一位,成为工商界人士深造的热门高校。
但如果说因为高锟取得的成就和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的显著排名而认为中大是以工、商见长理工院校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中大的人文气息极为浓厚,为港校少有。从其校训“博文约礼”就能看出这一点。“博文约礼”出自《论语》:“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它是孔子的主要教育规训。知识深广谓之“博文”,遵守礼仪谓之“约礼”。因此,中大大的教育方针是德智并重。以中国神话中的“凤”为校徽亦能体现中大的特别之处,盖自汉代以来,凤就被看作是“南方之鸟”,成为高贵、美丽、忠耿及庄严的象征。以紫色与金色为底色,取意紫色的热诚与忠耿和金色的坚毅与果敢。中大这种人文气质背后的文理兼备,出将入相的刚柔相济在下文的招生、教学及校园文化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全国统招提前批次录取没有面试
香港中文大学招收内地本科生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自1998年,2004年香港和内地互认学历以后,当年有2000多名内地生争取报考,最终录取了230人。随着在内地招生范围的扩大和中大自身声誉日隆,中大的内地生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也逐年上升。2008年中大录取了254名内地学生,2009年则录取260人。
值得注意提,2005年,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一改过去港校自主招生的传统,参加了全国统招系统,经申请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录取重点高校,通过“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在内地招收本科生。两年后的2007年,这两所港校再次将招生录取批次改到了提前批次录取。中大进入全国统招序列后,招生录取工作跟很多内地一样,考生只须按统招选填高校志愿一般程序报考,不须另行向学校报名。中大采用120%的投档比例,录取标准也主要看高考成绩,考生不需参加“令人担心的”全英文面试。
对于参加全国统招,中大招生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也不平衡,一些较偏远地区的优秀考生报考了中大,但如果家境不是特别充裕,到中大指定的几个内地大城市参加面试就会有很多实际困难。另外,作为优秀人才的选拔标准,优秀考生也不见得都是能说会道之人,因此短短半个小时的面试也不一定对所有考生都公平。或许正是出于这些人性化的考虑,很多优秀的内地生才得以顺利考取中大。对于进入提前录取批次,校方的考虑是,因为此前中大是国家第一批录取重点高校,录取政策是报考中大的内地考生只有将中大作为第一志愿报考者才能获得高额的奖学金,加上中大在内地的招生名额有限,面对激烈的竞争,在非此即彼只有一次选择机会面前,很多考生及家长都认为重点批次志愿填报中大就有极大的风险。毕竟一旦不能被中大录取,那怕是成绩非常好,但被挤下中大这根“独木桥”的高分考生也不能被清华、北大等内地重点高校录取,就很可能落到一般本科,或者选择复读。面对报考中大还是内地重点高校这样的艰难选择,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就会主动放弃中大,错失被中大录取的机会。
2007年以后,中大和香港城市大学成为提前录取批次录取院校,这就避免了考生的两难选择,考生可以放心地报考香港中文大学,而不再担心影响诸如北大、清华、浙大、复旦等本科第一批次名校的录取。也就是说,内地考生如果在提前录取时因名额所限没能被中大录取,那么考生仍有机会被第一批重点院校录取。因此,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进入提前批次让内地考生受惠最大。 txt小说上传分享
内地25省市可报考
香港中文大学全国统招招生范围
上海、山西、山东、天津、北京、四川、吉林、安徽、江西、江苏、河北、河南、重庆、海南、浙江、陕西、湖北、湖南、贵州、云南、黑龙江、福建、广西、广东和辽宁。
(作者注:要特别提醒考生的是,招生范围如有变动,请以国家*的规定为准)
目前,中大在内地的招生范围仍然是之前*公布的北京、上海、重庆等25个省、市、自治区,计划招生人数在近几年都维持在250人左右。不过,在2009年,由于内地生源充足,学生成绩优异,中大扩招了10个名额,一共招收了260名内地本科生。其中有16名是各省市的“高考状元”,高考总分排在所属省份和地市前5名内的考生则超过了40人。单科成绩列各省市最高分的也有三人,分别是广东省政治科第一名、湖南省英语第一名和四川省语文第一名。此外,很多考生在各类学科的全国奥林匹克竞赛或全国创新科技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等奖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大在内地招生的高分标准。
不过,真心希望报读港校的内地生也不要失望。因为按港府的规定,到2012年香港高校本科教育将完成与国际接轨的四年学制,届时内地学生将会拥有更多到香港读大学的机会。目前,香港中文大学正在逐步向四年制过渡。到2012年顺利完成前,中大还会新增两所书院,每年招生将增加900人,内地生的招生名额也随之会相应增加。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降低报考风险电话网络报分排序
如果说上述2009年中大在内地招生的高分让你觉得中大是一所生源素质过硬的港校,那么你的看法就千真万确。的确,中大素以优质生源而闻名港校。一项调查显示,香港会考和高考成绩最优秀的前1000名学生中,超过一半的人入读香港中文大学。
按往年在内地的招生情况来看,香港中文大学在内地招生时一句平平淡淡看似无奇的“对考生的高考成绩一般都要求达到一本线,单科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及格水平”提醒考生,但实际录取分数线可能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往往会高到常被人们称为“一本线”的各省市本科第一批重点高校录取分数线120分左右。英语成绩也要求必须达到120分或以上(满分为150分),如果要获得奖学金(基础班),东英语成绩必须达到130分以上。以2009年为例,香港中文大学在北京、天津、云南及贵州等理科录取平均分高于一本线32%以上,超过150分。平均英语成绩也非常高,录取者中英语成绩最高分甚至达到147分(满分为150分)。而在2005年,中大在四川招收的文科考生中,英语单科成绩平均达到了144分。
尽管中大进入提前批次录取后减低了内地考生的风险,但报考者众多还是让很多人有顾虑。对此,中大特别开设了自己的报分排序系统,让每一个考生知道自己在所有报考中的名次,从而判断被录取的机会最大限度降低报考风险。
从目前国内的高考情况来看,高考志愿填报有三种方式:一是全部在高考前填报志愿;二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再填报志愿;三是分段填报志愿,考试前填报本科志愿,本科录取结束后再填报专科志愿。中大的报分排序系统对先考后填报志愿的考生就非常有用。一般来讲,6月底各省市公布考生的分数,考生随后就可以通过网络或电话向中大招生工作人员报出自己的高考分数,中大就可以告诉考生自己的分数在已有报考者中的排位情况,并提前指导该考生是否有把握被中大录取。
香港中文大学
官方网址:
内地生招录:/adm/mainland
电话:(00852) 2609 8946
内地号码专线:13068470068 13068470069
传真:(00852) 2603 5184
电邮:ugmain@
地址:香港新界沙田
邮编:999077
按照*自2007年实施的规定,所有港澳高校必须在7月7日结束在内地的录取工作。也就是说,同时报考其他港澳高校自主招生的内地考生,从6月底在知道自己的排序情况并在中大招生人员的指导后到7月7日之前,就有足够的时间考虑是否接受其他港澳高校的自主招生。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中文大学是按考生的高考实际分数录取,不考虑任何其他加分。中大的网上报分系统请登陆中大网(),电话报分则是来自广东深圳的两条内地电话专线:13068470068、13068470069,每个致电的内地考生都会有一个初步排名。如果考生已经填报了中大,那么你也可以在确定是否接纳其他港校录取之前先拨打这一热线,查询录取机会,然后作出是否接受录取的选择。这两条专线在内地拨打还可免挂国际长途。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多个专业在港属首创
因为中大是全港的第二所高等院校,跟港校“头牌”的香港大学有着直接的竞争关系,所以香港中文大学的很多专业并不逊于港大,甚至很多专业在港都属首创。在香港本地人和很多内地学生的心目中,香港中文大学的地位和港大可以说是并驾齐驱的。
对于很多内地生而言,他们都是冲着在港就业的高薪水而到港就读商科的,所以中大的商科类专业如工商管理、国际金融、保险业清算、风险管理等都是其金牌专业。从历年各港校的就业情况来看,商科类毕业生的薪水普遍要其他类毕业生要高。据统计,2006年度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月薪为万元港币,财经管理、医学和法律等专业的毕业生月薪较高一些。其中,最高月薪的毕业生是一名医科专业,月薪达到了惊人的63000元!
中大由新亚书院、崇基学院、联合书院和逸夫书院等四大书院组成,2006年成立了晨兴书院和善衡书院,2007年又新成立了敬文书院及伍宜孙书院,是一所专业设置全面的综合大学,也是香港唯一的书院制大学。下设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和法律学院等八大学院,又有人类学系、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英文系、艺术系、历史系、财务学系、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管理学系等数十个系别,众多专业学科都取得不俗的业绩,在商科、医学、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上都不逊色于港大,其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则连续多年被《Asia Inc》杂志排名为全亚洲第一位。翻译、中国文化、公共卫生、食品及营养科学、教育、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都是中大的优势专业。对内地生而言,相对冷门的则是神学(香港中文大学有香港唯一的神学院)、音乐等专业。
值得注意的是,中大的医学院和教育学院是2009年才开始首度招收内地本科生,而且医学院的医科本科、护理学、药剂学及公共卫生学4个专业划入理科基础班,教育学院的英国语文研究及英国语文教育和体育运动科学两个专业则划入文科基础班。
另外,中大的多个专业可以申请又学位。比如法律与社会科学学士(社会学)课程、社会科学学士(社会学)与法律博士、文学院的翻译系、工商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学士综合课程、工程学院及理学院的数学等都提供双学位学习。
跟所有港校一样,在香港中文大学就读同样可以比较轻松地申请调换专业,但为了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和兴趣喜好,内地生最好选择自己最爱的专业。当然,进入中大结束基础年的学习后,学校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正式确定学生的主修课程和副修课程。这对专业和课程并不了解的内地生来说,是非常好的抉择方式。 txt小说上传分享
每年100名全额50万元奖学金
按中大的规定,目前就读中大的内地生一年的学费是8万港元。住宿费约8000港元,加上每年3万港元左右的生活费等,内地生在港一年的费用大约在12万港元。这对内地学生而言,这笔费用高得有些吓人。特别是到港以后,你会发现很多消费都比内地高出多倍。正如接受作者采访的滕燕所说,来到香港中文大学跟自己当初了解到的中大差别不是很大,“最大差别应该是物价比较高”。因此,她提醒到港就读的内地生,成绩好、英语好只是到港就读的“软件”,昂贵费用和各种各样的高额消费要求配备的资金是“硬件”,由于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特区政府对内地本科生不会提供任何经济援助或贷款,如果内地生没有获得足够的奖学金,那作为自费生你应准备充足的资金以支付四年高额的学费和生活开支。在到港前,学校都要求内地生办理相关的财产证明,接受采访的胡雁对当初自己颇费周折的经历记忆犹新。“家庭财产保证,这是办理到港程序中让我记忆深刻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提前在出行准备好一定数量的保证金,是申请赴港就读的同时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项之一。”
出镜人物
姓名:滕燕 年龄:23岁
年级:2009级
就读专业:新闻传播学院新媒体
层次:授课式硕士
到港前就读学校:浙江科技学院
面对在香港的高消费,丰厚的奖学金是中大吸引内地考生报考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鼓励及资助成绩优异的内地学生到香港中文大学就读,校方在近几年每年都向内地生提供了100个全额奖学金名额,让来自于来自内地各省、市、自治区的内地生分享。 。 想看书来
奖学金与成绩挂钩
按校方的规定,被录取的内地生入读中大后,中大会根据学科门类的不同将内地生分为奖学金基础班和基础班。高考分数自然成了有无奖学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标准。要特别提醒内地考生的是,“奖学金基础班”只录取以香港中文大学为第一院校志愿,并以“奖学金基础班”为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而且考生的高考成绩必须达到“特别标准”。根据往年招生情况来看,这个“特别标准”如果按高考总分750分算的话,理科考生必须在630分以上、文科考生在600分以上才有资格申请。奖学金的具体数额是相等于在中大攻读四年本科课程的学费,以及每年的住宿及生活费。以2009年的招生情况为例,按每年8万港元的学费,每年万港元的住宿和生活费计算,获得全额奖学金的具体数额就是50万港元。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该奖学金是专为内地学生而设的。如果内地生在学期间的任何时候取得了香港居民身份,那奖学金则终止颁发。
由于中大的奖学金绝大多数都是学校专门从社会上募捐得来,因此奖学金都是专款专用且不能分割资助。100个全额奖学金就只能给颁发给100个内地生,而不像港大那样可以拿一部分名额作半奖让更多的内地生分享。50万港元的足额奖学金的确让每一个内地后都怦然心动,不过,对于获得奖学金的内地生不能高兴得太早,因为奖学金不是一次性到位,而是分4年分期发放。每学年结束后,校方还会对获奖学生的成绩进行考核,只有GPA(Grade Point *erage,平均成绩积点)达到3分(相当于乙等,4分为最高分)的学生才有资格继续享受奖学金。如果学生的学年成绩没有达到续领奖学金要求的这一平均成绩积点,则须保留观察一年,但如果后一年成绩仍未达到学校的规定,有关奖学金则终止。若奖学金生因违反任何大学规例或条例,经大学教务会学生纪律委员会议决予以处分者,大学可考虑暂停、扣减或终止其奖学金。需要特别提醒的内地生的是,在港校就读GPA显得非常重要,在以后的叙述中,我们还会多次谈到GPA对于出国交流、实习申请中的重要性。
当然,由于奖学金名额毕竟有限,没能获得奖学金的内地生也不要气馁。因为香港中文大学设有1700多项奖学金。内地生入学后,可以凭第一学年的成绩申请各类奖学金。要注意的是,由于奖学金申请者众多,竞争异常激烈,能申请到的奖学金金额从数百港元至数万港元不等。因此,入读后能否成功申请到奖学金,在填报志愿时内地生一定要准备后路,有充足的资金应付4年学费及生活开支才能心中无忧。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内地考生录取需交1万元留位费
对于每一位报考港校的内地生来说,“留位费”并不陌生。很多人不理解什么是“留位费”,实际上,就是内地生向港校缴纳的在录取后保证去就读的“定金”。产生“留位费”的原因得从香港和内地不同的招生制度产生问题说起。
众所周知,目前经*批准在内地招生的香港12所高校,除了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