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之全球攻略-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女兵征兵处自设立以来。还从没有遇到过特别征兵时期。女子当兵还真有点耸人听闻,即使五百年过去了,应征的女子还是非常少。更何况,女子入伍的规定比男子入伍的还要苛刻,检查期也更长,即使入伍了女兵也不能担任正面战场的冲锋陷阵,只能在后勤部门做一些细致类的工作。而因为风俗的关系,入伍退役的女兵一般都到了“老姑娘”的年纪,出嫁很不方便,所以五百年来,帝*中常备女兵建制,但人数却是寥寥。据说在圣祖时期曾有过一万两千人的红粉军团,后来逐年递减,现在这个军团还存不存在还两说。

    反正沈云在征兵处待了一天,那女兵征兵处还是没开张。

    领完军服被褥,沈云和方誊带着方仲、方人胥直接去城外的临时军营。这军营是淮南府乙等军团设立的,每年春秋征兵,淮南府乙等军团都会派第一军团第一师的一部前来协助,包括新兵的集训等等。

    沈云还是没能进到军营里一窥究竟,在离军营还有三里左右时,军营就派了军人立下“生死门”。

    “生死门”,是由十八个手持长戟战刀队伍组成的门形军阵。所有送亲人入伍的,到了这里就不能再往前了,应征者必须自己进去,然后马上剃发穿上军服,开始集训。

    所谓“一入此门受君恩,生死福祸各由天。”入了“生死门”,就算是大汉帝国的军人,一切都与父母无关,而是将整个人都交给了皇帝,是生是死就看天意了。

    “生死门”前,无数父母泪洒当场,老父倔强无语,老母却是抱着儿子不撒手。还有些已经结婚的小媳妇挺着肚子,或是抱着襁褓中的孩子。拉着小丈夫的手,不停哭诉。等哭够了,这些至亲之人又会从怀里掏出各式各样的护身符,佩戴在儿子(丈夫)的身上,同时边哭边说着祝福的话语,那场面让沈云都感觉有点酸酸的。

    方人胥似乎想到了什么,也是一片默然。反倒是方仲。看着那片由刀剑组成的军阵很是兴奋,激动地对方誊和沈云说:“三哥,渊让兄,小弟这就参军了!你们回转吧!”

    方誊凝重地朝方仲一点头,从怀里也拿出一块玉佩,交给他。说道:“这是父亲让我交给小弟的,一入此门,当思忠君报国,家中之事你无须操心挂怀!争取早日沙场建功,光耀门楣!”

    “嗯,放心吧!我一定会当上将军的,我还要封侯呢!”方仲随手拿过。看了一下,高兴地对沈云笑着说,“渊让兄,到时候你可别羡慕哦!”

    沈云心头的沉重被一扫而空,笑骂道:“滚你的吧,等你封侯,我都要封公了,到时你还要向我行礼呢!”

    “哈哈。行。小弟等着那一天!”说完方仲摆摆手,提着装有军服被褥的行李,大踏步的朝军营走去。

    而方人胥在深吸了几口气之后,也恢复了心情,朝沈云和方誊抱拳道:“人胥在这里与两位兄长告别了!”

    方誊也抱拳道:“嗯,小弟在营中,还望兄弟多多照顾!”

    “滕宇兄放心。只要我在,人胥定然保得永殇周全!”方人胥郑重道,说完又转头对沈云说,“渊让兄。我交给你的书信,若有机会,还请转交给家师,就说人胥生为汉人,既已适龄,当先报君国之恩,待人胥退伍,必定去她面前尽孝!”

    沈云笑着也从怀里拿出一块绣着“勇武”两个字的头巾,递过去道:“人胥放心,这次我跟滕宇回帝都,会专程去趟临颍看望尊师的。这是我前日在城里荣宝斋买的,据说挺灵验,你带着图个吉利!”

    方人胥哽咽了一下,眼眶顿时有些红。这种东西,叫做“护带”,一般是由至亲之人才会送上,沙场刀剑无眼,有这么个东西至少能给个心理安慰。

    方人胥也是倔强,不肯让感动外露,硬撑着拱手道:“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三人同时抱拳,后退一步,行了一个全鞠躬的大揖礼!这是周礼中的拜别礼,充满了对远行挚友的深切祝福和祈祷。

    对于此趟送方仲和方人胥入伍,沈云充满了感触,“生死门”前虽然凄凄切切,让人有些伤感,但充斥在沈云耳边的都是:

    “吾儿此去,定要忠君报国,沙场建功!”

    “郎君此去乃光耀门楣之举,不要担忧家里,妾身会照顾好双亲,只盼郎君能切记君恩似海,国恩深重,他日沙场征战,定要奋勇向前。若能凯旋还乡,莫忘妾身在家中苦盼郎君归期!”

    “自古行军乃至阳之举,吾儿则能行女儿娇弱态?且去,不拼个万户侯回来,看为父不打断你的腿!”

    “既得白首,何顾万千?妾身已能执子之手,此生无憾。但愿上苍庇佑,陛下英明,郎君能忠君报国,让胡虏不敢南顾,让敌人望风而逃!”

    殷殷切切的话语里,几乎句句不少“忠君报国”四个字,可见这四个字已经深入了汉人百姓的心底。而这些汉家父母、汉家妻女的刚烈也让沈云叹服。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家庭教育,可以想象,这些士兵上了战场会何等勇猛!

    当然,这些话也就像是一种仪式,每个送儿子、丈夫入伍的家人都会说一遍,可这些话不也从侧面反映了此时汉人的烈烈武风吗?

    马车还在徐徐向前走,带着沈云和方誊的思绪往更远处飘荡。

    “来,预祝他们顺利!”沈云率先举杯。

    方誊也随即举杯道:“嗯,祝他们顺利!”

    走直道,从淮南出发往北,经砀山郡,后转西北,走上往开封的直道,然后抵达亳州,接着转西,直抵许昌。从许昌到临颍可以走郡道,不过两个时辰。

    抵达许昌的当天已经是三月十五日傍晚,这一路上沈云和方誊故意放慢步子,所以走的很是惬意。去临颍又不急,所以两人打算在许昌住一晚。

    跟以往一样,将鄢氏车行的云燕车停在城东的驿站外,方誊就去办入住。许昌是个大城,驿站也有十个之多,五个分布在城中,五个分布在城外。

    一夜无话,第二天起来,沈云和方誊却发现整个许昌城似乎陷入了某种莫名的躁动中。(。。。)

【第三十六章 因缘会,公孙大娘】() 
这种躁动体现在,沈云和方誊早上起来在大堂里坐着,却没有驿卒送上早餐,而柜台后的驿长也不见了踪影。

    两人去大街上一看,却见街上好多店铺都关了门,但街上人却不少,滚动着都朝着城中心跑。人们脸上都带着某种愤慨和激动交织的诡异神情。

    沈云拦下一个路人,作揖道:“有劳这位大哥,请问你们这是去哪儿?”

    路人也是好心,抬头看了看他们住的驿站,便拱手道:“你们是外地人吧?今天府衙贴了公告,说是西北大月州的州牧反了,还准备西进打西海州呢!朝廷大急,召英公殿下入京议事,这不,英公殿下到了许昌,正在府衙前做讲演,斥责张晟逆贼无耻呢!”

    英公周瑜第二十九代子孙,执掌蛟龙卫,独霸金陵城的英公周勃?他在府衙前做讲演?帝国有公爵之尊去大街上,跟平民百姓做讲演的习惯吗?

    沈云一头雾水,方誊也是倍觉奇怪。

    照说,这讲演之事大汉帝国的百姓倒也不陌生,毕竟都是有过九年义务教育的,知道讲演这种事在西方罗马帝国很常见,但在大汉嘛,却是极少听闻。倒是有一些上告无门的“刁民”会在大街上摆个台子向普通百姓哭诉一番这堂堂帝国公爵出来讲演,对于许昌府的百姓来说,还真是没见过。

    两人对视一眼,早饭也不吃了,也跟着人群往城中心走。

    应该说,英公周勃在民间的声望还是颇高的,毕竟蛟龙卫是帝国最大的甲等军团,一个军团的人数都快赶上其他三个军团了。军员多,就导致民间当过蛟龙卫的退役士卒多,人一多,稍加宣传便让英公周勃的名声超过了其他几个公爵元帅。

    当代英公周勃出生于汉元950年。十四岁便以神童之名考上了帝国大学政法系。汉元968年,周勃弃笔从戎,报考昭武大学,并以当年第一名的成绩入学,编入昭武大学骑兵科。汉元970年,匈奴举兵两万,号称十万南侵。进占北海州戈蓝草场,时年二十岁的周勃带着一百六十名骑兵科学员,进行无负重穿越北海州的训练,正好抵达戈蓝草场,旋即加入北海州第一乙等军团进行反击战。汉元971年夏,击退匈奴。周勃以斩首十八级的成绩于昭武大学提前毕业,晋升上尉军衔。他也是昭武大学五十年来唯一一位以上尉军衔毕业的学员!

    汉元975年,西北石国偷袭了两支汉人商旅,还口出恶言,冒犯大汉,当时的大汉皇帝汉乐帝极为震怒,命西海州州牧遣人前往斥责。周勃那时候已经是中校军衔,服役于飞骑卫,听此消息,便直接上书皇帝,言道:“彼撮尔小国,竟屡衅于我,煌煌大汉忍之则彼逾猖狂,辱我大汉者。当如壮侯所言:明犯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壮侯,即陈汤。陈汤死后数年,王莽以安汉公秉政时曾让皇帝追谥陈汤为破胡壮侯,虽王莽后来篡位,但这个封赏还是有效的。

    汉乐帝其实是个喜好玩乐,不喜征伐的帝王。但周勃的奏折中说仅要“飞骑一部”即可“灭石国,扬大汉天威于异域外邦”,一部人马不过两千余人,算是小规模军事调动。所以皇帝准予了。这周勃也真是了得,硬是以两千大汉铁骑,昼夜奔袭千余里,破了石国都城上邪,俘获石国国君及王子,并押之回京献俘。汉乐帝大喜,晋升其为大校,统帅近卫军!

    汉元980年,乐帝驾崩,烈帝继位。继位之初便又封赏周勃为羽林郎都骑尉,这是皇家封号,算是一种荣耀,与正式官制爵位无关。

    汉元985年,周勃之父薨没,周勃继承父亲爵位,为大汉英公。

    成了公爵,周勃不能再当近卫军统帅,为了补偿,烈帝又晋升周勃为少将,统帅飞鹰卫。

    汉元988年,烈帝又晋升其为中将。

    汉元989年,烈帝已渐感身体不适,这个时候烈帝开始担忧皇子能否驾驭周勃,毕竟周勃权势太大,位于全国所有公侯之首,为了平衡,烈帝连续晋升皇子身边两位挚友张昕与刘珂,希望能够压制英公。

    汉元990年,烈帝已经卧床不起,于病榻中下诏免除英公周勃飞鹰卫统帅一职,调其往江南郡,接管蛟龙卫。英公从军以来,一直都是在骑军中任职,突然调他去水军,无疑是斩断了他之前的关系和臂膀。为此英公周勃有没有怨言没人知道,只知英公并不敢抗旨,接旨后第二天就离开飞鹰卫驻地,直接前往江南郡任职。

    汉元991年,烈帝驾崩,今上继位。为了安抚老臣,今上旋即晋升周勃为上将,不过依旧统帅蛟龙卫。

    汉元995年,匈奴再次南侵,英公上表,请求重新统帅骑军北伐,被今上拒绝。同年,今上任命已继承爵位的张昕和刘珂率领飞骑军团和近卫军团北上。

    汉元997年,张昕、刘珂凯旋之时,今上晋升两人为帝国元帅,为了安抚英公,也晋升其为元帅。加上早在乐帝朝便是元帅的智公诸葛旦,帝国四大元帅格局形成。

    现年已经五十有二的英公周勃一点也不显老,一身印着蟠龙纹的朱红长衫,头戴延翅冠,面阔鼻挺,颚下长须,显得儒雅而又亲和力十足。

    许昌府衙门口,立了一个高台,英公就站在上面大声地周围的围观百姓说着什么。

    沈云和方誊来了太晚,府衙前围了太多的人,他们只能站在远处,根本听不清楚英公说的什么。只是能听见围在英公周围的百姓不时发出笑声,还有一阵阵欢呼。

    对于这个做派完全不同的公爵,沈云也是十分好奇的,可惜听不见。倒是方誊机灵,看见旁边有个挺豪华的酒楼,便拉上他走了进去。直接拉住一个堂倌,给他一个银币,让他务必把今日英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记录下来,然后交给他们看。

    许昌可是大城,那些街头小报的编辑们可算是逮到这么件大事,早就有人在记录传抄英公讲演的记录,堂倌拿了赏钱。乐的屁颠屁颠,将方誊和沈云送到二楼贵宾间之后,就立即去张罗这件事了。当然,他也没忘记让人赶紧送上酒菜。

    靠着栏杆,看见下面人群济济的模样,沈云也不禁感叹。这有权有钱的老帅哥魅力还真是无人能挡啊!

    不多时,堂倌便送来了一份,记录着英公之前一刻钟的讲演内容。沈云先拿过来看了一遍,然后递给方誊,嘴里笑道:“英公殿下果然才思敏捷,才华横溢,一个讲演也说的这般团锦簇。只是他这说了将近半个时辰,还要继续说下去么?”

    方誊看完后也道:“更难得的是,他少用文言,而多用口语,使得百姓也都能听懂。其中这句‘欲仿壮侯举,当思昨日非’,虽有点深奥,可也让人眼前一亮啊!只是不知他所说的‘昨日非’指的是什么!嘿嘿。渊让,我看这件事不简单呐!”

    沈云也点头道:“不错,英公在这离帝都不远的许昌做讲演,还说要‘思昨日非’,呵呵,且看明日朝会,定然有人会抨击此句。”

    “那英公岂非有点自寻烦恼?”方誊也颇以为然。只是想不通英公为何要这么做。

    沈云琢磨了一下,道:“也许是想自污也说不定。”

    对于这个潜在的老丈人,沈云还真没接触过。一切都是听别人介绍的。对于英公的秉性和思维方式,沈云无法揣度。所以只能来这么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方誊正要说话,忽然听见雅间外传来一阵争吵,有妇人的嗓音传来:“你这奴才,滚回去告诉英公,若不归还我儿,我定去帝都敲登闻鼓,上金銮殿告御状!”

    沈云和方誊同时一愣,齐齐起身来到房门前,正要开门查看时,却听见一个似男似女的腔调说道:“大娘这又是何必?令郎是自愿入的我英公船队,并非我等逼迫的,令郎画押在此,就算告到金銮殿,也是我们英公府占着理儿!殿下敬重大娘才艺,这才借进京机会路过许昌,希望能当面见大娘一次,将事情说清楚,以免伤了两家和气更何况,大娘也是巾帼人物,又何必做乡下妇人态?如此纠缠,我英公府也未必怕了去!”

    沈云心中咯噔一下,这声音怕是太监才能发出来的。而能用太监做仆人的,在帝国除了皇家以外,也只有英公这个有着皇亲国戚身份的英公家了。

    方誊压低嗓音道:“渊让,看来此事真跟英公有关,我们还是别出去了。”

    沈云也是这么想的,就点了点头。

    不管如何,他和方誊都不是任侠气浓厚的江湖人士,刚才只是好奇一个女子怎么能提到英公,有心来一探究竟,可一听到太监的声音和那番话,就觉得没有必要出现了。

    两人的身份并不是绝密,英公府的人若是有心。一查便能查到,这时候出面招惹上英公显然是不明智的。所以两人轻轻离开房门,准备当作没听见这件事。

    就在这时,门外一声惨叫刺耳传来,沈云和方誊霍然大惊,以为那太监居然敢在这里出手伤人!若是如此,那他沈云就不能不管了!

    可转瞬那妇人冷冷的声音就响起了:“好一个英公府的走狗,敢在这里威胁我?回去告诉周勃,若不把我儿还来,今夜我就去取他项上人头!”

    好霸气的女人!

    沈云和方誊同时一惊,忍不住打开了房门,只见门口的楼梯处,一个包着青色头巾、样貌普通,但带着股英气的丰腴妇人,手持一把寒光闪闪的剑,正对着三个下人打扮的男子呵斥。

    那把剑上只有剑尖处有一滴淡淡的血迹,可对面的三个男人居然都躺在了地上,惊恐地望着眼前的妇人。

    这女人是高手!

    沈云和方誊同时发现了这一点,剑尖只有一滴血,可对面三个男人的左手手腕都在冒血,虽然他们用右手死死摁住,可依然阻止不住血液外流。显然这个妇人只用了一剑,便同时伤了三人!而那三个男人都有佩刀。显然不是庸手。

    那妇人见有人出来,英气逼人的眼眸朝这里瞟了一下,对那三个道:“还不快滚?再过一刻钟,神仙都难救尔等狗命!”说完,剑轻抖,长剑便已入鞘,潇洒地从两人身前走了过去。

    地上的三人早已面无血色。倒是中间那人还有几分血气,尖声道:“公孙大娘,你今日即不给英公面子,来日可别后悔!”

    公孙大娘?

    沈云今日可谓被惊的够呛。这个英气逼人,狠辣无情的丰腴妇人就是名震千古的公孙大娘?

    没等沈云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公孙大娘霍然转身。原本冷漠的眼眸中透露出一股狠厉,看着那个尖声的“男人”,厉声道:“我公孙大娘为寻失踪的儿子,有何可悔?反倒是周勃老儿,外面煌煌贵胄,内里却是男盗女娼,骗了多少无辜男儿去海上送命?尔等助纣为虐。有朝一日才要后悔!今日还需你去传话,暂且寄存尔等头颅在颈上,再不滚,莫非以为我手中剑只能舞,不能杀吗?!”

    这番话说的铿锵磅薄,气势逼人,幸好这酒楼里大多数人都去外面围观英公讲演,倒是没有几个人。不然非被围观叫好不可。

    那三人见公孙大娘已然动了真火,忙不迭地跑下楼,只留下一地血迹。

    公孙大娘见三人下了楼,眉间那股狠厉才突然散去,眼眸却忽然抖了一下,一抹愁苦从眼角闪过。蓦然惊觉两个陌生的男人真直勾勾地盯着她,顿时“哼”了一声。转身就走。

    “欸,大娘留步!”沈云赶紧出声。

    公孙大娘霍然转身,冷声道:“怎么?你们也是周勃老儿的走狗?还要拦下我吗?”

    沈云和方誊赶紧上前两步,躬身行了个揖。沈云道:“大娘误会了。我二人并不是英公呃,英公府的人。在下沈云,此乃我挚友方誊,我二人皆是方人胥的好友!人胥兄弟有一封书信让我等转交大娘,本想明日去临颍的,却没想今日这么巧,在这里遇到了大娘!”

    一听见“方人胥”的名字,公孙大娘脸上的狠厉和愁苦都瞬间消失了,欣喜地道:“你二人真认识人胥?他现在在哪儿?书信呢,拿来我看!”

    方人胥的书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