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之全球攻略-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羌,希望从南线推进,抵达伪月氏王如今的驻地伊犁、捐毐。

    同时,他还将飞鹰卫调回关内。此时他已经知道北疆方面军陷入危机,希望让飞鹰卫加入北疆方面军,帮助自己的老伙计走出困境。

    而这次朝廷的决策并不慢,飞鹰卫还没到敦煌郡,就接到了新的军令,直接发兵北海州,重获兵权的英公直接从帝都出发,到北海州与飞鹰卫汇合。

    相比于朝廷对飞鹰卫的快速决断而言,从精绝、若羌前进的汉军就显得非常拖沓了。不过这也是道路条件决定的。从墨山到迪化有直道,可大月州南部却仍旧是原始的道路,甚至是没有道路,只有漫漫黄沙,和路边一株株说不清死活的红柳指示着方向。

    汉元1003年的八月,西出玉门关的三支汉军被迫停在了精绝卫,原因是一场巨大的沙漠风暴,卷走了军团大半的物资补给,还有上百名士兵失踪,上千人受伤。

    可以说,出师不利的阴影始终围绕在西疆方面军的周围。

    八月的沙漠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而且是一天数变。前一刻还是阳光刺眼、滚烫火辣,下一秒就会乌云密布、飞砂走石,如入人间地狱。

    无奈之下,益公只好让这三个军团退回玉门关内,重等时机。

    就在益公枯坐于鄯善,无法寸进之时,却又得到了新的消息。这个消息是羽林暗卫传来的伪月氏王从捐毐启程,返回到了迪化城。

    此时离迪化城被瘟疫肆虐已过去两个月,里面早已人畜死绝,即使回到迪化,也绝不可守。伪月氏王回到这里,明显就是找死!

    益公毫不迟疑的派兵出战,准备复攻迪化城。可是这一次,他们却没有了上次的轻松。作为前锋的一部人马在乌苏被围歼,既而月氏三个军团另加四个旅的兵力,总共十五万人沿塔里木河东进,抵达轮台城外三十里的沙坡堡驻扎。摆出与汉军决一死战的态势!

    羽林暗卫送来的消息显示,这十五万人是月氏人最后的可战兵力!只要击溃这十五万人,可以说月氏叛乱就算平定大半了!

    应该说羽林暗卫的刺探还是比较准确的。在月氏叛乱之前,大月州共有人口八百万左右。伪月氏王立国之初,就设立了四个甲等军团、十六个乙等军团。还有相应的丙等军团支撑,总兵力可达一百二十万左右。

    虽然这些军团的实力与其名号并不相符,但因为大月州也是大汉帝国的州郡,其兵役制度还是很完备的,多得是预备役兵员。在冷兵器时代,人口和国土面积就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大月州进行特别征召令。凑齐一百二十万人其实还算少的了。如果伪月氏王真的需要兵员,采取先秦时期的征召规范的话,八百万人口,至少可以扩充出三百万军队!

    当然,军队的素质先不提的情况下是可以达到这么多的。

    由此可见,如果大汉在整个帝国进行紧急征召。想想看,六亿人口能够扩充出多少军队?至少一亿!!!

    当然,这么多军队要吃要喝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就算户部的官员们不眠不休也筹集不出来,所以只能是理论上存在的数字罢了。

    扯远了,话题回到轮台城。

    暗卫给益公的情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述了如今大月州整个的民生状态用民不聊生已经不能准确形容了。所以情报里用了“生不如死”四个字:“大汉遗失民心在前,伪王失民望在后,当下之大月百姓已不忍卒睹,皆以死为至高之归宿或可策动之,余在筹备。”

    意思是大月州的百姓对大汉已经失望了,而原本寄予厚望的月氏王如今也渐渐失了民望,他们都想干脆死了算了。

    这点显然是益公无法理解的。要么归顺朝廷,要么反叛到底,哪有两边不靠,只想着死?只想着死便也罢了。怎么还拿着刀剑与汉军决战沙场?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其实这并不矛盾。益公是个军事家,明白一将功成万骨枯,明白兵之上者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但他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心理学家。无法对此时大月州百姓的心理作出一个准确的预判。若是让沈云来,他或许会分析出一点心得。

    很简单,大月州,即后世的新疆地区,这里一向贫苦,是所谓的穷山恶水。这里的人一向剽悍,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事时有发生。在沈云原来那个时空的历史上,汉亡唐兴,这个地方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碰撞的重点地区。在唐太宗到唐玄宗这段时期,正是中东伊斯兰教扩张的极致时期,而伊斯兰教的教义在那时是激进和猛烈的,“不信真主者,即为异教徒,应杀之!”这点跟后来的基督教教义如出一辙。而大唐帝国当时的威风也如日方升,以激进为主的伊斯兰教文化和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东方文明在这里剧烈碰撞,从而导致了让东方文明大为遗憾的怛罗斯之战。

    怛罗斯战后,大唐本有机会重新夺回这一地区的思想主导权,却因为安史之乱和大唐帝国的衰落不可避免的断绝了。伊斯兰文明就此冲进新疆地区,并席卷西北,直接蔓延到汉家土地上

    而在现在大汉帝国延续千年的情况下,这里的人民依然是受到东西方双重文化影响最剧烈的地区。因为大汉帝国的强势,东方文化的影响力显然更为深入人心,但是西方文化的影响也是存在的。这两种文化的冲突,导致这里的民众普遍有着较强的剽悍气息,又保留着汉家文明“忠君爱国”“尊父护幼”的传统思想。

    正是这样的思想冲突,让他们在失去对大汉的信心和伪王的拥护后,爆发出了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状态。在他们内心里,就想发泄,用暴力去发泄,去破坏一切,让所有都化为齑粉,哪怕自己死了也在所不惜。

    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思潮,这种思潮其实在圣祖之前的汉末时期。大汉百姓身上也出现过,从而出现了征战不休的三国乱世,以及后来的五胡乱华。而圣祖的出现,将汉人这股暴虐转嫁到了国外,成就了一代伟业!

    而这种思潮的出现。其实与大汉数百年来不间断的烈烈武风培养不无关系。这个时期的百姓所尊崇的儒学,可不是南宋后被阉割的“伪儒学”,而是带有上古先秦时期的真儒学!在温文尔雅的外表下,狂暴野蛮的力量从未消失过从孔子的“父母之仇”就可见一斑!

    这种思潮并不是无法引导的,只要处理得当,未必不是一种助力。在大汉统治了大月州五百年的基础上。在所有大月州的百姓都认同自己“汉人”这个身份的基础上,其实只要稍加引导,月氏伪王的统治将会被轻易推翻。

    不过,益公显然没有想到这一点。

    在暗卫情报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如今大月州百姓的分布情况。首先是大月州南部已经没有活人,如今所有大月州的人都集中在伊犁、捐毐、身毒、海木等大月州北部、西部、西南部的数个郡县。这也导致了这些地方人满为患,食物不够,药品不够,鬻子而食的事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其次情报显示,瘟疫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大概在二十万上下,而因为这场瘟疫间接死亡的人数却超过了六十万,大多数是没有吃的。然后被迫从军,或者在乱军中被杀。最后,暗卫点明如今月氏伪王派出的十五万军队,是从伊犁、捐毐两地募集的最初的乱民,因月氏伪王是捐毐郡人氏,从这里招募的士兵算是他的同乡同族,忠诚度毋庸置疑。

    第三部分的内容,是暗卫对当前月氏伪王十五万军队的分析和报告。

    当前这十五万月氏军队,共有甲等军团一个,称“王都军团”。兵力五万人,王都军主将是月氏伪王的大王子挛骶。阿巴斯,汉名张钰,颇有计谋,其父谋反。他出力颇多。

    乙等军团三个,分别为“伊犁军团”“捐毐军团”和“纳什军团”。前两个军团兵力为三万五千人左右,主将是月氏伪王的次子毐秣。阿巴斯,汉名张显和季子覃偲。阿巴斯,汉名张珏,这两个伪王子中,季子张珏颇具勇武,与挛骶感情深厚,而次子张显却颇为孱弱,与伪王幼子贡昆。阿巴斯,汉名张宪来往密切。

    最后一个“纳什军团”,兵力大约为三万人,主要是负责后勤,此刻正驻扎在迪化城,主将是大汉追杀榜上最有名的默多克赞,伪月氏国的太尉。

    当然,暗卫的情报不仅仅如此,它还列出了当前月氏大军中的兵种构成,及有可能对大汉军队造成威胁的师团级军官的部分名字,比如王都军中的骑兵,大约有三万多,统帅为罗马前红衣军团军官斯洛达克斯等。

    对“罗马前军官”这个称谓,益公是嗤之以鼻的。无他,欲盖弥彰罢了。不过还正是这个欲盖弥彰,让大汉如今没有更好的办法对付罗马。就算抓到了斯洛达克斯也没用,罗马可以拒不承认。如果大汉此刻与罗马宣战,罗马怕是求之不得。而等大汉真的有实力要对罗马兴师问罪时,恐怕罗马已经先忙不迭跑来认错道歉了可恶的西方人!

    “嗯,贵部有心了。本帅会上奏陛下,为贵部请功!”鄯善城的汉军主帐内,益公看完情报随手交给参谋封存,然后对一直站在旁边等候消息的暗卫人员道。

    “谢殿下!”暗卫来人躬身行礼,声音清脆。

    益公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道:“本帅记得,你姓鄢?”

    “是,小女子姓鄢,名如玉。乃大汉鄢家家主鄢准之女。”鄢如玉抬起头,小脸上都是脏兮兮的泥垢,除了两只闪烁的大眼睛依旧灵动,整个人哪有鄢家之女的风范?整个一大月州的乞丐婆。若是让方誊瞧见,指不定心疼成什么样呢!

    益公却不知鄢如玉与方誊的关系,他甚至不知道沈云跟鄢家长女的事,或许有人跟他提过这么一句,但说实话,益公是什么人,哪能什么事都记得清楚?他会多嘴问这么一句,不过也是感慨这么个弱女子还要扮作细作,辛苦地出入于敌军中间罢了。

    “你辛苦了。”益公点点头,本要让鄢如玉出去,忽而又想起一事,抬头道:“本帅记得今日似有一批军资乃是由鄢家商行负责运送过来,运送者好像是乃父之子,你可去与亲人见一面。本帅这里还有些军务处理,晚点你再来拿批示吧!”

    每个暗卫将情报送达之后,都是要等接收人批示的。毕竟两军交战,可能还有些事情主将还没弄懂,需要特别注明让暗卫仔细查探的。虽然鄢如玉觉得自己的这份情报已经很详细了,可谁知道益公还需要哪些消息,也许只是月氏人今晚没准备马匹夜草,或者哪支月氏军队没倒马桶这些琐事呢?!所以鄢如玉一直等在这里。

    听见益公吩咐,鄢如玉这才缓缓退出营帐,转身奔向南城的辎重营地。

    “乃父之子”?鄢准有几个儿子?一个!那就是“帝都小霸王”鄢澄,那个对鄢如玉非常疼爱的哥哥。而鄢澄对自己这个妹妹的感情,也远远好过对大姐鄢如月。

    千里离家,出生入死,鄢如玉却只给家里留书一封,那种愧疚和对家人的思念在这一刻简直快要把鄢如玉这小小的心脏给涨破了。

    “家里怎么把哥哥派过来了?难道就没有别人了吗?真是的,战场上刀剑无眼,不行,我一定要让他赶紧回去!”鄢如玉心思热切,快速跑过长街。

【第十七章 论方略,以守代攻】() 
总的来说,鄯善城如今是破败的,月氏人与大汉两次争锋于轮台,鄯善城也被攻破了四五次,要不是两边都打发了性子,一来一回追来追去,而且两边都需要鄯善城这么个地方做后勤基地,没有对鄯善城进行屠城大掠之类的事情,不然现在这里还有没有百姓居住还是个问题呢!

    鄯善城的大街上来往的都是大兵,街边店铺也大都关门歇业,偶尔有那么几个百姓出入,也都是低着头匆匆而过,不敢逗留。鄯善城,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兵城。

    不过正应了那句话,最危险的地方,反而是最安全的。鄯善城算是墨山到乌苏之间唯一的可供大军休整的地方,不论是月氏还是大汉,都舍不得毁掉,再加上鄯善城本身并不具备固守的条件,要地都在轮台城,这也就保证了这里不管是谁做主,住在这里的人都会得到善待。

    到了南城,汉军的辎重都安排在这里。这附近倒是颇为繁华,还形成了个几千人规模的小集市,做生意的都是鄯善城本地的居民。还是那句话,特别的地方也就有特别的模式。鄯善城虽然几经战火,但特殊的位置让它保证了自己的安然无恙,这里的百姓们也就出来做点大兵们的小生意,好赚点活下去的财物。

    当然,这种畸形的繁荣也有汉军辎重运输上允许商家参与的功劳。

    从圣祖时代开始,汉军的每次行动都会允许商户参加,在保证军需物资准确送达的同时,这些商人还可以参与贸易贸易的内容包括奴隶、缴获许许多多明的暗的财富在这里流通。这样一来,商人运送后勤补给。节约了汉军的军费支出,还给商人创造利润,一举两得的事。

    当然,除了这些,圣祖这个穿越者还发明了国债、战争债之类名目繁多的敛财方式。通通交给商人运作,从而快速敛集社会财富,为战争提供经费。这里就不一一细表了。

    唯一值得说道的是,这种模式也就适用于西疆方面军,例如北疆方面军这种需要孤军深入,而北疆本身也没什么财富油水可言的地方。商人的积极性就不那么高了。

    而这次参加运送后勤物资的,可不仅仅只有鄢家一个商户。鄢准是大汉商会的会长,经过沈云一番运作,保住了鄢家的命脉,鄢家要独立承担起整个平叛大军的后勤补给,相应的。后勤补给中的油水自然也就给了鄢家。

    鄢家也不是笨蛋,这么庞大的物资补给,所需要的资源和人力都是惊人的,在获得这么大油水的同时,鄢家所要承担的压力也是无比巨大。趋利避害,将危机转嫁是商人的本能。在最初筹备了海量的军事物资,免费提供给军方以后。后续的事情鄢家都跟其他大商家合作,有钱大家赚,这有压力自然也是大家一起承担。

    从1001年年末开始,到今年八月,鄢家居然将之前付出的都从中间赚了回来。

    所以总体算下来,鄢家不但没有被巨额的债务压垮,若是这仗再打上两三年,鄢家还能赚点血汗钱。如果运作得当,赚个钵满盆满似乎也不是梦想。

    有鉴于此,鄢家特别重视西疆方面军的后勤运输保障。还特地派了唯一的儿子出来押送。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鄢如玉到了南城边,绵延数里的一座巨大营地覆盖了南城内外,这就是辎重营地,共设有六个营门,营门内军规森严。时有兵丁巡逻。而营门外却是聚集着许多兜售商品的人。本地人,外来商人都有。

    当然,出于安全的考量,做生意的时间只能是中午,傍晚全城还是要宵禁的。同时做生意的地方也不得离营门太近,必须在三箭之地以外。

    这里是鄯善城,营地周围是有民居的,不过很多民居都被临时征用,甚至拆除,留出一大片的空地作为缓冲区域。而在缓冲区域边上,破旧的房子却是最为热闹。里面不时传来的淫声浪语,很明显的表达出这些地方就是俗称的暗娼、半掩门的勾栏所在。

    鄢如玉有暗卫腰牌,更有军队的身份证明,本打算走进营地里寻找鄢家商会的人,却没想到刚走过一间用脏兮兮的蓝布帘子遮挡的窝棚外时,突然被一个从里面出来的男人撞了一下。

    “哪来的乞丐婆子这么不长眼,敢撞你鄢大爷?!”撞了鄢如玉的男人踉跄了一下,却是反口大叫起来。

    鄢如玉一怔,抬头看去,却见这个明显刚从暗娼窝里出来,脚步虚浮的男人,正是自己想要找的哥哥鄢澄。

    鄢如玉是化了妆的,不然她这么个娇滴滴的姑娘家,怎么可能穿越千里,将情报送到这里?

    鄢澄一时还真没看出眼前这个一身邋遢,满脸鸡皮的“乞丐婆”居然会是自己疼爱的妹妹,直到那“乞丐婆”一伸手,准确揪住他的耳朵,并且用再熟悉不过的声音呵斥:“鄢大爷?鄢大爷?有种你再跟老娘这里叫唤一声试试!”

    在鄢家,虽然鄢如玉比鄢澄小一岁,不过因为女孩都比较早熟,再加上鄢澄和鄢如玉从小都是一起在青州长大,一向都是鄢如玉带着这个“小哥哥”,所以鄢澄疼爱自己这个妹妹之余,还是对她颇为敬畏的。从小他也没少挨鄢如玉训斥。

    鄢如玉一出口,鄢澄便瞪大眼珠,仿佛不可置信地望着这个“乞丐婆”,鄢如玉杏眼环睁,恶狠狠地瞪着自己的哥哥,心里暗爽:看你还敢凶我,还不赶紧给我道歉!

    可没想到,等了半晌,鄢澄却突然一把抱住鄢如玉哇哇大哭,边哭边嚎:“我可怜的妹妹啊,哪个王八羔子把你卖到这里啊?居然把我妹妹糟蹋成七八十岁的老婆娘了,我可怜的妹妹啊,你才十八岁啊。哪个狗娘养的这么狠心啊别让我找到他,找到他我非剁碎了喂狗不可啊,我的妹妹啊!”

    鄢如玉一听,不禁拍了自己脑门一下:唉,忘了我的小哥哥是个脑子不转弯的主

    鄢如玉顶着一张臭脸跟鄢澄解释的时候。益公的营帐里也进来了数十人。

    “殿下,参谋部两百三十七人全部到齐,请殿下训示。”为首的一名少校军衔的军官横胸行礼道。

    相比于胡公只有几十人,四个小队的直属参谋部来说,益公的直属参谋团队就比较可观了。共有两百三十七个参谋,其中少校参谋十二个。单单生活参谋就两个。这两百多人分属十个小队,每个小队负责的事务不尽相同。

    对于益公来说,这还是他参谋部人数较少的时候了。当初在北海州无战事的时候,益公的参谋部足足有五百多人!至于现在这些人去哪儿,呵呵,看看益公对西疆方面军的整体控制力就明白了都被下放到各个师镇旅团的部队当作战参谋去了。这也是益公指挥军队顺畅的原因所在。

    当然,这些人的参谋身份都是临时的,一旦战事结束就要撤回来,避免军队成为私人军队。即使这些人想留在地方,也不得再与益公有瓜葛,否则这皇权受到威胁就是从这种局面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