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之全球攻略-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辰阴也道:“不错,月氏人的确像是要拔营。”

    沈云用千里眼看了一会儿,见对面月氏人的营盘昨天啥样,今天还是啥样,也看不出个所以然,便把千里眼交给第五连,扭头看了看,问道:“参谋部的人呢?他们的建议是什么?”

    这时,马固急匆匆从另一侧堡墙跑来。急道:“各位,我们观察了其他几个方向,都是一般。”见到沈云,赶紧道:“渤海侯,我们参谋部一致认为。月氏人是打算撤兵了!”

    沈云一愣,既而大喜。但又担心是空欢喜。脸上的表情颇有些精彩,犹豫地道:“这个,会不会是月氏人的疑兵之计,目的是诱骗我们出城?”

    这下所有人都沉默了。

    马固嗫嚅道:“这个,我们怎么知道”

    沈云明白了,整个飞云堡的人当然都希望是月氏人撤兵了。但谁也不敢妄下决断。而这里的最高决策者是他自己,这个问题只能靠他自己回答。

    这时方誊和赵信也急急赶来,看着沉思的沈云,倒也不敢打扰。

    过了一会儿。沈云忽然抬起头,脸上患得患失的犹豫表情已经尽去,剩下的是下了决心之后的果断:“诸君,按理说月氏人撤兵,我们也不必出堡作战,只要能守住飞云堡就是大功一件!可是”沈云指了指飞云堡之外的天空,大声道,“这里是我大汉的疆土,月氏人在此地肆虐这么长的时间,杀我汉人,掳我财货,就这么让他们走了,我实在不甘心!”

    马固道:“可如果是疑兵之计”

    “我们往东北方向打!”沈云劈手打断马固的话,坚决道,“飞骑卫肯定还在那里,随时准备救援飞云堡!我们留一部分人守城,另一部分人往东北方向打,就一定能跟他们汇合,即使是疑兵之计,我们也能跟飞骑卫汇合,然后再飞速回来救援。

    场面一时有些冷场。

    的确,此时出击无疑有点冒险,但如果守着就能白得一件大功,干嘛还要去冒险?

    辰阴和马固无疑是保守型的,他们都不赞成出城。连一向最支持沈云的第五连的意思也是偏向于固守待援,没必要出城。马固的参谋团队还有一票否决权,沈云顿时犯难了。

    此时天色大亮,远处的月氏营盘果然有了动静,而且每个动静无不显示他们正在准备撤离。甚至为了防备飞云堡会出城追击,还安排了两营的骑兵在飞云堡外游荡。

    沈云真的不甘心,非常不甘心,恨恨地一拍堡墙,无声叹息。

    这一刻,沈云想到了很多。他想做点什么

    “诸位,你们忘了当初的誓言了吗?”

    沈云忽然扬声大喝。

    众人同时看向他。

    沈云站上堡墙,大声对周围的人喊道:“当初集训完毕,胡公元帅曾问我们‘何谓羽林’?你们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回答的?”

    方誊眼前一亮,沉声道:“为国羽翼,如林之盛,此谓羽林!”

    “不错。那胡公元帅又问:‘若有人杀我汉人,掠我财货,当如何?’”

    这时,不用沈云说,其他士卒也纷纷回答:“倾其巢,覆其穴。穷搜天下,万里追杀。誓斩敌人虏首,以敬大汉武魂!”说到后来,整个堡墙上的士兵都跟着大吼。

    沈云蓦然转身,指着远处正在撤兵的月氏人,大声疾呼:“圣祖陛下在上,陈汤之志不远,敢犯大汉天威者”

    “虽远必诛!虽远必诛!!虽远必诛!!!”汉军的士气被彻底调动起来,齐齐举刀怒喝,声震九霄。

    士气被带动了。方誊看着意气风发的沈云,悄悄竖起大拇指。

    沈云也暗暗点头,脸上的激愤却一点没少。

    出城追击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马固还想用一票否决权来限制沈云,可沈云却摊手道:“本侯并不是朝廷正式委派的部帅,你们这个参谋部也不是正规的参谋身份,何来一票否决权?”

    马固见沈云开始耍无赖,气的跳脚大骂:“沈渊让,若是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你百死莫赎其罪!”

    沈云却淡淡地笑道:“最起码我对得起‘大汉羽林’这个称呼!”

    辰阴和第五连还是不同意出击的。但也没有再阻止。

    辰阴说:“既然侯爷主意已定。那还请侯爷保重。我们定会守好飞云堡。”

    第五连也说:“侯爷驾驭军心的手段倒是无师自通也罢,预祝侯爷大胜归来!”

    为了给飞云堡留下足够的守护力量,沈云也没带太多士兵出城,赵信和方誊各带一营,钟离泗也带了一营,凑足三营骑兵,庞通掌旗走在队伍前列。

    本来方誊不让沈云追击,毕竟他是渤海侯,一旦有个意外,似乎反而得不偿失了。

    可沈云心思热切。根本不听劝。为了怕麻烦,连周蕙都瞒着………不过就算周蕙知道了,估计这个好战的小妮子也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当追击大军隆隆开出飞云堡时,已经是快巳时一刻。原本密密麻麻的月氏营盘已经撤的差不多了。第一次进行追击战的沈云,在出发前就决定向东北方向打。所以甫一出城,便向东北方的月氏营盘冲去。

    游荡在飞云堡外的月氏骑兵。也没举旗。不知是月氏那支骑兵,见汉军出来居然也不迎上来,而是掉头就跑。汉军当然不肯放过,紧紧追上。月氏士兵跑进自己营盘了,也没见营中有步卒出来抵挡,营盘中更没有任何防御的措施。营门就这么敞开着。

    若不是东北方向的营盘比较稀落。而且帐篷都拆的差不多了,一眼就能看遍的话,沈云还真不敢冒然冲进去。

    “纵列阵,扫荡一圈!”

    沈云见那些月氏骑兵穿过己方的空营后并不停留。继续往正东方向而去,便下达了纵列阵追击,准备先扫荡周围。行军作战,安全第一,谨慎些总是没错的。

    就这样,月氏骑兵前面跑,沈云后面追。期间还有零零散散的几支撤退较慢的月氏步卒队伍,悉数被沈云带领的三营骑兵给冲散,杀伤百十人。

    此时时间已近未时,离飞云堡也快十五里了。沈云回头,地平线上已经看不见飞云堡那雄壮的堡墙,只有一片狼藉的月氏营地。而在正东方十里外,烟尘滚滚,显然是月氏大队。

    “侯爷,追不追?”庞通一脸兴奋地问道。

    这时方誊在左侧一里外,赵信在右侧一里外,只有钟离泗和庞通在沈云身边。

    胯下的瑞兽有点不耐烦地喷了喷响鼻,跑了将近一个时辰,马匹也有点累了。沈云道:“先休息一刻钟,然后再追。让方誊和赵信围拢过来,放出游骑斥候,侦查周围。”

    休息命令下达下去,整整三千名汉军骑开始下马休整。因为是作战期间,马肚带是没完全松开的,只是稍微扣开点,然后给马匹喂食喂水,最后才是人休整。

    太阳炽热,地面温度上升的非常快,这虽然是片草场,但也有点热的待不住人。没到一刻钟,有斥候回报,前方五里有片树林,足可供人休息。于是全军又移到那里休整。

    方誊和赵信都围拢过来。

    “渊让,情况有点不对啊。”方誊整理好马匹,嚼着一块干硬的面饼道,“我们这都跑出二十里了,没见月氏大军不说,怎么连飞骑卫也不见了踪迹?”

    “难道他们见救援飞云堡无望,先撤了?”庞通嘟喃道。

    沈云也有点着急。从刚才的营盘来看,月氏人的确是撤军了,不然不会连居住的帐篷都扔掉不要。可问题是为什么没看见飞骑卫?月氏撤军这么大的动静,飞云堡都看见并出动兵马追击了,精锐的飞骑卫没理由发现不了,并且不追及啊!

    情况的确有点不对。但沈云却想不到哪里不对。

    沈云抬头望了望西面,深吸口气道:“不管了,再追二十里,如果还追不上月氏大军就算了,回飞云堡!”

    再追二十里差不多到申酉之交的时刻,那时候天色还亮,他们又是骑兵,即使遇上埋伏也能很快撤退。

    说到埋伏,其实沈云也有想过。但这里是草原,没有那么多深沟峡谷。除了金山脚下的金山森林,也没有什么大片的林木地带,想要一口气埋伏三千骑兵的地形是不存在的。这也是沈云为什么放心追这么远的原因所在。

    休息完备,沈云带着三营骑兵继续向西追击。为了防备可能的意外,沈云还特地将队伍排成锋矢散阵索敌,正面宽度可防备六里的范围。基本杜绝了月氏大军杀回马枪,伏击他们的可能。

    就在沈云等人休整的时候,飞云堡这边也迎来了一支骑兵。不过不是杀回马枪的月氏人,而是飞骑卫!

    当飞骑卫那面熟悉的跃马旗帜出现时,整个飞云堡上下都欣喜若狂。

    辰阴压抑着心头的兴奋。急急开城迎接。

    飞骑队伍大概有一旅,大概六千余骑兵在堡外陆续进来,率先进来的一个身形彪悍的中尉连长,见到辰阴劈头就问道:“大汉渤海侯可安好?”

    辰阴行了个军礼,回道:“安好。在下大汉北疆方面军第四军团中师第一镇第三旅辎重曲曲长。中尉辰阴。”

    那上尉道:“在下大汉飞骑卫前师第一镇第一旅警卫部上尉朱能。”

    辰阴脸上喜色浮现,赶紧道:“敢问朱上尉。贵旅旅帅可来了?”

    朱能点头道:“旅帅还在后面。飞云堡还有多少存粮?可够我一旅军士吃食?若不能,我们让伤兵进堡,其他可以继续在外扎营。”

    辰**:“粮食是足够的,就是水源被月氏叛军掘断,首要之计就是恢复供水。”

    朱能点点头,身旁有人赶紧把这事记下来。

    这时第五连从堡墙上下来。见到朱能顿时也露出一丝笑容,瞟了一眼对方的剑章,握拳行礼道:“朱朱上尉,好久不见!”

    朱能这个豪爽的汉子却不似第五连这么冰冷。迎面便给了对方一个熊抱,兴奋地道:“哈哈,第五兄弟,你还是这幅死了老爹的模样”

    第五连:“”

    朱能不理会第五连的尴尬,继续哈哈笑道:“第五兄弟,你麾下那个骑瑞兽的家伙居然是大汉渤海侯,算我老朱走了眼,赶紧带我引见一下吧?!”

    第五连脸带黑线,道:“这个,这个不急,朱上尉,我想问,你们怎么从西北方向过来了?前些天我见你们不是在东北边吗?”

    朱能大大咧咧地说:“我们骑兵作战,哪有那么多固定方向!哪里好打就从哪里打呗哈哈,三天前那场你们看见了?我老朱可是冲在第一线,你看见没?”

    第五连心说离得这么远,用千里眼也只能看见个大概,哪还能看见你那张脸呢!

    朱能也不等第五连说话,忽而又皱眉,托着腮帮子道:“不过说起来也奇怪,本来我们昨天还在东北二十里外的山岚洼子扎营过夜,凌晨的时候月氏人突然袭营,旅帅便命令我们出战,那一通打啊,杀得月氏人是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然后我们就发现月氏人居然是想撤军,咱们旅帅当然不同意了,于是连夜起兵追击。就这样一路从东北边追到了西北边,后来见了顺着扎布汗河往上游走的月氏大军,这才回转过来”

    朱能见自己一边说,那边辰阴和第五连的脸色就突然变得非常阴沉,顿时问道:“怎么了?”

    辰阴一拍大腿:“糟了,侯爷中计了!快,快找你们旅帅,我们要去救大汉渤海侯!”

    是的,不但辰阴想到了,第五连也想到了。

    月氏人撤军是真的。但那个月氏王子阿巴斯显然不愿意放过渤海侯这条大鱼,于是宁愿牺牲一部分月氏士兵的生命,也要引开飞骑卫。然后等飞云堡派军追击时在路上设伏,将大汉渤海侯一举擒杀。

    可是,他们怎么知道飞云堡追击的一定是渤海侯?

    这个时候辰阴和第五连也没时间想月氏人为什么断定追击的人是沈云本人了,只能急匆匆的去找飞骑卫旅帅刘桢!

    剧透一下,接下来的几章是本卷的最高/潮,写完这几章西方惊雷卷就结束了。嗯,很高/潮,如果喜欢战争场面的朋友一定会热血沸腾的,我坚信!(。。。)

【第九十四章 伏击战,千军战罢】() 
康格涅斯是罗马皇储之一。

    罗马帝国的皇位传承与大汉帝国不同。大汉帝国秉承的是父死子继的东方式传统。而罗马帝国是以家族为单位来做皇帝。

    罗马帝国的皇族是凯撒家族。凯撒家族掌握着罗马元老上院百分之四十的席位,几乎能够决定皇帝的废立。凯撒家族共由五个小家族组成,分别是罗马凯撒、亚细亚凯撒、埃及凯撒、圣殿凯撒和北疆凯撒。每一任的罗马皇帝都出自这五个家族。

    继任奥古斯都称号的皇帝,必须从另外四个凯撒家族中挑选一个杰出的孩子作为自己的养子。这四个养子跟皇帝亲生的儿子拥有同等的皇位继承权!

    学习了大汉封建*制度的罗马帝国,还保留着罗马共和国时期的议会制度,这本身就是一种变异。

    康格涅斯,原名蓝盾?康格涅斯?凯撒,是亚细亚凯撒家族十年前被选入的皇储。对于未来皇帝的教育,大汉帝国有羽林暗卫负责,而罗马帝国的皇储教育,则是主要由各个凯撒家族自行安排………当然,在十八岁成人之前,康格涅斯都是要待在罗马皇帝身边的。

    今年,康格涅斯十九岁。一年前,他便回到了亚细亚凯撒家族,并参与了亚细亚行省总督马诺对东方的攻略计划。

    为了保护这位皇储,罗马皇帝安排了五十名冥王殿的死神镰刀贴身保卫,而亚细亚行省这边,马诺安排了亚细亚行省中最精锐的红衣军跟在康格涅斯身边。

    红衣军,全名是罗马帝国亚细亚行省第一军团,满员三万五千人,因军士都身披红色披风而得名,属于罗马帝国九支主战军团之一。

    说起红衣军团就不得不说五百年前,大汉圣祖皇帝派锦公马超西征时的里海会战。这是一场决定大汉与罗马疆域的最重要一战,也是五百年前东西方两强霸主鼎立的决定性战役。按照当时参战双方的兵力配比和参与国家来计算。可以说是冷兵器时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那一场战争总共打了十年,十年中,大汉共出动了飞骑、飞鹰、骠骑、陷阵、烈武、犀甲六支甲等军团,十二支乙等军团,另外还有当时未征服的缅甸、贡榜、暹罗、康居、月氏、焉耆等大大小小十九个附属国的附从军,总兵力达空前的三百多万!

    而罗马帝国也倾尽全力,十年间从欧非两州抽调军队。其中最精锐的罗马公民军团(驻守罗马)、圣殿军团(驻守北疆)、帝*团(驻守西欧)、红衣军团(驻守西亚)、赴死军团(驻守北非)五支最强军团也悉数参战,并且从头到尾都在战场上。除此之外,罗马还征调了欧非各地的附属*队,总兵力也有将近三百万!

    当然,与前后才打了三四年,参战兵力数千万的热兵器时代的一战二战比起来。才区区六百万的世界大战,规模还是有点小了,更何况这场世界大战打了十年。双方都触碰不到对方的核心地区,打的也只是一场消耗战罢了。

    不过应该看到,当时的罗马帝国已经有分裂征兆,而同时期的大汉却在圣祖皇帝的带领下,从军事制度、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方面都全面压制领先罗马人。十年的战争下来。罗马差点被拖垮。但还是限于科技水平,大汉帝国的蛟龙卫无法直接攻击罗马帝国的核心地区,使得罗马人终有一丝喘息之力………当时可没有苏伊士运河,想从东方到达地中海,必须绕过非洲

    在最关键的里海会战中,锦公马超所率领的汉军经过之前一系列的周密部署,已经将罗马帝国的赴死军团全歼,圣殿军团和帝*团被彻底打残。撤出战场。仅剩的公民军团和红衣军团也在苦苦支撑。

    眼见这场持续十年的战争中罗马就要被打垮,当时罗马人中最出色的政治家、谋略家、演说家………海冚尔?默德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居然说动了哈里发帝国出兵,同时还让汉军中的康居、月氏和焉耆等五六个附属国临阵叛变!

    一时间,战场局势急转直下,汉军都有被全歼的危险。在这个时候,还是锦公马超拿出魄力。壮士断腕舍弃了四个乙等军团,才算安全撤出战场。

    也是这场战争,导致了后来大汉对康居、月氏、焉耆等中亚小国发动灭国之战,非要将它们全部吃下不可

    这场战争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最重要一点的便是让兵锋正盛的汉军收缩回了里海东岸,无法再在军事上对欧洲领土造成威胁,高加索山成了欧亚两州的分界线,而里海成了大汉帝国与罗马、哈里发三国共有。大汉帝国对西方的征服策略从军事占领转向文化侵略。

    而另一个重要影响便是罗马借着这场战争,将之前蠢蠢欲动的各地总督都削弱了,特别是那几支主战军团的覆灭和打残,间接地保护了罗马帝国的完整!当然,也是在这场长达十年的战争中,日耳曼蛮族开始在罗马北部崛起,并且一度势大难制,成了罗马人五百年来挥之不去的梦魇。至于这里面有没有汉人的怂恿和支持,那就不好说了

    虽然罗马帝国因此国力衰退,并且不得不承认大汉帝国为当时的世界霸主,但从客观上来说,这场战争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实质统一。并且因为在里海会战中,汉人向整个西方展现出足以吞并世界的野心和实力,导致后来罗马皇帝的东方式改革中,并没有听见太多反对的声音………人们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向比自己强习,这是天性!

    当然,整个里海会战中,罗马帝国最出彩的无疑就是公民军团和红衣军团了。它们不但正面挡住了大汉甲等军团的进攻,而且保存到了最后,这本身就能说明它们的实力已经堪称世界一流。而在后来的罗马帝国数次对外战争中,红衣军团也充当了急先锋角色,且屡战屡胜。

    在里海会战后的四百年间,红衣军团无一败绩!可谓军威赫赫!

    负责保护康格涅斯的红衣军。就是红衣军团中最精锐的一支警卫军队。罗马军制与大汉相仿,但又不同(注:具体的会在作品相关里补充),这支红衣军总共有三千人,主将称千夫长(汉译)。这个千夫长,就是斯利文森!

    由于罗维尼斯已经感觉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