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福裕延年(完结+番外)-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顾长卿心里也自有一番计较的,他知道和琳肯把他踢到江南来,定不是像说的那样简单。
   只要保护好他侄子丰绅殷德的安全?
   和琳和二爷手下高手可多的是,什么时候能轮得到他。
   而且在顾长卿看来,阿德这小小的刁难实在不算什么,若是他真的自请离开,单单和琳那里就不知有多少大招等着,说不定还会辜负了自己主子的一番栽培,自然是不肯离开的。
   就这样下来相处了半年多,阿德自己倒嫌累了,刁难什么的也不做了,只当没这么个人,如此一来自然也就相安无事了。
   尤其是阿德发现身边有这么个随时可以高来高去的人在,有些时候倒方便得很。
   
   “你想必也已经知道了吧,”顾长卿沉吟许久才抬头看向阿德,像是不知怎么开口,“我跟顾人奚之间,是什么关系。”
   
   “这与我无关,我只是来凑凑热闹。”
   这话说的倒没错,阿德确实只是来凑凑热闹,若说真有什么缘由,那便是关于他的上一任徐白徐子臻,当时的徐子臻便是在顾人奚这件案子之后接替了盐城县县令,而后十年内蹿升至杭州知府一职。            
 作者有话要说:日更完成~
 
 
 
 
 ☆、第 63 章
 
   江南(二)
   
   “再说了,关于你的这些事,你觉得我会查不到吗?”
   “何必要去查,由我来告诉你不是更好?”顾长卿耸耸肩,“就当个故事听吧,反正憋在我心里也好多年了。”
   
   阿德无限留恋的用余光瞥了一眼已经收拾好的床铺,默默的开始喝水。
   
   乾隆四十二年案件发生的时候顾长卿也不过七岁,父亲顾人奚是盐城县令,他是家里姨娘所生的次子,出生之前正房已经有了哥哥和姐姐,紧接着在他两岁时又添了个弟弟,所以这位外人眼里的县令家二公子其实过得并不怎么样。
   由于上有兄长姐姐,下有弟弟,顾长卿的父亲并不怎么关注他,一个月也不知道能不能见上两次面,虽说吃穿无忧,但他心里关于父亲这个概念并不是很清楚。直到弟弟都有了老师启蒙,父亲才在姨娘的请求下送他这个庶子去了学堂。结果两个月后的一天他直接被从学堂带到了县衙的牢里。
   牢里还有他熟悉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弟弟,却唯独少了他的生母姨娘。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等到再出来的时候听到的说法便是他父亲顾人奚已经在牢里畏罪自尽,他的生母则变成了盐帮头子胡响的妹妹被问罪,一家人被流放至甘肃。   
   “不料流放路上,竟还惹了杀身之祸。”阿德接了顾长卿的话往下说,“全家只你一人得活命。”
   “不错。”
   “若我没猜错的话……”阿德心里有数了:“是廉郡王手下的人救了你?”
   顾长卿回忆了一下:“不是……那年救了我的人把交给了一个走卒贩子带往京城,送到一位大官的府上,不料那人不敢收留我,我流落街头数日,为填饱肚子偷了一公子哥的钱袋,被发现后一阵好打,恰好廉郡王经过给我解了围,我偷偷到他府上求见他,这才算是有了着落。”
   “你果然是做惯了拿人东西的伎俩。”阿德眉毛一挑,意有所指地说。
   
   顾长卿只当做没听见,“这次死的江南道御史钱贯钟是十二爷的人。”
   摩挲着手上的扳指,阿德沉吟了会儿,“那郑尚庸……”
   
   “是成郡王永瑆的人。”
   “就看来的是哪一个了……”阿德慢慢笑了起来,“来哪个都不好弄啊,平白的蹚了趟浑水,还不一定讨好。”
   
   “好了,苦水倒完了,请吧。”
   阿德开始端茶送客。
   “怎么着啊,多留会儿都不行?还在想着你京城里那个?”顾长卿眉毛高挑,脸上又出现了那种似笑非笑的神情。
   “要我说,人家儿子都生出来了,哪里还会想着你”他嘴上说着,搁在桌子上的手臂不忘慢慢向阿德那边磨蹭,“你不觉得……我也不错么?”
   
   阿德但笑不语,随手把茶盏放在顾长卿手边然后顺势一推。
   “哇——烫死了!烫死了!”
   
   顾长卿捂着烫红的手走了,阿德索性也不睡了,让景书叫了伙计上来点了菜。
   江南这边就是青菜多,想来这个时节在京城,新鲜的怕是只有榆钱一类,和了鸡蛋和面粉揉成恰好能一口吃掉的大小,然后上锅蒸,吃的时候再放上些辣子……想起和府厨房里做的小榆钱饽饽,阿德也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当初他也是过了好长时间才能适应江南这边的吃食,单就把馍馍换成米饭这一个就让他别扭了一个多月。阿德在京城里也是经常吃素,而且口味算是清淡的,才吃得惯这里的吃食,若是让永璘那样口味咸重的人来,看到这淡的几乎吃不出味道的菜肴,指不定要难受成什么样子。
   意识到自己又在想他,阿德忙甩了甩头。
   景书在厨房里忙活着,顾长卿又被自己赶走了,阿德闲着无聊,看看窗外,一片晴光艳阳,照在身上,他骨子里的懒散劲儿便一下子被勾了起来。
   阿德手握成拳放在嘴边打了个哈欠,然后伸伸懒腰,长舒了口气。
   
   一晃眼已经两年了啊……
   想起来那时,阿德刚接手江南这块还有点手忙脚乱,毕竟这不是在京城,也没有阿玛二叔可以帮忙,一切只能靠自己来,幸好徐白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制定了一套体系在,一时间也没出多大的乱子。等他慢慢地熟悉了流程,发现他在江南的作用更多的是维持这个属于自家这一小部分人的消息网的运转,将各地打探来的消息分了轻重缓急之后送往京城,在将京城送来的消息一一发往各地,时不时的还得用某些‘传闻’换点流动资金。   前段时间西南战事吃紧,国库里又拨不了多少银子出来,阿玛在京城不好有什么大动作,最后只得从他这里先调一些应急,他连轴转的忙了十多天才凑齐了粮草,之后便发起了低烧,足足养了小半个月,这才有功夫来扬州凑凑热闹。
   
   匆匆用了些米饭,不是很有食欲的阿德正准备洗漱一番,景书拿了盒梅子来,说是顾长卿送来的,给他下下饭。
   “搁那儿吧。”暗地里翻了个白眼,阿德吩咐景书烧了热水来。
   这顾长卿虽说跟他有点旧怨,但有用还是蛮有用。阿德这次低烧突犯,也是靠了他来处理事务。
   要身手有身手,要脑袋有脑袋,这样的顾长卿若说哪一点最让阿德觉得费解的,便是他对自己的态度。
   穷追不舍还不至于,见缝插针已经是一定的了,阿德有时会暗自苦思:永璘与自己相处的久了,一时习惯成自然,日久生情或许有可能,可是这顾长卿如此行为却是为何?
   他自问气质长相并不会让人觉得是弱质女子,或许年岁尚小时候不一定,可如今他身量也长到寻常男子的高度,怎么还会引的顾长卿屡屡出言……‘调戏’?
   心里默默唾弃着那两个字,阿德忍不住想起了顾长卿刚刚说的话。
   
   ‘是啊……儿子都生出来了。’
   心中泛起一股酸涩,阿德微微叹了口气。
   
   两年时间,足够忘记一个人了。
   可自己怎么还忘不了呢……
   
   躺在床上,此时阿德却已经没有了什么睡意,他看着床顶,轻轻抚摸着手上的扳指。没了那串念珠,这是他到江南以后才养成的新习惯。
   那年他执意离京,一部分是因为江南这边需要人手,而他留在京城也不过是个活靶子,但也未尝没有想借着这次分开来疏远永璘的意思。只是现如今看来,倒是让他自己饱尝了一番相思之苦。
   倒有点自作自受了……
   想到这里,阿德伸出带着扳指的那只手高举着,五指分开。
   瘦长的手指指节分明,肉粉色的指甲修剪的整齐圆润,衬着青色暗纹的床帐更显的手指莹白如玉,与拇指上戴着的那枚通体黑褐的犀角扳指相映衬,渲染出玉石般水润柔亮的色泽。
   极致分明的色调,偏偏相溶成同样暖融的光泽。
   
   梨涡轻陷,阿德唇边噙着一抹柔软的笑意,双眸微阖,乌黑莹亮的眼珠透过根根睫毛看着那枚犀角扳指。
   然后手指慢慢合拢,握成拳头。
   “真是被套住了呢,怎么办……”
   
   脸上笑容隐去,阿德双手交握,捂住那枚扳指。
               
 作者有话要说:本日更新完毕
 
 
 
 
 ☆、第 64 章
 
   江南(三)
   
   “真是荒谬!这案子怎么会被翻出来?”
   
   京城成郡王府内,永瑆正急得肚子里一团火。
   “十一爷,这案子间隔了十三年,如今才被翻出来,当年的种种都已经找不见踪影了,”一中年男子在旁劝道:“想必最后不了了之也是有可能的。”
   “确实是时隔多年,可这个钱贯钟哪里来的内情?”永瑆反问道:“可见最后还是有落网之鱼!”
   “您说,会不会是十二爷捡了那落网之鱼?”
   “说不准。”另一人接道,“虽然钱贯钟是十二爷的人,在下却觉得这事十二爷怕是也不知情,何况这钱贯钟还死在了扬州,一个江南道御史啊,谁舍得?”
   “若这钱贯钟没死,我倒是还有些办法把郑尚庸开脱出去,”永瑆叹了口气,神情焦躁,“可钱贯钟一死,事情怕是要闹大了。”
   他说着摇摇头,“我那十二弟定是第一个要求彻查的了。”
   
   永瑆排行十一,年幼时曾被记在那拉皇后名下抚养,与永璂关系倒还不错,只是待两人都出宫建府,年岁稍长一些后便疏远了,原因无外乎那几个。
   尤其是永瑆心里,始终有迈不过去的坎。
   
   他自幼工于诗书,在上书房时便屡屡得到师傅赞赏,骑射虽不如文章那般出众,却也不输于人,可他的十二弟,明明才学不如他,却总是能得到乾隆关注。
   他幼时尚不懂事,再加上那拉皇后对他与永璂都是一视同仁,有时对他还偏疼些,虽然后来知道不过是怕被太后责怪不慈,却还是心有感激,所以对于皇阿玛对弟弟的关注只是暗自羡慕。
   后来他渐渐成人,那拉皇后不幸病逝,皇阿玛对永璂的指导不减反增。
   那时他才知道,他与永璂之间的区别,不过是一个‘嫡’字。
   
   只因永璂的额娘是那拉皇后,只因永璂是嫡子,他便处处被压一头。
   
   永瑆心中的烦闷可想而知,偏偏立长立嫡为祖宗留下的规矩,不可轻易违背。永瑆这种状态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被他的岳丈一语道破。
   ‘十一贝勒曾养在那拉皇后名下,应与十二阿哥同属嫡子!’
   于是,永瑆的心思开始活络了。
   
   而当时因顾人奚一案声名大噪的郑尚庸可以说是最早一批投靠永瑆的官员,他那时对这案件也有些好奇,还想着了解一下案情始末以及这郑尚庸的为人,没想到一查竟发现了诸多疑点。
   先不说顾人奚任盐城县令不过短短两年,如何能与盐帮勾结贩卖私盐而一点风声不露?还追回赃银二十余万两,每年盐帮经手的盐运数量顶了天也不过十万两,难道尽数都被做了私盐贩卖?
   还有,这贩卖私盐上上下下要打通的关节之多,只一个县令便能摆平?盐运衙门里哪个不想分一杯羹?却为何到头来只扯出一个顾人奚?
   其中的缘由耐人寻味。
   
   永瑆面带倦意,轻轻揉按着自己的额角。
   若不是查到了这些阴私,他也不至于对那些已经流放千里的相关人等下了杀手。这事皇阿玛定然也知情,当时虽未有什么表示,却是因为没有暴露,现如今不查出个子丑寅卯怕是不行了……
   
   ——————我是好久不见的永璂即将出场的分界线——————
   
   “恭喜十二爷,这次又占了先机了。”
   和琳说着手执黑子,盯着棋盘沉吟许久方落下。
   “这话又是从何说起?”
   永璂手执白子,紧接着黑子的方位落下。
   于是和琳盯着棋盘又是好一阵子沉吟,方又落下黑子:“丢出了一个钱贯钟,无论结果如何旁人都说不上半点闲话,自然可保得不败之势,不是先机是什么?”
   “你说是便是吧。”永璂一副不怎么在意的样子,白子又落在和琳的黑子旁边。
   
   跟在一侧伺候的侍从默默转开了眼,别看这两位表面上都是一副围棋高手的样子,实际上这棋下的怎一个惨不忍睹了得,棋盘上黑白棋子的走向毫无章法,感觉这场棋两个人都不打算下赢,都是奔着输去的。
   
   “哎呀!不下了不下了!”和琳眉头一皱,随手把黑子丢在棋盘上,黑子砸乱了几乎已经摆满了棋子的棋盘,还弹了两下才落在永璂跟前,“明明就是两个臭棋篓子,老是在这里装样子有意思么?我就不会下了怎么着!”
   “这下棋可是君子六艺之一,最能安心静气,戒骄戒躁的。”永璂顺势也放下了手里白子,其实对于下棋这一项他并不是特别钟爱,只是因为和琳虽然每次都下的很臭可是落子前却出奇的认真,他想多看看那种认真的表情,才会身为臭棋篓子还经常找另一个臭棋篓子下棋。
   “十二爷您已经够安心静气的了,至于我啊,是改不了这个性子了。”捧着棋盒开始捡子,和琳闻言嗤笑一声,“再说那什么君子,就更不管我的事了啊,谁让我是小人呢。”
   “真小人伪君子,世人皆偏爱后者,”永璂盯着和琳微勾的唇角,眼神慢慢上移对准了和琳半眯的眼睛,“奈何我却只喜欢前者……”
   “十二爷慎言。”
   和琳说着抬眼看了永璂一眼,然后继续懒懒散散的捡着黑子,“这话奴才我啊……可担当不起。”
   这时侍奉在一边的侍从早离了远远的,不敢靠近。
   永璂放下棋盒,伸手就要去勾和琳的下颌却被闪开,只得摇了摇头:“我竟是不知道,还有峥庭你担待不起的?”
   
   两人现在所在的湖心亭周围荷叶田田,风吹过掀起一片片的碧波,荷花还是尖尖的花苞样子,只在顶端沾染了一抹水红,看起来清透鲜活。   这里便是永璂早年置办下的那一处别院(四十八年的时候和琳来过你懂得=v=),现如今已经成了他同和琳两人厮混的场地。
   
   “如今知道了?”和琳搁下棋盒,站起身来走到永璂身旁,微倾着身子脸庞慢慢凑近他,“难道说,十二爷还有何指教不成?”
   话未尽时唇已经轻轻贴在永璂嘴角一沾即走。
   “指教可不敢当……”永璂说着便想要站起身来却被和琳按了肩膀,紧接着下颌便被他勾起,一张柔软温热的唇覆了下来。
   
   低头极尽缠绵的舔吮着永璂饱满的唇瓣,和琳一手在他肩膀上细致的摩挲抚弄着,一手抬着永璂的下颌。唇舌交缠的同时,手却慢慢的、悄无声息的解开盘扣滑入永璂衣内,向下伸去。永璂发出一声略带惊愕的闷哼,伸手要抓住和琳在他胸口作怪的手,却被和琳眼疾手快的拉了下来,抽出手掌前还在他胸口的凸起上捏了一把。
   两人吻得难分难舍,双手都不遗余力的在对方身上攻城略地,和琳的手掌与永璂的胸口有了近距离的接触不说,还着重某个重点部位抚弄了半天,而永璂虽然人是坐着的,但他的目标是和琳近在咫尺的腰臀,一双手将和琳揉的差点要叫了出来。
   一吻完毕,永璂气喘吁吁地看着他,只见和琳也是眼角湿润脸颊潮红的动情模样,当□体里就窜起了股火。
   “哎呀,我竟忘记了,还要去一趟十七贝勒那里。”和琳红润的嘴唇轻轻抿了一下,做出一副惊讶状,然后笑的得意洋洋,“这里春光明媚实在好看的很,十二爷……您请自便吧。”说完便潇洒的走掉了。
   
   “和琳!”
   永璂看看已经走远了的心上人,再看看自己兴致高昂的小兄弟,迎着习习的春风忍不住叹了口气,随即开始了对某人咬牙切齿的迁怒:“十七你这个臭小子……”
   罢了,要成为人生赢家就要忍常人之不能忍……
   
   “阿——嚏!”
   
   这边永璘一个喷嚏打出后,一片淡然在书房里伸手揉了揉鼻子,继续把精力集中在手头的事务上。
   翻阅的手指停了一下,卷宗上标注的便是乾隆二十四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大案要案,永璘细看下去。
   “乾隆四十二年四月……暴雨……河坝决堤……”
   “同年二月,云贵战事吃紧……”
   永璘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脸色有些晦明,翻页的手指竟也有了一番迟疑。
   “国库空虚……顾人奚贪污舞弊案……”
   
   “竟真是……原来如此。”
   像是印证了心中不好的猜测,永璘神情怔忪,喃喃自语着合上了手里的卷宗。
   
   “贝勒爷,和琳和将军求见。”
   这时门外长顺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路。
   “快请他进来!”
   永璘闻言立刻深深舒了口气,不多时脸色恢复了正常,随手将卷宗放置一边。
               
 作者有话要说:把和小弟跟永璂拉出来溜溜……
 今场有吻戏哦亲!
 求留言哦亲!
 熬夜赶文章哦亲!
 有虫子捉出来哦亲!
 木有留言明天木有更新哦亲!!
 ——其实我是草稿箱,某人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
 
 
 
 
 ☆、第 65 章
 
   归程(一)
   
   乾隆五十五年夏,十三年后又震惊朝野的顾人奚贪污舞弊案终于落下帷幕。
   
   钦差纪晓岚经暗中探访终于寻得真相,扯出一连串官官相护勾结的官吏,乾隆皇帝大怒,立刻下令整治。
   同时下旨严惩相关涉案官员。
   当年案件的主审官,时任扬州知府,也就是现任的刑部侍郎郑尚庸,明明案件尚有疑点,却为了自己的官场前程,故将疑点视而不见,造成了顾人奚冤假错案的发生。下旨摘去顶戴花翎,革职永不录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