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迷航记-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买我的暖壶吧。”我对刚刚从我身边经过的西装革履的男士说。

  男士没有理睬我。

  “阿姨,买我的暖壶吧。”

  妇女仔细地打量一会儿暖壶,还是没买,转身走掉。

  我倚靠在餐厅外面的犄角旮旯处,将暖壶塞扭开,一股热气便飘散出来。我将脸靠近暖壶的瓶口处,一股暖流随之扑面而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本命年(15)
公元2006年。我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随身携带的却只有一本叫做《拎着啤酒瓶走遍中国》的书。这是一本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拎着啤酒瓶走遍中国的人所遭遇的经历。我每天只读一小段,为的是想让这本书陪伴我的时间长久一些。

  我在旅途中遇见许多志同道合的人,他们是一群浪子,决定和我一起走遍中国。我告诉他们我真正的目的并不是走遍中国,而是行万里路。他们笑着对我说,这不是一回事嘛。我对他们说,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行万里路不一定要走遍中国,走遍中国也不一定会行万里路。

  后来,他们一个个地离我而去,成为我生命中最大的悲哀。

  他们都死于非命,我却依然在旅途中。

  我还没有走遍中国,便已经行过万里路。那时我已经扬帆到达一个小岛。那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我在那里开始过上一种原始生活,像猴子一样每天摘桃子吃,累了就睡在用原木搭建的木头房子里。我厌倦了整日漂泊不定的生活。后来,我听到当地人说我是一个十分热爱生活的人。我只对他们说我找到了归宿,并没有告诉他们其实我一直是一个逃避生活的人,因此我才会不惜一切代价浪迹天涯。

  自从我决定开始行万里路之后,便再也没有写过任何东西。存留在我脑海里的仅仅是我自费出版却卖不出去到后来无人问津最后无影无踪的那几本书而已。我已经和这些文字彻底决裂,因为我知道,一切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在这个犹如世外桃源般的小岛上,我和一个风尘女子相爱,并且打算一辈子都在此销声匿迹地度过。这段日子就像平静的湖面一样波澜不惊。我以为这种安逸的日子会继续下去,我和她会平淡地在这里度过余生。不过,真的只是我以为而已。在我的这个想法产生后的第二天,我深深爱着的女子就从我的生活中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无论如何,我也想不明白,她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离开了这个她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小岛。

  为了寻找她,我放弃了现在我喜欢的这种生活方式,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小岛,再一次选择了漂泊。我仿佛再次回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我的回忆中搀杂着太多的血腥味道,我想起了那些死于非命的浪子,他们的生命都葬送在茫茫的旅途中。

  我在寻找她的过程中曾几度陷入绝望之中。我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我,我甚至在旅途中得了一种怪病,浑身长满了绿毛,我听见每个和我擦肩而过的人都叫我怪物。我每天拎着啤酒瓶逢人就说我是在行万里路,掩盖在谎言背后的真相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我在一个医生那里开了一个偏方,医生对我说喝啤酒能治疗我的绿毛,于是我每天都会喝得醉醺醺的,摇晃着身体游弋在人群之间寻找她的踪迹。

  我的生命多次和死亡擦肩而过。无论是在深山老林或荒山野岭还是茫茫戈壁,都有我奄奄一息的身影,有数不清的好心人将我从死亡中拽了回来。

  我曾经三次见到过她,均被她成功地摆脱。我试图说服她回到我们生活的小岛中,继续过从前那种平淡的日子,但是我从她的脸上看不到任何的表情。我在半醉半醒中听到她喃喃自语着,她说已经厌倦那样一成不变的生活,就像我曾经厌倦那样漂泊不定的生活一样。

  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找过她,我想,也许她像我当初一样,某一天走累了,自然会回来的。

  我回到小岛上,继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每天夕阳西下的时候,便会爬到一棵树上翘首期盼着她的出现。就这样日复一日。她仿佛就是我生活中的一个寄托,支撑着我继续生活下去。

  我身上的绿毛在我回到小岛之后,不久便消失不见,之后,我没有再喝过啤酒。我就这样执着地等着她,无论刮风下雨我都会爬到树叉上,蜷缩着身子,眺望远方。有时还会浑然不觉地在树上酣睡过去。

  这似乎已经成为我的习惯。

  直到有一天,我在树上酣睡的时候不慎从树上跌落下来,双腿残废。这一刻,我突然想到,她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了。

  或许现在她正蜗居在某个角落,平凡地生活着。

  (写于2006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村事(01)
村东头那片高粱地已经火红一片了。这一年,春天逝去特别快,仿佛从冬天一下子过渡到夏天,没留下一丝痕迹。

  梁晓在山坡上向远处眺望,火车冒着白烟沿着车轨呼啸而过。他从没见过火车在他的视线里停下来,小时候听梁父说,火车只有到了站台才会停下来,他觉得这是一件挺神奇的事情。从小他就对站台有一种憧憬,也不明白究竟为什么,总期盼着有一天能去站台看一看。

  他初二就辍学了,成了一个放牛郎。

  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的时候,梁晓则蹲在树荫底下读着《唐诗三百首》,几只牛在他的周围啃着草。他拿着树枝拍打着牛背,无所事事地望着天空。可以感觉到火车正在缓缓离去,因为他听到火车的汽笛声渐渐远去了。

  村子里没有学校,这里的孩子每天需要走十几里山路到村外小镇的学校去上学,这条山路蜿蜒而崎岖,梁晓每天都会看见孩子们背着书包往返于此。

  “梁晓,在这儿干什么呢?”

  和梁晓说话的孩子叫马福,初二的时候和他是一个班级的,马福背着硕大的书包从山路上一路奔跑下来。

  “当然在放牛了,还能做什么,”梁晓听了他的话有些沮丧,过了一会问,“马福,还有半个月就中考了吧?”

  “俺想过了,考上高中之后,俺还要考上大学,再也不回这穷山沟了。”马福用和同龄人相比显得格外成熟的语气说。

  梁晓张了张嘴,咽了口唾沫,欲言又止。

  到了夜晚,村子显得特别静谧。

  梁晓坐在窗户旁边,看着书。他尤其喜欢静静地坐着看书,一字不落地看。对于村里的孩子们,只有知识才能改变他们命运的道理梁晓深知,自己的父母做了一辈子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不想也这样过一辈子。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常常这么想。他的想法却从来没有和父母说过。

  太阳高高挂在天上,像灯笼一样。又是新的一天,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梁晓赶着牛上山,手里紧紧攥着初二的教科书。这些书梁父在他辍学的时候执意让他扔掉,梁晓却偷偷给藏了起来,这样才躲过一劫。曾经有一次,梁父发现梁晓坐在山头上着看书,毅然一把将书抢了过来,直到他发誓“以后再也没有下次”,梁父才把书还给了他。从此,梁晓每次坐在树荫下看书时,心里总是战战兢兢的,怕梁父突然出现。

  夕阳的霞光染红了白云,梁晓揉了揉双眼,嘟囔了一句“一天过得可真快”,站起身,感觉两腿麻麻的。

村事(02)
阳光。白云。天湛蓝。这一年,夏天天空出奇蓝,树木郁郁葱葱。梁晓和马福坐在树荫底下。梁晓回忆自己在学校读书的日子,心情总是不自觉就愉快起来,虽然现在一天天就这样平淡地度过,但是沉浸在往日的梦里,那种感觉是幸福的。

  “俺爹说了,如果俺要是考不上高中,就会像他那样呆在这里种一辈子地。”马福若有所思地对梁晓说。

  梁晓蔫蔫地说:“你怎么说还有一次机会,我连一次机会都没有。”

  两个人经常在一起促膝谈心,只有他们俩才明白这种谈话的意义。马福的想法虽然有些时候会有纰漏,但是总有它的独到之处。在山坡上呆久了,偶尔还会目睹几只松鼠倏忽一下就蹿没了影。寥寥落落的平房盖在半山腰上,几只狼狗的吠声像寺庙里的钟声,有一些绕梁三日的效果。大大小小、高低不平的烟囱里冒着烟,象征着已经接近吃饭的时间。两个人面面相觑,躺在草地上,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广袤。

  马福仰望着蓝天说:“俺真想去看看大海,大海和蓝天的颜色是一样的。”

  梁晓说:“见到大海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不知道,”马福顿了一下说,“你最想看看什么?”

  梁晓想说他最想看看站台,但没等梁晓回答,马福鲤鱼打挺似的一下子坐了起来。马福像猫一样竖起耳朵,指着远处说:“瞧!火车!”

  顺着马福手指的方向,一列轰隆隆喷着烟的火车从远处徐徐开向更远处。梁晓扔下手里的放牛鞭子,朝马福叫:“走!追火车去!”

  两个人沿着山路跌跌撞撞跑下了山,翻越了一个小土坡,站到铁轨上,朝着刚刚离去的火车肆无忌惮地喊:“喂!喂!喂!”

  火车只留给他俩一个“背影”,潇洒地驰骋着奔向未知。梁晓摸着被车轮摩挲过的铁轨,还挺暖和的,留有被碾压过的余温。几朵云团变幻着色彩移动着,组合成各种奇怪的形状,有时像一个冰淇淋;有时像一个稻草人;有时像一个猫头鹰。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村事(03)
这个如火如荼的夏季,马福考取了镇外的高中,如愿以偿地离开了村子,去更远的地方过寄宿生活,继续寻觅他更为远大的理想。临走的时候,他把初三的所有书本都给了梁晓,并且对他说:“俺会给你带更多的书。”

  时光如梭,岁月如流。

  那条山路上穿梭的仍然是一拨孩子,只是换了面孔,但依旧朝气蓬勃,充满希望。梁晓在这段时间依旧在山坡上一边放着牛,一边看了好多书,他不想让自己就这样荒废。每次都替自己打气地想,以后会有用的,一定会用得上的。

  这一年庄稼的收成不是特别好,梁晓家里勉强达到了支出平衡,一大部分还用于还债。年底,梁父甚至把家里的一头牛给卖了,买牛的钱都是借的,梁父的举动让梁晓有些匪夷所思。

  梁晓清楚地记得,这一年,冬天来得特别早,而且特别冷。在第一场雪肆无忌惮地飘下时,梁父第一次带梁晓出了村庄。马车一颠一簸地将熟悉的风景丢在了脑后,来到了梁晓曾经读初中的小镇。临近年关,小镇上洋溢着幸福与安详、繁华与热闹。梁父自诩带梁晓到这里是来办年货的,因为,毕竟是过年了嘛。

  梁父对梁晓说:“无论家里怎么穷,咱也把年好好过一次。”

  梁晓的心里绽放出开心的花朵。小镇的一切让他难忘。马车停靠在小镇上一处集市的旁边,这里可以看见围着围巾到处乱跑的小孩儿;可以看见有人吆喝着卖着大大的“福”字、灯笼、冰糖葫芦;可以看见热热闹闹赶集的人们脸上的喜悦……梁晓觉得一切都很新鲜。他坐在马车上,眼神随着梁父的背影扫过“彩票投注站”、“希望食杂店”、“*包子铺”等等鳞次栉比的牌匾后,渐渐模糊不清。

  梁父办完年货回来的时候,手里还握着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神秘兮兮咧着嘴,似笑非笑地盯着梁晓说:“随便说出几个数,一到二十二之间的数。”

  “做什么?”

  “别问那么多,快说。”

  梁晓一脸迷惑地随口说了五个数,然后看到梁父的背影再次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之间。这时,他听见了熟悉的汽笛声,梁晓兴奋地大叫:“火车!是火车!”

  他自言自语着,环顾着四周,却没有发现火车。只有火车的汽笛声在他的耳边萦绕。梁晓把嗓子都喊破了。只觉得过了好长一段时间。

  梁父回到梁晓身边的时候,他停止了喊叫,看见梁父手里捏着一张小纸片,上面印着刚刚从自己嘴里说出的几个号码。

  凛冽的寒风不停地吹,马车慢吞吞地离开小镇,颠簸着,和月亮一起,经过四个小时以后,到达村子。村子里每家每户都是灯火通明。灯光照亮了乡间小路。

  梁母诧异地望着梁父拎着一兜子的年货说:“买这些东西做什么?”

  梁父没有理会梁母,不屑地说:“吃饭吧。”

  梁晓趴在暖和的炕头上,蜷缩了一会儿身子,待饭菜做好之后,一家三口喜气洋洋地坐在一块儿吃饭。难得的一顿饭,香喷喷的味道飘溢在不足三十平方的屋子里。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村事(04)
敲门声惊醒了梁晓,马福因为放寒假回家了,今天给他送来了两本书。马福的脸颊被冻得红彤彤的,像个布娃娃一样。马福不停地搓着双手,将手贴在梁晓家的炕头上取暖。

  “这两本书是俺在学校图书馆借来的,那里的书可真多,”马福用手比划着说,“俺现在真的相信知识的海洋是无止境的。”

  梁晓看了一眼马福拿来的两本书,一本《茶花女》,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梁晓小心翼翼地说:“只可惜,这两本书要是让我爹发现了……”

  马福叮嘱般对他说:“你不会小心点儿嘛。” 

  “谢谢你,马福。”

  “梁晓,还记不记得小时候和俺们一块掏鸟窝的铁蛋儿?”

  “记得呀。”

  “他现在变成傻子了,他小时侯可不是这样的。”马福惋惜地说。

  马福为梁晓描述铁蛋儿的样子。他说铁蛋儿似乎每天都有流不完的鼻涕,鼻涕流得像清汤挂面一样,有时就会像钟摆一样耷拉在鼻子上甩来甩去的。由于铁蛋儿总是用袖子擦拭鼻涕,袖管儿上结下了一层透明的薄膜,薄膜像影子一样长年累月地伴随着铁蛋儿。他还说铁蛋儿似乎每天都在村子里东游西荡,到各个垃圾筒里寻找食物,村民见到铁蛋儿都会躲得远远的。铁蛋儿身上的味道已经和垃圾筒里面的味道融为一体了,走到哪里就会一路散发到哪里,最后停留在铁蛋儿在桥下睡觉的简易棚里。

  天色将晚的时候,梁晓送走了马福。他静静地坐在炕头看了一会书,恍然发现窗外又飘起了雪花。梁父梁母晨曦起来便去了亲戚家,直到现在都没有回来。梁晓隐隐约约觉得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有一种仿佛他在山坡看书时怕被梁父逮到般的忐忑不安。梁晓想等到父母回来,可他们丝毫没有回来的迹象。

  梁晓睡着了。那点微弱的月光倏忽一下便消失了。黑暗笼罩了一切。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村事(05)
参加梁父的葬礼是一个阴霾的下午。

  梁晓如今才感觉到梁父对自己的爱,那种爱是藏在心里的爱。深挚的爱。说不出来的爱。他更多的感觉到人们对于死亡有一种无奈和叹息。所有的哭嚎、哀悼、泪水都像雪花一样融化在梁晓的心灵深处。

  梁父的灵柩按照村里的习俗被埋在梁晓经常放牛的那个山坡上,冬天的山坡荒芜一片,隆起的坟墓像大自然被揭开的伤疤。每次梁晓无意间从山坡路过时,都会有一种歇斯底里的疼痛。

  死的人毕竟已经死了,活着的人还要好好地活着。

  梁晓记得,这一年村里发生了很多事。这些事,譬如,马福考上了重点高中;隔壁邻居家的阿姨生了双胞胎;那条离家不远的坑坑洼洼的山道终于被铺成了油漆马路;梁父突然的脑淤血逝世……好事、坏事、喜事、悲事、与自己有关的事、与自己无关的事。总之,许多事情的发生犹如一根棍子打在他的头上,让他疼了一下,也让他成长了一下。

  还有一件事的偶然发生,甚至改变了他的命运。

  这件改变梁晓命运的事,和梁父在小镇买的彩票有关。那张彩票的号码出乎意料地和开奖的号码完全匹配。这是梁父买过的唯一一张彩票,莫名其妙的一张彩票,因为梁父从来就没有买彩票的习惯——就像梁父带着梁晓去小镇那天发生的所有事情一样——梁母拿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只是,梁晓从没见梁母有一丝喜悦的神色,依然沉浸在悲痛欲绝的伤心之中。连续几天,梁母一直都坐在狭小而温热的炕头上小声啜泣,偶尔起身也是为了给梁晓做饭。

  饭桌上,梁晓无声无息的,只顾着埋头吃饭。梁母似有心事般左顾右盼,好象等待着什么一样。

  梁母突然问梁晓:“你还想不想读书?”

  “想。”梁晓说得斩钉截铁。

  这天晚上,梁晓望着黢黑的屋顶,怎么也睡不着觉。他翻来覆去,把身子在被褥里面转过来,又转过去,来回地折腾了一会儿,还是没有睡意。于是梁晓索性悄悄坐起来,借着皎洁的月光,甄别熟睡中梁母头发里的白色发丝。外面繁星点点,他遐想着未来,仔细地思考着明天开始便准备重新拿起课本。他的努力没有浪费,心里美滋滋的,情不自禁已经笑靥如花。想着想着,梁晓进入梦乡,这一觉睡得非常塌实。

  当冬天即将春天的时候,梁晓像以前的马福一样,和一群孩子成为了那条山路穿梭于小镇学校的学生。梁母特意给他买了一个结实的书包,这样便可以装更多的书。阔别已久的校园依然生机勃勃,他的心中有数,自己只有四个多月的时间。

村事(06)
树枝上萌生出来几枝新芽,柳絮稀稀疏疏耷拉下来。树荫下又像往年一样聚集许多老年人,他们在那里下象棋,摇着蒲扇,聊着家常,享受着晚年的安详生活。梁晓每天都可以看见那些老人,还挺羡慕,有时还驻留在象棋摊位边,观看良久,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他的生活渐渐步入一个循环往复的轨迹之中。公鸡打鸣的时候起床,洗漱完毕,梁母便已做完了早餐。吃完了早餐,梁晓会背上梁母给他买的书包踏上去往小镇学校的山路上。一天的学习之后,又背上书包踏上回往村里的山路上。晚餐过后,和梁母聊一聊学校中的琐事,学习到深夜。每天都是如此。

  即便如此,梁晓依然满足,他满足于可以重新进入学校、满足于洋溢着青春的校园生活、满足于学习知识的兴奋之中。

  担任班长的李灵递给他一封信,是马福从镇外的高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