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帮你打架的玉龙咬了一口。你和玉龙都犯了争斗的过失,被罚到人间受苦已经三世。那金龙见你为她而遭贬谪心有不忍,恳请如来师尊陪你下凡受苦。她没有你的过失大,比你受的苦就少了很多,你和玉龙受的苦就很多了,你是从小就开始受苦,还要经历几次生死劫难。玉龙的过失也不比你小,但是她是在帮你。你们这一世就该返回佛国世界了,不知你是否愿意返回?”
“愿回!愿回!弟子愿回!福佑连连向甘霖师父叩首。
“你有返回佛国世界的心,为师甚是安慰,但是你要将曾经犯下的过错改正过来,还要立下一个大功。也就是说你要在人世中完成一个重大使命,只是眼下时机未到,到时才是机缘。那个使命完成了,你的佛位就会提升。”
“弟子感谢师尊和师父的信任。”
这时圣洁如来说话了:“慧空,你抬起头来看看,你的甘霖师父是谁?”圣洁如来的声音清脆悦耳,非常好听。
福佑抬起头看向甘霖师父,眼睁睁地看着年轻和尚形象的甘霖师父变成了一位身着雪白纱衣、美丽端庄的菩萨!
福佑赶忙给菩萨叩首:“弟子拜见菩萨!”
如来尊者又说:“这位是为师座前的甘霖菩萨,在你以后的尘世因缘中遇到难解之事之时,她会帮你。但是在人间她不能以菩萨的法相出现在人的面前,人眼是不配看见菩萨的,人神两界不可混淆,所以她仍旧以和尚的面目出现。左侧站立的这位是清露菩萨,与甘霖菩萨一样,也是普度众生的觉者。她们身边各有两位护法童子,是为冰、雪、风、雨四童。左右两排站立的是与你同等境界的罗汉、金刚。圣洁世界的众生都是圣洁的神明,你要返回这个世界,就要在人世间去到你身上的不洁,希望你好自为之。时辰不早了,让甘霖菩萨送你到虚无界看看,之后就返回吧。”
“弟子拜别师尊。”
在甘霖菩萨的引领下,慧空离开了让他一步一回头的圣洁殿堂,乘上小船。菩萨的白衣飘然在风中,她绝顶的美丽是世间的女子永远都达不到的。福佑实在无法把菩萨和甘霖师父联系在一起,但是他们却是同一个人。
在虚无界里,福佑看到了自己三世以来的各种渊源:下到人间的第一世是位樵夫,第二世是位渔夫,因为放生了变作金鲤鱼的龙女积下大功德,这一世要做到亲王。从虚无界出来,甘霖菩萨带着福佑走上一条彩虹桥,走在桥中间的时候,甘霖菩萨在福佑的背上轻轻拍了一下,福佑就从那座七彩桥上掉了下来,两脚腾空,来不及惊呼就从躺在中军大帐床上的福佑头顶进了去。其实离开福佑身体的只是他的识神。
神游归来,识神入体,福佑终于苏醒过来,他睡了三天三夜,锦绣便衣不解带地看护了三天三夜。只要他人在,他活着,再辛苦也是值得的!看到他醒了,锦绣高兴得泪花闪闪:“二哥!我是绣儿,我在这儿!”
福佑这时才看清,身边不仅有喜极而泣的秀儿,还有大哥豪格,赵永,就连父汗都亲来看望自已,心中不禁倍生暖意。
又待着三五天光景,福佑的伤势几乎痊愈,加之战事全面结束,皇太极下令班师回朝,待得回到朝中,三军将士便要开始论功行赏了。
皇太极是一位赏罚分明的君主,在此次伐明战役中,除了给各路有功将领加以职务的升迁,士兵给以银两,还给自己的弟弟、儿子等进行封赏。多尔衮在此次战役中,为大汗分忧解难,象避开袁崇焕在宁远、锦州的坚固防线,绕道辽西、虚张声势、涣散明军军心等等谋略,都是多尔衮提出来的,为这次战役的胜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封为宁远大将军;大阿哥豪格勇猛善战,奋力杀敌,身先士卒,指挥有方,又射杀明军主帅赵率教,封靖远大将军;二阿哥福佑舍生忘死护卫父汗,封抚远大将军;二阿哥夫人佟氏锦绣不辞劳苦,抢救伤员,封妩媚将军;侍卫赵永保护大汗脱离险境,封一等带刀护卫……
福佑由夫人锦绣照顾着恢复健康。锦绣的性格在平时相当温柔,对丈夫体贴入微,现在福佑意外生还,喜出望外,怎么能不更加悉心照料?所以,饮食起居处处精到,一日三餐,决不重样,很快福佑就健壮如初。当他从妻子口中知道是甘霖师父用起死回生的甘霖之水救活了自己的时候,无法用语言表达对师父的感谢之情。俗语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救命之恩该当如何?
甘霖师父临行之时向皇太极建议,希望福佑能够远离战场,远离生死搏杀的环境。经历了儿子血溅沙场,生死一线的一幕,皇太极心中也是惊悸不已,险些失去这个刚刚回到自已身边的儿子,于是便欣然应允了甘霖师父。
皇太极此举也并非全是为了顾全甘霖大师的面子,实则目的更为深远。此时的皇太极已经有了七八个儿子,只有豪格和福佑是同一个母亲。他的心里是把豪格当成汗位的继承人,那么福佑便是豪格的最大助力。他还想看看福佑是不是比豪格还出色,如果是那样,让福佑继承他的汗位也未尝不可,豪格也不会跟弟弟争夺,也会成为福佑的助力。
回朝之后,皇太极在处理朝政之余,时常想起福佑的事,某日议事散去,将长子豪格唤至身边问道
“豪格,你觉得你这个弟弟怎么样?”
“很好啊,儿臣很喜欢这个弟弟。”
“哦?你喜欢他?他什么地方让你喜欢?”
“儿臣觉得二弟这个人心思特别纯净,一点害人的心思都没有。前些时候,十四叔……”
“我问的是你的弟弟。”
“对不起,儿臣……儿臣不应该说十四叔的坏话。就说二弟吧,回来刚刚半年,宫里的宫女、太监都愿意和他接近,说他和气、没架子、能体谅下人。”
“你觉得这些都是优点?”
“那总比飞扬跋扈要好吧?”
“你不觉得他的骨子里还是个和尚吗?”
豪格笑起来:“父汗,二弟在庙里十几年了,还是从小就去的,您让他一下子就和那些庙里的事一刀两断也不大容易吧?”
皇太极也笑了:“是啊,他在庙里这一段,正是他从懵懂的孩童到成年的关键阶段,别说几个月,就是一辈子都难改变他的全部。也好,咱们这一脉有个心地善良的人不是坏事。以前阿玛是什么都不信的,通过甘霖大师救治福佑这件事是真的相信佛门中有很多世俗中人理解不了的神奇。你去把他找来,我有几句话跟他说。”
“嗻!”豪格抱拳施礼后退了几步转身出门,朝福佑住的寝宫走去。
“儿臣给父汗请安。”福佑单腿跪地,抱拳施礼。
“好好,起来吧。父汗近来有些想法,想听听你的意见。
“父汗,您说”
“甘霖大师说你是佛门大根基之人,希望你能够远离打打杀杀的日子,建议我给你换个环境,我思来想去,想派给你个军需采买的差事,你可愿意?”
福佑忙道“父汗有命,儿臣必当遵从,只是这军需采买之事,儿臣从未经历,还怕有负父汗的重托”
皇太极欣然一笑,道“父汗怎么会不知道你从来没有接触过那些东西,但你是我皇太极的儿子,不给个重担挑一挑,你又如何能成为国之栋梁”
“是,儿臣领命”
“不过父汗也不会让你一个人出去乱闯,已经给你物色好了一个内行的人来辅佐你。”
“儿臣多谢父汗,父汗如此安排,儿臣这心里就踏实多了”
“那好,此事就这样定了,你且跪安吧,回去好好准备”
“嗻”
第十四章 了解行情
福佑回到自己的寝宫,便一声不响地躺下了。夫人佟氏赶紧过来摸摸他的额头,以为他身体不舒服了。
“没事没事,我是那么容易生病的吗?”
“臣妾看您脸色不大好,以为您哪里不自在了。”
“哪有什么不自在?绣儿,二哥有差事了。”
“真的?您不一直希望有个差事吗?怎么还不高兴了?”佟氏把一盏香茶递到福佑的手上。
福佑坐了起来:“不是我不高兴是连头脑都摸不着,根本都不懂的一个差事,怎么下手呢?”
“别急别急,您能不能告诉绣儿父汗给了您什么差事?”
“就是负责采买军需物品的,象粮食啊、冬衣啊、药材啊。”
“闹半天父汗真是让您当采买,还是专门花钱的那种。您就别发愁了。绣儿的祖上就是经商的,绣儿对买卖上的事多少也懂点。”
“可我是要给前线将士买东西,你想啊,上次父汗带领的是十万大军,就是说要给十万人准备吃的穿的。一天一个人吃一斤粮食,十万人就得吃十万斤,十天是一百万斤,那个战役不得个个把月的?那就是好几百万斤,我上哪儿去找那么多的粮食啊?”
“这您就放心好了,盛京这里有好多父汗专门预备的粮食,给打仗用的,不过不是很足,您就筹足不足部分。您还真得有个花大钱的准备,绣儿的祖上可是辽东巨富,做的都是大买卖呢。”
“哦?那你说说你的祖上都做过什么买卖?”
“多了,木材、药材、绸缎、山货,还有饭庄、钱庄、酒烧锅、客栈什么的。”
“听豪格大哥说你祖上很有眼光,当年太祖人单势微的时候,便能倾尽家资支持太祖起事!”
“我们家原来是在海西那边住,海西的物产非常丰富,有平地也有高山。平地是一马平川望不到边的黑土地,高山有大片的森林,都是上好的红松木,还有榛子、木耳、猴头、飞龙鸟这样的山珍。”
“让你说的我都想去看看了,后来怎么到辽东了?”
“海西太边远了,人口很稀薄,辽东接近山海关,人口也很稠密,经商不就得找个人多的地方吗?人少了谁买你的东西?”
“也是啊,可惜了那个地方,我额娘的娘家就在海西。”
“关外可是你们满人的老家”
“我算满人吗?”
“嘘!这话可不敢乱说,您是不承认自己的祖宗啊?您的阿玛是满人、额娘是满人,您自己是很纯正的满人血统呢。”
在佟氏的安慰下,福佑的压抑心情好了一点。就是不敢去想自己的差事,哪怕是让自己当武术教习也是轻车熟路,弄个莫名其妙的差事!不过呢,绣儿说了,她的祖上是经商的,这方面懂得一点,心里还有点透亮。
皇太极在上朝的时候把自己的决定跟朝臣们透露了一下,并不是征求他们的意见,是看看他们什么反应。
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就是多尔衮。此时的多尔衮才十六岁,刚刚有点大人样,身材不是很高却很匀称,五官俊朗,尤其眼睛,射出来的是鹰凖一样的光芒。似笑不笑中带着一丝嘲讽的意味:“大汗,奴才好像听错了吧?您把采买军需物资的差事给福佑来做?他可是从寺庙里还俗不久的和尚,少林寺的棍僧!恐怕脑子里只有一根弦。把成千上万的银子交到他的手上,买回来的可能就不是军需物资了。”
“那你说他能买回来什么?”多尔衮的话让皇太极十分反感:他居然公开藐视福佑,态度很是傲慢。看不起福佑就是看不起他皇太极!
多尔衮的态度让皇太极的火气直冲头顶。看着多尔衮不可一世的样子,皇太极心里不只一遍地发狠:“算你狂!总会有一天,我把你彻底踩到脚下!”
多尔衮“哧”地一笑:“也许他会买回来一些僧鞋、僧袍送回隆云寺做善事,呵呵呵……”
“做善事还比算计人好吧?”皇太极意有所指。
多尔衮也不接茬儿,还是按自己的思路说话:“不是奴才看不起福佑,是他这人还是和尚心性。听人说他每天还打坐念经,不但自己练武,还教给他的福晋,赶明儿咱们宫里就成了寺院。”
“我意已决,不必再议,散朝!”皇太极径直从宝座上走下来,怒气冲冲的离开大政殿。
当然这一切福佑根本就不可能知道。
对于父汗给的差事,福佑很被动地接受了。光是接受还不行,得付诸实施,于是在无可奈何中带着贴身侍卫赵永穿了便装,出了宫,在最热闹的街市中闲逛。这是夫人锦绣给他出的主意,熟悉行情,不拘什么,都打听一番,算是入门前的功课。
此时的福佑,心思根本就不在什么物价行情上,而是万般怀念他曾经的出家的生涯。
简单、快乐。
“主子,您这是要去哪儿啊?”跟在福佑身侧半步的赵永看着主子茫然无措的样子,很是为他担心。主子还俗以来就没怎么高兴过。别人娶到那么一个神仙似的美女夫人恐怕都会乐疯了,他可好,原先什么样儿还是什么样儿?当和尚就那么好?不明白。
赵永的发问让福佑激灵一下梦醒过来,说道:“不去哪儿,就是随便走走。”
“要么到这家茶楼歇歇脚?喝盏茶解解渴吧?属下早上吃咸了。”
“也好,就这家茶楼?”
“客官楼上请!”店小二满面春风、一脸殷勤地把福佑主仆领到楼上靠窗的一个座位,然后上了两盏碧螺春。赵永怎么敢和福佑平起平坐地喝茶呢?
“坐下吧,别立规矩了,这会子不在宫里,还不赶紧自在一点?”福佑小声说道,把赵永拉着坐在自己身边:没人的时候咱们就是朋友,记住了?”
“嗻!”
“嗻什么嗻?我最不想听这个字。”
赵永嘿嘿地笑了:“您这人真怪,明明是个主子,偏偏……”
“佛曰,众生皆平等。其实咱们完全是一样的人,根本就没什么区别。”
“主子慎言!属下知道您还不习惯现在的身份,可是您已经走出了寺院的山门,还娶了夫人,就是尘俗中的人了。您可以保持着出家人的纯净心,却不能一直把自己当个和尚对待,时间长了对您很是不利啊。属下也明白您不喜欢身上的差事,可是您知道吗?这是大……是您的阿玛给您选的一条又安全又轻松的差事,不就是问物价吗?属下替您问。您看,属下带了一个本子,还带了一个碳笔,问完就就记下来,要不回头忘了还得问。”
福佑笑弯了腰:“我服了你,这也叫笔?”
“属下总不能端着一方砚台,手上夹着一支笔吧?这几段黑炭还是属下昨晚现烧的呢,这是很细的树枝掰成小段,在火盆里慢烤出来的,属下试过了,就是笔道粗了些,还能用。”
“给我看看。”福佑的注意力给赵永的最新发明吸引了。
一刻钟后,俩人从茶楼出来,开始按家问价,也不管有用没用,见什么问什么?名称、用途、单价,在赵永怪异的笔下记到了怪异的本子上——这个本子是很厚的窗户纸订在一起的,很像后世小学生的作业本。上面周周正正地记着问过的商品价格,福佑很感激赵永,他也是练武的,心思却很细腻。
俩人在街市上逛了差不多一整天,从衣裳布料问到油盐酱醋,从针头线脑问到书籍纸张,然后在一家面馆由福佑请客,俩人各吃一碗炸酱面——福佑的那碗是素的,酱料是茄丁,赵永的那碗是鸡肉的,鸡丝面,
回到寝宫,夫人锦绣赶紧亲自上茶,然后关切地问道:“行情打听的怎么样啊?”
“问了一些,都是鸡毛蒜皮的事。大多是赵侍卫帮我问的,这是他记下来的。”
“这个赵侍卫,还真有个心劲儿,居然想到了这么好的主意。二哥不认为是个商机吗?”
“你是说按他的这个样子做出来、卖出去?”
“这个稍稍粗糙了一些,本子也七长八短的不整齐。您知道吗?多少穷人家的孩子念不起书,就是因为纸贵、书更贵。要是有这么个简单的本子和笔,再大家合买一本书,不说将来参加科考,认识个眼面前儿的字,自己再会算账,就比两眼一抹黑好的多吧?”
“绣儿,你的心真善良,能想到贫苦人家的孩子。”
“不是有句话叫‘莫以善小而不为’,平日里能做的小善事是很多的,就是不想积功德,做了也于心有乐。比方说给要饭的一个饼子、一碗粥,一个铜板和一件旧衣服,上街了有眼盲之人过横路,拉他一把,老人摔倒了扶起来。总比那些见了穷人横眉立目的要好些吧?”
“你说得太对了!我就不明白有的有钱人不趁着有钱多做点善事,反倒是飞扬跋扈的为富不仁。你有钱在你口袋里也没给穷人花,在穷人面前趾高气扬做什么?还有的有钱人,见到街上的乞丐,连一个铜板都舍不出来,可是他家里人给土匪绑票了,人家要多少就给多少,这不是善财难舍吗?”
谈起这方面的话题,福佑就有说不完的感慨。
心思细腻的佟氏夫人,找来正规的纸张,裁剪整齐,把赵永记下来的物价,一条一条地抄录下来。她相信这些东西丈夫会用到的。
上街问价的事儿进行到第三天,福佑的兴趣也给勾上来了。久在寺院生活的福佑,对外面的世界几乎是没太多的印象,只是下山化缘的时候偶尔在市井中走过。现在是一个店铺一个店铺地走,一件商品一件商品地问,让他对很多从来没见过的东西也开始有了兴趣。
第十五章 佟氏锦绣
没有爵位的阿哥们在没有成亲之前按规举每个月是十两银子的花用。就是在康熙盛世没有爵位没成亲的皇子们也依然如此。现在福佑是抚远大将军,是有“官品”的人,每年有四百两银子的年俸。可是现在是战火纷飞之时,朝廷银根紧缩,皇太极根本就没有银子给各级官员发足了银子,大家也没有一个抱怨的。立国初期都是很艰难的,大家都能体谅大汗。
佟氏锦绣真的是个贤内助,对还俗的和尚丈夫一直照顾有加,帮助有加。知道他没钱也没权,还要受很多兄弟子侄的挤兑,就悄悄地把自己的嫁妆托人变卖了一些,资助丈夫做他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