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劲林不相信,唐飞他们第一次就能将控制柜的做合格,就能满足西门公司的要求。。。
焊接车间的主任包军道:“常总,事已至此,只能通知供应商再下料,尽快再做一台控制柜的板料送过来。”
常劲林道:“只能这样了,只是这样一来,又要耽误好几天。”
当初上京的时候,常劲林和上面的领导有一个五年之约,拍着胸脯保证,红星厂五年之内能自己做出交流型电力机车。
别看五年的时间很长,如果这里耽误一点,那里又耽误几天,积少成多,耽误的时间就多了,可能本来五年之内能完成的任务,结果没有完成,那问题就大了。
见因为重新下料又要耽误几天,常劲林心中光火,但想一想陈贵鸿的家世背景,当初陈家特地交代,要常劲林培养和照顾一二,常劲林才没有再发火,强忍着。
唐飞说来就来,速度很快。
这不,一辆崭新的货车行驶进入了焊接车间,在成品区停了下来,唐飞动作敏捷的从车上跳了下来。
远远的,唐飞就看到了常劲林和陈贵鸿等人,也顾不上自己刚送过来的这台电气控制柜体,连忙快步走过来打招呼。
“常总,陈哥,大家好。”
如果是平时,常劲林肯定会热情相迎,但现在心情正不好呢,仅仅只是淡淡的点一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陈贵鸿本来想说一些什么,如问一问唐飞他们做出来的这台电气控制柜柜体质量怎么样,是否满足技术要求等等,但常劲林脸色并不好,也没有说话,陈贵鸿也有说什么。
唐飞见场面和气氛似乎有一点不对,脑袋转得飞快,马上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不禁一笑。
“常总,你们是担心电气控制柜吧,第四台又报废了吗?”
见唐飞询问自己,本来不想说什么的常劲林还是开了口,“小唐,你这次帮了一个倒忙,第五台控制柜柜体的板料被你们用完了,哎,我们要再做一台控制柜柜体,现在没有了板料,要重新下料的话,”
还要再做一台!
唐飞笑着道:“常总,我看没有必要再做一台了,我们已经帮你们做了一台,东西已经送过来了,走,我们去看一看。”
常劲林直摇头,苦笑道:“小唐,你就不要添乱了,你们是第一次做控制柜柜体,肯定不能满足西门子公司的要求。”
唐飞轻松的道:“那可不一定哦,正好西门子的人也在这里,大家一起去看一看,反正东西就在那边。”
旁边的翻译连忙悄悄的在西门子公司的人耳边低声耳语一番,西门子公司的人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之后,满脸狐疑的看了看唐飞。
显然,他们不认识唐飞,也不相信唐飞能做出满足要求的,质量合格的控制柜柜体。
面对唐飞邀请,虽说心中根本就不信,但大家还是一起来到了成品区。这台柜体正在货车车厢上,还没有来得及卸下来呢。
唐飞指挥他的工人们,小心的将这个大家伙从车上吊下来,平稳的放在旁边空地上的橡胶垫子上。
见大家都看着自己,唐飞一笑,亲手将柜体上覆盖着的帆布罩子解开,轻轻的扯了下来。
这台柜体终于毫无遗漏的完全展现在大家的面前,不锈钢的柜体显得很漂亮,好像有一点不一般。
就怕货比货,红星厂焊接车间相继焊接了一共四台控制柜柜体,全部没有眼前这一台这样的漂亮和精致。
红星厂的技术员,质量人员,纷纷悄悄的对视一眼,西门子公司的人更是眼中一阵惊奇,轻轻地“咦”了一声,不由自主的向前。
“哦,上帝,焊接的太漂亮了!”
西门子的人终于喊了出来。其他人也纷纷围了上去,仔细的看着这台崭新的柜体,很快,一阵阵惊呼声就响起来。
“太难以置信了,焊接得太精致了。”
“你们看,这是非常标准的鱼鳞焊,他们是怎么焊接出来的。”
“看了一圈,硬是没有看到任何的缺陷。”
“……”
大家的脸上写满了惊奇,写满了惊喜,一个个显得似乎比唐飞还高兴,困扰他们这么久的控制柜,终于有了合格的成品,不用再做第五个。
常劲林心中一轻,脸色也好看多了,大声的道:“我们的检查人员呢,马上进行检查,我要马上知道结果。”
随着常劲林这个一把手一喊,很快就来了好几名检查员,他们拿着尺子,拿着手电筒。
有的人测量相关的尺寸,有的用手电筒进行外观检查,一下子忙碌起来,整个现场也安静下来,大家都在等待结果。
其实很多人心中明白,这个控制柜体肯定合格,肯定满足西门子公司的要求,只是测量一番,再检查一番更加放心而已。
西门子公司的人也没有闲着,他们也在仔细的检查,且检查的非常认真,非常仔细,非常的专业。
他们用十分挑剔的眼光检查了一番之后,终于彻底的服了,其中一人满意的对唐飞竖起了大拇指。
“gd,very gd!”
唐飞一笑,对常劲林道:“常总,我们的这个柜子还可以吧。”
“好你个小唐,真是深藏不露啊,何止可以,西门子的人都在竖大拇指呢。”常劲林一脸轻松,脸色完全是阳光灿烂。
甚至对旁边的陈贵鸿道:“小陈,刚才错怪你了,有了唐飞他们做的这个控制柜体,我们的大问题就解决了。”
趁着常劲林心情好,唐飞道:“常总,韶山系列电力机车上也有控制柜,那些柜体给一部分让我们做,怎么样?”
常劲林一口答应,“没有问题,具体你找小陈,你们俩商量。”
电气控制柜体合格了,且得到了西门子公司的充分肯定,听闻这个消息,谢振华高高兴兴的过来了。
他围着这台控制柜体看了一圈,佩服的道:“小唐,这么好的焊接质量,你们是怎么做出来的?”
唐飞神秘一笑,“这可三言两语讲不清楚,答案在我们的号厂房,谢总工如果有空的话,现在我可以带你去看一看。”
陈贵鸿也好奇,大声的道:“算我一个,我也要去看一看。”
还有红星厂的技术员也大声的道:“我也想去看一看。”
行,完全没有问题,唐飞邀请道:“那我们现在就过去,只是准备车的事情,需要谢总工出面了。”
谢振华也不含糊,一个电话下去,两辆商务车就准备好了,大家准备上车出发,这个时候,西门子公司的一位工程师过来了,这是一名金发碧眼的中年老外。
他居然也主动要求去唐飞的工厂看一看。
。。。。。。。。。。。。。。。。。。。
今日继续三更,第二更送上!
第143章 1号厂房内的秘密()
这名叫约瑟夫的德国工程师很好奇,想去看一看质量这么优良的电气控制柜是怎么做出来的。
刚才他仔细的看了九洲工业有限公司送过来的这个控制柜柜体,全是漂亮的鱼鳞焊,此外,各尺寸也完全合格。
这个控制柜是一个大家伙,由大大小小上百块不锈钢焊接而成,在焊接的过程之中容易出现变形。
一旦出现焊接变形就会影响各焊接尺寸。红星厂一连焊接了四个柜子,不是焊接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就是多少存在焊接变形影响柜子的尺寸。
九洲工业有限公司居然送来了质量这么优良的柜子,约瑟夫很好奇,决定要过去看一看。
于是,由谢振华安排车子,一共两辆商务车,不但有红星厂的技术人员和质量人员,也有约瑟夫这个西门子公司的质量工程师。
大家走了,但焊接车间的工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尤其是那几个一连陆续焊接了四个控制柜柜体的工人们。
他们还围在这台控制柜旁边,认真仔细的看着,完全不肯离开,且旁边一些焊接工人也走了过来。
这样一来,这台控制柜旁边起码围了一、二十人,全部在围观这台质量优良的控制柜。
“焊接得真漂亮,全是鱼鳞焊啊!”
“我算是彻底服了,干了十几年的焊工,今天算是开了眼界,居然有人能焊接得这么好。”
“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
“……”
工人们一个个心服口服,佩服得不行。大家都是焊工,完全知道其中的技术含量,他们认为,只有高超的焊接技艺,才有可能焊接出这么漂亮的柜子。
甚至有人心中想到,难道九洲工业有限公司招了一些非常厉害的焊工,不然,怎么可能做出这么漂亮的电气控制柜。
这个电气控制柜上的一道道鱼鳞焊,似乎深深的印进了这些工人们的脑海之中,久久不能挥去。
他们其实没有想到,九洲工业有限公司能将这个电气控制柜做得这么精致和漂亮,倒不是因为有一批焊接技艺非常厉害的焊工,而是另有玄机。
没有亲临九洲工业有限公司的焊接现场,他们肯定想不到这其中的奥秘,还以为是因为有一帮非常厉害的焊工呢。
唐飞他们走了,一共两辆商务车,出了红星厂,直接去九洲工业有限公司。
谢振华同唐飞乘坐同一辆车,这个时候,谢振华心中的震撼还没有完全消退,还在道:“小唐,你们不声不响就放了一颗大卫星,给了我们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同车的红星厂的一名主管技术员道:“谢总工说得对啊,这样的一个控制柜,我们一连做了四个全部报废,你们居然第一个就做成功了,太出人意料了,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你们的这个柜子,打死我都不信你们能做出这么漂亮精致的控制柜柜体。”
“是啊,太让人惊喜了。”另外一人接过了话题,这是红星厂的一名质量主管人员,他道:“这次我们要去看一看,唐总你们到底是采用了什么办法,居然能一次性成功,且做得这么漂亮。”
在大家的谈论之中,这两辆车到了九洲工业有限公司,一前一后进了厂区大门,在办公楼前的水泥坪中间停了下来。
大家下车,唐飞心中一乐,还有一名老外,应该是西门子公司的人,居然连西门子的人都想过来一看究竟。
唐飞道:“谢总工,先喝茶休息一下,还是直接去生产现场呢?”
谢振华挥手道:“现在就去生产现场,我们要看你们是怎么焊接出这个控制柜的。”
现在这个时候,估计不止是谢振华,大家都迫不及待想知道谜底和答案,想知道唐飞他们是怎么焊接的。
到底是因为有一批焊接水平非常高的焊工,还是采用了其他方法呢,这是大家最想知道的。
谢振华甚至走在最前面,直接朝前走,步伐比较快,见状,唐飞只好跟上,指着号厂房道:“这就是我们的焊接厂房,控制柜就是在这里焊接的。”
号厂房现在是专业的焊接厂房,不但做内装板,主要是铝合金的焊接,也做控制柜,这是不锈钢的焊接。
见焊接的厂房就在眼前,谢振华的步伐更快了,比唐飞还走得快一些,第一个走进了一号厂房。
厂房有两千多平方米,其中大约五、六百平方米用来做内装板,现在大约有十几名工人正在工作。
如铝合金内装板的折弯,冲压,以及焊接,打包整理等等。另外又大约两千平米的区域显得比较空荡。
这两千平米唐飞是用来做不锈钢焊接的,唯一的控制柜已经做完,暂时没有新订单的情况下,这里显得有一点空荡,也基本没有工人。
谢振华本来有一点失望,但一眼看到了一个大家伙,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急急忙忙的走了过去。
“小唐,这是你们的焊接工装吧,和我们的完全不一样,但你们的似乎更先进,更合理。”
唐飞介绍道:“对,这就是我们焊接控制柜的工装,秘密就在这里面,我们的控制柜能焊接得这么好,很大程度是因为这套工装的功劳。”
工装,就是工艺装备的简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唐飞深知这一点。当初和陈贵鸿签订了这一台控制柜的试制合同之后,唐飞没有马上进行焊接,而是先设计并制造一套合理的,好用的工装。
这套工装从设计到制造出来,一共用了好几天,而谢振华等不知道的是,控制柜的真正焊接只用了两天半。
这么大一个柜体,大大小小一百多块不锈钢板料,数百道焊缝,居然只用了两天半,可见这套工装的非同一般。这是唐飞,以及他下面一帮精英技术人员的智慧结晶。
红星厂也有一套控制柜的焊接工装,但远没有眼前这套这么的科学,红星厂焊接一个控制柜也起码要用四、五天的时间,还不算返工的时间,否则更久。
唐飞亲自为大家介绍和套焊接工装。。。
大家认真仔细的听着,有人在心中道,这么巧妙的设计,他们是怎么想到的,太牛了。
约瑟夫也在旁边仔细的听着,不过他听不懂唐飞在说什么,旁边的翻译又跟不上唐飞的速度,约瑟夫的心中有一点急,他挤到唐飞的身边,态度谦虚的请教道:“唐先生,这套焊接工装看似不简单,能再介绍一下吗。”
旁边的翻译正准备将约瑟夫的英语翻译成中文,这个时候,唐飞一口流利的英语就脱口而出。
“你是西门子公司的技术人员吧!”
见唐飞说的是英语,且非常的流利,约瑟夫心中一喜,连忙道:“不,我是质量工程师,但对你们的焊接同样感兴趣。”
唐飞点一点头,用英语简单的给约瑟夫介绍了一番,听完之后,约瑟夫竖起了大拇指,赞扬道:“你们的这套焊接工装比我们的还要好很多。”
比西门子公司的还好,唐飞也是一乐。
约瑟夫赞扬了这套焊接工装之后道:“唐先生,你们将控制柜做得这么精致,光有这套焊接工装还不行,应该还有一整套非常先进和科学的焊接工艺,是不是。”
唐飞心中道,这个老外是一个明白人,有水平,大家都以为控制柜做得这么好是因为这套工装,其实工装只是其中之一,另外还和焊接工艺分不开。
“约瑟夫先生,你太厉害了,我们确实有自己的焊接工艺规程。”
说完,唐飞从旁边的工作台上拿起了一份焊接工艺规程,这当然是中文版的,但不妨碍约瑟夫看懂上面的工艺图。
真有焊接工艺规程!
约瑟夫马上拿着看起来,虽然看不懂上面的汉字,但看了这些焊接工艺图之后,他看明白了一个大概。
十分惊喜的道:“唐先生,你们的工艺规程这么详细,你看这是焊接参数吧,这么多的参数,我估计只要稍具水平的焊接工人就能焊接出漂亮的焊缝,是不是。”
这一点,唐飞承认,点了点头。
九洲工业有限公司在大力推行工艺标准化,每一份工艺规程参数细化,工艺步骤细化,甚至连动作都标准化,任何焊接工人按照这份工艺规程进行焊接,结果基本都差不多。
那些以为九洲工业有限公司有一批高水平焊工的人,他们猜错了。秘密在眼前的这套先进焊接工装和这套焊接工艺规程上。
谢振华是内行,他看了看这套工艺规程之中,心中感慨,真是小看了九洲工业有限公司,他们的工艺居然如此的细化,而红星厂则要粗放得多,难怪他们能做出这么漂亮精致的控制柜。
大家在号车间看了很久,觉得看得差不多了,谢振华才道:“小唐,听说你们在大搞建设,有两栋厂房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可以过去看一看吗?”
唐飞看了看谢振华,又看了看西门子公司的约瑟夫,欲言又止。
谢振华看出了端倪,不解的问道:“小唐,怎么了,有什么不方便的吗?”
唐飞给了谢振华一个眼神,手指悄悄的朝约瑟夫指了指,顿时,谢振华终于明白唐飞的意思。
谢振华是明白了,但红星厂的其他人则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
今日继续三更,第三更完毕!
第144章 暂时要保密()
按照当初的协议,九洲工业有限公司将做dj4型电力机车的牵引电机系统,这两栋新建成的厂房之中,其中有一栋正在准备进行韶山系列电力机车牵引电机的生产制造。
做韶山系列牵引电机,只是庞大计划的第一步,等有了一定的经验,唐飞肯定会研发交流型电力机车的牵引电机系统,如dj4型电力机车的牵引电机系统。
这个牵引电机系统属于电力机车的核心系统之一,和电气控制系统,电压变流系统等一样的同等重要。
西门子公司牢牢的掌握这些核心系统的关键技术,并没有将这些技术给红星厂,仅仅只是提供零部件,指导红星厂进行组装而已。
约瑟夫是西门子公司的质量工程师,唐飞可不想让他看到自己准备做牵引电机系统,于是,唐飞给谢振华使眼色。
谢振华也终于明白了唐飞的意思,做牵引电机系统这件事情,目前必须对西门子公司保密。
万一让西门子公司知道了此事,即使唐飞目前做的暂时是韶山系列电力机车的牵引电机系统,谁能保证西门子方面不进行一些猜测呢。
如果让西门子方面猜测到唐飞的真正目的,或是暗地里打听到唐飞和红星厂的约定,这对唐飞,对红星厂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领会唐飞的意思,谢振华朗声的道:“啊呀,时间也不早了,我还有一个重要会议,必须马上回红星厂。”
既然谢振华这么说,红星厂的其他人也连忙打消了去参观九洲工业有限公司其他厂房的打算。
即使他们听说过九洲工业有限公司在大扩建,新建成了两栋现代化的大厂房,即使他们又听说九洲工业又有两栋大厂房在进行建设,即使他们听说这一带将最终建设成一个巨大的厂区,但他们还是不敢违逆谢振华的意思。
“我手头还有很多事情,没有时间再到处去看一看,下次再过来参观吧。”
“嗯,我还有一份资料要签字发下去呢。”
“我也没有时间了,必须现在回红星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