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料价格暴涨;但食客们却日益减少;或是吃过了新鲜感厌倦了;或是钱包薄了无资消费;或是经营的诸多问题。不过;据说在中国;一家公司能经营上七八年;本来就已经很奇迹了;所以反倒应该赞扬一番才对。再说;生钱的地方变了;资本和人力都是趋利的;也没什么好苛责的。
只是;我个人从此不再有免费的火锅可吃了。若没有羊四香;我不可能在北京驻足下来。对一个漂泊者而言;羊四香是我的锚;现在我将失去了它;陪同2012这个末日年份;埋葬逝去的岁月。
别人在干活;拖地;抹桌子;我在写东西;我感觉他们干的都有价值;而我干的没有。
在这里;我总是格格不入的;虽然这里的氛围跟我的家毫无分别。
我总觉得自己笨手笨脚;干不了手工活。在公司也是这样;并因此让管人事的头儿很生气。
其实;我并不是不能干。记得在家开三轮车的经历;和在公司拉书的经历;我若做一个掌舵者;也可以雷厉风行;且干的很漂亮;让人刮目相看。
提起公司;就不能不想到;这两天;老记起培培。
这个姑娘居然是人大新闻系毕业的。
第一印象;这是一个走路风风火火的女孩;而且穿衣品味不俗;颇令我喜欢。直到她煞有介事的专门找我谈不许去公司不正式的事儿;从那时起好感顿失。
我曾多次邀请几个公司里的姑娘跟我一起来羊四香吃饭;结果都没能成行。不过这个培培妮儿也许倒是最有可能的。因为她主动说过愿意陪我出来逛的;只要一个电话。
她的职责自然不应包括陪伴同事逛街解闷;但我又不能有别的什么非份之想。
而且;我该死的厌倦之心;也会使我对热情的女孩子无视。
大学里;对崔莺莺的感觉就是如此;那天同桌上课;次日图书馆相遇;就有了厌倦之感;让逐渐燃起的旺盛的*之火;慢慢随之熄灭。大四时隔窗相望;已留了长发的她;仍然一身浅蓝;站在那里等她数学系的男人;看到了我;然后很快消失的无影无踪;让我怅然。活该。
日久生情的小菊;爱情熄灭的最慢;以至于至今仍留有余温。跟水蓝色的莺莺相比;小菊是火红色。其实我是不喜欢蓝色的;因为抑郁。
手机背景换上了可爱的她;娇小;纯情;一脸稚嫩。这是命定的情人;今生的孽缘。
工作;事业;理想;前程。一切未定;一切有形。
失败不可避免;成功亦有机可循。
只是;我却总是行动不起来。
我需要一个女人;否则;就没有拼搏的动力和理由。
如果努力追求的;不过是虚无;那又何必要干?
给我一个理由;让我去奋斗。
仍然是在悖论里恶性循环;因为没有她;所以不努力;因为不努力;所以没有她。
六零年
“六零年的时候,咱这里饿死的人有没有达到十比一,就是十个人里面有没有划一个?”
“十比一?太和县的至少有一半人饿死!十比一!”
“是吗?这才隔多远。为什么它那边就死得那么多?”
“那时候哪边的干部严格。哪边死得多。昨天还听xx娘讲她回娘家的事儿,回来的时候。老远就看见一个妇女跟她招手,说‘好心人,帮帮忙吧。给一口吃的吧。家里丈夫和儿子都已经饿死了。……’xx娘说,‘我也没吃得了,我是来走亲戚的。我带的一点东西都给我娘家兄弟了。要不是我接济这一点,他们也都饿死了。大姐。你听我说。你要想活命。就向东边去,那里能找着吃的……’”
“东方?为什么东方会有吃的?咱利辛县就比太和县富裕吗?”
“不是富裕,是利辛县的官没有太和县控制的严。”
虽然毗邻,但太和县和利辛县的区别。确实很明显。即便是当前也是。太和县的麦田里,已经找不到一座坟堆,而利辛县比比皆是;太和县最近几年搞大承包,一个人能承包几千亩地去种树,把粮田变成林场,而利辛县不见动静;太和县教育搞得好,集镇上最漂亮、最豪华、最高大的建筑是学校,老师们兢兢业业。学生们伏案苦读,利辛县则学校破产倒闭,老师混日子。学生如梦游。
利辛在太和东面,六零年的时候,因为东边的官员们不像西边那样对上死忠诚,不敢胡吹大擂,不至于涸泽而渔上缴公粮,虽然当时也饿死了人。但没有太和县惨烈。也许这也是因为太和更靠近河南的缘故吧,河南人当年饿死的更多。十室九空,据说也不夸张。
至于我们庄。如今是方圆数里楼房最多的如同集镇的著名的刘楼村,当时因为有一位老*员,对上边来的搜粮队打保票说“我以一个*员的党性担保,刘楼搜过了,不用再搜了!”使刘楼幸免于当年那场大难,附近的村子,全都家徒四壁,粒粮不存,唯有刘楼,不曾饿死人。也是在那饥荒年,使刘楼不少一直打光棍的单身汉子,讨到了老婆,那些女人,饿得半死摸到刘楼,当时能讨到一碗猪食吃,就赖在这儿不愿意走了!
村后二里外的前李庄,母亲刚刚六岁,饿得双腿浮肿,去荒地里扒拉烂红薯头子吃,“搜粮队来翻粮食时,你姥姥在自己怀里揣了一捧豆子……人们把红薯都倾倒了壕里,反正收起来也吃不到,还不如都丢了,干吗便宜上边?你小姨,当时才有三岁,都能下床撵鸡了,双腿饿得肿的明亮的,就是在那时候饿死了。那时候,西边有一个村子,有一家人,家里人饿死了,就放在床上涮着吃了……”
“三年自然灾害?统统是胡扯!也没淹,也没旱,纯粹是*!”
“大伟,你的理想是什么?”年已古稀的刘震宣,当年的那位老*员,有一次笑问我。
我支吾着没有说出来,我想说我要像*那样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是没有说。
*的大事业,当然包括开国大业,但也应包括后来的灾难,历史不该只记录好的一面。忘记历史等于背叛,忘记灾难,等于在等待另一场同样的灾难。
至于太和县引以为傲的教育,也许正如我当年的判断那样:在一个本就错误的系统里,你越是进步,你也就越是落后。我个人,已然为此提供了最好的证据。
如果我有孩子,我宁愿他在利辛县行将倒闭的烂校里混日子,也不愿在太和县的好学校里受毒化,因为,前者虽然更“落后”,却也更人性。
说说问题
也许我是第一个怀疑屈原是个女装癖的。其实这个话题很无稽;因为屈原那个时候;衣服并不分男女。一直到了泱泱大唐;唐僧老和尚还给孙猴子缝了虎皮裙子穿;若是放在当代恶俗的假正经们笔下;是断断不可能的。也就是说;男女服饰之别;别说是屈原的时代;就是三国两晋;也还都是懵懂不分的;至于诸葛亮用女衣侮司马;则完全是无耻明人的杜撰罢了。
既然男女之衣并非那么分明;那么藉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自然本性;再加上个个都是美男子如屈宋潘柳者;无论是好奇服还是浓妆淡抹;都是无需惊怪的了。什么时候;美;追去美;竟成了罪过?后人愚昧;一点点地把自己网罗起来;不敢越雷池半步;才是可怜可恨之事。
屈原好美;自幼奇服;荷衣莲裳;峨冠博带;也许正是因此;他才能才思泉涌;文采斐然。后代诸蠢货;个个固步自封;礼仪纲常;束缚致死;以致离骚成绝响;此诚民族之悲也。
追求美;以自己短暂的一生;过一种自己所夙愿以求的生活;无害于人;无害于己;有什么不可以?怎么偏偏这就成了问题?非要迎合那愚蠢的卑贱的丑陋的世俗?*;是自然赋予人的本能;只要无害;便应满足。何必设立起一套套的条条框框;这也不行;那也不管;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几近压迫死?事实上;那些伪君子们;那个不是私底下男盗女娼;纵欲狂欢的?不然的话;怎么解释这伪君子卫道士的生生不息?只需自己放火不许别人电灯;如此特权不公;有何道理;是什么主义?
退一步说;屈原李白柳永;文满天下;哪怕是有些怪癖;比如好奇服爱女装;又有什么关系;碍着你正人君子们什么事了?大不了你对他们的为人兼文字不屑一顾就是。可恨的是;你们这些呆货;偏偏没那个才力;到头来还得对他们的文才佩服的五体投地。
何止是这几个伟大文豪;就是你们的君子们;也未必就个个正常的像一板铁块吧。否则;何以刘玄德要说女人如衣服这样的话呢;不管是把女人当衣服;还是把衣服当女人;不过是前后位置掉了个个儿罢了;实质上能有什么分别。由此可知;那泽被后世的君子们;难保就不个个都是女装癖者呢。
就拿最接近当代人的那个大圣来说吧;三四十岁的时候;他还不是一直一头比女人还长的秀发?再加上他本来就男生女像;身边又是个曾经演过旦娇女气十足的开国宰相;不穿女装;恐怕只是条件不允许罢了。谁也不能保证;他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好;问题说完了。你们这些庸俗的愚蠢的芸芸众生们;除了用你们那鼠目寸光丑陋不堪的审美观;毫无意义的来排挤异端镇压少数之外;还有什么好称道的伟大功绩?生了一窝不得好活得兔崽子吗?我呸!
后注:看了一天鲁迅文字;果然又有了几分鲁迅文风。这点小文大可名之为”一个女装癖者的自白。”我的问题已经深入骨髓;不可更改了。希望从此以后不要再在这个问题上过分纠缠浪费时间;否则;这大好年华的岁月;就真真白白消磨光了。2
理想主义者
理想主义者,往往也是完美主义者。
这种人对世界报有幻想,先意识里认定了这世界是好的,应该是好的。能够是好的,所以要革命,以达到好的要求。
这种人容易失望,受挫折,失败。犯错误,受欺凌,因为高度自尊和期待,一旦经受这些,容易心灰意冷,颓废沉沦。一蹶不振,由自负的云端,跌入自卑的深渊。
因为理想过于远大,缥缈,不可实现。这种人更容易表现得毫无理想,毫无追求,毫无斗志,怀疑一切,抛弃一切,拒绝一切。认为世人皆醉唯我独醒,不接受世间一切。
胸怀大志,但总不免志大才疏。做事虎头蛇尾。成绩总不能达到要求,因为要求总是太多太高,而且太苛求完美。
自大、幼稚、不可救药、不可理喻。对于谨小慎微的现实维护者来说,这种人是毒蛇,是炸弹,是恶贼,旧世界的大厦因为他们而摇摇欲坠。
他们总是煽风点火,让世界燃烧。却没什么办法把火扑灭,当旧世界烧得只剩下灰烬。他们也才最终发现,并没有就此铸炼出期待中的空中楼阁、世外桃源。
失败后。他们对世界充满了重重的失望,对自己更是失望的顶峰。他们看不起一切,憎恶一切。做他们的情人是最可怕的事,因为也会被他们批判的一无是处,但又不可救药的热恋着。
他们总是对世俗的旧规则不屑一顾,他们的行为出人意表,天不怕地不怕,在别人眼中极为难堪丢人的事,他们也能毫不犹豫地去做,而且乐在其中。他们不承认旧现实的尊严。
这世界不能没有他们,也不能全是他们。没有他们,一派死气沉沉,无法进步;全是他们,就总是翻江倒海的运动,全世界将很快化为火海和灰烬。
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所以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活的如此痛苦,如此不可理喻,如此没有尊严,如此前途无量。我坚信成功,尽管尝够了失败的苦果,却还是坚信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