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这将是一幕无比真实的言情剧镜头。
北面的校园里;缓缓地踱出了一个人;他面色苍白;身材消瘦;衣着随便;如果以五十年后的眼光来评价的话;应该说是十分土气。这男生神色是憔悴了些;甚至有些颓唐和烦躁;但眉目相当清秀;或者说有几分标致。一个男生若长得很标致的话;唯一合理的描述应该是:有些女性化。
这男生来到了总理像前;漫无目的的四处张望着;很快将目光凝注在了校门口;因为那里正上演的是一幕绝好的风景。
那是一个女孩的背影;长头发;黑色修身无领衫;白色长裤;愈显得削肩细腰;身材高挑。她举着右手;手指摆着v型;面对一个模样时髦的女郎;那女子灿然笑着;半蹲着身子;举着相机;按下了快门。
拍完了照片;时髦女郎站直了身子;却盯着里面那男生望着;女孩也随着她的目光回头去看;两个人竟都一时行起了注目礼。
男生反应了过来;忍不住笑了;这笑有些忍俊不禁;带着几分羞涩。
女郎觉察到自己的失态;也笑了笑。可女孩却仍然如着了魔;仍那么一往情深的凝望着。
男生有些不好意思了;同时听到心中怦然作响。这一幕太熟悉了;他怅然若失。竟再也不敢抬起双眼;去面对那双如火一样热情又如水一样清澈的眸子。
那男生自然就是我。我从宿舍出来;本是带着一腔火气的;无奈这外面的天空又是阴沉燥闷的;这火气就只多不少了。谁知道竟遇到了这一对女子;尤其是那少女的一双秋目;如冰凉的露水;一下子浇灭了我所有的火气;顿时觉得神清气爽了许多。但毕竟被妙龄女郎盯着久了;虽然是对方的失态;自己也会觉得难为情;因此就别开了目光;顾左右去了。
说这感觉熟悉;是指没有沉迷网络之前;那时候的我;对这类秋天的红嘴绿鹦哥是很熟悉的;正是因为觉得情多累人;才隐居网络。
但今次不同往日;毕竟在网海里畅游太久;几乎有了溺毙的预感;回到现实的岸上来透透风晒晒太阳;倒是绝好的事。只是不料偏偏在这个时候碰到了这多情的美目;竟是锦上添花了。
我故作多情的把目光从左右收回时;才发现校门口已经空空如也;那多情丽目的主人已经消失不见了;而刚刚那一幕竟如同我的一个梦;仿佛并没有发生似的。
我的怀疑是有道理的;寂寞久了;谁也不能保证这不仅仅只是一个春梦;或者幻觉罢了。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做那个跑到五十光年外观察地球的那个人;来看看这一切是不是真的。
也许正是那注目的一瞬过于短暂;因而觉得那双美丽的眸子也太过美妙了。当时的情形;其实很难说。我自认是一个善于读懂秋水无声的话的;但现在也不太能确定了。当那双丽目笑意渐消;愁意氤氲;面如凝霜;姿容如画的遥遥相望时;我根本就无法确定这包含了些什么含义。是一见钟情;还是仅仅我自作多情?
不过不管是哪一种;都是我无法确定的。天下最难懂便是女人心;她们就象次原子粒子;具有不可测的属性;因为在你去测得时候;无论所用的什么测法;都会干扰了她们自然的属性;得到的只能是不实的结果。这是跑到五十光年之外也无法确定的事情。
此后的时候;那双美丽的眼睛;便经常在我的眼前晃动;这眼睛的魔力;仿佛是要故意调动起我那沉睡的*;使他跃跃欲试;不忍再沉浸在寂寞的海洋。
尤其是冬日即将完结;春天就要降临的岁月;我再也无法装作一个苦行僧;星际打来打去;越打越寂寞;越打越听到有一个声音在心底深深的呼唤:”我需要一个女人!”
这声音的用处不大;因为无法阻挡我仍然将时光消磨在星际的势头。小孩曾经有过一个非常银荡的比喻。不过说这比喻前必须先厘定一下所谓银荡的内涵和外延。众所周知;作为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中国大学生;禁欲主义的魔咒仍然被唐僧老和尚隔三差五的念叨着;因此大家也就只敢意淫。既然是意淫;也就荡不起来。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却偏偏喜欢使用银荡这两个字;所以事实上我们所使用的时候跟新华字典上的解释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字典上因为清扫精神污染的关系,字字都干净的一尘不染,所以我们也就放心大胆地使用了。比如小孩的比喻:“打星际其实就跟*一样。时限上;都是短则四五分钟;长则个把小时;大多都是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而且都有前戏和*;尤其妙得是;不管这一局你是输是赢;结果都是一样的:爽而且累!”
当然;他的这番比喻并非口语;而是法在校内bbs上的帖子;后边自然有许多赞同声。
记得当时我的回复很有鲁迅文风:‘说的极是!星际不愧是出之帝国主义的美国人之手;暴雪就是高杆;果然在引导潮流。原来出星际这款游戏是对同性恋事业的支持啊。”
毕竟打星际的大都是男人;两个男人打星际被比作在*;可不就是在搞同性恋吗?
其实小孩到是一个非常反感在游戏世界男扮女装的;我曾经在战网上遇到过不少以girl或mm为名的对手;小孩都充满成见和偏见的一概斥之为”胡子妹妹”。
小孩自有他的道理;其实我是怀疑他自己就曾冒充过妹妹;而且也许这些星际高手们都做过这勾当;不信就看数学系的某个著名高手;id叫liert的,就曾在校内网上自称“来自五宿的mm”,据说这小子曾经被南开退学过,因为玩游戏挂科太多。谁知他回去后卧薪尝胆又考了回来。回来后继续星际大业。值得一提的是,这小子也曾是我的手下败将,虽然他当时披上了幽灵战队队长的马甲。
队长id叫wds,大概是名字缩写,小孩戏称为“王大水”,是一个神族选手。一开始又叫过dustx,小孩更不客气只呼为“大傻差”。他和liert同宿舍。就在我们13宿的三楼住。他们比我们低一届,论理应该叫我们师兄。不过从来没有听他们这么叫过。
wds的星际水平,应该说不在小孩之下,至少跟we2002是一个量级,他们俩曾经有过一局可歌可泣的战报,we2002用t巨大优势被逆转了,在校内网颇为知名。不过这两个人又都是我的手下败将。且是许多连败。虽然公认的说我并不比他们两个哪一个强。
在wds还是dustx的时候。无论他用神族还是人族,都被我克的死死的。我用虫族的那套战术,跟后来极为著名的韩国星际虫王救世主ipx的打法颇为神似,也就是所谓拖把流。不过因为虫族那个时候因为拖把流的打法而显得种族优势太强,我不大喜欢。就改用了人族。但我手速慢。人族又颇费操作,因此我用人族跟高手打。就成了一个地道的菜鸟。实际上,我用人族打wds,未尝一胜。小孩和we2002到都输过。
we2002这个id的主人。是本宿舍的另一位游戏狂人。他的著名论断是:“玩游戏有什么不好?闲着也是闲着,玩玩游戏省得无聊,还有助于锻炼智慧,提高智商,凭什么说三道四的?”
我对他很佩服。世界上的事,贵在信而行,恶在行而不信。而我恰恰是后者。我玩游戏。总是抱着歉疚的心理,觉得这是不务正业,荒废时光,如果我能像we2002那样豁达,不拘泥于正统教育的遗毒,获得解脱,倒也能过得潇洒一些。可惜那是不可能的。
we2002本名李雄志。因为音似的关系。我们总称他为*,毕竟后者太有名了。
*几乎什么游戏都玩过,但与此同时颇令我佩服得是,他的学习成绩也是佼佼者。不用说他的英语水平足以使他成为新东方的著名讲师,就是别的课程论文之类,他也能名列前茅。以至于从未使奖学金旁落过。相比之下。我除了在比较感兴趣和老师们相对比较公正的课上能拿到高分之外,别的就只能甘拜下风了。
所谓老师较公正。是指老师不那么形式主义。老师的形式主义,是指我们这个名牌高校的老师们喜欢标榜进步,总是喜欢跟美国大学的教育方式看齐。只可惜的是只学人家的形式,买椟还珠,忘记了实质。比如提倡课堂自由讨论,却又预先订下了某些不可触碰的基调,在这样的课上,因为不能畅所欲言我多是一个守口如瓶者。可老师偏就将这当成了期终课程成绩的百分之三十,于是我的成绩就最多也只能七十来分了。
*的牛逼之处,是他可以触碰老师设下的底线的边缘,回头再转回来,做一个漂亮的u字型,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赚到了成绩分,又不得罪老师。
我学不来这一套,不是不会,是不愿做。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虽然能得到些什么,可我更在乎的是为此失去的那些。因此不做。
结果可能是我的不适应社会,因此活不下去。但是孔子说求仁得仁,别的又何足谓呢?
废话几多,又跑题了。
大四上学期末,因为我已经知道了英语四级取得了70分的成绩,不能毕业的忧虑成为历史,我便获得了放纵和堕落的许可证,昏天黑地的打起了星际。结果是在相当短的时间里使自己跻身于校内高手的行列,之前跟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像小黑,小红,33他们,统统成为了手下败将,虽然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他们自己也不能不心悦诚服的承认已经跟我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而原本的高手如we2002,wds,小孩,liert也都有被我蹂躏的佳绩,因此我的游戏方面的自尊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从此也就对星际不那么上心了。
接着便是春节的临近,星际达人们个个都回家团圆去了,我留在学校没走,虽然宿舍里还留下一个叫冬冬的,但这家伙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整天在外面泡妞,在宿舍的时间很少。冷冷清清,往日气氛不再,我就更加没有了打星际的兴趣。
可是对着一个孤零零的电脑,上网,不做些什么,也的确无聊。可是玩什么呢。
聊天吗?那是大二时候的爱好了,给自己取一个钩人的名字,比如蓝幻雪狐,西门飞雪之类,那都是小孩子的游戏了,就像贾宝玉的绛洞花主,摆不上台面。可是我又没有一个林妹妹来给自己起名什么怡红公子。
说起林妹妹,我倒想起来了,我不是也有这么一个人呢吗,她叫雪妃。没错,她现在是在地球的另一面,qq是再也不可能上了,而且也明确的跟我说过:“我们以后再也没有联系的必要了”之类的话。那么,“so what?”
这引用的是小孩的话,当时他是在驳斥什么,翻译过来就是,那又怎样?
没错,那又怎样?我是曾经那么刻骨铭心的爱过一场,可如今已经都成了过去了,过眼烟云而已,难道还要我用这一生为一份感情陪葬不成?
我又不是一个痴情的小女人。而且,我更不是一个守节的寡妇。守节是封建卫道士们的道德,跟我有什么关系。
更何况,爱情死了,爱情中的人并没有死,我的爱情鸟已经飞走了,我就要一棵树上吊死?我不是薄命的红颜,更何况,是红颜薄悻?
人活着,应该有追求幸福的自由。这是西方先哲的话。
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如此深刻博大的问题,每一个活人就有一个答案,自然不能强求统一。有人宣称要为了所有人的最大的幸福,那是他的自由。但是,这不能成为所有人的所必需遵守的规矩。如果非有一个人说,“我活着就是为了追求我自己的最大幸福”,只要这个人的行为没有危害到别的什么人,别的任何人也就没有权利去干涉他。(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叛逆的条件卷 第10章
否则,人便会一点点地失去活着的自由,成为活着的奴隶。好死不如赖活,是活地狱里的生灵们的信条,如果活着成为纯粹的受难,又何必活着?
如果这受难会等价的带来幸福,也许还说得通,其实哪怕如此,也没必要活着。不如死了算了。
我忘了是哪个女人的话了,当我将这个意思的一番话吐露以后,她说:“依你这么说,还活着干什么,不如死了算了!”
她的话很对。人生在世,利益二字。人不为我,天诛地灭。这些都没什么错,只要这个人不害人,不把别人的当成自己的,不欠别人什么,也就没什么好苛责的。
我承认这些是对的,可是我却不能任由自己去这样。十几年所受的大公无私的教育,使我习惯性的认定,人活着不应该仅仅为了这些。这是一种痛苦,如此想的多了,会得忧郁症。忧郁症者,就是没事找不乐者,而且不仅不喜欢自己不快乐,还要看到别人不快乐他才高兴。
所以我有轻度忧郁症倾向,这是胸怀理想者的通病。如果这理想越了界,成了幻想,并且把幻想当真实,就是精神分裂。有时候我也有点精神分裂。比如自作多情的想,谁谁爱上了我。我知道自己是在幻想,是精神分裂,可无法克服这想法。就像忘不掉我的理想。
如果理想注定不能实现。不如还是没有的好吧。可惜这却是不能选择的。就像我们出生在二十世纪的中国,而不是更早或更晚一样。更早的话,我们就处在快要憋死的铁屋子里;更晚的话,就可能已经没有什么铁屋子了。
利益二字,实质上概括了人生在世的一切。用这两个字去衡量,人生不过就成了一个数学题。和几堆数字。比如一个人的寿命。他的所得,所失,都会是一个常量。聪明的,是将这个常量最大化。
我一直不喜欢这种哲学,虽然我承认这是一个真理。这就是我忧郁症或精神分裂的根源,也就是我的理想。
其实我的理想也就是全无理想,就像阿q精神就是全没精神一样。我的理想并不是当国家主席。做统帅,做科学家,做教师之类的,这些名目如果立即就加在我头上,只会令我厌倦,因为那样我虽然得到了一定帽子,却也失去了自由。
我的理想也许就是一种状态。这状态的本质就是找不自在。换句话说。我极力的避免的是,不使自己陷入任何一种被限定的境地。我要是自由的,拒绝一切奴役。我害怕平庸,厌恶正常,总想跳出一切罗网,不愿演戏。因为那样的话。人生就成了所演的角色的祭品。
存在主义哲人说,你不去演戏本身。就是一种演戏。你是什么,取决于你做了什么。如果你什么都不作,那么你什么都不是。好吧,我什么都不是,我只是我,谢天谢地,幸好我本来就不想是别的什么。
我,这个字很奇妙。世界上有多少具有自我意识的生物,便有多少个我。而这每个我都不同,却又偏偏都是我。我只想做我自己,哪怕我是丑的,愚蠢的,堕落的,不可理喻的,不可救药的,格格不入的,但这是我。要么接受这样的我,要么滚蛋。我就是我。
我不是别人所定义的,我的定义只能由我自己去下。
所以,去你的,曾经用爱情之网来奴役我的所谓爱人,你只是你,你不能确定我是什么,应该如何。“我是我自己的。”雪妃说得对,她是她自己的,这虽然令我不高兴,却是聪明的事实。她是曾委屈自己,连名字都改了,做我的小老婆,“雪的妃子”嘛,那又怎样,拥有她自己的只能是她自身,现在,她不就已经解脱了吗?她再也不属于我了。任何形式的属于。
这自然令我痛不欲生,可是那又怎样?so what?
难道我自己不也是恢复了自由了吗?为什么就要沉浸在失去的悲哀之梦里,不再醒来。
“红尘多可笑,痴情最无聊。”耳边传来这样的歌声,我打开了qq,输入了雪妃的号码,这号码本是我送她的,如今她已不用,我正好拿回来还给自己。
只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不忍将她的任何信息改了,以便在自己的qq可以仍然对着她那一头蓝发凭吊我那逝去的爱情。
我就用雪妃这个名这个号,开始了网上的崭新的泡妞大业。
第136章 幻灭人生
曾经有一位老师;初中时的第一个班主任;吃的肥头大耳;大眼阔嘴;能说善道;善于钻营;据说后来当了什么官的;说过这么意思的一段话:一个人一生的作为;要看他的叛逆期。越叛逆;也就越有成就。老实人干不了大事。
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老实巴交的懵懂少年;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叛逆期;也不理解人为什么要有叛逆期。不过作为一个记性很好的优秀学生;老师的这番话倒是记得烂熟;并且时时实践;曾经得到过这样的人生座右铭:宁作坏蛋;不作老实人!
具体实践这句座右铭,是在高中的时期。那个时候,表面上的我依然老老实实不越雷池,私底下则作过许多不合道德的事,简直可以说不择手段。也就是那个时候,收获了我人生第一份爱情,如果初三的那次无声的暗恋不算的话。
但是归根结底,我的个人的所谓叛逆期,并没有做出什么说得出的花样。除了初三时带领一群学生反抗*的校长,被一巴掌掴的销声匿迹之外,几乎没出过什么风头。高中时。学习成绩忽上忽下,热衷于违反校规谈情说爱,当同学们秘密组织起来弹劾不称职的班主任时,我不仅不是领导者,而且几乎等于没参加,联名单上我的态度也是“中立”的。因为我个人觉得。一个人学习的好坏。老师的作用实在有限,关键是自己是否动脑,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再好的老师也是枉然。相反,如果真的能够靠有诀窍的老师将一个资质平庸的学生提升到很高的分数,实际上只能认定是高考本身的失败。因为所谓高考本质上不过就是一个智商测试,让头脑足够好用的那部分学生踏上继续深造的路。如果非要赶鸭子上架。违反自然条件,不符合比较优势的硬将智商低下的学生送进高智商游戏的殿堂,就如同让一个身材衰弱的人去练体操一样,对谁都没有好处,只能带来悲剧。
这种思维方式很符合辩证法,但是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