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孩子的感官最是敏锐,复杂的事情他们不懂,但周围什么人对自己好什么人对自己不好,他心里都清楚。玄恪说的委屈,林默言听了也只能拍拍孩子的背,道:“你皇爷爷只是自己爱玩,并不是不喜欢殿下。”
玄恪听了点点头,又抱着林默言撒娇:“默言叔叔,我们继续抓鱼!”
玄恪自己在船头玩得很快乐,玄澈身体虚,不禁晒,便坐在船舱里,和玄沐羽两人喝喝茶,下下棋,聊聊天,也很是惬意。对于玄澈来说,可以不操心国事的日子都是惬意的。
不过玄澈这个人有时候把国家放心里放得有点走火入魔了,和他聊天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走题走到政治上,所谓“三句不离老本行”也就是他这德行了。这不,刚才还在说某某书好看,这会儿就提到了那个正在修建的图书馆。
玄澈带着几分感慨地说:“前世的时候,每次想到从古至今损毁遗失了那么多经典古籍,又或者是流传下来的也不全,更有甚者已经被所谓的‘大儒’篡改过了,我就觉得很心疼。每一本书都是宝藏啊,可是就这样没了。”
玄沐羽在棋盘上落下一子,接口问道:“所以你要建图书馆?”
“嗯,把天下的书都收集起来,然后开放阅读,懂得人越多,传下去的可能才越大。”玄澈是这么想的,“不过更重要的是要给后代的人树立一种观念,知识都是宝藏,不论是谁当政,知识都是要传承的。像项羽那样,烧了咸阳宫,一把火下来,什么典籍都没有了,这简直是一场灾难。”
“说的也是。”玄沐羽熟读古籍,自然知道汉代以前的典籍损毁有多严重。秦始皇焚书坑儒,但销毁的只是民间的书,在当时的“中央图书馆”里还是留有“备份”的。可以说,那一把火,等于烧光了当时天下超过九成的重要典籍。像是秦朝的资料就少得可怜,你说秦始皇二十多个子女,后人知晓的居然只有扶苏和胡亥,这不是可悲吗!
“不知道图书馆现在建得怎么样了呢?”
玄澈支着下巴自言自语,假想一下日后不论贵贱人人都可以读书的天下,他就颇为期待。但玄沐羽看不得他这样子,挪到玄澈身边吧唧一口亲下去,很是蛮横地说:“我们正在游湖呢,不准你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好在船舱的门窗上都挂着薄纱帘子,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的动静。玄澈有些心虚地四下瞅瞅,知道无人窥见,这才带了三分羞恼地搡了一把玄沐羽,笑骂道:“你这满脑子坏的水家伙!”
“我才不是。”玄沐羽一脸的理直气壮,“我的坏水都在肚子里,我的脑子里都是你~”
玄澈听了脸红,但玄沐羽就是那么个厚脸皮,玄澈拿他没办法。
两人正是“打情骂俏”的时候,船舱外传来一阵喧哗,隐隐听出似乎是随行太监的斥骂声。玄澈微微皱了眉头,森耶已经知机地出去询问缘由,不多时,森耶回来,禀告道:“主子,是小主子和另一艘船上的人发生了争执。”
“为何发生争执?”玄澈隐隐不悦,他比较担心玄恪身为太子从小就养成了娇纵的习性,虽然平时也没显露出来,但宫里宫外环境不同,这种事情不好说。
森耶道:“默言大哥带着小主子抓鱼,似乎是对方看到了便靠过来出言讽刺,福公公就和他们吵起来了。”
“他们知道我们的身份吗?”
“不知道。”森耶道。
玄澈颜色稍霁。
玄澈他们乘坐的游船并不是雕龙画凤的皇家做派,船体较小,装饰普通,似乎只是一个普通小贵族的玩意儿。这是玄澈为了掩饰身份而特别选用的。至于太监什么的倒不是问题,城里的贵族也会使用阉人做家奴,倒是不稀奇。玄澈这次出来前前后后只跟了五名太监,在人数上也和普通贵族无异。因此旁人不识得皇帝御驾也很正常。不过玄恪和林默言都在外面,来人不认识当今太子和最得皇帝宠信的御前侍卫大统领,也说明对方只是普通的富贵之家,最多是一些官员家中的纨绔子弟,都是拎不上台面的人物。
玄澈觉得这只是小孩子的争吵,并不放在心上,便对森耶挥挥手,道:“你让外面的人克制隐忍一下,过去就算了,没必要和他们一般见识。”
森耶应声出去了。他来到船头,看到玄恪已经被林默言放下,站在林默言身边瞪圆了眼睛瞅着对方,一脸愤愤。想也是,玄恪一个天之骄子哪里被人骂过,只不过他年纪太小,聪明也没用,阅历不够,骂人除了“坏蛋”就是“笨蛋”,他那奶声奶气的模样,骂出去也没有杀伤力。
林默言站在玄恪身边,神色漠然,对眼前的争吵无动于衷。
而那位福公公,也就是玄恪的贴身太监福饴,这会儿正尖着嗓子和对方争吵,不过会被选为玄恪的贴身太监,这福饴也是一个较为忠厚的人,口舌之争非他之长,又不能暴露身份,说了两句就脸红脖子粗的,但一看就知道落了下风。
对面船上站的是几名男女青年,大部分都是贵族打扮,而这些贵族青年身后还有三个平民打扮的青年。其中两个身着丝绸,显然家境也不差,但另一个却显得十分贫寒。在玄澈对某些制式解禁之后,除了个别和皇家有关的文案、颜色之外,贵族和平民装扮的差异主要在于某些特定款式的服装能否穿戴,对于材质、花色则没有太大禁锢,好衣服就看你有没有钱能不能买得起了。
不过在贵族里也是有各种层次划分的。根据新的规定,贵族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爵位和官制无关,也不和实权挂钩,就是一种由皇帝特别封赏的荣誉,只是在某些方面享用一定的特权而已。家中有获爵者才可使用贵族制式,每次传承只可传承一人,而且每传承一代则贬去一级,就算你是个公爵,接下去的子孙若是不争气,五代之后也就成了平民。
贵族制度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玄澈只是在借鉴了西欧中世纪贵族制度之后进行了一点小小的修改。现在皇权鼎盛,这个制度就算会让一些贵族不满,但也可以顺利推行,一旦形成定式,日后就不易再出现“八王之乱”的问题,其作用和推恩令类似。同时这个贵族爵位不和政治实权挂钩,也可以封赏给官员以外的人,这对促进农工商地位有很大的帮助——事实上,16…18世纪的英国就是以类似的贵族制度下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
话说回来,森耶看了对面船上几个贵族的打扮,地位最高的也不过是个男爵制式,也就是说,按照一般的情况看来,他们家的获勋者也就是一个子爵,在京城这一亩三分地里,不要说子爵,就算是个伯爵,也是一抓一把。换句话说,自己这条船上随便过去一个人,都能把那小子给碾成齑粉。
若是传出去,说皇帝御驾居然和一个小小的靠父辈佑荫的男爵杠上,那真是丢死人了。
森耶暗自摇头,这福饴跟在太子身边不到一年,忠厚、细心又机灵,没什么坏毛病,各方面都不错,但见识窄了点,不比森耶这样在玄澈跟久的老人心中自有一番考量。福饴的层次不够,还没学会那种高高在上的傲然,这会儿居然和对方吵起来了,显然是掉了身份。像林默言这样的,根本不屑开口。
森耶上前低声斥了一句:“福饴,住口。”
森耶在宫中地位极高,除了几位主子和侍卫统领林默言,其他人都要乖乖听他调遣。福饴哪敢不听森耶的话,当下就住了口,只是还颇为不甘心地瞪了几眼对面船上的人。森耶也不理会对面船上的人,只对下人吩咐道:“开船。”
对面船上那为首的青年却对身边的朋友大声嗤笑道:“哎,这样就怕了啊,我说呢,刚才连家门都不敢报,感情是自知不如,不敢献丑啊!”他的那几个贵族朋友都笑起来,但他们后面那个衣着贫寒的平民却没出声。
森耶根本懒得和他们一般见识,若真的和他们吵起来,掉价的还是自己,不值得。但森耶心中也有一口气,他虽然不和对方吵,却转而对玄恪说:“小主子,少爷说了,和他们争吵不值得,您的精力放在这些人身上是浪费的。您若想抓鱼,我们换个地方继续,这一片的鱼受了惊,也散得差不多了。”
玄恪最听玄澈的话,听了森耶所说当下便点头,乖巧道:“嗯,我知道了。”
森耶的话对面船上的人也都听到了,那为首的贵族青年恨得直咬牙,大声叫嚷道:“你一个阉货也敢……”青年的话没说完就被人制止了,一直站在人后的那个清贫青年上前拉了他一把,贵族青年不满地回头,却听那青年道:“林公子,正是春光明媚的好时候,何必把时间浪费在争执吵闹之上呢?”
那贵族青年很是不悦,拂袖道:“你算什么东西,一个平民也敢管我?”
清贫青年听了一愣,随即冷笑,松了手。但贵族青年似乎火气上来了,竟对那清贫青年说:“你笑什么?我林公子邀请你上船是给你面子,你不高兴就从这里跳下去!”
清贫青年沉了脸色,居然很是硬气地说:“那在下就不污了林公子的眼睛了!”
说罢,清贫青年真的走到船舷边竟是要跳下湖去。此刻两艘船正停在湖中央,离岸边足有四五百米,这青年一身服饰累赘,就算是谙识水性,也很难游到回去。
旁边有人大惊失色,连忙劝阻,那贵族青年似乎也有些后悔自己的口不择言,但面子摆在那儿,又不好反悔。有一女子拉住清贫青年,劝道:“桓大哥,家兄只是……”
桓姓青年却道:“林小姐,这里并不是桓某该呆的地方,就这么下去,也好让我清醒清醒。”青年推开女子,爬上船舷,动作里没有半点拖拉,分明当真要跳下去。
但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却叫住了他:“阿错,你这是在做什么?”
众人寻声看去,竟然是玄澈从船舱里走了出来,只见他面如白玉,眼如点漆,嘴角带笑,虽然穿的只是一般的贵族服饰,却生生比旁人多出了八分华贵和两点风情。又见他身后的玄沐羽,高大伟岸,英俊不凡,从船舱中走出,出现在阳光下的那一瞬间,简直如同天人下凡,金光熠熠,气度尊贵,就算是个瞎子,也知道这人绝不是个简单角色。
这两人一出现,就将整艘不起眼的游船点亮了,也让两艘船上的人都静默了。
俗话说,三代才养出贵族,这会儿走出的两个人气质卓绝,华贵异常,绝对不是什么小户人家能养出的。对面船上的几个青年稍微有点眼力的,这时候心里都咯噔一声响,暗猜自己恐怕是惹到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了。
至于自己这边的人,当然是看到自己主子出来了,便缄口以示尊敬。
玄恪看到玄澈出来,立刻跑上去扑入玄澈怀中,欢喜地叫道:“父亲!”
“诶,宝宝。”玄澈笑着抱住了玄恪,但随即他就转向还挂在船舷上的桓错,微笑道,“阿错,这么多年都没有你的消息,好容易再次看到你,可你居然宁愿跳湖,也不愿过来和我叙叙旧?”
“唰”的一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桓姓青年身上,显然玄澈这声“阿错”并不是乱叫。
桓错呆立当场,根本不知道这突然走出的贵族青年如何知道自己的名字。
这时玄澈又佯作不快道:“阿错,没想到你这么不想见到我啊!”不等桓错回答,玄澈便转头对林默言说,“默言,这小子今天还要跑,你去帮我把他抓过来。今天不罚你个烂醉,我可不放你回去!”后面那句话则是对桓错说的。
“呃,我……”
桓错尚未开口,林默言已经纵身一跃落在对方的船舷上,只见他一手擎了桓错的后腰,足下一点,便连着人一起回到了玄澈身边。这份功力将对方完全震慑住了,但林默言回船后只是放下桓错,对玄澈拱拱手,一言不发地站到了玄澈身后。
玄澈笑看着有些茫然的桓错,笑骂道:“阿错,这回你可逃不掉了。”
桓错看着玄澈不说话,目光中满是询问。但玄澈只是拉起他的手,一边将他往船舱中带,一边说:“走,我们进去聊。”说罢,玄澈不管旁人如何错愕不解,就将桓错带进了船舱。
玄沐羽满脸的不高兴,寒声搁下一句:“解决了就快走,别在这里拖拖拉拉的!”说罢玄沐羽也进了船舱。
玄恪眼珠子转转,吸吸鼻子,也扭着小身子跑进了船舱。
……
宗教
玄澈将桓错带进了船舱,当外人看不到的时候,桓错便挣开了玄澈的手,拱手施礼道:“多些这位公子解围,桓错感激不尽,敢问公子高姓大名,桓错自问从未见过公子?”
玄澈在长榻上坐下,笑问道:“你真的不记得我了?”这时玄沐羽也进来了,挨着玄澈坐下。玄澈瞪他一眼,不准他胡来。玄沐羽撇撇嘴,满脸不悦地看着桓错。而玄恪也屁颠屁颠地跑到玄澈身边,被玄澈笑着抱到腿上做好。玄恪知道父亲正在和那个人说话,他便安安静静地伏在玄澈怀里。
那边桓错听了玄澈的问话又是一阵回想,但最后还是摇头。玄澈的相貌如此出众,若是见过不可能忘记。而且他若真的人是这么一个高贵不凡的人,又怎么会落得现在这么一个窘迫的境遇。
玄澈笑着摇头,又问:“你那个弟弟呢?”
桓错瞪大了眼睛:“你怎么知道我有个弟弟?”
“呵呵,我曾经用两百两银子和他争一个发冠啊。”
桓错一愣,终于想起来了:“你是……颜御!?”
当年玄澈带玄浩出宫,玄浩和一个孩子为了一个发冠争吵,为了玄浩,玄澈就耍了一点心机,用两百两银子将那个发冠买了下来。后来玄澈和对方又在酒楼巧遇,当时那孩子身边跟的就是年少的桓错,两人相见之下都觉得对方不错,互通了姓名,玄澈在外行走不方便表露身份,便说自己是“颜御”。
此刻玄澈笑而不答,显然是默认了。然而桓错却黯然道:“家弟……已经不在了……”玄澈很是诧异,问道:“怎么会这样?”桓错苦笑道:“那时我们离开临澹不久,就因为一点事情触怒了幽阳卢氏。我家本是寻常商贾,虽然积累了不少家财,但却惹不起贵族。没过多久就家道中落了。后来我与我弟弟四处流浪,我弟弟从小就体弱多病,吃不了这苦头,没两年就不行……”
桓错说的简单,但玄澈却知道其中过程并不如此平淡。两百两银子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两百两银子足够一户五口之家衣食无忧地过上一辈子了。就算在宫里,太子每月月俸也不过十两银子。可桓家却能任由一个孩子随意挥霍两百两银子,可见其家底丰厚。但这么一个大商贾家族的后人却在短短十几年里落得如此境地,其中的大起大伏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的清楚的。
玄澈一时怅然,叹息一声,又听桓错安慰道:“也没什么,都过去了,人生境遇如此,也是一种历练。”
玄澈笑道:“你看得很开。”
桓错一笑,说:“开始也看不开,不过后来卢氏也被皇帝给抄了,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报应,想想我们桓家当初为了赚钱也没少使小手段,虽然明面上没做什么坏事,但又怎么知道暗地里害了多少人呢?上天安排我们桓家如此走一遭,也是一种教训。”
玄澈没想到桓错会有这种想法,听了有些感慨,偷偷看了一眼还在生闷气的玄沐羽,又想起那日庙会上听到的话,暗自猜想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因果报应。
玄澈心中念头转过万千,但表面似乎只是不动声色地抿了一口茶,又问:“桓兄,我当时看你觉得你是一个有才之人,为什么不去参加科举呢?晋升仕途的话也就能振兴家族了。”
科举不限制参与者的出身,就算是商贾之后也一样能参与。
桓错摇头道:“我也想啊。当时我看了公布的进士卷子,我觉得我若参加时政科的考试肯定能中各进士。可是参加科举要先通过乡试,乡试考的是帖经墨义。说来惭愧,我参加过一次,结果却不及格。无法通过乡试就不能参加殿试,连时政科的卷子都碰不到,什么晋升仕途都是妄想。”
玄澈默然。
确实,在乡试中考察帖经墨义,很有可能会刷掉一些有远见但不熟经典的人。但那些经典是一种文化底蕴,这种底蕴是不可废弃的。若是像后世那样,堂堂博士毕业的高级知识分子居然连个《论语》都读不通,那就太可悲了。在大淼这个时代环境里,让熟读经典成为晋升仕途一个关卡,是让全民读经的最好手段。就像后世,英语四级和学位证书挂钩,必然的,所有的学生都埋首英语苦读不辍。可读经和读英语不一样,经典里包含的是可以影响人一生的实实在在的人生智慧,你若当官,便知进退,你若领兵,便知人心曲折,就算你只是一市场里卖豆腐的,也知道利益廉耻邻里和睦,这都是真正的智慧,英语则有所不同,你若是个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历史老师,你读英语吧,不能说完全没用,但用处也实在小得可怜,这里面关系到一个术业有专攻的问题。
为了防止四级卡死人那种现象的产生,玄澈已经降低了乡试的难度,大部分都是死记硬背式的默写和经典语句的翻译,成绩只要求及格即可参加当年的殿试。
在乡试的题目中,超过70%都出自儒、道、法三家的七本著作,剩下的30%分别出自墨、名、纵横、杂、农、兵、医等其他诸子百家,其中又以理解和翻译为主。
若是有聪明的考生总结一下就知道,这些题目虽然出自诸子百家,但其中都具有很强的政治和价值取向,结合这几年玄澈所作改革的方向,抓抓题:像是法家的,不可能考你有关重农抑商或者是禁断诸子百家学说方面的言论,又如墨家,考试决不会考你《墨子》里涉及自然科学的实用性内容,因为你不是这块的专业人才,日后用不到,没必要,若是你日后需要触及这块内容,自然会对你进行专门培训。这样如此删删减减之后,剩下的东西其实并不多。基本上,有心人只要花几个月时间各家经典背一背、看一看,一般都能过。
从地方呈上来的报表显示,乡试的及格率都在90%以上,玄澈抽查过几个地方的不及格卷子,从卷面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不及格的基本上都是不读书的,没有误杀现象。
换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