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玉佩-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大家听我说,自从王海明从城里回家以后,种种表现,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也许在场的许多人,当初都骂过王海明是笨蛋之类的话,放在城里还好的工作不做,回家种地,但王海明用事实为他自己证明,他是最棒的,种地蔬菜品质好,价格高,也赚来了丰厚的回报。那么,大家想不想挣钱,想不想致富,想不想过上好日子”?

    “想,想,我们想”。听到这些切身利益的话,下面的众人都发出震耳欲聋的回答。

    “那么,王海明,你愿意带领大家,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过上好日子吗”?看着下面一张张淳朴而又渴望的脸庞,王海明重重的点点头:“我答应,我一定会带领过上好日子”。

    “既然你不想当村长,那就做我们这一支王氏家族的族长吧”。王贵趁热打铁,紧接着说道。

    “啊”,王海明惊讶的大张着嘴巴,都已经成了o形还不自知。这次的震撼绝对比刚才更加强烈,王海明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族长,有没有搞错啊,我才二十多岁,上面还有好几辈分,怎么轮,也轮不到我呀。

    “怎么你不愿意吗”?一旁的王贵,语气又加重了几分。“王海明,你不愿意带领乡亲们致富了吗”?

    “我,我愿意,可是”……

    “没有可是,只要你答应了就好,一般的俗事都不要你操心,你只要带领乡亲们致富就行了”。王贵不给王海明说话的机会,紧接着说:“乡亲们,你们愿不愿意,在王海明的带领下,过上好日子”。

    “愿意,愿意。族长,族长”。不知道谁带头叫了一声族长,结果所有人都跟着喊了起来,那气势是,相当壮观。

    “哎,这分明是赶鸭子上架啊”。王海明苦笑一声,到了这个地步,不答应也不行了。

    “好了,散会”。王贵快速的结束了会议,不给王海明任何反驳的机会。

    “这帮老狐狸,是不是事先窜通好的啊”。王海明虽然没有不满的情绪,还是忍不住骂了一句。

    晕晕乎乎,王海明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家的。关上房门,王海明闪身进入玉佩空间。一般头疼,晕晕乎乎的时候,王海明都会选择在世界树下静坐一会,然后就会想通事情的来龙去脉,关键所在。有时候,王海明就在想,当年释迦牟尼是不是也有这么一棵世界树,然后在其下静坐,才大彻大悟,创立了佛教。

    “咦,果然有问题”。随着思路变得清晰,王海明发现,的确有许多疑点。纵使自己本领强,可以带领全村人致富,但对于当选族长,族老们怎么都没有意见,而且下面乡亲们也没有一个人跳出来提出异议。王海明可没有自信到可以比肩圣人,毫无缺点的程度。那最后就只有一个可能了,就是被王贵,被全村人给“坑”了。肯定是他们事先都商讨过的,先以村长职位来铺垫,如果答应就好办了,不答应也没有关系,因为后面还有一个族长的位置等着。当着全村人的面,为了带领乡亲们致富,自己不可能一再拒绝。于是自己就跳进了他们事先挖好的坑里。

    “这群老狐狸”。王海明又骂了一句不过,,王海明并没有生气。既然不用管理那些俗事,而且自己以前也想过要帮忙村民致富,王海明还是从心底同意了。于是,王族历史上,最年轻的族长,诞生了。

    因为上次没有货架,茅草屋里乱遭遭的。王海明从城里回来的时候,就购进了一张床和几个货架。摆好货架以后,王海明开始摆放蔬菜。小白菜,萝卜,芹菜,土豆……一样样蔬菜被分类,然后整齐的摆放在一排排的货架上。而大豆,花生等农作物也是排列的整整齐齐。

    “恩,整整齐齐,这样看着就舒心多了”。王海明躺在刚刚摆放好的床上,喃喃自语道。

第五十章 修路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路况太差,已经成了制约小清河村发展的重要阻碍。每一次来小清河村的游客,都会抱怨一番。而胖厨师三人,更是抱怨了无数次;每次都喋喋不休,王海明的耳朵都快听的起茧了。

    经过两天的讨论,修路的提案已经摆在了书桌上。村里没钱,镇上也无力拨款,但王海明决定,就是在困难,也要把路修起来。

    因为李一红被逮捕,其名下的小水泥厂也被查封。所以,小水泥厂里面的所有东西,成了镇政府对村里的所有支持,其他的只能自己想办法。

    清晨,白雾皑皑,万物披纱,只是如此美景却无人欣赏。在王海明的带领下,全村所有人齐上阵,就连女人也没有闲着。

    其实最难走的,莫属靠近小清河村的这一部分路段,其他的部分,一直到镇上,虽然路面也有坑坑洼洼的地方,但总体来说还算可以通车。只有这一段,因为附近都是高矮不等的土包,造成路面高一块,低一块,十分不匀称,要是赶上下雨天,那泥土路都不是泥土路了,而是在活稀泥,这样的路面对车的底座也是伤害巨大,这也是胖厨师他们抱怨的主要原因。

    要想修路,首先要把这些路面铲平,王海明早早的便拨打了老同学楚雄的电话,让其来帮忙。

    在王海明带着村民赶到的时候,楚雄也已经开着挖机赶到了。寒暄了一阵,楚雄便开始工作。挖掘机嗡嗡的发动,在发动机强大的动力下,一片片高的地方被挖平,一片片洼的地方得以补充……

    楚雄在前面开路,王海明则带着村民在后面修整,王贵带了一部分人去小水泥厂拉水泥,石子之类。

    原本王海明对修路还没有多少信心,但到了小水泥厂才发现,里面竟然还保留着不少的水泥,沙子之类,用于修路是绰绰有余。

    看着热火朝天的场面,几百人同时工作,让王海明想起了以前集体大生产的时候,就是一起劳动,一起吃饭,虽然王海明没有经历过,但电视上,书上,介绍的也不少,这样的场面,很是壮观。

    因为没有专业的队伍,一天下来,连一半的路程还没有平整出来,但王海明并没有气馁。

    第二天,迎着朝阳,没有人催促,各人都带着自己的工具,继续昨天的工作。楚雄的工作进展比较快,一趟过去之后,原本坑坑洼洼的地面,变得平坦起来,高的地方被挖去,洼的地方被填平。

    原本王海明想到镇上租一个压路机回来,把地面压实一下,只是没有一家同意租赁,一是远,来回浪费油,二是工作量太小,人家嫌赚不到钱,最后王海明只好杯具的回来了。

    不过,乡亲们并没有气馁,纷纷回家,拉着家里的石碾子,在平整过得地面上,来回碾压。

    而王贵则带领一部分村民继续运材料,虽然村民们没有机动车,都是人力三轮车,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叫苦叫累。几个人拉石子,几个人拉沙子,几个人拉水泥……一片热火朝天的场景。

    王健作为村里最懂建筑的人,指挥着手下,和灰,铺石子,抹路面。为了省时,省事,王海明和村长王贵一商量,准备在村头准备做一次集体大锅饭。

    作为曾经高级厨师的王海明,很光荣的接受了这个任务。用红砖简单的砌了一个炉灶,搬来村里最大的一口锅,王海明开始了准备工作。

    女人的劳动力比男人要差上一些,所以王贵大手一挥,二十个身体相对较弱的女人,分给王海明帮忙。

    “恩,不如让他们见识一下,浇灌过空间水的蔬菜的味道,好让村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王海明打算带领村民种植无公害蔬菜,所以先做一顿让大家尝尝,好增加大家的信心。

    由于这几天修路,王海明打电话告诉胖厨师,李欣兰,和皮特三人,这几天不能来拉翡翠蔬菜了。刚开始三人都非常不满,表示严重的抗议,没有了这新型蔬菜,店里的生意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胖子,吼得王海明差点想把手机给扔了。

    最后王海明保证尽快把路修好,尽快让他们来拉蔬菜,三人才一改刚才的不悦,高兴起来。

    不过原本应该收割的蔬菜,现在都躺在地里。王海明决定全部收割,然后从新种植。一框框西红柿,一框框辣椒,一框框小白菜,一框框茄子……

    王海明还从鱼塘里,逮来十几条大厚子鱼,一同送了过来。厚子鱼炖土豆,西红柿鸡蛋,大肉地三鲜……一个个菜在锅中翻腾,弥漫着有人的香气。

    “海明,做的什么菜,这么香”;“海明,好了没有,本来还不饿,闻着这么想的饭菜,肚子就咕咕直叫”;“哦哦,有好吃的了”……

    不时有正在干活的人,急急忙忙的跑过来看看,闻着诱人的饭菜,一副陶醉的模样。而放了学的一群孩子们,也不帮忙干活了,都围着炉灶,等着出锅的好吃的。

    “好喽,开饭了”!王海明熄了火,扯着嗓子喊了起来。王海明没想到的是,他还没有开始喊的时候,刚刚摆好驾驶,众人都放下手中的活计,纷纷跑了过来。

    一大盆一大盆的菜肴端上饭桌,不过还没有撑到十分钟,就见底了。

    “幸好我做的比较多,不然还真不够吃”。看到众人饿死鬼般的吃相,王海明很无语,同时暗暗庆幸,自己刚才决定多做一些的想法是对的。

    一叠叠的煎饼,搬上来,吃光了,在搬,形成了一个循环。煎饼,是中国传统食品之一,是用面粉调成糊状;倒入烧热的鏊子,用煎饼筢子摊平烙制而成摊烙而成。多由粗粮制作,也有细面制作;有小麦煎饼、玉米煎饼、米面煎饼、豆面煎饼、高梁面煎饼、地瓜面煎饼等。烙成饼后水分少较干燥,形态似牛皮,可厚可薄,方便叠层,口感筋道,食后耐饥饿。一般圆形,疏松多孔。折后为长方形。煎饼种类较多。按口味不同,也可以做成咸煎饼、酸煎饼、甜煎饼、五香煎饼等等。煎饼不易变质,易保存。卷以小菜而食,则风味别致煎饼从原料上看,

    仔细的清理干净炉灶以后,王海明也加入了抢饭的大军。熙熙攘攘,嬉笑怒骂,夹杂着吃饭的嗖嗖声和,和稀饭的呼呼声,着才是大锅饭应有的氛围。

    吃着手中的煎饼,王海明忽然想到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传很久很久以前,东蒙山一带杂草丛生,人迹罕至,在蒙山望海楼下。住着巧珍和田壮一家,男耕女织,生活过的比较舒心,劳作之余,田壮勤学苦读,成了远近闻名的土秀才,十里八乡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请田壮帮忙;谁家受了欺侮,田壮主动帮助写诉状,打官司,因此得罪了当地恶霸王洪三,被关进山间大牢,狱卒们恶狠狠地告诉巧珍:“你们家田壮整天咬文嚼字,专和我们家老爷过不去,老爷吩咐,这次只准送笔墨纸张,不准送饭,关他七七四十九天,看他还写不写!”看着自己的丈夫饿在牢房,巧珍三天三夜吃不香、睡不甜,恍惚中梦见蒙山娘娘向她走来,说:“巧珍,别犯难,我传授你个法子:你把小麦磨成糊子,在烧热的石板上摊成饼,不就像纸?再把大葱作笔,豆酱当墨,还愁您的夫君没饭吃?”一觉醒来,巧珍照此去做,果然灵验,连忙带着自己摊制的煎饼,卷上大葱和豆酱给田壮送去,看大牢的见是“笔墨纸张”没多过问,田壮饥不择食把它吃个精光,就这样,喝着山泉水,吃着煎饼,红光满面,平安出狱后,发愤苦读,背着巧珍摊制的煎饼考上了状元。善良的巧珍,为报答蒙山娘娘的恩德,热心地给四邻八舍传授煎饼技艺,后来一传十,十传百,摊煎饼在八百里沂蒙传开了。人们为了使用方便,把薄石头打磨的象圆形海龟一样,再磨制光滑,叫做“鳌子”,后改为生铁铸具,也就演化为今天的带“金”字旁的“鏊子”,巧珍因发明煎饼,被沂蒙山人供奉为“煎饼老奶奶”,煎饼由此又称“状元饼”。

    就这么一愣神,王海明发现煎饼没了,菜盆也见底了,不由得对同桌的猪哥们深深的鄙视。

    “海明,你做的菜真好吃,我长这么大,头一次吃这么好吃的饭菜”;“王海明以前在城里可是在星际酒店做大厨,做饭能不好吃吗”;“哎,要我说,王海明的手艺好,而且种的蔬菜也比我们强多了,看看,多么好的蔬菜”;“海明哥哥最棒了,做的菜好好吃”……

    看着淳朴善良的乡亲们,王海明感叹,剔除了害群之马以后,这才像一个大家庭。

    果然应了那句,人多力量大的话,不到五点钟的时候,平整地面的工作,碾压路面的工作都完成了。而且为了更好的排水,王海明还从小水泥厂运来几个排水管道,埋在路面下,方便流水。

    剩下的工作就交给王健了,那就是铺设水泥路面。这虽然是一个技术活,但用不了多少人,所以王海明让大多数人都回家休息,只留下王健的施工队继续努力工作。

    又经过一天的努力,王健的工作也完成了,这时,村里的修路大计,终于算是圆满结束。

    “来了,来了”。王贵抱着一大串鞭炮过来,准备庆祝一番。而且完工后,燃放鞭炮,也图吉利,万事顺顺利利。

    “我宣布,展明路,建设成功”。

第五十一章 草莓蛋糕

    清晨,天空飘起了雾儿,随即越来越厚,漫山遍野,无一不笼罩在皑皑白雾之下。浓稠的白雾,竟然有了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

    茫茫的大雾四处蔓延,一朵朵如以云似絮,织成了一层层薄薄轻纱,遮住了天,铺满了地,围绕着房屋,盖住了树,眼前的一切都只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人们都好象被托了起来,悬在半空,如同进入仙境一般,产生出神神秘秘的感觉。

    突然而来的鸟叫声,叫醒了正在沉睡的太阳,徐徐升起。王海明依然是早早的起床了,不过看到罕见的浓稠大雾,也就打消了晨练的原计划,改到空间中,世界树下面去修炼。

    “到底用什么办法,来帮忙乡亲们”?既然他们满怀信心的选择自己,自己就有义务帮助他们。王海明一边平整这土地,一边思考着。

    吃过早饭以后,由于后院得菜地里大部分都空了,王海明一边思考着,一边播种。自己有空间在手,可以时不时浇灌一点,也可以浇灌已经掺杂了空间水的鱼塘的水,可是别人没有啊!总不能自己天天跑去给他们浇灌吧,那样还不累死,还不安全,容易暴露出空间的秘密。

    平整好土地以后,王海明拿出早已准备还得各类蔬菜种子,准备播种。“对了,我怎么没有想到”?王海明激动的跳了起来,既然不能浇灌,但可以在种子上做手脚啊,把种子放在空间河水利浸泡一夜,然后在播种。

    虽然想到了一种方法,但还需实践的证明。于是王海明决定暂时停止播种,把所以需要播种的种子,都放在空间河水里浸泡一夜,到第二天在播种。

    依然是第二天的同一时候,王海明取出了浸泡好的种子,辣椒种子,西瓜种子,玉米种子……后院的土地也被分成一块快,打成不同的垅沟,用于种不同的作物。不过这次王海明没有浇灌空间河水,也木有浇灌鱼塘里的水,而是使用大多数村民灌溉所用的小清河的水。

    等待总是漫长而又枯燥的,王海明没有耐心天天守着这里,不过即使守住这里,对结果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咦,草莓熟了”?原来栽种草莓的时候,后院就已经种满了各类蔬菜,王海明只会把草莓种植在了鸡舍的南面,除了偶尔浇一点空间水之外,王海明还真没有对这块地有太多的关注,今天突然发现草莓熟了,不禁有些意外和惊喜。

    摘了一个熟透的草莓,放入嘴里,轻轻一咬,汁液四溢。酸酸的,甜甜的,一股难以形容的味道在味蕾炸开,“真是太好吃了”。

    王海明比较喜欢吃草莓,不过以前吃过的都没有太大的味道,有的甚至还有化肥农业的味道,让人想吃又不敢吃。王海明到厨房拿来一个小菜筐,这让王海明想起,小时候的儿歌。

    王海明一边摘着草莓,一边哼着小时候学的草莓歌,自得其乐。

    “恩?应该打电话给敏姐,让她也来尝尝这些草莓的味道。不对,她以前没有说过要来,我怎么就想起来邀请她了呢”。王海明对于自己突然出现的想法也有些疑惑,难道自己对那个美少妇有想法?

    甩了甩脑袋,王海明决定不在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中午吃饭的时候,王海明拿出采摘好的草莓,给母亲,和冯老等人品尝,果然,那难以形容的美味,得到所有人的一致好评。满满的一果盘草莓,很快就见低了。虽然还有很多,众人还都有点意犹未尽,王海明还是没有再去端一盘来,毕竟不管是什么东西,一次性吃太多,终究是不好的。

    由于这几天封路,没有人来拉菜,也没有人来游玩,王海明难得清闲一下。弟弟王亮又去了城里,参加一个同学聚会,说是毕业了,以后会很难在相见,于是组织在一起,玩乐一番。

    午后的阳光越来越毒辣,但大树底下好乘凉,微风徐徐,甚是凉爽。王海明搬来上次去城里,顺便买回来的躺椅,泡了一杯茶,躺在躺椅上,又要报纸遮住阳光,悠悠的睡起午觉了。

    “这家伙,还真是会享受”。冯老爷子抱着棋牌,和两位老友,准备在大树下面下棋,看到王海明的做派,小声的说道。

    “咦,怎么这么吵?难得又有人来捣乱”?王海明睡得正香,忽然听的一阵吵闹声,不由得眉头紧皱,悠悠醒来。

    站起来以后,王海明才发现,原来吵架的是冯老爷子三人。冯老爷子下了一步棋,紧接着被高度老爷子一步棋给将死了,于是冯老爷子像悔棋,但高老爷子又不肯,于是便争执起来。

    看着面红耳赤的两人,王海明只能报以苦笑,三人因为下棋争吵不是一次两次了,刚开始王海明还去劝架,可是去了以后才发现帮谁都不好,最后弄得两边不讨好,里外不是人。是以见到这种情况,王海明还是准备,撒丫的开溜。

    夕阳西下,火花的晚霞悄悄升起,映的天空红彤彤的。晚霞流动着,一会儿变成高大的巨人,一会儿变成一只飞鸟,一会儿变成一座宫殿……千变万化,甚是美丽。大火球的温度也降了下来,辛勤的农民,都在地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