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枫叶红了-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老师介绍说,这里方圆几里地都是这种大石山。从地质上讲,这片大石山的成因不同于南方丘陵、平原地区常见的石灰岩、砂页岩之类岩石,不是由地质沉积作用所形成,而是属于由地球内部岩浆活动出露地表形成的火成岩。这种岩石的学名叫花岗岩,其成分主要是由叫长石和黑云母的矿物质构成。长石是乳白色的,其间杂夹着黑亮黑亮的云母,使得石块整体上呈一种麻灰色。长石的结晶颗粒比较粗大,开石时开出的毛口若不经打磨,手感是很粗糙的,用本地话说,是个麻面子。大概就是因为它的麻灰色和麻面子,花岗岩就被俗称为麻石了。

  第二天,登顶霞光岭,观察该地质区域的地理环境。

  霞光岭其实不高,只是南江下游沿岸一个相对隆起的花岗岩丘陵。若是在自然状态下,登这个岭不会比登学校的后山更难。但由于多年的采石,将半山腰的自然山坡线全都裁断了,几乎裁出了一圈小悬崖。

  大学生们走到半山腰,就被卡住了。安贻恒、黄粤豫带着一帮体格壮实的男同学,呼拉几下就攀上了小悬崖,嗷嗷叫着朝山顶冲去。邵成福在下面冲着他们大喊:“黄粤豫,你们回来,回来帮帮女同学。”

  于是,这个小悬崖上下又构成了一道输送带。邵成福带着几个班干部在下面送,安贻恒他们在上面接,刘晓楠是建筑工人,会攀爬,就站在中间一个石坎上下拉上传。小同学和女同学们借助这条输送带,攀着同学的手臂,踩着零乱的石块,向山顶攀登。

  佩华是班上体格最弱小的了,当她往上攀时,几乎是她的刘哥把她从下面提上来的。但要再往上,她得先站上一个半人高的石坎,才能让上面的黄粤豫拉得着。晓楠抓着她的手臂往上送,但她就是上不了那个坎。晓楠只好自己站直了左腿,将右脚斜踩在石壁上,让佩华踩着自己的右膝盖上去。

  但是,佩华怎么也一步跨不上刘哥的膝盖。晓楠只好告诉她,“双手抱住我的脖子,用你的左膝盖跪在我的右腿上,手脚一起使劲,就上去了。”佩华按着刘哥的方法做,晓楠同时双手叉着她的腰往上一送,佩华几乎是整个人贴在刘哥身上了,上面的黄粤豫顺势抓住她手,就把她拉上去了。

  站在下面的汤先林看着这一切,尤其是刘晓楠往上送宋佩华那一瞬间,完全就是把她整个抱在手上了。小妹子那个小胸脯,正压在刘晓楠那小子的额头上,那小胸脯都被压扁了。汤先林心里暗暗地懊悔,“他妈的做好事赚了。”同时,他也想到了鬼点子,回头对也正在怔怔地望着刘晓楠与宋佩华的周名鹏说:“有办法了。”

  周名鹏一愣,问道:“什么事有办法了?”

  “你不是要把这小妹子和历史系那小子折散吗?”汤先林压低声音说。

  “哦,哦。”周名鹏这才真回过神来。

第十三章  她喜欢历史学家(7)
从霞光岭回来,全班休息一天。宋佩华也回家去休整了一番。

  傍晚,宋佩华一回到学校,就急匆匆地赶往绘图室教室。黎民余已经在那张桌子边等她了。

  佩华把书包往桌子上一放,又从里面拿出一个装着什么东西的小袋子,拉着民余就往外走,说:“等下再看书,先到外面走走吧。”

  小花园里,两人并排坐在一张小石凳上。佩华把小袋子放在自己并拢的双腿上,解开,高兴地对民余说:“你看,鸡蛋,煮熟了的茶叶蛋。我从家里带来的。”

  “啊,好。好久没吃茶叶蛋了。”民余说着就伸手去袋子里拿蛋。

  佩华拦住了他的手。她自己从里面拿起一个蛋,在石凳上轻轻地嗑了一下,麻利地剥了起来。一会儿,茶叶蛋暗褐色的蛋壳剥除了,一只嫩白嫩白的去壳蛋出来了。佩华把它举到民余嘴边,笑咪咪地说:“吃吧。”

  民余顺从地张开嘴,一口就把整个蛋吃进去了。

  “你不会把我的手吃进去吧?”佩华一边笑着,一边还用手擦着民余嘴角边的蛋屑。

  民余双手一把抓住她的手,把它压在自己的胸口上,使劲地咽着鸡蛋。刚一咽完,就说:“佩华,你真好。”

  佩华也说:“黎哥,你真好。你和刘哥都好。”说着就静静地斜靠在民余的肩上。

  不知过了多久。佩华突然抬起头来,对民余说:“你知道吗,我们班有的人好讨厌的。”

  “怎么了?”民余生怕小妹妹在外面受委屈了。

  “在外面实习时,刘哥总是帮着我,有的人就说怪话了。”佩华指的是汤先林他们。

  “你刘哥说什么了?”民余知道,没有人能够欺负得刘晓楠的。

  “刘哥要我莫理睬他们,说是越和他们理论,他们就会趁机把事情吵大,对我不好。”

  “噫,好啊。天不怕地天怕的刘晓楠,知道为你这个小妹妹掌握分寸了。”民余想了想,又说:“佩华,我们这个社会上,有些人喜欢生是非,是很正常的事。你还年轻,可能对这种现象还不太能接受。但是,我们既然进入了这个社会,就要有一种思想准备,或者说有一种平静的心态,来对待这种事情。如果我们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大动肝火,那正是上了别人的当,因为他就是为着要气你的。所以,我说,你刘哥做得对。不理他们,他们就没意思了。”

  “是的,我们没理睬他们,后来他们自己也没趣,就不作声了。”佩华还记得后来汤先林他们没精打采地走在队伍后面。

  “不过,他们也提醒了我们,应该请注意自己控制好自己。毕竟,我们现在是学生,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交往,包括朋友们在一起,要以不影响学习为限度。”

  “反正不会影响我的学习。”佩华调皮地说:“跟你们这些博学多才的大哥哥大姐姐在一起,还对我学习很有帮助,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你啊。”民余说着勾着个手指在佩华鼻子上刮了一下,继续讲他的,“这方面,晓楠做得比我们好。你看他,既注意与朋友们保持联系和沟通,但又从不无原则地伙着朋友们放肆玩,凡事适可而止,收放自如。这样就从不会耽误自己的学习。”

  “是的,刘哥做事总是好有主见的,好有恒心的。不像我这样,玩起来了就没止境,懒起来了就不看书。”佩华越发喜欢这几个大哥哥大姐姐,“所以说,跟你们在一起,我最得益了,学习了知识,还可以陶冶得好性情,养成好习惯。”

  月亮从云彩里钻出来了,给小花园,给整个校园蒙上了一层若明若暗的光晕,朦胧中透出教学楼窗口里点点亮光。大学的校园美极了。

  “哦,我们该学习了。”教室窗口的灯光提醒了民余。

第十四章  亏你还知道她是少女(1)
地理系建立了学生党支部,邵成福任支部书记,同时仍兼任七八级的班长。系里的安排大失周名鹏所望,他还是个副班长。

  开完系里的学生干部会出来,周名鹏没有心思再去教室里看书,和汤先林坐在办公楼前的小假山水池边上,久久不说一句话。

  “周班长,算了,莫生气了。当那个班长有什么用?不当就不当。再说副班长也是个班长嘛。”汤先林安慰说。

  “你晓得个屁。”周名鹏没好气地说:“正班长才是一号。万一以后毕业时有个把留校的名额,只有班长的份。”

  “不是说你们带工资的学生以后都要回原单位吗,不会参加毕业分配的。”因为大家都是这么说的,汤先林也就这么说来开导周名鹏。

  “你啊,死脑筋。这还只是这样传说的,谁晓得四年后政策会是怎样的。改革开放的年代,新政策天天出,你搞得清啊?”

  在政治上,汤先林自认不如周名鹏清楚。他不好再说什么好。

  “不行,我们还是要想办法,要努力,要创造条件,为以后毕业做准备。”周名鹏想了好一阵后,下狠心地说道:“你入党的事要抓紧启动了。你学习上差些,不考虑什么留校不留校,但是,入了党,将来到单位上了就提拔得快些。一定要抓紧。”

  “可是,”汤先林还有点犹豫,“现在邵成福好像对我有点成见嘞。他会卡我吗?”

  “你真是屁都不懂。”周名鹏自有自己的想法,“就是要这时候提出申请。他刚上来,会顾及影响的,他要卡你,我们放风出去,说他待人不公道,压制不同意见的同志。他敢?再说,他这时也会要在发展学生党员上有所表现,新官上任嘛。”

  “周班长分析得对。不过我还想。”汤先林还有疑虑。

  “你怎么了?说吧。”周名鹏简直有点瞧不起这个伙伴了。

  “现在入党还搞外调吗?还要不要回原籍调查,征求意见?”汤先林最担心这一点,搞不好,党没入成,还把学籍搞丢了。

  “你怕什么?考大学时那政审材料不是写得好好的吗?”周名鹏奇怪了,难不成这家伙还有什么问题。

  “此一时彼一时矣,那时候的领导都熟,好说。现在都换了新人,一个都不认识,心里拿不准。万一有嫉妒的呢?你上了大学还要入党,好事都占了?给你使个绊。那我不就吃亏了。”汤先不能跟周名鹏讲实情。超生这种关乎国策的大事,再好的朋友都不能说。

  “这倒也是。不过,才搞过入学政审的,应该可以不再去外调了。”周名鹏想了想,说:“到时候我在支部会上说说这事,不只是对你,借着说一个普遍情况,把这事说开去。那你的具体问题就自然解决了。”

  疑虑消除了,两个人就具体商量起怎么做了。首先解决汤先林的入党问题。汤先林为主,马上写申请,随后要反复表达入党的愿望,表达得要强烈。周名鹏敲边鼓,找机会把汤先林的强烈愿望透给系里的领导,让系里给邵成福施加压力。

  汤先林要是入了党,增加了说话的分量。以后找机会以让邵成福集中精力搞好支部工作的名义,将他推出去。然后再向系里建议由周名鹏当班长。

  在做这些事的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正确和上进,要找一个反面陪衬。就从学生乱谈恋爱和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入手,明里的就借刘晓楠与历史系那小子的关系,打打他们的气焰。暗里的就会给邵成福造成压力,他就不会太与人作对了。

  汤先林一边与周名鹏合计着,心里一边在嘀咕:“这个姓周的还真厉害,这不就是一个小小的“571”计划吗?以后得防着这家伙一点。”

  说到最后,周名鹏还有一个想法,“刘晓楠这小子学习上太厉害。将来要是老师们的发言权大了,学校要留人的话,我还不一定争得过他。”

  “那怎么办呢?”周名鹏的事得由他自己想办法,汤先林才不会主动为他想的。

  “这家伙现在男女关系方面还没什么好说的,但我已经发现他一个大问题了。你知道我为什么要争着管考勤吗?”周名鹏看来已经准备一手了。

  “不知道。”汤先林这句是实话。当个副班长,还要争着事做,莫明其妙。

  “刘晓楠现在已经开始选着课上了,他不喜欢的课经常不来上课,就是旷课了。我已经记下他一些旷课了。嘿嘿。”周名鹏阴笑了一下。

  “那还不快报告系里,让他挨个批评。”汤先林又犯傻了。

  “批评?批评有什么用啊?忘了我给你说过的了?”

  “说过什么呀?”汤先林一时不知周名鹏说哪了。

  “一个人要犯错误了,你早早地提醒他,那是好了他。你不要去拦他,让他错下去,错大了,他就倒大霉了。哼哼,嘿嘿。”周名鹏笑得更让汤先林觉得深不可测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四章  亏你还知道她是少女(2)
地理系学生党支部书记邵成福找刘晓楠同学谈话。

  “大刘,我们今天抽点时间谈谈吧,一个把小时,怎么样?”老邵知道大刘时间上抓得特紧的。

  “好啊。我们入学第一天就相识了,还没有好好单独交谈过嘞。”大刘觉得老邵这人很不错,愿意与他交流。

  “大刘,从第一天认识你,我一直在观察你,觉得你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学习刻苦,积极进取,尤其是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发展的忧患意识。很难得啊。”

  “老邵,别这样说。我这个人,自认为是性情中人,为人处世容易冲动。你还要多多帮助啊。”

  “我也跟李军铁老师了解了,从档案看,你的成长过程也是非常优秀的。可以说,小时候你是个优秀学生,下乡时是个好社员,当工人时又一直是先进。可是,”老邵一时不知如何说才好。

  “老邵,你尽管说吧。”大刘也不明白,今天老邵讲话竟然有点吞吞吐吐。

  “可是,你为什么不是党员,甚至连团员也不是呢?”老邵还是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疑惑,“难道是你不愿入团入党?”

  “这……”老邵一句话捅到了大刘内心的痛处,他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的好。静了片刻,大刘还是说了出来,“唉,老邵啊,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谁不是从小就以入队、入团、入党作为人生的三大光荣,而向往着的啊。”

  小学时,刘晓楠是班上最早一批加入少先队的。同时,班上建立少先中队,刘晓楠就是中队长。他至今还记得,是学校少先大队的辅导员黄老师亲自给自己带上红领巾的。黄老师长得很美,特别是带上红领巾时,脸颊被映衬得红红的,好看极了。她笑咪咪地弯腰给刘晓楠带上红领巾,还温柔地摸了摸他的头。

  后来,黄老师教大家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这首歌是郭沫若伯伯写的歌词,一共有三段,刘晓楠现在还记得唱:

  “我们新中国的儿童,

  我们新少年的先锋,

  团结起来,继承着我们的父兄,

  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学习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新中国的太阳,

  开辟了新中国的方向,

  黑暗势力已从全中国扫荡,

  红旗招展前途无限量。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勇敢前进前进,跟着共产党!

  我们要拥护共青团,

  准备着参加共青团,

  我们全体要努力学习和锻炼,

  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战斗在民住阵营最前线!”

  正是唱着这首歌,小小的刘晓楠第一次知道了共青团和共产党。黄老师在讲解歌词时说:“毛泽东时代的少年,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要努力争取入队、入团、入党,这是人生最重要的三大光荣。”

  那以后,除了上课学习,刘晓楠在黄老师的教导下,积极参加和组织少先队活动,甚至带着少先队的队伍走向社会,参加社会活动。后来,刘晓楠先后担任过学校少先大队的宣传委员,副大队长,还当选为县里表彰的优秀少年。

  那年“六一”儿童节县里开大会表彰优秀少年时,刘晓楠和团县委的一位大姐姐一块主持大会。当县里的领导宣读上台领奖的名单时,读到刘晓楠的名字,他竟然从主持席走到县委书记跟前去领奖,台上台下一度因惊讶而燥动,有人为刘晓楠鼓起了掌。书记的儿子与刘晓楠是同班同学,他早就知道儿子班上有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叫刘晓楠。这会儿他弯腰握住刘晓楠的小手,和善地说:“刘晓楠就是你啊。不错,是个好孩子。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现在当个优秀少年,以后长大了当优秀青年,当优秀共产党员,做革命的接班人!”

  但是,还没等刘晓楠长到十五岁入团的年龄,他十三岁那年,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就开始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四章  亏你还知道她是少女(3)
十五岁那年,刘晓楠下乡当了知青,儿时的政治理想仍然在他的心里涌动。过了十五岁,自己就是青年人了,就应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了。但是,刘晓楠也知道,自己那已被遣送回乡的父母,将是自己政治追求道路上最敏感最忌讳的事。

  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功保哥同时兼任大队的团支部书记。当刘晓楠怯生生地向他表达想入团的想法时,他竟然没有丝毫高兴的表情,反而是紧皱着眉,摇了摇头,说:“晓楠啊,我们是本家兄弟,就给你说实话吧。你现在的身份是‘可教育好的子女’,组织上一般是不会考虑你的入团、入党问题的,除非你有特殊的好表现。”

  已经下乡一年多,并且被生产队乡亲们评为五好社员的晓楠赶快说:“我不是表现很好吗,去年还评上了五好。功保哥你都知道的。”

  “这是好表现,但不是特殊的好表现。”功保也喜欢这个知青,他与邻村的不少知青比起来,确实是个好青年。但是,喜欢归喜欢,政治归政治。

  “那要怎么表现呢?”晓楠糊涂了。

  “嗯……”功保想了想,说:“比如说,与阶级敌人作殊死的斗争,为保护集体财产流血牺牲,为保卫祖国浴血奋战,那就特殊了。”

  晓楠失望了。他知道,别说现在没仗打,就是打仗了,自己这种身份还不够格参军扛抢嘞。政审通不过。

  后来人长大些了,晓楠想清楚了,培养和举荐可教育好的子女,人家是有压力的,是要担政治风险的。在政治第一的年代,谁愿意为他人去冒这种险呢?

  再后来,刘晓楠进了建筑公司当工人。凭着勤奋肯干,又会写东西,很受工程队领导的赏识。党支部的何一平书记有时不让刘晓楠上工地干活,而留他在的办公室里写队里的材料。这还惹得几个青年工友的嫉妒。

  何书记这样做有个麻烦是,刘晓楠不是党团员,不方便写党内团内的材料。有时候不得已,还非得要他才写得好时,何书记干脆把他锁在房间里写,不让别人看见,还一再交代刘晓楠不要对别人说。

  所以,何书记想发展刘晓楠入党。当然,作为一个基层干部,何书记从没看过刘晓楠的档案,也不知道他家父母的情况。尽管那时刘晓楠的父母已经恢复了工作,但那个年代的恢复工作结论总难免带着政治尾巴的。档案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