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岛有人家-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上有一层叶子,上面还有掉落的松塔,不过这些都是老了的,松籽早就裂开了,只留下一个空壳,松塔也只能捡回去烧炉子。

    几人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跟大扫荡似的,背篓也越来越满,树上的松鼠着急了,对着几个人吱吱叫,它们挺纳闷:“你们把松籽都弄走了,咱们吃啥啊?”

    张小花不理会松鼠的抗议,长青他们打松籽都留了一线呢,松树的高枝上还挂着沉甸甸的松塔,这些松鼠都能采到,饿不到这些小东西。

    “别吱吱歪歪了,你们能吃完?”

    张小花瞅着小松鼠有趣,跟它们搭话,尽管语言不通,树上松鼠吱吱叫,她唧唧歪歪念叨,还真有点吵架的意思。

    松鼠这玩意别看小,贼贪心,它们喜欢把松籽啥的埋在地下,或者藏树洞里,不过它们记性不太好,每年埋的几十堆松籽,能找着一堆也就不错了,所以多数给松林做了贡献,来年发芽生根,保证松树林生生不息。

    “嘿!有只大的!”

    张小花听到树上一阵响,那几只冲它们叫的松鼠一阵逃窜,没了影,张小花还以为来了松鼠王,结果一看,松鼠哪有这么大?明明是只毛猴!这家伙手长脚长,全身是黄毛,把松鼠赶走了,自个儿蹲树干上啃松塔,不过它技术不行,比不过松鼠,得抓着啃半天才能吃到。

    “这叫啥?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张小花郁闷,相比大毛猴,她还是偏爱小巧可爱的松鼠一些,结果全被它给赶走了。

    虎子却眼睛一亮:“大师兄!!”

    ps:看书不投票,小乐要惨叫~看书不收藏,小乐要撞墙~

第三十七章 收秋() 
“大师兄!”

    受故事的影响,虎子一瞅见毛猴,就情不禁子地联想起孙猴子来,锁子撂了虎子的刺头一把。

    “虎子,你啥时候拜猴子当师兄了?那你师傅呢?”

    虎子白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你不懂!”

    “嘿,还我不懂,挺神气啊小子!”

    锁子在他屁股蛋上拍了几下,虎子不甘示弱地扬起小拳头,只是他哪能招架得住?不过一会儿就败下阵来,被他锁子叔拎手里揍才告饶,两人又做起正事来,继续打松籽,到了晌午,就满了两箩筐。

    树上的毛猴看傻眼了,它赶走了最大的敌人,那群松鼠,可还有人跟它抢粮食,效率还奇高无比。不过猴头不像松鼠,还知道储存过冬的食物,它就现嗑现吃,一边支着毛头,观摩着地上的人忙碌。

    休憩了片刻,张小花拿出带的干粮来,几个大肉包子,里头是大葱猪肉馅,一个馒头都赶上虎子脸大了,不过他很少吃到肉包子,全部下肚了,还舔了舔自个儿的手指肚。

    “你说那毛猴咋不怕人?”

    张小花瞅着树上的毛猴,它贼眉鼠眼地打量张小花他们,估计也挺纳闷:“都看耍猴咋的?!”

    “猴子不怕人,单单一只还好,要是一群,有个壮胆的,它们都敢偷到人身上,比虎子还捣乱,蔫坏了。”

    锁子吃掉最后一口包子,喝了一口黑加仑酒,这回他长记性了,没有火急火燎地一口闷,不然不仅是松塔,长青还得把他挑回去。

    虎子听了不乐意了,郁闷地说道:“锁子叔,瞧你这话说的……”

    休息了一会儿,继续开工,刚刚被野猴子赶走的松鼠们又悄悄围了过来,猴头吱吱恐吓了两声不管用,它现在就是山大王,哪能容忍几只松鼠晃来晃去?连蹦带跳地,满林子撵着松鼠。

    松鼠可斗不过它,不过它们一辈子都以树为家,爬松树的技艺精湛,大尾巴一晃,从树梢跳到另一根树枝,弄得猴子眼花缭乱,无可奈何。

    张小花他们在树下看戏,虎子还不时出谋划策:“大师兄好样的!七十二变啊!变成一只鹰!筋斗云呢?唉!就差一点!”

    估计他把毛猴撵松鼠当成盘丝洞降妖了。

    毛猴跑累了,蹲在那里喘气,张小花在捡松塔,结果听到周围噼里啪啦的,那只毛猴正拿着松塔扔她呢,也不算扔她,只见它摘到松塔之后,往张小花那块儿扔,它想不明白为啥把松塔弄到一起,吃了不更好?

    “多扔点下来,大师兄!”

    张小花跟着虎子喊大师兄,随即觉着别扭,它是大师兄,那她是啥?她唯恐从猴子嘴里蹦出一个“八戒”来。

    兴许是猴头听懂了张小花的鼓励,“大师兄”扔松塔扔得更勤了,在树上手脚并用,揪着踹着,只要能把松塔扔下去,猴子干啥都有股欢实劲儿。

    一直到太阳落山,猴头才罢手,它累得够呛的,又是去赶松鼠,又是扔松塔,没个消停,毛猴的精力就是好,乡下说小娃子皮都骂猴子尖屁股,坐不住。

    没想到猴子算是发挥它的特长了,到后面,它越来越熟练,扔下来的松塔不比长青用竿打下来的少,只是它没准头,有时候丢开老远,有时候砸虎子头上,砸到了还在上头呲牙咧嘴。

    “得了,收工咯!大师兄,你也去休息吧。”

    张小花吆喝一声,这猴头可算帮了大忙了,他们很快就捡满了竹筐,长青挑一担,锁子挑一担,而张小花和虎子拿着零散的东西,欢欢喜喜地回屯里。

    张小花忍不住唱起歌:“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还挺应景,虎子跟着哼哼。

    “小花,人都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你是唱的比说的还难听。”长青轻轻松松地挑着担,还不忘奚落张小花。

    张小花对着虎子问道:“虎子,你说,西游记里头,谁挑着担?”

    “八戒!”虎子张口就来,回答够溜。

    张小花笑道:“咱们后面有两只八戒呢!”

    长青和锁子都愣了愣,面面相觑,他们可没听故事,八戒是谁?

    快进屯的时候,虎子突然喊道:“小花婶,大师兄跟来了!”

    张小花往身后瞅,那只毛猴居然真的跟来了,在山林的边缘,似乎想跟着他们一起进屯,但是多少有些胆怯,抓耳挠腮的。

    “不用管它,只要它不怕黑子咬它。”

    果不其然,黑子的吠吠声让那只无法无天的毛猴一个激灵,赶紧蹭蹭蹭地往树上爬,然后嗖地一声,跑没影了。

    溜溜达达回到家里,屯里的许多户人家也刚刚收工,瞅见长青和锁子的两担松塔,都羡慕不已,一天能打这么多可不容易,他们不知道其中一半还多亏了毛猴。

    把松塔倒在地上,等闲下手剥出松籽,松籽放好半年都不坏。不过看起来一大堆松塔,里头松籽可不算多,张小花估摸着也就能打出个十几二十斤,其它的都得进灶坑,当柴火烧。

    而且,他们有三家分,各自分得不多,要这么点,张小花一个人都能嗑完,就别谈过冬的零嘴了。何况张小花还准备和做好的冰糖葫芦一道,卖掉一部分赚些小钱。

    锁子和虎子都在张小花屋里吃晚饭,一大一小吃得都比平时多,主要是张小花做菜比较好吃,让人停不下嘴。锁子摸黑回去了,虎子帮忙剥了一会儿松籽,也被他娘接走了,走的时候还逗乐。

    大嘴嫂说:“好家伙,都成你小花婶的娃了,你个小白眼狼,整天缠着你小花婶,也不怕她烦。”

    虎子一边蹦?一边说:“小花婶做饭比娘好吃,小花婶还会讲故事……”

    第二天一大早,几人又进山,继续收松塔,令他们意外的是,那只毛猴居然还在那片山岭,正趴在树上打瞌睡,昨儿是累坏了,连松鼠跳到它身上扒拉它的毛都不管,不过它挺灵敏,一听有人声赶紧爬起来。

    “大师兄还在呢!”虎子嚷嚷着和毛猴打招呼。

    还没等张小花他们动手,毛猴已经知道规律了,把一颗颗松塔往下扔,张小花愣了愣,笑道:“连训都不用训,你瞅这帮手,难怪外头练摊有不少耍猴的,猴头就是聪明。”

    这天毛猴照样送他们回屯,这次它下了山,直到到老猎人的屋子,黑子从里头蹿出来才把它吓跑。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张小花屋里的松塔越来越多,也差不多了,他们转移目标,摘一些山葡萄啥的野果。

    这回毛猴帮不上忙了,它跑到灌木丛里,抓住一把山葡萄就往地上摔,它还以为跟松塔一样,结果摔得稀巴烂,张小花也没捡。

    毛猴挺委屈的,水汪汪的大眼睛轱辘着看张小花:“咋不捡了呢?你咋不捡了呢?”

    张小花不管它听不听得懂,解释着:“这活就不用你帮忙了,在一旁瞅着吧。”

    猴头已经不怕他们了,跟在他们屁股后面,跟尾巴似的甩都甩不掉,除了虎子逗弄它一会儿,其他人正忙着,都没理它,毛猴居然也耐得住寂寞,就是撵都撵不走。

    这回毛猴送他们回屯里,张小花以为它到老猎人家那里就会走,它看见黑子就跟看见阎王爷似的,不过在院子外打盹的黑子突然爬起来,汪汪汪吠吠几声,张小花听到毛猴吱吱乱叫,转身一看,一只黄色的身影朝自己扑过来。

    这只毛猴被吓破了胆,直接爬到张小花身上,跟爬树似的,猴子遇到危险第一反应就是爬到最高的地方,黑子看见张小花,也不叫了,毛猴才平静下来,原本毛炸得跟刺球似的也拢下去。

    “嘿!下去下去!”

    张小花撵着肩膀上的毛猴,不过它死也不松手,黑子正饶着张小花打转呢。

    虎子特失望,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你是美猴王!咋被一只大笨狗吓破了胆呢?没出息!”

    张小花只能带着毛猴到自个儿院子,大师兄发觉没啥危险了,才蹦下来,比张小花还快就走钻进了屋子。

    “小花,赶紧把肉啊鱼的收起来,别被这毛猴偷吃了!”长青如临大敌地说道,他知道猴子不安分。

    “算了吧,明儿就把它送回山,你说它跟着咱们干啥?”

    张小花把趴在窗台上的猴头拎下来,它倒挺安稳,在屋里到处跑,跟巡视自个儿家似的,也没去摸鸡蛋偷肉吃。

    头一个得到这个消息的,自然是那群小娃子,虎子把小花婶家来了个美猴王的消息告诉了所有野小子,他们轰轰烈烈地跑到屋里来看热闹。

    一个虎子还成,一群娃子猴头可招架不住,直接一溜烟跑房梁上去了,小娃子都想摸摸这只猴头,一边敬畏地惊叹:“齐天大圣就是齐天大圣,这身手,啧啧,翻个筋斗来瞅瞅!”

    鼻涕娃用袖子抹了一把鼻涕,呆呆地说道:“不能翻筋斗,翻个筋斗它就到十万八千里外了。”

    大师兄郁闷了:“都瞅啥瞅?咱又不是耍猴的!”

第三十八章 月饼节() 
大花公鸡打鸣的时候,张小花睁开眼,伸了个懒腰,碰到了一个毛茸茸的玩意,她还以为是啥蜘蛛啥的,结果是只猴爪子,从山上带回来的那只毛猴居然趴在炕头,睡得挺香的,还把尾巴搁在长青的胸膛,长青迷迷糊糊的只知道挠。

    “这玩意……”

    张小花把它拎下炕头,她被褥垫子每隔一段时间就换洗一次,干干净净的,虱子啥的都没有一只,哪能让毛猴踩邋遢?

    毛猴被拎到**榻上,翻了个身继续睡,张小花挠它脑袋,把它胳肢醒,大师兄跟着张小花在屋里屋外晃悠,张小花洗漱的时候,它跑到院子里折腾。

    小母鸡们见来了只不速之客,吓得咯咯直叫,毛猴还想去掏弄鸡蛋,不过被大公鸡叮了几下爪子,两只大鹅赶过来,把毛猴当成捣蛋的小娃子,在它脑袋上拧了几个包,毛猴落荒而逃。

    “跟我来,回山上!这里可不是你待的地方。”

    张小花准备把这瘟神送走,“弼马温”这名头果真不假,有只毛猴在家里,啥时候能安分?万一猴头偷吃鸡蛋啥的就坏咯。

    毛猴不知道听没听懂张小花的话,就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它走道跟划船似的,一路晃悠没个正形。到了山脚下,张小花指着山林让它走,它巴巴地望了半天,才慢吞吞地往林间走。

    张小花还以为它回自个儿的地盘去了,结果一转身,毛猴跟飞似的追上张小花,跟在裤腿后。张小花赶了几次也赶不走,只能无奈回屋里。

    “得,遛了一圈猴儿。”

    张小花到水缸边,打水洗着一个木模子,是月饼模子,不过估计也没用过几次,上面全是灰,张小花用老瓜的丝球擦洗了半天,直到水清清亮亮,月饼模子变回木头原有的棕黄色。

    毛猴这下老实了,蹲在一旁呲牙咧嘴地嗑着松籽,不过它牙不整齐,性子一急,把松籽直接扔嘴里,跟嚼豆似的嘎嘣响。

    张小花觉得也挺好,只要它不皮,跟个小娃子似的,它喜欢啥时候走就啥时候走,张小花懒得赶它。

    今儿就是八月十五,是个正儿八经的节日,每逢过年过节,是乡下妇女最忙碌的时候,不过就是再忙碌,大伙都是乐呵呵的,往往是外出的子女归家的时候。

    遛猴的时候,张小花就瞅见屯里一大早就炊烟袅袅,家里头有个勤俭持家的妇女,每户分到的一两银子能用很久,过节时候还能张罗一顿丰盛的饭菜。

    乡下的庄户人比较传统,过节的气氛更浓。

    张小花也得准备一些中秋的吃食,月饼是必须的,就连屯里很久没舍得买白面馅仁的人家,都让赶集的人捎上一些面,拿出许久不用的月饼模子,开始自个儿动手做月饼。

    这却是张小花不擅长的东西,她喜欢研究食谱,却对传统的食物很陌生,图书馆也基本找不到传统食物的制作方法。

    之所以是传统食物,是因为这是代代相传的东西,属于老一辈的味道传给下一代,手艺也传给后代。张小花在乡下待的那会儿,常常站在灶边,瞅着外婆弄月饼饺子大饼啥的,最幸福的或许不是把食物吃到嘴的时刻,而是美食出锅,掀开笼屉蒸汽满屋之前的漫长等待。

    小娃子就是在等待美食的时候,学会一种又一种来自老一辈的手艺。以口传口,以心传心,生生不息。

    张小花揉着白面,不自觉眼眶都湿了。

    再没有一个人心甘情愿给你做任何美食的时候,就是自己开始挑起下厨重担的时刻,张小花没有小娃子,不过毛猴跟小孩似的蹲在一旁,给了她一些温馨。

    不过下一刻张小花却破涕而怒,因为一只毛爪子从她的钵里顺走一把松籽仁,张小花破口大骂:“你个杀千刀的!连碗里的都抢!”

    毛猴早已经逃得无影无踪,留下张小花唉声叹气,她剥了好一会儿,才剥出来这么多松仁,准备拌到月饼馅里头,结果被毛猴顺走了一把。

    “别让我逮到你!”

    张小花看着蹲在篱笆桩子上,吃得欢实的毛猴,无可奈何。

    按照记忆中的方法,张小花调好白面的湿度,因为没有烤箱,所以只能蒸,不能太湿,否则就糊了,张小花还加入了一些绿豆沙,白面变成了淡绿色,月饼做好了一定好看又好吃。

    月饼馅最出名的当然是五仁月饼,不过陈皮的味道实在让张小花美好的童年留下了阴影,她半辈子都想不通,为啥五仁月饼里头一定要加橘子皮这种反人类的食材。所以她的月饼馅里有松仁、花生、炒芝麻、冰糖等等,坚决不放陈皮。

    她还想做一些蛋黄月饼,不过难度太大,她直接放弃了。

    “小花,大早的,忙啥呢?”

    长青光着膀子从里屋走出来,他一晚上睡得不太好,老觉得有啥毛茸茸的玩意挠他。

    “做月饼,今儿是十五了,你以为都像你没事人似的?”

      妇女们都急着催张小花,张小花一脑门子汗,是她家的母鸡孵蛋,又不是她,催她她也下不了蛋来着……

    “放心吧,大伙都漏不了。”

    因为张小花每天照应着这件事,功劳最大,所以大嘴嫂他们都钱,虽说不多,但也是个心意。算起来,买鸡蛋的钱本来就是公中的,张小花也不亏。

    下了船之后,赶集的都散了,张小花雇了辆牛车,除了张小花两人,还有包括大嘴嫂在内五个妇女,有两个小娃子,一个是虎子,一个是花妞,亏得大水牛力气够大,否则拉不动这么一车人。

    “小花,咋这么破费呢?咱们能走!只不过三四里路,唠嗑的时间就到了。”

    妇女们不习惯花钱,有钱是雇车啥的,对她们来说就是铺张浪费,三四里路对她们来说,是撒泡尿的时间。

    “又不贵,咱们待会有得站呢,能省脚力就省。”

    有了钱就不用受那苦,这是张小花的想法,钱就是用来让自个儿过得舒坦的,妇女们瞅见车夫只收了六文钱,她们分摊下来,一人一文就够了。

    到了五陵镇,今儿虽然不像过年那会热闹,也比平常繁华得多,路边上都多了一些练摊的,主要是卖月饼啥的,中秋嘛,家底殷实的人家自己懒得做都愿意出钱买。

    “大嘴嫂,咱们先把冰糖葫芦卖了,一人一把,卖了钱咱们平分!”张小花一共准备了六把冰糖葫芦的草把,是提前招呼好了的。

    “平分就不用了,这又不是咱们做的,这样吧,咱们卖的钱都给一半你。”

    大嘴嫂的提议得到了妇女们的赞同,冰糖葫芦卖的钱完全是意外之财,张小花也不矫情,点头同意了,大伙就散开了,在各个街角占个位置。

    张小花选在了菜市口,这里的人最多,她有些兴致勃勃的,她还是头一回练摊呢!

第三十九章 下馆子() 
虽然兴致昂扬的,不过到了练摊儿的时候,临了张小花才有些紧张。

    不管是乡下,还是城市老街巷口,都少不了走街窜宅门练摊儿的人,他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吆喝,别看司空见惯,但是要自个儿吆喝起来,都有点张不开口。

    “冰糖葫芦喂!”

    张小花扯着嗓子喊,不过咋喊都没有那一丝韵味,倒是有嘴馋的小娃子,缠着父母嚷嚷着要吃。

    “多少钱一串?”

    “便宜!一文钱一串!”

    这是张小花定的价钱,其实像这种小零嘴价钱都差不多,就看谁家的东西最实葫芦木签子都快串满了,看起来挺实惠,大多数人都会买下一两串。

    “拿好,吃了冰糖葫芦,回家得把先生的功课做完!”妇女们牵着小娃子,往往会交待这么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