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ǚ缬晡拮瑁岢沟木员扔行┱棵哦灾醒氲奈募岢沟暮玫亩啵瓿陕饰俜种佟<词雇5缫泊游醇涠稀Q1妊辞椤⒋静〉壤戳偾暗南喙夭棵庞邢戎浞忠馐兜轿夜绱骞┑绲牟晃榷ㄐ裕浞旨坛辛宋依弦槐补膊橙说挠帕即敞D―不打无准备的仗。第一节课就让学生们准备好了蜡烛和火柴、火机。随时迎接突如其来的黑暗。学校本着为学生的健康着想的原则,要求学生将雨伞、雨衣放在教室里,以备不时之需。将一切可能影响正常教学的因素全部扼杀在摇篮里。防御工程不禁令许多级别工程望而兴叹,自愧不如。
学校里是一派求学的气象。
林哲平初二时正值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风靡中国。在这个较为封闭的小村庄中有这么一个小学校已经很令人欣慰的了,而更令人欣慰的是在这个小学校里,还有两个体育老师。另外更令人欣慰的是还有六颗篮球和一些那时候都还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运动器材。不过很可惜没有足球。因为他们的操场一圈一共一百米。脚力稍强一点的一脚出去,足球就“出国”了。不过这在以后让林哲平感到更欣慰。因为当后来亲眼目睹了中国足球之后,他一点都没有后悔当初没有学足球。
林哲平平时比较喜欢运动,有些天生的运动细胞。学校虽然很小,但每年还会举办运动会,林哲平绝对是主力。那时候一百米就能跑到十三秒以内。还有什么跳远、铅球的也能拿个奖。为此,自己也很得意。有条件就要运用,林哲平也认识到了这一点。马上加入了全民健身的行列。每当偷出时间,就会出去玩球。因为刚接触,也没有老师指导,打的很烂。可自己玩的很开心。而且坚信自己会打得很好的。就如同狗追咬自己的尾巴,来来回回就是转圈,可依然追的很开心。于是终日苦练,进步神速。结果是过度沉溺于篮球而受罚。
学校的老师每个周六、周日都可以回家。只留下几个值班的。而学生则要在教室上自习。中午还要午休。这帮学生也会学着和老师玩猫抓老鼠的游戏。趁老师不再,利用午休的时间出去打篮。然而他们都忘了,猫抓老鼠的游戏最终都是以老鼠被抓而告终的。不想有一天东窗事发,被班主任逮了个正着。集体受罚,并保证以后不再偷偷打球。言外之意是我们要光明正大的打。
这样维持了几个星期,大家都相安无事。以为老师已经放松了警惕,又玩了起来。他们的错误就在于忘了我们广大人民教室有着和我们广大的人民警察一样的永不放弃的精神。那就是如果一个杀人犯在外逃逸许久也抓不到,那就算了。但如果是一个小偷就一定要抓住他。而学生们现在正是那个小偷,逃就逃了,不应该的是自己感觉没事了的时候又回来了。正好装在了枪口上。林哲平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撞到班主任值班。全被请进办公室。老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特别是林哲平。不知为什么,班主任全都收拾一顿后,只把自己给留下了。这让林哲平紧张的几乎不能呼吸,预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在没有想清会有什么不好的结果时,老师就证明了他的想法是很正确的。
老师又是一顿揍,然后进行思想教养。老师从人民警察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次又是采用公安干警的做法: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先什么也不用问,不管有罪没罪,揍一顿就是对的。否则,你也进不了这里。接下来就是思想摧残。
一顿揍以后,问:林哲平,你想干什么?
林哲平:不想干什么!
班主任:想不想学了?
林哲平:想。
班主任:想学你还打篮球?
林哲平:打篮球也不会影响考学。
班主任:谁说的?怎么不会影响?打篮球不浪费时间?不分散精力?不……?嗯?
林哲平:……
班主任:怎么不说话?我不是不让你们打篮球。只是你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等学好了,考上个好高中,上个好大学,以后有的是时间打篮球。现在不好好学习,什么也考不上,就回家种那么几亩地,有什么出息。以后还怎么打篮球。你学好了不是为我学的,你们家长把你送到学校来,我就要对得起他们。就要对你负责。你说是不是?你学好了,有出息了,我能有什么好处。顶多就落了个好名誉。有什么用?你的前途是最重要的。现在说什么素质教育,别听那一套。都是瞎扯。考试分数就是一切。你素质再高,球再好。大学也不要。要你干什么?人家只要你的分数。你说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再看看你的父母吧!他们多累啊!是不是?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他们着想啊!他们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供你上学,不好好学习,对得起他们么?你就这样报答他们?而且,你的情况又特殊,你是从外地转来的,还要额外交钱给学校,不好好学习,能对得起自己么?能对得起这些钱么?能……
林哲平听着听着,心里竟泛起酸来。一股热泪夺眶而出,任都忍不住。老师一看自己的话这么有作用,十分的欣慰。见好就收,说:你也不小了,我也不多说了,回去好好考虑考虑吧!
林哲平回去真的考虑了许多,觉得老师的话真的很有道理。决定要好好学习。而老师的话更对的地方就是自己的确是转学来的,和别人不同,好像转学来的就镀了金,一种鹤立鸡群的自豪由然而生。
朝阳(2)
第二天下了小雪。学校有出操的规定,也几乎是风雨无阻,说是为了学生们的健康着想。林哲平跑着,忽然发现身后有一个熟悉的身影一直跟着。一回头,惊喜的差点笑出声来。那不是别人,正是莫小雨。在这种时刻,雪、路、人,没理由不表现一番。于是装作没注意到莫小雨,迎着风张开双臂跑了起来,感觉就是世界杯自己踢进制胜球后,全场瞩目。可这感觉在转眼间就便成了被判越位进球无效的伤悲。因为在第一个转弯的地方,就发现莫小雨已经消失在了视线里。心中失落至极,垂头丧气的停了下来,麻木的往回走。
在进入教室的刹那间,莫小雨忽然出现在了面前。林哲平不敢确定是不是找自己的,但心里还是告诉自己:一定是找自己的。
“林哲平”。莫小雨忽然开了口。
“啊”。林哲平本能而机械的应了一下。
这一刻林哲平仿佛等了若干年。感觉今天下的不是雪,全是温暖的鹅绒。心中的猜测又多了许多问号。她叫我干什么?是明白了我的意思?是来接受我?是来拒绝我?还是……
“我听说你昨天挨老师批评了。好像是因为你贪玩,怎么样?没事吧?”
林哲平:“噢,没事没事,谢谢你的关心,你怎么知道的?啊?”
莫小雨:“大家都知道了。你不能总是贪玩,要好好的学习啊!那样咱们才可以考入同一所高中,还是好朋友,那多好啊。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问我,我尽量帮你。我们都要进步啊!好了,马上上课了,我先回去了,有时间再和你聊,你自己也要注意啊。”
说完,莫小雨转身往回走,在转身的那一刻留给了林哲平一个甜甜的笑。在林哲平回味笑的时间里回到了教室。只剩下林哲平在那呆呆地立着。心里有两种感觉在翻滚着争相出来。一种是要听她的话,好好学习;另一种是莫小雨竟然这么关心自己,那是不是表示她已经接受了自己。可女孩子毕竟不好意思说,只是暗示一下。在两种感觉翻滚了一次以后,林哲平认为肯定是第二种感觉。这时自己的心都要化了,。现在就是*站在零下二十几度的北方,感觉也是浑身温暖的。整个人完全笼罩在爱的国度里,陶醉了。尽情的体味着这份美妙的时刻和甜美的感觉。直到上课铃声响起,才把他从梦中惊醒。愤恨的在心中狂骂这该死的铃声破坏了自己的幸福。
接下来的日子,林哲平为了自己的目标,为了让莫小雨实现两个人可以考入同一所高中、继续做好朋友的愿望,真的是很努力的学习了。成绩也慢慢的提高,让班主任也欣慰了不少。
林哲平的这位班主任叫柳绕顺,也是教数学的。因为长相十分像电影里面的日本皇军,大家给了一个很亲切的称呼:大日本。大日本在初四一年对林哲平也打过,也骂过。可林哲平对他的印象却一直很好。可能是因为他真正给自己上了几次深刻的“政治课”。让自己懂得了许多,这些让自己一生受用,较之于那些小打小骂,那些可谓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了。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只一点点就可以让别人永远记住。不管是喜欢还是痛恨,只要一点点,一点点就够了。
朝阳(3)
当年夏天即将中考。天气比往年热出了许多。树上的知了疯狂的叫着,吵的原本安静的小村庄不得安宁。空气中一阵又一阵的热浪夹杂着知了的叫声一遍又一遍的袭向教室。学校的设施尚不够完善,教室里还没有风扇。学生们热的汗流浃背。一个个全都一副霜打了的茄子,没精打采的滩在教室里,忍受这酷暑。老师们也都热的不再讲课。可为人师表,却又不能先逃掉,只能忍着。最后实在不行了,叫几个学生去打水,回来倒在地上,充分发挥蒸发吸热的功能,而实际上并没有改变什么,只是心理上有了慰藉。
整个村子热的快要蒸发掉,花草树木都低下了头。偶尔会看到出行的人,都是光着膀子,穿着短裤,全身晒的黝黑,甚至都晒的暴了皮,起了水泡。牲畜都躲进了阴凉的地方,平时叫得欢的狗也都悄无声息了,伸着长长的舌头,“哈哈”的流着口水。鱼塘里的鱼也热的泛了白,浮在水面上任人捞捕,到处一片死气沉沉。
太阳直到下午五六点钟还挂在半天边不肯下落,徘徊在地平线上,留恋着这一天。天边的云被烧的通红,甚为壮观。这也预示了明天还是个热天。农村有句谚语说:早霞不出门,晚霞热死人。意思是早上如果看到彩霞,那么今天八成会下雨,所以不要出门了,出门也要有所准备;而如果看到晚霞,那就预示着明天是个大热天。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的生活中总结出的这些谚语是十分权威的,比起许多的权威人士的权威发言要权威的多。比如说天气,在云城电视台上正当权威人士大肆叫嚣着今夜到明天晴时,外边正在下着大雨而且一下就是好几天的事是时有发生的。
晚上是一天中凉快的时候,却又十分难熬。白天大地吸收积蓄了一天的热量全都用在了晚上。晚上没有风,说凉快只是没有了太阳后大家就会认为凉快。空气闷热、湿热。浑身上下都是粘糊糊的,刚洗完澡还是一样。可又不能向白天穿的那样少,不是怕冷,温度和白天差不很多,而是怕蚊子。云城这里的蚊子厉害的很,几乎无孔不入。晚上睡觉放下蚊帐,第二天起床会发现自己被蚊子叮了数口,蚊帐里还可能有许多因贪喝的太饱而没有逃到的蚊子,最合这时只要上去轻轻一碰,就会有一滩黑红的血出现,恶心之状,难以言语。
林父林母为了儿子能专心学习,考个好高中,上个好大学,便牺牲自我,完成大我。每天晚上起床数次,为林哲平抓蚊子。林哲平对这些事都是知道的,但又不好意思开口感谢父母。毕竟这么多年来从来都没有对父母说谢谢,第一次开口总会感觉不习惯。只好暗下决心努力学习,报答他们。也让自己的良心得到安慰。
林哲平还有姐姐。为了供两个弟弟上学,都早早的退了学,在外打工。为了弟弟的中考,努力工作,用挣来的钱给弟弟买了某某某牌子的安神补脑液。林哲平喝了几瓶后,顿感这东西既安神有补脑。自己感觉比以前聪明了许多。会做很多题了,还能背诵很多记忆性的东西了。直夸这东西不错,可惜这东西太贵,姐姐挣得那点工资只能让自己尝尝鲜罢了,想长久的喝下去是不可能的。但这也让林哲平很高兴。因为他相信此安神补脑液是终生有效的,大脑既然补上去了,就没理由再反弹降下来,不像现在的减肥广告,宣传的口号是一次减肥,终生受益。可越减越胖,让人不能忍受。这样在心里就已经感觉到自己是超人一等了。可他忽略了现在市场上的东西的实效性,能其一天作用就不错了,想终生有效的话除非用了以后马上学习,在效果还没有来得及消失前确定自己的终生。不过虽然这样,林哲平的心理上还是占了优势。就好像两个近视眼比眼力,八百度的就是感觉自己比一千度的视力好。其实两个人摘了眼睛,谁都看不到谁。
朝阳(4)
林父林母是中国标准式农民阶级的代表,几乎算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没有文化,只有靠种田来养家糊口。早些年住在云城,后来云城闹饥荒,便和林祖父母一起搬到了吉野。就在搬走的前四十天林哲平出生了。所以,母亲说林哲平是出生在云城的长乐镇的,因为那时候计划生育的话题还没有像现在这种程度的摊开来说,只是响应国家的号召:人多力量大。就生了四个孩子。林哲平是老三,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一家六口人在吉野和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林哲平有许多个大伯、姑姑、姨姨什么的,但随祖父搬到吉野的只有林父和三姑。林父是兄弟姐妹中最小的,其他人都宁愿在云城忍饥挨饿也不搬走。其实不是不想搬走,只是不想照顾老人而已,这些在后来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一个人在吃不饱自己肚子的时候是不会想到去救济别的人的,那些搞什么慈善捐助,救济别人的都是在自己能够吃饱而且吃好且不用为活命而操劳时才去做的。当然这都是后话,其实在林哲平的生命中对外祖父和祖父母完全没有印象。所以也谈不上什么感情不感情的,只是事实上他们是自己的外祖父和祖父母罢了。就比如说岳飞是我们的民族英雄,对于我们面对一个已经死了几百年的人而言是不会有任何什么肃然起敬之类的话的,每天参观岳飞墓还要拿着个锤子敲秦桧的头的人都是没事找事干的,都是冲着那人多去的,就像看猴戏的人,都是凑热闹的,真正关心猴子今晚的晚饭的人还是很少的,可又碍于面子,不能不出手。
林哲平只和外祖父母相处了十年,也就是搬回云城前在吉野待着的十年。而对于那些大伯什么的完全没有概念,就如同陌生人一般。即使后来的生活不可避免的和他们有了一些关系也都没有改变他们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在自己的生命中,他们和街边的乞丐没有什么两样,就像坐火车时候自己对面的乘客,坐车的时候大家是面对面的,车到站了就大家各奔东西了。所以对林哲平而言,对自己生命起作用的就是在吉野的十年生活,一生都不可能忘记的那些人,那些事。那十年的生活也给自己以后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伴随这酷暑和知了的肆虐,中考终于来了。这些年的努力就看这一次了。其实这是一个很让人不能理解的社会制度,一个人的一生的好坏很大程度上竟然取决于几次考试。而且那些考试的东西都是在自己荒废了数年的时间去学习之后在考试以后就几乎一生中不会再和它有任何联系的东西,这着实让人不能理解。可是这是这个社会的不能改变的问题,似乎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可以代替这种制度的新的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这是这个社会的幸运,更是这个社会的不幸。可是这是不能改变的事实。
林哲平从家里出发的时候,家人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要有压力,正常发挥,细心,不要马虎……
在这中间还有一段小的插曲,就是林哲平的户口不在云城,还在吉野。用学校的话就是不能参加中考,得回吉野考试。林父母很是着急,就去找学校的领导帮忙解决问题。最终问题肯定是解决了。不过后来林家才知道那帮家伙是以此来挣点“外快”而已。因为户口不在不能考试的问题是大学的问题,可是林家是不知道的。没办法啊,又不能去找回来。就当是教训了。像这样的事在这个国家是很流行并且很普遍的,只是人们都未能已经习惯了,即使发生在自己身上也觉得是很正常的,也就不了了之了。
考场很静。出了擦汗和写字的声音,静的连自己的心跳声都几乎听得到。这时候,也没有想其他东西的余地了,只要低头伏笔答卷就可以了。
考试在没有什么意外的情况下结束了。之所以说没有意外,是因为大家认为中考或考试就应该是这样子,一群被考过的人出一些卷子,然后考一群即将要被考的人。在乎的只是最后的分数的高低,而不是是否真正有真才实学,有没有能力。这是很可恨的事。那群被考过的人深知考试的痛苦,可是却从来都不发扬雷锋精神。而是本着己所不欲,必施与人的态度。变着法整死要被考的人。现在中学的考试都要求创新,所以考题出的都很创新。比如说物理 的创新题,问:一只手表和一根刻度尺可以组合创新得到什么?答:二者相结合可以组成汽车行驶的分度盘。而我一直不明白的是不是汽车就是铁与橡胶组合成的,再充上电加上汽油这么简单就可以在路上飞奔了。不过也不能怪这帮人,因为目前确实还不能找到一个既能看出一个人的能力,又不用考试分数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有能力的方法。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我们的悲哀。
考试对于这些学生而言是痛苦与快乐并存的。这种事就像旧社会的大地主娶谁家的女儿做小妾,永远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事。许多人可以通过考试一举成名,而有些人却要因为一考试成千古恨了。许多人抱着上高等学府继续深造的远大理想,之所以是远大的理想,是因为很远很大。远的够不到边,大的量不过来。还有一些人是想赶快逃离学校这个地狱。这是最实际的,而远大的理想最终都会是理想而已。大家的目的不一样,但都有自己的目的。
对于林哲平而言,考试是痛苦大于快乐的。首先他对自己的实力深信不疑,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是不会考进重点高中的,可是莫小雨就是绝对在出意外的情况下都会考进重点高中的。如此一来,两个人就能考入同一所学校的愿望必定要化为泡影,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