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金耳-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块玉还有点价值,给我留个电话,我给你找个买家,绝对亏不了你。”

    吴天缘看着贾大兵拉着藏家偷偷嘀嘀咕咕的样子,心里一阵恶心,这是狗屁专家!**裸的骗人,明明是清代玉牌,给人家说是民国货。万一对方他,肯定往死里压价,最后赚的都是自己的!

    “老贾,快点干活!”

    一旁的老刘实在看不过去,低声提醒一句,摄像机在录节目,你不要脸,我们两个还要脸!

    “我这不是帮着藏家解决问题?好,记得我,下一个!”

    一直忙到五点多,终于鉴定完所有藏品,一共选出十件所谓的重器。在吴天缘眼里都是些大路货,最好的也不过是个清乾隆的民窑大罐,最多也就二十多万。

    都是些入门级别的藏家,好多都是抱着捡漏心态,眼力不行还很固执。看了几本书就抓住一个所谓的鉴定要点,比如青的发色,或是底款的字体。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手里也没有真品的比较,不打眼才奇怪。

    让吴天缘说,与其这种瞎胡闹,还不如多去博物馆看真品。看的多自然有感觉,这种直觉才是鉴定的要点,老话讲真东西见多了,看见假的就不舒服!

第72章 考考我?() 
“今天是我们中原瑰宝的复赛,四位专家从上百件藏品中选出十件重器,一起来角逐最后的瑰宝荣誉,我们先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四位专家登场。”

    吴天缘四个人在现场观众的掌声中入场,依次坐下后,由主持人逐一介绍身份。

    “我们的老朋友,省博物馆瓷器鉴定专家,胡老师!”

    “省博物馆鉴定专家刘老师!”

    “青铜玉器资深鉴定专家,贾老师!”

    主持人走到吴天缘面前,特别介绍:“这位年轻人是新面孔,大家一定很好奇二十多岁难道也是专家?我隆重的介绍吴天缘,中正拍卖行的金牌鉴定师,本身也是大藏家,连续几次上拍千万级别的重器,是古玩行的新秀!”

    吴天缘没想到赵导演如此捧自己,看来是宋老交代过,看着观众们热情好奇的态度,笑着站起来打招呼。

    “下面我们有请第一位选手登场!”

    海选晋级的十位选手按照预先排好的顺序登场,专家手里也有一份资料,上次过完藏品又经过一轮鉴定,确认后才能参加今天的复赛录制。

    吴天缘看了看手里的资料,很详细,什么出处,什么来历,大致的存世量,还有市场价格一目了然。节目组做功课很不错,也不用他们四个专家,随便找几个人都能干。

    前两年鉴宝节目很是火爆,每个电视台都有一档这样的寻宝栏目,一时间真是全民淘国宝!谁家里的旧货都希望是价值连城的珍品,一卖就是几百万。

    这两年市场冷却下来,经过无数次的打眼上当后,人们终于知道古玩行门槛很高,没个十几年专业学习根本就是瞎胡闹。现在留下来的都是铁杆粉丝和资深藏家,这类节目也少了很多。

    中原瑰宝算是最早的鉴宝节目,中原是文化大省,瓷器玉器青铜都是发源地。民间有不少宝贝,大前年还真通过节目选出一件国宝级的青铜器,最后由省博物馆收藏。

    “有请第五位选手登场!”主持人看着一个中年汉子兴冲冲的上来,手里拿着一条鱼?

    “这位选手,您手里拿着是一条鱼?”

    汉子笑道:“这是我家传的一条瓷鱼,传了好几辈,听说是乾隆年间的宝贝,今天来让专家给看看。”

    老胡微笑的接过这条惟妙惟肖的瓷鱼,对着摄像机介绍道:“瓷器发展到清三代是一个巅峰,不但有康熙和雍正的仿古,还有乾隆的创新。这条鱼大家看着奇怪吗?其实它有个专业名词,我们行话叫做仿生瓷!”

    主持人一看大家好奇心都调动起来,赶紧追问道:“仿生瓷?难道那时候就有仿生学?”

    “仿生学不至于,但仿生瓷很是出名。”老胡解释着:“仿生瓷是中国清代模仿禽、兽、虫、鱼、植物等形象造型的瓷器,名字出清代朱琰陶说。清代乾隆年间有很生动的象生瓷,多为色调齐全的粉彩瓷。”

    “象生瓷所模仿的生物种类有:一禽鸟类。如鸡、鸭、鹤、鹌鹑等。二海螺类。三果品类,如瓜果盘,盘内盛有瓜、石榴、樱桃、栗子、花生及螃蟹等。四草虫类。如蝈蝈、蝉、螳螂等。惟妙惟肖,生动传神。象生瓷在乾隆年间最为盛行,除瓷塑外,还有仿青铜器、漆器、大理石纹盒、木纹盒、织金锦、锦皮书函等,均可达到乱真程度。”

    “这位选手的这条鱼就是乾隆仿生瓷的精品,大家看多象!”

    摄像机把特写镜头放在大屏幕上,果然是惟妙惟肖,观众纷纷鼓掌。

    “我今天就想问一下专家的价格问题?”

    吴天缘看又该自己上场,接话道:“仿生瓷相对来说比较少见,去年匡氏秋拍过一个早生贵子的官窑果盘,最后八十六万成交。”

    “您这个是民窑,不过寓意吉祥,取自年年有余。我最保守估价十万到二十万之间,要是上拍,二十五万都有可能。”

    汉子高兴道:“不卖不卖,留着做传家宝,子子孙孙传下去!”

    看着选手满意的离开,现场气氛达到**,观众还是喜欢看这种有趣味的藏品,或是真正的重器。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一条民窑的鱼能卖二十万?真是开玩笑!”

    中场休息的时候,吴天缘刚喝了口水,就听见一旁的贾大兵阴阳怪气道。

    “怎么?你羡慕?”吴天缘不屑道:“你要是有一样的,我出二十万收如何?”

    “你?”贾大兵被吴天缘一句话顶的上不了气!原本想着好歹自己也是资深专家,故意倚老卖老的刺刺年轻人,没想到吴天缘也是个硬头,比他还厉害。

    吴天缘已经确定贾大兵是针对自己,虽然不知道原因,但自己就不怕别人挑衅,自己正愁没人打脸!

    “不要倚老卖老,这个行当不是年龄大就一定行!”吴天缘故意反击道:“我上拍的顾景舟石瓢壶,吴昌硕印章套装,对了,还有张大千不是靠活了一把年纪就能弄来的!”

    “你说什么?”

    贾大兵脸色一变,猛地站起身,突然看见吴天缘不屑的眼神,想到对方不是一般的年轻后辈,实打实的资深藏家。忍住怒火,冷哼一声,转身离开。

    吴天缘淡淡一笑,继续喝水养神,很讨厌这个什么贾专家,为老不尊,真是丢行里人的脸。

    “我们有请第八位选手,您带来的是一个玉器?”

    老者拿出一个古玉佩,小心的放在贾大兵面前,让他给看看价值。

    “难得的明代古玉,包浆厚实,沁色自然,唯一的缺点就是有些残缺,否则最少也是百万级别的重器。”

    说到这里贾大兵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玉蝉,放在摄像机前道:“我这里有一个汉代玉蝉,也就是俗话说的汉八刀,大家可以比照一下。”

    赵导演一愣,这个本子上没有,贾大兵是什么意思?

    大屏幕上特写玉蝉很是晶莹剔透,寥寥几刀就把玉蝉的高洁之美刻画的淋漓尽致。观众一比较,高下立辨。

    “我想问一下吴专家,不知道我这个汉代玉蝉要是上拍能值多少钱?”

    这下子连主持人都楞住,这是什么意思?说好了是专家鉴定选手的藏品,现在这么专家之间较起劲了?

    吴天缘淡淡一笑,拿起桌子上的玉蝉,扫了一眼道:“看来这是老前辈要考考我这个后辈的眼力啊!”

    观众哈哈大笑起来,以为这是节目组事先安排好的桥段,就是为了搞笑。

    “请问贾老师,您这个玉蝉是自己收藏?”

    “这?”贾大兵眼睛一转,委婉道:“一个朋友之物,托我来问问价。”

    “那就好,我就说堂堂省博物馆玉器专家贾大兵不会拿个民国高仿来这里开玩笑吧?”

    所有人一听,面面相觑,什么?民国高仿?

    主持人赶紧追问道:“吴老师,您说这个不是汉八刀?”

    吴天缘轻描淡写道:“是不是你要问主人贾老师吧?”

    “好!果然不愧是中正金牌鉴定师,老弟的眼力我佩服!”

    贾大兵看见摄像机对着自己,强压下心里的震惊,饕餮天衣无缝的余仿竟然被那小子一眼看破?这个时候只能顺水推舟,否则丢人的就是自己。

    “看来是专家给我们开了一个玩笑,目的就是让大家提高警惕!”

    主持人灵机一动,赶紧把话题岔开,继续让最后两个选手上场。节目结束,那个乾隆瓷器最后夺冠,这次中原瑰宝全部录制完成。

    “贾老师,你刚才是?”

    赵导演怒气冲冲的跑上来,正准备质问贾大兵是什么意思?都是老熟人,为什么不按照台本进行?

    “哼!”贾大兵脸色一白,也不知道如何解释,干脆转身离开。

    “不好意思导演,贾大兵可能不舒服,我们也先离开,再联系。”

    剩下两个专家略有深意的看了看吴天缘,打个圆场也纷纷离开。留下赵导演一脸迷惑,吴天缘暗笑道:“先考我?早了一百年!”

第73章 博物馆有赝品?()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吴天缘根本没放在心上,这几天在天缘居呆着,不断有客人上门,每天也有几万的成交额。电视里那些千万级别的重器都是凤毛麟角,对于一般藏家,几千几万的才实在。

    自从他上次斗宝后,古玩城都知道天缘居有重器,每天都有人来看珠山八友,加上吴天缘消灭谢氏的事迹,一时间传为佳话。

    “小丫头你回来了?我去接你!”

    吴天缘接到柳美子的电话,说她在机场,赶紧开车去接人。这次她回去一个多星期,除了拍卖的两天,都是在家里探亲,肯定玩疯了!

    “这是礼物,大阪特色,真是累死人,回来好好休息两天!”

    “家人都没事吧?下次有机会我登门拜访一下前辈。”

    柳美子高兴道:“好啊,我这次回去给我爸说了你和现在的工作,他很好奇,说下次去日本一定要见见师哥。”

    “这是洪宪瓷,有一个超标,多喊了几手。对方也是个中国人,看来是藏家,其他的都是底价成交。”

    吴天缘一听都是真品,不用打开看,这次瓷器有珠山八友和洪宪瓷,古币有银元,半个月以后的专场就叫民国遗珍!

    “先送你回去,好好休息一天,公司马上要准备拍卖,有你忙的时候。”

    吴天缘又给了柳美子五万的奖金,昨天给张阳也打了笔资金,他不是小气的人,为自己办事,只要用心钱不会少。

    “嘿嘿,我都留着跟着你捡漏,你看这次我也拍了两件玉器,都是清晚期,不错吧?”

    吴天缘哈哈一笑,鼓励一下柳美子,小丫头很有灵性,以后培养起来有前途。

    “洪宪瓷?不错!”

    孙老笑着鉴定完,很是高兴道:“这次你的民国遗珍完全就是一个专场,珠山八友全套,加上四个居仁款洪宪瓷。还有四个稀有银元和光绪通宝,最难得的是孤品库平一两的展览,牛气!”

    吴天缘现在已经不兴奋,对于古玩来说钱永远都不够,真正国宝多少钱人家都不卖。现在手里只两千万出头,还是穷人!

    “对了,我托关系找到马定祥,他看了照片和资料,说这两天就来。到时候你负责接待,马老可是钱币的泰斗,好好拉拉关系。”

    吴天缘很期待马老,他早就知道马定祥的威名,故宫古币名誉专家,圈子里的绝对泰斗大师。自己对古币了解不深,跟着多学习几招。

    刚把洪宪瓷摆到店里,吴天缘接到宋老电话,说是省博物馆有个展览,让他一起去看看。

    “您老找我看展览?”

    吴天缘接上宋老,今天老爷子怎么有闲心?博物馆最近忙还真没来过,展览不是经常有?

    “这次是好机会,明清大展,省博物馆联合西湖博物馆一起办,我被邀请参加,有机会亲自上手,你去不去?”

    “打死也要去!”

    吴天缘兴奋着,有机会吸收能量肯定去,能在博物馆亲自上手机会很小。宋老是资深专家,人脉资历都足够才有这个机会,这次跟着他好好开开眼。

    “宋老就等您了,这位是?”

    “中正拍卖的吴天缘,老孙的金牌鉴定师,很不错的年轻人,我带着来学习一下。”

    吴天缘给郑副馆长打招呼,几个人一起进保险库,几十件明清瓷器书画精品都在里面。

    “这是王时梅的梅花图?”

    “八大的枯竹?”

    “明青花龙纹瓶?”

    吴天缘激动着,平时难得一见的重器这里随便都是,跟着宋老屁股后面,找机会上手吸收能量。越是大师作品,能量越充裕,每一次都是享受。

    “你小子怎么在这里?”

    突然身后一阵大叫,吴天缘回头一看,竟然是贾大兵!想起来他就是省博物馆的专家,真是冤家路窄。

    “小贾,没看见宋老也在?叫什么?”

    郑副馆长官威十足,贾大兵赶紧赔笑,死死瞪了吴天缘一眼,不敢说话。

    “怎么样?老宋,这次我们馆送来的藏品不错吧?”

    宋老看着西湖馆的老朋友,开玩笑道:“什么不错?重器都不舍得拿出来!那几张宋元书画呢?明永乐人物罐?这张王原祁还没我家的好!”

    “你知足吧,那些镇馆之宝展览一次要文化局批准,手续麻烦的很。有这些都不错了,别废话。”

    几个人有说有笑,吴天缘一看还是宋老有人脉,难怪博物馆也要请他来,这就是资历。

    大家看了一个多小时,交接没有问题,剩下的就是展示设计。吴天缘跟着宋老继续转博物馆,好容易来一次。

    “我刚才看你跟那个专家有矛盾?”

    吴天缘冷笑一声,简单解释一下上次的事,宋老一听对贾大兵印象很差道:“哎,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种败絮其中的人不少,平时道貌盎然,暗地鸡鸣狗盗,不是好东西。”

    两个人边聊边看,走到青铜馆,中原是青铜的发源地,殷商文化的起源。有不少重器,司母戊大方鼎,妇好墓都在这里发掘。

    “咦?”

    就在吴天缘经过一个展柜时候,突然神情一变,赶紧凑到展柜前,仔细听起来。

    “什么事?”宋老好奇道:“这是商代的青铜觚,酒器,只有商代有,以后就消失不见。”

    吴天缘沉着脸,听了一会,低声道:“这是个仿品!”

    “你说什么?”

    宋老脸色大变,这个话不敢乱说!这是省博物馆,每一件都是经过层层审核鉴定,不可能有仿品!

    “我肯定这是件民国高仿,我有证据!”

    宋老看着吴天缘一脸正色的样子,一咬牙,打电话给郑馆长,让他赶紧过来。

    “老宋什么事?要请我吃饭?”

    宋老大怒道:“还请你吃饭?你去吃牢饭吧!”

    郑馆长一愣,多少年没见过老朋友发火,今天这是?

    “馆长,我能确定这个青铜觚是民国仿品!”

    “不可能!”郑馆长大叫着,死死盯着吴天缘,低声道:“小吴,这话不能乱说,要负责任的!”

    吴天缘一看周围没人,指着青铜觚一个腿的位置,低声道:“这个有个小铜钱的标志,就在锈色里面,你不信可以看看。”

    “这?”郑馆长有些犹豫,看了看吴天缘言之凿凿的样子,他听过这个小伙子的事迹,绝对不是信口开河的人。

    “你还等什么?偷偷找人看看,这是你负责的部门,真要出事你就是第一责任人!”

第74章 家贼难防() 
宋老着急道,这个时候老朋友还等什么?真要等东窗事发被处分?

    “好,你们等着!”

    郑馆长一咬牙,现在也没游客,就当日常检查,打电话找工作人员开展柜,带着青铜觚去鉴定部。

    “馆长您怎么来了?”

    一进门正好贾大兵在,赶紧关掉斗地主的网页,站起身道。

    “你在正好,帮着鉴定一下这个青铜觚,是不是赝品!”

    贾大兵一听,脑袋一嗡,差一点坐在地上,心里闪过一个念头:“完了,被发现了?”

    吴天缘敏锐的察觉到这点,心里冷笑着,看来真是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还愣着干什么?快点!”

    郑馆长没有发现贾大兵的心虚,看见他不动手,赶紧催促道。

    “这?”贾大兵强装镇定道:“这不是早就鉴定过,好几个人都没问题,您这是?”

    郑馆长一犹豫,看了看宋老,低声道:“你再看看,特别是这个腿,就这个位置,清理一下!”

    贾大兵眼前一黑,绝对不能让人看见这个位置,他心里清楚后果是什么?自己一时鬼迷心窍,被饕餮抓住把柄,要挟着利用日常清理的机会,换了好几件高仿,这件就是其中之一!

    原本想着不是什么重器,加上好多年没人检查,被逼无奈加上重金利诱下干了几次,没想到今天要东窗事发?

    “好,我看看!”

    这个时候更要镇定,现在露馅明摆着告诉别人就是他干的!贾大兵有些颤抖着接过青铜觚,走到鉴定台,用特殊的清理液慢慢清理着锈色。

    “您看,没有什么啊!”好一会贾大兵转过身,用手指着腿低声道。

    “小吴你看!”

    郑馆长转身问吴天缘,这个能证明了吧?

    “不是这条腿!”吴天缘冷冷一笑,现在能确定贾大兵就是内鬼,大声道:“看来贾专家有所顾虑啊!要不我帮你!”

    郑馆长一看贾大兵冷汗直流,心里也明白什么,严厉质问道:“贾大兵,难道你?”

    “馆长,对不起!我一时鬼迷心窍,你放我一马!”

    贾大兵看着吴天缘伸手要抢青铜觚,吓得噗通跪倒,拼命磕着头道。

    “真的是你!”郑馆长暴怒着,没想到自己眼皮底下出现监守自盗?这

    “老郑,快报警,现在是你将功补过的唯一机会!”

    郑馆长心里也是一阵挣扎,他是主要负责人,出这种事绝对跑不了一个失察的处分。不过这事瞒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