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金耳-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23章 多了一个好基友() 
“你千里迢迢来一次不容易,一会一起吃饭,我介绍个人给你。”

    吴天缘一愣,没想到教皇还请自己吃饭?不吃白不吃,嘿嘿。

    “来,马歇尔,见见大名鼎鼎的寻宝大师,吴先生!”

    一个四十出头,精明强干的意大利人热情的走进来,跟吴天缘打招呼道:“久仰大名,我是马歇尔,来自美第奇家族。”

    吴天缘恍然大悟,深深看了教皇一眼,暗道:“果然是老奸巨猾!”

    美第奇家族,是佛罗伦萨13世纪至17世纪时期在欧洲拥有强大势力的名门望族。

    没有美第奇家族就没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心脏是佛罗伦萨,那些最为人熟知的艺术家,多半与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我们漫步世界艺术馆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展,当我们的眼睛掠过马萨乔、多那太罗、波提切利、达芬奇、拉菲尔、德拉瑞亚、米开朗琪罗、曼坦尼亚等等如雷贯耳的名字,或许应该了解,还有一个名字在这些文艺复兴巨匠的身后闪光,那就是———美第奇。

    事实上展览的许多作品,本是美第奇家族的收藏,有不少画像和雕刻,就是为这个家族的成员而作,甚至展品最主要的来源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也是这个家族的遗产。

    乔凡尼与科西莫是美第奇家族财富与文化的奠基人,他们从银行业起家,逐渐获取政治地位,几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是佛罗伦萨实际上的统治者。

    这个家族还诞生了三位教皇,利奥十世、克莱门特七世、利奥十一世,两位法国王凯瑟琳和玛丽,还有数不清的贵族和政要。

    华丽公爵洛伦佐是文艺复兴盛期最著名的艺术赞助人,原本科西莫曾为他寄予厚望的儿子乔凡尼不幸早夭而痛苦,担心家族后继无人,他不知道,他的孙子洛伦佐将是这个家族最出名的人,史称华丽公爵洛伦佐。

    洛伦佐最先注意到了才华横溢的米开朗琪罗,对他倍加重视和爱护。这个14岁的少年出入洛伦佐的宫殿,学习、观摩大量的艺术品,并与当时最有名望的人文主义学者、诗人交往相处,这对一个少年的技法、视野及价值观的影响不言而喻。

    中年的米开朗琪罗受出身于美第奇的教皇利奥十世委托,在佛罗伦萨为美第奇家族建造陵墓,这项工程断断续续进行了15年。著名的昼、夜、晨、暮四座雕像就安放在陵墓的石棺上。

    陵墓还有一座雕像,表现的正是洛伦佐,英俊的面容,华美的衣饰映衬着深沉的忧思,可见他们之间的深厚关系。

    美第奇家族的最重大的成就在于艺术和建筑方面,在文艺复兴时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乔凡尼是这个家族中第一个赞助艺术的。援助马萨其奥并且定货重建圣洛伦佐教堂。

    科西莫著名的艺术性的合作者是多那太罗和菲利波修士,那段时期里最灿烂的一笔就是米开朗基罗,从洛伦佐开始他为几代美第奇效劳。除了委任艺术和建筑方面的工作外,梅第奇也进行大量收藏,当前他们的收藏是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的核心展品。

    这顿饭吃的可谓宾主尽欢,特别是马歇尔和吴天缘两个人,简直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平心来说,吴天缘见过不少大家族子弟,但马歇尔无疑是最有艺术气质和审美品位的人!

    “好了,既然你们已经成为朋友,那就好好合作。”教皇放下茶杯,看着吴天缘道:“意大利是世界文化之都,更是奢侈品的发源地,相信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那当然,您放心,美第奇家族肯定是我最合适的同盟!”

    吴天缘心知肚明,教皇也是美第奇家族的人,这个家族曾经扶植过三任教皇,在教廷里的强大毋庸置疑。这次让他们两个见面估计也是早有准备,希望通过合作互利互惠。伟大的主是不需要财富,但人需要不是?

    欧洲又多了一个同盟,意大利的美第奇家族,马歇尔对中国文化很有了解,吴天缘邀请他去京城一次,两个人好好计划未来合作的方向。

    “你小子真大气,连传说中的圣枪都舍得送?”

    吴天缘看着胡建民愤愤不平样子,好笑道:“那是他们的圣物,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又不是舍利子,留着有什么用?”

    “这次能赢得教皇老头的支持,在意大利多了一个好盟友,那可是世界奢侈品之都!”

    “更何况一个圣枪算什么?”吴天缘指了指手里教皇送给的资料道:“有了这些线索,我分分钟就能找到更多圣物,什么金约柜、都灵裹尸布、圣十字架、圣钉,都不是事!”

    胡建民无奈道:“下次记得换点顶级油画回来,现在天缘不止一个博物馆,还有油画馆和古代文明馆等着开门,一件藏品都没有!”

    “别急,宝藏就那么多,找一个少一个,你以为是无穷无尽?”

    吴天缘反驳道:“最后还是要靠天缘基金和天缘堂赚钱,这个才是长久买卖。对了,日本那边对于仿古瓷反应如何?”

    “小日本都快疯了!”胡建民兴奋道:“所有瓷器一露面就引发轰动,山中家族和坂本五郎的桃李会组织聚会,邀请资深藏家欣赏鉴定,结果震撼全场。就连安田家主也想私人定制几条最顶级茶具,准备收藏。”

    “小日本的审美还是很高,好东西一眼准!”吴天缘满意道:“调调他们的胃口,让老唐多积累点货,不着急出手,过两个月再说。”

    “青瓷和建窑是主流产品,但最顶级还是要靠三大名窑,汝官哥!”

    “这个我知道,慢工出细活,所有失传原料和秘方已经交给老唐,剩下就是靠时间和运气。别说是仿古,就是当年烧造也是百里挑一,十窑能出一个成品都算不错了!”(。)

第324章 包拯后人() 
“你介绍我认识包云起?包玉刚孙子?”

    “你还不愿意?”王建森介绍道:“包玉刚,世人公推的华人世界船王,稳坐世界十大船王的第一把交椅,创立环球航运集团,香港十大财团之一。”

    “我知道包玉刚是船王,难道咱们要跟他合作?”

    王建森见吴天缘一时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解释道:“我看你寻宝中心逐渐要往大海转移不是?海底是比陆地宝藏多,但难度也大不少!”

    “陆地你只要发现宝藏,随便就能挖出来。可海底呢?就算你知道下面有财宝,没有勘探技术你能弄出来?”

    “那包家有这个技术?”

    “你听我说完就知道我的意思,当年包玉刚到香港,资金不够,在朋友的协助下,筹集了70多万美元,专程到英国买回了一艘以烧煤为动力的旧货船,这艘船已经使用了28年,排水量也只有8200吨。”

    “虽然这艘船很破,但包玉刚却像得了稀世珍宝一样,请人将它整修油漆一新,并取名叫“金安”,这艘船就是事业的开始。1955年包玉刚成立了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并与日本一家船舶公司谈妥,将金安号转租给这家公司,从印度运煤到日本,采取长期出租的方式。”

    “这是一个冒险的决策,因为当时世界各国经营航运业的人,都是采用传统的短期出租方式,也就是每跑一个航程,就结算一次。这样不但收费标准高,而且随时可以提高运价。闻名世界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美国船王路德威克,以及老一代香港船王董浩云,都是这样做的。”

    “可是包玉刚与他们都不一样,他出人意料地采取了长期出租的经营方式,把自己的船为期3年、5年甚至10年地租给别人,租用者按月交纳租金,但租金标准却要低得多。许多人都在嗤笑这个不自量力,不懂规矩的小孩子,但包玉刚自有他的打算,他曾对人说:“我的座右铭是,宁可少赚钱,也不去冒险。”

    “他也是靠着这个良好信誉逐渐建立声望,通过它在银行获得贷款,最后成为一代船王。”

    王建森喝了口水道:“说这么多就是提前给你指条路,既然要去大海寻宝,不但是勘探技术要过关,还有运输和开采技术也同样重要。国内最厉害的就是包家,经过考证包玉刚竟然是包拯的29代子孙,忠良之后!”

    吴天缘哈哈大笑起来,这个他真没想过,这几次寻宝都是找沉船宝箱,用不了太多资源。不过王建森说的有道理,是他的思维太狭窄,宝藏能到只能是宝箱?还有更多的海底资源,石油、金属矿、甚至还有宝石矿,大海就是最大聚宝盆。

    “这两天我找机会让包云起来见你一次,好好谈谈,天缘基金就算钱再多也不能全部收购别人,海上运输包家很专业,这点没有问题。”

    两天后吴天缘跟包云起见面,谈好合作意向,以后大规模运输由包家负责,为海底探矿打下基础。

    “汉代铜镜博物馆?我要了!”

    吴天缘看着藤田兴奋表情,霸气道:“以后给我放出消息,只要是有敦煌藏品和汉代真品,有多少我要多少!”

    “老板就是大气,这次流云家的博物馆竟然主动找我,希望能跟您联系,谈谈收购家传汉代铜镜的事情。我去看过,六百八十多块,洋洋大观。”

    吴天缘点点头,藤田效率越来越高,当然主要是自己在日本名气越来越大,以前是寻宝,现在打造天缘堂,声望又提升一个境界。

    博物馆藏品最早才到唐代,现在手里有钱,直接买私人博物馆,这次汉代铜镜,六百多块精品,传承有序,马上就是一个专题展厅,填补汉代的空白。

    “汉代最多的就是铜镜和玉器,你们日本人好像不喜欢玉器?你多去找点回来,总而言之,汉代以前的宝贝,尽量都弄到我这里。”

    “还有我交代的一些现代艺术家作品,尽快多收集,钱贵点无所谓。”

    藤田兴奋着答应,上个月他正式从根津美术馆辞职,再也不跟着那个三井日下,过河拆桥的小人!

    有了吴天缘做靠山,生活更滋润,自由自在不说,每次谈成一笔交易还有分红,比以前好的多。

    看看跟着吴天缘的人,山中宏明原本是个败家子,现在竟然成为山中新家主。还有安田,开始也就是个大学教授,现在竟然成为安田财团重点关注人物,负责天缘堂在日本的销售。

    还有柳华生,每一个人都混的风生水起,自己凭什么默默无闻?

    日本最多就是中国文物,除了那些公立博物馆,还有上千家私人收藏,其中不乏精品。自己在这个圈子混了一辈子,这个人脉谁也比不了。没有办法,新老板是土豪,不差钱!

    天缘基金现在是多点开花,天缘堂逐渐形成品牌和产业链,进军高端瓷器市场,以后每个月都有源源不断长期收入。吴天缘没事还去寻宝,随便转一圈都是十几亿收入,用来收集回流文物。

    还有造神计划,手里已经囤积了两千多幅作品,马上要开始第一轮预热,先是从国内开始宣传,从知名画廊展示推荐,到网络热议制造话题,以吴天缘的实力用不了一个月就能炒高画家的知名度。

    再辐射到香港和台湾,然后是东南亚,最后是欧洲和美国,最多一年就能创造出一个冉冉升起的艺术新星!

    “对了,你们日本人是不是随身都带着自己的印章?”吴天缘突然灵机一动,问藤田这个问题。

    “印章?那是当然,它就是我的身份证一样重要,没有它什么也办不成!”

    吴天缘接过藤田小巧的私章,田黄石材质,真是随身携带。

    “在日本印章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认印,第二种是实印,第三种就是银行印。”

    藤田解释道:“认印顾名思义,就是在收到包裹之类的时候代替签名用,非正式场合下,签收各类东西可以用,比较随意,其实这类印并不重要,日本便利店,百元店都有的卖。”

    “实印在日本是最重要,具有法律代表性的印章,要求难以复制,且是全名。一般银行的印章,签约手机,签约房子之类的,都需要这类印章来。银行印这个其实顾名思义,只是有实印在,一般不用再多这一个,不过公司和重要人士这个也必须有。”(。)

第325章 新资源() 
“在日本的银行开账户等很多情况下,都需要印章,在日本刻章很贵,而且日本不承认橡皮章等软的印章,通常用木材、牛角等硬材质的章。日本通常用直径在1~1。8厘米左右的圆章,而不是方章。”

    藤田爱不释手把玩着小巧的田黄印章道:“这个是我专门高价拍卖来一块上等田黄,找大师刻的实印,随身携带,也是一种身份象征。”

    “我们日本人真正开始使用印章,始于奈良时代,相当于我国唐朝。这主要由于受到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1784年在九州志贺岛出土的中国汉光帝授予九州“倭奴国”的金印,是中国传到日本的第一枚金印。当然,这种印只作为国家关系的象征,不是实际使用的印章。并且,因为当时日本并没有汉字,所以,印章的使用也没有流行起来。”

    “到江户时代,除了行政上的文件以外,私人文件上也有了使用印章的习惯,为了登记注册正式印章,从而制作了图章簿。这是后来的“印章注册制度”的起源。在江户时代的日本,印章作为保护民众的私有财产,是除了生命之外最重要的东西,自此,也开始了日本独特的“印章文化”。

    “而到了明治时代,明治政府认为使用印章是恶习而试图废除印章去仿照欧美各国的签名制度,但是因为想要废除已经在日本根深蒂固的印章制度的阻力很大以及当时的日本民众的识字率低等等原因而出现大量的反对意见,最终不了了之。”

    “在日本印章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好的印章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才能使用,它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显示着正式和身份地位。在签署文件的时候,相对正规的文件,不单单要有签名,更要加上这个人本人的私章或者公章。这表明的是一种严谨与正规。”

    “古代没有机器刻章这一说,这样印章基本上都是出自于手工,不同的人刻出来的章也不一样,涉及到用的刀,印章材料等等一系列装备的情况下,印章的伪造难度和保险程度都会被提高。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加盖印章的原因。除此之外,印章加盖的位置也是一种防伪标识,印在什么位置,印章印下的角度都是有讲究的,这本身就是一种防伪标识”

    吴天缘没有想到日本人对印章如此重视,他几次去日本看见每个人都随身携带印章,好奇一问,竟然发现一个巨大商机!

    “年轻人进了公司以后,公司会为每个员工做一个图章,离职时一般要返还,用于公司内部签署各种文件,大到合同书,小到交通费报销的确认单。日本人还在图章的制作上很下功夫,很多公司发给员工的图章都是带日期的,每次用之前先要把日期调整到当天,然后再盖章。”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姓名图章都是圆的,但中国好像是方的比较多吧?”藤田笑道:“所以当我回到日本,拿出方的姓名图章时,周围人都说第一次看到姓名图章还有方的,觉得很大气很漂亮。”

    吴天缘哈哈一笑,暗道:“那是因为你们小日本是岛国,什么矿藏都没有,只能省着用!”

    送走藤田,吴天缘沉思起来,这次无意见提醒他一个新商机,印章!

    中国印章篆刻文化流传几千年,从秦朝开始,材质由自开始的青铜,到现在的玉和石头。每次拍卖会都有专场拍卖,自己第一桶金也是通过印章得来。

    “既然小日本如此重视印章,这个市场绝对巨大。按照藤田说法,现在日本主要流行牛角章和塑料章。有身份的才能用上石头或是玉章,田黄石只有最上等人才能使用?”

    吴天缘有些兴奋,国内有的是石头资源,田黄石自然是名贵,现在基本开采殆尽。不过还有很多其他石种效果不错,其中最上等的品种也不一定比田黄石差。

    “比如黄龙玉!”

    吴天缘突然想起一个名字,黄龙玉最初人称黄蜡石,它有着田黄般的颜色、翡翠的硬度,硬度好、透度高、色彩鲜艳丰富。由于其产在龙陵,又以黄色为主色,故最终得名为黄龙玉。

    主要产自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的苏帕河流域,距离缅甸翡翠产区非常近,同属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而成的滇缅宝玉石成矿带。

    其主色调为黄、红两色,兼有羊脂白、青白、黑、灰、绿等色。有“黄如金、红如血、白如冰、乌如墨”之称。黄的有金黄、蜜黄、蛋黄、鸡油黄、橘黄、枇杷黄等深浅不一的黄色。红的有鸡血红、朱砂红、猪肝红、玫瑰红、浅红、水红等。

    吴天缘赶紧让王红收集最新关于黄龙玉的资料,发现2004年初,市场上好的山料只要几元钱每千克,但当前已涨到几千元乃至数万元每千克。上好的籽料、草皮料、山流水、草花料等因资源稀缺,更是一料难求,价格处于快速持续增长中。其涨价速度之快,创下了玉石史上的奇迹。

    “我找行家问过,说是几年前游资炒作黄龙玉和昆仑玉,结果原料价格涨了上百倍。不过这几年逐渐回归理性,毕竟它是新品种,需要时间才沉淀才行。”

    王红笑道:“老板您有兴趣?黄龙玉的涨价速度虽然很快,但它的绝对价格却远远低于和田羊脂白玉2000…3000万元每千克和翡翠一个顶级挂件突破亿元,一个顶级手镯突破两亿元的天价。作为公认的三大优秀玉种之一的黄龙玉,其价值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其投资和收藏的空间不言而喻。”

    吴天缘点头道:“黄龙玉作为一种玉种的文化确实不如和田玉与翡翠,在国内一夜成名后,收藏界是褒贬不一,但归其原因还是因为它的出现时间太短,没有形成其特有的玉石文化,文化是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形成。”

    “当年翡翠在中国的早期经历不尽如意,刚出现时和今天的黄龙玉相似,它用七八十年左右时间变成人人追捧的对象。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一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价值本身就堪比黄金,升值潜力巨大,我有理由相信,黄龙玉将形成一种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