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免有些孤寂。喜欢热闹的人,一下子成了孤家寡人,思想未免有些困苦,困若斗兽,无处发泄,无人倾听。我自小喜欢读书,知理也不少。和朋友们在一起论嘴上工夫,他们纷纷败下阵来。有事大家一块商量,为他们排忧解难。相处得很随和。就一些问题总是争论不休,既热闹又开心。所交的朋友都是凭真心办事。不会带有任何私心杂念,至少我对他们是如此。平日里不分你我。都走了,大家各奔前程去了。虽通信还很及时,总比不得整日厮守一块好吧!
当时身边也有一个从小长大的伙伴,他也是一块过来的。合得相当的好。可对许多问题总是分歧太大,结果往往是僵持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好些话不被人理解,难免心中作梗。我也随时留心有没有可值得结交的。如今,只有对立,共同点少,也是不行。
真正的朋友,互相倾听,一吐为快,思想相近,一唱一合,其韵之和谐,其间之互补,个中人才知其间的美感。内心还是表面,都是莫大的安慰。但我宁可独行独往,也不结交酒肉朋友。那样反而会误了大事。须知,朋友千千万万,知心能有几?佳侣难寻,知音难觅。真正能成为知己的,决不是一天半日的事,要从各方面考虑才行。但至少大方向合得来。‘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彼此情投意合,举手投足,就表达了许多不可用言语类示意的感情时,才可称为知己。
我的朋友不少,知己也有几个,但朋友多多益善。结识的多了,尤其是知己,不仅开阔眼界,也可从他们身上知自己未知的事理,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当然了,朋友是要互相帮助的。知心的劝告最肺腑,知己的进言往往是亲身体验。集他人之精华,去自身之弱点,进步更快也!
我们的相遇相识相知,也不是一帆风顺。中间的反反复复,其中任何一环断了,都没有这段姻缘。所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能够相遇的有几个?相识的呢?相知的呢?必然呈递减趋势。古人都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见,知己的难觅和重要性。基于这种思考,加上良好的家训,我对人总是往好处着想,不认为世上的人生来就有坏种。都是社会造成的。
人本是一张白纸,就看你怎么染。社会是个大染缸,染好了,人人喜欢。一都是社会染的,所以对人总是宽大为怀,忍让一点,吃亏一点又有啥。小不忍则乱大谋。韩信钻胯而成大将,司马氏忍辱而夺天下。不必为一些小事而毁了自己的前程。看中自身的价值,不降价和他们做无谓的争论,浪费时间。
人性善。几千年以前的大家们早已提倡,仁善美。总是以德报怨。有时嘴上说的硬一些,内心还是不忍心去做。太善了。好多人都这么说我。连只鸡都不敢杀。善有什么不好。几千年的泱泱文明史,善为正统。
一切,任他人评说。能相识的人是有缘分的。有缘千里来相会嘛!缘尽了,各走东西。人世间,世无间,但规律总是可寻。我们的一切,都是缘分。命中注定的这份前世缘,任你怎样,也拿它没办法。记得以前曾有一个朋友对我说过,属于你的,赶也赶不走;不是你的,拿不来。的确如此。尤其是感情这方面,受外界影响较大,谁也不能保证永不变心,直到海枯石烂。朋友如此,夫妻如此,一家人也是如此。经历,阅历和家训及自己的志向高低都将影响人的情绪。
人无完人。只要不亏心,不亏人!
一九九四年四月二十一日于四川南充嘉陵江畔初稿
一九九六年三月十二日于辽宁盘锦辽河畔初稿完成
一九九八年七月十二日于辽宁盘锦辽河畔修改
二零零五年四月至二零零玖年拾月于江苏昆山娄江畔修改
《落叶惊梦》之一校园纯情《校园蓝蔷薇》﹒第一部﹒少年不知愁滋味﹒18
想人生最苦离别,三个字细细分开,凄凄凉凉无了无歇。别字儿半响痴呆,离字儿一时拆散,苦字儿两下里堆迭。
——刘庭信[双调·折桂令](忆别)
闲呆在家里。
什么也不去考虑,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好象家里的事与自己无关。父母也不指使我,知道我现在比他们更难受,让我自己静心去反思。真的,这个年纪,谁说都不服,自己说了算。当自己想清楚,啥事都好办。要说那时的我应该是心乱如麻。可我却没有这个感觉,倒是很镇静。
也许是一开始就知道会有这种结果似的,并不十分沉湎于失败。要说,人在失败打击之后,在拼命努力而仍未成功之后,不外乎有两种结果:一是对此耿耿于怀,气愤不已,“悔不该当初错斩了郑贤弟”。这里没做对,那里应该怎样做而没有去做,总之横挑鼻子竖挑眼,思来想去,后悔死了。却不去考虑今后的路该怎样走,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的怪圈里,越折腾陷得越深,不能自拔,什么事也做不成。
另一种则是好好总结这次教训,汲取其中的经验教训,为下一步做准备。关键之处更是细细分析,找出原因,用以借鉴。找出防范措施,拿出具体对策,以免今后重蹈覆辙。忘记过去,重新面对现实,以新的面孔去挑战现实。这是勇者的选择,也是智者的选择。不因历史而失去未来,不为一时一事的成败而计较。失败乃成功之母!
我那时,可以说是空白一片。既不思过去,也不想将来,车到山前必有路。不知道命里是如何的安排。自己没有任何打算。甚至连规律性的复读也从未去考虑。认为那纯粹是浪费青春。一心想出去干点冒险的富于刺激性挑战的事来。
甚至也曾有去打工的念头。先养活自己,才是真正的事。靠别人的血汗去组建自己的空中楼阁,没劲!想体会新感受新经验。但具体也不知该做什么,心里没谱。加上“老三届”告诉我,依我的程度,只需半年即可。也寻思有点道理。再说,我也抱希望考个热门什么的。只要有真工夫,跟上时代潮流,才算是不枉此生。对文凭看得很轻,也与此有关。再说,功到自然成,感兴趣的,合口味,自然会多吃。
更多的时候还是自觉不自觉的念想她,大有“想人生最苦离别,三个字细细分开,凄凄凉凉无了无歇。别字儿半响痴呆,离字儿一时拆散,苦字儿两下里堆迭。”
一个很偶然的事,改变了我的生活。外婆家的一个远房同龄亲戚,和我一样,落榜后去找叔叔。他那里也是教学质量不行。想到叔叔那里再读一年,会有一定把握。我什么也没说,不去打击别人的积极性。叔叔让我带他到另外的学校去看一看。应付似的带他去两所颇有名气的学校,不要外县学生。没辙。同时我也注意到公认最强的一个学校的招复读生简章。自己去了不必交很多的钱。当时没多少心思。倒是考虑她会去哪所学校。对自己来说,静心是最重要的。其它教学条件好坏影响不大。山沟里照样飞出金凤凰!
又到了开学的日子。父亲要我到曾读过三个月书的学校去,那里凭我的成绩,不要一分钱。我没同意,说是去那里不好看,遇见那老师没法交代,会很尴尬。树活皮,人活脸,不如去重点高中,那里升学率高。但父亲不同意,倒不是因为学费问题,说是她会去。可我浑然不知。明白那肯定是叔叔他们说的。但我也不好说什么,可就是不愿意去那里。父亲一看没别的办法,便拿出平日的威严,说去那里全家都支持,且学费又有优惠。
按说,父亲的简短的话语也极有道理,为我的前途着想。总在一块儿是不好!平日里我们对父亲是很尊敬。即便有听不进去的时候,也是奈着性子。完后依自己去做事,反正做完后又改不过来。
这一次却不习惯成自然,我极力争辩,说人要脸树要皮,人往高处走。坚决不去。母亲看我们僵持不下,便出来打圆场,说由我去好了,一条,必须考上!否则是不再管。父亲脸色早已铁青,不同意!!!我看这阵势,再僵下去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来了个折衷方案,说若我去后发现她也在那里,则不去。这对我来说,已退了一步,但也没说具体去哪所学校。父亲仍不同意。我又抛出最后的意见,也是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案,回老家去。自己两眼一摸黑,又不认识一个人,肯定会专心学习。父亲说那地方教学质量差,别人都往外走,你还回来。也不行!这下没办法。我依然坚持去那重点高中。结果不欢而散,也没有定下结论。
第二天是报名的最后期限。其实那只是个晃子,即使晚来几个月,只要成绩好,照收不误。多个学生,学校就多一分希望。考上的越多,自然奖金就越多。就是这种一试定终生的制度,逼得好多热血青年头悬梁锥刺骨开夜车,结果中者反而对社会的破坏性更大。
心理的不健全和对此的愤慨及精神空虚更促使他们精神颓废,生活不整。但我没有办法,为了想跳出农门,只有一条路,自己不是天才。可我依然没有一丝着急的样子。
上午,父亲四处去借来钱,让我到他指定的学校去。我什么也不说,把钱放到母亲那里,径自出去!
中午回来,父亲坐在院子里,一言不发,又把钱给我,说随便吧,去哪儿都行,就是不准回老家,但必须给我考上!
山清水秀不说,陌生的一切的确可净化我的心灵。分离后除了鼓励外也不会耽误时间。那时如果真的回去,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悲剧。
但出于对父亲的尊敬和不要当面顶撞父亲外,我屈从了。不想使父母伤心。看着父母苍老和失望的眼神,我真的想哭,双腿软了下来,差一点儿跪了下去。我极力控制自己。如此地步,我还能做什么呢?再倔强也不能伤害父母的苦心。可怜天下父母心呐!父母受苦受累,全都是为了下一代。别家的儿女哪有像我家的,坚持供你上学。
他们也明白,在现代社会里,没有知识寸步难行。父母也读过不少书。父亲一生的不得志而苦熬,全都是为了子女们有出息。一路上,我一点心思都没有。
谁知带的钱不够。由于分数较高,校方破例先报名后交钱,得要一些证件,需回母校去取。
在那里,有老师劝告我,像我这样*潇洒,上去了是抢手货,不要误入歧途,迷情乱意。恰好班主任也在,语重心长地说,只要我能坐下来,就会成功!短短的话语,又激发我的斗志。一定要混个样子回来让你们瞧一瞧。自己有负众望,也觉得对不住他们。反而来劝慰自己,真是过意不去。回去以实相告。事已如此,父母也不强求,只要上学,机会总会有的。
《落叶惊梦》之一校园纯情《校园蓝蔷薇》﹒第一部﹒少年不知愁滋味﹒19
东风花外小红楼,南浦善横眉黛愁。春寒不管花枝瘦,无情水自流。檐间燕语娇柔,惊回幽梦,难寻旧游,落日帘钩。
——倪瓒[双调·水仙子]
我也考虑了父亲的话,关于她,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克制一点,会成功的。历年都是如此!
通知单上没有她,心想会是到临县学校去。决定去!但是钱还没有交。谁愿意主动去交钱呢?反正又给分班,让进教室就行。
刚进去没多久,她就不知从哪儿冒出来。心里一惊,怎么会事儿?不见报名居然也来。她朝我笑笑,随便找个座位坐下。我也不多问,只顾自己看书。初来乍到,注意点。
新生活开始,也希望我们都有个好心情。
课后一问,才知她刚刚来,名也没报,学费自然也没交,班也没分,先坐下在说。且说她看见了我的名字,才到这个班来的。我能说什么,好在我还没交钱。有心思回去,一直拖了很久,直到学校催促几遍,我们商量许久,才交上完事。
等了几天,比她晚的都分了,还不见她的名字,算了,去另外一个班吧!多少得回避一点儿。
刚开始,真没劲!怪不得去年那同学说第一年有生气,信服。都是如此,总是一块儿出去,不到上课时间不回去。复读生一开始大都如此。我们一块儿吃饭,其乐融融,其意浓浓。
有一天,她悄悄告诉我,那该来的还没来。我大吃一惊,心里一算,有两个月了,急忙让她去作个检查,最好是老中医,免得遗患无穷。她则笑而不语,我傻傻地说了很久,见她只是笑,才觉得上了当。旁无顾及的一阵狂吻。
没多久,就是她的生日。到吃饭时,我叫她出去和我一块儿搓一顿。她问为何?笑问她是否知道西方一句格言,不知道母亲的寿辰却记得情人的生日。昨天过的,她笑答。好不奇怪。经她一解释,才明白,原来她同伴昨天来了,找我没找着,俩人去。也行,今天我补上。总是对她说好多没有兑现的话。
一次,见她的皮带断了,刚好能系上,再短一点裤子就会掉下去。我当即答应给她买一条新的,却一直没有下文。她也知道我这一点,有时开玩笑地说以后成了家会为找东西而大闹天宫,都丢三落四,怎能记得。谁知前途未卜。
她也是时间绰绰有余,不知道怎样打发才好。一天,她来找我,问我有没有要洗的衣服。我一听,天上掉下来的好事,有有有,多的是。急忙去把自己所有的脏衣服给她洗,居然还有*。晒干后还我时,她点着我的前额说你这个懒虫,居然都懒到这个程度,再也没有下次。
总是希望多呆一会儿,到别的同学都回去了,但还没有上课,我们仍呆在那儿。密集的树林,丛密的野草,为我们蔽身提供了好机会。我们穿行其中,不想让熟人看见。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这别人都不来的死角,除我俩之外,别无他人。朦胧的天色,高深的树草,使我们感觉与外界断绝了关系。*心悱的景色,急不可耐的欲望,我们紧紧地搂住对方,仿佛一松手就会飞走。狂吻,狂吻,热烈的狂吻,双方都喘不过气来。不由的我松开一只手,撩起她的内衣,抚摸她温暖而极富*性的乳房。直到觉得差不多了,便下滑到肚皮,她收缩一下,趁机探下去,触及那*的地方。她也还以同样的动作,感受那种抚摸时的*。虽然我们都站着,但也更激发情趣。
我们忘记了一切。近在咫尺的神圣的校园,不是伊甸园。也忘记了这人际出没的地方的危险,使劲地抚摸和热吻,头脑发胀,都能听到对方咚咚的心跳声,短促而有力的呼吸声。
也许是上帝偏爱有情人,也许是为了多造一份人间的孽缘,故意不让人来。也许,也许太多。无论如何,我们太幸运,也太冒险。出来是无意的。心有灵犀,谁也不愿意早早回去。心中终究有些担忧,迅速而简便地匆匆了事。莫大的安慰,莫大的满足。我至今仍不敢想象,倘万一被人发现,后果会如何呢?有时候,像这些没有任何措施的举动,她究竟是如何避免的,我还真想不出来,应该有这方面的药物吧!毕竟,我们已经经历过一场灾难!差点毁了我们!
八月十五月圆夜,我们没呆在一块。第二天她把一篇满是至爱的信文给我,并说那晚她买来了月饼等我很久,不见,只得做罢。读后深为感动,要不是在校园,真想狂吻一顿才罢休。
没事干,我找来一些富于意义的文章来抄写,用意打发时间。有篇《超越自我》读后感慨万千,急不可待的抄,未及抄完,她来要书看,便将那与她抄。心上人的,自然答应。我也是一种暗示,我要远行,要超越自我。不能因一时的欢乐而误了光明的前程。可是后来我们俩真正做到了超越自我的第一个,不是我,而是她!叫我有些无地自容。
一旦自我发现今天的我不过是昨天的我的重复,那么自我会对明天失去信心。而这无一例外地会给自我带来不幸。
我们必须超越自我。然而一些哲学家却把超越自我宣布为一项很神秘的过程。(如叔本华。而另一些哲学家则把超越自我变成了一种不切实际的冲动。如尼采。)其实,超越自我并不神秘,我们甚至可以说,当自我以反省和不满足来取代对现实的信奉和认识,那么在自我中便开始了超越自我的历程。
超越自我的智能之一是自信。作家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是自我对未来的憧憬和不畏艰难实现这种崇敬的热忱,毅力和决心。自信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品质,相信自己的未来存在会更有价值,并对自我完成某种业绩而坚定乐观的态度。而这正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态度。所以,仅从心理品质上分析,便可以发现,自信的确构成超越自我的心理前提。
与自信对立的品性是自卑。自卑总是使自己无法超越自己。自卑的表现形式很多,但从本质上讲,自卑是对自我的一种怀疑、放弃和否定。因而自卑的自我总是表现出消极、悲观、畏缩的倾向,不敢寄希望于自己,更不敢奢望能造就一个理想的自我。更不幸的是,自卑由于还不至于走向自甘沉沦,因而自卑的自我总伴随着一种对自我的愤懑和幽怨,使自我内心世界充满着煎熬。这样,自卑的自我,自然根本无暇顾及如何评价自我和超越自我。因此,超越自我的智能在这里便表现为走出自卑的阴影,使自己充满自信。自卑者应该学会悦纳自己,勇敢地接受现实中的自己。不仅看到自己的短处,而且看到自己的长处,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曾经有一个心理学家给自卑者如下一个劝告:地球不会因为你的自卑而停止转动,却会因为你的自信而转得更好。自卑者应该接受这个意味深长的劝告,走出自卑的樊笼,从而在自信中超越自己,造就心理的自我。
超越自我的智能之二是孤独。孤独是自我的一种封闭、缄默和内省的情感体验。从亚里士多德到爱因斯坦,许许多多的思想家无一不赞颂孤独,认为正是孤独造就了伟大的自我。亚里士多德造就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孤独忧郁造就杰出人物。爱因斯坦则更是在一封信中这样称赞孤独:千万记住,所有那些品质高尚的人都是孤独的——而且必然如此——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享受自身环境中那种一尘不染的纯洁。
为什么那么多的伟人在孤独中才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