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来人进门,一直在旁观着沈一一和自己妈妈对话的乔楚生已经规规矩矩地站起来,冲来人喊了一声“爸爸。”换来一声威严的“嗯”。
正渲染在女性美容话题中兴致十足的文皎仪看见了来人,也没有站起身来,只是说了句:“你回来啦?家里今天来客人了,把包说得好洗个手我们马上开饭。”然后回头冲沈一一说:“一一啊,这就是你乔叔叔了。”
沈一一和来人扫过来的视线接触上了以后,却为难地看着文皎仪说:“文阿姨,我是叫……乔市长……还是乔叔叔呢?”显然,乔市长现在并不知道沈一一是何方神圣,所以不可能马上和沈一一就接上话,所以沈一一只能继续和文阿姨对话。
文皎仪哈哈一笑:“什么乔市长啊。一一,公和私要分清。从进门这一刻开始,就没有乔市长了,他就是你乔叔叔。所以你就按文阿姨教的那样叫人,没错的。”沈一一听了心里对文皎仪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市长夫人这句话说得高招啊,一句话就把别人走后门的路给堵死了。进了家门就不谈公事,所以听得懂话的人要知所进退,不要再干些让主人家为难的事情了。
不过,沈一一还是和文皎仪俏皮地开了个小玩笑:“那不对吧,文阿姨,我叫您阿姨。应该叫乔叔叔姨父才对得上啊,您说是不是啊?”这种不要脸的卖萌兼装疯卖傻的话也只有现在还是个身为孩子的女学生的身份才方便说,等以后她念了大学了,再说这种话就要被人认为脑子有问题了。
果然,文皎仪听了乐得直说:“那行,你就叫他文姨父好了。哈哈,跟着文阿姨叫。”
乔市长看着自己的老婆表现出的这种从来没有在外人在场时有表现过的放松和快乐的状态,心里想看来这位女同学是被自己老婆显然当成了自己人了,也不知道是何方神圣。不过在去放包和洗手之前,乔市长还是决定要一振夫纲,宣示自己姓氏的主权,所以也就开玩笑地对着自己老婆和这个小同学说了:“什么文姨夫,叫乔叔叔,再叫你文阿姨作乔婶婶好了。”
文皎仪和乔楚生都没有料到。平时很有点官威和官腔的乔市长会一下子开玩笑地说出这样的话来,一时间有些惊讶地说不出话来。还是沈一一反应快,连忙就很狗腿地接上去:“那就听市领导的,乔叔叔,还有乔婶婶。”
回过神来的文皎仪白了自己丈夫一眼,然后对沈一一说:“行了,那就以后有你乔叔叔在场的时候叫我乔婶婶,他不在我们就还是按文阿姨来叫好了。叫什么其实都没啥。反正阿姨还是很欢迎你以后能经常来阿姨家里坐坐的,就来练练琴也好。”
沈一一点点头算是答应了。旁边的乔楚生也算是接受了一场震撼教育。他实在是没有想到过沈一一来自己家里会这么得父母缘。能让自己父母认可的女孩子不多,而能够第一次就让自己的父母这样说话的女孩子就更少了。沈一一能够给自己父母留下这么好的印象,是不是也说明他自己有识人之明呢?
文皎仪安排的晚饭还是很丰盛的,有鱼有肉,只是东北这地方冬天的蔬菜比较少,还是传统的大白菜。还有酸菜。当然,这家里做饭的阿姨手艺还是不错的,沈一一尝在嘴里也是连说好吃。
文皎仪作为女主人,看着沈一一吃得高兴,也就不断地要给她夹菜啊什么的。乔楚生虽然被妈妈抢了他自己心里想做的事情。可是在父母面前他也不敢张扬。最后,弄得沈一一自己只好跳出来制止了:“乔婶婶,我虽然吃了不容易发胖,可胃也没有那么大啊。这要是塞太多,还是会变北京填鸭的。”
看她做出一脸哀怨的表情,文皎仪乐了。她忍不住拧了沈一一的两颊一下:“你这个小鬼灵精哟,看得我真后悔当年干吗不多生个女儿了。这女儿真的是比儿子要帖心多了,是不是,老乔?”
乔市长看着自己的妻子不顾形象地把这个来作客的女孩给拧得哇哇叫,虽然明知道是这个女孩在故意演给自己老婆看,但还是感到家里的气氛今天真的是前所未有的活跃,连带着影响到他也有了想开开玩笑的冲动,顺口就说了句:“计划生育政策是不能违反的,但你要真的这么喜欢这个同学,那就认个干女儿嘛。”
这个建议一说出口,文皎仪就楞了一下,直以为是自己耳朵听错了。可是看自己丈夫好像也楞了一下,似乎没有料到自己会脱口而出这样的话的样子,看样子他真的就这么说了。这可真的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乔本然很早就和自己家里的人说过,自己担任政府公职后,一定有人会攀附上来,试图从自己这儿得到些什么好处。出于原则,当然不能循私,所以不应该答应;可是人又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要是亲戚朋友什么的有事求到头上,一概拒绝又让人感到不近人情,到时候组织考评时让人一说刻薄,一样影响自己的工作升迁。所以为了避免麻烦,自己老家的亲人一概不调入沈阳,咱就来个异地为官,同时减少本地的社会关系,所以不必要的关系也不要随便建立。所以这干女儿之类的干亲其实正是他自己想要竭力避免的。可是今天就不知道怎么回事给脱口而出了。可是既然说出了口,他又不好意思随便收回,于是便指望着自己的妻子能够打个过门,把这件事给回避过去。
可是文皎仪想了一会儿,竟然没有和自己的丈夫建立心灵感应,反而高兴地说:“这倒是个好主意。一一啊。以后做你文阿姨的干女儿好不好?”
沈一一吓了一跳,这怎么就一出一出的呢?她当然也确实想攀附上常务副市长,可是这只是她功利地想要在政府里有个人可以照应一下自己而已,还不到被认干亲的地步吧。本质上她是一个怕和别人有太多牵扯的人。倒不是因为她这个人冷情,而是因为在她的观念里,和别人建立某种关系即意味着自己某种程度上对其他人有了责任。而她是绝不逃避自己应负的责任的那种人。她实在是怕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背负起这所有的责任,所以也就只能尽量避免不谨慎地让自己又背负起了新的责任而已吧。
表面上看,能被常务副市长认成干亲,是一般人求之不得的。可是也正是因为对方的副市长身份,恰是沈一一试图要避免的。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军官,要是不是一个强力的家族,其实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里是很忌讳官员和军人结交的。另一方面,政府官员不像是军人那样单纯,虽然政治人物的权力让他们的利益很明显。但政治的风险是很大的。一旦结成了干亲了以后,即使是人家飞黄腾达的时候自己能控制住自己不去谋求什么过分的好处,可是一旦人家在政治斗争中败下阵来,自己能保证不受牵连吗?所以沈一一的想法里还是要避免这种关系的建立才好。
她也就装着开玩笑的样子,对文皎仪说:“乔婶你说什么啦,别拿我开玩笑啦。刚才乔叔叔也是开玩笑的,你就别作弄我了。”
看着沈一一自己避免了后续的麻烦,乔本然也是舒了一口气。但心里又有些惊异于眼前这个女孩没有顺杆往上爬的情况。
文皎仪却似乎是定了主意,还接着对沈一一说:“我没有开玩笑哟。一一,阿姨是真的很想收你作女儿的,怎么,你不愿意给文阿姨当女儿?”
别人话说成这个样子了,沈一一没办法,只好提示一下:“文阿姨。您知道我爸爸是驻军一师的师长吧?您知道乔叔叔可是常务副市长。这……”她的意思就是让对方意识到这个问题,把这个话题揭过去算了。
乔副市长听见沈一一的话,意外地发现这个女孩似乎思想上还是有些成熟的,知所进退,而且还颇为自己着想。心里不禁就有了好感。而文皎仪如果说前面还只不过顺着情绪半开玩笑地说要收干女儿,在听了沈一一的话以后,那是更加铁了心了。因为她发现自己无法不喜欢眼前这个女孩,因为对方是这样聪明,这样善解人意,这样地体帖有分寸。这样的女生,即使收了干女儿,也不会给自己家添什么麻烦,反而有可能让自己多了个贴心的帮手。而且她还在想着这样的女孩以后当儿媳妇也不错,这最重要的人好啊,得赶快订下来才是。
最后,沈一一拗不过文皎仪的坚持,觉得不宜太过生硬地拒绝,只好推脱说要得到父母的同意后才行,而且还要求,不能对外公布,大家就心里面知道是自己人就可以了。沈一一坚持的这个要求,对于乔本然来说,当然是也无后顾之忧了,而对于文皎仪来说,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总算可以有一个可以当成女儿的对象了,所以当然一顿饭下来,文皎仪已经在要求沈一一改口叫“干爸”“干妈”了。
唯一有些傻眼的只有乔楚生同学了。他一下子多了个“妹妹”,实在是让他适应不良。他甚至有些多心地怀疑自己的妈妈是不是发现了自己对于沈一一同学的好感。这突然让自己多个妹妹,是不是在警告自己不许对沈一一有非份之想,只能以兄妹相待的意思呢?(。。)
ps:nbsp;最近手头有工作的压力,还有要赶毕业论文,所以我会尽量保证上传,但加更就可能有些困难了。
编辑告诉我下周会有个推荐,所以我还是会尽量做到期间的双更,但毕竟学位还是很要紧的,关系到面子和前途问题,所以如果只有一更,这段时间也请大家谅解。小说是毕业后还可以做的事情,光写小说可毕不了业,是吧。
这么艰难的时刻,还是需要大家的给力支持啊。
最后,所有以平民为加害对象的暴徒,祝你们死后堕入无底地狱受烈火焚身之苦,再每天被180个壮汉暴菊。愿所有无辜的遇难人员安息。你们的仇会有人帮你们报的。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九十九章 一一论政(求订阅收藏)()
吃完晚饭,文皎仪拉着已经被她认定为干女儿的沈一一坐到客厅,又支使乔楚生倒了一杯柠檬茶来,说是要让沈一一漱漱口。 沈一一看已经全然沦为男佣的乔楚生同学,心里不禁暗暗好笑,没想到乔楚生同学还颇有忠犬的潜质啊。
不但文皎仪和沈一一坐在一边,连乔副市长也在另一边坐了下来,而没有去他平常吃完饭就去的房。这点让乔楚生和市长夫人很是有点惊讶。其实乔副市长是看自己的夫人第一次这样喜欢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感到有点好奇,再加上从刚才吃饭时的应对来看,这个女生也是个颇懂分寸和进退的女生,所以不禁起了进一步了解这个女生的想法。
文皎仪对沈一一说:“一一啊,吃完饭先休息一会儿,不要马上弹琴,影响消化。怎么样,今天觉得饭菜还合你口味吗?”
沈一一连忙说:“当然,还是很美味的,可以看到现在东北的菜篮子工程还是搞得很不错的,每天吃饭的饭桌上都能保证起码有三个菜那就不会让老百姓抱怨了。”
乔副市长觉得有趣,插话说:“哟,一一同学,你还懂得菜篮子工程啊。”
沈一一还没有答话,文皎仪就白了自己丈夫一眼:“那当然,我们一一可是闻名于十一中的小才女啊,怎么能看不起她啊。”
乔副市长逗趣道:“好,那我们的小才女说说看,你觉得菜篮子工程好在哪里。”
沈一一想了想,这对她而言也是一次机会啊。不是每个女学生都有机会在市级领导面前谈论政策的,对她而言,固然现在乔副市长纯粹是开玩笑。甚至完全是在逗她玩,但如果自己的回答不是很幼稚,那起码有助于加深乔副市长对她的印象,让她以后为自己的其他事业来找他帮忙创造优势吧。所以在稍微停顿一下以后,沈一一做出有些惶恐的神色说:“那乔叔叔,我可是随便说说啊。说得不好你可不能嘲笑我。”
文皎仪马上护犊子地说:“放心吧,一一。你尽管说,你乔叔叔要是敢嘲笑你,文阿姨就找他算账。”
乔副市长哈哈一笑:“你看,你文阿姨都这么说了,乔叔叔怎么还敢嘲笑你呢?放心地说吧,乔叔叔也想了解一下在你们小朋友的眼中,对于一些民生的政策是怎么看的。”
沈一一酝酿了一下,开口道:“那我就班门弄斧了。乔叔叔。文阿姨,其实在我看来,老百姓的需求很简单,也就是我们常总结的四个字‘衣、食、住、行’,也就是说要有衣服能够御寒、有粮食可以果腹,有寒舍能挡风雨、有车马能走长途。中国的老百姓,千百年来所希望的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大抵上不外乎如是。”
乔本然在沈一一开口以后就有些吃惊了。一个女生,能够用刚才这样的排比句式。总结归纳出基本的衣食住行的道理,这一点很是出乎他的想象。乔楚生和文皎仪也是没有想到沈一一这说是开玩笑的一开口。还真的能说出点道道。乔楚生望着沈一一的眼神,又温柔了几分。
沈一一没有注意旁听者的反应,只是在一直想着怎么把话题给展开下去。
“当然,时代在变迁,所以人民对于基本需求的要求一直在提高。比如,说吃吧。以前只要能有几个馒头,饿不死就行了,这就是最低要求。可是后来呢,运动量大了,光饿不死不行了。那就还得能吃饱。再后来,光能吃饱也不够了,还得吃得好。这就是一个在食物方面人类需求的提升过程。再比如,住房问题。最早人们只要有间草蓬就够了,免受日晒雨淋足矣。可是这样的房屋冬天还是很冷,夏天还是很热,那人们自然就会希望住房能带暖气或是空调。再进一步,家里的孩子长大了要成家立业,那我的房子能不能再变得大一些呢。这就是在住方面的需求的提升。当然,任何需求的提升都是受到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的制约的。你想吃得饱,可粮食生产满足不了,那愿望就成了奢望。可是当生产能满足需要了,那愿望就成了幸福了。所以我们党对于现阶段的我国的主要矛盾才会科学地总结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点是没有错的。”
乔副市长听了沈一一的解说,真是让他对眼前这个女生不禁刮目相看啊。没有想到,这个女生把枯燥的政治理论能够讲得这样清楚简单,逻辑分明啊。他甚至想,市里党校的几个老师讲解政策的时候能不能也这样讲得通俗易懂呢?如果那样,我们党和政府的宣传教育工作是不是能够变得更有效呢?
“很好,继续说,还有吗?”觉得自己应该鼓励鼓励这样一个敢于在自己面前开口论政,同时还让他觉得讲得颇有道理的小姑娘,乔本然问道。
“刚才说到‘菜篮子工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菜篮子工程’首先就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最基本的需要,也就是‘食’的需求。马克思主义讲究物质第一性,我们东北也有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荒’。这就是说这个工程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的,一旦处理不好,那也是会第一时间引起老百姓的不满的。**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其实这是说人口比例,也就是说男女比例大致是一比一。可是说到家庭主妇大概也就占个百分之三十。可是别小看这百分之三十。因为家庭主妇管理着全家人的胃,要是让全家人吃得不好,那全家人都会有意见。而要是这个吃得不好不是由主妇的手艺造成的,而是其他因素造成的,但百分之百的人都会对那个其他因素有意见。所以,菜篮子工程是民生工程中最核心的工程,应该是没有错的。”
乔本然深以为然,不断点头。身为常务副市长,他具体分管沈阳市的全面的工作。但在这样的一个工业城市中,农业却并不占据主要的地位,而被分给了一个排名靠后的副市长。他平时也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可是刚才听沈一一同学这么一说,他忽然觉得自己平时似乎忽略了什么问题。所以,他颇感兴趣地问了一个问题。
“那么,沈一一同学,你觉得菜篮子工程现在有什么问题还需要解决吗?你猜老百姓现在对于菜篮子工程还有什么期待没有?”
“呃……”沈一一没有想到乔副市长忽然想到了这个问题,她稍稍想了一下,说,“单从今天的菜单上来看,我们有鱼,有肉,而且这个肉还是有禽类和兽类。要是在以前,这顿顿有肉可谓是地主家的生活了。可是再看蔬菜。冬天的蔬菜只有大白菜,这就是一个问题,太单调了。”
文皎仪本来是想让沈一一放松一下,随便说说的,可是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丈夫居然还真的若有其事般地和沈一一讨论起来了,她不禁也认真倾听沈一一的解说了。听到这儿,她忍不住插了一句:“可是冬天本来就种不出什么菜啊。”
“文阿姨说得不错。大家都认为冬天本来就种不出什么蔬菜。广大老百姓也都这么想,所以他们对于冬天的蔬菜也没有什么期待。可是对于政府来说,这个没有期待的事情却也是政府的一个机会。”
乔本然忽然插了一句:“嗯,这点你仔细说说。”
沈一一遵命:“好。如果一个本来没什么期待的事情,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忽然有人告诉你,我能把不可能变成现实,那你会不会有个大惊喜。老百姓难道不愿意在冬天吃到绿叶菜吗?当然不是。这就是一个需求啊。能够让老百姓认为很难满足的需求得到满足,老百姓会不会认为你很能干?会不会在冬天吃到新鲜蔬菜的时候夸夸你呢?这对于抓这项工作的官员来说,是个机遇,对于本地的政府来说,也是难得的政绩啊。”
听到沈一一把“政绩”也给搬出来了,乔本然不禁乐了:“你个小家伙,还懂得蛮多的嘛。好,你说得不错,是个难得的政绩,可是要怎么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呢?”
沈一一有些意外,乔副市长居然在她讲了这么多以后还没有想到反季蔬菜的种植方法。后世蔬菜大棚不是一个是人都知道的技术吗?难道这时在东北还没有人知道?
“乔叔叔,我知道其实在技术上这并不难。当然可能会有些成本,但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那你说说看。”听到沈一一那么肯定,乔本然不禁催促道。
“乔叔叔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