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子这件事情开始有些介意。
从这一点出发,沈一一想过自己是不是应该找王凯帮自己处理宫城裕太的这件特殊的礼物。但是王凯主动提出要帮自己做这最后一件事情的建议,作为这两年的密切的合作伙伴的自己又不是很方便拒绝。就这样沈一一有些为难。
好在王凯说过那句话之后,宫城裕太的那件礼物却迟迟没有运来。随着王凯离京的时间越来越近,似乎老天帮沈一一做了一个选择。沈一一自己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在王凯离开的情况下,自己独立地把这件事情给搞定了。
但命运最终还是要和沈一一开一个玩笑。就在她已经准备好了独立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她却接到了王凯的电话,告诉她来自日本的那个礼物已经到了中国了。
沈一一坐在向着廊坊飞驰的轿车里,想着命运给自己开的这个玩笑,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听到了沈一一的叹气声,坐在了驾驶位置的王凯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沈一一,问道:“一一,你叹什么气呢?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儿解决不了?说出来我帮你参谋参谋吧。”
王凯的话和他这两年独自和沈一一在一起的时候所说的意思都差不多。每次他发现沈一一有什么难事的时候,都会主动问起,然后等着沈一一向自己倾诉之后,主动出手帮助解决。他之于沈一一就好像是多啦A梦之于野比康夫,总是可以很轻易地解决对方的麻烦。
不过这一次沈一一却没有和以往以样,在听到了王凯的这句话之后倾诉自己的烦恼。相反的,沈一一幽幽地说:“还是算了吧。我要快点适应你的日子应该怎么过。你马上就要离开北京了,我总不见得以后碰到什么事情总是想着和你商量吧。到时候你北京,那也是鞭长莫及的。所以你不用管我,我自己会管好自己的。”
沈一一道出的是自己的想法,透露的是自己想要恢复独立性的想法。但是这样的表达听在了王凯的耳中却有些刺耳。虽然他也明白沈一一讲的是实话,但是沈一一这种想要和离京的自己划清界限的话还是让王凯不大习惯。所以他还是补充了一句:“我这不是还没有走吗?现在你有什么问题,我还是可以帮你解决的。”
沈一一却摇了摇头说:“你忘了你当时和我说过的话了吗?你帮我解决这个喷气式发动机的事情,作为你在北京期间帮我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所以在那之外,你就不应该再为我做其他事情了。咱们可要说话算话才行。你还是专心开车去接货吧。”
王凯是知道沈一一的个性的。只要是她决定了的事情,就很难再被劝服了。所以虽然心里还是希望沈一一能够把在烦恼的事情告诉自己,王凯倒也还是没有坚持。既然沈一一说她能够搞得定,那自己就相信她可以搞定好了。
王凯从来没有忘记,当初两人在沈阳的时候,自己那套非正常的手段是如何在沈一一那里吃了亏的。这可是一个智慧过人的小姑娘啊。(。)
第六百二十三章 承诺()
王凯在三思之下,还是决定不和沈一一争这件事情了。 。 。因为沈一一说的也提醒了他自己,如果沈一一所烦心的事情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处理的话,他还真的有可能在离京前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协调处理这件事情呢。这到时候就有些麻烦了。因为显然在自己和家里长辈的再三协调之下,自己不可能再在北京呆更长的时间了。而能够让沈一一愁眉不展的事情,一定是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人全心投入的事情。这种事情自己再托给别人也不合适。真的做得不好了,那倒反而不如让沈一一自己去处理算了吧。毕竟沈一一自己的能力自己还是知道的。
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之后,王凯也就不再提这事儿了。回头专心开车,顺便对沈一一说道:“一一,你知道吗?今天我其实特别高兴。”
沈一一听到了王凯的话之后,瞟了他一眼,问:“高兴?为什么高兴啊?是因为自己总算是快要离开北京,不用再浪费你的大好前途而高兴吗?那你家里面的长辈一定会很高兴。你们王家的千里驹总算是迷途知返,可以回到对于家族最有利的轨道上去了。”
王凯听了沈一一的话,不由地苦笑了一下:“你又要曲解我的意思。我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道吗?你倒是摸着自己的良心,你是不是真的认为我会你说的那种事情而高兴?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真正是什么,二年前就已经告诉你了不是吗?”
沈一一其实本来也只是故意拿话揶揄一下王凯而已,并不是真的就要给王凯扣什么帽子。王凯说的没有错,自己和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合作伙伴,对于他的为人和兴趣爱好自然是门儿清的。每当王凯对沈一一说出类似“摸着良心”这样的话的时候,沈一一就没有办法不认真对待了。
既然没有办法对着王凯睁眼说瞎话,沈一一自己的口气也就软了下来。只是她还是不愿意亲口承认这一点,所以就只是说了王凯一句:“谁让你自己说话说一半。要表达自己的心里感受就把话说全了。你说一半留一半,那是故意给人家空间曲解你嘛。”
言语中的小女儿的骄娇之气表露无疑。
王凯这一回倒是没有再提什么抗议之类的言语。实际上他是知道的。沈一一对自己说出类似这样的话,已经相当于对自己在道歉了。他可是从来没有指望沈一一会直接地对自己认错。女生嘛,一般来说比男生要爱面子的多。王凯自己也不是没有和女生相处的经验。实际上在遇见沈一一之前,他这方面的经验还是很多的。就他自己的经验之谈,女生就是那种没有理由也一定要找一个理由的生物。反正不管是谁的错,就是不能说是我的错。
和王凯之前认识的女生相比,沈一一在王凯的眼中已经属于是相当理性的一个女生了。而且王凯自己也感觉得到,沈一一在自己面前和在别人的面前还是不一样的。至少他可以肯定,在别人面前的沈一一是不会像是这样硬拗的。能够和自己硬拗,开这样的玩笑,说明自己和沈一一的关系已经近到了一定的程度了。而这一点也是王凯有意为之的事情。
所以王凯也就笑笑,把自己之前没有说完而被沈一一报怨的话给说了下去。因为王凯当初提起这一点的主要目的还是要向沈一一表达一下自己的喜悦之情。浪费太多的时间在别的事情上面,对他自己也不是太合算。要知道,沈一一出来的时候还急着要回去的呢。与其让争执占用彼此的时间,倒是不如营造出一种快乐和谐的气氛会更加。
“我高兴是因为,我终于可以守住对你承诺的每一个诺言,而不至于让自己留有遗憾了。”王凯很认真地说道。
“你知道吗?其实随着我离开北京的日子越来越近,我越来越担心你的这个发动机不能按时运到了。”王凯对沈一一说,“我当时答应过你,这个发动机卸货储存的事情,我人帮你搞定的。可是要是在我离开北京之后你的这个发动机才到达的话,我会很快我答应的事情就有可能不能实现。因为这毕竟是一件特殊的商品,并不是那样容易处理的。这里面也要打通很多的关节。如果不是我亲力亲为的话,我怕会捅出一些篓子来。要是平时也就算了。大不了我们多花些时间,总能把这些篓子给补上的。可是现在我要离开的情况下,最缺少的就是时间了。所以我之前很担心的。”
王凯把自己担心的缘由向沈一一如实道来。沈一一听在了耳里也是十分理解。按说以他们两人的家庭背景,要处理的麻烦都还是可以找到借力点的。可是背后有靠山和自己有实力是两回事情。这些事情要是由沈老爷子或者是王老爷子自己做,那想来调动的和得到的助力都会大大的不一样。可他们两人可只是这两个大家庭的第三代而已。这样的现实他们是有清楚的认识的。
一一了然地微微点头,一直注意着后视镜的王凯也受到了鼓舞。他接着往下说道:“好在你的这个发动机总算是卡着点到达了。不然的话我还真的会头一次对你食言了。”
沈一一笑了笑:“其实对我食言一次也没有什么关系的。本来你就只是帮我一个忙而已。这也并不是你本职的工作范围里面的事情。所以你也不用有什么负罪感。”
王凯听到了沈一一的安慰,却脸色一正,对沈一一说道:“那可不行。对别人食言也就算了。我可是自己下定过决心的。对于你的承诺一定要达成。不然的话就算是食言而肥,非大丈夫也。”
凯居然还在自己的面前掉起了书包,咬文嚼字一番,沈一一本来平常应该是取笑他一下,说说他这个迂腐的表现的。可是现在的话题似乎是有一点点危险,好像是要把话题给引到了沈一一不是那么想要触碰的事情上去。沈一一也就很自然地把话题给岔开了。
“好吧。对了你倒是说说,你是怎么知道这货今天会运到了的?”沈一一忽然问起了王凯,“是日本那边提前通知你的?还是你布置了专门要接货的那个人收到了货才打电话通知的你?”
听到了沈一一问起了这件事情的细节,王凯也就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向沈一一汇报了起来。这些年来他已经习惯了沈一一这种碰到了自己想要触及比较深入的情感问题的时候就会躲避的态度了。而印象中一直认为沈一一还小的王凯也就习惯了纵容沈一一这样对待自己。他还常常安慰自己说,反正自己不是沈一一第一个这样对待的男生。据他所知,沈一一在男生的面前应该都是这副表现吧。
他们这种比沈一一大的男生也不大好意思去逼着人家小姑娘成长得太快,是吧。
他们没有一个人发现,其实寄居在这个小女孩身体里的是一个熟女的灵魂。
“噢,你说这个啊。就是你还记得上一次你告诉我有人给你打电话之后,你让他再来和我联系的事情了吧?”王凯反问了一下沈一一,提醒了她一下之前发生的事情,“然后上一次我其实就和宫城裕太联系过了。所以他是有我的联系电话的。大概是一个礼拜之前,他就打了电话给我了,说了他那边的东西已经出货了。然后也告诉了我,他已经和他们公司在我们中国这边的负责人说好了。货物入关了之后,会以他们公司财产的名义办理手续,然后送到我们指定的地方来。”
谈起和宫城裕太的电话联络,王凯还是有很多的感慨的。
最初听到沈一一提起了这个日本人,其实王凯并不是十分感冒的。这倒不是因为什么两个国家或是两个民族之间的陈年积怨的事情。因为同样在美国留学过很多年的王凯自己,在沃顿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的日本同学。而且他们之间还相处得很不错。所以王凯并没有一般的中国人对于日本人的那种偏见。况且真的要说两国之间的积怨的话,现在的日本年轻人也不是当年攻入中国腹地的那些人。如果我们现在没有了连坐的刑罚,那么我们如果对于日本抱持着一种天然的敌意就是不符合逻辑的。
王凯之所以会对宫城裕太不感冒,更多的还是因为沈一一自己的关系。
沈一一从美国回来之后,就在有一次的和王凯的对话中,说明了自己在美国碰到一个日本人的事情。沈一一自己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自己前世的记忆的影响,对于日本人并不是那样有好感的。而当时沈一一对于宫城裕太的描述,给王凯的一种感觉就是这个日本人似乎对于沈一一别有用心。
一个男生发现有别的男生对于自己所女生别有用心的话,那他对于那个别的男生的观感应该不会好到哪里去。
王凯自己认为自己最初对于宫城裕太的好,就是来源于这种对于那个人的认知。
可是,在沈一一接到了宫城裕太的电话,并且将接下来对于接收那个她期盼已久的喷气式发动机的工作委托给了王凯之后,在王凯与宫城裕太的为数不多的接触当中,王凯却发现了自己当初对于宫城裕太的认识有些肤浅了。宫城裕太并不是像自己之前所想象的那样,对于沈一一抱有什么不好的念头。
这两个人都出身于东方的文化当中。日本其实还是属于汉文化圈的。哪怕是当初的明治维新之中,福泽裕吉想要脱亚入欧,使得日本人其实有些像是亚洲的英国人,几百年来从中国文化当中拿去的文化的传承和底蕴还是不可避免地使日本人的思维和中国人的思维有了共通之处。而宫城裕太也和王凯一样,有着在国外留学的经历。这使得西方的文化又不可避免地在他的身上留下了烙印。这样一种共通点,在两个背景相似的年轻男人简短的通话当中就可以感受得出来。那是一种通过讲话就可以感受得到的气息。
是的,可能只需要短短的几句对话,王凯就可以感受到宫城裕太在行事风格上与自己的相似之处。两个人都是事务导向型的实干家,也具有企业家精神。两人从小成长的环境也有着相似的地方。他们都是出身于规矩很多的大家族,面对着家族内外的各种不同的对手和威胁。所以两人的思考方式也有着相似的地方。这样的共通性,使得这两个人很快就能够感受到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比如王凯很快就发现了,宫城裕太可能并不像自己当初想象的那样对着沈一一不安好心。可能他对于沈一一有着好感,但那更多的是出自于年轻的男性对于一个长相漂亮的女性的一种生理上的反应而已。一定要说宫城裕太对于沈一一有了着迷,那都有些过份。也因为,王凯对于宫城裕太的观感有了明显的好转。
特别是王凯自己也是出身于一个军人的家庭。所以他不是对于我军的某些发展上的短板一无所知。宫城裕太一下子就给沈一一给送来了喷气式发动机这样的一份大礼,王凯自己也可以想象得到这样的一件东西对于我军装备的意义何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凯城裕太的角度又不同了。这简直可以说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啊。
或许王凯对于技术上的事情的了解,并不足以使他对宫城裕太送来的那个喷气式发动机有这么高的评价。但他对于沈一一的技术判断力有信心啊。只要是沈一一的东西,那一定就是具有很高水平的东西嘛。(。)
本书来自 html/7/7986/iml
第六百二十四章 仓库()
王凯和宫成裕太,一个是中国的**,一个是日本的财阀之后。
这两个人有着相似的出身背景,也有着接近的人生经历。而他们的生命在沈一一这里有了一点点交集。
王凯作为沈一一的合作伙伴,加上沈一一仰慕者的身份,他已经习惯了为沈一一解决他所知道的麻烦了。
宫成裕太沈一一和摩根财团搞的那个自走平衡车的代理权,愿意送给沈一一特殊的礼物来换取,而敢于阻挡他的这个动作的人都会想办法除去。
这两个男人都是有着坚毅果敢个性的人。他们虽然各自的目的都有着讨好沈一一的意图,但通过交谈他们发现彼此没有利益的冲突。
于是,这两个男人开始惺惺相惜。这样的惺惺相惜产生于他们正在做一件需要配合紧密共同努力的事情。
当然宫城裕太不会把自己解决这个喷气式发动机的发运,处理掉了自己身边的一个内贼的消息告诉王凯。他也没有必要那样做。他所要做的只是把自己发运的这个喷气式发动机的到港时间,到港单告诉王凯。
而王凯要做的则更是简单。他只是需要把自己给沈一一接货所安排的那个仓库的地点告诉宫城裕太,好让他安排运输的车辆。当然,除此之外就是他要通知好看管仓库的那个负责人,到底什么时候那个装着待接收货物的箱子会到达,以及需要安排几个有经验的工人到时候负责卸车。
这两人的工作界面很清晰。而已经在电话里接上头的这两个人对于彼此的工作能力也有了认可。有了对方的加入,这两个人都对于圆满完成这次的敏感货物运输任务十分有信心。
所以,当王凯面对着沈一一把这两天自己和宫城裕太电话联络之后,自己所做的准备工作一一道来的时候,沈一一听在了耳中也是感到很有信心。
当然,除了感到信心之外,沈一一此刻的心情更是压抑不住地感到了激动。那个来自于HO的的微型发动机,在自己和宫城裕太交涉了多次之后,这一次虽然姗姗来迟,但到底还是到达了中国,不是吗?
而这个发动机的到来,到底是不是意味着自己接下来就可以在无人机的领域大展身手了呢?沈一一自己觉得可能还是要好好地考虑一番的。
发动机其实是一门专门的学科。前世里身为机械工程师的沈一一对之也只不过是粗通皮毛。要知道我们国家单单研究发动机的研究多少,而当中每个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又有多少。这么多人研究了这么多年,我国的发动机技术仍然与世界先进水平有着明显的差距,可想而知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研究的东西。而沈一一想要以一己之力达成这么多人这么些年都还没有达成的事情,那怎么想也知道胜算不大。
即使是现在有了这个源自于日本的最先进的喷射式引擎,沈一一也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要一个人把这个引擎给研究透彻了。她一来没有那样的基础,二来也没有那样的时间。要知道她现在手上的课题可是有三四个。这三四个课题都需要她能够及时掌握进度,并且适时地给出自己的意见。这也注定了她在一个课题上的研究都不可能很深入。而科研这个东西,你要是不投入地研究,就不大有可能一力实现突破。所以比较现实的选择还是找一帮人专门研究这个课题。
而这也是沈一一已经计划了很久的事情了。
想当年在沈阳研究那个动力伞的时候,沈一一在研制动力伞的专用动力的时候,也不是自己一个人研究的。确切的说,她是得到了安竹生安老爷子的很大的帮助的。作为航空动力界的权威的安老爷子,没有把在自己擅长的涡轮发动机上所积累的经验在沈一一的动力伞上有用武之地,反而倒是和沈一一两人一起研究了那个用于动力伞的活塞式发动机。而实际的应用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所以,沈一一在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