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涩年华-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篇
1。小顾道士……笑语盈盈(1)
 
高一散,高二闲,高三累死也不嫌。
    
据说,初中考高中是人生的第一个坎,所以过了坎的学生们要先玩上一年以示庆祝。而第二年,由于已经熟悉了新的环境,又升了一级、下面添了一群学弟学妹可以压迫,所以清闲嚣张自在。而到了第三年,高考这座大山压在头顶,当真是〃课本与习题齐飞,熬夜共补课一色〃、〃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考试中去〃,故曰〃高三累死也不嫌〃。
    
因此,即使在冰天雪地的冬天,只要你走进理中的高三教室,就会感觉到一股热气迎面而来。倒也不全是暖气的热量,毕竟那么几十片暖气片在几十平米的教室里发挥不了如此之强的作用。热气主要来自于教室内莘莘学子的身上,和心里。
    
理中是华市的省重点高中,课间十分钟,理中教学楼显得格外热闹,学生们都趁着这短暂的休息时间出教室活动一下,积攒足够的精力去撑过下一节课。留在教室里的人也是闹成一团,将四十分钟的沉闷全部扫去。只有三楼,门外冷冷清清,室内热火朝天。教室里人走来走去,大多是手里拿着纸笔习题集,讨论着解法,甚至会不时迸出几声争论。坐在座位上的学生也不闲着,奋笔疾书者有之,默背单词者有之,当然,趁这时间补眠的也颇有几个。
    
北方冬天都封窗,教室内的空气交换只能仰仗留出来的一扇小窗和常因外界杂音被关紧的教室门来完成。化学老师曾经摇头叹息,声称这教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早已超出标准,离窒息浓度差不远了;生物老师吩咐买来的花倒是长势良好,从实践角度验证了光合作用;物理老师和数学老师合作算出门窗的通风面积以及最佳通风角度;语文老师说不是在沉闷中爆发,就是在沉闷中窒息;英语老师则在思考〃to 
open or not to open (the door); it is a question。〃
    
顾晗受不了教室内的空气,连着上几节课也实在让他有些疲了,想想学习也要有张有弛,换句名言就是〃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便起身出门透气。他在高三三班,算是三楼最好的地点……离主楼梯、侧楼梯、厕所都不远,一班二班人常走侧楼梯,四班的基本上都在主楼梯那里晃荡,五到八班的教室则被主楼梯划分到西侧楼。三班门口,一贯清静。
    
走廊稀稀疏疏几个人,顾晗走到窗边,和其他人一样倚着窗透气。向窗外看去,下面是理中的后花园兼正门,松树的绿色之中点缀着几点白雪,衬着校外砖红色的楼和有些灰蒙蒙的天空,让人感觉有些压抑。压抑……顾晗苦笑起来,高三的空气是混浊的,高三的世界是灰暗的。未来是光明的,现在是压抑的。在离高考还有200多天的现在,若谁感觉很轻松,那才是超人。
    顾晗在三班属于上等偏中的学生,一班60多人,去掉基本没有竞争力的十多个走读生,剩下近五十人中他能排上十名多。但是理中在华市的一群省重点里面并不是最好的一所,这两年升学率和入学分数不断下降,甚至成了排名中下的重点高中。六个理科班近三百名理科生中他排100左右,是一个徘徊于重点和普通一表本科的名次。540上下附近是这几届的重点线,550对他而言是一个坎儿,而他父母对他的期望却远不止如此。顾晗并不是太乖巧的孩子,而他父母对他不切实际的期望也让他由衷反感,加上他在学习上有什么地方始终差了一点,因此成绩一直这么悬着,上不上下不下的,让他心烦。
    
然而说到底,顾晗还是要努力的。心里虽然抗拒,却知道高考于他是惟一的路,大学是他眼前别无选择的目标。进了理中,就代表着高中大学的一线贯穿,没有叛逆的可能性,而他也没有反叛的勇气。除了打篮球,他几乎没什么特长。中国是个看文凭甚于看能力的社会,何况他不敢肯定自己有没有能力。十八岁对他们来说,还是人生的开始。外面的世界对他们这些象牙塔的学子而言远比高考可怕,大学校园是高中之后的另一个伊甸园,虽然听说大学也是半个社会,但毕竟不是整个。在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下,进入大学是继续仰仗父母的理由。
    
顾晗想着,深深鄙夷起自己来。在他看来,十三四岁的孩子青春逆反是应该的,也不用太多理由。但在已经成人的十八岁叛逆,就不是很理直气壮了……毕竟,他在应该独立的年龄里,一边依赖着父母一边埋怨着他们,这种做法实在不怎么道地。他所不知道的是过了十字头的青春叛逆期,还有二十字头的愤怒青年期在等待着他,他实在无需为了这一点反叛思想羞愧。
    〃顾晗,出来透气啊!〃正在运转的脑子被击了一下,顾晗满脑的思绪顿时消失。他回头一看,是何涛,于是笑了笑回答:〃是啊,教室里太闷了。〃
 
    〃也别说,还真不是人待的地方。〃何涛舒展了下胳膊,〃真想出去打场球,在教室里都闷出神经来了。〃
    〃操场那么多雪,怎么打啊?况且现在一周就两小时空闲,篮球场上的人能挤死两个,打球,难啊!〃顾晗埋怨。上了高三,体育课形同虚设。冬天的体育是冰上课,拿着冰刀去足球场浇的冰场滑上两圈算是上过课了,回教室继续学习。甚至有一次体育老师测冰上课成绩,结果到了冰场发现只有一个体育不甚好的女生下来上课,气得叫那女生回教室喊人参加考试,喊完她就不用出来了,直接给她个满分以示奖励。这些高三生惟一能理直气壮偷懒的时间是周五下午大扫除,教室没法待,不值日的就都出来挤足球场和篮球场,活动锈了一星期的筋骨。
1。小顾道士……笑语盈盈(2)
    〃唉……我只觉得所处的并非人间……〃何涛拿腔长叹一声说道,眼角余光看到旁边的人,给顾晗指了指,〃咦?宋盈也出来透气?〃
    
宋盈是高三三的传奇,几乎每个理科班都会有传奇人物存在,这里说的传奇人物一般是指那种平时轻松自在,偏偏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学生。一般来说,这种传奇人物都是男生……不是说女生就不聪明,不过吊儿郎当的女生没有男生多而已……若不是宋盈,三班的传奇人物就该是何涛了。他在三班论成绩也是数一数二,只是没有宋盈的松散,用功的痕迹比较明显。
    
重点高中的学生都非常看重成绩,奇怪的是却大多数都有一种以用功为耻的想法,大概是认为说自己不努力学习可以作为IQ高的证明。宋盈原来寝室里的一个女生就是如此,她以很高的分数考上理中,在课上课下说着自己有多么〃轻松〃,却常常在半夜学到两三点。最重要的是理中寝室熄灯不是拉电闸,而是看楼大妈挨间屋子让你关灯,也就是说等大妈们睡觉之后她们仍然可以开灯。但大多数人都没有开灯睡觉的习惯,所以那名女生被全寝室诟病,最终退寝回家学习去了。仍是对同学说她每天早早睡觉,不过没人再相信这话就是了。
    
理科班女生大多勤奋,宋盈算是个小小的例外。她是三班的中心人物,学习成绩极好,加之性格外向开朗,非常有人缘。惟一的缺点大概就是不用功,然而在班里总是第一第二。何涛对宋盈怀有一份〃既生渝何生亮〃的感慨,他和宋盈从高一开始争名次,宋盈看似不经心,却是胜数居多。若他是第二,那么她多半是第一;若她是第二,第一多半另有其人。这不知道算不算是命运。
    
如果说何涛对宋盈大多是竞争意识的话,顾晗对她的感觉就复杂很多。他从高一开始就和宋盈前后桌,但两人关系并不算好。顾晗性子有些冷傲,宋盈却是一贯的语笑盈盈;顾晗自视较高,却在学习上怎么都胜不过懒懒散散的宋盈。宋盈像是没有烦心的时候没有烦心的事情一样,无论何时,在脸上的总是那一径的笑,笑得他心中不平衡起来。
    
太过幸福的人生,太过幸福的孩子,对她而言,人生中该没有什么不满的吧?那种幸福的笑容,他知道,他其实是嫉妒的。同样的十八九岁,为什么她会那样单纯地大笑大闹?而他,却总在叛逆和顺从之间挣扎?
    
顾晗知道宋盈家境很好,家长管得似乎也很松。他知道她聪明,什么东西一讲就透甚至可以自己领悟。他知道她性格开朗外向人缘好,将宣传委员兼英语课代表的工作做得很好。她似乎是那种天之骄子一类的人物,康庄大道铺在她面前,他辛辛苦苦追寻的她已拥有,却不一定珍惜。
    
就是有这种人的存在,才显得有些人的努力如此苍白。顾晗常常这样愤慨着。因此他对宋盈常常没有好脸色,即使她总是笑着对他说话……话说回来,她对哪一个不是笑着的?
    
此刻宋盈却没有笑,她站在窗边看向窗外,眼神空朦。顾晗何涛几时见过这样的宋盈,一时间有些愣了。她的神情不是理中教学楼里能见到的,反像是那种古书古画里凝眉的女子,黑发上璎珞垂下,素净的脸上一点相思半点愁,似笑还颦。平时的爽朗一扫而空,竟然成了古典的文静忧郁女子。
    
顾晗心中隐然生出疑惑,他不是第一次看到宋盈站在这里,难道一直以来,她都是用这种眼光看着窗外的吗?用这种空空荡荡、似乎有些凄楚的眼光?
    
宋盈似乎一点都没注意到顾晗和何涛打量的视线,只是呆呆地看向窗外。忽然,她的表情一僵,牙齿轻轻咬住下唇,撑着窗台的手似乎也加了几分力。
    
顾晗心中奇怪,何涛听身后有人谈笑,回头看了下,然后用胳膊肘顶了顶顾晗:〃四班班对过来了。〃顾晗也回过头去看,是隔壁四班的孟川觉和刘莉颖,两人说说笑笑走过,大概是利用下课时间在侧楼梯〃谈情说爱〃回来。不愧是尖子生,真懂得抓紧时间,课间十分钟也没误了谈情说爱的当儿。
    
早恋在这高中校园中并不是希罕事,更不是成绩不好的学生的专利。事实上,就是所谓的优等生领导了这一潮流。而老师通常拿这些十七八岁的孩子不孩子成人不成人的学生没办法,叫去训斥一顿还怕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家长也通常起不到什么作用。惯例上,只要不是太离谱太影响学习,大多数老师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孟川觉是学校的风云人物,高三之前是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又兼了一堆职务,加上学年前几名的成绩,自然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而刘莉颖是文艺部部长,和宋盈一样都是英语课代表,多才多艺,也是四班的中心。这两个人在一起,老师就算想管,也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放其自流。
    〃哼,有女朋友了不起啊。〃何涛和孟川觉打了个招呼,人家老兄眼都不往他们那边瞟一眼。何涛心中有气,低声说了句。
    〃喝了几瓶镇江醋啊?酸气冲天。〃孟川觉考过几次年级第一,是何涛竞争对象之一。顾晗和他相差有些远,没什么心结存在,只是笑笑拍着何涛的肩:〃别这么愤慨,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暗恋刘莉颖呢!〃
    〃得,你可别糟蹋我。〃何涛连连摆手,〃就算人家是四班班花,我也没那个兴趣。说实话咱们校漂亮女生不少,像她那样的不多。孟川觉受得了,我可害怕。〃
1。小顾道士……笑语盈盈(3)
    
刘莉颖外向得有点惊人,也是因为宣传部长的关系,结交满天下之余难免有点不拘小节。但在男生面前,这点不拘小节又成了扭扭捏捏。听说男人都吃这一套,何涛和顾晗宁死都认定自己是男的,可他们只觉得这女生做作。但他们还都是男生,算不上男人,这点他们又没想到。
    
不过女朋友这种事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人家自己觉得挺好就行,孟川觉看起来就挺乐在其中的。他和刘莉颖二人笑闹着从几人身边走过。顾晗不想多看,回转头来,眼前玻璃却清楚反射出二人的影子,以及宋盈的颦眉。二人进四班门口的同时,上课预备铃响起。何涛看了顾晗一眼,无奈耸耸肩:〃回去受苦吧。〃
    
就在这一时刻,宋盈回过身来。迅速扫了四班一眼,她眼中的凄楚马上消失。像魔术一般,本来抿着的唇轻轻翘起,变成一贯的笑。她向两人笑着,然后几步走进三班,顿时给沉闷的教室带来几分生气。
    
顾晗和何涛也跟了进去。何涛有的时候神经异常粗,似乎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对,顾晗心中却生了疑惑。
    
而宋盈那个笑容,就这样印在顾晗心里,再也不曾抹去。
☆ ☆ ☆ ☆ ☆ ☆ ☆
2。所谓高考(1)
    
上午最后一堂课通常人心最不安,大家身在教室心在食堂,不时看表计算离填饱肚子还有几分几秒。何涛就是那个像饿死鬼投胎的,顾晗则不是,宋盈更不是。她坐在顾晗的斜后方,老师进来的时候,顾晗只听宋盈对同桌宁康说:〃阿康,帮我看着点老师,讲到第七题的时候告诉我一声。〃
    素质教育嚷嚷了好几年,〃考试不是目的,是方法〃这句话还常常被广大学子们颠倒过来说。都说上学主要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为了学会怎样学习。从这一点上来说,宋盈足可以证明素质教育是存在的。牛人如孟川觉何涛之流的还知道上课听讲下课复习课外找班,她则不然。上课偶尔听听,大部分时间做自己的事,写写作业做做习题看看杂书什么的,然后翻开书看几分钟,基本上也就把书上那点东西理解了。这种一等一的自学能力一般人不具备,若是有什么书上没有的或无法理解的地方,她就会找来习题,在习题中补充理论的不足。
    
顾晗回过头,宋盈把自己埋在厚厚的习题材料后面,拿张卷子做着。高三此刻该学的早学完了,剩下的就是无尽的习题与复习。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至少对宋盈而言,老师只有答疑的作用。
    顾晗心中哼了声,然后惊觉那一声〃哼〃和刚才何涛发出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谁知道第七题怎么解?〃数学高老师发问了,宁康捅宋盈一下,示意她听讲。宋盈放下手中卷子,从一旁高高堆着的习题册中抽出一本翻开,然后抬头看老师。
    
全班寂静,这道题是没接触过的类型,昨晚大家讨论的结果是这题多半少条件,所以没人做出来。高老师巡视着班级:〃何涛,你说一下。〃
    〃老师,这题是不是少条件啊?〃何涛也不起立,坐着直接问。
    〃没少。〃高老师斩钉截铁,〃没有做出来的吗?〃
    
大家一起摇头,在教室倒数第二排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生怯生生地举起手,一张脸胀得通红。
    〃那我给大家讲讲吧。〃不知是看到了那女生举手而不叫她,还是根本没看到她举手,高老师回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这题看起来缺少条件,实际上这些足够了……〃
    
那女生手举在半空,脸色不再通红,而是惨白。手臂有千斤重,一点点颓然倒下。眼泪聚在眼眶中,却流不出来。
    
游清歌是敏感而脆弱的,她本不想举手,因为这题她以前做过……以前,是指近一年前。她是重考生,也就是所谓〃高四生〃。理中向来把〃借读生〃分在〃统招生〃的班里,而不是像一些重点高中一样,为借读生专开几个借读班。因此理中还是很受借读生家长欢迎的……虽然统招班和借读班用的是一样的老师,但一来老师未必用心,二来班级环境也不行。家长都认为像理中这样分在一起,对自己孩子是一个促进。他们却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的孩子通常要面临着另一个问题,就是歧视。来自统招生的歧视还好说,大家毕竟都是孩子,统招生只是觉得借读生大多不学无术还扰乱课堂秩序,也不会太排斥,但也不会太接触。如果坐得近或者有共同语言,也会聊得投机。对老师来说,却不一样。借读生不算升学率,他们虽然交了大把银子,老师却没有对他们负责的必要。借读生成绩通常不会很好,大多数老师都对他们视而不见,最多考试的时候批批他们的卷子就结了。基本上不会叫他们回答问题,对他们说的最多的大概是〃后面的同学静一静〃。
    
游清歌就在这个特殊群体中,而她的处境甚至还不如其中的大多数人。一个班上十几名借读生,大多都是从高一开始就跟着这个班,至不济也是高二插进来的,多少也算融入了这个班级。她和另外几个人却是从高三掉下来,刚来两个多月。高三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谁也不会和他们过多接触。因此,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下,她是孤独的。而孤独之外,她也是茫然不知所措的。仅在几个月前,她还是老师关注的对象,重点指标的可能人选之一。转眼间风云突变,一表一报高了,一表二三形同虚设,二表父母不让她读,说是再拼一年拼上重点,550的实力怎么也不该迁就二表。游清歌家里属于比较有钱的,她也就被塞进这里。
    
游清歌什么时候有过被人忽视的经历?老师拿50多份卷子,分四组发下去,到最后面的借读生时数量总是不够。老师会吩咐一句〃课代表下课去拿〃,但大多数老师和课代表都不把这当一回事,少了就少了。游清歌常常向周围的人借卷子去复印,别人的卷子都是黄黄薄薄的纸张,她的却是白花花的70g复印纸。借读生基本上都不会举手回答问题,举了手老师一般也不会叫他们,即使……只有她一个人会。
    
游清歌趴在桌子上,不需要桌上厚厚的材料挡着,反正老师对他们最大的期许就是让他们睡觉,省得说话扰乱课堂。她没有睡意,一双眼扫过前面的同学。
    她羡慕他们。何涛、宋盈、郭青辞……是班上有希望上北大清华的;顾晗、乔令塘、姚竹和她原来的情况差不多,只要不报考失误,重点是没问题的;陆琪珀、陈惠、杨志湖上个二表绰绰有余,重要的是他们是这个班的重要组成人员,班上都是他们的朋友,有点什么事大家都会关心。不像她,一个孤魂野鬼,若某一天忽然不来,估计都没有人会注意到。再加上她本来就很内向,不擅言谈,在这个环境里更是不适。
2。所谓高考(2)
    
分数把人分成了阶级,而她无疑是这个班里的无产者。
    如果去那所二表……就好了呢……
☆ ☆ ☆ ☆ ☆ ☆ ☆
    下课铃声响起,随着老师一声〃下课〃,学生蜂拥而出。理中是半住宿制的学校,所以有食堂。但和大多数学校一样,食堂的规模远远不能满足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