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湘信有鬼-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时候,地瓜和土豆也是主要粮食之一。而且那时候湘楚也没有引进玉米这种作物,每家养的大小麦,往往一年能有两三百斤的收成,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后来大家能够记住杂交水稻之父,那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为了增加家里的劳力,以求田地里多一些收成,老百姓往往都是起早贪黑的劳作。那个时候的乡里人,好像一天到晚有干不完的活。

    于是每个家庭经常是,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长大,还要出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为家庭减轻一些压力。后世的孩子很难理解,我们这个年代的人,为什么基本上什么都会做。

    那是因为家里没有人管你,哪怕你只有三四岁的年纪,也许你都要干一些活,或者干脆就是自己管自己。生存是人的本能,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一代人,自然便是大自然里打不死的小强。

    政策下来希望乡里人每个老百姓都扫盲,于是许多人被强制再去上学。虽然真正做到的极少,但是也算因为这个政策,让不少人重新走进了学校。

    每个人可以多学知识,对于生活和各自的活计,自然有莫大的帮助。可是这个时候的百姓,往往看到的都是眼前暂时的利益。让孩子帮忙干活,自然便变得天经地义了。

    政策出来有些家长虽然没有明面上反对,但是说的最多的便是,家里这活让谁来干,老师和学校便变得无语了。最终进了学校的这些人,导致往往一班的同学之间,年龄相差五六岁的都有。

    如果按照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来算,有些孩子十三四岁小学毕业,如果上到高中的话,那么他们也就已经二十岁了。而这个时候的乡里人,普遍结婚的年龄都是十**岁。

    所以说能够上到高中,只差没有考上大学的这些人,简直就是天之骄子。比后来到处都是的大学生,和遍地找工作的硕士生,可以说简直牛皮多了。

    至于可以考上大学的人,那简直就和做官了差不多。

    因为这不但代表着,这个家族里出了一个大学生,还意味着他从此脱离了农村。像那个包分配工作的年代,大学生自然会成为一个有工作的人,这可是属于国家管的一群人。

    而且那个时候上大学,让后来的父母简直羡慕的一塌糊涂。因为只要考上了大学,基本上上学也不要钱。不会因为你的家里穷,而担心学费交不起,而不去上学。

    同样是一个国家,为什么做人的差距这么大了。

    当然不管大家如何渲染后来时代的美好,确实在那个刚刚起步发展的时代,国家留给了我们这一代太多的美好。

    听到大人们经常说,只要考上了大学,尤其到了上学的后期,便已经开始有工资,而且是有单位接收的。以后参加了工作之后,还会有房子分,简直就会一辈子后顾无忧。

    虽然我也知道,这种情形没有维持多久,但是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深植于百姓的思想里。故而对于读过很多书的人来说,老百姓简直就是格外的看重。

    退而求次的对这群人来说,高中生自然就是地方上的精锐分子,属于人们军队里的预备役。

    平时在地方上,他们不但可以优先找到工作,也许不知道哪天,就被某个企业招进去做了职工。最差也可以在家附近做个民办教师,或者到某个国家单位做个临时工。

    所以这些老人和村里的干部,对他们极为重视,就是想要发展一些先进分子,也是从他们里面挑选。至于入党的话,那自然也是优先考虑有学历的,于是各家经常拿他们给我们做榜样。

    永蕙和华园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为了彼此的哥哥,而放弃了自己的学业,成了家里的一个劳力。

    因为平时不断的劳动,她们都是极为健康的,看着她们青春的身影,我迷迷糊糊地的坐在那长条木方上,居然就似乎神识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她们翩翩起舞,在橡皮筋上跃动的身影,是如此深深的映入了我的脑海。谁也不知道,青春就这么悄悄的提前来到了。

第十八章 小花() 
等我回过神来,是被小华推醒的。

    看到永蕙几个人女孩子已经不跳绳了,叽叽喳喳的和华园的姐姐梧园在一起凑合。

    梧园拿着一叠鞋样,也坐在那边木方上,显然是要做鞋子。

    那时候大家穿的鞋子,大部分还是自己做的,像皮鞋、高跟鞋都没有见人穿过。哪怕是解放鞋都难得一见,孩子们夏天干脆光脚的居多。哪怕是像梧园这种少女,都很难买一双凉鞋穿。

    家家户户老老少少的女性,可能最早会的手艺,就是纳鞋底了。她们虽然也坐在木方上,不过是坐在右边她家阶前的那条。木方足有丈余长,而且是一整根巨大的木方。已经被人坐的光溜,不知道其年月。

    我们虽然都住在同一个大宅里,不过我住大宅堂屋左边,是厢房的第一间。而她们家住在堂屋右边,也是右边厢房第一间。这样我们家门口实际上是对着的,算是真正的邻居。

    堂屋门口为界,阶前都差不多,也都摆着木方,用两块很大的石墩架着,给大家平时坐。

    梧园的年龄,按照乡里人的习惯,马上可以说对象了。之所以还没有说,那是因为她哥哥久园还没有找对象。但是纳鞋底这种事是不能断的,不然出嫁的时候哪有鞋来压箱底。

    不过这种情形不会维持太久了,因为听说她们家计划在大槐树那边的山脚,是要动手修新房子了。

    那边的山脚有条大土路,就是顺着山脚蜿蜒而下,经过粮食仓库,路过十九爷家和人凤家,最后和国道汇合。所以这条土路算是一条主要的大道。

    她家计划在路边起宅,修三间砖瓦房子。脱离了这栋古老的大宅子之后,算是村里新兴独立的院子,别人自然会刮目相看。

    据说是为了给久园以后娶堂客用,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乡里人的规矩和愿望。不但因为有了砖瓦房,久园找对象更好,就是她家几个姐妹也会让人刮目相看。

    那个时候看脸的人比较少,一般需要身体健康的,而且必须是好生养的才行。像梧园这种女子,到时候找个好人家不是问题。那是因为她家有了余粮,是大宅里生活比较好的一家了。

    梧园圆圆的脸蛋,身材高度不足一米六,在那个时代里不算很矮的了。虽然称不上是好看,但是也算一个心地善良的女子。她也早早的就不上学了,平时在家帮着农活,闲时便做些鞋底和打些毛衣。

    看着她们面前摆着一大堆的鞋样,想必一定是一家人,到冬天的鞋子都考虑好了。她们家人口那么多,真正要做鞋的话,还真不是个轻松活。

    按照本家的辈分来说,梧园姐妹比我大一辈的,她们和牛爷唐八天是一房的。但是大家平时都住在一起,还是按照辈分来称呼的。她们平时也很亲和,可是今天我没有凑过去。

    看着她们窃窃私语,我心里不知道为什么还在迷迷糊糊地。看着她们手里拿着的鞋样,我心里可还是知道,光是纳鞋底的话,就要很久的时间。

    我平时很难理解,但是大家都理所当然的这样认为。因为还很少有人去买鞋穿,虽然街市上已经有各种各样的鞋子卖。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买鞋除非是有各种大事,才会去考虑的了。

    被小华推醒了过来,我心里其实有些懊恼,但是却没有出声,却也坐在木方上不敢动弹。想着刚刚自己做的那个怪异的白日梦,忍不住看向右边永蕙那边。

    永蕙正好看了过来,她只是看了我一眼,看到我愣愣的样子,眼神里居然有些笑意。她奶奶曾经是我奶奶的丫鬟,虽然现代的社会早已经没有了这种观念和想法,但是我们两家走得很近。

    脑海里还浮现着她跃动的身影,白色的的确良上衣,裹着那满含青春的身影。她身材极为较小,却因为劳动的缘故,发育的还是极为正常。

    按照如今时代的说法,就是这个少女发育正常,已经是一个前凸后翘的美少女。她外表很是温柔,也在人前不会有太多的话语,所以这些小伙伴平时都喜欢跟在她的后面。

    看着和平时没有什么区别,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想起了前几天看的那个《卞卡》。那是一部国外超长的电视剧,因为牛爷家里买了电视机,晚上大家必然是要去看的。

    如今电视机也成了大家的热门话题,我想他们聊得最多的,还是电视剧里面的情节。外国人的生活里,有太多的东西足以惊世骇俗。

    开始大人们还不约束孩子们去看,毕竟是稀奇的新事物,后来因为一些情节,许多孩子们被家人骂的狗血淋头。因为在电视剧里面,居然可以看到,国外的人就在街上相互拥抱接吻。

    这显然是不适合封闭的山村,也不容于国人的传统文化。不但对成年人是个很大的刺激,就是我们年小的也耳濡目染的惊讶。哪里见到过老太太穿花衣服的,还把头发染得五颜六色的。

    可是,可能因为我经常去看的原因,我居然比小伙伴们显得要懂事一些。不知道为什么看到电视剧里面的情形,我既是好奇惊讶,又有些兴奋和激动。

    虽然对我这个还没有太大知觉的小孩子来说,提不起什么格外刺激。但是那些情节已经足以影响我的求知欲,因为听说我们这一年级里,居然有男女同学传纸条了。

    虽然还只限于同学之间知道,可是他们之间的那种态度,让我们这些小小的同学很震撼。以前也没有观察过女同学,如今都会忍不住去偷偷看看她们,看看她们逐渐改变的体型。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跟着她们去牛爷家看电视,我心里都会有些期盼。此刻似乎脑海里还是她的影子,那青春灵巧的身影。

    看着她胸前凸起的蓓蕾,自然知道和我们不一样。那是一种令人悸动的要窒息的地方,随着她轻盈的跃动而颤抖。虽然我心里朦朦胧胧,也有些紧张和不安,还是让我居然有些渴望的看着。

    此刻我脸涨得通红,恍如做了坏事一样。我感觉到自己的呼吸都变得急促了许多,连小华都不敢看。

    小华可能看到我不理他,以为我生气了,站在那里也有些发愣。可能是想到了晚上还要和我一起去看的电影,诺诺的蠕动了几下自己的嘴巴,却最终没有说出话来。

    我却一溜烟的突然起身,也不管小华的惊讶,闪身便跑回了自己家里。紧紧的用背顶靠着门,似乎害怕有人会跟进来一样,紧紧的关上了房门。

    妈妈平时有农活的,她很是勤快也好要强。这个时候妈妈一般干活没有回来的,我倒是不用担心。因为马上就是暑假了,妈妈一般不会管我,何况我平时很听话。

    不说早上的饭自己热,就是衣物平时都自己洗。人家都羡慕妈妈好福气,她也每次看到墙上的奖状,和听到别人的称赞,而心里想必极为欣慰。

    大宅子的房子是用青砖建的,可以说是真正的冬暖夏凉。如今正好是夏天到来,房里显得是有些清凉,我却感觉自己双腿更是凉飕飕的发寒。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却隐隐记得自己当时一直盯着永蕙看。我不知道她们知不知道,她那已经发育起来的身体,似乎还在我眼前不住的跳动。

    她们没有异样的眼神,虽然让我没有提心吊胆。可是心中担心万一被人知道了怎么办。越想心里越是害怕,这样偷偷的看女孩子,被大人知道了会不会挨骂?

    在大人的眼里,我可一直是个乖孩子的。不但在学校里面成绩很好,就是在家附近的话,老人们和大人都说我好。

    就这样纠结着,我以为自己吓尿了裤子。幸好是自己洗裤子,我可是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遵循回家大便的原则,居然在路上拉了一裤子。

    纠结着换了裤子,干脆便换了一身衣物,都放在木盆里侵泡好。出来居然看到小华还站在阶前,我有些不好意思的过去,问他究竟怎么了。

    小华自然是担心我晚上不去,听说我一定会去的,便高兴起来说等下早点过来约我。我问他他妈妈会不会骂他,他有些低落的说妈妈还是难过,还不太管他。

    我没有纠结于小华的事情,却看到永蕙她们几个不在了,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忽然感觉有些索然无味。

    妹妹找哥泪花流

    不见哥哥心忧愁

    心忧愁

    望穿双眼盼亲人

    花开花落几春秋

    啊,,,,,,

    花开花落几春秋

    当年抓丁哥出走

    背井离乡争自由

    争自由

    这首悠扬的歌曲在空中飘荡,著名歌唱家李老师的演绎,让许多青年人为之沉醉。

    还没有进场去看电影,但是电影的主题曲已经四处飘荡。在雄威壮观的电影院前,已经围了不少的青年男女,青春的活力在这小村庄里跃动。

    两个银灰色的巨大高音喇叭,即使远在几里路之外,都可以听到这里的声音。

    往往都是在这个时候,四面八方的人都会汇聚过来,虽然不能都一一进场,哪怕是站在电影院外面听听,回去也足以炫耀一番了。

    十里八乡的电影院,只有乡里的和钢铁厂的大喇叭,可以和我们村里的这两个媲美。这显然不但是村里人的骄傲,也是村里放电影这种大事的标志。

第十九章 湘民() 
小华果然早早的就来约我,我和妈妈打了个招呼,有大人的允许才能出去,这是一般家庭的原则。我们两个人便沿着小路走,飞快的跑到电影院这边来了。

    本来平时这种行动,肯定少不了小伙伴惠江的,可是上次小华的父亲出殡,他把手炸伤了还没有好,他妈妈肯定不会让他出来。所以我们都没有叫他,省的挨他妈妈说一顿。

    电影院挨着在国道边,就建在村里支部这里。

    这是一栋很庞大的房子,说它庞大那是因为就是放到后来的时代里,也很少有建这么大电影院的。不但电影院本身很大,而且它还和周边的房子连成了一体。

    本来两层高的房子,因为门脸修建成欧式风格,却可以赶上平常房子三层的高度。前门到后墙荧幕,最起码有超过100米的距离。

    电影院和有名的供销社,就在村委支部这个大院前门,一左一右的坐落在那里。电影院是新式的红砖建成,供销社是一半青砖一半土砖的老房子,成了村里乃至周边村子,一大有名的风景去处。

    在那个靠物资分配生活的年代刚过不久,粮票都还可以用的时代里。一个村子里不但有一个几个乡集中,作为储备的粮食仓库;还有便是这不亚于乡里那般规模的供销社了,实在是极为难得。

    粮食仓库、供销合作社、电影院,成了村里的三大骄傲。

    电影院后面就是一个很大的院子,和供销社形成一个左右包围的格局。我记得当时已经属于村委支部,也是村委办公的地方。

    这个院子十分庞大,我记得光是中间那个空坪,就比一个篮球场还要大很多。院子里四周用红砖建了两米高的围墙,把电影院、供销社都连接了起来。

    因为这里面不但有当时村里的支部,而且村里的一些重要现代化的工具,如大小型拖拉机等都停在这里。当然像那些冰棍厂、柴油发电机、磨碎机这些,都在这个大院子里面。

    电影院和供销社之间的位置,便是进大院的大门所在。这里是两扇巨大的铁栅门,虽然中间开有扇小门,一般人也不是轻易可以混进去的。

    乡里人比较朴实,但是也不泛一些想占小便宜的人。把大院加上大铁门锁上,不但是因为这里面的财物公共,还因为这里是村委办公的地方,和拖拉机的储备油都放在这里。

    据说这里是村里最早建成的,属于村里的物业。有着两层联排的红砖房,满满当当的上下足有十多间房。如今分别罗列成了村里的重地,不但安放了现代化的一些设施,也成了干部们平时集中学习、开会,甚至决策的去处。

    这里本来还有个学校,就是这联排红砖房的前身发挥的作用,也是我们村里以前独有的小学。后来什么原因被撤掉了我不知道,但是我记得应该是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

    后来隐隐约约听说,当年乡下任教的老师,大多数都是民办的。这些人属于编外人员,工资其实也很低,但是架不住村村都有学校。后来文教办为了节省资源,让周围四村学校合并,这边便撤了。

    这所村里的学校撤了之后,这些剩余下来的房子,便成了如今这些设施的摆放处。也理所当然升级为村委所用,虽然不像后来时代会加上装修,那也是在这个时候最漂亮的了。

    电影院有侧门开向这个院子,用于平时分流正门出入的人群。因为电影院平时不放电影的话,有时候也是村委召集村民开会的地方。这种豪华的待遇,整个十里八乡的范围,只有乡里和钢铁厂才有。

    据说这里的电影院座位数,仅次于附近钢铁厂的,和乡里的电影院一样。平时可以容纳近千人的座位,真正是一家很大的电影院。

    我们到这边的时候,天色还没有完全暗下来。不过看到了电影院门口那巨大的电灯泡已经打开,五百瓦的灯泡发出耀眼的光亮。似乎周围几百米都在照射范围内,让人感觉与众不同。

    这个时候的供销社门口,一般都会围着一些人人。因为一些青年总会掏一毛两毛钱,买一些瓜子、花生、或者糖果之类的零食,和朋友们一起来分享。

    既可以体现自己生活好了,也是向朋友们示意的最好时机。如果碰上男女朋友来的,那就更不要说了。因为这个时候没有结婚的男女们,很少单独行动的,都会叫上自己的闺蜜或者死党一起。

    我却是不愿意围过去,因为我怕人看着我,让人以为我很嘴馋。其实小孩子那个时候没有吃过什么零食,看着那些好吃的东西的时候,哪有不眼馋的。

    不过家人长辈一直教导我,不要因为嘴馋盯着人家吃东西。就是有人给自己,也要客气的再三拒绝。如果实在不能拒绝的话,也要衷心的感谢人家。

    为了自己小小的骄傲和害羞,我自然是没有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