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湘信有鬼-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莲花说的更加恐怖的是,说细脚一双眼睛就吓人,躲在黑暗的楼上显得赤红,被家人找到的时候看着渗人。尤其给他安稳到床上之后,等陪在身边的家人稍微休息,他忽然自己又跑到鸡窝,居然活生生咬死了两只鸡,连鸡脖子都咬断了。

    不说秋儿姐妹几个都很怕,直接躲到姑妈家和小安、小文姐弟作伴去了,就是他家的大人都感觉毛骨悚然。邻居都让他家人去找师公来做法,找来后却居然没有什么作用,细脚还嚷着要咬死那个师公。

    村里的人都害怕了,在未知的一种能量下,就是有再坚定的一种信仰都会动摇。

    事情很快传遍了小村里,有人感叹骆伯伯不在,他如果在的话这鬼一定拿下。因为骆伯伯也是个师公,而且据说是有大法力,不过他长期在省城上班。

    看到卓家实在是没有法子了,有人建议卓家去找骆伯伯,哪怕是再远的话,想办法打电话到省城去,也要把人叫回来。有人便说是大槐树作祟,于是便说道了要砍了大槐树。

    好像听来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又感觉和大槐树有些关系,反正是人云亦云的居多。

    提到要砍这大槐树,有人便说这槐树是个老槐树精。不过明面上这槐树不能砍,因为这棵槐树高大的太明显,据说是已经上了国家军事地图的,要砍的话必定要上报乡里,由乡里到武装部申请才行。

    不过乡里人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大部分人甚至没有见过世面,但是大家一点都不担心。因为我们村里有位特例的人,他就是比乡干部还牛的人物,人家都叫他牛爷。

    这个牛爷也是我本家,本名叫八天,却和我爷爷是一辈的人物。虽然同是一宗下来,不过却不是一小房的兄弟。

    要说这位爷为什么叫了个这样的诨名,却是乡里和他一辈的人当年叫出来的。他牛鼻的程度,就是到了下个世纪的时候,人们还在津津乐道着,可以想象着他当年的威风。

    那个时代乡里还很讲究辈分,我不敢问牛爷诨名的来历。后来随着老人们逐渐老去,大家更不知道他为什么叫牛爷,但是听说过两件关于他很牛鼻的事情。

    他在那个响应国家号召的年代,带领乡里青少年在本省各地大修铁路和水利。更在那个浮夸的年代带领乡民丰产,据说最高亩产几千斤。这件事我只有几岁的时候就不信,后来就更不信了。

    可是国家信了,他成为了本县农民里唯一的省劳动模范,而且代表本市去参加过首都最高代表大会。在以前的时代里这可是大事,因为那是进京见过皇帝的人!

    不说乡里的干部时时来看望,就是县里的领导,过年的时候也是要派人过来拜年的。这件事是关于他自己身份的,而另外一件牛鼻的事情就是关于他办事的。

    据说我们乡里最早的电影院是在乡镇府,而第二家就建在我们村里的,据说原因就是因为牛爷在。还有这个时候很多人家里还用煤油灯照明,而我们村有柴油机发电,也是因为牛爷在。

    那时候电影不是天天可以看的,据说放的最勤的就是我们村,几乎是每半个月就会放映一次,而且每次都会有两部电影播放。因为我叔叔就是电影播放员,我也是去看过的。

    曾经有一部享誉海内外的戏曲剧叫《白蛇传》,当时播放的时候可以说是真正的万人空巷。我们湘地最早播放自然是在省里,然后轮到地区播放的时候,正好牛爷陪市里的领导在地区开会。

    他听说这部戏好看,便真的去看了,后来做了一件轰动全市的事情来。因为他感觉这部片好看,然后他和地区的领导说,我们村里是模范榜样,这部戏应该拿回去给村里人看。

    事实上最后果然如此,地区那么多市级城市都没有播放,牛爷一个手摇电话打到了村里,让我叔叔连夜去地区里那片子。于是我们村里的大型拖拉机师傅连夜开车,乘着天亮的时候赶到了地区,把这部电影拿回了村里播放。

    我年纪小,但是大人说到这件盛事的时候,可以说都是神采飞扬,我自然记得清清楚楚。所以说他平时只要一句话,办一般的事情就会通过,至于砍槐树这件事有没有和他说,我自然是不知道。

    大家最后没有纠结能不能砍树,而是担心大槐树本身的原因。因为据说这棵槐树种植在这里,就是为了压制一旁路下面的龙身。路下面就是村里最好的水井,那里盘着一条龙。

    老人们都说,龙本身煞气阳刚之气太盛,槐树天生聚阴正好可以压制。在这个时代,国家不提倡迷信,但是老人说这不是迷信,是老班人传下来的。

    最后砍树的风波不断,其中持反对意见的,据说为主的居然是牛爷的母亲壹太婆。

    这在小时候有一段时间里,倒是让我纠结和疑惑了很久。因为壹太婆据说是秋儿父亲卓宜的干娘,两家算是干亲家才是。

    后来我隐隐听我妈妈和人聊天提起,壹太婆说细脚是撞了落水鬼。

第四章 师公捉鬼() 
落水鬼!

    必然是鬼!

    对于普通人来说,鬼和人疏途,是一种普通人无法企及的所在。

    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便不时听到大人们说这种东西,自小开始便对之深为忌惮。虽然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但是想必极为可怕的。

    有人说它应该是小小的身子,一般都会蹲在水边。不是说人人都可以看到,只有那种阳气极低的人,或者是小孩子之类的,才会看到或者碰到。

    虽然很多人都说过落水鬼,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说清楚,这只鬼究竟长什么样子。

    大家都说落水鬼,想必见过的没有几个,或者说见过的人大部分都不在了。因为这不但是一种煞气,也是一种没有解药的毒。或者说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甚至有人说自己见过,但是也不能清晰的形容出来。

    从小陆陆续续的,我听过太多的版本和情形,无外乎都是一些让小孩子睡不着的。

    有人说邻村或者隔壁小镇,谁谁在某个夜晚,路过某个冷清的地方的时候,就撞见过落水鬼;还有谁家的小孩子去水边玩,看着被落水鬼拉进了水里面去,最后大家在淤泥里面找到了尸体。

    反正听到很多传说,不能一一表述,反正都是关于落水鬼的。可是听来让小孩子害怕,让大人们都担心。反正乡里人自己没有看到这些,但是大家却都很敬畏。

    我虽然从小就害怕,但是心里难免也有些好奇。随着上学以后,老师教导大家不要迷信,可是对于身边大人说的,幼小的心里自然是将信将疑的感觉。

    其中有一次有幸便听到香三爷讲古,恰好讲到聊斋的时候,我突发奇想的问到了这个问题。

    我为什么会问香三爷,我想因为我那时候在心里有了固执的想法,也感觉到身边没有人比他知道的多。何况他也讲过不少关于鬼怪的一些故事,自然知道他懂的多。

    爷爷在我的印象里,是个有大学问的人,虽然对我很慈祥和疼爱,却从来不和后辈聊这些鬼怪。就是他年轻时候的一些事情,我也是后来慢慢长大,从别人的嘴里听过只言片语。

    他据说极有学问,从他撰写的一些诗词,可以看出来就是很多老师都敬佩的。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想和每个人的经历有关罢,他应该是不宵和晚辈讲这些东西的。

    听香三爷的理解,我听到了一些版本,或者说这种东西的惯性。他说落水鬼一般都是晚上才会出现的,因为它们水性特别的好,普通人根本就无法抓到。而且它们反应很敏捷,听到风吹草动就会潜入水里。

    不过据说落水鬼大部分都是小孩子变的,其中也不泛一些失足落水的女子,男子尤其是成年男子一般少,那是因为他们阳气极为旺盛。

    据说它们在变鬼之后,心里便有了些怨念,而且据说变这种鬼很难轮回,所以它们需要一种解脱。不过只要它们可以找到替死鬼,自己就会可以解脱轮回。

    虽然是损人利己的行为,但是作为鬼的话,谁会在乎这些东西。

    当然它们也会在夜幕降临的时候,蹲在水边石头上或者岸边路上,引诱一些小孩子或者女子,让他们下水然后拖进水里淹死。

    因为听到这些片段,我小时候几乎是不敢下水的,就是下水也是在人多的地方,或者白天有太阳的时候。

    后来我都怀疑,自己一直到中学以后才学会游泳,即使我从小算出生在水乡,不知道和听到这些事有没有关系。

    壹太婆不让大家砍大槐树,她有她的观点。不管是不是因为她老人家年龄大,或者说他儿子的身份,反正我估计是没有人去驳斥。他说细脚碰到了落水鬼,很多人是不敢驳斥她的观点的。

    后来大家都说细脚撞鬼了,人云亦云的不知道是谁先说的,反正卓家是深信不疑了。作为一个长辈,还有卓家的邻居和亲戚,壹太婆还跑到大槐树下烧了很多纸钱,说是给细脚还愿和散财。

    老人的心意还是让很多人感动,毕竟壹太婆平时大家都知道,那是一个嘴快心软的好人。乡里人也不会多事,大槐树最后没有砍,我想卓家也是怕国家找麻烦,或者说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从出事那天到最后,细脚没有熬过第四天。

    细脚死了的那天,我隐隐约约的感觉到了,我放学的时候,不敢从秋儿家路边过,而是从另外一条小路回家。

    大院里最先知道的是莲花,她和我妈妈关系还好,一回到大院里家的时候,便看到一堆人在大门阶前闲聊,气氛让人感觉很压抑。我妈妈和莲花都在人堆里,大家七嘴八舌不停。

    因为细脚在要断气的时候,遇仙还是去了卓家的。他最后去卓家回来后,莲花就告诉了我妈妈说细脚死了。据她说细脚死的时候,一双眼睛圆溜溜的渗人,双手双脚都佝偻着,眼睛始终没有合上。

    我感觉那天村里到处都阴沉沉的,好像气氛格外的压抑,这可是一种真的让人体会到的,阴森森的感觉。

    大院的老人都说,那是细脚死的煞气太重的原因。他虽然年纪不大点,可是已经算是有想法的孩子。这是死的不甘心,三魂七魄在村里不肯离去。

    我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过,这话是不是真的,听的我心里发毛。

    卓家那边不时响起鞭炮声,和夹杂着一些卓家人的哭声,那些哭声让人感觉更是渗人。我当时浑身都泛着鸡皮疙瘩,许多年以后我都清楚的记得。

    因为细脚的父亲生了很多孩子,他们家也算是个人丁兴旺的大家族了。好几个姐姐都已经嫁人,听到最小的弟弟出事,那些人陆陆续续的回来,显然一家子太过伤心了。

    村里很多人都过去看望和安慰卓家,主要还是安慰细脚的妈妈。这边大院里的人和细脚家是一个小队,大家虽然离着有段距离,也算是邻居关系。

    我记得我妈妈也去了的,但是有老人说不要带小孩子过去,因为怕小孩子阳气低,沾惹了一些不好的东西。我还不懂那么多,但是也知道细脚家自己是不能去的。

    说句心里话,我当时绝对是不敢去的。妈妈要去帮忙一些琐碎的事情,我便留在家里,说句实话打死我我也不敢去的。

    如果不是奶奶在家的话,我想我肯定会吓哭的。放了学自己老老实实坐在奶奶住的这边,陪着奶奶坐在大院左边的老屋里,看着自己的书本,脑瓜子一脑浆糊。

    看着我好像是在用功,其实我自己都不记得当时心里在想什么。书本摆在自己面前,但是我看不进去。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后来都已经想不起细脚具体的摸样,我后来一直还很奇怪。

    卓家那边放了很多鞭炮,其中有一段时间哭声响成了一片,我很惊讶怎么会那么多的人哭。

    我破天荒第一次在懂事起,那天睡在奶奶房里。

    在乡下里,没有成年的少年,是不能进祖坟地的,更当不起大操大办的白事。即使卓家再疼爱细脚,因为细脚的年龄摆在那里,遗体在家里停留了一晚之后,第二天赶早便被掩埋了。

    按照乡下的习俗,这种叫豆子鬼,就是俗称的短命鬼。

    乡下人很朴实,人死虽然为大,但是细脚年龄实在是太小,于是被人用木板钉了一个箱子装好,两个劳动力抬着去王家园,最后挖了一个坑埋了。

    我知道这些事情的时候,都是很久以后,从大人间断断续续聊天提及的,我才模模糊糊的知道一些,后来自己猜测到的。

    其实,当时还有不少的事情,据说着实令村里的大人忌讳了一段时间的。

    细脚断气没有半天,省城的那个骆伯伯回来了。倒不是说接到电话他拖时间,在那个时代里交通实在不方便,大家都明白他有心。据说他在村里插队的时候,对细脚的哥哥卓宜很看重的。

    这是一个真正的师公,也是十里八乡极为有名的人物。虽然在当时的环境下,这种职业没有人敢提,因为不但和领袖的思想起冲突,还显然保留着封建残余意识。

    可是乡下人就是心里认可,实际上比对医生还要相信他。

    骆伯伯回到卓家的时候,围着卓家的老屋转了三圈,然后叹了三口气。当时陪着骆伯伯的人,就是壹太婆和细脚的父亲卓义明。骆伯伯说了几句话,连细脚的父亲都哭了起来。

    卓家摆好了法坛,让骆伯伯超度细脚。我听到的一大片哭声,就是骆伯伯当时在卓家做法事。当时发生了什么,细脚的父亲卓义明从没有和人提过,这个老实巴交的老人沉默了一辈子。

    后来还是有女人从壹太婆嘴里听说,才知道细脚的死有些怨了。

    一个落水鬼找到了细脚,这只落水鬼本来魂魄都有些不全了,但是居然被细脚带到王家园去了。王家园在解放前抗日的时候,就有人冤死在那里。恰好有冤魂壮大了这只落水鬼,落水鬼便找细脚做替身。

    即使我是断断续续听到的,也足以吓得我的童年几乎被恶鬼惊吓。

    卓家的人难过的是,骆伯伯说细脚其实煞气极重,本来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但是卓家把他送去医院的时候,正好住的离停尸房近。那里阴气更助长了这只落水鬼,它逐渐的占了上风。

    其余的话我就不知道,是不是骆伯伯标榜自己了,但是乡下人却深信不疑。他和卓义明说的是,如果他早回来半天的话,细脚应该都不会死的。这话听的我都无语,但是卓家许多年以后都深信不疑。

    因为骆伯伯会捉鬼。

第五章 冤魂替身() 
很多年以后,我都还记得那个骆伯伯的样子,虽然那时候我还很小的年龄。

    如果说这个小村里谁的威望最大!

    按照日常生活中想法来说,当然非牛爷唐八天莫属!他是这个时代公认的领军人物,不管功过如何评断。

    如果按照老百姓心里的想法来说,至少据我所了解的,在上个世纪之前,最有威望的人一定就是骆伯伯。

    在那个破除四旧,乃至扫除封建思想,已经陆续有三十余年后的时代。乡里人对鬼神依旧敬畏,甚至是莫名的恐惧。

    师公捉鬼这个职业是没有前途的,甚至在那个全国百姓田土到户之后的时代,它已经逐渐不能算是一种职业了。因为在解放后有十余年的时间里,在万众一心的时代里,根本就没有人敢提这档事情。

    可是在我们村里,很多年以后人们都一直有人提,甚至到现在还有人相信这一切。那是因为作为唐家祖籍地之一,这里有着唐家共有的祖坟地,有着各种繁复的祭祀和法事。

    唐家祖辈自明初以指挥使衔授勋,从岭南南雄客家祖地迁来,最后后代子孙从客家人再次变异为湘楚人。不到百年时间里,便有一支后裔在这里落户,最后在这里繁衍生息。

    从族谱上看来,唐家这一支虽然没有出过什么超强大的人物,但是在每百年里,也总有几个子孙和当局朝廷会有些牵连的。就是近代我们这一房里面,都有几个前辈据说也算是不错的了。

    一个便是在前朝宫里任御医的高祖,不但是当年的风云人物,而且被皇帝钦赐大医士匾额的祖宗;一个是近代一位曾祖级的前辈,曾经是解放前的留学资本家。据说是我们府市里当年的首富,而且和当代一位有名的大将是同学。

    这位曾祖因为大将同学这层关系,避过了那个浩劫的年代,得到了善终。不过虽说他的家属遭了一些劫难,不过在我成年后知道,他的孩子们和后代,都是周围城市的大人物。

    所以严格说来,虽然这个村子小小的,但是因为是家族祖籍地的缘故,还是走出去了许多后代。

    中国人有个极好的传承,那便是落叶归根!

    哪怕是不知道出去了多少代,那无处安放的魂魄,都想着要回到自己祖籍地才好。

    村里有唐姓家族里府市最大的义庄,据说也是周围最大的三个义庄之一。

    (其实家族最大的义庄,在二十余里之外的一个村庄。不过那里如今成了别人的村子,因为那个特殊的年代,本来属于唐家的田土划分出去了。而那些当初给唐家守义庄的人,居然繁衍自己成了一个村庄。)

    骆伯伯属于外姓迁入村里,他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插户到了村子里的人之一。后来在可以回城的时候,他选择了自己的户籍出处是村里。虽然去省城里工作了,但是他把这里当成了他的家。

    他就住在唐家的义庄里,村里人很尊敬他,也真正把他当成了村里的原住民。在我的印象里从记事起,我是没有去过他住的那个地方的。因为远远看到那满山的坟头,和四周郁郁葱葱的树林,我都会双腿发软。

    那个地方阴气极重,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选择住在那里。但是我知道他有三个孩子留在村里,一个儿子两个女儿,最小的儿子和女儿跟随他们夫妻在省城。

    而且似乎他的大女儿骆亭还认壹太婆做干奶,这样说起来他女儿和牛爷还算是干亲。后来我才知道,他大儿子骆鹰也认了我外婆做干妈,他居然和我家也有些关系的。

    细脚被人埋了的那天,我其实是不知道的。那天放学回到家里的时候,妈妈却把一股黑色的线头缠在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