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出人头地。”
潘氏只是摸着林著寅的小脑袋,有他这番话就够了,尚书府不值得她上心,而林锦惪也不值得她花半分心思。
“那好,母亲等着你出人头地。”
林锦冉抬眸,看着越来越近的穆学书院,跟着小厮绕过条条碧绿小径。此刻,穆学书院的亭廊有着学子走动,颇有文墨气息。
亭子里,穆骁与郑大人两人说着话,耳边是陶笑酌在温寄卿指导下谱出的串串音符,虽断断续续,但细细听来,却另有一番味道。不得不说,温寄卿的确是一代俊才,无论是诗词还是音律,都有着难得一见的天赋。
小厮带着潘氏与林著寅走在前方,林锦冉刚一走进,就看到了陶笑酌与温寄卿的身影。他看着陶笑酌认真绝美的面庞,心中喜悦。然而,在看到她身后教她抚琴的温寄卿身上,他嘴角的笑容缓缓消失。
121。 林著寅求学
潘氏也注意到了陶笑酌与温寄卿,那般绝代风华的两个人,即便在这众多学子之中,也同样是身姿卓然,极为好认。只是可惜了,可惜了他这痴心一片的二弟,本来之前中间还夹杂着陶婖这层关系在中间不说,如今又来了一个堂堂的温伯侯。林锦冉的情路,注定是坎坎坷坷,即便到时能够休了陶婖,光是一个温寄卿也极难对付。尤其,是三小姐对温侯爷的态度,显然与旁人不同。
林锦冉怔在原地,只觉心口被挖了一块,痛得鲜血淋漓。可女未嫁,男未娶,即便是他们二人当众便卿卿我我,他也无话可说。再者,温寄卿在劫法场当日,已经向所有人宣布陶笑酌是她的妻子,如今的林锦冉,对于陶笑酌来说,不过就是个局外人。应当该说,从一开始,他就不应该遇到陶笑酌,这一劫,是他渡不过的劫数。
“陶岳逸!”
林著寅也看到了坐在第一排的陶岳逸,大声喊出口。陶岳逸听到声音,回头一看,就见是林著寅那家伙,当即皱紧眉头,没个好看色。他们一行人来穆学书院,也不知是为了何事?别告诉他,林著寅这家伙也是来穆学书院求学的。
“公子,你怎么了?”容倾袖站在一旁,见陶岳逸脸色不好,便问出口。
“没事。”@无@错@小说 M。qulEDU。Com陶岳逸懒得搭理容倾袖,仅看了林著寅一眼,又回过头继续盯着七弦琴。看着温寄卿光明正大调戏三姐姐,心塞的难以复加。
林著寅见陶岳逸那家伙不咸不淡的,也不介意,反正日后只要进了穆学书院这里,他便可以天天与陶岳逸抬头不见低头见。总之,陶岳逸这个朋友,他林著寅是交定了,还有陶三小姐,他也跟定了。
小厮回头,见林著寅等人停下脚步看着陶岳逸,即刻便心领神会。这几位,估计是认识陶状元的。
“几位,请随我来。”
林著寅听到小厮说话,这才回过神来,他点了点头,颇有些不好意思。人家好心好意的在前面带路,结果他倒是自己在半路给停下来了。他看了亭子里的另一处,坐着两位颇有学识之人,而这两位,他都撑在大理寺公堂之上见过,那位颇具威严的是郑大人,那位颇有些仙风道骨的老者,定然是穆夫子无疑了。
潘氏跟在林著寅身后,打量着穆学书院周围的环境,见学子们一袭白衣皆在练琴,不好前去打扰。再想到方才林著寅不知分寸的叫陶岳逸,又有些尴尬。这孩子,当真是没看到人家学子们在练琴呐,还是只是看到了陶三小姐那群人。
林锦冉收敛神情,走在林著寅旁边,顺便便恢复平常,淡若清风,不顾俗尘。就如,他生来本就应该是这样的人一般。可只有他知道,他不过同样只是尘世中的一个过客,一个被命运玩弄的过客。明知道是渡不过的劫数,他还非要自己往上撞,怎么也阻止不了。
小厮带着林著寅等人走入亭子,郑大人与穆夫子同时抬起头打量着林著寅等人。郑大人举目望着风度不俗的林锦冉,想到当日,曾经在公堂之上见过。当时,他给人的感觉可不似如今这般云淡风轻,而是怀有心事,担忧。
“本官记得你。”
穆骁也同样看着林锦冉,他也见过林锦冉,自然记得。尤其,这还是前两日的事情而已,他也知道,他便是陶婖的夫君,所以陶婖当时,才会如此气愤对笑酌大打出手。可再联想到林尚书以及林锦惪的为人,又很难将他与这二人联系到一起。一个风度翩翩,淡泊名利,一个攀附权势,重名重利,完全是两个性子截然不同的人。
林锦冉见郑大人开口,便上前两步行礼。“晚辈林锦冉,见过郑大人,穆夫子。”
郑大人点头,眼含赞赏的看着;林锦冉。他在官场多年,对于朝廷官员的家事也算有所了解,都说尚书府的大公子争气,年纪轻轻便已经是大理寺少卿。可他这个老家伙却是看得明明白白,那里是林锦惪有本事,是右相有本事才对。除此之外,他还听说过林尚书这位二公子,说是才华横溢,是长安城难得的才子。可却淡泊名利,从不考功名进入官场,极为惹林尚书不快。
“林尚书有你这样的种,真该值得欣慰。”他看人看了大半辈子,什么样的人他还是看得出来。这位林锦冉日后的前程,必然是荣华锦程,必有大作为。想到此,他也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或许,值得考虑。他越打量林锦冉,便感觉对他越满意,觉得更加有谱。
林锦冉看了眼郑大人,他这话,似乎另有深意。只可惜,他林锦冉这辈子,从未打算过要涉足名利官场,注定没什么大作为。郑大人此话,无疑是高看他林锦冉了。官场,从来不是适合他林锦冉的地方,那样的地方,只适合林尚书和林锦惪。
“郑大人高看晚辈了,晚辈一生只适合清茶淡饭,了此残生,无任何大作为,不值得家父欣慰。”
郑大人见他如此,摆摆手。“此话还言之过早。”
林锦冉不知道郑大人是何意思,也懒得去深想,反正他林锦冉打定主意不涉及官场,郑大人的别有深意也只能用到别人身上了。他看着郑大人,听说郑大人的儿子在长安城内名声显著,被称为清风公子,他有幸曾经在长安城内泛舟见过那位郑游均公子两面,是位高风亮节的人物。
“说到欣慰,最为欣慰的当属郑大人了,郑大人有清风公子这样的后辈,不怕衣钵无人继承。”
他此番回答,却让郑大人脸色稍变,随即又当做什么事情都未发生过。看得林锦冉心中生疑,郑大人大理寺卿的位置,难道不打算让郑游均继承衣钵?
而郑大人却是打量着林锦冉,谁说林锦冉不适合官场,这打官腔儿的功夫可比郑游均要圆滑的多。若他的位子由郑游均继承,他还有些担忧,如今朝廷四分五裂,皇上忌惮左右二相,后宫也是众说纭纭,众皇子力争表现,摆明是为了储君之事。郑游均性子淡薄平稳,不适合官场,也做不到林锦冉这般圆滑。所以他的衣钵,游均那孩子无缘继承,他也不愿继承。
潘氏看着郑大人与林锦冉二人你来我往,便看出来,这位郑大人对林锦冉很是欣赏。至于林锦冉日后前程是否真的不能踏足官场,还是个未知数。她推了把木木的林著寅,示意林著寅开口行礼。
林著寅虽然聪明,但郑大人和林锦冉这番话说的云山雾障的,他实在捉摸不透。看着穆骁与郑大人看着自己,立刻屈膝在他们二人面前跪下。
“晚辈林著寅,见过穆夫子,郑大人。”
穆骁目光落在林著寅身上,记得公堂之上这孩子为陶笑酌之事着急的事情,不由有几分心软。这孩子心性善良,日后必然不会是林锦惪和林尚书那等人物。
郑大人也同样看着林著寅,见他目光清澈,眼神清亮正直,同样点了点头。俗话说物极必反还真没错,如林锦惪那般人,竟然也会有如此清明伶俐的后人,可不正是应了古人的话嘛。
“倒是个不错的孩子。”
潘氏心喜,见他们二人对林著寅的印象极好,就知道林著寅求学之事定然有望。著寅这孩子自小跟着她这个母亲,心性善良,没有继承林锦惪半点不好的品行,她最是了解。她也听说过,穆学书院的穆夫子收学生也要看其谈吐举止,秉性如何。也不知著寅这孩子,能不能够如愿顺利进入穆学书院读书。
“民妇潘氏见过郑大人,穆夫子。”她躬身行礼,对着郑大人与穆骁颔首。
穆骁也见过这位潘氏,心知她便是林锦惪的妇人,看了眼。“快快请起。”
潘氏闻言,便起身。而林著寅依旧跪在地上,潘氏一笑,对着穆骁和郑大人说出此番来意。
“穆夫子,郑大人,民妇此次带着著寅前来,是想请穆夫子收下著寅在穆学书院读书,还请穆夫子手下著寅这孩子。”
林著寅抬头,满怀希冀的眼看着穆夫子与郑大人。穆夫子看着林著寅,见他目明心亮,又是一心前来求学,便想到五年前陶岳逸和箐姨娘前来求学的模样。他见此一笑,他此生,就只收了陶岳逸一个关门弟子,还是自己的外孙。如今既然林著寅如此诚心,他索性就收了他。
郑大人品茶,看了眼林著寅,也觉得甚是不错。“正所谓好事成双,师兄你的衣钵也该有人继承才是。”
潘氏笑出声,差点喜极而泣。若著寅真的进了穆学书院,得到穆夫子亲自教导,那前途定然适合陶岳逸般,不可估量。
穆夫子闻言点头,看了眼郑大人。“师弟说的是,日后,你就跟着我吧。”
林著寅笑颜绽放,对着穆夫子急忙叩首。“谢穆夫子。”
122。 只要有温寄卿在,就只有我取悦你的份儿
郑大人看着林著寅连连叩头给穆骁,摸摸胡子,然后又自顾自给自己添了杯热茶,他看着刚刚收完徒弟的穆骁,笑着说道。
“看来,本官今日这顿饭是吃定了。”
穆骁一笑,他也很欣慰又收了个徒弟进门,日后,只怕是穆学书院会更加热闹了。他看着郑大人,别当他不知道郑大人目前的局势。身为大理寺卿,位高权重,如今定然有不少朝廷中人巴结,说不准还有皇子突然驾临府中。他这几日这么勤快的往穆学书院跑,无非,也是为了避避风头,免得被这场储君之争给牵连进去。可眼下最令郑大人苦恼的是,他需要找人来继承大理寺卿之位,否则,当今圣上也不会让他就这么告老还乡。
不过,眼瞎还有另一件事,也极为重要。笑酌杀了魏明,傅姨娘肚子里的孩子又突然流产,右相现在真的就是断子绝孙了。他知道,右相遭受如此大的打击,一定不会放过陶笑酌,他真怕,真怕他这个做祖父的连半点作用都没有。而温寄卿虽然是温伯侯,但是右相在朝廷多年,根基深厚,急难对付,想要除去右相,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师弟,你可知道,右相最近如何了?”
郑大人闻言,也收敛起深色,右相目前是皇上最忌惮的。这些(无)(错)小说 m。QULEDU。Com年,左相和右相虽然看上去实力相当,但朝廷中谁都知道,左相的权势根本及不上右相。即便,左相宫里有个贵妃亲妹妹,可谁也及不上魏贵妃有手段。再加上如今,二皇子也没有三皇子来的出色,所以才造成如今右相越来越大的权势。这点,也是皇上目前最为顾忌的。
可最为苦恼的是,右相这人狡猾的很,即便贪污也找不到任何罪证。好在,借助这陶笑酌一事,也算打击了右相的嚣张气焰。而且,如今还有个为了保护陶笑酌与右相为敌的温寄卿,至少能够暂时压制住右相。可长此以往,也只能够压住右相一时,不能一世。先帝在世时,甚至设下了不准杀右相的圣旨,连如今皇上也没办法对付。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皇上最怕的也是右相还会再卷土重来,到时候,只怕再想要对付右相就难了。
“听朝廷的同僚讲,右相因为魏明的事备受打击,又在长安城内声名狼藉,这几日养病在榻,没有上朝,连右相府的大门也没踏出半步。”
林锦冉听着郑大人的话,心有忧虑,他也看得出来如今朝廷中的局势如何。右相现在备受打击,如果能够在这时将右相彻底击垮就能去朝廷出去最大的威胁,若是等右相身体恢复后卷土重来,怕是谁都对付不了右相了。只怕,到时候,连温寄卿也未必能够保证陶笑酌一世无忧。
潘氏与林著寅沉浸在方才的喜悦当中,没想到穆骁会突然提起这件事,也有些脸色沉重。右相是死是活与他们母子没有关系,但是此事定会牵涉到尚书府不说,就连穆学书院可郑大人也会同时被牵连,至于温侯爷,就更加不用明说。林著寅看着穆骁,小脑袋一扬。
“等著寅长大后,定要除了这个祸害,保陶三小姐一世安稳。”
“哈哈——”
穆骁听林著寅如此说,高兴的摸了摸林著寅脑袋。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但也令人开心。可右相的权势,哪里又会是能够在此时连根拔起的。林著寅这孩子,这话也只能够说说,须知,做起来的难处。
潘氏白了林著寅这个小鬼头一眼,这孩子尽会说些话讨人开心,不过也让方才的紧张感随着这一句玩笑话随之消失,也算是有点作用。
“你当右相是这般好对付的,天真!”
林著寅仰高脑袋,视线却望着被温寄卿指教琴艺的陶笑酌身上,不消片刻便又立刻移开视线,他此话的说的是真的。可他们不信他,他也没任何办法,只要他林著寅在,就一定会竭尽全力保护陶三小姐的平安。
恰好此时,温寄卿也松开陶笑酌的手。陶笑酌没了温寄卿指导,便伸手接着再次弹出两个音符,还是如魔音一般难听。她皱紧眉头,看着正带着笑意望着自己的温寄卿,放佛在问,怎么她就是弹奏不出来好听的琴音?
温寄卿摇头浅笑,只能说,陶笑酌在这方面完全没有人没有任何天赋,所以才会弹奏的如此难听。他看着颇为可人的陶笑酌,柔情徐徐而出。
“不学了,你陶笑酌堂堂的陶三小姐,不需要学这些玩意儿来取悦任何人。只要有温寄卿在,便只有我取悦你的份儿,从来无须你纡尊降贵取悦任何人。”
如此直白的话语,听的旁坐的陶岳逸哑口无言。的确,在他看来,所谓的大家闺秀,未必非要琴棋书画样样皆通才能被称之为大家闺秀。在陶岳逸的眼里,三姐姐不是大家闺秀,而是金枝玉叶,从不需要学这些玩意儿。什么琴棋书画,对于女子来说,不过是取悦人的东西,三姐姐从来就不需要取悦任何人。
“说得对。”
难得,难得陶岳逸这么赞同温寄卿所说的话。陶岳逸看着温寄卿,似乎不再那么排斥温寄卿了,其实,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排斥温寄卿,只是排斥三妻四妾的男子。可堂堂金尊玉贵的温伯侯,能够为商贾出身的三姐姐说出如此有shi身份的话,的确让人刮目相看。
容倾袖站在一旁,虽然完全听不懂温寄卿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心底却涌出一股羡慕之感。只觉得,被男子这样的话宠着,是一个女子此生最大的成就。
温寄卿的声音很有磁性,很深情,言语里饱含的意思就连不解风情的陶笑酌,也听的心中有几分触动。她虽然没有表露出任何情绪,但是手却是离开了七弦琴的琴弦,不再去碰触。是啊,她陶笑酌从来不需要这些东西,从来,都不需要。即便学的如同娘亲那般好又有何用呢?她,不想再补上目前之前的后尘。
箐姨娘看着这幕,不禁被温寄卿对陶笑酌的情意感动。但凡世间任何男子,能够对女子说出这番话,必是对其用情极深,用情入骨。三小姐是个有福气的,这辈子有老爷把她如珠如宝的宠着,还有温寄卿这般把她捧在手里心疼的。
琴声停下,林著寅看着陶笑酌不再动作,便跑了过去。他没有先冲到陶笑酌面前,而是先跑到陶岳逸面前。
“陶岳逸,日后我们就一起读书了。”
果然,一听到此话,陶岳逸就成功的皱起眉头,显然被林著寅气得不轻。这家伙,以前在廷安学院嚣张跋扈,现在还准备来穆学书院。他就不担心,他会很不客气的轮出拳头揍他。
林著寅看见一旁的箐姨娘,心知,这定然就是陶岳逸的亲生母亲的。想到五年前他不懂事,在陶岳逸面前整日耀武扬威不说,还出言侮辱陶岳逸的母亲,他心生悔意。走到箐姨娘面前,他乖乖的低头认错。
“以前是著寅的错,出言不逊。”
箐姨娘看着陶岳逸,别当她不知道,陶岳逸根本就不是讨厌林著寅,而是心里憋着一口气。当初这口气,因她而起,如今林著寅当众给她认错,这口气也该因着她而消失。况且童言无忌,这么可爱的小孩子,她也恨不起来。
“无碍,若非你当日,怎会有岳逸如今的成就。”
穆骁看着林著寅,见他如此懂事,也觉得自己没有收错人。潘氏康和箐姨娘,既然箐姨娘能够在穆学书院,她可不可以也就在穆学书院陪着著寅一起读书?反正,尚书府这辈子,她都是打算不回去了。
“穆夫子,民妇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穆夫子能够成全。”
穆骁看着潘氏,见她也是个知书达礼的人,想必提出来的要求也不会过分。他看着箐姨娘,便想到了潘氏同样也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