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三连胜,我担保中国爱好者有50%会投中国队一票。”超级乐观的老郝则加码说:“绝对不止50%,我想会有80%。”大家一齐为老郝的夸张而笑了起来。
老郝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对江铸久说:“忘了告诉你一件重要的事,下一场你和片冈聪的比赛已定于明年2月6日在上海比赛,你没意见吧?”江铸久立即表态:“一切听你的安排,我都无所谓。”倒是华以刚认真地向老郝打听,老郝这才原原本本讲了定在上海比赛的经过。
原来明年的2月7日至11日,由上海《围棋》月刊与新民晚报联合主办“中国围棋精英赛”,聂卫平、陈祖德等顶尖国手都要到上海去比赛,如果擂台赛安排在北京下,可能江铸久会成“光棍司令”,因此聂卫平就建议是不是把擂台赛也放到上海去下。老郝试着和上海方面协商,没想到上海方面一拍即合,于是便开创了擂台赛走出北京的先例。
事实证明,把擂台赛第五场比赛放到上海是个“英明”的决策。因为有新民晚报的大力宣传,中日擂台赛就是从这一场开始,在中国的土地上开始热火起来。
谈到上海新民晚报与围棋的渊源,这与一名叫徐世平的体育记者有相当的关系。此君反应敏捷、文笔流畅,采写报道尤善于捕捉普通人不易想到的独特视角。1988年汉城奥运会,徐世平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加拿大短跑选手约翰逊的药检产生怀疑的记者,而且以此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和被评为上海十杰青年,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而在1985年的当时,会下围棋的徐世平在体育记者中凤毛麟角。他敏锐地感到中日擂台赛是个极有感染力的比赛,因此在他的牵头下,新民晚报体育版的围棋报道不惜篇幅,开创了其他报纸难能匹敌的优势品牌。
2月4日晚,徐世平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已到上海的江铸久。没想到刚见面江铸久就埋怨说,偌大一个上海,差一点连一盒桉叶糖都买不到。徐世平听后饶有兴趣地追问,这才了解本来江铸久是想从北京买好桉叶糖带上海来的,但华以刚对江铸久说这桉叶糖就是上海天明糖果厂出品的,当然该到上海去买啰,于是江铸久便听了华以刚的话。谁知江铸久到了上海,竟连走几条热闹的马路都买不到桉叶糖,后来还是在一条小马路的小杂货店里才看到有桉叶糖买,江铸久总算松了一口气。
徐世平有些奇怪江铸久为什么对桉叶糖情有独钟,江铸久就实话实说告诉徐世平,说自己三盘棋都因为吃了桉叶糖,所以脑清目亮,结果都胜了,因此这次来上海无论如何也要买到桉叶糖。
第二天的新民晚报上,徐世平便写了一篇《桉叶糖是致胜的法宝》的文章,生动风趣地讲述了江铸久与桉叶糖之间的故事。但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篇文章又引出了一段感动人心的佳话。
原来就是生产桉叶糖的上海天明糖果厂,一位工会干部下班回到家里,马上就看到晚报上的这篇文章。于是立即打电话给厂长,正巧厂长刚回到家里还未来得及看报,得此消息后马上就对工会干部说:“既然桉叶糖是江铸久的制胜法宝,我们应该赠送给擂台赛英雄表表心意。”那位工会干部说:“明天江铸久就要比赛了,要送得今天晚上送。”于是厂长和工会干部重又回到厂里,准备赠江铸久五箱桉叶糖(每箱三十盒装),用厂长的话来说,就是希望江铸久能再五连胜。
当晚天明糖果厂的厂长和工会干部骑着自行车特意上门专程送糖的一幕非常感人,那位工会干部拉着江铸久的手久久没有松开,他反复说这些桉叶糖论价值并不值钱,但礼轻情意重,它代表天明厂全体职工的心。当时看得出江铸久也被上海人这种朴实的表述方法深深感动了。
在上海还有一件事也让江铸久有些感动而且意外,这就是新民晚报上登出将在长江剧场讲解江铸久和片冈聪的对局。结果座位共1千4百多的剧场竟在一小时内将票全部售完,据说买不到票的观众还聚集在剧场门口久久不愿离去。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第十五回
布局之初 铸久定式祭妖刀
中盘激战 片冈循旧出缓着
话说NEC中日擂台赛第五场比赛能够在上海开战,有一位关键人士不得不提,他就是上海原申花洗衣机厂厂长郁知非。如果你是足球爱好者,一定会对这个名字耳熟能详———郁知非后来是上海申花足球队的总经理,成为了上海滩赫赫有名的人物。
不过在1985年,郁知非还是一个由几个街道工厂合并而成的一个小厂的厂长。当他得知中日围棋擂台赛要到上海来,经《围棋月刊》一位编辑介绍,便主动与上海体委联系愿意赞助这次比赛,显示了这位年轻企业家的魄力和胆识。
郁知非当时给人的印象是年轻有为、一身干练。(与日后体态发福的形象完全不同。)为了让上海所有的媒体都要报道擂台赛,郁知非坚持赛前要开记者会,而且对记者实行“物质刺激”,即赛后凭有报道的报纸可领取一条电热毯。仅此一例,便可看出郁知非作为企业家善于经营的一面。
话分两头,与中国方面三连胜的欢乐气氛不同,日本方面开始承受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日本棋院方面以大竹英雄为首的很多棋手对日本三连败感到很丢脸,一些业余爱好者纷纷来信表示不解,有一位爱好者甚至问:“是不是为了炒作比赛,日本队故意放水?”就连NEC的胜部也打电话给酒卷:日本队能止住连败的势头吗?
面对种种压力,酒卷有些寝食难安了,但浜崎一再安慰酒卷,说片冈九段绝对会力挽狂澜。为什么浜崎对片冈会如此器重呢?原来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
六年前,21岁的片冈还是五段时,他在日本天元赛大爆冷门,连连过关斩将,最后获得了对加藤正夫天元决战的挑战权。由于当时加藤正夫正在巅峰时期,年轻的片冈以0比3败下阵来。
三年后,24岁的片冈七段卷土重来,他又一次夺得了向加藤正夫天元挑战的资格,在赛前的一片预测声中,都认为片冈必败无疑,就连片冈自己也表态说:“怎么也不能像上次那样吃鸭蛋。”
直到比赛开始,大家才发现这个很有学者风度的片冈聪已经今非昔比。他无论在技艺还是在心理上,都能和加藤正夫天元分庭抗礼,结果前四战激烈地打成二比二平。
当时作为采访记者的浜崎曾邀片冈共去酒吧,说到即将开始的天元战第五局比赛,片冈聪借着酒意,他对浜崎说:“如果你答应不写出来,我就对你讲心里话。”见浜崎点头,片冈的眼神里突然闪耀出自信而又刚毅的目光,他一字一句清晰地说:“我第五局一定能赢。”当时浜崎对片冈会说出这样自信的话感到很吃惊。
在天元赛第五局争斗中,年轻的片冈聪下得积极勇猛、气势如虹。最后几乎是完胜加藤正夫,夺取了他棋艺生涯中第一个围棋头衔。由此,在当年日本棋院的棋士名鉴上,片冈的名字也从本来的八、九十位一下子跃升为全日本棋手的第三位。
浜崎就是从这盘棋开始刮目相看片冈聪的,而且在和酒卷商讨日本队名单时力荐片冈聪。以浜崎对当时中日棋手的认识,中国一流棋手与日本头衔棋手的差距还是明显的,再加上在江铸久战胜淡路后,片冈对浜崎表态说:“为了日本的荣誉,我一定要止住铸久君的连胜。”当时片冈的眼神里同样射出自信的目光,因此浜崎对片冈能够成功丝毫没有怀疑。
由酒卷、浜崎、片冈等一行2月5日下午1时到达上海。晚上的欢迎酒会因邀请了在上海参加围棋精英赛的棋手参加,因此场面显得十分热闹。
坐在主桌的江铸久座位紧挨着郁知非、江铸久非常有礼貌地打听申花洗衣机厂的情况,然后问:“不知北京有没有你厂产品?我倒是正想买一台洗衣机。”郁知非当时就高兴地说:“如果你能在上海赢下这盘棋,我们厂就奖你一台最高档的全自动洗衣机。”旁边的几位出席者也跟着江铸久为郁知非的许诺纷纷相互干杯。
在势多人众的中国氛围里,日本方面明显有一种冷落的感觉。只有特地从北京赶到上海来为片冈助威的胜部由衷地对片冈说:“上海的比赛全拜托片冈君了。”而这种信任式的拜托,片冈来中国以前已接受无数。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素昧平生的围棋爱好者,碰到他都千篇一律地“拜托了”,这让片冈七段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在这次欢迎酒会上,片冈目睹中国的众人一个个毫不掩饰地向江铸久表示祝贺,并为明天的胜利干杯时,这更给片冈有一种隐隐作痛的刺激。他越来越觉得明天的比赛不能输。一种无形的压力和负担已悄然涌上了片冈的心头。
晚上,片冈第一次失眠了。他辗转反侧,脑子里全是各种人拜托他的情形。等到第二天早餐时,浜崎看片冈两眼微微有些浮肿,不禁吃惊道“你怎么昨晚没休息好。”片冈如实说:“因换了新地方,一下子竟睡不着了。”当时酒卷也来了,浜崎就跟酒卷说:“棋手今天到,明天就要比赛,日程太紧了,你看片冈昨天都没休息好。”酒卷歉意地说“这是中日和NEC三方商量好的,如没有特殊情况,两盘棋只有三天的日程。”片冈马上建议说:“以后还不如改为先休息一天,然后两盘棋连着下。反正第一盘赢了,第二盘也不会感到累。”酒卷马上点头说“这个办法可以,这次比赛结束后,可以跟中方谈谈。”
2月6日上午十时,NEC中日擂台赛第五场比赛在上海体育俱乐部开始了,由江铸久执黑先行。
江铸久以对小目开局,片冈则以取实地为主的小目三。三应对。
对白棋第六步的高挂,黑棋应以二间高夹。因为这是一步四十年代由日本一位名叫村正的业余棋手第一次下出,其后的变化又非常繁杂,因此在日本把这步棋命名为“村正之妖刀”。不过,这步棋在八十年代初期已开始在职业围棋赛中流行了。
在研究室里,由于中国的顶尖国手都在上海比赛。因此在上海的研究阵容简直让人感觉不到和北京有什么两样。以陈祖德和聂卫平为首,而周围则围着邵震中、钱宇平、刘小光、曹大元等国手。
聂卫平见江铸久采取如此的大定式,便问一直帮铸久备战的邵震中:“这个定式铸久研究透了吗?”邵震中回答说:“这个定式第十二步以后白棋有两条路,一是稳健地虎上,一是强硬地立下。铸久认为日本棋手知道他好战,所以估计片冈十有八九会采取虎的稳健应法,而这个稳健的定式铸久非常喜欢执黑的一方,因此他就坚持要采用这个定式。”聂卫平点头说:“这个日本定式,我也认为是黑棋好,但我想片冈不一定会如铸久所愿吧。”
在对局室里,当定式的主动权到片冈手里时,片冈果然如老聂所言,没有丝毫的犹豫就采取了激烈的对抗。虽然从策略上说,对好战成性的江铸久采取稳健的下法也并无不可,但在来中国前,有一次片冈碰到外号有“天煞星”之誉的加藤正夫。加藤正夫侧面地说:“你知道我们这些力战的棋手最讨厌什么吗?”片冈摇摇头,加藤接着说:“不是讨厌对手避着我们,而是讨厌对手跟我们对着干,我想江铸久也不会例外吧。”片冈听此言后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收获。
因此到了定式岐路的时候,片冈连考虑都没考虑就果断地立下,将定式引向了双方都无成算的复杂之路。
这下让铸久倒有些意外,因为他把大部分准备都花在白棋会妥协上。而现在,铸久不得不为自己的判断失误花出了代价。
棋局的进行是江铸久在右上角的定式中吃亏不小,但依靠引征在左下角也得了相当的回报。可能由于准备不足吧,铸久面对白棋后续的攻击显得操之过急。当传谱进来,研究室里的老聂率先说:“这棋铸久的布局有问题,现在只要片冈连压几头,然后再逼住黑棋的孤子,黑棋在这一带将很难措手。”众国手面对老聂摆出的参考图,都无法提出反对的意见。
这时负责传谱的小孩出来,大家看到片冈并没有如老聂所摆出的变化连压几头,而是直接在右边逼住。这下老聂高兴地说:“铸久的机会来了,现在只要不让白棋连压过去,然后再采取弃子的办法,黑棋立时就摆脱困境了。”刘小光则摇摇头说:“要弃子黑棋只有在右边靠入,如果白棋按常规立起,则黑棋一扳一虎作战成功。但如果白棋应以非常规的并,黑棋没什么借用,形势仍不利。”
在对局定里,铸久果然和研究室意见“英雄所见略同”,他也一眼看到了只有弃子才能摆脱困境,于是便在外围曲头后连压几下,然后将棋子重重拍在了“碰”的位置上,当时江铸久也以为白棋只有长,如此黑棋下面一扳虎,形势马上就有好转了。
片冈正在思考,这时裁判员宣布:“封盘时间到。”于是双方起身离开对局室。铸久因为上午的棋现在刚刚有了转机,所以精神上还是非常放松,但让铸久没有想的是,午餐时一个个同伴的表情完全没有高兴的神情。江铸久一边有些纳闷,一边也在想白方的应手,突然他也想到了刘小光所说的并,这步棋就如兜头一瓢冷水,让江铸久愣愣的连饭也吃不下去了。
话分两头,在日本代表团用餐的一侧,浜崎忍不住问片冈:“形势怎么样?”片冈有些矜持地说:“还可以吧,上来的定式我便宜了。”酒卷和胜部一听片冈说形势好,赶紧为片冈加油说:“片冈君,请你无论如何也要拿下这一局啊。”片冈也严肃地回答:“我会尽力的。”
但日本棋手下棋的思路往往有些教条,他们一般很少能下出很有创意或者有悖常理的棋来,就像对江铸久封盘前的那手碰,片冈聪就只是在上立和下立两步常规应法选择,而根本没有考虑样子难看,但却很实惠的并。因此下午续弈,当江铸久正忐忑不安地等待着片冈的应手,片冈竟下出了铸久最希望看到的上立,当时喜出望外的铸久赶紧在下面一扳一虎,形成了非常有弹性的棋形。在研究室里的国手一看片冈经过一中午的考虑,竟还是下出如此缓手,一个个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聂卫平已经开始乐观起来:”我看铸久的洪福齐天。片冈在这关键时刻下出软着,铸久想不赢也难。”
在对局室里,片冈聪只能采取打劫的手段,最后经过大转换,江铸久不但完全摆脱了上午的困境,而且国手们一致判断:是江铸久黑棋很有望的大棋局。
下午三时许,在上海体育俱乐部隔壁的长江剧场已经人满为患,场外竟有四、五十人没有等到退票而久久不愿散去。当时负责讲解事宜的吕国梁已心存恻隐,这时更有一对从杭州赶来的新婚夫妇向他讲述了他俩的故事。由于这个故事是如此感人,就道吕国梁是铁石心肠,也无法下得了狠心阻止新婚夫妇进场。
究竟新婚夫妇讲了什么样的故事,请看下回分解。
第十六回
围棋之缘 国梁恻隐破场规
鱼死网破 主编现场弄玄虚
话说上海长江剧场人满为患,场外竟有三、四十人等不到退票而久久不愿离去。负责讲棋事宜的吕国梁虽有恻隐之心,但满座不能再放人进去,这是上海所有剧场的规矩,故吕国梁对这些爱好者也是爱莫能助。
这时有一对年轻男女看吕国梁像是有主宰权的样子,便上来求他。原来他俩是专程从杭州赶来,而且有一段让吕国梁不得不“网开一面”的故事。
那位男青年叫小余。六年前从湖北考到杭州念大学。在大三的时候,他看到了刚到大学小卖部工作的杭州姑娘小徐,颇有一见钟情的意思,以后就有事没事往小卖部跑。
杭州姑娘小徐对小余也有好感,便向父母透露了这个情况,不料小徐父亲听说小余是外地的,当时就坚持不让女儿再与小余交往。于是情绪低落的小余便每星期天到西湖边的棋室下棋。
这世界说大就大,说小也小,小余在棋室里正巧认识了一位中年的棋友,两人的棋艺旗鼓相当。没想到这位中年人正是小徐姑娘的父亲,小余的爱情便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机。这以后的情节小余没说,只能由看官自己想像,总之小余大学毕业后找到工作,他和小徐姑娘的婚事也水到渠成。
本来小余和小徐是准备去广州度蜜月的。但后来一听春节前上海有NEC中日围棋擂台赛,两口子便商量改到上海来度蜜月,然后希望江铸久在他俩的结婚照上签名。谁知道来上海后,连看棋的票都买不上。这让坚持到上海来度蜜月的小余怎能不着急?
吕国梁听完两位年轻人的叙述,不禁一种“救苦救难”的菩萨心肠从心底涌起。当他刚想放小余夫妇两进场,这外边的三、四十人竟都围到了吕国梁的身边。吕国梁这时只有“好事做到底”,他对场外的观众说:“里边已经没座了,你们如果愿意在走廊上站着,而且答应不喧哗,我就放你们进去。”场外观众当然齐口答应。当吕国梁领着这么大群人进场时,剧场工作人员大惊失色。吕国梁连忙解释:“围棋观众都很有素质,不会出事的。”工作人员一看人都放进场了,只得说:“真出了事,我们可负不了这个责任。”吕国梁一拍胸脯:“如果出事,我负全责,我负全责。”
此时剧场内讲棋正讲到江铸久与片冈开劫,讲棋者故意渲染的紧张气氛使台下几乎鸦雀无声。你道这位讲棋者是何人?此君姓曹,曾是职业棋手,后从国家队回上海任《围棋》月刊主编。他讲棋的风格“海阔天空,富有激情”,因此也被媒体誉为“海派名嘴”。
此时曹主编在铸久开劫转换获得优势后正得意洋洋地讲着一则轶事——原来前一天欢迎晚宴上,曹主编因和酒卷、浜崎是同行而共处一桌。浜崎便问曹主编:“依你看,明天的胜负会如何?”曹主编不假思索地回答:“看实力或许片冈七段占优,但江铸久挟三连胜之余威,胜机应该不低于50%。”酒卷一听有些紧张:“你们中国棋界都这样认为吗?”曹主编故意有些夸张:“我是比较客观的,更多的人会投票江铸久胜。”浜崎心中很不以为然,他一方面想让酒卷放心,另一方面也想让这个中国的“乐观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