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挥:“不用担心,前几天正好体育馆在大修,光这个理由就足够了。”
1985年7月30日,日本代表团一行下午到达北京。在接风晚宴上,滨崎特地把当天的《朝日新闻》带来给华以刚看。浜崎解释说:“昨天我发了稿,也不知道被编辑改成什么样。所以今天上午到日本飞机场才顺便买了一份看看。”
华以刚把报纸翻到体育版,发现该版的主格调又为中国围棋说“好话”了——在头条位置上刊登着,有藤泽秀行的一篇采访,题目就是:“马晓春不好对付。”藤泽在文章中说:“这几年我很关注中国围棋,在众多棋手中,我特别器重的就是21岁的马晓春。他的棋很有天赋,而且从成绩上看,取代聂卫平成为中国的第一人是指日可待的事。因此我认为日本队现在不应过度乐观,只有这次小林君到北京战胜了观晓春,日本队才能真正放下心来。”
华以刚知道藤泽有些偏爱马晓春,在和中国棋手研究棋的时候,常常会问马晓春的意见,然后对马晓春的想法进行解析和煲奖。但华以刚半个月前也看过日本的《朝日新闻》,那时小林刚战胜曹大元,一种日本队必胜的气氛跃然纸上,那和今天的格调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华以刚把《朝日新闻》递给老郝后,还没等他说话,便连忙解释说:“你看日本人又来给中国棋手灌迷魂汤了。当初江铸久五连胜时,他们的报纸从来不说中国围棋的好话。”老郝是个直肚肠的人,从来不计较别人的心思。所以他便说:“日本人心里怎么想无所谓,但我觉得我的想法和藤泽一样,对小林光一之战,马晓春应该有戏。”华以刚不敢泼老郝的冷水,怕他认真了又提钱宇平赢棋认输的事。于是也附和说:“聂卫平也说了,这次小林来,刘小光和马晓春应该有一人能挡住他。”
酒卷这时很认真地对华以刚说:“在日程安排中知道您是比赛的裁判长,所以我们日本代表团有个请求,请你能关照一下。”原来小林光一在飞机上对酒卷说,这次的对手强了,他估计自己肯定要读秒。但因为对中国语音的读秒很不适应,所以希望在比赛时对他能用日语读秒。
华以刚听后,便把这事告诉老郝,老郝一听马上很来劲:“这事我们可以不答应他。因为按照说好的惯例,到中国来比赛完全按照中国的规则,如果小林读秒不适应,那我们赢的机会不是更大吗?”华以刚则很为难,因为一来靠这种盘外小伎俩胜之不武,二来既然人家已经提出来了,硬撑着不答应也有失礼仪。但华以刚知道老郝是吃软不吃硬的主,于是赶紧把聂卫平拉来。
聂卫平是职业棋手,当然第一感便不同意老郝的做法。但他粗中有细,便对老郝迂回着说:“其实小林的棋只要形势可以,他基本上不会读秒,你看他下过的四盘棋哪盘读秒了?而如果小林读秒,那他的形势肯定已经不行了。所以我们如果不同意他的请求,这在他形势好的时候根本用不着。而如果用上了,其实他的形势也已经坏了。如此反倒给他的输棋找一个合适的借口,我们又何必呢?”老郝一听也在理,便不再坚持了。
华以刚这才对酒卷说:“根据日方的请求,这次比赛可以用日语读秒。”酒卷还有些不放心:“读秒裁判的日语口音标准吗?”华以刚笑了:“就是我这个裁判长给小林读,应该不会有问题吧?”华以刚的日语在日本棋界有口皆碑,区区读秒还会有问题吗?所以酒卷连连致谢:“有劳裁判长的大驾,真是太感谢了。”
第二天上午10时整,中日围棋擂台赛第十一场比赛在北京体育馆拉开战幕。小林光一提前五分钟到达赛场,当他走上阶梯,正习惯性地向东转时,陪同人员告诉他对局室在西厅,小林九段不由得歪着头小声嘀咕:“怎么和上次的情况正相反啊?”这个情况酒卷和浜崎也注意到了,后来当他俩向华以刚打听时,华以刚早有准备地解释说:“体育馆大修时,因为西厅先装修好,所以就把东厅的东西搬过来,待东厅也装修好了,就不再费事搬回去了。”由于华以刚讲得合情合理,因此日本方面丝毫没有对赛场的迁移有任何的看法。
刘小光比小林迟两分钟到达赛场,看来刘小光有些紧张,他只微微和小林九段打了招呼便坐了下来,然后下意识地拿起桌上的小毛巾擦起脸来。相反,小林显得很自然,他打开折扇很优雅地慢慢摇着。
当华以刚宣布比赛开始后,刘小光没有象大部分棋手一样,第一步棋就装模作样地想几分钟,而是马上就下上了第一步,而且到第九步采用“大斜”战法,刘小光都下得很快。
小林九段已明显感到刘小光是有备而来。他本来对付中国棋手的策略是“针尖对麦芒”,采取决不退缩的态度。但刘小光的这步“大斜”,第一次让小林有些犹豫了。因为“大斜”在日本有“千变定式”之称,其中的变化十分复杂,而且大都还在发展研究中。小林平常对这种大型定式并不喜好,平时比赛遇到的也很少,因此深层次的研究并不多。现刘小光主动采取这个定式,小林很难推测对手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故实战小林考虑半天,下出了最稳健,也是最忍耐的扳虎,这是棋界公认的最保守的下法。
刘小光棋艺生涯中还从未和超一流九段对过局。本来他的心情还有些紧张,但看到小林在第十步棋对“大斜”战法忍让,知道小林是在“害怕”自己,这一发现不禁让刘小光兴奋起来。他更坚信,要想战胜日本的超一流棋手,不跟他“刺刀见红”是很难达到目的的。
于是,刘小光突然背离了原来准备的布局,着法开始强硬,甚至有些无理起来。像右上角的星位,刘小光面对白方的攻击,竟两次脱先他投,把在研究室里的国手个个都吓了一跳。
聂卫平、马晓春都对这盘棋分外关心,因为已经四连胜的小林九段十分难对付,所以老聂和马晓春都特别希望刘小光能拿下这局棋来。正是由于这种心态,他俩对刘小光的着法分外挑剔,尤其是当刘小光竟敢脱先不理会小林的攻击时,马晓春率先摇头说:“这样冒险的战法我认为只有输得更快。”聂卫平也不赞同小光的策略。因此在众国手与马晓春扮演的“小林光一”拆招时,他还不时帮着马晓春狠攻“刘小光”。
实战中,看来小林光一也被刘小光的无理之着激怒了,他心里觉得如果再不拿出招来“惩罚”对手,他的一世英名就会付之东流。于是小林一改对局初那种谨慎的态度,而是落子飞快,步步棋都对着刘小光的命门而来。上来仅三十几步棋,右上角便上演了强行歼龙的激烈的打斗剧来。
当时已调到体委棋类司任司长的陈祖德也赶来看棋,他虽然是力挺刘小光的坚定人士,但到这个时候,他也无可奈何地摆了一个参考图,认为小林的白棋只要先交换一个次序,然后再下出一挖再一打的手筋,小光就将陷入困境。众国手一起帮着刘小光想办法,但都束手无策。
老郝这时也来了,他着急地问:“小光形势怎么样?”大家摇头说:“形势不妙。”老郝马上不以为然:“才下这么几着棋,怎么会不妙呢?说不定再下几着,形势马上就不一样了。”大家对老郝的乐观一阵大笑。但笑声未落,那边传谱的孩子已把对局室的棋谱拿了出来。马晓春一把抢过棋谱,只看了一眼,便马上说:“大家别忙笑,小林好像给刘小光送机会来了。”
大家的气氛顿时话跃起来,陈祖德、聂卫平都迫不及待地让马晓春赶紧把棋摆出来。原来小林光一漏走一个次序,当时刘小光便在小林一挖一打之际,奋不顾身地先拔通一子再说然后小林以为右上黑棋全死,便不经意地大补一手,其实里边味道坏得出奇。
陈祖德立刻说:“小光先拔一子,便宜已经惊人,只要右上大棋再搞出点棋来,小林不是蛋打鸡飞,白忙了吗?”马晓春也帮腔说:“这样味道坏的地方,应该不会没有棋。”于是众国手兴致极高地为刘小光“出谋划策”。倒底还是聂卫平感觉敏锐,他摆出了黑棋先断,然后再二路托的绝妙两手棋,可以说,这样的妙手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想到的。
以下大家又帮小林想办法破聂卫平的招,但无论白棋怎样腾挪,这块黑棋总有手段。老郝在一旁看得着急,连忙问:“是不是刘小光只要下出这两着棋,就可拿下这盘棋了?”马晓春耍贫嘴说:“这两步棋是古代名著‘玄玄棋经’级别的。刘小光要真能想出来,这盘棋就是他的名局。”陈祖德也只能说:“小光逼急了,兴许能想出来。”老郝被棋手这些不痛不痒的话弄得心里十分不是滋味,他赶紧对传谱的孩子说:“你再去里边看看,刘小光究竟走了这两步棋没有?”小孩一溜烟跑到对局室,一会儿便兴奋地跑出来,嘴里叫着:“下了!下了!刘小光下了!”马晓春连忙关照:“嗓门轻点,轻点。”小孩这才压低嗓门说:“我看见刘小光真的下一断一托的两步棋了。”老郝又开始着急:“那小林下了没有?”小孩说:“还没有,正想着呢。”
研究室里一片欢腾,连陈祖德也忍不住连连称赞:“刘小光好样儿的。”聂卫平见状连忙安慰老郝:“老郝放心,这棋要拿下了。”老郝立刻来了劲:“我刚才说什么来着?现在不是形势变了吗?”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第二十八回
弈出妙手 刘小光形势大优
故显破绽 小林君用计狠毒
话说刘小光不愧为中国力战派棋手的代表,在右上角的战斗中,被他走出的两步绝妙的死活手筋,让研究室里的中国棋手一片欢腾。
小林九段当时胸有成竹的表情立刻被这两步妙手不由得变色了。他本来手持一把折扇,从开局到现在一直没有打开过。(因为对局室里并不热,所以这把折扇只是小林手中的道具而已。)而当刘小光的妙手一出,小林突然把扇子打开,对着自己猛扇起来。
小林九段是个把胜负看得特别重的棋手,现在又肩负着日本围棋的重任,因此从他的表情中就可知道他对自己的轻率感到非常懊丧。为了平息自己的情绪,小林第一次向裁判要了棋谱,然后对着棋谱思索着对策。
担当裁判长的华以刚就是这时离开来到研究室的。他本来想到研究室来探讨这两步妙手的成败,但一看到研究室的气氛,就已经知道妙手奏效了。果然,老郝看见华以刚出来,马上迫不及待地问华以刚:“小林现在怎么应的?”华以刚笑嘻嘻地说:“小林还在长考,这种重要关头,他是不会轻易落子的。”接着,华以刚看见陈祖德也来观棋,忙打招呼说:“队长,今天也有空来看棋啊?“原来陈祖德曾是国家围棋队的队长,因此当时的棋手都管陈祖德叫队长。昨天陈祖德在路上碰到华以刚,还非常遗憾地说:“明天上午棋类司全体人员学习文件,恐怕不能去看棋了。”因此华以刚才有现在的一问。后来经陈祖德解释才知道,原来他今天上午学习时,完全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主持学习的副司长看出陈祖德心有旁鹜,便主动对陈祖德说:“这里有我在,你就去看棋吧。”对自己要求一向很严的陈祖德这时也顾不得许多,口头请了假便马上来观棋了。另外陈祖德心里还有一个“公开”的秘密,那就是他很欣赏刘小光的棋风。当时的年轻棋手大部分都在学习日本流,像刘小光这种古风的力战棋手已经凤毛麟角,因此陈祖德也特别希望刘小光这次能够为力战派棋手正名和出彩。
华以刚看到陈祖德高兴的样子,便不失时机地说:“上次在上海你答应围棋协会要请围棋队的客,结果到现在还没兑现。这局棋如果刘小光赢了,围棋协会就一并庆功怎么样?”
陈祖德被华以刚一“将军”,赶紧解释说:“前些天擂台赛被小林连战连胜,实在是想庆功也没这个心情。如果这局棋小光能胜,我保证协会今天晚上就请。”
且不表中国方面说说笑笑,日本的浜崎和酒卷根据以往的经验,已从中国队的气氛中大致了解了小林光一的处境。再加上酒卷和浜崎的棋力在日本也算是业余高手,因此完全明白小林开局遇到了难题。酒卷忧心地对浜崎说:“好容易日本队有了起色,现在如果小林君一输,日本队形势又严峻了。”浜崎则安慰酒卷说:“目前小林君确实有些难下。但这盘棋才下了两小时不到,战线还长着呢。我看小林君未必就不能后来居上。再退一万步讲,即使这盘棋小林输了,后面加藤君稳定的实力还是可以让人放心的,所以我对日本队的前景并不担忧。”酒卷远没有浜崎那么乐观。但他从小林四连胜的实绩确实也看到了日本超一流棋手面对中国棋手的优势,因此也点头说:“我心里就在想,小林君即使要输,也最好能五连胜以后再输,要不这五连胜的纪录就让中国棋手抢占了。”浜崎说:“刚才那么悲观,现在又贪心不足,你的反差也太大了吧?”酒卷只好嘿嘿地笑了。或许这两位日本当事者的心情,也是整个日本棋界的一个缩影。
在对局室里,小林苦思良久,只能让黑棋走成打劫活。由于小林在杀棋时投入太多的资本,现在这块棋成劫杀,应该说刘小光不但作战成功,而且全局还取得了极大的优势。
上午的比赛就在这种情况下封盘了。
小林在午餐时还是按老习惯要了一杯茶,然后喝了一半便散步去了,这和在日本他午餐时主动和酒卷、浜崎聊赛马的心情完全不同。而酒卷、浜崎也知趣地闷声吃饭,等小林离座后两人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相对日本方面的沉闷,中国方面大家的气氛却异常热烈。连一向喜欢“抵毁”刘小光的马晓春也夸奖说:“我本来以为小光长得三大五粗,性格上一定会大大咧咧的。殊不知有一次比赛时晚上有事找小光,竟发现他不但外套用衣架挂好,连外裤也折得整整齐齐地挂在衣架上,这种粗中有细的细节让我大跌眼镜。”大家也随着马晓春的调子,你一句我一句地“唱”着刘小光,让刘小光开始觉得受宠若惊,但突然之间却感到了有一种无形的压力。
对力战派棋手而言,其实心理素质尤其重要。因为只有义无反顾、勇气十足,才能充分发挥力战派棋手“刺刀见红”的本色。但力战派棋手一旦患得患失,他的行棋风格就会变型,从而发挥和以前判若两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力战派棋手上下起伏、发挥不稳定的最根本因素。
刘小光上午凭借出色的计算和无比的勇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没有中午休息的话,刘小光或许顺势就能漂亮地拿下这“突破历史”的一局。但现在,刘小光不但从大家高兴的神态中了解了自己的优势,而且更从大家殷切的眼神中看到对自己的期盼。一种希望能不冒风险而建立功勋的想法越来越多地充满了刘小光的思路,他反而有些紧张和患得患失起来。
下午续弈,知道自己形势不利的小林光一开始猛烈反扑。而一向敢打敢拼的刘小光却反而有些缩头缩脚。在小林下出了一步无理棋后,研究室里聂卫平立刻说:“小林下出这么无理的棋,我看刘小光就要胜了。”说着便在棋盘上摆出了自己的构思。原来在打劫过程中,小林光一借攻击外面一块棋作劫材,却不料漏走了一个次序。这时刘小光只要放弃右上角打劫活的思路,连下两步棋将白棋外围的三子捕获,然后再强围下边大空。聂卫平说这样下黑棋可以赢多了。马晓春,曹大元等人核实了聂卫平的构想,然后一点目,共同确认黑棋盘面至少要多20目棋。陈祖德,老郝都忧喜交加地说:“不知刘小光能不能发现这条速胜之道。”
遗憾的是,一心一意在打劫的刘小光根本没有发现聂卫平的速胜之道,他还是继续打劫,反倒让小林光一把三子逃出来还成了劫材。棋谱传到研究室,聂卫平第一个把谱抓过来,看了一眼后,非常生气地把谱往桌上一拍。老郝急问:“小光到底怎么了?”聂卫平没好气地回答:“这么明显的致胜之路都看不到,还下什么棋。”陈祖德赶紧圆场说:“马晓青,曹大元赶紧再判断一下形势,看看现在情况怎么样?”马晓春等人再对形势仔细判断,然后小心翼翼地说:“好像黑棋还好下一点,但局势接近多了。”此时只听聂卫平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哎!”的声音几乎响彻了整个研究室。
在对局室里,由于小林的顽强抵抗,确实局势正在一点点被他赶上,最后由于黑棋的劫材不够,只能采取牺牲右上角而在左上角活一块的转换。担任裁判长的华以刚作为现场的旁观者,只觉得局面很细。不过,他从小林光一仍然眉头紧蹙,嘴里嘀嘀咕咕不知说些什么的状况来看,小林自己肯定觉得还处于落后和情势。
但华以刚并没有为此感到庆幸,因为刘小光用时过多,现在已经开始读秒了。华以刚了解刘小光,知道官子是他最大的弱项。现在再加上时间没有,官子水平肯定会发生偏差。而小林光一还有半小时时间,而且官子又是小林的强项,这两相对比,刘小光要保持优势确实很难很难。
华以刚借机会再跑到研究室,把自己的看法向大家陈述了一遍。众多国手不发一言,从表情上都有认同华以刚之说的意思。只有老郝觉得刘小光既然优势,未必官子一定招损。陈祖德则婉惜道:“要是刘小光没有读秒就好了。”
当时国手们分成两拨,一拨帮刘小光收官,一拨帮小林收官。如按普通进行,黑棋好像还领先几目棋,而且几十步棋下来,刘小光尽管读秒,好像官子下得还可以。
小林开始在官子阶段投入大量的时间,他知道只有利用小光读秒出错。这盘棋才有可能逆转。当小林把半小时自由时间也用完后,裁判长华以刚按照赛前的约定,开始用日语大声为小林读起秒来。由于华以刚到日本比赛经常听日本裁判读秒,因此华以刚的读秒非常“日本化”,让小林光一听起来十分习惯。据说事后小林一再向华以刚表示感谢。
让华以刚惊讶的是,小林刚开始读秒,一步棋就把十次机会用掉了九次,然后以最后一分钟的读秒与刘小光拼官子。中国棋手事后才知道,这是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