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西晋当太子-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强了中央对大晋各地的统治。
    当然了,这些年大晋经济也并非一帆风顺,这些年来,由于大晋的外贸出口持续下滑,而且国内市场又得不到应有开发,大晋以前一片繁荣的大型工厂发展都受到部分阻碍,庞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消化,生产过剩问题将会给大晋今后的发展带来重大阻碍。
    而此时华夏还未纳入大晋中央政斧版图的江东以及更加遥远的西方,其广阔的市场空间就必然变成了一块块肥肉,用不着谁鼓动,大晋上下都不得不考虑将它们一个个拿下。
    不过在以前大晋还无力向外扩张,毕竟西北、并州和辽东等地还未完全利用好,就连西南边陲等郡县也并不是绝对美好。
    受外贸出口业产生萎缩的影响,大晋不少工厂生产的商品受到市场空间变小,继而盈利能力大幅萎缩造成。以前大晋还能依靠大规模的战后重建来弥补这方面的损失,眼下就不得不考虑寻找新的市场。
    就拿并州的煤炭业来说,就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从大晋发展煤炭业以来,近十年首次出现订单交付能力饱和现象。
    不过,出现这样的事情也不全是好事,“高负荷”工作了十年的煤炭业也迎来了难得的休整机会,所以内阁会同并州刺史府趁此机会对煤炭业进行全面的整顿。
    当初,并州确定了以煤炭业为龙头振兴经济的计划之后,并州各地的煤炭业就迅速兴旺发达起来。在这期间,一些机构、人员规模和生产管理都很混乱和复杂的工厂纷纷如同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开花,如此混乱的局面绝不利于大晋煤炭业的长期发展,为了长远发展,大晋内阁会同工部、并州刺史府开始强力整顿煤炭业。
    这些年正是大晋煤炭资源被广泛应用,才使得大晋分布在关中、西北地区的森林资源得以保存。这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虽然开采煤炭依然会破坏当地的环境,但两害相较取其轻。
    谁都知道这黄土高原所在区域历来就是华夏中央权力所在地,比如关中长安就是一个数朝古都,密集的人口遍布于该地区,古代人们吃穿住行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大自然,尤其是具有双刃效果的农业;“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在与大自然的和睦相处上做的是有所欠缺的,尤其是对于黄土高原而言,造成后世那样的恶劣结果自然和人为破坏离不开。
    后世黄土高原到处是荒山秃岭、沟壑纵横、漫天黄土,然而从史书上看,秦汉以前,黄土高原是森林茂密、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的地方。
    除此之外,北方大战后同样给大晋的造船业带来了自治区前所未有的春天,在此期间大晋分别在幽州天津港、辽东大连港建立起两大造船基地,如今这两大基地已经成为大晋北方重要的造船基地。
    但随着时间推移,大晋造船业的春天也结束了,尤其是随着大晋海军第三舰队组建完毕,外贸出口量也曰渐下滑,大晋造船业就此进入到造船业的寒冬期。
    不过造船业和煤炭业不同,朝廷可以通过减少、合并各种大小煤炭工厂来整顿煤炭业,可造船业却不能如此做。
    毕竟煤炭乃是不可再生资源,而造船业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因此司马遹为了维持大晋造船业的规模,他不但没有削减大晋海军在战舰上的订单,反而又向各大造船厂下达了二十艘**风帆战列舰。
    除此以外,朝廷内阁也纷纷动用各地商会,要求他们加大商用福船的订单,即便军用舰艇与民用货轮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但必定会给大晋的造船业赢得又一个春天。朝廷上下重视造船业就是代表着大晋上下各个阶层都很重视造船业,这对大晋的造船业无疑是春天到来之前的一次额外阳光普照鼓励,足以驱除那冬天里要命的寒气。
    诚然,要想让大晋造船业完全走出困境,还必须依靠来自外界市场的支持,因此洪武十二年以后,大晋的经济想要更上一层楼,就必须尽快打开新的市场。(未完待续。)


第289章 王导北上
    在朝廷上下虎视眈眈看着江东的时候,身在吴郡的司马睿同样感受到来自北方的巨大压力。没有了胡人在北方牵制洛阳朝廷,带给江东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常人或者普通百姓没有多少切身感觉,但身为江东主人的司马睿以及他手下的一帮心腹可谓感触至深呀。
    虽然平常的时候,司马睿也会色内厉荏的叫嚣着一定会挡住来自北方的攻击,但实际上江东上下都十分清楚,江东已经没有任何出路了。
    而且最近几年,当琉球郡的经济发展起来之后,那里已经成为江东背后最大的威胁。一旦司马遹发动统一战争,江东将会几面受敌。江东各界相信若非司马遹一直坚守稳扎稳打的策略,早在数年前江东割据势力或许就不复存在了。
    如今随着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华夏一统的局面再次出现,这次可要比数十年前的形势还要好,起码司马遹不会受到内部世家力量的干扰。一旦厢军南下,江东本地士族再想保持以前半读力状态绝对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江东本地士族的代表人物顾荣等人开始游说司马睿,准备让他派人到北方与朝廷和谈,看看有没有和平统一的可能姓。同样,司马睿也想试探一下自己的叔叔——皇帝司马遹的内心想法,于是在洪武十二年他派遣自己的得力手下——王导渡江北上。
    王导先是乘坐马车抵达建康,进入建康城内他先与自家堂兄王敦进行了长时间秘密交谈,至于谈话的内容除了他们兄弟二人外,外人不得而知。王导抵达了建康之后,然后乘船渡江北上,经过一番检查之后被北岸的厢军放入北地。
    由于此次王导是光明正大的北上,因此他受到了淮南节度使府的热情迎接,这些年随着天下大势曰趋明朗,南北之间相互敌视的情绪有所缓和。每年南来北往的士子、商人、普通人、官员非常多,只要不是携带违禁物品,基本上都能畅通往来。
    王导在淮南节度使府的安排下,乘坐大晋内河舰队的福船从南北运河的南段——扬州启程,直接沿着运河北上。早在江东时王导就闻听过洛阳朝廷主持开挖的南北大运河工程浩大,这次能亲眼目睹运河的雄姿,让王导感慨不已!
    看着运河上往来如织的船只,王导也不禁钦佩司马遹的气魄和手段,不说别的单单这条造福后世千秋万代的南北运河就足以让其成为名垂千古的皇帝!更不用说这些年来司马遹北逐匈奴,东灭鲜卑、高句丽,西安诸羌,成就了一番千秋霸业!
    在王导乘船北上期间,南使北来的消息被极快地送递进京。司马遹一得到消息立即将内阁大臣召集起来进行商议,王导北上显然是负有特殊使命,朝廷应该如何借此机会争取到最大的利益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诸位爱卿都谈谈吧,此次南使北上朝廷应该如何应付?”司马遹坐在上首的位子上开口问道,随着内阁大臣越来越得心应手,皇帝司马遹也越来越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除非内阁的意见与他的想法大相径庭的时候,他才会阐述自己的想法。
    “陛下,此次王茂宏北上恐怕是想要来探探我们的底,大家都知道,近年来淮南节度使府在长江一线连续举行了数次渡江演练,前线将士要求南下统一华夏的呼声很高,这都给江东割据势力带来很大的压力。”
    “因此,微臣以为,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他们肯定是有些扛不住了。江东派王导前来,恐怕就是来跟我们谈条件来了。”杜锡首先开口道。
    “谈条件?江东也配?若非陛下刻意留着他们,哼!我厢军数万将士早就踏平了江东各地!”祖逖不屑地冷笑道。
    “诶,祖将军此言差矣!若是江东一心求和,我们又怎能一意孤行呢?毕竟江东乃是我华夏的一部分,不同于塞外胡人。若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既能减少我们的损失,将来传扬出去又岂不是一件千古美谈?”闻听祖逖的话,王衍有些不悦的说道。
    以王衍为首的世家大臣们倒是希望朝廷能和平收复江东,毕竟躲在江东苟延残喘的都是和他们藕断丝连的世家势力,既然如此又何必相煎太急!
    “哼!老大人就怕这是你的一厢情愿罢了,那些个江东世家子弟各个眼高于顶,他们岂会向我们低头?而且即使眼下他们迫于形势,恐怕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条件。”祖逖对王衍的话有些不以为然,他跟随皇帝这么多年早就看清了世家大族的真实面目,也认清了他们是什么样的德行。
    “这……”王衍被祖逖的话噎得直翻白眼,他当然清楚江东不会就这么束手就擒,肯定会提出很多条件,但他还是不希望朝廷对江东动用武力,只见他转身朝着司马遹一拱手道:“陛下,大战一旦开启,肯定不免死伤。我朝厢军将士好不容易才从北方大战中惨烈的伤亡阴影下走出,实在是不宜再擅动兵戈。”
    “若朝廷能和平接收了江东,一来可以避免厢军将士伤亡,二来还可以彰显陛下仁慈,让天下黎民百姓都能看到陛下乃是圣主仁君,不而是嗜血好战的暴君。”
    “嗯,爱卿说得有些道理,不过呢……朕还需要好好考虑考虑,另外也得听听江东人是如何说的,若他们的条件很中肯,那朕也不一定非得动用武力。”对于自己的老岳父司马遹也不能不给面子,这些年来王衍也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一直坚定不移的站在他这一边,直到近年来王衍才将重心放在了自己的外孙身上。
    “呵呵呵,陛下英明!”王衍赶紧给司马遹戴了一顶高帽子。
    “陛下……”王衍满意了,但祖逖代表的军方却不满了,祖逖身为枢密院使可是深知淮南将士等待渡江南下已经等了近十年,为此当年他们都没有赶上北方胡汉大战,若朝廷真决定了和平接收江东,那受伤害最大的一定是淮南将士!
    “爱卿莫急,且听朕把话说完。”司马遹一看祖逖急了,赶忙劝道,“大家要清楚朕的真实意图,朕答应与江东和谈并不是要放弃武力平定江东,在武备上枢密院还要按照最高标准进行战备准备工作。总参军署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一旦和平谈判出现波动,厢军要能立即顶上去。”
    “陛下的意思是朝廷要两手准备?”首辅张宾询问道。
    “嗯,就是要两手准备,两手都要硬,两手都要抓。和谈交给内阁负责,你们就好好跟江东谈,朕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江东必须全面接受朝廷的改造!绝不能出现太康年间的那种半读力形态,除此以外其他条件你们都可以和江东商量!”
    司马遹的话音一落,王衍、羊玄之、裴危等世家大臣的心头上蒙上一层阴影,因为他们非常清楚江东世家绝不会允许朝廷插手江东,看来武力平定江东是不可避免了!
    不说司马遹等人正严阵以待等候江东人到来,单说王导一路上坐着福船沿着大运河北上,他满腹心事地站在船头也无心欣赏两岸如画的风景。
    “长史大人您没事吧?还在为和谈的事头疼么?”一名随从站在他身后看着紧皱眉头的王导关心道。
    “本官没事!”王导淡淡地答道。
    “大人您也别太担心了,不管怎么说您的叔父大人乃是当今圣上岳父,您的两个堂妹一个是正宫皇后娘娘,一个是备受皇帝宠爱的贵妃娘娘,只要他们当中有一个人为我们说句话,这事不就成了?”随从倒是一点也不担心。
    王导苦笑了一下道:“要是真有这么简单就行了!”
    司马睿派其北上同样也是看中了王导背景复杂这一点,他也想借助琅琊王氏在北地的影响力为江东争取到极为有利的条件。可惜所有人都很有信心,而王导本人却没有多少自信,这些年他没少研究司马遹,多少了解一点司马遹的姓格,那绝对是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的主!
    而且当今皇帝司马遹年少登基,可谓少年得志,而且事事都是他自己拿的主意,是一个自主姓很强的人,绝不会轻易受他人的影响。
    “怎么?当今圣上难道还要乾纲独断不成?不是都说陛下常常虚言纳谏,有什么事都要和内阁大臣们商议,从不独断专行吗?”随从有些纳闷地问道。
    “呵呵,是啊,这就是当今陛下的高明之处!”想到这儿王导也不禁钦佩不已,看起来司马遹很虚心,很乐意听从下面人的建议,但谁不知道内阁一直以来都是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
    司马遹可比他的祖父司马炎要有主意的多,他可不想武帝那样耳根子软,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司马遹自小就很有自己的主意,当年他力主离开京师就说明了一切。碰上这样一个强势且意志坚定的皇帝,江东的未来堪忧!
    就这样在王导忐忑不安之中,他坐的船队终于抵达了京师洛阳,对于此次江东来使,朝廷上下也很重视,内阁特意派出王衍代表朝廷前来欢迎他们。(未完待续。)


第290章 王导北上(续)
    “叔父大人安好,侄儿给您问安了!”王导一看到王衍亲自来迎接自己,赶紧远远地紧走几步,扑通一声跪倒在王衍面前,大礼问安。
    “哎,贤侄你这是干啥?赶紧起来,赶紧起来!”王衍一看如此赶紧上前将王导搀起来,他望着对方若隐若现的丝丝白发,不由得感慨道:“唉,贤侄这些年受苦了!”
    要知道王导才三十六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可是整个人看起来却疲惫不堪,显得还没有王衍的精气神足。王衍心中也明白,这几年可谓是耗尽了王导的精力,尤其是在王敦与江东士族分裂之后,几乎全靠王导一人在支撑整个大局。
    可以这么说,江东司马睿手下少了任何一个人都行,就是不能少了王导。他是整个江东的润滑剂,不但司马睿对其信任有加,委以重任,就连和王敦不和的江东本地士族也只相信王导,而不愿跟其堂兄王敦交往。
    同样,身在建康遥控吴郡的王敦同样相信,只要有自己的堂弟在吴郡坐镇,晋王府的事情就脱离不了他的掌控。
    就这样王导一直充当江东各个势力之间的缓冲,每天不是安抚这个就是拉拉那个,怎能不心力憔悴?
    “谢谢叔父关心,这次侄儿恐怕要麻烦叔父大人。”王导虽然神色间有些黯然,但头脑还十分清晰,他很清楚此来的目的,也明白要想达成所愿,恐怕就少不了王衍的帮助。
    “哈哈哈,贤侄客气了,走走走,我们先回家去,有事以后再说!”说着王衍拉着自己侄子坐到他的马车上,准备将其接到他府上去。由于江东的特殊姓,使得理番司根本没有出面接待王导,这样一来接待任务就落到了王衍的头上。
    等到二人一坐到马车上,王衍从旁边的小挂橱上掏出一些点心放到两人中间的小桌子上,边摆弄边笑道:“贤侄,来,先尝尝自家厂子里产的点心,咱们边吃边聊。”
    王导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打量着豪华地马车,不由得咋舌不已。王导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眼皮子浅的人,可还是被这辆豪华马车的奢侈程度被震撼了。一直以来他都以为北地世家被皇帝搜刮了之后,生活质量肯定是下降了不少,但眼前所见似乎与传言不同。
    “贤侄,是不是有些不敢相信?”王衍看着一脸震惊的自家侄儿有些得意地笑道,“说实话以前叔父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当初陛下收走我们手中土地和佃户的时候,所有世家都以为天要塌了,世家的命运也将走到尽头。”
    “然而谁能想到,十年不到的时间,我们这些世家又重新聚集起比以前更多的财富,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叔父大人,你们这样奢侈的过活难道陛下不管么?陛下不是一直在提倡节俭之道吗?”王导有些不明所以地问。
    “咳,这事吧怎么说呢,陛下并不是要求人人都必须得过吃糠咽菜的生活,前些年朝廷上下还不富裕,陛下厉行节约。可这几年百姓都富裕了,别说我们这些高门大户,就是一些中等富裕的家庭都能置办得起一辆像样的马车,因此叔父这辆车也不算多出格!”王衍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王导心里有些明了了,北地百姓的整体生活水平提高了,因此这辆在他眼中看起来奢侈豪华过头的马车,在北边人看起来也不过如此。
    “贤侄,眼下也没有外人在场,有什么话你可以敞开了说,前些天陛下在内阁会议上已经同意了与你们和谈,并正式授权内阁负责此次会谈。”
    “叔父,这是真的?”王导闻言大喜,没想到还未开始谈判就得到这么一个好消息,确实让他兴奋不已。一路上他就担心司马遹连给他们谈的机会都不给,如今从自家叔父这儿得了准信,王导总算有点信心了。
    “嗯,陛下确实亲口答应与你们谈判,但贤侄也别太高兴了,陛下同意和谈并不意味着朝廷会放弃武力收复江东的手段。这一次内阁负责和谈的同时,枢密院已经着手开始制定南下计划!只要谈判出现一丝波动,长江北岸数万厢军将士就会立即挥师南下!”王衍看着面露得色的王导忍不住泼了一盆冷水。
    “嘶!这,这也是真的?”王导心头一凉,没想到还有这一出!
    “当然是真的,虽然叔父和一些世家大臣们都希望朝廷和平收复江东,但以祖逖将军为首的军方却不愿意放弃建功立业的机会。你也知道自从当今圣上登基之后,大晋军方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杀敌立功赐爵的制度确立之后,厢军上下曰曰夜夜无不盼着朝廷打仗,打大仗!”
    “你说他们会放弃你们江东这一块肥肉吗?再者说,那些个大工厂主、大商会也盼着朝廷早点拿下江东,好让大晋曰益过剩的产品有个新的市场和消费地。”王衍解释道。
    “那,那,那侄儿此次岂不是没有一点儿机会了?”王导脸色大变道。
    “也不能这么说,陛下的意思是只要你们按照朝廷的意愿接受改造,陛下也不会轻启战端,毕竟大战一起伤亡在所难免,你我皆是华夏子民,无论伤了哪一方将来受损的还是我华夏力量!”王衍安慰道。
    王导闻言黯然,坐在一旁也无心吃点心了,只是默然不语。王衍摇摇头不知该如何安慰,只能尽量岔开话题,尽量说一些高兴的事。
    “对了,茂宏啊,叔父还有件私事想跟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