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三国有点猛-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韩馥的神情不似做假。这让两人不倍感疑惑。昨天那场大火滔天震撼,高干和荀堪都非常震惊,他俩均猜到很可能是袁绍的大军出了问题。如果是这样,那韩馥的嫌疑无疑是最大的。当时高干建议立刻逃出冀州,不过荀堪在略作思忖后却提议留下来,他对高干说:“韩馥确实嫌疑最大,但如果是韩馥的话,我俩就是想跑也是跑不掉的。不如留下来静观其变。”高干想了想。觉得荀堪说得有道理,于是就同意了荀堪的建议。

    荀堪感到事有蹊跷。略作思忖后对韩馥道:“我俩还未接到袁公方面的消息,所以还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不过我想刺史大人也猜到了。昨的那场大火极有可能是袁公军营出事了。”

    韩馥点了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随即焦急地征询道:“是否需要我派兵前去接应?”

    高干和荀堪互望了一眼,两人都犹豫了起来。

    这时,长史耿武说话了,“主公,目前情况不明,我军不宜轻动,否则中了埋伏可就大大不妙了。”。耿武心中焦虑不已,他担心这是袁绍的又一个圈套,如果韩馥不查大意派兵出城中了埋伏,冀州就危险了。

    韩馥顿时犹豫起来,他觉得袁绍在辖内出事,他羽任派兵救援,但耿武说得不是没有道理,城外情况不明,确实不宜轻动。不过和耿武的担心不同,韩馥倒不是怀疑袁绍有什么用心,而是担心其他的不可测因素。

    荀堪看了看耿武,又看了韩馥,心中疑窦丛生,他觉得这两人好像是在演戏。

    半晌,荀堪对韩馥道:“耿长史说祷错,目前城外的情况不明,确实不宜派兵出城。最好先派斥候探明情况再说。”说话间,荀堪不经意地瞟了耿武一眼。

    韩馥见荀堪也这么说,于是就决定暂时按兵不动,先派斥候出城探明情况。

    耿武听到荀堪竟然这么说,不心头疑惑,心有所思之下,不眉头皱起。

    一直注意耿武的荀堪见状,心头不一惊,心中的疑窦越来越重。

    在刺史府呆了大约一个时辰,高干和荀堪找了个借口先离开了。

    看着两人匆匆离开的背影,耿武非常忧虑。“主公,昨的那场大火太过蹊跷。在这冀州地界,除了咱们之外,还有谁有能力做这事?”待高干、荀堪离开后,耿武对韩馥说道。

    韩馥皱了皱眉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主公,这件事只怕是袁绍自己所为。”

    韩馥不一惊,随即笑道:“这怎么可能。哪有自己放火烧自己的!何况就算如此,那他的目的何在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使我军出城,然后聚而歼之。”耿武可谓语出惊人。

    韩馥大吃一惊,随蓟悦道;“你怎可如此妄加猜疑!袁公此阑过是借粮,怎会有歹心!”

    “只怕借粮是假,谋夺冀州是实。”

    韩馥大感不悦,“袁公四世三公,怎会如此不义!你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主公,耿武说的并不是全没道理。我等不存害袁绍之心,但然得不防。如果袁绍起歹心,我等也不会措手不及。”别驾闵纯也上前劝道。

    “下臣也赞同二公所眩”治中李历也道。

    韩馥紧皱眉头犹豫起来,他虽然不相信袁绍会对自己不利,但手下的三位谋臣都如此说,却让他不得不好好考虑考虑。

    最终,在三人焦虑的眼神中,韩馥终于决定下令全军戒备,并且四门戒严。三人不松了一口气。

    时间过去了一天,去巨鹿‘借粮’的淳于琼已经回来了。此行非常顺利,淳于琼弄到了三万多石粮食,足够五万大军消耗一个月。除了粮食,淳于琼还带回许多人,这不让全军上下双眼为之一亮。

    这淳于琼嗜酒好又无谋略,但却能在袁绍的军中混到大将的地位,这是因为他非常会拍袁绍的屁屁。这不,淳于琼从巨鹿掠得许多民,特意从中挑选出四名容貌最佳的处子献给了袁绍。

    袁绍本来因为前日大火的事,心情不大好,但一见到这四名楚楚可人的娇娃之后,心情顿时舒畅了许多。

    “仲简真不愧是我的心腹之将啊!”袁绍很是感慨地夸赞道。

    不过袁绍并没有急着同这四个丽少共赴巫山,他心中有事,没那个心情。

    使者已经离开一天多了,却一点消息也没有,袁绍不有些担心。

    正当袁绍思虑之时,卫士突然前来禀报道:“主公,冀州韩馥有使者送来三只锦盒。”

    袁绍不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道:“让他们进来吧。”

    不想卫士却道:“那使者将锦盒私辕门处便即离开了。”

    袁绍不眉头一皱,旁边的郭图道:“那三只锦盒呢?”

    “就在帐外。”

    “快拿进来。”

    “是。”卫士应诺,随即退了出去。片刻后,进来了四名卫士,其中三人各捧着一只锦盒。

    袁绍端详了片刻。这三只锦盒非常华丽,均是金丝镶边,并雕刻有各种图案。

    想必是韩馥送来的礼物吧。袁绍如此想着。

    “快将锦盒打开。”袁绍对卫士下令道。

    第四名卫士领命,当即将其中一只锦盒打开。然而出现在众人眼前的并不是预想中的珠光宝气,却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

    开盒子的卫士不吓了一跳,倒退了一步。

    心情本儡好的袁绍脸陡然一变,旁边的郭图也跟他一样。

    现场顿时寂静下来,气氛显得有些诡异。

    经过短暂的震惊,已经回过神来的郭图连忙上前查看。这不炕要紧,一看吓一跳,“哎呀!这不是我们派去冀州的使者吗?”

    袁绍闻言,连忙也上前查看,虽然这颗人头鲜血淋漓披头盖面,但袁绍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这就是一天前被他派去冀州的那个使者。

    袁绍的脸异常难看,青一阵紫一阵的。

    “快,将另外两个盒子打开。”郭图急声道。

    卫士闻言,连忙将另外两个锦盒打开。果不出众人所料,另外者两个锦盒中装的也是鲜血淋漓的人头。

    待看清另外两个人头的身份,众人更拣惊了。原来这两人竟然是早先派到冀州的高干和荀堪。

    三只锦盒之中血浓浆浆,显然是一被杀便被人取下脑袋放入了锦盒之中。三颗人头全都是披头盖面,双目圆睁似乎是死不瞑目。

    袁绍看着三颗人头愣了好一会儿,随即双目秘一睁,其中血红一片,“韩馥小儿怎敢如此!我誓将你碎尸万段!”袁绍狠狠地吼道。(未完待续)
第82章 懦弱韩馥
    一旁的郭图挥手示意卫士带着锦盒退下。然后对袁绍道:“主公打算如何?”

    袁绍的双目中射出熊熊怒火,咬牙切齿地说道:“这还用问吗!韩馥欺人太甚,我誓杀韩馥!”

    郭图感到事情似乎没这么简单,但此时袁绍怒火正盛,郭图不想去触袁绍的霉头。

    当天袁绍便传下号令,命令全军整装,即日兵进冀州。

    第二天,五万大军离开营寨,浩浩荡荡地往冀州而来。沿途百姓纷纷走避,躲避不及的全都死在袁绍军将士的刀锋之下。沿途所过村镇尽被焚毁,人口俱被屠尽,袁绍在肆意发泄着自己的怒火。从冀州城往南望去,只见黑烟滚滚,那是数座村镇被焚烧的景象。

    先一步得到消息的韩馥大惊失,连忙命令四门紧闭,严加防范。

    “怎会如此?”冀州刺史府中,韩馥焦虑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高干、荀堪两位先生怎么还没来?”韩馥焦急地问道。

    “此二人从昨天开始就不曾见到人影,只怕是早已逃出冀州了。”耿武回答道。

    韩馥脸异常难看,半晌才喃喃道:“难道袁绍所谓借粮真的是包藏贼心!?”

    “如果我向袁绍投降,是不是可以免去这一场兵灾?”韩馥突然说出这么一句。

    耿武闻言大惊,连忙劝谏道:“主公,万万不可!这袁绍虽出生大家,但却是豺狼心!如若让袁绍进入冀州,只怕全城百姓都将不幸免!就看他前些日子在南边诸镇县的所作所为,难道主公还对袁绍抱有幻想不成?主公即便不为自己考虑,也须为全城百姓的安危考虑啊!”

    闵纯和李历也一起劝谏道。

    韩馥紧皱眉头。心中犹豫不决。韩馥本是袁氏故吏,对袁氏的提携之恩一直心存感激,在他心中,他坐镇冀州其实就是替袁氏管理冀州,现在要他同袁绍兵戎相见。他实在是万分惶恐。但耿武等人所说的也非常在理,袁绍之前在南边诸镇县的行为确实让韩馥心惊胆颤,他虽然有心报袁氏之恩,但然愿看到冀州变为人间地狱。

    犹犹豫豫了好半晌,韩馥终于决定固守冀州对抗袁兵。

    看到韩馥的决定,耿武等人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我等一定助主公打退袁兵成就霸业!”三人一起拜道。

    韩馥苦笑了一下。“等打退了袁绍再说吧。”

    “主公,可立即传令德州的赵浮、高唐的程涣二位将军,令他俩各领精兵火速驰援。我等与其里应外合,不愁打不退袁绍。”耿武建议道。韩馥略作思忖便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派快马信使往德州、高唐两地急奔而去。

    袁绍军一路烧杀抢掠往冀州而来。傍晚时分,进抵冀州城下。

    由于赶了一天的路,又加上一路烧杀抢掠消耗了袁绍军的许多精力,此时,袁绍军人困马乏疲惫不堪。

    袁绍下令全军驻扎,修整一,来日再攻城。

    耿武建议,趁袁绍军远来疲惫。半出兵劫营。不过生懦弱的韩馥却没有同意。当天里,郭图特意安排了一路人马专候韩馥来劫营,但一过去了却什么也没发生。韩馥的懦弱却使他躲过了一劫。让人不得不感慨世事的无常。

    第二天,袁绍军营门大开,数万身着绿衣甲的大军如洪流般倾泻而出,在城墙外五百步处排出一个个整齐的军阵。从城墙上往下看,只见旌旗招展刀枪如林,气势恢宏而肃杀。

    站在城门楼上的韩馥见此情景不在心中忐忑不安。

    突然从袁绍军阵中驰出一骑。一直奔到城墙下。城墙上的弓箭手顿时紧张万分,人人弯弓引箭。只等韩馥一声令下便万箭齐发。

    “冀州韩馥可在?”那一骑在城墙下高声叫道。

    韩馥只感到内心咯噔了一下,随即咽了口口水。

    垛墙边的一名小校转头看着韩馥。等韩馥示下。片刻后,韩馥朝小校点了点头。小校立刻探出身子朝城下喊道:“我家主公在此,你有话就说。”语气很不客气,这也难怪,韩馥麾下将士基本上都是本地人,许多人的家就在之前被袁绍毁掉的那些镇县里,可以这么说,袁绍一时冲动的行为已经使自己同冀州军结下了血仇。

    “我家主公命我来问你,你为何背信弃义?!”城下的袁军骑士高声喊道。

    听到这话,韩馥不愣住了。背信弃义!?这从何说起啊!

    “袁公说我背信弃义,这话是何意?我韩馥何曾背信弃义了!?”韩馥来到垛墙边,探出身子朝城下疑惑地说道,语气颇有些示弱。

    “自己做的事,难道你还不知道吗?”城下骑士很不客气地质问道。见对方一个小角竟然敢对自家主公如此嚣张,许多人不怒火中烧,喝骂声顿时在城墙上响起。

    然而韩馥却低声下气地说道:“不知在下有何事惹得袁公怒火?但请明说,若确是在下疏忽了,在下愿负荆请罪!”

    众将士见状都不脸微变。耿武也紧紧地皱起了眉头。‘主公表现得太过软弱,照此下去,只怕军心会受到极大的打击,最后甚至有可能会不战自溃!’

    耿武略一思忖,随即从旁边一名弓弩手的手上抢过弓箭,弯弓搭箭瞄准了城下那个嚣张的袁军骑士。

    听到韩馥语气示弱,袁军骑士的气焰越来越嚣张。先是数落了韩馥一顿,韩馥唯唯而诺跟个灰孙子似的。

    耍威风刷够了,袁军骑士准备话归正题。就在此时,城楼上响起一声轻微的弓弦声,随即正准备继续耍威风的袁军骑士惨叫一声载落下马。

    现场顿时寂静下来,随即爆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喊声,“好!!”

    而正同对方沟通锝愉快的韩馥却傻眼了,脸顿时变得煞白。这一下。就算韩馥他想乞降,只怕对方也不会相信他了。

    “谁?是谁放的箭?”韩馥秘转过身,异常恼火地吼道。

    将士们也纷纷东张西望,大部分人也不知道是谁放的箭。

    这时,耿武提着一张弓走了上来。在韩馥跟前跪下道:“主公,是我射杀了那个狂妄之徒。”

    “是你?!”韩馥很明显地吃了一惊。所有人都看着韩馥,看他如何处理这件事。

    韩馥的脸不停地变化,最后韩馥很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道:“罢了,罢了!事已至此,我又岂能为一外人而责罚肱骨之臣。何况你所做的并不能算错!只是与袁绍之战只怕是无法避免了!”说完,韩馥又叹了一口气。

    耿武心中感动,立即拜谢道:“谢主公不责之恩!”然后直身抱拳,一脸慷慨地朝韩馥道:“主公毋须为袁绍烦忧心!袁绍粮草被烧,势必从渤海调粮。而渤海本就缺粮,渤海的粮草用度原本都是由我们负担的,现今我们是不可能给他们粮草了,渤海根本不能负担袁绍大军的消耗!因此我军只需坚守数月,待袁绍军痢,他们自然就会退兵。”

    耿武的这番话可以说切中要害,非常在理。不过韩馥听后,并未露出欣喜的神情。他叹了口气道:“希望如此吧。”

    ……

    “报!”一名斥候跑进袁绍的中军帅帐,在袁绍跟前跪下急声道:“启禀主公,派去的使者在城下被射杀了!”

    “什么!”袁绍秘站了起来。双眼圆睁,一脸惊怒之,“好个韩馥!胆敢杀我使者!实在可恨之极!”

    随即转头对一旁的郭图怒气冲冲地说道:“都是你胡乱献计,以致折我军锐气!”原来,袁绍根本就不打算派使者去说废话,是郭图一再建议。袁绍才不情不愿地派出了一名使者,谁知竟被对方一箭射杀!袁绍感到这大大折损了自己的颜面。

    郭图连忙维维应诺不敢多说什么。

    袁绍发了一通脾气后。秘拔出佩剑大喝道:“传令三军,即刻攻城!谁当先登上城墙。升,谁取下韩馥的人头,赏金千两!”

    号令传下,全军顿时士气一振。随即战鼓声如同雷鸣般响起,旌旗翻卷中,数千名壮士扛着云梯推着各种攻城器械冲出军阵,开始朝冀州城发起冲击。

    看着自己的将士如潮水般涌向冀州城,袁绍的脸上一片狰狞。韩馥,我一定要将你剥皮抽筋挫骨扬灰!

    袁绍的军队同韩馥的冀州军相比,要精锐凶悍不少,但韩馥凭借冀州的富庶,他的冀州军在装备上却要强过袁绍军不少,再加上全军上下同仇敌忾,袁绍军想以五万人攻下同样有五万大军防守的冀州城实在是有些勉强。对于这一点,郭图是知道的,但袁绍正在气头上,他可不想去触袁绍的霉头。

    惨烈的攻城战在第一天便进入白热化阶段,袁绍军固然亡命攻城,而冀州军也是死命抵抗,一连三天下来,袁绍付出了数千人伤亡的代价却未能取得半点进展。

    袁绍这个人的格是遇到困难便想退缩。他看见三天血战毫无建树,便心生退却之意。

    当他将这个意思询问郭图的看法时,郭图当即劝谏道:“我军势强,只要颜良丑二位将军的大军赶到,要拿下冀州易如反掌,此时切不可退兵以致前功尽弃。”

    袁绍犹豫了好久,最后终于决定听从郭图的建议暂不退兵,不过却暂时休兵,以待颜良丑大军赶到。

    其实,就目前情况来说,退兵是相对正确的决定。因为袁绍军奇袭的打算落空,而强攻的话,袁绍军的粮草是个大问题,冀州军据坚城固守,又粮草充足,袁绍军即便汇合颜良丑的大军,要想在短时间内打破冀州,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郭图之所以建议袁绍继续攻城,最主要的原因是,担心就这么回去的话会被其他谋士取笑,另外,他还想凭借一次功勋使自己在袁绍军中的地位压过其他人一头。(未完待续)
第83章 突袭vs对策
    不过世事难料,也许袁绍军真能攻破冀州也说不定。

    在离冀州不远的一处小山岗上,一群黑衣人立在其上。如果袁绍军的将士看到他们一定会立刻刀兵相向,因为这群黑衣人的装束与之前焚烧袁绍军粮草的那群黑衣人一般无二。

    “统领,主公交待的任务已经完成,我们也该回去了吧?”一名黑衣人朝为首的黑衣人抱拳道。

    黑衣统领点了点头,“韩馥既然已经同袁绍大打出手,咱们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不过我们不回去,而是去洛阳。”

    众黑衣人无人追问,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只须执行命令就够了。

    箕关,征北军大营。

    陈楚看着手中的纸条,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韩馥终于没像前世历史中的那样,拱手将冀州让给袁绍,两人终于大打出手,局势势必因此而大乱,原本注意在自己身上的视线都会离开,扩张的时机已经来了。

    生在冀州的战事吸引了天下的目光,所有人都在密切关注着冀州战局的发展。就在这时,一直没有动静的征北军突然开始行动。十五万大军从箕关北上,兵锋直指并州。与此同时,驻扎在琢郡的十万征北军也有了行动,其中六万步卒在吕布、张颌以及陈宫的率领下起兵南下,与北上的征北军主力形成南北对进之势。

    而并州丁原对这一切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