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三国有点猛-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蔡文姬这么说,小玉感到更委屈了,趴在自家小姐的怀中呜呜地哭了起来。蔡文姬轻搂着小玉,不停地温言安慰着,她感到小玉似乎并不是因为自己刚才的言语而伤心。

    哭了好一会儿,小玉终于渐渐地止住了哭泣,不过仍在抽泣着。

    “小姐,刚才,刚才,小玉是不是已经失去贞操了?”小玉抬起梨花带雨的俏脸楚楚可怜地问道。

    蔡文姬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小玉还没从之前的打击中走出来,她以为那个大黄牙已经夺取了她的贞操。其实那大黄牙根本还没来得及对小玉做什么。

    玉实在是太单纯了,居然什么都不懂!蔡文姬不禁一笑。小玉见小姐竟然还笑,不禁伤心欲绝,本来悲戚的俏脸变得死灰一片。

    见此情形,蔡文姬连忙收敛笑容,“小玉别担心!小玉什么也没失去!小玉比谁都干净!”

    玉半信半疑地看着自家小姐,“真的吗?小姐不骗小玉?”

    蔡文姬佯装生气,“小玉,你难道连我都不相信了吗?”

    玉见状一惊连忙道:“小姐你别生气,小玉相信小姐。”

    得到了蔡文姬肯定的答复,小玉的心情好多了,渐渐地恢复了往日的活泼。见此情景,蔡文姬也不禁感到欣慰。

    鲁肃护着马车很快进了官宦大街,这里的情况要比其他地方好多了,街道上连一个袁绍士卒的影子都没有。因为袁绍在进入洛阳之时就曾下令,所有将校军士未得命令不得进入这条大街,违者杀无赦。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条皇城边的官宦士族大街便成了目前洛阳少有的安全之地。

    虽然袁绍麾下的将士因为军令而不敢进入这条大街,但其他地方的百姓们却蜂拥而至。原因很简单,大家都是来避难的。

    街道上挤满了人,蔡文姬的马车只能够在人流中缓缓地前进。

    看到眼前的情形,鲁肃不禁紧皱眉头。‘原本繁华热闹的洛阳竟然一夜之间变得如此混乱!这袁绍愧为大家之后,根本无安邦定国之才!与主公相比,他连提鞋都不配!’

    蔡文姬掀开窗帘,看到街道上全是惊惶的百姓,不禁忧心忡忡。蔡文姬担心洛阳的局势会如此继续下去,如果那样的话,百姓们就只有流离失所逃难到其他地方这一条路了。也许是受陈楚的影响,蔡文姬现在现在考虑问题都会从百姓的角度出发。

    一行人在拥挤的人流中缓缓前行着。走了大约一般的路程,突然有百姓认出了鲁肃。

    “这不是征北军的主簿大人吗!大家快来啊!征北军的主簿大人在这里!”

    现场顿时骚动起来,人流纷纷汇聚过来将鲁肃他们围得水泄不通。

    “大人,征北军走后,我们百姓苦啊!袁绍军根本就不把我们当人,打杀随意,我们都活不下去了!”一个老人在鲁肃马前跪下哭诉道。(未完待续)
第76章 袁绍和寡妇
    鲁肃连忙下马将那老人扶了起来。

    其他的百姓也纷纷向鲁肃诉苦,现场气氛越来越热烈,片刻后,鲁肃周围的数千百姓全都跪了下来。

    百姓们只有一个愿往,那就是希望征北军回来。

    鲁肃心中感动,但他并不能答应百姓们什么,因为征北军退出洛阳也是迫不得已。

    “乡亲们,我们征北军对不起大家!但是我家主公大汉征北大将军陈楚身为戍边大将,有自己的责任,我军必须北上整肃边疆!我在这里待我家主公向乡亲们道歉了!”说着,鲁肃便朝周围百姓深深一辑,神情举止诚挚至极。

    百姓们感动得不得了,一个老者一脸激动地朝鲁肃拜道:“大人您严重了!征北大将军是好官,是咱们汉人的英雄!我们洛阳百姓只是福薄,没福分让征北大将军做咱们的官!”

    鲁肃一行人在这里耽误了好一阵子才得以离开。

    对于百姓表现出来的言行,鲁肃感慨不已,‘百姓们如此记挂主公和征北军,但主公却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够重返洛阳。’

    蔡府门前,先一步得到消息的蔡邕夫妇带着一众家丁婢女早已在焦急地等候了。

    蔡母紧紧地拽着蔡邕的胳膊,神情紧张非常。蔡邕也是一脸担忧的神情。蔡邕的心中有些后悔自责,自责不该允许女儿出门。其实这也不能怪蔡邕,因为袁绍的声誉在士林间是非常好的,他完全没想到袁绍的军队军纪会如此之差!

    只焦急等候了片刻,但在蔡邕夫妇的感觉中却好像过了很久似的。

    马车终于出现在视野中,蔡邕夫妇不禁双目一亮。还没等马车来到府门前。蔡邕夫妇便焦急地迎了上去。

    “蔡大人,蔡夫人。”鲁肃从马上翻身下来行礼道。

    蔡邕心中记挂女儿,只对鲁肃略一点头算是回礼;而蔡夫人则好像根本没看到鲁肃似的。

    车帘掀开,蔡文姬娇柔的身影出现在蔡邕夫妇眼中。“爹,娘。”蔡文姬扶在门框上叫道。神情语气有些激动。这也难怪,才经历了那样凶险的事情,所以特别想念自己的父母。

    蔡文姬在小玉的搀扶下走下马车,蔡母立刻扑了上去。握着女儿的手焦急的问道:“女儿,你没事吧?”

    蔡文姬摇了摇头,“娘。女儿没事。多亏了征北将军的部下,否则女儿只怕是见不到娘了!”说着,不禁悲从心来,低低地哭了起来。

    蔡母心疼得不得了,连忙将女儿拥入怀中。低言温语地安慰着。

    看到女儿无恙地回到自己身边,蔡邕不禁松了一口气。这时,他才注意到静静地站在一旁的鲁肃。

    蔡邕朝鲁肃一抱拳,满怀感激地说道:“多亏这位大人援手之恩,不知大人贵姓?现官居何职?”

    鲁肃连忙回礼道:“蔡大人客气了,这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在下鲁肃,现任征北军主簿一职。”

    “征北军!征北军不是已经离开洛阳了吗?”蔡邕听到征北军这三个字,颇感惊讶。

    “主公确实率领征北军主力离开了。不过在下却留了下来。因为有些事情须要在下同各路诸侯磋商。”

    蔡邕点了点头,没再细问下去。上上下下打量了面前的鲁肃一眼,然后道:“我看你年纪甚轻。若不嫌弃,就喊我一声蔡伯伯吧。”

    鲁肃连忙道:“不敢,是在下高攀了。”

    蔡邕佯装不悦地摆了摆手道:“什么高不高攀的,你别跟老夫来这一套!你是不是看不起老夫!”

    鲁肃连忙抱拳行了一礼,“不敢,既然如此。在下恭敬不如从命。蔡伯伯。”

    蔡邕温言顿时呵呵笑了起来。

    鲁肃本来打算将蔡文姬送回来后便离开的,但蔡邕执意要摆下酒席答谢于他。鲁肃见推脱不掉。只得留下来。

    蔡邕在内厅摆下酒席,酒席上只有鲁肃和蔡邕两人。蔡夫人和蔡文姬并没有出席。两母女呆在房中,不知在说些什么。

    酒席上,蔡邕先向鲁肃致谢,随后蔡邕说了很多话,虽然这些话都说得很婉转,但鲁肃仍能听出其中的苦恼与郁闷。蔡邕还郑重地请求鲁肃凭借身为征北军主簿的身份向袁绍进言,以约束袁绍军的行为。鲁肃答应了蔡邕的请求,他原本就有此打算。

    鲁肃在蔡邕家一直呆到天色将晚时才离开。

    ……

    自从得到洛阳后,袁绍整天都是乐呵呵的。他能不乐吗?洛阳啊!这可是天下之中,财富文化聚集之地!

    这些天,兴致颇高的袁绍每天都会摆下酒宴,与当地各士族的家主及麾下大将谋臣饮酒作乐。

    对于手下将士在洛阳城内的所作所为,袁绍是知道的,不过他并没有阻止的意思。在他想来,让手下的将士乐一乐捞点好处没什么大不了的,反而能提高他们对自己的忠诚度。

    这天,酒宴散后,有些醉意的袁绍正准备到卧房中同那个前些日子被部下带过来的俏寡妇做做运动。

    一想起那个俏寡妇,想到那股子浪…荡…劲,袁绍只感到浑身像火烧似的。

    就在袁绍迫不及待地往后院赶时,突然一个声音从后面响起。

    “主公,请留步。”语气有些急切。

    袁绍转过身一看,原来是自己手下的谋士逢纪。

    “是元图先生啊。先生有何事?若无事,我还有要事要办!”袁绍显得很焦急。

    要事?!怕是风流事吧!逢纪心头如此想着。

    “主公,我等就要大祸临头了!”逢纪一脸严肃语出惊人。

    袁绍闻言大吃一惊,“先生何出此言?何谓我等要大祸临头了?”

    逢纪朝袁绍一抱拳,随即继续道:“主公,洛阳的百姓都将反我们,我们怎能不大祸临头?”

    袁绍还没反应过来。只见他皱了皱眉头一脸不悦地说道:“元图先生何出此妄言!我军顺应天时响应民心驻兵洛阳,百姓为何要反我等?”

    “主公,我军自进洛阳以来,未有做为,却在民间多有抢掠!如此做为如何能得百姓支持?若无百姓支持,我等如何在洛阳立足?”逢纪越说越激动,“如今形势错综复杂。在我们周围的这十几路诸侯虽然表面奉主公为盟主,其实难料!特别是那个曹操,此人心思深沉难料,实乃枭雄之辈!如若我等失去洛阳民心,难保曹操不会趁机联络其他诸侯对我们下手,到时咱们可就危险了!”

    袁绍皱着眉头,眉宇间露出一丝惊惶的神色。

    “元图先生可有良策应对?”袁绍急声问道,此时他已经将那个骚到骨子里的俏寡妇给抛到脑后了。

    看到袁绍的反应,逢纪不禁松了一口气。现在,逢纪倒不着急了。

    逢纪慢条斯理地捻了捻下颌的长须,然后摆出很高深莫测地神情说道:“此事要解决其实极易!”说到这,逢纪又顿了顿。

    袁绍心中那个急啊!恨不得把这家伙的脑壳敲开来自己看。

    终于,逢纪在摆足了poss后继续道:“只须严肃军纪,严禁军队骚扰百姓,同时杀一两个纵容士兵骚扰百姓的军官,就可以挽回洛阳的民心。”

    袁绍露出恍然的神情,当即道:“这好办!我即刻传令下去,从即日起若再有人敢骚扰百姓,不论军阶一律杀无赦!就由元图先生去传令吧,另外这军纪之事就由元图先生负责吧。”

    逢纪闻言,心头一喜,连忙跪下叩谢道:“多谢主公信赖!纪一定不负厚望!”

    袁绍点了点头。见正是处理完了,胸口的那颗色心又砰砰地跳动起来。当即不再理会逢纪,急匆匆地往那俏寡妇的房间赶去。

    袁绍离开后,逢纪也兴冲冲地离开了。

    逢纪这个人有才能,但却非常爱出风头。在得到袁绍的授权后,逢纪便立刻着手开始大动作了。

    数日下来,袁绍军骚扰百姓的事件明显下降了,百姓们终于松了口气。不过,逢纪虽然出了风头,但却得罪了不少人。虽然如此,逢纪仍然乐在其中。

    当百姓们得知是逢纪整肃了袁绍军的军纪,于是有人向逢纪呈上了一万民折以表达感激之情。而逢纪在这个事情上有些不知轻重,他竟然心安理得地收下了这万民折,并且没有将这万民折呈给袁绍。这件事后来被人捅到了袁绍那,这让袁绍非常不悦。

    不管怎么说,洛阳总算是恢复了些往日的平静。不过,百姓们的心结已经产生,想要消除这个心结还需要很大的功夫。

    鲁肃本来打算找个机会劝袁绍善待洛阳百姓,但见袁绍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就没提这件事情。

    鲁肃留在洛阳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就与袁绍秘密结盟的事情进行谈判,这件事情在陈楚离开洛阳时已基本谈妥,所以现在鲁肃要做的是就一些细节问题同袁绍进行协商;另外一个目的是设法说服袁绍攻伐冀州牧韩馥,这件事情有些困难,但却是陈楚特别交待必须完成的。

    连续几日,鲁肃都在同袁绍商谈。结盟的事情很快便谈妥了,但攻伐韩馥一事却迟迟没有进展。

    鲁肃看出袁绍其实已经动心了,毕竟冀州的富庶是任何人都垂涎三尺的。不过袁绍似乎有所顾虑。

    袁绍进驻洛阳,这让所有诸侯倍感意外。没有人想到,征北将军陈楚竟然会主动放弃洛阳,大家原本还打算在洛阳同强势的征北军打一仗呢!(未完待续)
第77章 纷乱洛阳
    “唉!想不到陈楚竟有如此气魄,竟然愿意主动放弃洛阳!这一招以退为进真是高明啊!”洛阳城曹操的馆舍内,曹操万分感慨地说道。

    一旁的郭嘉没有说话,他有些心惊,他觉得陈楚这个人太深不可测了。郭嘉虽然想到了退出洛阳以退为进这个手段,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陈楚竟会有如此气魄。在他的想法中,即便是他的主公曹操,似乎都没有这样的气魄。毕竟洛阳实在是太诱人了!

    但陈楚做到了,他难道真是比主公更雄才大略的人物吗!?

    郭嘉不禁看向曹操,曹操正好也看向郭嘉。

    两人的眼神中同时闪过一道精光,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一切尽在不言中。

    袁绍接管洛阳后,各路诸侯纷纷涌入洛阳,本来有所改观的治安又恶化下去。面对此种情景,袁绍方面却有所顾忌,没有像之前征北军那样以强硬手段进行打击。本来已经收拢了些民心,很快又流逝干净。

    这些天,袁绍非常烦躁。那些诸侯纷纷来向他要军饷要钱,说白了就是要分赃。袁绍这个人非常小气,他哪里肯把到手的好处拱手让人!对于来要钱的诸侯,袁绍的策略就是一个字,哪一个字呢?就是‘推’!往谁身上推?袁绍在许攸的建议下早就想好了。袁绍对那些来要钱的诸侯说,“国库本来就被董卓搬的差不多了,之前陈楚又将剩下的几乎搬空了,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资给众位充当军饷,要是不信,就自己到国库去看。”

    诸侯们又不是傻子。听袁绍这么一说,早就想到袁绍一定将存在太仓的钱粮转移了地方。但不管诸侯们如何吵闹,袁绍就是这么一句话,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德性。

    闹了数天,没有任何结果。诸侯们又不能长期在洛阳呆下去,自己的领地可不能丢的时间太长了。无可奈何之下,诸侯们只得作罢,纷纷打算回程,并计划沿路抢劫一番,否则这一次一点好处没捞到。那就太亏了。

    诸侯们把袁绍这个一毛不拔地铁公鸡恨得要死。虽然袁绍将钱粮的事推到董卓和陈楚的身上,但诸侯们可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这不过是袁绍的借口罢了。其实在这一点上,袁绍倒没有完全说谎,太仓的大部分储备确实是被陈楚带走了。但是这种事情是说不清楚的,特别是在陈楚方刻意隐瞒之下。

    在所有诸侯中,最先离开洛阳的是曹操,他也是惟一一个没有向袁绍吵闹军饷的诸侯。

    曹操在洛阳时,只拜访了一些相熟的朝廷官员,随后便率领自己的五万大军离开了洛阳。

    曹操在郭嘉的建议下决定先出兵剿灭在泰山死灰复燃的黄巾军。此举既可以扩充实力,又可以赢得民心,可谓一举两得。

    进剿泰山黄巾军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便寻机吞并泰山周边州郡,待实力壮大后再来同袁绍陈楚一决雌雄。

    在郭嘉为曹操制定的规划中,与陈楚争雄是经略长江以北的最后一步。对于前期的计划。郭嘉有至少九成的把握能够成功,但对于最后与陈楚的决战,郭嘉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

    如果在同陈楚的决战中,曹操胜了,那么曹操就占据了半壁江山,离问鼎天下的目标就不远了。但如果败了。那么他们就将成为陈楚问鼎天下的垫脚石。

    正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要么胜而为王要么败而为寇。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在曹操离开洛阳后不久,各路诸侯也纷纷离开了。他们在离开洛阳时。很是将洛阳折腾了一番,小户人家就不用说了,就连许多士族都遭到了劫掠。

    诸侯们离开了,只留下一片狼籍的洛阳和郁闷不已的袁绍。面对诸侯们的所作所为,袁绍不是不想管,他甚至有时恨不得将这些诸侯全宰了!但袁绍这个人向来是没什么主见的,当他询问部下谋士意见时,谋士的意见又不一致,这让袁绍举棋不定不知该如何是好。就在袁绍还在那犹犹豫豫之时,诸侯们已经将洛阳折腾完,拍拍屁股走人了。好在诸侯还有点分寸,没在洛阳城内放火,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所有诸侯中,最失落的要数刘备。

    这位自称皇室宗亲的大耳贼本来想挑动众诸侯与陈楚间的战争,然后坐收渔利。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事态竟会这样发展下来。之前表现极其强势的陈楚竟然会主动放弃洛阳,他与东方诸侯间并未发生任何冲突,反而现在袁绍与众诸侯间的关系闹得非常不愉快。刘备的如意算盘未能达成。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令刘备即失落又忧心忡忡。陈楚在行动之前根本就没跟他通一点气,很显然,陈楚并不信任他这个名义上的部下。这是让刘备感到失落的,而让刘备感到忧心忡忡的是,他不知道他之前跟袁绍密议的事情是不是已经被袁绍告诉了陈楚。如果陈楚知道了他曾经背叛了他,会不会放过他?

    心有所虑的刘备可不敢一个人到处乱晃,他决定找一个足够强大的靠山。就目前来说,除了袁绍以外,还真没有人能同陈楚抗衡,所以刘备并没有像其他诸侯那样离开,而是选择留下来投靠袁绍。

    对于刘备的投效,袁绍麾下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反对者主要是担心,两家的关系会不会因为刘备的缘故而交恶。

    不过袁绍最后还是决定将刘备留下来。原因很简单,完全是虚荣心作怪。征北大将军陈楚的部下前来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