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列兵征战-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随州市厉山镇,一说他降生于常羊即今陕西宝鸡神农乡常羊山,“育于姜水,姜姓,以火德王,亦曰烈山氏”。同是为了寻找理想的定居之地,他也率领部落东迁。但走的路线与黄帝不同,他们先是沿渭河东下,到达今hn西南部,再顺黄河东下,到达现在的豫东地区,在那里安顿了下来。那时候,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和氏族制度的瓦解,部落首领逐步掌握了一定的特权。部落之间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为了互争雄长,经常发生战争。一些部落首领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内行刀锯,外用甲兵”,也发动掠夺财富、奴役其他氏族部落的战争。这种战争加剧了社会的分化,给正常的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威胁,但氏族制度调节社会矛盾的习惯法此时又已丧失作用,对此显得无能为力。面对日益增多的战争,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部落便互相联合起来,结成联盟,进而结成范围更大的联合体。炎、黄两大部落这时也都使用武力征讨四方,扩大自己的势力,从而引发大规模的冲突。双方在阪泉(今河北怀来)进行了三次大战,黄帝指挥属下的熊、罴、貔、貅、、虎六个氏族,与炎帝部落杀得天昏地暗,炎帝部落遭到惨败,只得缴械投降。由于这两个部落有血缘亲属关系,黄帝没有屠杀炎帝部落,而是和他们结成部落联盟,黄帝便成了炎黄部落联盟的首领。炎黄部落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日后华夏族的雏形。后来,定居在山东曲阜地区的九黎首领蚩尤扩展势力范围,又引发了与炎帝部落的战争。九黎即九夷,属于东夷族。传说蚩尤领有9个部落,81个氏族,他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如同妖魔,这可能是出自炎黄子孙对其他部落首领的故意丑化。“蚩尤作冶”,“以金作兵”,制造兵杖、刀、戟、大弩,英勇善战,威震天下。他率领9个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西进豫东,进攻炎帝部落。炎帝部落无法抵挡,节节败退,居地尽失。蚩尤紧追不舍,炎帝向黄帝寻求援助。黄帝于是率部迎击,与蚩尤在涿鹿展开激战。这场战争进行得极其惨烈,据说黄帝与蚩尤九战不胜,蚩尤放出大雾弥漫了三天三夜,黄帝的部落看不清方向,黄帝之“臣”风后受北斗星座的发明了指南车,他们才得以冲出大雾。黄帝在困境中还得到玄女的帮助,制作了80面大鼓,用东海神兽夔的皮蒙鼓,用雷兽的骨头作鼓槌,在战斗中擂响,声闻500里。战斗延续了很长时间,最后在冀州进行决战。黄帝派应龙向蚩尤进攻,应龙蓄水,摆下水阵。蚩尤请来风伯雨师,一时风雨大作,冲垮水阵,使黄帝再次陷入了困境。黄帝又请来天女旱魃阻止风雨,使天气突然转晴。蚩尤不知所措,部下惶恐不安,黄帝指挥大军掩杀过去,取得最后的胜利,蚩尤和他请来的风伯雨师都投降了黄帝。黄帝便进入东夷活动的地区,他“驾象车而六蛟龙,毕言(兆火鸟)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凰)覆上”,至泰山之顶大会鬼神,并演奏了他亲自作的一支激越悲凉的《清角》乐曲,以纪念涿鹿之战的胜利。蚩尤后来被杀,一部分九黎人加入炎黄部落联盟,融入了华夏族;一部分南下,融入南方的苗蛮之中。涿鹿战争的胜利,进一步扩大了炎黄部落联盟的势力,发展成规模更大的部落联合体。黄帝的权威大大提高了,集审判权、祭祀权、军事指挥权与生产指挥权于一身。各部落均需听从他的号令,不听从号令的,即出兵进行征伐。他还开山修路,努力打通部落地区的隔绝,增进部落之间的交往。传说黄帝一生“未尝宁居”,在118岁那年出巡河南时死在荆山,人们将他护送回陕北,葬在今陕西黄陵县的桥山之上,这就是前面提到的黄帝陵。由于黄帝后来被追尊为华夏的祖先,后人便把远古时代的许多创造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大臣”们,如说黄帝建造屋宇,开凿水井,缝制衣冠,制造舟车弓弩,炼石为铜,创制乐律,他的妻子嫘祖发明育蚕,他的“大臣”仓颉创文字,伶伦造律吕,大挠作甲子,等等。同样的原因,由于炎帝也被追尊为华夏的祖先,后人也将一些创造发明的功劳算到他的身上,并称他为神农氏。在先秦的传说中,神农氏和炎帝原本是时代不同的两个人物,神农氏生活的时代要早于炎帝。到战国时,人们将两个人合在一起,称为炎帝神农氏,说“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为市”。这些发明当然也是原始时代人们的集体创造。尽管炎黄二帝只是传说中的人物,他们的发明创造也都是远古时代黄河儿女智慧的结晶,但是他们作为华夏民族先祖的象征和华夏文明奠基者的化身,受到后人的无限尊崇与怀念。因此,在黄河流域以及黄河流域之外的中华大地上,一直流传着许多有关炎黄二帝的传说,留下了许多同他们有关的名胜古迹。除了前面提到过的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和宝鸡市的炎帝祠、炎帝陵外,比较著名的还有山东曲阜的景灵宫,河南新郑的黄帝故里,济源的王屋山天坛,灵宝荆山的黄帝陵,河北涿鹿的黄帝城、黄帝泉,四川都江堰的黄帝祠、轩皇台,盐亭的嫘轩宫、嫘祖墓,安徽黄山的黄山轩辕峰,湖南岳阳的轩辕台,浙江缙云的仙都鼎湖峰,甘肃平凉的问道宫,湖北宜昌西陵山、嫘祖庙,随州的神农祠,山西高平的神农城、神农井,河南淮阳的神农五谷台,郑州炎黄二帝塑像,湖南炎陵县的炎帝陵,等等。这些源远流长的传说和名胜古迹,对于增强华夏民族的认同感,激发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华夏民族的凝聚力,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黄帝以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了几位杰出的部落联合体首领,他们就是尧、舜、禹。这时已是龙山文化的晚期,处于氏族制度行将崩溃的时代。传说中尧又称陶唐氏,他的发祥地在今山西汾河流域,现在山西临汾市南的伊村有“帝尧茅茨土阶”碑,尧庙村有尧庙,临汾县有尧陵、神居洞。他的生活非常简朴,古书说他“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裘,夏日葛衣”,也就是说,他住的是用没有修剪过的茅草芦苇、没有刨光过的椽子盖起来的简陋房子,吃的是粗粮,喝的是野菜汤,冬天披块鹿皮,夏天穿件粗麻衣。但他对百姓却很关心,部落里有人挨饿受冻,他说这是他使他们挨饿受冻的,有人犯罪受了处罚,他说这是他平时没有管教好的缘故,自己出来承担责任。舜又称有虞氏,出生在姚墟(今山西垣曲东北)。传说他在接替尧担任部落联合体首领之前接受尧的考察时,曾在历山(中条山别称)耕田,在雷泽(今山西芮城北)捕鱼,在河边的陶城(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北)制陶,后来尧把他封在虞地(今山西平陆西南),担任部落联合体首领后,又都蒲坂(今蒲州镇),看来他的活动中心在现在山西的西南部,今天山西运城市安邑镇还有舜帝庙、舜帝陵。舜严于律己,而又宽厚待人。他曾几次遭到继母和同父异母兄弟的陷害,好在他贤惠的妻子巧设智计,才使他化险为夷。但他被推举为首领后,却不计前仇,宽待他的继母和弟弟,使他的一些仇人都受到感动,一心向善。禹的先祖传说住在河套一带,禹的时候迁徙到今河南西部。他以天下为己任,率领百姓治理水患,发展生产,更是受到高度的赞扬。由于尧、舜、禹治理有方,当时的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呈现一片安宁、祥和的太平景象,“天下大和,百姓无事”,他们也因此被后人尊奉为圣贤人物……

    职武感受到了来自远古的风,感受到了先祖们开创华夏文明的呐喊声,每次仰望这组雕塑总能给职武带来同样的震撼,正是这奔腾不息的黄河才铸就并延续了我们华夏几千年来虽说沧桑但却未曾中断过的文明,几千年来在这黄河两岸无数的华夏儿女在为这文明的延续而谱写着一曲曲不屈的乐章!

    职武收回投向上古五帝的目光,抬脚向前走去,在这条街道上除了这组上古五帝的群雕之外,他对另一个雕塑更加赞赏!这是一个身着短衣脚蹬草鞋的平民打扮的雕塑,手持大锤站在黄河大堤之上正弯腰举锤向着大提上的木桩砸去,而大堤内侧的黄河浪花已经卷到了河堤之上……

    这座雕塑讲述的是平原市封丘县黄河岸边的一个普通百姓的故事,在封丘当地,人们把这个故事称之为“猴官”!而这个雕塑的命名也正是“猴官”!这座雕塑来自于流传在平原市的民间传说,虽说是传说但也在讲述着黄河儿女不屈的精神……
第八十七章 准备(4)
    “猴官”的传说仅流传于平原市封丘县的黄河两岸,虽说流传范围不广,但他是华夏儿女几千年来与命运不断抗争的写照,职武从这座雕塑里更多的看到了华夏传统文化的智慧,道德的精髓所在……

    乾隆年间,有一河工叫裴尚友,家住封丘县裴楼村。裴尚友家里很穷,无田无地,只有一间夏不遮雨、冬不挡风的草房子,娘俩相依为命,他三十多岁了还是光棍一条。日子苦是苦,裴尚友对年老多病的老娘很孝顺,有一口吃的也要给老娘,自己却饿得皮包骨头。

    那时候,黄河年年发大水,决堤淹庄冲地,老百姓受尽了黄河的苦,皇帝很是害怕。河官进京三声炮,他就得派银子,白花花的银子从京城运到黄河边,一多半被河防官装进自己腰包,只有很少银两用于堵口治河。裴尚友和治河的穷人们就靠当河工,砍柳、割芦苇换点粮糊口。

    有一年,连降几次暴雨,黄河水有意和穷人过不去,河水打着滚猛涨,裴尚友无法到外边割芦苇砍柳换粮,家里米面净光,一连几天未动烟火,老娘饿得随风倒。裴尚友不忍心看着亲娘活活饿死,就想去河堤上偷几个埽再卖给河防官换点粮来,救救奄奄一息的老娘。这天夜里,雷声爆响,风雨交夹,裴尚友悄悄摸上河堤,走至垛埽的地方,刚要动手,突然有人吼道:“谁?”

    “我,裴尚友。”裴尚友暗自叫苦,真倒霉,还没有下手就被人发现了。他想脱身,那人又问:“干啥的?”裴尚友机灵地说:“雨太大,我来看看坝有没有危险。”这才脱身。

    裴尚友两手空空回家,看见老娘那饥饿难受的样子,横了横心又去上堤偷埽,真是冤家路窄,刚靠近埽垛,又有人问:“干啥的。”裴尚友壮着胆说:“我是裴尚友,河水一个劲地涨,我怕河水冲了埽,来看看当紧不当紧。”这一次又遮挡过去了。

    黎明前,天正浓黑的时候,裴尚友想:“天快亮了,河官总该回去了,趁无人,我再去试一次。”他四下看看没有人,只听哗哗地响,走到埽堆前,正弯腰去搬埽,“谁,干啥的?”又有人在问。裴尚友有上两次的经验,说:“我怕河堤决口,不放心,来看看。”

    几次遇见的河官,原来是在朝里有名的清官刘中清。黄河河官年年要治河银子,黄河还是十年九决口,乾隆这次派他来察看黄河。刚踏上河堤刘中清就赶上连阴雨,他怕黄河决堤,就正夜在大堤上巡视。恰巧一夜三次碰见这样“有心”的人。这人对黄河的事很关心,有这样的人还怕黄河治不好吗?刘中清越想越受感动,对裴尚友说:“天快亮了,你一夜都没有睡觉,快回家休息吧。”刘中清便从怀中摸出些银子交给了他。裴尚友绝处逢生,喜出望外,谢了刘中清回家去了。

    且说刘中清回到京城,向乾隆皇帝禀报了黄河的情况后,又把裴尚友三次上堤的事向圣上禀告。说皇上如能召用这样热心治河的人,治好黄河就有希望了。

    乾隆皇帝准了刘中清的奏章,传旨:“速召裴尚友进京。”

    这天,裴尚友正在家中伺候老娘,河防官引着一架八抬大轿来到门前,宣召裴尚友进京。这下可把裴尚友吓坏了,心里突突地跳,手也抖了,脚也颤了,心想,我上堤的事八成是被皇帝知道了,这一回不是掉脑袋就是坐牢,没有指望回来了。

    裴尚友怀着九死一生的心情劝慰老娘:“这是刘大人给的银子,你留着花吧,我进京是为黄河的事去的。”裴尚友怕老娘受惊,把他偷埽的事咽下了。

    裴尚友辞别老娘,走出家门,见那些官差不打他,不捆他,还叫他上了八抬大轿,点头哈腰地说:你见了圣上,要为我们多美言几句呀。这下,弄得裴尚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裴尚友到京城后,刘中清把裴尚友引荐给皇上。乾隆问:“你是何人?”“小民是封丘裴楼村裴尚友。”“你在家是干啥的?”“治河的。”“你是咋治河的。”裴尚友听皇上要刨根问底,怕说多露了馅,再也不敢说话了,就在金銮殿上比手划脚,表演起堵口打桩的动作来。他拿起抡锤的架子,打打这根,又打那根,从这头跳到那头,嘴里还哼着号子。那动作真是灵巧,蹦蹦跳跳地觉得挺有趣,乾隆皇帝乐得喜笑颜开,脱口说到:“看你像猴公似的。”文臣武将们也哈哈大笑。

    裴尚友正在表演着,猛听皇上说他像猴公,立即跪地,口呼:“谢皇恩。”

    乾隆一听谢皇恩,也闹懵了,“你谢啥皇恩?”裴尚友禀道:“圣上见我会治河,封我做猴官,臣岂敢不谢皇恩。”

    刘中清一见乾隆自知失口,没法下台,便忙奏道:“圣上就封他做猴官吧。”乾隆顺着刘中清搭的梯子下了台。封裴尚友做猴官。

    裴尚友被封后,一心扑在治河上。由于他饱受河官的苛刻和黄河带来的灾害,他对穷河工亲如兄弟,从不欺压百姓。后来因他治河有功,人们就改称他裴官……

    这虽说是民间传说,但也是代表了黄河儿女的美好寄托,职武喜欢的两组雕塑,一个上古五帝,一个平民猴官,身份虽说日月之别,但流淌的华夏血脉却是相同的,每一个华夏儿女无论身份高低,出身贵贱,不都应该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吗?职武想到自己几人即将进行的事情,心中不仅升起了几分自豪……

    “哎,职武吧?你在这儿一个人傻笑啥呢?你小子不是在部队吗?怎么会在这里啊??”一连串的发问声传进了职武耳朵里……

    职武回过头来,定睛一看不由的笑了起来,说话的人正用疑惑的眼神注视着他,“哈哈,信哥啊,真是巧了,你怎么在这里啊?好久不见了,都还好吧?”职武向着对面跟他打招呼的的肩膀擂了一拳!

    “别别别,你先等会儿,让我捋捋思路,你小子这是回来探亲了?不对啊,这才刚半年怎么会有探亲假?怎么回事啊?”这个被职武称为信哥的是职武从小玩到大的发小,他们一起玩大的一共有六个人,面前的这个是严立信,一米八三的个子,黑呦呦的面孔,带着一副近视镜,他在职武当兵之前就已经考上了当地的一所大学,现在大一都快上完了,今天恰好是周末,他被女朋友拉着出来逛街,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职武,他刚开始还以为是自己看花眼了,但当他特意绕了一圈才确定眼前这人正是职武没错这才上前打招呼了!

    “呵呵,这事儿说来话长,一句半句也说不清楚,回头慢慢给你说,这位是……”职武这时才注意到严立信身边还站着一位美女呢,高挑的个子,白皙的皮肤,一头秀发随意的扎了个马尾在背后,一身休闲打扮显得健康靓丽!

    “哦,这是华华,呵呵,我同学……”严立信嘿嘿笑着说道,“华华,这就是我常常跟你提起的职武,一起玩大的好兄弟!”

    “你好,经常听立信提起你,今天可算见着真人了啊,咯咯……”华华笑着向职武伸出手!

    职武连忙跟华华握了一下手,用怪怪的眼神看着严立信,“嘿嘿,同学??信哥——”

    “哈哈哈,你小子,同学不行啊?关系特殊的同学不行啊?”立信瞪着职武说道!

    “好好好,行行行,哈哈,关系特殊的好同学!”职武哈哈的笑道!

    一旁的华华这时却不禁有点脸红起来,“你们两个好久不见了你们聊吧,我先回学校了……”说完跟职武打了个招呼就向前走去,“哎,你在这里等我,我送送她马上回来啊……”严立信一边指着职武喊着一边向华华追去,笑着摇了摇头……

    步行街旁边的一个小酒馆里,职武和严立信已经面对面坐在了那里,“说说吧,怎么回事啊?”立信一边给职武倒着酒一边问着他!

    职武摇头苦笑一声,将事情原原本本的给严立信讲了一遍,一直讲到自己几人现在准备做的事,严立信听完之后睁大了眼睛,“我靠,这才半年时间就发生这么多事情,你这是被部队开除回来的啊?部队的纪律这么严吗?你们这是准备去巡游全国啊?……”严立信一连串的问号脱口而出!

    职武端起面前的酒杯向着立信举了举杯,“来,信哥,弟兄们好久不见先走一个!”说完一仰脖子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哥哥啊,到了部队才知道什么是纪律了,兄弟这是一步走错啊,我们现在也是想做一点对社会有用的事弥补一下自己的过错,说不上什么巡游全国,只是想为社会尽一点力罢了!”

    “事情既然出了,就别多想了,说真的,你们这个想法真的挺好的,如果不是还得上学真想跟你们一起去!哎,对了,你回来的事弟兄们都知道吗?你小子也太不够意思了啊,怎么回来也不说一声啊?”立信也将杯中的酒喝了下去!

    “唉,那好意思跟大家说啊,又不是衣锦还乡,兄弟这是犯了错误被遣送回来的,实在没脸见各位兄弟啊!”职武讪讪的说道,又顺手给二人把酒倒满!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既然是兄弟,不管你做了什么事也都是兄弟,这样,今天正好是周末,晚上我通知大家,一起给你接接风,大家好好聚聚啊!”

    “算了吧哥哥,实在不好意思面对各位兄弟啊!”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