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他是苏秦复生,张仪再世,只空口白话,又怎么可能说服得了这贪腐成性,只识红白之物的宋将呢。
所以原著中,当作为最后一路的萧峰带领断后的丐帮众人来到这雁门关外时,关门仍旧紧闭,这才逼的段誉与虚竹不得不冒险于万军丛中绑架了辽帝耶律洪基。这却又引得曾跟耶律洪基结拜为兄弟的萧峰内心大愧,一边是不顾危险,千里率众来救助他的结拜兄弟虚竹与段誉,另一边则是同样曾经结义的皇帝兄弟。一边是为了江湖道义异国救援的中原群豪,一边是生身种族,忠义难两全!万般无奈之下,他这才最终选择了自尽,并在之前逼迫耶律洪基发下誓言——终其一生,不许辽军一兵一卒越过宋辽疆界。算是勉强忠义两全。
这一切都是当初玄渡所托非人,前行打点的丐帮弟子无能,没能顺利“说服”雁门关守将打开关门的缘故。
却说虚竹率领灵鹫宫众女来在雁门关下,却见关门紧闭,城墙上宋兵持弓拿箭,直指关下,不由地大急。他本来就头脑痴愚,腮拙口笨,见此情形,一着急之下,更是急地话都说不出来了。
却正在他着急万分之时,关门一阵响动,竟缓缓打开了,而且城墙上那持弓搭箭的众宋兵也都放下了手中的弓箭。
“张将军恩典,允许你们进入关中躲避辽兵,你们不快快进关,还在犹豫耽搁什么?”关上一宋将高声冲关下虚竹众人喊道。
“主上,我们快进关吧!”梅剑轻轻一捅仍在发呆的虚竹提醒道。虚竹这才从疑惑不解中回过神来,明白现在最重要的是先进关,替后面众豪杰护持好了关门大开才是正事,于是下令灵鹫宫众女进关。进关之后梅兰竹菊四剑不等他吩咐,便直接领了各自手下埋伏在了关门口,隐隐控制住了关门。
灵鹫宫众既进入关内,作为第二队的段誉带领的大理国兵马便已然来到。段誉虽然日前已经登基称大理国皇帝了,不过这次为了救助结义大哥萧峰,仍是带领皇帝精英全部出动来援。不同于二哥虚竹,他却是心灵机敏之辈,之前就一直担心二哥会打不开雁门关城门,不过他作为三弟,却也不好多说。现在来到关下一下,却见关门大开,不由地暗暗愧疚,却是觉得自己小瞧二哥了。当下他也不耽误,直接带着大理国兵马冲进了关中。
却说那关上的宋将,之前见都是女子的灵鹫宫从进关还不怎么担心,但很快又叫兵强马壮的大理兵马也赶到了关下,不由大急,生怕他们乃是辽兵假扮,趁机夺了这雁门关,因此急令手下兵丁关闭关门。但灵鹫宫众女既已有了准备,又岂容他们关上关门?
别看灵鹫宫众都是女子,但个个武功极高,小规模打斗,这些普通的宋军士兵又哪会是敌手?很快便被灵鹫宫众女给制服了。好在她们心有顾忌,只是制服了看守城门的士卒,并未杀人。
那城墙上的将军看到下方情形,不由又急又怒,急令其他处宋兵增援,势必夺下关门控制权。眼见灵鹫宫众女就要被四面八方蜂涌而来的宋兵给包围,却只一个人影如大雁冲天一样,一下子从关门处跳到了三丈多高的城墙上,那将宋还没来得及反映,就已经被那人给控制住了。众兵丁这才看清原来控制住了那宋将的正是之前那入关的众女中的短发丑男。
这短发丑男自然就是虚竹了。他这时虚竹既得天山童姥和李秋水的真传,又尽灵鹫宫石壁上武学的秘奥,武功之高,实已到了随心所欲,无往而不利的地步,这三丈多高的城墙对于普通高手来说难以单凭轻功登临,但对于虚竹来说,却非难事。
虚竹出其不易跳上城头控制住了宋将,正要费劲酝酿词汇怎么命令这宋将收回成令,但那宋将贪生怕死,不等他开口,便直接下令众兵丁不要做任何举动,却是省了虚竹开口了。
叶高飞将这一切都冷冷地看在眼里。他一直没有出手相助的打算。能帮的他已经帮了,如果虚竹他们连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的话,也太对不住他这天龙三主角之一的身份了。
虚竹及灵鹫宫众女既控制住了关门,段誉及其手下进入了关内,一切便大势已定。段誉的手下都是大理的精锐兵马,他们一进关,便迅速彻底控制住了关门要塞,连城墙也被他们给控制了。那些守关宋兵由于主将被俘,只得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整座雁门关城墙。
第三队人马却是少林玄字辈高僧玄渡所率领的中原群豪。玄渡来到关下,发现雁门关竟然已经被段誉所率的大理兵马给占了,不由地心中不喜。他少林一向以维护中原王朝为使命,现在大理虽说仍是盟友,但毕竟非华夏正统,现在占了大宋的边关,多少让玄渡和尚内心不舒服。不过大和尚也非迂腐不知变通之辈,知道事急从权,现在不是生内乱的好时机,因此什么话也没说,反而在范骅范司马的指挥下,让中原众豪杰听从他的安排,加固城墙防守力,以应付接下来辽军可能的攻城战。
范骅乃是大理国司马,精通兵法,守城也不在话下,虽然中原众豪杰都是不通兵阵纪律的江湖莽汉,但在他的指挥下及大理国精兵的协裹下,也被近排的井井有条。
那被虚竹挟持的宋将见此,越发相信他们是别国的兵马假扮,心中大悔,不过又见他们神色慌张安排城防,像是要对抗大军攻城,不由又是心中大惑,不知他们究竟是哪国兵马,又是要在此对抗哪国兵马。
虚竹将这宋将交给其他人看管,他则跟段誉汇合到了一处。城防安排自有范司马安排,所以段誉虽为大理国皇帝,所以也空闲下来了。
段誉与虚竹自是在担心断后的萧峰及丐帮众人,他们巴巴眼望东方,希望能看到大哥众人身影。
雁门关两侧双峰夹峙,高耸入云,这关所以名为“雁门”,意思说鸿雁南飞之时,也须从双峰之间通过,以喻地势之险。南北两侧都被山峰遮挡,唯有东面才能入关。这时已经能听到如闷雷一般的马蹄声,这其中固然有丐帮众人的马蹄声,但更多的还是追击的辽兵的马蹄声。守关众人眼上都现出凝重之色。
这次前来救助萧峰的各路人马加起来也不过几千人而已,加上守关的宋军,也不过万人不到,而且宋军还未必与他们一心。而追击的辽军,人数至少数万!而且还都是辽国精锐大军,是辽国皇帝聚集起来,准备南下侵宋的精锐大军。能否挡得住辽军,众人实在心中没有多少把握。
但如果弃这雁门关而逃,接下就再没有如此险要,易守难攻的地形了,那时被数万精锐大军追击,群雄必定死伤惨重。因此这雁门关却是必守之地!
闷雷一般的马蹄声越来越近,虚竹与段誉越发地担心。好在萧峰及丐帮众人的身形终于出现在了两人视线中。却是原来丐帮中人并不是人人都会骑马,所以行动速度较其他三部人马要慢的多,这也是当初安排他们为断后第四部的主要原因。
虚竹与段誉直接从城头跳下,他们两个,一个既得天山童姥和李秋水的真传,又尽灵鹫宫石壁上武学的秘奥,武功之高,实已到了随心所欲,无往而不利的地步;而另一个在得到鸠摩智的毕生修为后,内力之强,亦是震古铄今,更兼学有“凌波微步”这等一等一的轻功相助,因此跳下这三丈多高的城墙,毫无危险。
两人从关头跳下,轻然落地,这一幕被恰好赶至的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看在了眼里,满是感慨:要是萧峰愿意继续追随与他,那这两个绝顶高手不也变相成了他的手下?有这样的绝顶高手相助,何愁不能平定天下,一统寰宇?只不过可惜,萧峰那厮宁肯叛国,也不肯助他!
想到这,耶律洪基却是更恼恨萧峰了,想要抓住他的念头就更炽了。眼见萧峰等众被迎入了雁门关内,关门慢慢地开始闭合。他金刀一举,就要下令攻关!他这次集合辽国十数万精兵,本就是为了侵宋而来,只不过被萧峰逃走,弄了了胡头土脸罢了。既然如此,那就一并攻破这宋国险关,抓了那萧峰叛徒吧。
耶律洪基高举金刀,正说着鼓励士气之语,突然只觉胸口一阵剧痛,他不明所心,低头去看,却见自己胸口不知何时竟出现了一个碗大的洞!前后通透!
“啊——”耶律洪基大叫一声,从马上跌落,倒地而亡。而正等皇帝陛下下令,就准备攻城,立下不世功勋的辽军突然见到皇帝陛下坠马,不由地立马惊乱起来。附近的亲随急忙下马去扶跌落马下的皇帝陛下,却发现了他胸口的那个碗大的洞!
“皇帝陛下薨了!”亲随惊慌大叫道。
这个惊人的消息像风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大军。数万人万除了马啸声再无一丝人声。他们怎么都不能接受之前大发神勇灭了叛乱的皇太叔,又一呜惊人,整顿后马,准备大举南侵的皇帝陛下就这么万军丛中,莫名其妙地薨了。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上天不愿大辽侵宋,降下的天罚不成?”不少的人如此心中想道。辽人虽然草原契丹人起家,但席卷整个北方之后,已经深度汉化了,各种汉人迷信思想也尽数接受,“老天爷”,“天罚”等观念也是深入人心。
眼前这等常识不可解释之事,就自然而然地被他们认定为了“上天惩罚”。
却说萧峰等人进入了雁门关内,范骅便急令众豪杰关上了关门,并用早就准备好的从附近房屋上拆下来的巨石将关门从里面给堵上了。他还准备了各种守城器械,却是做了同攻城的辽军大战一场的准备。
关头之上众豪杰正在紧张有序地做了守关准备,却突然听到城下辽军大声喊着什么,然后就是好一阵慌乱。
“炸阵了?”众豪杰中熟悉兵事者不由如此想道。但一转念又觉得不可能,关下的这些辽兵,可是辽帝精心准备,准备借之大侵宋朝的精兵悍将,又怎么可能出现临阵炸阵这样的低级错误?但关下辽军的混乱却是如此真实,有视力好者,连辽军脸上的惊乱之情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大哥,他们好像在喊陛下薨了。”虚竹走近一脸茫然的萧峰,向他说道。他从小在少林寺中长大,几乎天天都要听众多僧人共同念经,却是最擅长于吵杂声中分辩其内容,因此首先听清了关下那些辽兵杂乱喊叫的内容。
“陛下薨了?什么意思?”萧峰虽然英雄了得,但却没有多少文化,却是不明白“薨了”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虚竹同样不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倒是三弟段誉从小饱读诗书,腹气自华,因此凑上来对两个兄长解释道:“薨了就是死了的意思,是皇帝死了才用的专用词。”
“耶律洪基死了?这怎么可能?”萧峰听段誉如此说,满脸地不敢相信。之前因为耶律洪基呆在大军之中,所以他们并没有看到他坠马的情形。
虚竹与段誉也是不太相信那耶律洪基会无缘无故地突然挂了,但关下辽兵们的慌乱却是真实无比。
不说关上众人疑惑不解的众豪杰,却说关下皇帝骤薨的辽军,在短暂的沉默后,立即便躁乱内讧起来。有的将领想要立即攻打雁门关,为皇帝陛下报仇。
“一定是宋人他们用不知名的手段暗害了陛下!我们要打下雁门关,屠尽关内汉人为皇帝陛下报仇!”他们这样宣称道。
但也有将领表示不同意见。他们怀疑皇帝是被军中自己人给害死的,毕竟以前辽国也多有与宋国开战,宋人从未表现过有如此神奇武器,能在离得如此之远的地方,在万军丛中刺杀敌军头领。现在的情形,更可能是有人不满皇帝,想要刺杀夺权。这次皇帝陛下御驾亲征,太子殿下留守京城,现在皇帝陛下莫名驾崩,最主要的事是立即通知留守京城的太子殿下才是。至于说查明真相,为皇帝陛下报仇等事都可以推后。
两派将领谁也说服不了谁,一时之间成僵着之势,而将领争论不决,手下的士卒们自然也茫然无措起来。
砰,砰——两声轻响在萧峰等人身后的城楼顶上响起。现在众人都在热烈讨论关下辽军是怎么回事,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注意到这两声轻响。但萧峰三兄弟却非常人。
“谁!”三兄弟齐声喝道,然后身形凭空拔起,齐齐落到了太高的城楼之上。怪异的是,城楼之上却并没有人影。三兄弟正在疑惑,却听到几声轻响在无人的城楼边响起。
“竟会有鬼不成?”三兄弟虽然已经是天下绝顶的武功高手了,但面对如此怪异的情景,仍是一阵胆寒。毕竟鬼神之威可不是武功高就能抵消的。
“你究竟是什么东西?是神是鬼?”最后还是胆气冲天的萧峰开口厉喝道。他心情激荡之下,却是用上了类似狮吼功的吼功。
他此举原本只是为了壮胆,没想到真能将这不知是神是鬼的家伙给逼出来,却不想他这一吼之下,却真的凭空出现了一个人影。那是一个跟二弟虚竹一样的短发年青人,奇装异服,趴在墙楼垛口边,手持着如长铳一样的器物。
“萧帮主果然内力深厚,这一吼差点没把我隔膜给吼破!”那人语气怪异地说道,转过身,从地上慢慢爬了起来。
萧峰三人看清了他的正面,那是一个面相普通的年轻人,双耳双眼都往外渗着血,显然刚才萧峰的那一记带着内力的吼功重创了他。
“你是什么人?在这里做什么?”萧峰又喝问道。他见对方居然会在自己一吼之下受伤,知道对方是人非神鬼,于是有了底气。语气问得很不客气,近乎审问。
“天下人都传萧峰重情重义,有恩必报,难道竟都是误传不成?不然何以会如此对待救命恩人呢?”那人面无表情地看着萧峰,冷冷说道。
第89章 宋军超级大杀器 受虐狂配施虐狂()
“阁下何出此言?”萧峰皱眉问道。
“怎么萧帮主不信吗?我来问你,打开这雁门关关门放你们进来;射杀那追击辽帝,阻止辽军攻关,这两件事,算不算是救了你们两命?还有刚才我如果不是为了射杀那些力主攻关的辽将将领,又怎么会暴露了自己的所在,受了萧帮主这一吼呢?”那人面带讥诮冷冷问道。
“陛下——耶律洪基是你射杀的?”萧峰习惯地想叫耶律洪基为陛下,但想起自己已经辞官,且现在已经同他势成水火,于是又改了口,直接称其名道。他边说边将目光移到了那人之前压在身下,他原以为是长铳的器物身上。
他虽然是江湖中人,对宋军火器并不算多少了解,但多少也知道宋军中只就有了诸如火铳,轰天雷,连环火箭之类的火器了。但只听说这些火器实用威力有限,真实战场上并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难道自己所知有误,宋军中其实早有了能远距离精确射杀敌军将领的火器了?这对我们辽军来说却是天大的坏事!”萧峰本能地如此想道。然后他很快又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现在已经不再是辽国的南院大王了,甚至经过此役后,辽国人是否还承认他辽人的身份,都要打一个大大的疑问。毕竟他不仅叛国,而且还间接害死了辽帝。
萧峰一念至此,不由地胸中生出无尽的愤懑之气,却又无处发泄。
一旁的大理国皇帝段誉显然也想到如果宋军真有了如此犀利火器,必定会对以后的天下大势造成极大的影响。虽说现在大宋与大理相处和平,但那是在大宋面临北方辽国与西北西夏西方吐蕃三大强敌的压力下不得不如此。要知道宋国内想要灭了大理国,收复故土的声音一直长期存在的。
在这种情况下,两国关系表面平和,实则隔阂。就比如他这次率大理精兵来辽国救人,也是暗中行事,而不是直接打着大理国皇帝的名头,要求名义上的盟国大宋借道给他大理国兵马通过。这也是他这次只能带人数有限的精兵来救人,而不能调更多兵马来此的原因。
而一旦宋人在火器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能轻易地抵抗住辽国西夏吐蕃给它的压力,那作为五国中最弱小的大理,可就汲汲可危了。
萧峰与段誉各有心思,倒是心思单纯的虚竹没有那么多想法,他见大哥三弟不开口,便按捺不住开口问道:“你是用那长形火器射杀的辽帝及众辽将的吗?这么说你是这守城的宋军喽?可是我们之前那样,你怎么不射我们?”
虚竹想问的是他们之前强行夺关,这人既有这种犀利的火器,怎么不出手阻止他们?不过他口笨的很,所以问的不清不白的。
“因为我根本就不是守关宋兵啊。所以你们夺你们的关,我干嘛要射你们?”那人有些轻松地说道。
“看来那人很‘喜欢’二弟/二哥的淳朴。”萧峰与段誉心中如此想道。
“啊,你不是宋兵?那你这么厉害的火器哪来的?”虚竹听人那么说,于是伸手指指那人仍放在墙垛边的长形火器,好奇地问道。
“这是我自己的,跟宋廷无关。”那人将那长铳捡起,拿在手中。萧峰与段誉本能地心中一紧,暗暗做好了出手的准备。不过那人却根本没有拿火铳威胁他们的意思,以熟练地动作在那长铳上左扭右拧,很快便将长长的一条长铳拆成了一块块较短的零件。然后收进了一个不大的方形箱子里。
萧峰与段誉注意到这些零件表面光滑无比,结构复杂无比,真难想象竟有人能制造出如此精密的器械来。
“那你既然不是宋军,那为什么要射杀辽帝及辽军将领?”萧峰开口问道。隐隐地他质问的语气,却是下意识里,他仍将自己当成了辽人,却是站在辽人的立场上。
“我之前说了,为了救你们啊,确切地说,是为了救你,萧峰,萧帮主。”那个不紧不慢地将那长铳收好在箱子里,听到萧峰如此问,提起头,直视着萧峰的眼睛回答道。
萧峰一向豪爽英雄,做事问心无愧,从不惧怕同别人对视,但这次面对着这个年纪并不大,身手似乎也并不强的陌生人,却突然有了些退缩之意。因为年轻人的眼睛竟像是能看透了他这个人似的,看似了他的所有经历往事,看透了他的内心所思所想,所以这让他感到一丝畏惧。
“救我?你们素不相识,你又为何要救萧某人?”萧峰将目光移开,侧脸向那人问道。
“我